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更好地理清工作和学习的重点和目标。总结需要遵循逻辑结构,根据时间或主题进行组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规划未来。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有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写作技巧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敲鸡蛋的启示篇一
11月8日晚上7:25分,我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作文班体验课。
首先,老师拿了一个盒子,让我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我们摇了一下,在摇的过程中,老师说:“轻一点摇。”我推测盒子里装的东西应该是比较容易碎的。我们都猜是蛋雕。到揭秘的时候,我们倒数:“5,4,3,2,1!”这时,老师慢慢地打开盒子,里面装着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鸡蛋。我们只猜对了一半,但是老师还是奖励了我们一人一个小印章,我们很开心。
之后,老师又让我们想办法把鸡蛋立起来,能立起来的同学奖励5个小印章。我用了很多办法都不行,听说春分的时候比较容易立起来,可现在不是春分。然后,我把鸡蛋给了另一位同学,她也试了很多办法,可还是不行。她又把鸡蛋递给王子昂。一开始,子昂想用两支笔做一个凹进去的地方,但是不行。他又用笔敲鸡蛋,想让鸡蛋凹进去,但还是不行。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轻轻地把鸡蛋一头敲一下立在桌子上。他试一下,果然可行。老师奖了他5个印章,他非常开心。
接着,老师又给我们看了ppt,我们知道了竖立鸡蛋的技巧:在立之前,先摇一下,让蛋黄沉到底部,这样鸡蛋就比较稳。
最后,老师又让我们说在别人竖立鸡蛋的时候和自己立鸡蛋的时候的感受。我在子昂立鸡蛋时心里的感受是:希望他能立起来。我自己立鸡蛋的时候心里的感受是:鸡蛋,你快点立起来吧。
我真喜欢上炸弹作文课,炸弹作文课真是太有趣了!
敲鸡蛋的启示篇二
“小小鸡蛋一颗,反映人生准则”。鸡蛋拥有着椭圆形的身躯,在数学中,它拥有着近乎完美的几何性;在生物学中,它代表着一个可爱的生命;在生活中,鸡蛋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几乎每天在餐桌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然而就是这小小的鸡蛋,也很不平凡。从鸡蛋的挑选到最终的食用,处处体现了人生的准则,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准则。
在生活中,你知道怎样挑选鸡蛋吗?如果不知道,那就问问你的长辈吧!他们一定会告诉你,要挑选个头均匀、表面干净并具有一定光泽的鸡蛋。摇一摇,听鸡蛋内部是否成流动状态,以分辨鸡蛋的好坏。也许你会说:“这未免也太麻烦了!”可是在人生当中,人们在挑选你是否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时,会比挑鸡蛋更麻烦、更严格。观察鸡蛋的外部,就像在观察你的外貌和言谈举止;而关注鸡蛋内部,正如在关注你的修养和内涵一样。只有合格的鸡蛋才会被发现并被购买。而人也是这样,只有优秀的可用人才,才会在机遇来临时,抓住机遇并且取得成功。正如那句话所说的“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有一个成语叫以卵击石,意思是用鸡蛋打石头,比喻自不量力、自取灭亡。它看似是一个贬义词,当在无谓的事情上做出牺牲,是很愚蠢的。但孟子曾经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如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关于鸡蛋的吃法有很多,例如煮鸡蛋。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两个人每天早餐都是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甲把鸡蛋往锅里一放,就去梳洗或干点儿别的事,等再回来时鸡蛋已经煮好了;而乙用一个差不多刚好装得下一个鸡蛋的专用容器,下面焊一个托盘,然后加满水,1分钟水就开了,3分钟就关火。关火后他利用余温再煮3分钟,把鸡蛋煮到刚刚达到营养价值最高的状态。接下来用凉水泡3分钟,使鸡蛋很好剥开。甲乙相比,乙节约了4/5的水和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最佳的营养状态。故事中说到的甲和乙,他们有着不同的态度,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同一件事,结果会是不一样的。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在人生中,也许会决定人一生的成败。
当你要剥开鸡蛋皮时,你看到的鸡蛋是什么样子的呢?此时,它一定是比生的时候硬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原本内心脆弱,但在经历逆境之后逐渐变得坚强。
如果你不慎将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你又将怎样挑出熟鸡蛋呢?想必你会脱口而出:“用旋转法,让鸡蛋转起来,转快的是熟鸡蛋,而转几圈停下来的,就是生鸡蛋了。”没错,可你想过为什么吗?那是因为生鸡蛋的重心不在一个点上,所以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转不起来;熟鸡蛋则不同,它成为一个整体,能够快速地旋转。就像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个人不能完成所有的事。那么人就要学会合作、学会团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将事情做完整、做完美。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了。
一枚普通的鸡蛋,它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事物,但只要你留心观察它,就会发现成功=准备+机遇,就会发现失意也可以转化为成功,就会发现人的一生应无畏地追求正义,就会发现不同的态度促成不同的结果,就会发现挫折也能使人成长,就会发现人们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就能发现其实鸡蛋是不平凡的,因为人们能通过它知道做人的准则,发现无处不在的生活准则。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上述的准则,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敲鸡蛋的启示篇三
“咔嚓”一声,一枚鸡蛋稳稳地立在了桌面上。鸡蛋笔直的立着,心里很是凄凉。
事情得从头说起……。
仇老师从包里“变”出来一枚鸡蛋,经过大家验证,这是一枚生鸡蛋,我们都很疑惑,不明白老师要做什么。“仇老师想带我们做什么呢?难不成他还会从万能的背包里掏出一个蒸蛋器?然后煮鸡蛋吃?”我心想。
“有‘春分时节鸡蛋可以立起来’的说法”,仇老师举着鸡蛋,踱着步说,“指的是不借助外力就能将生鸡蛋立起来。我呢,曾经也成功过,现在,我想请几个女生上来尝试一下。”话罢。仇老师陆续请了三个女生来尝试,也包括我。
第一个女生在黑板上用很大的字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老师说鸡蛋有什么损失,要“以命偿命”。那个女生紧张地接过鸡蛋,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身体微微下蹲,几秒钟后松开了鸡蛋,鸡蛋倒了,女孩子迅速扶起它,生怕鸡蛋有什么损失,她双眼紧盯鸡蛋,尝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而站在女孩身后的仇老师也被“吓”了好几次。
我与最后一个叫朱乐琪的女生都和第一个尝试着一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都被撵下了讲台。
仇老师拿着他的“宝贝”,告诉我们技巧,要稳、慢、调整气息……我们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期待着仇老师创造奇迹。
但是老师真的骗人,真的作弊了吗?老师立起了鸡蛋,没有违反规则。他何时说过鸡蛋不能砸?只是一些暗示和干扰让所有人,忽视了这个最有效的方式。
其实,在生活中也是,我们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干扰而忘记了初心,所以,做事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要遵从内心!
敲鸡蛋的启示篇四
很高兴,我今天学会蛋炒饭了,不信,我就来表演一下给你们看吧,哎,蛋打破了。咦!我上次在哥哥家看见在用手挤鸡蛋,可是怎么挤也挤不破。记得当时,我还不相信,还试了试,可我就是使出了吃奶的力也没挤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两个蛋蛋壳厚度不一样吗?于是我就又拿了几个鸡蛋试了一下,但还是挤不破。
“鸡蛋为什么挤不破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连忙去问了爸爸,爸爸稍微思考了一下对我说:“鸡蛋之所以挤不破那是因为鸡蛋它是由许多个拱形排列,组合而成的。”“什么是拱形呢?”“拱形它两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美观,承受力非常强。刚才你不是说鸡蛋为什么挤不破吗?就是因为它承受力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挤不破它。你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这个拱形原理制成的呢?老师曾经说过。
你再看看,我们家有没有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物体呢?啊,对了,你的安全帽,哎,我怎么把这个也忘记了呢?安全帽不也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吗!“我顺便问问你,你知道安全帽里面为什么要垫一块泡沫吗?”“我知道,那是因为如果有砖头一类的物体砸下来的话,会使头脑震动,从而引发脑震荡一类的脑病,对吗?”“正确”。
“唉,爸爸,您说了半天的拱形原理,拱形原理到底是什么呢?”“拱形原理就是在一个拱形物体上选择任意一个受力点,然后用一个物体打在上面,而这个拱形物体就会把所有力平均分散到物体的每一个点,从而将力量减弱,使它的承受力增强。如果你不信的话,就让我们来做个实验吧。先准备一根直木条和一根拱形木条,再准备两把椅子和一柄锤子或一些法码。首先,把木条放在两张椅子之间,接着再用相同的力气分别打在两块木条上,如果你一下没打断,可以接连好几下。假使你把握不住力道,还可以把法码放地木板上。我坚信,不管你用哪一种方法,肯定是直木条先断。”
同学们,我们身边利用拱形原理做成的`物体实在太多了,我一下子也说不出来,行动起来,去用心发现身边的科学,去掌握身边的科学,去利用身边的科学建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敲鸡蛋的启示篇五
今天上午,我抱着一种不可能成功的心态做这个实验。我随意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放在茶几上。无论我横着放,还是竖着放,都没有办法让鸡蛋立起来。我有点泄气了,向妈妈发牢骚:“这怎么可能?根本无法完成!”妈妈一脸信心地对我说:“只要你坚持,多试几次,一定会成功。”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继续试下去。
我把那个小一点的鸡蛋较平的一端立在茶几上,用手多扶了、多按了一会儿,当我拿开手,想对妈妈说“不可能”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鸡蛋立在茶几上了!我兴奋地大声喊道:“爸爸妈妈,快来看!我把鸡蛋立住了!”此时,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激动地大声呼喊。
爸爸妈妈急忙赶来,目睹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此时,这枚小巧玲珑的鸡蛋正沐浴着阳光的洗礼,稳稳地立在茶几上,洁白的蛋壳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洁白无瑕,可爱极了。
爸爸解释说:“原因是生鸡蛋里面的黄和清可以流动,在立的过程,就是让鸡蛋受力平衡的过程,因为鸡蛋内的黄和清的密度不同,鸡蛋壳和平面的接触面积一定,当然是重心越低越‘稳’,这时蛋黄会游到下段,并且受力平衡则就会把生鸡蛋立住……”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小的鸡蛋里也有学问呀!
第一次立鸡蛋让我明白了:处处留心皆学问。
敲鸡蛋的启示篇六
一天中午,我回到了家,肚子饿极了,于是我想:哎!我爸爸妈妈如果等一下还不回家我就自己来炒鸡蛋吃吧!
我等啊等啊,还不见爸爸妈妈回家,就自己开始下厨了。第一次我开始煮的时候呢,忘记了放油,煮好后我自己尝了尝:“啊!好难吃呀,一点油味也没有!”第二次煮我就终于放了油,可是,不知是哪一个捣蛋鬼把糖放在盐瓶里,害得我把糖放成了盐。我自己又尝了尝,做出一副很难吃的样子,大声尖叫道:“呀!怎么搞的!竟然没有盐味,却有一种甜味了,哎,好难呀!”第三次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做成功。这次我一直小心翼翼的,没有马虎一下,终于香喷喷的鸡蛋做好了。我继续尝了尝,露出了成功的笑容,开心地说:“太好了,我终于做成功了,真的好香啊”
通过这一件事,我明白了: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如果你前几次没有成功,那只要你更加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敲鸡蛋的启示篇七
大自然带给人们许多启示:一群蚂蚁抬着骨头走,那是告诉人们要齐心协力;大雁成群结队飞过天涯,那是启示人们要目标一致;梅花雪中傲放,那是启示人们要坚韧不拔。我从捏鸡蛋的游戏中也受到了启发。
今天上课时,老师从一个红色的袋子里拿出了一个鸡蛋,接着问我们:“你们谁上来捏一下?”我高高的举起手,老师点了我,我信心十足的走上去接过鸡蛋,紧紧地握住,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手心,脸都胀红了,可鸡蛋却毫发无损。我心想:这是个铁鸡蛋吗?我又试了好几次,可就是捏不破,手中的鸡蛋好像在讥讽我,说:“下去吧,哈哈哈!”我不服气地又试了一次,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可鸡蛋还是安然无恙,我只好败下阵来。
哎,没办法了,只好请出我们班上的大力士万梓煜了,只见大力士运足了力气,一只手紧紧地握着鸡蛋,手抖得厉害,脖子暴着青筋,可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最终大力士也没有捏破鸡蛋。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鸡蛋是熟的,有的说这个鸡蛋是铁做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明明平时鸡蛋碰一下就会破,为什么这次我们使了这么大的力气,鸡蛋都不能被捏破呢?在我再三追问下,老师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承受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所以当一个人握住鸡蛋使劲捏的时候,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破。顿时,我脑洞大开。
所以建筑师们根据“薄壳结构”的原理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材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很多著名建筑的屋顶都采用了“薄壳结构”。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还有很多:因为草割伤了鲁班的手,鲁班发明了锯子;因为苹果砸到牛顿的头,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因为用手捏不破鸡蛋,所以发现了“薄壳原理”……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敲鸡蛋的启示篇八
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晚上。仇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纸包包,左三层右三层地打开。只是一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鸡蛋。仇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都看看啊,唯一的鸡蛋,坏了可就没有了,今天,我们来立鸡蛋!”我们一片喧哗,我只是在春分立过鸡蛋,但是没有成功。今天的鸡蛋还是生的,恐怕立起来对我们来说是天方夜谭吧。唯一的机会,老师请了一男一女来做这个实验。
首先上场的是王雨菡,一个外表文静内心狂热的女生。刚上台,她仍然是文文静静,双手相扣,眉头紧皱。当她接过鸡蛋,似乎换了一个人,突然她笑了起来。虽然大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笑,但都跟着笑作一团。当她刚将鸡蛋在桌子上立好时,老师在窗边大叫一声:“当心!”吓得她手一抖,鸡蛋又倒了。每当她要立稳,眼睛平视鸡蛋时,老师都会大吼一声,让她手足无措。最后,她放弃了,笑着跑下讲台,说道:“切,是仇老师不停地在旁边指手画脚。弄得我心惊肉跳。”
“唉,看看,听听,我可怜的一块四分的小鸡蛋!”这话说的,好像世界上只剩这一枚鸡蛋似的。仇老师可真幽默。
希望下一位挑战者能将鸡蛋立起来。
下一位“勇士”是周文田。他有一对浓浓的眉毛,平时做事手忙脚乱的。五大三粗的他能将鸡蛋立起来?恐怕不能。他对待鸡蛋似乎在对待一块破抹布,上看下看,好像在观察鸡蛋的结构,分析鸡蛋的弱点。他刚刚将鸡蛋捧起来端详。老师就在旁边不吼一声:“啊!我的鸡蛋!”看着他那悲痛欲绝的表情,吓得周文田从头抖到脚,非但没有立鸡蛋,反而差点摔了那宝贝蛋。“慢点啊!只要一个蛋!一个!”老师在旁边张牙舞爪地重复着。周文田担心鸡蛋会坏,只好放弃。
现在好了,没有人能够立起那枚鸡蛋,老师得意说道:“你们之所以立不起来呢,是因为气息不稳。”说着,双手上扬再下压,好像真的在运气一样。“哈!”他一边喊出那振奋人心的口号,一边将鸡蛋砸在桌上。“啪!”一声,鸡蛋碎了,稳稳地立在了桌上。“哇!切~”原本对此佩服的我们,看到了裂的鸡蛋,立刻没了劲,老师却说:“我并没有说不允许你们砸啊!”
其实老师只是用大段言语编了一个限制,让我们跟着他的思路走。我没有打破常规,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我们都失败了。
敲鸡蛋的启示篇九
书上记载:一个鸡蛋,轻轻一敲便会粉身碎骨,但如果你把它握在手里,无论你使多大劲鸡蛋壳都不会碎。
想到这,我连忙跑过去,对正在做饭的妈妈大喊:“老妈,我要成名了,我要成为伽利略一样的人物了,耶!”妈妈很快冷静下来,不慌不忙地问我怎么回事,我简单地叙述了一遍。妈妈听后没说什么,随手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让我做实验:“事实胜于雄辩”,老妈说。我只好握了起来,累得满头大汗还是握不碎。“妈妈你给我拿的是什么怪蛋?”“这只是一个极普通的蛋。”“我就不信了,我自己拿。”于是乎我又拿了几个,依旧不行。
我上网查了一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薄壳原理”。建筑师们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很多省材料却又能承受巨大压力的房屋。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鸟巢等等。
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我的成名梦破灭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又增长了知识。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
我从来都以为鸡蛋的壳很薄,一碰就碎,有一天,我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手握一个鸡蛋,居然握不碎。
我不相信,回家也找来了一颗鸡蛋。一开始我怕鸡蛋碎,不好收拾,把它煮熟了。我把鸡蛋拿起来放在手心,使劲一握。哈哈,居然没碎。我心想:小样,给你来个狠的,我把全身的力气都运到右手上,还是握不碎。哦,原来鸡蛋的薄壳结构让我们握不碎它。
得到了这个启示,我想发明一种床,床是鸡蛋的样子,是防地震的。这种床安装有一种感应器,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它会感应到。在山摇地动的那一瞬间,它会突然出现一个空间,你就掉进”鸡蛋“里去了。完好无损的”鸡蛋“外壳保护了你。”鸡蛋“内部放有提前准备的很多用品:有食物、医疗物品、防毒面具等等。可以维持三个月的氧气,等人来救你。
这种床,就是我想发明的,这种床受鸡蛋身上得到的”薄壳结构“原理的启发。
大自然果然是神奇的,小小鸡蛋也是我们的老师啊!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一
以前,我一直认为鸡蛋壳很薄,很脆弱,禁不住一点力量,可经过那件事后,我对鸡蛋改变了看法。
那一次,老师拿来了一个鸡蛋,叫我们上台轮流握鸡蛋,老师第一个就叫到了我,我激动地跑到讲台上,差一点就摔倒在地上,我信心十足地握着鸡蛋,双腿紧绷,使出吃奶的劲儿,可是鸡蛋毫发无损,像块铁疙瘩。这时,老师开始倒计时了,我又开始发力,五官都挤在了一起,脖子都红了,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缝儿,可还是没握碎鸡蛋,最后,我垂头丧气地下了讲台。
同学们见了,连忙问老师:“老师老师,为什么如此脆弱,看似‘弱不禁风’的鸡蛋却能承受这么大的力量呢?”老师笑了笑,说:“我先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先去找资料。”
我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答案,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比如国家大剧院。
啊!大自然的奥秘真多啊,看来我以后也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了。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二
上陡门二小三(3)班季迎宁。
老师让我们作一个捏鸡蛋的实验。就是让我们只能用手心使力把鸡蛋捏破。正当我纳闷着如何用手心来捏破鸡蛋的时候,老师就顺手拿起一个从超市买来的鸡蛋,走在同学们中间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鸡蛋看起来很平常,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有何奇妙的'地方。但转念一想,既然老师要我们捏破这“易碎品”,这其中是否会“暗藏玄机”呢?没过多久,老师就不紧不慢地邀请同学们举手自愿上前来试试。只见大家个个欢呼雀跃地举起了小手,一排排小手像森林一样。最后老师请了一位小男生,让他上来捏鸡蛋,但同时又提醒了他一次:“记住可要放在手心里捏哟!”他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右手握住鸡蛋,接着就慢慢捏紧,只见他先是咬咬牙,然后瞪大了眼睛,最后把脸都涨得通红。可是这鸡蛋像着了魔似的,还是静静地“躺”在他手上,这时候大家都在不断为他加油。后来他还是选择了放弃。无奈地松了一口气,窘迫地说道:“我,我捏不破它。”大家都开怀地笑了。于是老师就请别的同学上来试试。我们再一次举起了一排排小手,老师就像刚才一样,叫上一位个子高高的小女孩,然后细声地对着她说:“记得放在哪儿了吧?”女孩点点头,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尽管她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是那个鸡蛋依然纹丝不动。这时候老师叫上了一位熊腰虎背的男孩,他的个子都快要高过老师了。我在暗自想着,这次肯定能捏破这“奇异”的鸡蛋了吧。老师还是不忘慢条斯理地补充了一句:“记住蛋要放在哪儿了吗?”他嘿嘿一笑,使劲地点点头,接着就握紧拳头,我都快闭上眼睛,不敢看眼前的一幕。随后一睁开眼,可那鸡蛋还是完好无损。看着同学们惊呆的样子,老师笑着告诉了我们这其中的“奥妙”。原来把鸡蛋放在手心里捏,蛋的四周都受到压力,于是人所使用的力量被均匀地分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奇蛋”捏不破的原因。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的道理。
指导老师:郑金怄。
评语:小作者观察入微,把一个简单的科学道理通过捏鸡蛋描述得惟妙惟肖。
(投稿:xszw于2006-4-2118:46:02编审:)。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三
每当想起小时候吃鸡蛋出“洋相”的事,我就觉得害羞和好笑。
记得五岁那年的六月六,妈妈和大姨、小姨相约带着各自的孩子去看望外婆。到了外婆家,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赶忙给我和弟弟妹妹们煮了鸡蛋。给我们发鸡蛋时,外婆说:“多煮了一个鸡蛋,看你们谁先吃完,就把这个鸡蛋给谁!”说完外婆便转身去厨房做饭了。
我眼尖,首先挑了一个最大的,心想:我一定得“再来一个”!我迅速把蛋壳磕破,更是恨不得鸡蛋没壳,好让我一口吞下再得到另外一个……我边剥边观望弟弟妹妹们,只见他们不慌不忙,一边剥一边小口小口地吃着,嚼得还津津有味。我呢,则把蛋壳剥完,将整个鸡蛋一下子塞到嘴里,心想:这第二个鸡蛋我可是脸盆里摸鱼——十拿九稳了。想到我可以拥有两个鸡蛋,心里是美滋滋的。
哪知鸡蛋将我的小嘴塞得鼓鼓的、圆圆的,转不过个儿,无法咀嚼。我伸直脖子想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来个“囫囵吞蛋”,可鸡蛋到了喉咙口就卡住了,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当时可真是长虫爬进酒瓶里——进退两难,憋得我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眼泪直流,想哭却哭不出声,想叫又叫不出来。
妹妹见我狼狈的样子,赶忙喊妈妈,妈妈闻声从厨房里跑出来,一手扶着我的后背,一手伸进我的嘴里掏,还大声喊大姨和小姨也过来帮忙。大姨抱着我的头,小姨给我捶背,终于掏出了卡在喉咙里的鸡蛋。妈妈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数落我“吃嘴”。我委屈地流着眼泪。
缓过劲儿之后,我尴尬地望着弟弟妹妹们,他们一个个都顺利地吃完了鸡蛋,而我呢,不仅没吃着,还吐出了一个。
这件事尽管让我出了一次“洋相”,然而却使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将会适得其反。第二,不能自私自利,要像孔融让梨那样懂得谦让。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四
一上课,仇老师就拿出了一枚鸡蛋,故弄玄虚地说:“这是一枚营养价值极高的鸡蛋,也是教室里唯一的一枚鸡蛋,谁能把他立在桌子上?”我看着这枚宝贵的鸡蛋,不禁觉得仇老师异想天开。
“这位同学,你来试一下!”仇老师居然点中了我。我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生怕弄碎了它。我把它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双手慢慢松开,一点,一点……“哟!”我望着倒在桌子上的鸡蛋,发出了一声轻叹。我选择继续尝试,这枚小小的.鸡蛋好像学走路的娃娃,必须有人扶着才能站起来,一松手就倒在了地下。它总是顽固地“躺”在桌面上,没办法,我选择了放弃。回到座位,我发现我居然紧张地手心直冒冷汗。
接着,老师又请了两位女生上去,结果都可想而知。老师搓了搓手,一副大显神功的样子说:“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我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想看奇迹的发生。“这个时候,我需要调整呼吸,做到心如止水,气若……”老师又开始故弄玄虚了。“咔嚓!”鸡蛋碎了。我看着这枚鸡蛋,不禁傻了眼。教室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完全不清楚这时什么情况。接着班级里爆发出了嘲笑,老师居然把这个鸡蛋给打碎了!
仇老师等教室里安静下来后,一脸严肃地说道:“我并没有说不能打碎鸡蛋,只是你们都被常规的思维给禁锢了。”
看着那立着的鸡蛋,我不禁有所感慨:是啊,人生就要有理想,有突破,如果被思想的牢笼禁锢了,那么牢笼外的美好和精彩就都看不到了。所以,我们一定打破思想的牢笼,拥有自己的主观立场,不要人云亦云。其实往往是先有想象再有突破。“robot”这个单词,是先在一位作家的剧本里出现的,可谁曾想,几百年后,先进的技术真的造出了“robot”。
再次望着那枚鸡蛋,我思绪万千……。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五
“5——4——3——2——1——又失败了!”作文班一阵喧闹声。听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我们在干什么,嘿嘿,我们在做实验呢。
实验是这样的:一个人把鸡蛋放在手心,看能不能把鸡蛋握碎。
实验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小杨同学,她手中握着鸡蛋,开始了,她用尽了全身力气,奋力一握,可鸡蛋没有一点裂痕,反而她的五官却拧在了一起,我们都惊呆了,要知道小杨可是我们班的大力士啊!我们都在默默地思考着,这薄薄的壳里究竟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它能把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地各个部位。
听到这里,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蛋壳做成逃生装置不就把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了吗?我发明的装置极其坚硬,它可以感知危险发出信号,内部可以容得下两个成年人,还可以移动到安全的地方,而且不需要电。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做出对人类有用的发明,不过在那之前,我要向鸡蛋老师敬礼。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六
放学后,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对妈妈和哥哥说:“今天方老师布置了一项捏鸡蛋的作业,我们三个一起来捏捏小小的鸡蛋吧!”哥哥和妈妈听了,连声说:“好!好!”
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这枚鸡蛋真是可爱,个头不大,红扑扑的像我们的脸蛋,可真是小巧玲珑呀!
首先,我自告奋勇地上场了。我拿着这个小鸡蛋,心里想:鸡蛋啊鸡蛋,等一下捏碎了,你可别埋怨我呀!我咬紧牙关,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捏呀捏呀,我们以为“好戏”马上就要上演了!谁知,鸡蛋却怎么也不破。唉呀,果真是家里力气最小的人呀!我只好垂头丧气地败下阵来。
妈妈看了,笑着说:“女儿,你的力气太小了,看妈妈的,一捏,准破!”只见妈妈拿起了鸡蛋,掂了几下后,龇牙咧嘴地奋力捏着,但那蛋壳就像被施了魔法,怎么也不破。哎呀,妈妈也败下阵来!
“你们两个女的,真没用,看我这个男子汉来捏鸡蛋,保准一捏就碎!”哥哥看了,信心满满地说。只见大力士哥哥骄傲地走上前去,拿起鸡蛋使劲一捏,没捏破,就说;“我没使力气,我再捏一次!”第二次,哥哥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也没能捏碎鸡蛋。哥哥的脸一下子涨得红红的,像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一样,羞答答地站到一旁。
原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捏不破鸡蛋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连忙问了妈妈和哥哥,他们都摇摇头不知道原因。后来,我又上网查了查,这才知道答案。原来,鸡蛋壳中薄,但它是椭圆形的,有无数个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力,远远大于人手的握力。当我们捏鸡蛋壳的时候,手掌心的力量就会均匀地分散到蛋壳各个点,因此,手掌根本捏不破鸡蛋。建筑师们根据鸡蛋的这一启示,设计了许多建筑物,如上海科技馆、北京鸟巢等,目的是为了让建筑物更牢固呀!人类真聪明!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七
今天,老师和我们打了个赌,老师说:“你们把鸡蛋放在手心,单手用力握住,鸡蛋一定碎不了。”同学们听了,议论纷纷,有的喊道:“鸡蛋一定会碎,老师骗人!”有的说道:“是啊,老师,别以为您是老师,长者,就哄骗我们,老师,现在的小孩可聪明了,不是您两三下就骗着的。”老师信心十足的说道:“不信是吗?那你们回家做个试验,看到底碎不碎,行不。”“行!”大家大喊。
我迷惑不解地回到家,一见妈妈正要把鸡蛋磕碎。只听见一声“嗑”,鸡蛋碎了,蛋黄和蛋清流了出来。我脑袋里的问号更大了,心想:一个鸡蛋稍微碰撞一下就碎了,怎么放在手心,用力握,都捏不碎呢?我跑去问妈妈,妈妈一脸微笑地答道:“老师不是叫你做试验吗?不过,妈妈相信老师说得没错!”“糟了,连妈妈都信老师,那我们打的赌怎么办啊,还是做试验吧,得出试验结果再说。”我轻轻地自言自语道。
我百思不得其解,去问妈妈,妈妈说:“你自个儿上网查查看。”我打开电脑,开始了网上资料查询,终于知道了鸡蛋的秘密:鸡蛋壳虽然很薄,但它是椭圆形的,当你去捏它的时候,它会把你使出的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所以就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人们称这种结构为“薄壳结构”。
人们把这种“薄壳结构”运用到了建筑学中。比如:我们熟悉的人民大会堂,还有北京火车站,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都利用这种结构,因为这种结构既轻便又省料;人们还设计了赵州桥、安全头盔等。
啊!小小的鸡蛋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八
可是鸡蛋也有捏不碎的时候呢,不信,我们来试试吧。
我从冰箱里拿出个鸡蛋握在手里,它凉凉的,滑滑的,细细看时那蛋壳上还有很多小点点呢。我紧握住鸡蛋,轻轻捏了一下,鸡蛋毫发未损,再加大力度,还是安然无恙,最后,我使劲地捏,脸憋得通红,可鸡蛋仍旧完好无损地在我的手心里。于是我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爸爸:“爸爸,你是我们家的大力士,你来试试能不能把这蛋捏碎?”
“我相信妈妈肯定能把这个蛋捏碎。”爸爸拍拍我的头神秘地说,我迷惑不解地看着,只见妈妈轻轻拿着鸡蛋,用两个手指轻轻松松地一捏,“扑”蛋壳应声而破。
我目瞪口呆:“为什么呀?我和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捏不碎,为什么妈妈没费吹灰之力就捏碎了呢?”
“这就叫做鸡蛋的薄壳结构。”爸爸认真地对我解释,“因为鸡蛋是圆的,如果用手握住,各部分受力均匀,薄薄的蛋壳就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而只用两指捏,力就会集中在两点上,鸡蛋受力不均匀,就碎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一个小小的鸡蛋也有这么大的学问啊。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懂得如何用巧力,一味地苦干蛮干,只会事半功倍。
敲鸡蛋的启示篇十九
天空一声巨响,鸡蛋闪亮登场。
老师轻轻地捧出了这枚鸡蛋,用极其温柔的目光望着他。那大手缓缓地抚过鸡蛋,就像在亲子团聚时,爸爸抚摸儿子的头一般。
“老师……”不知是谁的叫声打破了这温馨的场面。老师生气地瞟了那位同学一眼,仿佛要饿虎扑食一般,吓的那位同学打了个冷战,赶紧低下头不敢吭声。恐吓过后,老师又极其爱怜地望着鸡蛋,嘴里自言自语道:“这可是花了一元两毛六分才买到的正宗乡村土鸡蛋呀!绝对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瞧瞧这颜色多么洁白,瞧瞧这形状多么优美……”
突然话音戛然而止,同学们把目光聚集到讲台上,原来老师是让同学上来立鸡蛋。
瞧瞧那只可怜的“小白鼠”,两只手不停地摆弄着鸡蛋,再加上台下总是有人窃窃私语,是谁都会紧张的。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那只“小白鼠”似是摆弄好了,松开了手。顿时一道残影留在了我的眼前——老师大步流星地向鸡蛋冲去,我定睛一看,小心脏猛地跳了一下——鸡蛋倒了,也就是说“小白鼠立鸡蛋”工程第一次实验以失败告终。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鸡蛋也不知倒了多少次,老师也不知接了多少次,我的心也不知跳了多少次,“小白鼠”们也不知流了多少汗,反反复复,怪让老师心疼地,终于老师决定给我们示范一下正确的“立鸡蛋”方法。
又是和往常一样的故弄玄虚,整整唠叨了五分钟才开始运转功力,只见老师一首扶蛋,一手转蛋,闭上眼睛,嘴里不停地嘀咕着,同学们的呼吸声也越来越急促。
电光火石之间添上又一声巨响,桌上也咔嚓一声,老师竟然出乎我们的意料,将鸡蛋砸碎了。有的同学刚想向老师抗议,却被老师一句话堵了回去:“我有说过不能砸吗?”
天空又一声巨响,天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那阵阵雨声仿佛在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我们不能过于死板被牢笼控制住。我们的思维只有冲破了那重重枷锁才能放飞自我,冲上蓝天有的时候不要钻牛角尖,当你穷途末路的时候换一个方向也许就会有新发现,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敲鸡蛋的启示篇二十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上作文课的时间一到,梁老师带着一个装满水的玻璃钢,一个挂着笑脸的鸡蛋、一根筷子和一包食盐出现了。看到这几样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梁老师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只见梁老师先把鸡蛋放到玻璃钢里,只听到“扑通”一声,鸡蛋就沉到了水底,我想:鸡蛋没有浮起来呀!接着,梁老师又往水里倒了一些盐,原来清澈的水变得有些浑浊了。
“咦,鸡蛋稍微立起来一点,但还是摇摇晃晃,像喝了酒的醉汉,可是离浮起来还远呢!”我自言自语地说。梁老师又倒入一些盐,并用筷子快速搅拌,好让盐溶化得快些,随着搅拌,鸡蛋像一位舞者在原地转圈,梁老师一边加盐,一边搅拌,“鸡蛋真的离开杯底浮起来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欢呼着。
我也被这奇异的鸡蛋所吸引,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它,鸡蛋像在空中跳起了芭蕾舞,不一会儿,鸡蛋露出了光秃秃的脑袋,梁老师搅拌时,我们看见水跟原来的比,白了许多,呈乳白色。最后,梁老师几乎倒入了整包盐,搅拌之后,鸡蛋露出了脸蛋,像一个小孩子在水面上仰泳,我们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
后来我才知道:清水加入食盐,让水的密度变大了,当水的密度超过了鸡蛋的密度,鸡蛋就会浮起来。
这次实验真有趣,用生活中这些看似没联系的东西组合在一起,竟有这样大的学问。生活就像一部百科全书,等我们去观察,去发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47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