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精练,避免出现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一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身高:155cm。
人才测评:未测评体重:42kg。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会计,统计员,财务/会计助理/会计文员。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1500--希望工作地区:顺德区,,。
工作经历。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做生产工。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打包装。
毕业院校: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获得学位:毕业日期:-07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二
近年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某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很大矛盾。企业在获取资源,满足利益需求的同时,必须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补偿,会计核算人员要把这部分的资金纳入到环境成本的范畴内。
世界上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很多,把很多的理论结合起来大致可以把它定义为: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及经营运作时,对环境产生了可以估算或难以计量的破坏,被要求执行以资金方式或其他行动付出的成本。环境成本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一)环境保护成本。
1、环境预防成本。
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之前,必须要考虑即将进行的操作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什么破坏以及这种破坏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因此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小这一危害的影响,甚至避免破坏生态环境。这主要表现在投入资金改善生产设备,引进净化污染的科学技术,这部分主要在于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2、环境治理成本。
不是每一项的预防成果都有效,也不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有预防意识,生态环境还是会被有意无意的破坏。污染已经形成,企业就必须拿出资金来恢复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包括治理的材料费、务工费、交通费、水电费等等。而在这其中还要对直接或间接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的人或物补偿。例如:污染当地的土地资源,造成粮食减产;破坏绿地,引起沙尘暴,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污染饮用水,导致人们用水障碍。
(二)环境损害成本。
环境损害成本不同于保护成本,它不能计算出实际的花费金额。它存在于无形之中,也并不需要企业来支付,但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基本上不会使自然资源恢复原貌。
工业产业对此的破坏最大,例如“三废”的排放,土地、水资源、空气都被污染了。有毒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酸雨形成对植物、建筑物、古文化遗迹等都会造成损害。再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二、环境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更新。
企业要利用环境产生经济效益,必须核算出所需要的环境成本。有的项目能够实际核算出成本。例如开采矿藏,没有排放什么污染物,只是占用了土地,减少了绿化面积,就很容易计量。但是工业企业的项目造成的水污染,空气污染,消耗多大成本是很难核算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计算方法,改良现有计量体制,来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
(一)机会成本观念。
企业在制定方案时,没有办法确保一个方案就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总会有许多解决办法列在一起。被选的和淘汰的都可以看做彼此的机会成本。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等不易估算出资金的项目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用环境的单位机会成本和环境的污染量的乘积计算出损失的机会成本。
(二)替代成本观念。
替代成本观念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无法实际计算出被污染的资源实际价值时,此法同样适用,它主要是把有关联的对象相互替换。像在估算被污染土地资源的本来价值时,可以根据无土栽培所收获粮食的总量来计算。选择恰当的替代对象关系到计算的准确性。
应用这些观念可以较精确的计算出所需要的资金,在企业选择项目上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有甲和乙两个项目,如果通过计算得到他们的环境成本一致,但是甲项目比乙项目的利润高,那选择哪一个显而易见了。如果利润相似,只是甲的环境成本高于乙的,那乙项目就会成为更好的选择了。
三、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的环境会计研究方面相比于西方国家落后了很多,我国的市场还没有完善,彼此信息沟通不灵活,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交易。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研究此类的学者非常多,并著有很多作品供大家学习探讨。我国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未产生实质的效果。
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它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但同时它本身的体制也有一些问题,解决这些绊脚石,将来必然呈现上升的姿态。
(一)政府鼓励,制定优惠政策。
每个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标,如果放在环境支出上的费用很大,使经营成本提高,大多数企业家都不会同意这样做。这时政府就要出台一些奖励,优惠政策,而不是一味的向企业征收排污费。政府对一些治理污染比较配合的企业拨付专项污染治理资金,构建污染治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还可以派一些技术人才指导,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二)自身改善核算体系。
每个企业内部都存在自己的一套核算体系,对体系的改革是要与时俱进的.。每一个阶段有本身的特点,根据其特点研究建设新的理念,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的开展。将来的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一定会向更加完善的方向迈进。
(三)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人才往往都是许多用人单位缺少的,一个有才能的人必然会在企业内部掀起改革的浪潮,必然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那么在环境成本核算这方面,更需要引进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员。在一些复杂的项目投资决策中,像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成本增加了核算的难度,但在整个成本会计核算中,这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必须要精确比较成本与预期的收益,建立合理的计划。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送内部先进的科技研究人员到国外学习高端的核算技术,打破传统思维观念,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队伍。
(四)强化项目环境成本决策意识。
在如今的形势下,企业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减少资源的使用。洲际酒店集团的旗下有几百家公司,为了很好的知道各公司的运营状况,总部通过慎重的筛选,最后确定了一款绿色节能软件。通过它可以很好的掌握到所需要的信息,同时也能够了解各部使用能源的状况,以及时改进。洲际酒店集团的做法节省了25%的电量,并节约了2亿美元的成本。这种环保意识降低了企业环境成本,给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此外通过收集价值链上面的信息,找到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环节,也是企业在项目决策时考虑的方法。通过分析买入的材料,处理方式,顾客实际使用了多少以及用过后是怎样处理的,来找到有害环境的源头。美国的有机酸奶制造商石原农场在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以及对顾客的调查后,决定把酸奶盒子上面的塑料纸改为锡箔纸,这一举措使耗水量减少了13%,并节约了100万元的企业成本。环境成本核算的未来必然会与企业的决策有很大联系。
四、结束语。
我国企业对于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理论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资源节约意识薄弱,成本核算理论比较混乱。企业只看到了眼前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忽视了潜在环境成本的计算。一方面国家应出台一些帮扶计划,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意识到完善体制的重要性,培养高技能人才,正确估量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有这么多人参与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理论的讨论研究之中,企业一定会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三
而且,会计可以做统计的工作,统计就不一定能做会计的工作啦。
另外,会计职业有比较明晰的发展空间和路径,比如考职称,比如考cpa,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前景看好,所以,推荐会计电算化。
更多相关的链接:
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前景?
会计电算化就业前景如何。
会计和财务管理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谢谢。
英语教育,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
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有什么区别可以专升本吗?哪个就业前景好点。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四
分析法是“贷与不贷”的贷前审查管理,而贷款风险分类是则是贷后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掌握资产质量状况,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的处置手段,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为信贷风险的量化打下基础。
2.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3.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从而判断资本是否充足,为监管部门提供最低资本要求监管依据。
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从还款的可能性出发。我国《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第三条规定:“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简称贷款风险分类法),即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实际上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人的还款纪录;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银行的信贷管理。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贷款风险程度与企业信用等级有较强的内在联系,即信用等级越高,贷款风险越小,分类等级越高。
客户评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与还款能力有正相关关系,但就一笔贷款而言,影响本息归还的因素往往超过借款人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aaa、aa级企业中仍然存在大量不良贷款。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借款企业提供虚拟的报表和资料,使信用评级失准。二是一些评估机构对国有、股份制大中企业评级偏高、偏松。所以,有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虽好,但还款能力不一定很强,因此,不能用客户的信用等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否则就会掩盖影响贷款归还的本质因素,最终影响贷款分类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促使商业银行加强对信贷资产的关注。
由于五级分类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各类贷款的风险真实状况,为各行采取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提供了依据,一是通过五级分类揭示出贷款的风险程度,对尚未到期但风险度较高的贷款予以关注,发挥了风险预警作用;二是在加强对不良贷款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正常贷款的管理,特别是对关注贷款加强了信贷监督。银行对关注以下贷款形态的客户必须制定风险处置预案,对于在期限内不能解除风险预警信号的,要根据预案实施贷款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退出,切实掌握风险客户有效退出的主动权。
2.促使商业银行完善内部控制和稽核机制。
一是对贷款的发放、管理和信贷资产的保全等分别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对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与化解起到了良好作用。二是完善了贷款审批、发放与管理的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三是建立、健全了贷款台账管理系统。四是制定了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追究的相关制度;五是根据五级分类结果,改进授信工作,对于次级以上贷款客户进行重新评级、授信,并且把授信作为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给予企业的优惠措施。
3.为不良贷款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界定了资产质量,有利于银行根据不同风险类别的贷款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为银行及时发现不良贷款,采取有力措施收回资本以尽量减少损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贷款五级分类还可以通过对行业和地区的不良贷款的考查,修订评级指标体系,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理分配资源提供了依据。
1.对贷款分类层次更进一步细化。
完善的贷款分类体系应该对五级分类进一步细化,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与分析发达国家现有较成熟的贷款细分标准和原则,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具体情况,研制出更加合理与更具可操作性的贷款细分标准,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较为粗放的分类体系。同时,各行还应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计提比例的上下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细分后应提取的损失准备金,以便更加科学地测算贷款风险度,计算贷款的'合理价格,进而判定本行的市场定位。
2.加强培训,提高分类者的综合素质,让分类者成为“专业的把关人和独立的判断者”。
五级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积累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实务操作人员分类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提高。
3.强化贷后管理工作。
各行要根据现有的客户情况,合理配置客户经理,并实行科学的量化考核,使客户经理在必要的压力下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所分管的客户及其担保单位进行日常的、定期的走访与检查,及时地了解相关客户的经营状况及其它非财务因素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该变化实时地调整贷款形态,将分类结果的监测、调整与运用工作日常化,以避免季末短时间内集中分类所造成的形式化。
参考文献:。
[2]孙天琦,杨岚.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的调查报告.西安金融,,(6):5-15.
[3]章国华,杜明洁.渣打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理念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迪.浙江金融,,(12).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五
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
诚信徽章:未申请身高:155cm。
人才测评:未测评体重:42kg。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会计,统计员,财务/会计助理/会计文员。
工作年限:0职称:
求职类型:实习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1500--20xx希望工作地区:顺德区,,。
工作经历。
顺德区杏坛镇友德五金厂起止年月:20xx-07~20xx-08。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做生产工。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顺德区杏坛镇怡景制衣厂起止年月:20xx-07~20xx-08。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打包装。
毕业院校: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获得学位:毕业日期:20xx-07
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所学专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一般粤语水平: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详细个人自传。
我是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会计与统计核算,我希望能到您单位做会计及其相关的工作。
大学三年,我既注重基础课的学习,又重视对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我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同时,我也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去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力求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我尽量去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自己尽快地成熟。
现在我渴求能到贵单位去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质的飞跃。
选择单位,工资和待遇不是我考虑的首要条件。我更重视单位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员工的士气及工作气氛。我相信贵单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六
对贷款质量进行五级分类管理,较“一逾两呆”的分类方法更能科学地揭示贷款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程度,更能有效地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工作,这已得到普遍共识论文。经过几年的试点,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19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明确从起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从而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一逾两呆的贷款分类管理方式毕业。但是,在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月27日财政部颁)上还未完全实现与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相关内容的会计核算的调整。
1.贷款的划分。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要求对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的贷款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贷款分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予以列示。非应计贷款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对贷款的这一划分,实际已对商业银行的损益核算产生了影响。
贷款利息的逾期天数是作为贷款分类列示的标准之一,这即说明贷款利息的确认与核算同样是按时间来确认和核算的。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发放的贷款应按期计提利息并确认收入。但若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尚未收回的,便应停止计息,纳入表外核算。已计提的应收利息,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并转作表外核算。
3.贷款损失准备的提取。
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两种。这两种准备都是根据对可能产生的贷款的预计,由金融企业按贷款的风险程度与可能性合理确定。专项贷款则是针对风险贷款提取的,在会计制度中特别提出要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特种准备是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所提取的损失准备。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2.表内数据缺乏相关性,不利于进行财务分析。
对于贷款,相关的数据指标主要有贷款本金、利息收入与贷款损失准备金。但是由于在会计核算上,同时使用了两种划分标准,使贷款本金、贷款利息收入与贷款损失准备金这三个本来具有勾稽关系的数据失去了内在的相关性,这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使用报表数据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尤其是难以从资产结构上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当前,存贷业务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贷款利息收入则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而由于贷款业务中普遍存在不良资产高比例的现状,使得根据五级分类提取的专项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损益影响较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第五条:“银行可参照发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级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拨备前利润与拨备后利润存在着较大差异。而与此同时,会计报表的列示上,及与净利润相关的盈利资产的结构、利息收入的结构,其划分的口径与相关费用项目是不一致的,由此,就难以从资产结构上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七
摘要:为了方便我国居民出行,城市交通部门提供了多种交通形式,对于沿海城市以及水域面积宽广的地区,则需要考虑搭建桥梁。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建设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实用性。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的桥梁造型及其景观设计要素,并探究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并试图提出两者在设计时要考虑的施工因素。
关键词:桥梁造型;景观设计;实用美观。
0前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网涉及到城市的各个方面,并在不断进行扩张。现阶段我国城市桥梁不仅用于江河的水上交通,城市内部也建设了许多大型桥梁,比如大型拱桥、立交桥等。通常情况下,桥梁的建设工程项目庞大,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因而对城市环境有影响,并对人们的出行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尽管桥梁建设能够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涉及到较大的领域,比如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汽车的污染排放等。因此,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将桥梁建设与城市景观巧妙的融合起来,这就需要建立详细的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方案以及前期规划。
1桥梁造型设计的考虑因素。
不论桥梁展现怎样的造型,都必须遵守基本的设计原则,例如桥梁造型的形状要求,线条要求及尺度要求、材料要求等,充分体现出以上要素在三维空间中呈现的立体效果。
1.1桥梁的造型设计。
1)桥梁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交通运输以及人行安全,因而最重要的就是考虑桥梁的受力程度。在设计桥梁造型时,要考虑每一环节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桥梁的受力要求,确保整个结构设计方案能够高度协调桥梁的安全受力。例如我国著名桥梁———赵州桥,这座桥梁主要是用肩圆弧石拱作为整体造型形状,弧拱设计能够减轻桥梁自身的重量,还能实现宣泄洪水的作用,达到了造型与受力的高度融合。因此,桥梁造型的设计除了要考虑美观,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安全、实用的需求。2)桥梁设计要考虑尺度的比例关系,桥梁整体的感官印象是依靠尺度来联系真实大小,因此桥梁造型设计是依靠比例尺度的协调来决定的。桥梁的大小与实用性的匹配程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融性是判定桥梁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3)桥梁建筑材料质量决定着桥梁的安全等级,也紧系着其使用期限。因此,在桥梁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桥梁材料的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桥梁建筑材料使用的都是混凝土与钢材,在部分造型设计时会考虑用到合金以及碳纤维等辅助材料,以上材料都必须符合桥梁的力学性能。在桥梁建设时使用的材料不同,展现的视觉效果也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尤其是在桥梁的结构样式以及外观色彩上。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材料主要使用的是石材和木材,但是现代化的桥梁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结构,这样会造成视觉上的安全感,用石头等材料来建筑桥护栏以及其他的美观设计,这样可以缓解混凝土视觉上的生硬感。
1.2桥梁造型设计与环境的相融性。
桥梁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桥梁在造型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的相融性,这不是要求桥梁造型设计完全按照当地的环境所建造,而是指桥梁造型设计要结合当地环境扬长避短,充分体现造型的设计感,这样才能符合公众审美以及达到桥梁的设计实用性。
2桥梁景观设计原则。
2.1城市桥梁景观。
城市桥梁景观主要指的是桥梁的设计与城市景观的相融性,充分发挥桥梁在城市景观中的美感,符合公众的审美要求。
2.2城市桥梁景观设计。
美国的设计专家首先提出了城市桥梁景观设计这种理念,他们认为桥梁景观要在一定范围内高度匹配城市景观,尊重当地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桥梁设计理念。我国专家对于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有不同的见解,他们将其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设计桥梁造型时,如果其处于非景观环境中,就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质感、色彩以及线条等一系列设计因素;其次,如果该桥梁处于景观环境中,就要充分考虑桥梁与环境的融合度,尽量使其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景观形态;最后,要让桥梁成为该城市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融合的产物,提升桥梁的审美价值。
2.3城市桥梁景观的特征。
桥梁的设计要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而达到交通运输的功能,也具有其审美价值比如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水波荡漾的廊桥等,这些桥梁的造型都具有较高的景观艺术观赏价值提高空间。1)桥梁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们出行方便,属于经济建设、技术水平以及文化内涵的共同产物。因此,不论是水域桥梁、高架桥,还是城市立交桥,都对现代交通业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桥梁的造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改变,从传统的拱式桥发展到梁式桥、斜拉桥、悬索桥等,不同作用的桥体所赋予的景观价值也不同。2)城市景观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建筑物的布局,更在乎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性。桥梁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其整体造型以及结构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城市景观提升到较高的档次,为城市建筑群带来了空间层次感。桥梁的搭建也连通了城市的不同功能空间,拓展了其空间使用的可能性。
3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综述。
3.1桥梁景观设计原则。
1)城市桥梁景观设计要符合该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周边的建筑群能够形成合理的`结构特色,自然环境的建筑要求在于和谐,人文环境的建筑要求在于传承,因此,进行桥梁景观设计时,在符合其基本力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添加地区文化特色,可以从桥梁造型以及护栏装饰等方面入手。2)在进行桥梁造型的设计时,要严格遵守其与环境的协调性。如果桥梁所处的周边环境单一,没有引人注目的建筑物,此时就可以将桥梁进行突出化的造型设计,以达到强调和提升周边环境的作用;如果桥梁所处的环境已经过于拥挤,那么就应适当调整桥梁的体量关系,缓解视觉上的负重感。梁式桥一般被建设于较为平坦的环境中,会给人稳重的视觉感受;斜拉桥、悬索桥建设于场面雄伟的地理位置,提升整体环境的宏伟大气。
3.2城市桥梁本体景观设计。
1)桥梁景观设计要注重桥体的形式层次,视觉上表现不同的形态和色彩,这样可以提升桥梁的认知功能。2)桥梁主体结构以及附属建筑设施能够传达出不同的设计理念,而造成桥梁设计意象感受,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这样能够加强人的视觉感受以及主观印象。3)桥梁的设计理念一般都会显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情怀,这样能使桥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尊重当地文化,不能随意曲解和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色彩上要具有突出桥体造型的作用。
3.3城市桥梁的细节设计。
1)桥栏杆设计。桥栏杆设计是桥梁细节设计的重点,起着保护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安全因素,尤其是从桥护栏的强度以及高度重点入手,所以护栏的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以及美观度,与整体桥梁结构形成融合的设计感。在格调设计上应该注重轻快与简洁,在此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图案造型,丰富桥梁整体色彩,缓解审美疲劳,与周边环境达到浑然天成的设计。2)装饰景观。它是为了满足城市景观的设计需求,适应居民生活需求的衍生物,桥梁装饰景观不仅要满足桥梁的基本实用性,而且要努力实现精神层次的功能,可以采用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以及丰富的图案元素等措施,努力与桥体的周边环境相配合,达到视觉舒适度。
4结束语。
桥梁建设丰富了我国交通渠道,其造型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使用能够达到统一、协调。优秀的桥梁设计,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桥梁景观设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学科,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具有成熟的发展体系,我国的桥梁景观设计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不少相关的专家学者都开始注重研究和应用桥梁景观设计,这为我国的桥梁景观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强调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是桥梁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现代经济社会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3]蒋煜,汪为新.城市桥梁与地域性景观空间之间的耦合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3(2):116-120.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八
在国内的水利行业市场上,根据水利政策的理论实践研究可以得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上为综合经营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基本上为水利工程的经营导向。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本上为水力资源战略的适应、供水价格的调整、水体污染的补偿政策等等,在此阶段上就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研究如水资源的战略适应性、水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水力资源强国的安全经济与舒适上逐渐推进目标的实现、分区用水的评价模型等等。现如今在水力资源的战略上、水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上、水力资源的证词目标上等等都取得了标致性的建设成果,然而在这些战略上很少有以水力资源强国建设为目标的,并对其中一些典型的水利强国建设为实际目标来推动机制的研究。
二、水利经济政策在研究方向与内容上的创新。
(一)要深入研究水利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研究水力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为要以实际要素来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根据研究的实际效果为基础,彻底分析水利经济政策推进的必要性研究与可能性研究,选择适宜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分析运行机制并推进机制模式并作出相应的评价。
1.在典型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运行的机制上,依靠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政策,围绕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如水电与供水价格上的机制,根据水力资源的综合性特点,并根据水电等之间的差异,简要分析农业用水与价格上的分担机制。
2.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相互协调,共同推进机制的.创新。再根据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目标推进机制的改革上,要根据具体的机制模式,相应的提出改革。如在水资源费用的征收上与水力资源的融资协调机制上,依靠税法进行征收在融合的区域上充分适应研究思路。
3.要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推进机制做出适应性的评价。根据数据包进行定量评价,来推动机制的和谐,并辅以选择性的定量评价指标,从国力资源与水利资源上进行发展,促进民生水力资源等方向的定性评价。
(二)要深入研究水利经济政策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得知所形成的研究重点是首先要对典型的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次是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协调来推进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有效的选择。最后是要协调推进运行机制的评价与适应性进行分析。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由于水利资源的发展与经济政策都有着其自身比较明显的特点,在研究的资料上也缺乏对纵横向间的相互比较,这样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还处于在发展与探索的阶段,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所以综合上述研究问题,水力资源经济政协协调推进机制的设计与选择上,就要进行详细的研究,这也成为了我国水力资源上的一个难点。
(三)水利经济政策的改革创新。
在水力资源经济政策的创新上要坚持以建设水力资源强国为背景,针对水力资源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协调相应的运行机制,构建协调推进的评价模型,主要从和谐与民生水力资源两方面出发,做出相应的定性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强国战略背景下水利经济政策协调推进的运行机制研究分析只是一个开始,怎样正式进行研究与实际分析,如何将水利大国变成水利强国还需要相关政策与=决策部门将探讨变为现实。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九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衡量好产品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而成本还原就是一个很好地管理方法。通过成本还原法对成本核算进行辅助,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核算。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城中需要不断进行生产与购买,但是目前大多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管理都存在缺陷,不能够意识到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成本还原法在成本核算环节进行应用,通过分解各个步骤的资源消耗,更加精细的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还原的应用是当务之急。
一、成本还原法简析。
中使用的是综合结转法。在这个方法中企业将生产环节中的上半步骤的半成品转下半步骤时会以“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而该步骤的综合成本则是包括上半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成本,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是却忽略了上半步骤的原始成本,不能够有效反映出原始成本与完工产品之间的矛盾,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们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制造,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对企业的存货管理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发挥了很大作用,它是企业进行监督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时候作用于企业的存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能力管理的成本还原法起到了辅助成本核算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企业对成本还原认识不清。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仍是沿用过去的体制在进行生产与发展,多数存在管理制度落后,成本核算混乱的情况。而成本还原是一个系统的成本核算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资源的利用,但是在实行成本还原时需要各个部门的统一支持,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损害到某些职员的个人利益,因此成本还原的实施具有一定阻碍。
(二)企业缺乏专业实施成本还原的人才。
国内企业的发展流程较多,有时一个企业会存在多项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原的实施具有一定困难。它需要重新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构造,还要细心记录每一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成本消耗,工作量较大。这不仅需要成本还原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有高水平的工作素养,但是目前国内缺少这种综合人才,所以成本还原的实施不能有效执行。
(三)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不足。
成本还原的实施需要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流程,并且需要管理者的准确指挥。但是目前大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成本还原的意识,而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又不完善,在进行成本还原时无法了解到完整的生产信息和其他的相关信息,因此成本还原的实施也无法有效执行。
三、成本还原与传统成本核算的方法差异。
成本还原通过将各个部分的半成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并且以“半成品”或是“直接材料”的方式记录,可以有效区分出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将成本还原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一定不同。
成本还原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动因,并且计算出适合的分配率,这样统计出来的成本更加准确。而传统的成本核算只是按照工时和机时等数量来计算各个部门所产生的费用,然后将费用分配都各个部门,最后在按照规定的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各个生产线上。二者在成本的性质和动因上具有一定差别。
(二)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还原的计算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它包括企业的制造流程、产品的生产以及一系列的项目计划,而传统的成本计算则较为单一。
(三)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传统成本核算在进行费用分配和间接成本分配时主要是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完成的产品数量作为标准。这种方法要求要了解企业的'作业流程和具体的生产消耗,全程监控产品的成本消耗和企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多元化需求产生的成本消耗,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加透明化。
(四)成本内涵不同。
传统成本和算法认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有资源和资金为企业的成本,比较宽泛。而成本还原则是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且将二者联系起来,意义更加深刻。
(五)成本范围不同。
传统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以产品本身为核算对象,而成本还原则不同。它针对生产动因、生产过程以及成本的还原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具体化。
四、提高企业成本还原的管理。
(一)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前面提到过信息系统对成本还原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逐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的分享更具有时效性。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成本还原软件,提高企业成本还原的使用效率。
(二)加大成本还原的宣传力度。
由于当前国内企业不能意识到成本还原的重要性,所以在成本还原的实施受到一定阻碍。只有加大了成本还原的宣传,企业才会重视对企业成本还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成本还原管理。
五、总结。
企业的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盈利,因此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需要得到关注。成本还原的应用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效的区分出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武静芳,赵玉荣.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7:25.
[2]孙淑丽.浅谈成本核算中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j].中国总会计师,2012,02:15.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
摘要:会计核算模式是会计模式的要素之一。在新时期下,研究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不仅深化了会计模式研究,还结合现代化的核算手段,进而对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核算;零级核算模式;实时核算模式。
在手工会计核算时代,由于技术手段落后,一般只能采用一种核算模式,即传统的总分类、明细分类核算模式,而绝不可能同时采用其他几种模式,因而核算模式并未引起重视,它还不是人们的一个研究领域。会计信息化标志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它完全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核算模式,因此核算模式也就成为信息化会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会计信息化的目的是建立会计与社会、会计与技术、会计与管理等高度融合、实时、互动和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从思想观念到核算方式、核算手段都将有重大变化,代表了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方向,标志着一个全新会计核算时代的来临。在信息化会计核算系统中,各级账户一经设定,其级别就相对稳定,以此来保留传统核算模式。同时,允许在现有科目的基础上,扩充了多种会计核算模式,提供新的更为综合、动态与灵活性的核算指标,以满足现代管理的随机性需求,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具体来讲,信息化促进会计核算模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深化传统核算模式,促进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
1.1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
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核算系统,一方面仍然遵循会计核算基本原理,以会计科目为核算依据,用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作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传统核算模式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在总账核算、序时核算、明细核算和会计报表方面大大深化了传统核算模式。一般而言,信息化能编制任何表格所需的数据,只要与科目编码有关,相应数据表能提供,都可以在三库理论的指导下,利用报表模块完成。
1.2促进了会计核算深度。
核算深度是指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和关联程度,而这又取决于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和关联程度。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设置表现为科目编码,有编码就有账。一方面科目编码至少可以达到四级,编码越详细,核算越深入。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会计报表的一维结构,运用二维结构的棋盘式报表体系,利用计算机高速完成各种复杂报表的填制,使会计报表反映的指标更全面披露更深刻,从而大大提升会计报表的核算深度。
1.3促进了会计核算广度。
核算广度是指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主要表现为核算尺度的选择和指标的覆盖范围。在信息化条件下,除了传统的价值核算尺度之外,还可以设置其它数据库、表来存储非货币信息,如实物量尺度、人力资源信息等,并进行相应核算。在大型跨国公司,可设置多套账薄,分别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核算,以满足经营管理及对外报告的需要,从面解决了传统核算模式下指标单一的缺陷。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具发展到电子程度的产物,它使会计核算获得了现代化的电子工具。铜丝信息化下的传统核算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会计核算形式,可同时采用多种核算形式,扩充到了五类核算模式,即零级核算、实时核算、分组核算、混合核算和辅助核算模式。
2.1零级核算模式。
在传统核算模式中,一级科目是总账科目,级别最高,没有比一级更高的会计科目,按一级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负责提供总括的核算指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新的经济业务不断产生,企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表现在会计核算上就是使用的总账科目越来越多。零级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核算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随机性进行各种零级核算;是在现有一级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类,形成新的、概括性的零级科目,并据此进行零级核算,这些零级科目在信息化的常规编码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既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又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编码内一级科目往上的综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更概括性的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复式记账和会计恒等所制约,带有基本的原理性核算特征。
2.2实时核算模式。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现有各级明细科目进行随机分组和概括,从而形成若干会计科目,可将其称为分组科目,根据分组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就是分组核算模式。分组核算模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可打破原有明细科目的级别,重新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新的明细分类核算指标。分组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核算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随时准备提供新的明细核算指标;二是在现有明细科目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分组,形成新的明细分组科目,并据此进行分组核算,这些分组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不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编码内明细科目的重新组合核算,可按需提供明细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账账相符所制约,带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4混合核算模式。
混合核算模式是指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所有科目进行重组,包含一级和各级明细科目,进而形成若干新的混合科目,并据此进行会计核算。如果将零级核算与分组核算相结合,贯通一级科目与明细科目,按重新组合的混合科目进行核算,这就形成了混合核算模式,其意义就在于可打破科目的任何级别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混合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二是不分编码级别,在现有科目编码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混合科目,并据此进行混合核算,这些混合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只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不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科目编码的重新混合核算,可提供新的混合核算指标;五是核算时要受账账相符所制约,带有某些原理性核算特征。
2.5辅助核算模式。
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对现有底层明细科目进行延伸,即进行编码外的更详细的分类,从而形成若干会计科目,可称其为辅助科目,根据辅助科目组织的会计核算就是辅助核算模式。在会计信息化中,科目编码很重要,有编码就有账,所有会计数据将按编码归集和加工。但是当编码无能为力时,可借助于往下延伸的辅助核算模式进行处理。因而辅助核算模式是一种编码外的核算,是编码内核算的必要补充,以便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辅助核算模式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采用随机核算制,可提供更为细致的核算指标;二是在现有某些底层明细编码的基础上往下延伸,形成新的辅助科目,并据此进行辅助核算,这些辅助科目在信息化的编码年表中找不到,是现场指定的;三是既采用逐笔序时的核算方法,又采用汇总的核算方法;四是属于底层编码核算的细化延伸,可提供新的、更详细的明细核算指标,以便对编码内的底层核算进行必要补充;五是核算时要受底层明细编码所制约。
总之,信息化会计核算模式大大扩展了传统会计核算的功能,借助可视化编程工具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在会计软件中全面实现多种会计核算模式,从而使其数据加工能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会计核算更加灵活和多样。
参考文献。
[4]肖英姿.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事业财会,,(4):5-7.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一
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其中成本核是较为重要的部分,但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目的性不强、不系统,影响其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正确的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和问责机制是建筑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工程量较大,建筑企业为了快速扩张,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目前,行业发展已到成熟期,建筑企业的工作重心由抓工程量,转为提高管理水平,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战略重点转向内部管理。因此,许多学者提出了成本战略管理的概念,即企业应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以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的目的。企业只有推行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目前建筑业成本核算存在问题。
1、成本核算对象不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是指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对象,是施工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工程作为目标来归集和分配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建筑生产成本的承担者。建筑业顶目有成片开发,分期进行的特点。产品形态有高层、小高层、公寓、别墅、商业地产等,如何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会计准则尚未明确,许多企业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
2、数据统计不精确,成本核算困难。数据统计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想准确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企业应事先做好项目的产值、人力劳动消耗、利用施工机械情况、财产物资消耗以及其他各项动力消耗等统计工作。一般施工企业采用传统单一的成本核算体系。由总公司财务部统一进行成本核算,其他分公司配备相应的成本核算人员仅仅对分摊成本进行二次分配,只编制一些简单的成本分配报表,不进行独立的成本核算。这种成本核算方式弱化了公司的成本控制,总公司无法及时对各分公司进行事前和事中成本控制,加上各分公司的成本核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各分项核算的成本信息并不能真实准确,总公司不能准确了解到项目的真实成本,对各子项目核算的精确度降低,会计信息失真,成本核算困难。
3、项目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核算全员参与的系统控制观念不强,还停留在堵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分包、劳务分包、非生产性开支等漏洞的阶段。对一些潜在的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如技术革新、施工部署、施工组织等缺乏深刻的认识。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甚至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较普遍。
4、成本费用不实。会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及成本结算情况,导致工程结算收入与成本不匹配。部分项目结算周期过长,长期挂账或不反映盈亏。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成本不能合理划分,存在为完成指标人为调节成本的现象。
5、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在现有的建筑业成本管理模式中,一个项目的成本管理全过程始终处于割裂状态。如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职能在预算部门,成本控制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供应、设备等各管理部门,成本核算职能在财务部门等。各部门责权未能得到完整、明确的划分。面临成本管理产生的具体问题时,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导致职能部门的责任无法得到贯彻落实。
1、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应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分,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同一工程项目如果由同一单位在同一地点施工,并且属于同一结构类型,且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开工之前要编制好总体施工计划,开工后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总体施工计划和由此编制的季度、月度生产计划施工,尽量避免发生随意打乱总体施工计划的现象。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调配劳动力,安排生产时间,避免窝工现象发生。对施工人员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积极性,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材料必须严格保管、领料制度,在采购时,要择优购料,用料时,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在施工中应严格组织管理,减少各个环节损耗,避免使用不当引起的材料浪费,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增强工人的责任感和节约意识,防范浪费、偷盗现象。对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测、维修,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3、根据工程合同书,总体掌握当年度完成工程量、工程进度,根据合同规定的完工进度以及结算方式,及时结转工程结算收入。
4、强化全员参与的成本核算观念,建立规范、统一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人员和项目部人员应加强成本核算教育,使项目经理及作业层全体人员都树立起成本效益观念。对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力,使其能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构造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四、结束语。
成本核算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公司全体部门相互配合。在我国加入wto,建筑业面临国际竞争的经济背景下,加强建筑企业成本核算更显重要。本文分析了建筑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与改进建议。建筑业企业应不断强化成本意识,对成本核算系统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快速发展。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二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成为医院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信息化科技下的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为医院的固定资产良好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1.账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和闲置。
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例如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可每天就诊人数一般不超过四人。再如一些有着相似功能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数字胃肠使用率,必然降低x光机使用率,提高螺旋ct使用率,必然降低一般ct使用率。而会计电算化下的固定资产管理会将这些问题通过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前的清查、登记得到有效控制。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在财务软件中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利用信息化科技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统一编制固定资产编码、卡片编号、规格型号、以及建造单位(在建工程时使用)技术特征、经济用途、存放地点、固定资产类别、使用状态、增加方式、增加日期、减少方式、减少日期、使用部门、附属设备及规格型号、计量单位、附属设备的数量、金额、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值、与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何时开始使用。
2.制度健全。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帐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4)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
(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6)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7)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医院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资产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庞大的资产仅仅依靠资产、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是不够的,需要实施全员和全过程管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发挥应有的效益,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机构。
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固定资产名目繁多,分布广泛,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必然是一项情况复杂、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为了及时管理和掌握固定资产的流动,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及时登记和掌握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库存情况,避免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可以合理组织和调配闲置的资产,促进闲置资产的再利用,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中级会计实务.2001,10.
[2]金算盘软件固定资产管理篇.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三
一、会计准则的效果。
(1)会计准则的散布和施行使不一样行业的公司在处理各种详细会计计算业务时有了共同的,可比的计算规范,使全社会所有公司都能相对客观、公正地进行会计计算,然后规范了公司的会计计算做法,进而进步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拟定会计准则,规范公司会计计算做法的意图之一,即是维护那些不能对公司的会计材料进行直接操控的出资人和债仅人的利益,让他们能及时获得公司实在牢靠的会计报表,以便行使他们自个的权力。
(3)会计准则供给了公司会计计算的根本原则和规范,在审计报告中有必要清晰公司所提交的会计报告是否遵从了会计准则。
二、会计国际化的寓意。
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交往的开展,客观上请求各国在处理有关业务上,经过彼此交流、彼此和谐,然后到达选用国际规范和共同通行做法的做法。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是指在没有先入为主的条件下,各国之间进行的会计准则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在对等、独立、自愿条件下进行,没有任何一方以高高在上的姿势推行某种规范的状况,和谐各方面经过交流、商洽、和谐,采纳抛弃(抛弃自个已有的规范)、改善(改善已有的实务)、承受(承受它方的主张)、退让(在某一商洽上退让)、进步(进步自个的规范)、重建(和谐各方设立新的规范)等方法,来到达各国会计规范的和谐。
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是一种多主体、多方向的和谐,而国际会计准则的和谐是单主体、单方向的和谐,它是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向国际推行国际会计准则的作业。并且,从规模来看,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包含了国际会计准则和谐的内容,因而,后者归于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从其规模来看,有一国与另一国之间的会计准则和谐,有地区性的会计准则和谐以及全球性的会计准则和谐。从和谐情绪看,又依据经济开展需要自学采纳和谐做法的自动和谐,也有在外界压力下不得不采纳和谐做法的被迫和谐。综上所述,所谓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是指和谐主体在必定的规模或许结构内,构建一个交流、平衡机制,采纳自动或被迫方法,消除与各国会计准则的区别,在各方认可的基点上达到共同的进程。
三、会计准则国际和谐的意义。
1.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化有利于开展国际出资。第二次国际大战以后,国际间的经济竞赛日趋激烈。公司要想在竞赛中求得生计和开展,就有必要改善运营办理,加快技术进步,使商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合理而节省地使用资本,这一切都需要很多的资金。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也需要很多的外来出资。在资本流动进程中,一方是资金需要者,一方是出资者,两边都需要了解对方的财政状况。特别是对出资者来说,假如可以很快地把握资金需要者实在牢靠的、详细的和理解无误的财政信息,那么他就会敏捷作出判别和决议计划。反之,假如缺少这种必要的财政信息,他就无法作出准确的决议计划。要使公司供给的财政信息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可信性,就有必要和谐各国的会计准则。一样,资金需要者也需要了解出资者的财政状况。
2.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化有利于加强跨国公司的办理和促进跨国公司的开展。这些年跨国公司的开展反常敏捷,不只发达国家安排跨国公司,开展中国家也开端安排跨国公司,有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广泛全国际。这么,假如身处国际各国的子公司的财政报表都是以根本一样的会计准则为根底编制的,那就不只会简化财政作业,进步作业效率,并且会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运营状况的对比、剖析和查核评估。
3.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化有利于推进国际交易。在国际经济国际化的今日,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孤立于国际经济以外。在这种状况下,国际间的交易越来越开展,越来越扩展。在国际交易交往中,购销两边都需要使用发表的财政信息来了解对方的财政状况。假如购销两边都依据根本一样的会计准则来编制财政报表,发表财政信息,那就有利于两边的了解和交流,有利于作出判别和决议计划。所以说,会计准则的和谐对开展国际交易具有很大的推进效果。
4.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化能使公司会计部分节省开支,下降编制财政报表的本钱。在各国会计准则存在不一样的状况下,公司会计部分通常需要编制很多套不一样的财政报表,以满意不一样国家会计信息的需要。这么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政的无穷浪费。假如各国对会计报告与发表的请求不存在过多过大的不一样,就能大大下降会计方面的开支。一起,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对下降审计方面的开支也具有一样的效果。
四、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
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是一种必然趋势,这种和谐涉及到与会计准则相关的各个方面,从会计准则和谐作业的根本内容来看,其一般包括利益的和谐、方针的和谐、做法的和谐等多方面的和谐。
1.各国之间的利益不一样,是会计准则国际和谐的根本动因。满意利益需要,或尊敬他方的利益需要,保证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中,和谐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较好完成,这是和谐成功与否的要害。从参与和谐的各国来看,它必然要思考会计准则国际和谐给本国带来的利害得失,而对这种利害得失的思考通常会放在一个更大的规模和更长时刻来思考,即所谓视野放宽,眼光放远,将眼前的得失与久远的利害作对比,然后思考对和谐结果的承受程度。在利益和谐的进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清楚地和谐各方的利益地点,以及如安在各方之间寻求利益的共同点或结合点。只在处理这个问题,才能使和谐各方发生相关性。找到共同的利益,就有协作的根底,寻得互补互利的方针,和谐才有条件。经过利益相关的和谐,各方的尽力,才能保证各方的需要和利益都能经过会计准则的和谐得到满意。
2.方针的和谐。会计准则国际和谐是一种有意图的国际性活动,其终究或最高方针是树立一套国际性的会计准则,用以进步各国的会计实务,这个方针实际上即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表现为各国会计实务的共同性;其次才是进步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经过和谐,在各国较好地完成其经济方针和经济利益的根底上,使各国会计准则在必定的规模或边界内趋于共同以树立一个可对比的结构。有利于它们在会计准则国际和谐问题上获得一致,这也是会计准则国际和谐的根底和保证。
3.做法的和谐。所谓做法,是指各国对会计准则国际和谐所采纳的情绪和举动。一个国家对会计准则国际和谐的情绪活跃仍是消沉,首要要看和谐能否给该国带来利益。对做法的和谐,要经过深入细致的交流作业,把各国潜在的和谐志愿调集起来,使之投入到和谐的举动中来,经过和谐进程,亦可使各国之间不利于协作的抵触做法或情绪得到化解。
在上述要素的和谐傍边,利益和谐是最根本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和谐能否顺利进行,要害在于各国的利益在和谐中不受危害,或许在某些方面遭到危害而另一些方面得到补偿,或许短期利益遭到危害而久远利益得到保证。而方针是详细,方针和谐会使利益和谐明朗化、详细化。做法和谐是利益和谐、方针和谐的终究落脚点,只要利益有保证,才会转化为和谐的举动。
参考文献。
[1]张琪.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和谐化.常识与立异.(7)。
[2]李新宇.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现状剖析.公司家天地下.(8)。
[3]吴克平.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剖析.财会通讯.2009(36)。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四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几乎所有的企业已经并不满足于短期间内的利润最大化,相反,他们已经开始看重企业的能力,企业更希望的是能够在长时间内实现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只有拥有竞争力才有实例争取更大的利润,实现企业价值和利润的最大化。想要完成这一长期目标,就要有长久的坚持和合理的计划,我们要找到适合的策略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无论我们作何选择,成本的核算以及管理都是所有核算的内在中心,是一个最基本的内核。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就是指一系列应用会计学公式和原理,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化设备来搜集信息和做一些企业的销售分析。从而带动一系列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用的所有花费,对这些经济性的分析。在经济构架上找到企业的基本构成、经营水准、成本组成等等企业的基本状况。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能够更加明确清晰的定制企业将来发展的策略。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是企业的核心核算,而成本核算,正是重中之重。
一个好的管理体系,就是实现成本核算的良好环境。一个好的发展策略,能够带动企业向前发展,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从而更快的发展,拥有十分惊人的竞争力。
成本核算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核算的合法性。所有的计算都要符合法律法规,不合乎规则和法律的不能够计入成本,要求原始的记录是合理合法的,并且保存完整,记录细致。
2、相关性原则。就是说我们所计算的成本价格应当与我们所生产的产品有直接关系,与之相关的才能算作成本。无关的不要记入成本,以免影响企业的核算和预见性错误,出现管理漏洞,从而做出不利于发展的决策。
3、可靠性的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值得信赖的数据信息,可以及时核实,并且真是存在。他的成本信息是与客观的市场经济相吻合的,不要存在任何欺骗性,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保证其真实可靠。
4、可利用性。我们做出的成本核算最终是要给管理者分析利用的,这样的数据就要求我们提供有利信息,而非不可用信息。
5、及时性的原则。信息数据具有时效性。在信息化的今天,更新速度之快是我们不能想象的,及时掌握有利信息,有可能关乎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及时的核算结果,能够恰当具体的体现出当前企业的经营效果。根据这些分析做出最精准的发展决策。
6、分期核算的原则。为了更加准确的信息,我们需要在大量的数据中分批次的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可持续,更不易混淆,井然有序。按照年月日核算,也便于日后查找。
除此之外,成本核算还有几大应用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1、确认核算的最终目的。有目标的核算即避免盲目又有利于分析,能够很好的为管理服务。其所核算出的成本能够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又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良好的基础数据。成本的核算有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比如为了计算存货、成本的多少计算、收益多少的计算、成本的决策及控制、为产品制定价格、签订合同需要的数据等等。根据核算目的的不同,寻找不同的对象,决定核算的不同内容,制定本次核算的不同方法。
2、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对象是个集合体,它包括所有项目中需要归拢的各个成本个体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承担者。他可以使一个项目、一种产品、一纸订单、一个部门、一个个人、或者是一个作业。他以一个目标为中心,集合所有围绕这个中心的.对象,逐一计算成本。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对象,我们要准确找到这些对象,然后在计算。
3、确定该成本核算的内容。一般的成本核算都包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的成本,二是归集的分配所用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要求我们首先要控制成本开支范围。明确每一笔开支的界限,过滤不应该计入成本的各项开支。然后记录并且测定积累各项数据。按照不同的对象进行和核算,然后汇总,分别核算出个体和单位的成本。在一个企业之中,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产品,直至月末可能还有滞销的部分,因此要准确计算和剔除真正的成本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其实就是企业资产的消耗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用产品经营的方法来区别对待其经济成分。主要分为三大类:1、劳动对象。2、活动耗费。3、劳动方法。根据不同的分类,建立一个可行使用的数据表,计算各项费用。分出每一科级科目的花费,然后细致分出各种项目。然后在当月或者一定的时间段范围内计算成本。将表格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之上,使之联系紧密而且准确。
建立完相关的表格,下一步当然是根据现有的分析开始对成本进行控制。根据一定的条例和规定进行控制,不盲目不重复,有一定的道理,既符合可持续又不会干扰企业的发展。但是,有的企业内部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的管理漏洞,这就需要允许相关管理人员或者相关人员能够修改报表和提出合理化意见。但是一定要透明并且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要盲目处理,以免使企业蒙受损失。
只有更好的建立管理机制,才能够合理的安排管理,统筹各项成本,帮助企业发展。
在现在的施工企业中,很多不同问题影响、制约着他的发展:
1、数据统计不够具体,不明晰,为核算整理数据带来困难。会计核算最主要的就是数字与数字的累计,这是最基础的方法。通常,为了保证所计算的项目成本准确而有条例,我们要根据其前期的整理数据和计算来确定,因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这些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需要耗费的资金,需要的人员统计,以及设备所需量等等,还有就是成本的比重与需要的消耗。另外,一个合格的成本预算包括预算时的总体价格和分解出来的各个项目的价格。财会部门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分类和整理,然后拿给有关部门分析,哪些属于必要支出,哪些属于机动支出,找到浪费的原因,处理不必要的花费,保证成本准确有用和合理。
2、报表的信息不够准确,会计搜集信息不健全。编辑会计的报表,是成本计算部分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报表的编制和汇总更是企业会计的一项重要挑战。一项复杂的会计核算对象纷繁复杂,需要很好的编制汇总,这也是核算的最主要特点之一。汇总表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象的选择和决策的正确与否。其结果不容忽视。
因此,建设一支有责任心的队伍必不可少,内部审计会计的素质需要提高,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成败和发展的关键。受欢迎的管理队伍,能够担负企业的未来。正如好的成本核算,一个合理内核下就能拥有一个好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效节约成本的一个方法和途径。因此,可以说,会计核算下的成本核算需要应用到的实际操作,正是因此实现的,人是所有成本的基础。
结语:高素质的会计部门人才是关键,建立高机制的成本核算迫在眉睫。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核算,因此,它也是会计核算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牵制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做好一个合格准确的成本核算,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做出准确关键的决策。在遵守一定的企业原则下,制定一个合理的核算模式和方法。另外,运用创新手段和科技发展手段位企业服务,也是成本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企业在当今社会生存发展的手段。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五
毕业院校: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11-07
专 业 一: 会计与统计核算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9-08 -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与统计核算 会计证 -
语言能力(本文信息来源于
http://
大学生 个人 简历 网转载请注明)
详细个人自传
我是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会计与统计核算,我希望能到您单位做会计及其相关的工作。
大学三年,我既注重基础课的学习,又重视对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我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同时,我也有计划地抽出时间去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力求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我尽量去捕捉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与不同层次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自己尽快地成熟。
现在我渴求能到贵单位去工作,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质的飞跃。
选择单位,工资和待遇不是我考虑的首要条件。我更重视单位的整体形象、管理方式、员工的士气及工作气氛。我相信贵单位正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会计与统计核算毕业论文篇十六
摘要: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针对应收票据的会计核算,较系统地阐述了从取得到处置的相关账务处理。对带息商业汇票的有关补提利息及贴现的会计处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票据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现已成为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内,商业汇票被广泛使用,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只要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都能使用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
对于会计核算而言,收到商业汇票的一方为收款方,会计核算使用“应收票据”科目;而对于付款方而言,则用“应付票据”科目进行核算。本文仅针对收款方一些常见的经济业务进行探讨。
在我国,商业汇票均为不带息商业汇票。但为教学的'需要,还需设置带息商业汇票的核算。
1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不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1.1取得不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其他科目。
1.1.2到期时。
1)收回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2)无法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应收票据”科目。
1.2带息商业汇票的一般核算。
1.2.1取得带息商业汇票时。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或其他科目。
1.2.2计息。
原则上是每月计息,但为简化核算,可在6月30日或12月31日两时点上计算利息。因为这是半年报及年报的时点,这样的会计处理不至于会给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误判风险。
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1.2.3到期时。
1)收回票据款时,借记“银行存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差额)科目。
2)无法收回票据款时,借记“应收账款”(到期值),贷记“应收票据”(面值及已计利息)及“财务费用”(补计的未计利息)科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的资料及以前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面值及已计提的票据利息的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未计提的利息不再计提。新准则则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依笔者拙见,如果对未计提的部分利息不再计提,将导致付款方因不履行付款义务而产生收益。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笔者以为,应该对未计提的利息进行补提,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同时增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这也与付款方因无法支付到期商业汇票而转入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相一致。
2商业汇票的贴现时的核算。
如果在中途需要变现,则可进行贴现。
商业汇票的贴现根据其风险是否转移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附追索权的贴现,即贴现企业在法律上负连带责任;另一种不附追索权的贴现,即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尽管从理论上讲,银行承兑汇票比商业承兑汇票可能兑现的概率要高,但我们不能简单以为银行承兑汇票就属于无追索权,商业承兑汇票就一定是带有追索权。因为银行承兑汇票并不是全无支付风险的。企业在贴现应收票据时,应当事先约定该商业汇票是否带追索权,而不应简单地以商业汇票的种类判断其是否具有追索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1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