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教学论文(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05:33:57
电教教学论文(通用13篇)
时间:2023-11-27 05:33:57     小编:纸韵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合理规划时间,对每个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重要步骤。以下是一些团队合作的经验总结,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电教教学论文篇一

从教语文已经十年之久,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使教学达到最优化,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它的运用适应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越来越明显的支撑作用。

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演示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因素。

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

例如,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我以cai课件为教学辅助手段,以重点词语的理解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选择了关键句“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进行分析理解。

王二小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我适时把制作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的cai课件情节片段演示给学生看,多媒体的声、光、形、色的优势特征,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迎刃而解。

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不装着顺从的样子敌人会怀疑他;有的说,装着顺从的样子是王二小的计谋……,可见,学生凭借课件演示,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了王二小此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水到渠成。

我乘势提问:“从‘装着顺从的样子’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一问题紧扣中心,王二小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运用投影,品评词句,激发学生情感。

品评词句训练是指学生在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根据课文中心对词句进行品味,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景,感知到课文中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引导学生品评词句是通过比较、换词等方法,恰当运用投影,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词语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如理解《穷人》一文中渔夫说的一段话时,我先出示文字投影片,将其中的“搔搔后脑勺”“熬”等设计了活动投影片。

在理解句子时,我让学生将“熬”字换成“度”“过”;我又将活动片“搔搔后脑勺”拿掉,再与原文进行比较,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句子里能真实而准确地表达渔夫当时的复杂心情,既担心西蒙的两个孩子无人照顾,又担心今后的日子难过,与后文他很快作出决定进行对比,更突出了他的善良;“熬”与“度”“过”比较“熬”字更能让人体会到渔夫一家今后的日子难过,但他能勇敢地面对。

体现了他美好的心灵。

从学生争先恐后的抢答中,个个对渔夫的敬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播放录音,启发联想,促成知识运用。

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词句的理解、赏析训练,更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作者点睛之笔的利用,即教师要巧借语文教材,找准课文的中心词句,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奇思异想。

给学生营造一个知识迁移、指导作文的宽松空间。

如教学《镜泊湖奇观》一课时,我发现学生最喜欢“吊水楼瀑布”这一段。

究其原因,学生说:“因为这一段写出了吊水楼瀑布的动态美,非常美丽壮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越读越有‘味’”接着我又问:“你是怎样读出‘味’来的?”有的说我抓住了文中的‘它高25米,宽43米’。

;有的说“我抓住了文中的‘声闻数里’”……我乘机抓住“声闻数里”这一关键词句,放录音和录像。

让学生听,听到了什么?看,看到了什么?想,想到了什么?此时,学生全神贯注,托腮思索。

不一会,有的学生说:“在离吊水楼瀑布几里外听到轰隆隆的瀑布声。

有的说:“远远地看到瀑布飞流直下。

有的说:“不对,是飞奔直下,因为瀑布的流速一泻千里。

有的说:“我看到瀑布飞流直下,不由得想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

学生滔滔不绝的发言,丰富多彩的联想,紧扣“声闻数里”,围绕教师提问,使课文中“点”的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

于是,我对学生说:“既然大家兴趣这么高,我们何不随作者一起到吊水楼瀑布一游呢?那就用《观吊水楼瀑布》为题写一段话。

由于学生观看了录像片,吊水楼瀑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段描写具体生动,气势恢弘。

(作者单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镇市文艺小学)。

电教教学论文篇二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式,面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高度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但要牢固树立探求知识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个助推剂的意识,还要有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能力。新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从文化的角度、从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的角度上发展学生。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探究心理的需要,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语文教学内涵更加丰富,更有生气。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而且还会不断再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的语文教育形成一个整体,在自然、社会广阔的天地里,才能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自有课堂教学形式开始至今,一直就伴随着语言、教材、板书、挂图等传统教育媒体的使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电教媒体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为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学生对计算机虽有几分陌生但却兴趣盎然。教师为能跟上教育的步伐也不甘示弱,积极投身于新型教育的改革浪潮之中。电教媒体以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老师们都这样评价:收到了事半功倍地效果。诚然,我们不能让电教媒体代替了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为了课堂的热闹而形式化的使用电教媒体,使语文课堂显得虚、闹而又杂。因此,必须合理地适时地使用电教媒体。

电教媒体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如果我们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花枝招展而无实效。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小学生年龄小,实践经验少,对教材中的某些片段、词句理解有困难,也很难将文中描述的比较抽象的景色难以理解,通过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件,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例如,《索溪欲的“野”》一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索溪欲的山的野,学生没有去过索溪欲,对索溪欲的美景不能直接感受,只能凭空想象,存在着思维的跨度和理解的难度。文中描述的“一线天”、“百丈峡”、“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那种天然的野性的美更是让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针对学生这一难点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到其中的美丽景色中,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瞑目感受其中的美景,有的学生还能拓展思维,将画面以外的景色描述一番,是那么生动而又美丽,从而又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

二、电教媒体应该为学生的学习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简单而又乏味的教学媒体已经对学生毫无新鲜感了,也难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电教媒体,能为学生创造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容、方便的手段和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二年级杨琼容老师在教学《日月潭》一文的生字时,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生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再相互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交流信息,得知学生对“茂、建、展”字的学习有难度,因此,老师抓住出示电教媒体的契机:“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看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屏幕上的书写动起手来。这样,不用老师呆板地讲解就让学生迅速地记住了这几个字的写法,并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但加深了印象,而且充分利用了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使现代媒体真正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插上翅膀;而不是穿现代媒体的新鞋,走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老路。教学中,老师只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就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二年级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还停滞在一个起步阶段,合理而又巧妙地利用电教媒体,通过图、文、声、像,构造出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理想境界。杨琼容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日月潭》一文时,老师知道学生无法将抽象的文字形成具体的表象,为了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从学生这一实际出发,教师便出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想童话中的仙境”相应的优美文字与生动画面相结合的媒体资源,不仅使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内容。整节课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不但突出了重点,还解决了难点。这样,既强化了教学目标,还优化了教学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泛泛地读书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好呈现媒体资源的契机,不但能使学生兴趣倍增,而且省时省力。《景阳冈》一文中,仅凭文字,武松打虎的情景就只能靠学生瞑目想象了,那“一扑,一掀,一剪”是怎样一番情景呢?图、文、声具备的电教媒体使学生对文的理解易如反掌了。

小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对课文所展示的画面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很难通过抽象的文字在脑中建立具体可感的表象系统。为此借助录像、投影等电教媒体,再现课文形象,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让学生有兴趣去深入学习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朗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课件,将文中关键词、句、段显示出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从而领会了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达到发展思维,深入朗读的目的。所以,勤用录音进行模仿朗读,巧用录像再现情境进行赏析美读,妙用投影比较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更能培养学生说好普通话的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社会的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如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借助朗读录音、照片投影、录像等媒体,带领学生赏析朗读。通过这样轻巧而又婉转的赏析,让学生自然产生了一种想读的冲动,于是,越读越爱读,还能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主动参与,使学生愿读、乐读,从而达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最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现代教育媒体具有娱情激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特殊功能,使学生乐看乐学,能激发其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运用实际、技巧等的要求更高了,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根据教学实际科学、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美不胜收的效果。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乐的目的。只要适时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会给语文教学带来诸多的方便,能使学生真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更利于学生从捷径理解、深化课文内容。归根结底,电教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电教媒体也为我们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电教教学论文篇三

摘要: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突破难点;对比求真。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故有人把他称作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电教媒体,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表现课堂时,应充分考虑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序言时,一开始就利用录像片展示我国近年来生物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然后巧妙地引出问题。学生边欣赏边思考,不仅使同学们意识到生物科学的重要性,还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创设情景,加强教学感染力。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绪和情感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这一因素的能力性。

为此,我们可利用电教手段,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还原,创设情景和场景,加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例如,在教授《环境保护》时,为使学生对环境的重要性有直观真切的认识,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有关内容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同时还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参与表达。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中难点。

使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电教手段来突出在教学中的重点和常规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好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受精和结实》一课,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受精这一过程通过动画短片,模拟形成的变化过程,把抽象化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效果很好。

四、拓展教学,打破时空的界限。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的限制,极大地制约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力。有些美容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无法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致使教师教的勉强,学生学得困难。这时,如果我们能借助电教手段设计和表现课堂内容,就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进而增加课堂的容量,降低教学难度。

五、对比求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比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人们思维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比较,筛选,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比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投影教学正可为一次契机,为学生解读感性材料,使之达到对比分析之效果,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讲《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中的双子叶植物纲时,教师先用投影出示十字花科的白菜、萝卜,豆科的大豆、槐树、菊科的向日葵、蒲公英等植物,让学生对比区别并总结各科的主要特征。

总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因而要致力于电化教学的探究,为学生汲取知识的营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电教教学论文篇四

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已引起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革命,成为高科技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在体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体育知识技能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于运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的空间,课前充分做好准备,了解和分析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各器官,能使学生从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例如,在课本篮球部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由于这一动作牵伸全身多个关节,节奏较快,动作复杂。因此掌握有一定难度。如果采用电教手段,先让学生观看篮球比赛的录相及vcd碟片,欣赏精彩进球。让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上的激情和求知欲。在同学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回放“单手肩上投篮”这一动作的慢镜头。然后把镜头定格在“蹬、伸、屈、拨”四个技术要点动作上,并用投影仪在银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文字说明(即具体动作要求、易犯错误等)。讲课做到了重点突出、语言简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实践课上的模仿和练习打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体育室内课理论知识较抽象,文字、材料、插图单调,体育实践课动作技术强,结构复杂,学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领。如果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创造性地制成投影片,并与录相带、vcd碟片的部分镜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所要掌握动作的技术要仿领,增强理解深度,激发学生向所喜爱的优秀运动员、运动项目模仿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有效地调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利用电教手段,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例如,学习“挺身式跳远”一节时,仅靠体育教师课堂上瞬间的几次示范,学生很难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如果通达vcd、录相机把优秀运动员比赛练习的动作慢放出来,可以让学生利用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模仿这一动作。然后把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四个要点分别定格播放或回放。同时教师结合画面,恰到好处的分析讲述,从而突出了教学中空中展腹挺胸的重点,突破了助跑踏跳的难点,存在问题也迎刃而解。

从美学角度讲,体育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它有着强烈的美感和价值。像韵律体操、各种运动技能技巧、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课的学习都需要教师自身示范动作,作为媒介来塑造美的形象。然而体育教学内容之多,而且技能之大,又是大多数体育教师难以样样精良做到的。如果使用电教手段,就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可较好的帮助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欣赏及评价。如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学习,不能真正地领悟其中美的价值。如果通过有计划地、有组织地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艺术体操录像,同时加上体育教师的技术指导,学生们就逐渐领悟了其中美的内n,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他们的动作也显得舒展、大方并初具欣赏韵味了。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诸多不利因素,处理室内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从而合理使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优化教学环境。同时,对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来说,都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的电教手段,从而使体育教学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教教学论文篇五

摘要:运用电教媒体创设生态化小学语文课堂,能以境激情,以情促思,以幻促想,以动悟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课堂是一种不同一般的生态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间共同作用使课堂成为有机的生态整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进入生态中,充分享受生态课堂的乐趣呢?我认为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小学语文课堂与生态零距离接触,成为激发学生生命潜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享受语文学习乐趣的空间。

那么如何正确地运用电教媒体呢?笔者就从自己的平时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生态化意境,以境激趣。

电教媒体有其色彩丰富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声音,让课堂快速进入生态化的情境。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文章描写的景、物、人,仿佛带上3d眼镜,就在眼前,易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骆宾王的《咏鹅》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我利用电教媒体把古诗变为动画,让学生在画中领悟,用动画促进学生朗读,用动画创设一种鹅在水上游的场景,边读便欣赏,对诗意的理解难度降低,充分感受到小作者对鹅的喜爱。首先借助音乐课件,正确流利地读熟诗。其次出示图片,让学生读诗选诗句描写的图形,从而理解、感受“曲项向天歌”的完美艺术造型,并倾听“鹅”的叫声,渲染气氛。由此再依据诗句为画面涂色,领略“白毛、红掌、绿水、清波”色彩的鲜明与和谐之美,“拨清波”动作的轻盈。最后通过视频再现让学生直观感受,把学生带到鹅的身边,加深对动词“拨”的理解。这样就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感悟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态化情境,以情促思。

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生态化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景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如《草原》一文,前半部分重点写了作者进入草原感受到的草原之美。我在教学这一部分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请学生闭目听教师配乐朗诵,想象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其次,请学生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次,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重点出示四张图片:草原天空、天涯碧草、草原羊群、柔美小丘,导读并理解。

(1)能不能说一说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配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指导诵读,全班齐读。

(3)你能想象一下作者看到这美景会有什么感受?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既感悟草原之美,又“以情促思”的目的。

三、创设生态化幻境,以幻促想。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生态化情境幻境,以促进他们开动大脑,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创造。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丰富的幻象。《夹竹桃》这篇配图学文,是学界泰斗季羡林老先生的作品。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以及加月光下的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从个体看,文中描写的一红一白夹竹桃色香俱全,姿态各不相同;从整体看,满盆夹竹桃挨挨挤挤,静态极美;加上可贵的韧性,带给作者的种种幻象,令人赏心悦目。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种电教媒体的组合使用:用夹竹桃插图,欣赏画面导入,进入学习夹竹桃的静态美;学习夹竹桃可贵韧性段落文章用投影,出示重点句子,朗读体悟;在学习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段落时,可以制作动画,感受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象:地图、荇藻、墨竹,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接着想象还会带给作者什么样的幻象,把它写下来,分组汇报。最后播放夹竹桃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听说读想写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生态化动境,以动生情。

创设动态的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小学生只有置身于动态的情境之中,才会真正受到感染,产生情感的共鸣,在求知的海洋中遨游,感悟知识的乐趣,真正走入文本,和作者心与心沟通交流。而运用电教媒体,就可以达到创设生态化动态的情境。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对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控诉,我利用自制flash课件进行范讲,用动画的形式对文中进行了梳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特写镜头把那双大拖鞋拉近,由近景卖火柴,到远景消失在雪夜中,配以音乐范读“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接着指导学生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小女孩真可怜啊!太悲惨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又从动画投影中了解了五次擦燃火柴过程。同时安排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幻灯片出示)。

这样通过投影的演示,使学生对小女孩悲惨的遭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犹如身临雪夜。在讲课文最后一节“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我又用上了半边富人庆祝大年夜的情景,半边是小女孩卖火柴,五次擦燃火柴,最终小女孩面带微笑的死去的动景,强烈的视觉对比,使学生自然理解了富人穷人的天壤之别。学生仿佛置身雪夜,陪同小女孩一起度过,并沉浸在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之中。

总之,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进入生态化课堂,化解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达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真正是小学语文生态化课堂的灵魂所在。

参考文献。

[1]电化教育,(1).

[2]谢进军.构建语文生态课堂策略,(11).

[3]新语文学习,2012(2).

电教教学论文篇六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怎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受,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三、启发想像,静中思动。

想像,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1] [2]。

电教教学论文篇七

运用电教媒体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课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能让教师如虎添翼,更让我们的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切身感受到了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我向学生介绍:今天老师带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来,此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利用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每个图形像真的一样飞到我们面前,展示在了屏幕上。学生们兴奋不已,说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出四个图形给学生们带来的节目:有乡村的小屋,烟囱里还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学生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凑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学生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巩固练习时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准备。

二、化静为动,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先让学生通过实物感知长方体有六个面,再用媒体演示:出示六个长方形,再慢慢围成一个长方体,并将围成的长方体旋转一周,然后依次抽出长方体的后面、下面、左面,接着分别同它的对面比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长方体有六个面,并且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使原来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精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认识元、角、分”的教学中,我制作了10元、5元、2元、1元、5角等可随意拖动的钱币和物品价格表,我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这些钱币,使其组成这些物品的价格。以前上课总是老师在操作电脑,这回轮到他们操作,学生们感到十分新鲜,个个都跃跃欲试。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在与老师的共同协作下完成了教学任务,且融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

总之,多媒体教学让教师成了指导者、帮助者,学生消除了紧张感、枯燥感,有了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练习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电教教学论文篇八

如在上“黄山奇石”一课时,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描绘惟妙惟肖,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用语言去进行简单的说教,还是容易使部分学生难以去感知文章描绘的意境的。然而如果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的特点,将黄山上形态各异的石头通过图片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当那些栩栩如生的图片搭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学生就会在一瞬间被吸引,当学生产生去了解的兴趣,就能进一步的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当然,通过的电教媒体教学也能很直观地把黄山奇石的特点表现出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遵循“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原则去选择媒体教学,不然很容易造成一部分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原则。

在当前的一些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对教学方法的辅助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教媒体不再是辅助作用,反而成为教师演示或者装裱课堂的工具。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备课时精心制作的一些“精美”的课件,便将整节课的时间用来展示课件,虚耗掉大量的时间,学生则成了观看软件展示的观众。教学不是汇报演出,我们要做的是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果只是完全依赖课件去展示,而没有与学生交流学习,则永远不会实现“多媒体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原则”。我在设计ppt时有一些小技巧,如设计完ppt时向自己发问:还可以删掉哪些部分?哪些部分过于花哨?什么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去思考?通过这些反思能够有效地减少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对学生注意力的干扰。在课堂上,我会控制ppt的切换速度,尽量不让学生有眼花缭乱的'感觉,让ppt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在设计总体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正确处理“媒体、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控制下,要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三、为达最佳教学效果服务。

在很多事情上的基本原则都是手段要为目的和效果服务,这一原则对选择现代教学媒体同样适用。一般的电教媒体其实仍然属与现代媒体的范畴,虽然它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看上去已经逐渐落伍了,但其实从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看,它反而更甚于现代的多媒体。如在学习“瀑布”一文时,学生可以在通读全文,了解了瀑布的壮美景色之后,再播放一些关于瀑布的影像,直观地感受瀑布的形、声,领略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只有让学生听其声,见其形,学生才会对瀑布的形象理解更加深刻,也会在观看到瀑布时喜爱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当我们在使用一些先进的现代媒体去辅助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课文的教学内容考虑到:无论是“一般的电教媒体”,还是“现代的多媒体”,只要其能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好的作用,达到最优秀的教学效果,我们就应该使用它。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层出不穷,依靠“一根粉笔一张嘴”就能驰骋教坛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同时,我们也该意识到,运用电教媒体去辅助教学的时候,必须注重其实际的教学效果,将电教媒体置于其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到物尽其用。

电教教学论文篇九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作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我国拥有210万名工程师,现役和后备工程师数量居世界首位。

但在瑞士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合格的工程师数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排48位[1]。

可见我国的工程教育整体水平不高,这与现行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

目前本科高等教育千校一面,培养的学生缺乏特色,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需求不相匹配。

4月2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引导一批普通高校转型,是加快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应用技术大学时代如何迎接》一文,文章指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2]。

各高校尤其普通地方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内知名大学有所区别。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黑龙江科技大学应立足本省行业发展,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做足“应用”,即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通过课程平台体系和实践能力递增实训,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1机械电子专业应用技术型工程师的定位。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定位为工程师人才的培养,工程师可以分为:研究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工艺型工程师和管理型工程师[3]。

其中研究型工程师属于研究型人才,而设计型工程师、工艺型工程师和管理型工程师属于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工程师应在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应用理论知识与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企业现场实际问题,是连接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和普通技术操作人员的桥梁[4],主要在生产现场、工程一线、服务管理等岗位上从事技术服务等工作。

应用技术型工程师具有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的特点,因而对学生的培养应该紧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他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之能在毕业后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

2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应用技术型工程师培养要求,制定了“理论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有技能,强实践”的人才培养规格,以专业知识、工程实践、技术应用为主线,以机、电为两大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为支撑,构建了“平台+模块+系列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搭建了应用技能递增的实践训练体系。

2.1“平台+模块+系列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承载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有效载体。

根据人才市场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对理论课程进行优化,改变原来以机械为主、机电为辅的.教学理论体系,采用机、电并重的方式,融入大量的工程训练与实践,并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突出“应用技术型”工程师的知识交叉与应用技能的培养。

采用了“平台+模块+系列课程”的纵向课程培养体系(见图1)。

设置了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

这种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动手实践能力、工程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培养目标为基础,并且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在一定方向上有专长,才能在就业时占据优势。

为此将专业选修课分为三个模块化系列课程,即检测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技术,形成了“平台+模块+系列课程”的课程体系。

如专业能力模块中开设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plc原理及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机电传动、机电设备控制技术、单片机接口及应用等课程。

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原来重叠和交叉较多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

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应用技术型工程师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与应用技术能力,采用案例式、项目式、引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热情,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

在学生考核方面,改变以往“理论考评+实验成绩”的简单方式,通过“理论+实践技能”的考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成绩,这种考评理论考核占60%,实际操作占4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常规实验,而是以小组为单位,以所学理论为基础,自己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这种模块化体系、案例式教学、突出实践的考评方式,可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从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搭建能力递增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构建,包括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是逐步递增的(见图2)。

基础技能模块包括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实验,通过该模块学生可以验证所学理论课内容,使学生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有一定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树立实践意识;专项技能主要是通过cad制图、plc、单片机、protel实训等,为机电专业技能的掌握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综合技能主要在大三学年进行,通过课程设计、机器人实训、生产过程调试实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各种专业比赛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与人交往、团结协作的能力;岗位技能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或岗位模拟训练来完成。

这个环节以毕业设计为核心,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现场问题的能力。

届毕业生中,20人到鸡西建华皮带机厂做皮带输送机机监控系统方面的设计,20人到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做采煤机截割、牵引与控制方面的毕业设计,25人到哈尔滨煤矿设备厂做煤矿防爆设备的相关毕业设计题目,25人到佳木斯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做掘进机方面的毕业设计,另外30人通过与毕业后用人单位签约的方式到相关企业做毕业设计。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每名学生由1名企业高级工程师与校内指导教师联合指导。

通过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可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专业岗位技能。

3保障措施。

3.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同时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必须在培养过程中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实践教学环境。

从起,学校对机电训练室进行硬件建设,购买了机器人实训系统、过程控制实训系统、单片机实训包、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台、labview虚拟实验系统、五合一综合实训台等实训设备,使机电实训基地的实践功能更加完善,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必要的场地和实践训练项目,并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在线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2校企深度融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多年来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鸡西建华皮带机厂、哈尔滨东金沃尔有限公司、哈尔滨特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鸡西矿务局机电总厂等14家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可接待本专业120名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与哈尔滨煤矿设备厂每年开展煤矿专业定点“3+1”联合培养,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缩短了学生的就业实习时间,实现了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3.3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工程师”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教师不仅要理论基础强,同时要具备突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较强的实践功底,同时教师应该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够成为企业与高校之间对接的桥梁,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及管理,掌握企业技术研发与市场对接等技能。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学校实际主要采取两种渠道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是针对现有的教师理论功底强、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分批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项目对接、技术改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尽快实现“双师型”转变。

电教教学论文篇十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学课程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相对来说难度系数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克服这样的难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借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作为电教媒体的操作者,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要首先对电教媒体有所认识,明确电教媒体是一种工具,在教学中起着辅助作用,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很有帮助.因此,要主动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制作工作,在制作中要以吸引注意力和适用为原则,注重图片、声音、色彩的作用,掺杂一些幽默成分,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函数y=ax2+bx+c中,a、b、c数值的不同对其图象产生的影响.

在几何画板中为a,b,c这三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数值,然后让学生根据数值计算出结果,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形式为学生做出图形效果,从而能够总结出a,b,c三个因素的数值对二次函数图象产生的影响.通过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资源库,可以在课后将这些教案放在校园网站或自己的主页上与人分享,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口授为主,传统的数学教学设备也只有粉笔、黑板和三角尺等,这些教学工具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刻板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提不起兴趣.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变.首先,由于电教媒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事物,因此十分好奇,于是产生了第一个兴趣;其次,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结合图、声、文、色等材料可以触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形象而生动,激活了他们的第二个兴趣,也就是学习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比如在讲到立体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电教媒体的作用,可以把各种稀奇古怪的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图形的异同之处,从而很快地明白点、面、线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等器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许多的数学概念都十分抽象,这就加大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将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讲到“集合”这个概念的时候,书中仅仅给出了一句话:“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很多学生看到这里就懵了,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含义,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或者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它表示或阐述出来.利用电教媒体,将图形或字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一定范围内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者简称为元.像《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全体英文大写字母这些都可以称为集合.当然,其他数学问题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旦突破了这些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他中低档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止一种,可以从多个角度求解得出同样的答案.就拿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来讲吧,里面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值可以通过变换公式,将答案倒推出来,也可以按照原公式算出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快速的演示,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参照、对比,哪种方法更灵活,哪种方法更简便就一目了然了.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观察、感知、思考和解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灵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解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另一种优势.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在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所以数学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许多数学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的水平极高,但当数学应用在其他领域时,可能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

当我们在数学教学问题中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查询相关资料,并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索,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更宽范围、更高领域的知识需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还能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友谊,教导他们“学无止境”.上述方法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希望同行予以指出并纠正.另外,笔者始终认为,电教媒体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后的各个阶段都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利用电教媒体这个“度”,不能对它产生过于依赖的心理,毕竟电脑不是人脑,我们要吸取其中好的部分,摒弃那些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东西.

六、结束语。

无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成果.只有进行合理并且有效的利用,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地将电教媒体运用于课堂中,将它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以及拓宽师生的知识面.教师还要继续研究电教媒体,发掘其他潜在功能,创造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高质量地掌握知识.

电教教学论文篇十一

摘要: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五大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不但要求每个要素具有高性能和高功能,更强调它们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便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功能。

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传动系统设计中,存在着机电有机结合如何实现,机、电、液传动如何匹配,机电一体化系统如何进行整体优化等问题,以达到系统整体最佳的目标。

关键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在机电传动与控制中,将与控制设备的运动、动作等参数有关的部分组成的具有控制功能的整体称为系统。

用控制信号(输入量)通过系统诸环节来控制被控变量(输出量),使其按规定的方式和要求变化,这样的系统称为控制系统。

1、控制系统的分类。

控制系统的分类方式很多,但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常按系统的组成原理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输出量只受输入量控制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在任何开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输出量都不与参考输人量进行比较。

对应于每个参考输人量,都有一个相应的固定工作状态与之相对应,系统中没有反馈回路(反馈是把一个系统的输出量不断直接或间接变换后,全部或部分地返回到输入量,再将输入量输入到系统中去的过程)。

用步进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的经济简易型数控机床,其控制系统就是一个开环系统。

这种机床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根据机床的坐标进给控制信号推动工作台运动到指定位置,该位置的坐标信号不再反馈;当控制系统出现扰动时,输出量便会出现偏差。

因此,开环控制系统缺乏精确性和适应性。

但它是最简单、最经济的一类控制系统,一般使用在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机械设备中。

在有些控制系统中,输出量同时受输人量和输出量的控制,即输出量通过反馈回路再对系统产生控制作用。

这种存在反馈回路的系统称为闭纾控制系统。

全功能型cnc机器人属闭环控制系统。

在cnc机床的坐标驱动系统中,以坐标位置量为直接输出量,并在工作台上安装长光栅等位移测量元件作为反馈元件的系统才称为闭环系统。

那些以交、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角位移作为输出量,用圆光栅作为反馈元件的系统则称为半闭环系统。

目前的cnc机床大多为半闭环控制系统。

采用半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没有将伺服电动机与工作台之间的传动机构和工作台本身包括在控制系统内,系统易调整、稳定性好且整体造价低。

2、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2.1模块化设计法。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由相互制约的五大要素的功能部件组成,也可以设计成由若干功能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又包含若干组成要素。

这些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经过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就成为功能模块。

每一个功能模块可视为一个独立体,在设计时只需了解其性能、规格,按其功能来选用,而无需了解其结构细节。

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或设备要素的电动机、传感器和微型计算机等,都是功能模块的实例。

再如,交流伺服驱动模块(anor)就是一种以交流电动机(am)或交流伺服电动机(asm)为核心的执行模块。

它以交流电源为其主工作电源,使交流电动机的机械输出(转矩、转速)按照控制指令的要求而变化。

在新产品设计时,可以把各种功能模块组合起来,形成所需的产品。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缩短设计与研制周期,节约工装设备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也便于生产管理、使用和维护。

2.2柔性化设计法。

将机电一体化产品或系统中完成某一功能的检测传感元件、执行元件和控制器做成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模块,如果控制器具有可编程的特点,则该模块就成为柔性模块。

例如,采用继电器可以实现位置控制,但这种控制是刚性的,一旦运动改变时难以调节。

若采用伺服电动机驱动,则可以使机械装置简化,且利用电子控制装置可以进行复杂的运动控制,以满足不同的运动和定位要求。

采用计算机编程还可进一步提高该驱动模块的柔性。

2.3取代设计法。

取代设计又称为机电互补设计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部件,以便简化结构,获得更好的功能和特性。

用电力电子器件或部件与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取代机械式变速机构。

如用变频调速器或直流调速装置代替减速器、变速箱。

用plc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柜,可以大大减小控制模块的质量和体积,并具有柔性化,且可编程控制器便于嵌入机械结构内部。

用电子计算机及其控制程序取代凸轮机构、插销板、拨码盘、步进开关、时间继电器等,以弥补机械技术的不足。

用数字式、集成式或智能式传感器取代传统的传感器,以提高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是把敏感元件、信号处理电路与微处理器集成在一起的传感器。

集成式传感器有集成式磁传感器、集成式光传感器、集成式压力传感器和集成式温度传感器等。

取代设计法既适合于旧产品的改造,也适合于新产品的开发。

例如,可用单片机应用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和驱动器取代机械式变换机构、凸轮机构、离合器,代替插销板、拨码盘、步进开关、时间继电器等。

又如采用多机驱动的传动机构代替单纯的机械传动机构,可省去许多机械传动件,如齿轮、皮带轮、轴等。

其优点是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实现动力传动,大幅度提高设计自由度,增加柔性,有利于提高传动精度和性能。

这就需要开发相应的同步控制、定速比控制、定函数关系控制及其他协调控制软件。

2.4融合设计法。

融合设计法是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某些功能部件或子系统设计成该产品所专用的。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该产品各要素和参数之间的匹配问题考虑得更充分、更合理、更经济,更能体现机电一体化的优越性。

融合法还可以简化接口,使彼此融为一体。

例如,在激光打印机中,就把激光扫描镜的转轴与电动机轴制作成一体,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在金属切削机床中,把电动机轴与主轴部件作成一体,是驱动器与执行机构相结合的又一实例。

特别是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不断普及的今天,完全能够设计出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器、执行机构与机械本体融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融合法主要用于机电一体化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2.5系统整体设计法。

系统整体设计法是以优化的工艺为主线,以控制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应用为手段,以系统整体最佳为目标的一种综合设计方法。

系统整体设计法涉及多种技术和理论。

技术方面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及精密机械技术;理论方面包括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信息论及运筹学等。

3、结语。

系统整体设计法的难点在于,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将上述各种技术和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

电教教学论文篇十二

摘要:在进行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周围施工技术环境非常复杂,增加了机电工程施工的管理风险,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机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机电工程;风险管理;管理措施。

正文:

对机电工程施工而言,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会受到很多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比如设计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等,都会对机电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作为施工单位,要做好全方位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分析在进行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的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实际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做好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接着提出相应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从而为机电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帮助。

1.机电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

机电工程涉及施工、安装以及调试等多方面工程施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重点分析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从而保证机电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第一,资本管理风险。在进行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期比较紧张,并且施工环节复杂,需要对资本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但是在实际资本管理过程中,资金成本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施工遇到阻碍或者出现工程变更,就会增加额外支出。第二,施工质量风险,在进行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遇到设计变更或者工程变更,就会影响到机电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并且机电工程量很大,施工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一旦出现返工,就会增加施工质量风险,影响到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第三,安全风险。机电工程涉及建筑和电力施工,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再加上施工人员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大大增加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很容易引发工程安全事故。第四,施工技术方案管理风险。在进行机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很容易受到周围施工环境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实际工程的施工难度。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技术论证和机电设备调试工作。但是在把施工技术方案转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施工风险。

2.机电工程风险管理对策。

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断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明确不同施工阶段的操作规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标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如何做好机电工程风险管理展开论述。

2.1做好风险识别工作。

从机电工程风险产生因素来说,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自然因素、政策因素、资金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以及设备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材料的统计分析工作,针对电力工程施工情况,列好工程风险清单。在进行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马每一个步骤标准,全面搜集各方面的信息,正确预估潜在的风险形势,并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做好风险事件归类工作。

2.2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在进行风险实际评价过程中,需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然后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广泛搜集相应的信息,明确施工技术进度,结合实际行业规范,明确施工技术标准,保证满足实际工程技术要求。同时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风险管理计划,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对工程建设施工进行模拟,然后制作出量化序列表,再根据风险量化的结果,对施工项目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保证完整既定的施工任务,保证工程施工计划顺利实施,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施工进度,不断搜集广泛的技术信息,然后进行相应的整理,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对策。

2.3做好风险管理。

在进行机电工程投资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相应的价格管理,避免超出预算范围。在进行施工进度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进度,做好资金管理,有效避免非正常索赔情况,重点做好施工人员费用、施工机械设备费用等管理,避免因为工程延期,增加工程投资。在进行施工质量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复位纠偏和加固补强的费用,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和安全隐患,避免增加质量风险。在进行进行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现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控制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为了有效排除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风险源,排除特定的风险事件,降低安全风险,控制好风险系数。作为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机电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对策,坚持预防性的措施,从而满足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为施工单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机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为满足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建设情况,重点分析潜在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施工技术与经济效益的结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必旺.浅谈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21):53+57.

电教教学论文篇十三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教学课程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中数学相对来说难度系数较大,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克服这样的难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借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利用电教媒体实现资源共享。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师作为电教媒体的操作者,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要首先对电教媒体有所认识,明确电教媒体是一种工具,在教学中起着辅助作用,对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很有帮助.因此,要主动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制作工作,在制作中要以吸引注意力和适用为原则,注重图片、声音、色彩的作用,掺杂一些幽默成分,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在函数y=ax2+bx+c中,a、b、c数值的不同对其图象产生的影响.

在几何画板中为a,b,c这三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数值,然后让学生根据数值计算出结果,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形式为学生做出图形效果,从而能够总结出a,b,c三个因素的数值对二次函数图象产生的影响.通过利用电教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资源库,可以在课后将这些教案放在校园网站或自己的主页上与人分享,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口授为主,传统的数学教学设备也只有粉笔、黑板和三角尺等,这些教学工具已经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刻板印象,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十分枯燥,提不起兴趣.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变.首先,由于电教媒体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事物,因此十分好奇,于是产生了第一个兴趣;其次,教师利用电教媒体结合图、声、文、色等材料可以触动学生的感知器官,形象而生动,激活了他们的第二个兴趣,也就是学习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始动脑筋思考问题.比如在讲到立体几何图形的时候,通过电教媒体的作用,可以把各种稀奇古怪的立体图形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图形的异同之处,从而很快地明白点、面、线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眼睛、头脑等器官,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利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许多的数学概念都十分抽象,这就加大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将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比如在讲到“集合”这个概念的时候,书中仅仅给出了一句话:“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很多学生看到这里就懵了,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含义,事实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或者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把它表示或阐述出来.利用电教媒体,将图形或字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一定范围内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者简称为元.像《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全体英文大写字母这些都可以称为集合.当然,其他数学问题也可以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困惑和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旦突破了这些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他中低档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四、利用电教媒体培养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不止一种,可以从多个角度求解得出同样的答案.就拿高中数学中的三角函数来讲吧,里面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值可以通过变换公式,将答案倒推出来,也可以按照原公式算出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快速的演示,对各种解题方法进行参照、对比,哪种方法更灵活,哪种方法更简便就一目了然了.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观察、感知、思考和解答,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灵活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解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另一种优势.

五、利用电教媒体拓宽知识领域。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运用在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所以数学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许多数学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的水平极高,但当数学应用在其他领域时,可能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

当我们在数学教学问题中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媒体,查询相关资料,并与学生一起合作探索,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对更宽范围、更高领域的知识需求,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还能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加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友谊,教导他们“学无止境”.上述方法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希望同行予以指出并纠正.另外,笔者始终认为,电教媒体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后的各个阶段都起着积极的调动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好利用电教媒体这个“度”,不能对它产生过于依赖的心理,毕竟电脑不是人脑,我们要吸取其中好的部分,摒弃那些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东西.

六、结束语。

无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现代化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成果.只有进行合理并且有效的利用,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地将电教媒体运用于课堂中,将它的独特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以及拓宽师生的知识面.教师还要继续研究电教媒体,发掘其他潜在功能,创造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高质量地掌握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317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