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编精心挑选的这些教案,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步骤,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捞铁牛教案篇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习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习。
运用工具书及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捞铁牛教案篇二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捞铁牛教案篇三
1、 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 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 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 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 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
(一) 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 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 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 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 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 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 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 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 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 全班反馈,总结如下。(略)。
4、 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 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作业 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
1、 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
(一) 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 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 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 指导朗读这句话。
3、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 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 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习。
4、 出示句子。
(1) 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 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备船装沙)。
(3) 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栓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并船搭架)。
(4) 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船之间的架子上。(系绳拴牛)。
5、 深入分析,加强训练。
(1) 想一想,这几步准备工作能颠倒吗?为什么?
(2) 读一读句中的带点字的词,请用“先……再……然后……最后……”的顺序说一说这四步准备工作。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大家评议。
(3) 从这四步准备工作中可以看出怀丙和尚的什么特点?谈谈怀丙给你留下的印象。
6、 指名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和尚是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的?(在课下总结)。
(1) 小组讨论,捞铁牛又分为几步?每步是什么,有什么联系?
(2) 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3) 逐步理解,探究为什么。
(4) 请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捞铁牛的过程。
(5) 探讨和尚用了什么原理?(水的浮力)。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或做过这样的事?(结合课后作业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7、 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认为怀丙出色在哪里?
(三) 总结“学习主要内容”的方法。
1、 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宋朝出色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事)。
2、 我们是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
(1) 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 再细读课文,分段理解内容;
(3) 最后精读课文,总体概括内容。
3、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四板书设计 。
准备工作。
被水冲走 铲沙拔牛。
叫水送回 划桨拖牛。
全部捞出。
五作业 设计。
1、 多音字组词。
划 没 重。
捞铁牛教案篇四
1、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全班反馈,如下。(略)。
4、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句话。
3、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习。
4、出示句子。
(1)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捞铁牛教案篇五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捞铁牛教案篇六
1、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4]。
捞铁牛教案篇七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捞铁牛教案篇八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怀丙和尚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课文重点段落的内容,能复述怀丙捞铁牛的步骤、过程。
目标1
:(捞铁牛的各种材料)
1、对课题质疑
2、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余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完评点。
2、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介绍了什么内容。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生字的字型记忆、书写
3、理解词义:陷、潜、绷、淤泥、笨重、出色、浮桥
4、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意义。
1、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捞铁牛?课文什么地方说明了原因?
2、学习1、2
自然段,分析捞铁牛的原因
(1)大水冲走铁牛
(2)笨重的铁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桥需要铁牛
3有感情地朗读怀丙和尚说的话(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这样读的原因。
4、学生质疑:什么叫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怀丙和尚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自己课后的阅读说说
2、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了解怀丙和尚如何捞铁牛的。
1、默读课文,思考:为了捞铁牛,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分几步?用竖线将它们划分开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怀丙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准备?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
4、试着给每一步的准备工作加小标题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准备工作的不同层次,抓住重点词语。
6、试着复述准备工作
1、根据第二部分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第三部分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汇报交流学习收获:
(1) 捞铁牛的几个步骤
(2)给捞铁牛的步骤加小标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复述课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能捞起铁牛?原因有哪些?
2、这说明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解答。
3、再读课文开头怀丙的话,谈谈体会。
捞铁牛教案篇九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入讨论学习。
二.出示思考讨论题。(字幕)。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了什么?
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你觉得怎样?
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
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出色的工程家?
三.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导拨。
1.第一个问题,抓住“议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议论纷纷,是说许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办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怀丙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2.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顺序讲了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好架子;(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
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2)水手们使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办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4.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
四.动手实验,加深理解。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五.总结课文。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捞铁牛教案篇十
出示::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看世界万物,母爱其实是一种天性。动物也好,人类也罢,惟有母亲对子女的爱是默默奉献,不图任何回报的。为了子女,母亲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罪都愿意受;当生死攸关的时候,母亲总是义无反顾地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母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牛的母爱》,一同去感受一头老牛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读着读着,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到揪心,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并反复读几遍,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现出来。
3、指名读。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还有哪些同学也划了这句?(英雄所见略同)没有划的同学老师建议你现在就把它划下来。
出示句子,齐读。
1、牛的主人是怎样地抽打?(狠狠)。
从哪里看出牛的主人是狠狠地抽打?
a、“扬起”
什么叫“扬起”?你能做一个“扬起”的动作吗?
b、“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你们见过皮开肉绽的情景吗?我们想像一下,“皮开肉绽”在你的脑海中,是怎么样的情景?(皮破了、肉也露出来了、满是鲜血)。
老师想问这位同学:如果你面前有一个皮开肉绽的情景,你敢看吗?
指导读出让人揪心的感觉。(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c、“恼羞成怒”
怎样的才叫“恼羞成怒”,读出“恼羞成怒”。
d、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师:同学们,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老牛?(可怜)。
2、是啊!这真是一头可怜至极的老牛,可牛的主人为什么会“恼羞成怒”呢?
读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回答。
a、“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所以主人很生气。
b、“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所以主人非常生气。
c、“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所以主人恼羞成怒。
d、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e、面对飞奔而来的军车,老牛动了吗?面对骂骂咧咧的司机,老牛离开了吗?面对主人毫不留情地抽打,“皮开肉绽”的老牛动摇了吗?伤痕累累的老牛放弃了吗?可怜至极的老牛退缩了吗?同学们,此时出现在你面前的还仅仅只是一头可怜的老牛吗?(倔强、坚强、令人佩服)。
f、指导读。
就请你把老牛的倔强、坚强、令人佩服读出来吧!
师: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
生:但还是不肯让开。
a、你读懂了什么?(极度缺水)。
怎样的才是极度缺水?(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
知道三斤水是多少吗?(出示三斤水)。
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就是这样的三斤水,是人们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的全部用水;就是这样的三斤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水,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是多么珍贵呀!可是,这头老牛现在想要占用这珍贵的水,这怎能不使主人——恼羞成怒,再说主人为得仅仅是自己吗?纵使心中万般不忍,但为了大家,却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b、读: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c、我看见主人举起了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下,2下,3下……(接着读)。
主人更生气了,他的鞭子举得更高了,他再一次举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5下,6下,7下……(接着读)。
恼羞成怒的主人失去了理智,他使劲了全身的力气,狠狠得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10下,20下,30下……(接着读)。
d、(范读)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老牛的倔强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人,那位运水的战士哭了,那位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一向视军队纪律为生命的战士,最后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老牛终于得到了三斤水——。
a、配乐朗诵:“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b、为什么你的眼中含着泪水?看得出你被感动了,为什么?
c、是什么让老牛不怕冒被汽车撞伤的危险冲上公路;是什么让老牛不顾司机的骂骂咧咧、点火驱赶;是什么让老牛不惜被主人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是什么让老牛得到了水,却不舍得喝上一小口,全部给予了小牛。(母爱)。
d、同学们,你觉得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还是一头可怜、倔强的老牛吗?(伟大、无私的母亲)。
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此时心中最想说的话吧!
同学们,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母爱是最惊天动地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出示汪国真《母亲的爱》(配乐朗读)。
捞铁牛教案篇十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熟悉:知道得清楚。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七、总结全文。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捞铁牛教案篇十二
1.认识9个二类字,学会8个一类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利用“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怀丙是怎样捞铁牛的。
3.通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中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立志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1.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让学生理解能捞上铁牛的原理。
1.水桶、铁块和课件。
2.可以做有关水的浮力的试验(准备:两只杯子、泥沙、铁块、线)。
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
淤泥:河流、池塘等水底沉积的泥沙。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将沉在水中的铁块捞起来。
2.质疑:如果沉在水里的是52000斤的大铁牛,那该怎么捞呢?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理清课文思路。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 ),他指挥( )捞起了铁牛。
(2)课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
a、时间b、方位c、事情发展
(3)捞铁牛的原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
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了解浮力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深入学文,理解意思,激发情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读思考: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
2.浮桥是什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指读第2段,说说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准备工作有几项?请用序号标出来。
3.请用最简单的词语归纳这四项工作。
(1)潜水摸牛(教师示范)
(2)船装泥沙
(3)并船搭架
(4)粗绳拴牛(演示)
4.将本段中的“很大的”、“装满”、“紧紧的”、“很粗的”、“牢牢的”去掉,与原文比较,体会这些词语的重要与准确。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6.这也说明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周密,也很符合科学道理,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出色的工程师。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默读这两段,说说它们各讲了什么?
第4段:水手们拔铁牛。
(1)一生读本段,其他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场面。
(2)让学生进行实物演示(准备:杯子、铁块、线)。
第5段:水手们拖铁牛。
(1)为什么不把铁牛捞上来,放在船中,而是要在水中拖着走呢?(做实验)
(2)这就是靠了――水的浮力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读思考:这段写了什么?
2.详写还是略写?
3.读到这里,你想对这位和尚说些什么?
捞铁牛教案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默读、朗读课文,读懂并复述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办法,体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智慧。
2、认字12个,写字8个。
3、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拴、浮、绷、拔、拖”等动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弄清楚怀丙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的民族,历史上像张衡、李春、李时珍等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为数不少,为世界人们所称赞,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年前的宋代和尚怀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他的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捞铁牛。(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都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要捞铁牛?结果怎么样?)。
3、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想知道,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到书中找找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过程中想一想这篇课文又几个自然段?讲了谁的什么事?可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分?(可抓住中心进行分段)。
三、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1、学习它的第一部分。
(1)、哪位同学愿意把课文的1——2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呢?
(3)、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时,谁主动请缨了?他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5)、“我来试试看,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让水把它们送回来。”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既然对捞铁牛已经胸有成竹为什么还说我试试看?(可见他很谦虚)。
(6)、那这位和尚到底是怎样捞铁牛的呢?
2、学习第二部分。
(2)、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他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同学们在仔细的读读第三自然段。
(3)、第一个准备工作是什么?谁能用关键的四个字概括一下?(潜水摸牛)接着第二个准备工作是?概括为?(装沙行船)第三个是?(并船搭架)第四个是?(牛船相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相继板书出四个重要的准备过程)。
(3)、我们想一想,这四个准备工作的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四个准备工作之间是承接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4)、既然他们之间是承接关系,就有一定的先后顺序,那么谁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
词语(先····然后···接着··最后)来说一说准备工作的过程呢?
(5)、从这个四个步骤中,你觉得这个和尚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细致、周密、有条不紊)。
(6)/准备工作做好了以后,那和尚是怎么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点出关键性动词。(铲、浮、绷、拔、离开、划、拖)。
(7)、谁能用这些动词复述一下捞铁牛的过程呢?
小结:铁牛之所以能顺利地打捞成功,跟前面那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可见做好一件事情之前,必须有周密的准备和安排。
(8)、一只铁牛打捞上来了,那其余其余七只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9)、那作者为什么不依依详细介绍其他七只铁牛的打捞经过呢?可见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10)、铁牛打捞上来了,你觉得这个打捞铁牛的办法怎么样?(绝妙)在古代那你能想出比他更绝妙的打捞办法吗?可见这个和尚才智过人。
(11)、那你知道他在打捞铁牛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科学原理吗?(水的浮力)在一千年的古代,人们都知道运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了,古代人真聪明。
(12)你知道这位打捞铁牛的英雄是谁吗?
3、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
水冲走了铁牛(不好的一面),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好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怀丙和尚运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变害为利为人们做出了大的事情,做了好的事情。像怀丙和尚的人,我们古代就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还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变害为利,造福人类。
五、拓展延伸:
1、用教具做实验,演示捞铁牛的经过。
2、想一想,在现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铁牛。
捞铁牛教案篇十四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看书听朗读录音.
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
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悉、出色。
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继续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后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
4.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
5.学生质疑。
五.作业。
读熟课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55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