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他人的观点和经验,但要保持独立思考。你可以从范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以便提高你的写作能力。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一
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学生管理队伍在学校管理中不受重视,同时学生管理队伍人数较少、工作强度大、待遇偏低;基层辅导员工作任务繁杂,工作职责与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所在院系等职能部门联系在一起,很多工作让辅导员感到无所适从;这些都造成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的现象。《学记》一直提倡“尊师重道”的教育思想,“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这是说在大学开学的时候,统治者带领着全体师生,穿着礼服,来祭祀先圣先师,用以表示尊师重道。“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古时作为老师,天子都要敬重有加,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可见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而现在民办高校的教师在社会中普遍不受重视,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其自身的运营方式和管理特点,对在校教师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甚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很难满足。
2健全学生管理体系,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时孙摩”是《学记》中提出的教育原则,如果能做到这四方面,教育就会取得成功,同样将这四方面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也会取得成功,制定好学生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生源素质相对较弱的民办高校来说至关重要。“豫”是指在不合正道的事情发生之前就禁止,也就是说学生管理工作要有预警机制,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一方面,学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做事之后的后果。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工作人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的熟悉程度,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提前预防突发事件,恶性的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生命财产安全。“时”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要合乎时宜,抓住最佳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针对大学生在校的每一个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比如在新生入学阶段需要辅导员做的工作,如何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在校园介绍、专业介绍、专业发展方面给新生一个详细的计划目标,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在这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民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调整民办高校学生对自己和学校的认识,让他们从“民办弱势”地位中走出来,在生活和学习上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远大的理想。“孙”是指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工作要充满人文精神,认真分析学生各方面的特征,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既能保证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能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求。例如在新生入学时,帮助同学们制定学习发展规划来规划自己的学业,在大三、大四毕业前需要帮助同学们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促进就业以尽快的适应社会。“摩”要求同学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要形成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支撑和调节,对此学生管理者要尽可能多的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在同学之间的互动中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自己的优势,很多同学都是音乐、美术、体育的特长生,可以从兴趣点入手着重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活面貌。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擅长唱歌的人,能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擅长教学的人,能使人不由自主地继承他的志向。这是教师的个人魅力使然,一个好的教师会是学生的一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多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和崇拜,更有利于学生管理的有效进行。民办高校辅导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差距,如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的素质,除了自身不断地知识补充、职业道德的加强。“教学相长”是《学记》对教育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它概括出了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学生需要发展,教师同样需要发展。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只是“闻道有先后”而已。另外,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和学生应建立起“伙伴式”、“合作式”的学习合作关系。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中全面了解学生,针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做到“长善救失”,鼓励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补救他们的过失和缺点。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学会在工作中使用“启发诱导”的管理方式,《学记》中:“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非常明白的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思考,明白人世间的道理,采用的教育方式是启发诱导,辅导员在与学生的交流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好的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展开。
4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大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之外则是靠一系列课外活动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调动了大量的学生的积极性,使校园展现出年青人特有的青春气质,因此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展开不仅使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也让学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偏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造成学生自卑感强,自信心弱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却又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多才多艺。如何做好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学生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如果能够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管理就会如鱼得水,能够顺利的完成各项工作;校园文化活动若只是流于形式,靠学生管理人员一味的强制,反而更不利于学生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曾媛媛.论《礼记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j].文学教育(下),(3):59.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二
近来高校涉及法律诉讼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一现象在社会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产生了怀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法律视角看待学生管理问题,对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创新。
一、明确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权利界定。
在法律视角之下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就必然要明确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权利范围。高校首先应该明白自身的权责范围,要确保尊重学生的正当权利和义务,高校不能越界行使权力。当前高校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就是无视权利界限“横冲直撞”完全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正当权利。高校借着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名义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侵犯学生的权益。所以高校应该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的权责范围之内的,又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应该放手的。因此在有关法律条例之中我们应该明确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权责范围并给予明确的定义划分,重点要对大学生所能享有的正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我们同时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告诉学生他们合法享有的权利,让学生不至于在自身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还毫不知情甚至无动于衷,要帮助学生拿起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另外对于高校方面也要出台相对应的明确系统的法律条文,规定高校法人的地位和高校所能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大部分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在行政体系之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其权责范围之内,高校有发放证书、学历证明还有进行惩罚奖励的权利。但是在现行规定的高校权利范围之中有很多都是没有考虑过学生利益的、强制执行的,这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高校在某些方面严重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高校自身有权利决定是否录取一名学生,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是否能够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等也是由高校自己决定的。不难看出,当前高校是拥有很多的权利的,甚至有很多权利是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的。所以,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应当确定高校的法人地位,让学生在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寻求帮助,挽回自己的损失。
二、积极保证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明确划分高校和学生的权利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积极保证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学生的这个权利受到侵害,那么学生应该能够有合法的途径进行申诉。首先,应当在当前法律实行的基础之上扩大其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简单来说就是立法部门应该切实尊重学生的权利,将学生的合法权利放到法律实行范围之内,不能让学生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连正常申诉的途径都找不到。对于学生在学校期间确实做出的不正确的事情不能完全由学校一方单独决定,而是应该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切实的'保护学生权利,要求高校根据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行合法的处理。其次,行政诉讼的范围也应该适当的给予扩大。在现行的法律之中我国的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还不能真正做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高校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学生权利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并没有合适的处理手段。最后,是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检查监督体制对高校进行严格的督察,要求学校切实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给予严肃的处理。
除了上述条件之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监督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形成,确保高校实行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侵犯学生的合法正当权利。在制定的过程之中校长办公室要切实发挥其沟通联系的作用,通过校长办公室将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处还有研究生处等积极的联合起来,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任务划分。在进行管理制度规划的过程之中不能是一群人闭门造城,而是要打开门接受学生们的监督,让学生们参加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在制度规划和形成的工作之中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召开听证会,听取学生代表们的意见。在规划草案形成之后学校应该进行大范围的公示,让学生就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进行提问,同时也要将草案提高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学生们和上级部门的意见必须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还应该进行备份。
四、保障学生的申诉权利。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三
班主任的选聘是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第一步。在多数设有班主任制度的高校中,班主任直接从在职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学生管理人员中直接任命产生,没有经过规范的班主任选聘办法来进行人员选聘,其中有些班主任并不是教师出身,又没有经过专门的岗位培训,不具备教书育人的知识和管理育人的经验,工作效果可想而知。另外,有些高校规定教师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是担任一年以上的班主任,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并不是出于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而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从而在开展工作时缺乏责任心和积极性。
班主任的选聘决定了大部分班主任都属于兼职班主任,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而教学科研工作完成量有严格完善的考核指标,班主任工作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导致很多班主任投入到班级管理和学生的思想引导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对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也日益增多,仅凭个人经验进行班级管理难以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也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提高高校班主任的能力素质和工作质量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目前,有些高校缺乏有效的班主任考核制度,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使一些班主任认为干好干坏都一样,对待班主任工作没有积极性,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制定了班主任考核机制,但只从班主任所带班级的表现和学生对班主任的测评两个方面来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进一步完善。要想使高校班主任工作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应该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估与考核。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很辛苦,上班早、下班迟,下公寓、下班级,工作没有时间界限,且精神压力很大,然而很多高校班主任的付出与其所得很不对等,因此,有些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在规范考核班主任工作前提下,学校也要不断改善班主任的工作待遇,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激励机制的介入可以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使每位班主任在积极、自愿的态度下,朝着自己所期冀的方向更加努力地工作。
高校班主任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可以通过规范班主任的选聘办法来明确班主任的岗位要求和选聘条件,从而选拔出对班主任工作认可,具有责任心和积极性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在选聘班主任时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任课教师中推荐班主任,他们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相对于行政部门的职工更能了解学生。
深化班主任的岗位培训是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首先应进行班主任岗前培训,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内容包括与大学生管理相关的指导思想、教育心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班级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新任班主任在上岗前得到理论强化;其次,加强班主任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定期开展各年级班主任交流会,帮助班主任学习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最后,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班主任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借鉴兄弟院校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理论方法来开阔自身视野,拓宽工作思路。
建立班主任的考核制度是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对高校班主任工作实施科学评价和考核,一要坚持学校统一指导、学院具体实施,由学校统一制定班主任工作业绩考核指导标准,各学院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在学校指导下开展班主任考核工作;二要坚持分类设置标准、过程考核积分,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内容,分类制定相对硬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实施工作过程考核积分,优化班主任工作过程管理;三要坚持明确考核等级、公开考核标准,可以将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分等级分标准进行考核,使班主任考核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完善班主任的激励机制是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班主任的激励主要是建立班主任津贴制和优秀班主任奖励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及时进行表彰,奖惩分明,优胜劣汰,有利于班主任激发工作积极性,强化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树立更高目标,激发干劲,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另外,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班主任,可作为教师进修、干部任用和提拔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高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高校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班主任是大学生发展成才的导航者和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班主任制度建设,使班主任更加专业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高校也应重视起来,积极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探索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道路,有效促进高校班主任队伍的茁壮成长。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四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在持续发展当中。各地民办高校的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民办高校蓬勃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其管理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总体而言,我国的民办高校在管理上是进步的,但是毕竟民办高校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因而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特色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党团功效进行探索与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五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端人才的最主要场所,因此高校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则是促进师生学习能力发展与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建设建议,其中包括全面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纪律以及积极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良心等等.
关键词:高校档案;档案管理;职业道德。
1前言。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校大学生的数量在也在不断增加,高校档案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说,档案管理的水平不仅能够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档案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力度,结合高校当前的发展现状来制定出更加高效的档案管理模式,以此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六
1.1强化行政管理工作,是教育体制改革必然趋势。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在体制建设、规模建设与结构建设方面,出现较大变化。实现高校教育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而实现高校和谐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自我展示的平台,提高社会主体归属感,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校行政管理也必须加强创新,使协调管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强化行政管理工作,是教育体制改革必然趋势。
1.2强化行政管理工作,是解决高校发展矛盾的迫切需求。
目前,高校正在整体发展,而行政管理作为辅助性力量,在体制改革潮流中,高校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其前进步伐。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需合理把握节奏、方向,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作用。可以说,强化行政管理工作,是解决高校发展矛盾的迫切需求。
2.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内部结构不科学,竞争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仍选择传统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层级性特征十分明显,极易导致内部结构冗杂与臃肿,大多数行政人员职责不明确,工作上存在无事可做与游手好闲问题,进而导致资源浪费。各部门之间联系较少,无法有效合作,互相推诿现象十分严重。在制度建设方面,缺乏有力监督与激励机制。所以,不利于培养行政人员竞争意识。
2.2行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一般而言,高校行政人员属于高素质人才,然而根据实际状况而言,行政人员素质培养不合理,部分行政人员服务观念不强,工作热情度不高,通常以管理者自居,服务意识不高。某些行政人员不具备主动发现问题意识,工作中积极性较弱,对于紧急问题,不能科学、有效处理。因此,降低了管理效率,严重影响管理效果。
2.3学术权力和行政管理权力不明确。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需明确学术、行政之间的关系,然而因为权责不明确,使得行政权利空泛化,严重影响学术权力。然而,学术、行政权责明确,方可促进高校发展。
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化改善对策。
3.1构建扁平化辐射结构,使权利得以分散。
按照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组织结构臃肿现象严重,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所以,高校需完善机制,构建扁平化辐射结构,最大化发挥每位行政人员能力。在高校中,各部门是一种互相独立与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层级意识管理,明显不利于高校行政管理。为适应现代化高校发展步伐,需构建新型动态化网络管理体系,提高各部门团结、协作能力,不断促进高校发展。
3.2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提升行政人员专业素养。
处于新形势下,要想促进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发展,需提高行政人员知识培训,加强管理观念转变,提升服务意识,使行政人员业务能力、专业素养得以提升。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做到真诚为师生服务。同时,构建培训机制,通过新型服务理念、技术手段,使行政人员知识得以丰富。另外,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使各部门间联系得以加强,通过加强交流与协作,使行政人员树立集体观念。
3.3科学处理行政权利、学术权力的'关系。
针对高校行政管理,不能侧重于学术化,或侧重于行政化。充分发挥学术管理主导性作用,提升行政管理辅助性作用,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明确各方权责,进而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高校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热潮,在新挑战、新机遇下,高校发展需紧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结合行政管理内涵,合理分析行政管理问题,例如内部结构、行政人员素养、学术权力等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例如构建扁平化辐射结构,使权利得以分散,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提升行政人员专业素养,科学处理行政权利、学术权力的关系,不断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使高校管理效果得以明显提升。同时,处新形势下,需合理把握节奏、方向,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作用。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七
在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职业能力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确保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达到应有的水平,才能够进一步推动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以及乐于奉献等精神品质,同时还要拥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进一步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覆盖面与专业水平.如今,伴随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所能够涉及到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高校管理者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档案管理人员给予工作指导,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三个代表等.此外,高校管理者还要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档案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其次,从高校档案管理者的自身角度来进行分析,在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档案工作规律的总结上,以此来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积累宝贵经验.此外,在工作实践活动中,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字记录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以此来更好地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高校管理者需要积极地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例如岗位交流、继续教育、校内讲座以及在职培训等等,争取让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提升.
4.2进一步强化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纪律。
4.2.1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对职业纪律的重视程度。
高校管理者要让档案管理人员明确一点,职业纪律不仅仅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保证,同时还是社会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所制定出的基础要求标准.在日后的管理工作当中,不仅要积极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情感与职业信念,同时还要激发出档案管理人员对职业纪律的自觉遵守意识.
4.2.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前提.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优秀的道德修养,那么他也一定能够自觉遵守职业纪律.高校管理者需要结合档案管理的工作现状来开展职业纪律修养的培训工作,争取让校内的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可以达到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平.
4.2.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自制能力。
由于职业纪律本身具有着一定的强制性特点,因此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那么他们在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势必会与职业纪律之间产生冲突,从而严重影响到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高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时刻提醒自己将不正确的思想与情感压制下去,坚决抵制所有违背职业道德的工作行为.总而言之,一切良好的职业习惯都是从点滴小事所积累而成的,只要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做到事事守规、处处守矩,那么就一定能够养成优秀的职业习惯,从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4.3积极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良心。
4.3.1重视历史,尊重历史。
档案本身是对高校师生历史活动的准确记录,因此必须要保证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原始性,这不仅仅是高校档案工作者的基础工作职责,同时也是必须遵守的一项职业道德准则.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坚持据实立档与据实用档,坚决杜绝一切修改档案信息的行为,一旦在管理工作中发现有篡改档案事实的现象发生,应当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并尽可能的还原档案信息的原貌.
4.3.2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所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都要具备的一项基本准则,爱岗所指的即为热衷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心甘情愿为工作岗位付出光和热;敬业所指的是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对工作内容做到精益求精且一丝不苟.不难想象,如果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看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那么就一定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将自己身上的工作价值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4.4最大化保留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
事实上,职业荣誉应该是每个职业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工作感受,在高校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职业荣誉感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出档案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坚定他们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信念,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目前,有很多高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满意自己现在的工作,认为从事档案管理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从而丝毫感觉不到由工作岗位所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为此,高校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地位,针对表现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与赞许,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让他们可以懂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树立起坚定的职业信心,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责任.
参考文献:
〔2〕何丹杰.做一名严格“把关人”———档案管理员职业道德初探[j].黑龙江史志,2014(2):67.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八
1.管理及服务运行机制有限。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图书馆是教学的辅助单位,一般情况下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行政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沟通过程中也存有障碍,学科馆员制度的推进也必然遇见瓶颈。当前民办高校的图书馆中普遍存在共同的特征是:日常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较为清晰等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职能某些方面的不够集中的缺点,比如说,本应该依据本校馆内资源的学科化服务在传统的影响下被格式化,因此就出现了管理程序化与分工之间的矛盾,使得工作在开展中受到不少局限。
2.许多民办高校师生对学科馆员制度的了解程度不高。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在进行院系建设时,往往仅仅注重对院系教师力量的充实,却很少关注本校图书馆的作用,有很大一部分师生对图书馆的教学和科研作用都意识不到,仅仅局限地认为图书馆就是用来查阅资料。还有很多民办高校的图书馆虽然建立了学科联系人的模式,但读者与其的互动性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一部分学科馆员仅仅就是帮助读者提供简单的收集信息或者查阅服务,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目标还差很大一段距离。同时,在一部分民办高校中,缺少对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相关宣传,使得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对其了解不深。还有一部分民办高校虽然也做了一定的宣传工作,比如在图书馆主页中设定了一定的介绍,但很少有人关注到这点,因而宣传作用也远远不到。
3.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办学初期阶段,很多民办高校图书馆聘任了一些已经退休的高职称馆员,涉及多个领域,有的来自公共图书馆,有的来自少儿图书馆。虽然经验丰富,但就学科馆员服务来说,还是难以做到一个学科自身对应的专业图书馆员,且就学科的知识结构方面,虽然馆员的知识层次很高,但面对最新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很难把握。同时,还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在进行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深刻的认识该项服务,不能充分理解其对学校的发展的综合作用和重要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馆员的'积极性。甚至有部分馆员认为,学科馆员仅仅是承担学科化服务工作的,其他馆员没必要参与这项工作,这样,就使得部室间和馆员间的沟通很少,很难较好的做好协作工作,进而使得部分馆员对工作的开展不采取支持和配合的态度。
二、相应解决措施。
1.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制度。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该从图书馆的内部挑选专业知识过硬,工作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作为学科馆员,并定期对他们做好培训,帮助他们及时充电。另外,对于学科馆员制度来说,应该多多重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高的学科馆员,从而推动馆中人才队伍的优化,使得馆中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学科馆员不仅要充分了解文献资源,还要充实多门学科的知识资源,并关注他们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从而让自己的知识资源与岗位着实匹配起来。
2.重视管理,逐步健全学科馆员制度。
要想保证学科馆员的目标顺利实现,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制。应该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责任,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加以保障。同时,结合完善的考核机制,选拔优秀人才上岗。并且,根据学科馆员的实际表现进行量化考评,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学科馆员要进行新的馆员评聘,从而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激情,让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3.创新学科化服务模式,重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
应该重视学科馆员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模式,这样一来,学科馆员就可以帮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中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而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在使用信息的时候,又为学生提供了信息的供应,如此也带动了学生利用图书馆。另外,在互动模式下,教师还可以为图书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让其效益发挥至最大化。而在教师的一些课题研究中,学科馆员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最新的研究动态,真正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效结合。让民办高校的图书馆服务也提高到新的层次。
三、结语。
民办高校图书馆为了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脚步保持同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管理和服务,使其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能够实现最大化。希望通过建立高校学科馆员制度,能够提升民办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能力,开拓图书馆的服务形式和服务领域,实现高校图书馆的长效服务。但在建设中也难免存在不少问题,使得其真正作用难以发挥,因而应该正确分析存在问题,采取合理对策,从而让民办高校图书馆服务提高到新的层次。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九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有了极大的发展,因为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步调,随着全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迷茫徘徊阶段之后,也跟上来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在经营和运作上取得了十分有益的成绩。国有企业不同于私有企业的地方在于国有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由于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有着明显的不足。本文主要就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和制度进行探讨,研究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员工缺乏良好的基本素质。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受到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计划经济体系在特定的时期有着其独有的优越性和适应能力,但是在当下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时代,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一些影响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事实上,我国的国有企业就遭遇了这一类的阻碍。计划经济时期残留下来的一些思想观念影响着国有企业某些部门的领导者,导致当下快节奏的工作制度难以被一些员工所适应,而领导者本身也满足于计划经济体制特有的管理方式,喜欢安逸无竞争的平稳状态,没有进取精神。管理者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就会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员工也变得不思进取,满足现状,工作效率也随之变得低下。国有企业中的很多部门并不注重员工的工作能力,这导致部门的运行能力变得孱弱。管理者和领导者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在人事录取方面不能甄选出有真才实学的员工和有工作能力的员工,这就导致我们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形成一个基本的架构。所以想要解决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首先应该从国有企业的员工录用标准上进行改革。
(二)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奖惩制度上缺乏公平严格的裁判机制。
一个企业想要好好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员工都尽心尽力地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一份力量。目前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环境比较恶劣,在事实上鼓励员工出工不出力,对于勤奋肯干的员工没有任何奖励,对于偷懒耍滑的员工也没有任何惩罚,这导致员工整体变得失去干劲,好逸恶劳,长此以往,就算是优秀的员工,也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变得失去工作效率,而企业本身的发展前景也就不容乐观了。
(一)在内部控制机制中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监督体系是一个能够维持内部控制体系持续运转,不被消极懈怠的思想所腐蚀掉的重要管理体系。我国的国有企业有着体量大,部门多的特点。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很多国有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并没有一个互相监督的意识,也没有相关的内部控制机制去鼓励部门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竞争和提升,反而是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比较常见。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国有企业容易在工作中因为部门之间不互相监督,缺乏沟通而出现问题。国有企业应该通过对内部控制体系中的监督体系进行完善,来营造一个企业各部门互相监督,和谐竞争,共同进步的企业文化氛围,及时把各种可能出现的大问题提前在各个部门内部解决掉,这样就能极大地提升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程度,加快国有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的董事会体系应该与内部控制体系相辅相成。
董事会是国有企业结构组成中的重要部分,通常作为企业运行的大脑中枢而存在。董事会的重要性在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架构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董事会的管理权限也不足以让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通过董事会的商议得到解决。如果能够让国有企业中的董事会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相辅相成,由董事会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管理,再由内部控制体系来刺激国有企业的发展,就能让企业在遭遇问题的时候获得极大的灵活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董事会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有着更加直接而高效的管理权以及改革能力,就可以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率地运行和发展。
(三)建立绩效制度和员工责任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在国有企业内部本身就应该起到一个避免奖惩不公,责任模糊的情况发生的作用,而想要让内部控制体系变得健全,能够成功地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就必须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严格而完善的绩效制度和员工责任体系,来让员工对企业所做的贡献得到回报,同时避免员工因为个人原因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在工作上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为员工犯错造成的损失。这套制度就是内部控制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奖惩制度。这样的奖惩制度在私有企业中也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套制度是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存在的,其性质和私有企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很多国有企业的运作领域关系重大,员工如果在工作中出错,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国有企业中的员工相较于私企而言,犯错成本平均来看会大很多,所以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对奖惩机制重点关注,尤其是针对员工的失误率,应该设立一套详尽的规则来尽量使其降低。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因此应该针对企业内部的奖惩机制进行改革。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维护和发展上做得不尽人意,这其中有来自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也有内部控制体系发展时间过短的原因。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应该在如今这个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乘上科技发展的东风变得更加优秀和稳定,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果我们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投入足够的精力,矫正当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就能让国有企业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2]闫姣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xx.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
现代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投资人要对一个公司投资的前提是投资能给他带来收益。那么他如何选者投资的公司呢,那只有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来判断。而且投资人一旦投资,就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但是绝大部分所有者都不参加公司的经营活动。那他如何相信经营者所取得的经营业绩?这就需要有一个独立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第三人,就是注册会计师对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并对其所取得经营成果进行审计。只有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所有者才能相信经营者真正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真实有效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审计制度来规范这一行为,我国的审计法规与审计准则共同构建了我国的审计制度。
然而在现实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审计制度都是不完备的。因为我们不能预计将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即使能够预料一些未来的情况,要将可预料的情况全部编入审计准则也不现实。这样做成本过高而且将使审计准则过于繁琐。这就给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时候有了一定的空间,灵活运用准则以做出公允的审计。而对于一些会计信息的审计,即使它完全符合审计准则,也有可能未公允的表达了公司的经营状况。这就要求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对于一些未违反会计准则及审计准则但又未公允的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披露出来,来真正提高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的质量。
三、重复博弈与审计信誉。
为了说明信誉在审计制度起作用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构造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假定模型之中有两个当事人,一个是会计事务所,一个投资人。博弈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博弈的第一个阶段之中,投资人可以相信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也可以不相信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如果投资人不相信会计事务所,那么会计事务所将不会得到审计业务,博弈结束,双方都得不到收益,各自的收益都为0。如果投资人选择信任会计事务所,那么博弈将进入第二阶段,此时由会计事务所进行决策。会计事务所可以选择诚实,也可以选择作假。如果会计事务所选择诚实,双方各得到6单位的收入;如果选择欺骗,将得到10单位的收入。对于这么一个博弈模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博弈矩阵表示:
诚实作假。
信任(6,6)(-5,10)。
不信任(0,0)(0,0)。
我们对这一博弈模型进行推理以求出它的纳什均衡。给定投资人选择信任的条件下,会计事务所应当如何选择呢?如果会计事务所选择诚实,那么它能得到6单位的收益,如果选择作假,得到10单位的收益,所以理性的会计事务所将选择作假。回到博弈的第一阶段,如果投资人知道会计事务所会选择作假,他选择信任将得到-5单位的收益,而选择不信任得到0单位的收益.所以,投资人的最终选择将是不信任。那么我们得到一个纳什均衡:股民选择不信任,会计事务所选择作假。
这是一个一次博弈下场产生的结果,如果我们将这个博弈重复进行。假定每次博弈后还可以以a的概率进行再次博弈。投资人将选择信任会计事务所,只要会计事务所讲信誉,投资人保持相信。会计事务所这次得到6的收益,下次以a的概率得到6的收益,下下次以a的平方的概率得到6的收益,那么会计事务所将所有未来的收益的期望就是:6/(1-a)。只要a大于会计事务所就会选择诚实。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纳什均衡,而在目前我国现在国内的具体情况是会计事务所成立的时间并不长,重复博弈的次数也不够多。从而导致一些会计事务所只关心眼前利益而选择作假,而且目前国内作假的成本并不高,有时甚至超过其选择诚实时得到的收益。蜀都与pt红光,中天勤与银广厦事件的发生就是说明了这一点。相反,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如五大都由上百年的历史,他们经过了很长期的博弈。作为一个理性的主体,他将选择诚实,因为这将给他带来更大的收益。这是其长期博弈得到的结果。它如果要作假,那么必须有足够的收益才能使其铤而走险。安达信之所以为安然事件作假,是因为它为安然作了咨询。作为全球500强排名前十的公司,安达信从中得到的利益是十分巨大的。正是由于巨额利益的驱动,才导致其作假的产生。然而在我国国内,上市公司的规模还十分有限,并不支付起五大为其作假费用,五大也不会因为眼前的小利益而放弃长期的利益。还有一点,五大作假的成本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也不相同,它作假的成本远远高于国内的会计事务所。因此它比国内的会计事务所更讲信誉,审计制度是建立在信誉基础上的。
四、证券市场与作为信誉载体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前,企业的所有者一般都是十分有限的。企业的形式主要是个人所有制或是合伙制。所有者之间都是相互了解的,是人和形式的企业。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都比较了解。直到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所有者还是有限的,也只是人和资和公司。由于此时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就需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但是此时,所有者对自己选择的经营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证券市场建立后,投资人人数就没有限制,所有者与经营者就完全相互分离。所有者如何相信经营者,那就需要一个信誉的载体:注册会计师。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由于经营者一般任期是有限的。经营者可能在任期为了完成任务或是获取利益,可能会有作假的行为。对他来说他的作假成本并不高,只要在任期内作假不被发现,就可以达到它的目的。而投资者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对证券市场中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都要表示怀疑。这样就必须有一个市场信誉的载体的出现,这个信誉载体就是会计事务所。因为信誉是会计事务所存在的前提,如果作为市场中介机构的会计事务所失去信誉,那么投资者对会计事务所就会失去信心。会计师无所作为证券市场的信誉载体就必须讲信誉。如果注册会计师顾眼前利益而不讲信誉,那么他所在的会计事务所可能由于它的行为而导致信任危机,甚至导致事务所的破产。一旦作为信誉载体的会计事务所不讲信誉,那么资本市场将无情的将其抛弃,安达信的例子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一
摘要: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多次出现了后台监控机由于人为和监控机本身等原因导致瘫痪不能工作,严重影响变电站的整体运行。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一是要制定变电站后台监控机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值班人员进行约束,防止利用后台监控机玩游戏、上网,防止私自使用软盘和光盘使监控机感染病毒等。二是加强管理部门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不留后患。三是设置操作系统和监控软件密码管理办法,只有管理部门和变电站站长掌握密码,普通值班人员不掌握密码,防止随意进入操作系统和启动、停运监控软件,防止使用后台监控机的软、硬件资源并遭到破坏。四是用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如东方电子生产的df系列自动化系统的后台监控软件具有启动后封装操作系统的功能。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是指当第一次启动后台监控机时,监控机自动启动操作系统后继续启动监控软件,直至启动到监控软件界面,如果停运监控软件,需要输入密码,只有掌握密码的人才能停运监控软件,进入到操作系统。
关键词:电站,自动化,工程科技。
目前,有一些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后台监控软件不具备这种功能,应与厂家技术人员共同解决。监控软件封装操作系统功能在防止后台监控机被别人使用和被破坏等方面是十分有效的。在选择后台监控软件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这种功能的产品。
由于后台监控机要求实时运行,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响应速度快,而且处在强电磁环境,所以一般普通计算机无法满足要求,在选择时应选择高性能工控机。高性能工控机能够在强电磁环境工作,抗干扰性能强,能够实时运行,硬件设备工作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要求。目前在一些变电站,由于后台监控机使用商用机、家用机和其它计算机,已经出现后台监控机损坏而不能工作情况。高性能工控机能够保证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些变电站中,没有为后台监控机配置不间断电源,使用的是站用变交流电源。使用站用变交流电源存在下列弊端:一是当系统停电时,后台监控机失去电源,不能工作;二是站用变交流电压波动较大,电压质量有时不合格,有时电压高,烧毁计算机,有时电压低,计算机不能工作,不能给后台监控机提供合格的电源;三是当站用变一次熔断器熔断时,后台监控机失去电源;四是当10kv系统接地时,站用变交流电源受到严重的谐波干扰,影响后台监控机的正常工作。所以,综自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应配备不间断电源,以防止站用电出现故障时确保监控系统正常工作,特别是在发生事故后可以保证各种信息不至于丢失。但是,配置不间断电源会增加变电站的建设成本,而且,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容量也不大,故而可以采用如下方案:配置能将直流逆变成交流的逆变器,以站内直流蓄电池为逆变器的直流电源,逆变成交流后供给后台监控机使用,容量选择1000va左右。配置这种逆变器,不用另外购置直流蓄电池,节省投资,而且变电站蓄电池具有容量大、寿命长、输出稳定等优点。
它将传统的变电站内各种分立的自动装置集成在一个综合系统内实现,并具有运行管理上的功能,包括:制表、分析统计、防误操作、生成实时和历史数据流、安全运行监视、事故顺序记录、事故追忆、实现就地及远方监控并实现信息共享、不重复采集等。
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是完成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控制输出等功能的系统,一般具有测量和控制器件,用于站内线路和变压器运行参数的测量、监视,以及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等设备的投切和调整。
保护系统。在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宜相对独立,除输入量和跳闸要独立外,保护的启动、测量和逻辑功能也应独立,此时,保护装置需要通过串行通信接口送出的仅是某些保护动作的指示信号或记录数据;也可通过通信接口实现远方改变保护定值。此外,一般要求的故障录波及测距功能由保护系统附带完成,如有较高要求,则配置专用设备并有相应的通信接口。
断路器闭锁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全方位的防误操作系统,以通过闭锁功能,有效地实现“五防”,从而保证电网和人身的安全。
后台监控机无论使用质量多好的后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损坏,所以在变电站新投产时,都应该对后台监控软件进行备份,而且这种备份工作应随变电站设备的变更及时更新。虽然有些厂家备份了某些变电站的后台监控系统软件,但是厂家毕竟是面向全国市场,其备份不太完善、可靠,因此,还是建议继电保护管理部门做好各站后台监控软件的备份工作,并妥善保管,以防不测。后台监控软件的备份可以保存在移动硬盘或者光盘上。
一些变电站的保护监控系统的事故和预警音响信号受后台监控系统的控制,当后台监控机不能工作时,事故和预警音响信号则不能发出,不能提示值班人员处理事故或故障,严重影响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对于这种情况,应与厂家联系,共同处理,将保护监控系统的事故和预警音响信号独立出来,不受后台监控系统控制,防止发生后台监控机不工作时发不出保护事故和预警音响信号情况。
目前,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生产厂家很多,各厂家的软件兼容性较差,然而现行的主要定货规则是:10kv保护与监控系统捆绑销售,即购买谁的10kv保护就得购买谁的后台监控系统。这就造成了一个变电站的保护五花八门,不同厂家的产品接入监控系统时都要进行规约转换或者接口转换。这不仅会造成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不可靠,同时还会造成许多应具有的功能不能实现。所以,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及定货问题上,一个变电站最好选用同一个厂家的产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同一个厂家的产品的通信规约是一样的,无须增加转换环节;厂家在售后服务上也不会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有的自己能够处理,而大部分需要厂家处理,而有的是厂家也无法处理的,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变电站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在选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应注意上述问题是否存在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否完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变电站的核心,选择一套高质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二
摘 要:随着学校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公房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公房管理中矛盾最为突出也是最为需要解决的则是党政机关用房和学院学部系用房两部分,对于党政机关用房,可采用定额配置的方式进行房屋分配与调节,院系用房可由定额内用房和定额外用房两部分组成。
关键词:公房管理;按需配置;制度建设
高校公房是指产权、归属权属于学校的除家属住宅以外的各种用房及其配套附属建筑。公房管理就是对这些房屋建筑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分配与管理,从而使公房管理制度能够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变化的需要,为高校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服务。
不同院校对于公房管理的方法及认识各不相同,很多院校对于公房的管理依然采用的是原始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即将学校的各类房屋一次性分配给下面的各院系部门长期无偿使用,尤其是教学、科研用房,很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下面的各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自行调配与管理。随着近年来各个高校的发展变化,有些院系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功能不断拓展;有些院系的办学规模却在不断缩小,办学功能日渐萎缩。一方面是房源的日趋紧张,另一方面又是房源的闲置浪费,原有的分配情况显然已经不适应现有学校的发展现状,学校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学校的房产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重点保障教学、科研用房的合理使用,解决日益突出的用房需求矛盾,提升学校的管理内涵与品质,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公房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公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对于那些已经开展了公房管理工作且已取得显著成绩的高校而言,其公房管理工作总体指导思想与管理理念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如下几个方面,既“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
“按需配置、定额使用”的理解就是公用房的配置优先保证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的需要,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办学需要,按标准为使用人配置用房。配置用房可由定额内用房和定额外用房两部分构成。定额内用房和定额外用房,即学校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根据配套实施的综合指标确定其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
对于“超额收费、缺额补贴”的理解就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于定额内的用房免收房产占用费用,对于定额外用房则采取相应手段,逐步收取其房产占用费用,对于房屋使用面积未达到定额标准的则给予一定标准的资金补贴,以此达到房屋使用的合理化分配目的。
二、建立公房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
因为高校的规模、办学方向的不同,学校的房屋属性也各有不同,但概括起来,总体可以分为党政机关用房、学院学部系用房、公共服务用房、后勤保障用房、产业商业性用房、附属单位用房等几大类。对于不同性质的用房,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公房管理中矛盾最为突出也是最为需要解决的则是党政机关用房和学院学部系用房两部分。
对于党政机关用房,可采用定额配置的方式进行房屋分配与调节,既在党政机关用房配置中规定不同级别人员的房屋占用面积标准,对每一个部门按人员配比标准进行面积核算。需要注意的是,在房屋面积定额中也要考虑不同部门的一些其他实际因素。
学院学部系用房是公房管理中的另一个难点与重点,也是整个公房管理中的核心。院系用房可由定额内用房和定额外用房两部分组成。其中,定额内用房还包括基本定额用房和补充定额用房。学校依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任务、学生数量,确定各单位的基本定额面积(即学校免费提供基本办公、教学实验、学生论文等用房),除基本定额用房外,考虑特殊人才、重点实验室、特殊实验室以及鼓励大型设备共享等因素,给予补充定额用房面积。使用人无偿使用定额内的房屋,超出定额的用房属定额外科研用房,学校将逐步对其收取超额用房资源费。院系定额内用房大致由院系行政用房、教师工作用房、教学实验用房、学生论文用房、科研用房、补充定额用房六部分之和组成。前5种构成基本定额用房,补充定额用房主要考虑的是院系内院士、长江学者、知名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学院系未来发展等因素所增加的房屋及面积。
对于定额外用房,学校可考虑采用一定的手段与方式征收其资源占用费,迫使其提高公房使用效率,已达到学校合理使用、利用房源进行房屋再分配的目的。
对于公共服务用房、后勤保障用房、产业商业性用房、附属单位用房等房屋的管理,学校可根据使用人及所在部门的具体情况配置相应的配比标准,确定其定额面积,制定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与办法。
《高校公房管理制度建设》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高校的公房管理制度建设涉及到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一所学校完善、优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高校房产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高校公房管理制度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美)罗宾斯,等.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苏东水,彭贺,等.中国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3]郭朝阳,编著.管理学(中国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为加强城市公有房屋的保护管理,维护管理秩序,促进房屋的合理使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定。
一、凡本市城区、近郊区、远郊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公有房屋(以下简称公房),均按本规定管理。
二、市房屋土地管理局是全市房屋的行政管理机关,区、县房屋土地管理局是本区、县房屋的行政管理机关(市和区、县房屋土地管理局及其下属管理机构统称房管机关)。
一切单位和个人,管理和使用公房,都必须遵守本规定,接受各级房管机关的监督管理。
三、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房屋,都是公房。全民所有的公房,所有权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公房,所有权属于集体单位。公房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列原则管理:
(一)机关、团体、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全民所有的公房,由房管机关所属的管房单位直接管理,或按现实情况由各该单位自行管理。
(二)国有企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公房,除由房管机关所属单位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以外,属国家授予企业经营管理的固定资产,由企业负责管理。
(三)集体所有制单位自建、自购的房屋,属本单位所有,由本单位管理。
集体所有制企业使用的全民所有的公房,分别不同情况,按以上第(一)、(二)项规定管理。
(四)居民租用的公房,由出租公房的单位管理。
(五)外地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本市建、购的房屋,由建、购单位管理。
(六)楼房住宅小区范围内的公房,分属若干单位管理的,由区、县房管机关指定房屋数量较多的单位牵头,与其它单位组成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本小区住宅管理的有磁事宜。
集体所有制单位自建自购的房屋,其本单位为所有权单位;全民所有的公房,由本条第(一)至(五)项规定的各管理单位代表国家行使对公房的所有权。管理单位可视为所有权单位(以下即统称所有权单位)。
四、公房实行登记制度。公房的所有权单位须持有关证件,向房屋所在区、县的房管机关申请房产登记,经审查确认,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新建公房的所有权单位,应在竣工后6个月内申请登记。公房所有权转移或改建、扩建等房屋现状变更,应自转移、变更之日起1年内办理登记手续。因故不能按期登记的,经房管机关同意,可以缓期登记。凡无正当理由不按期登记的,每逾期1个月,由区、县房管机关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1角的罚款,但罚款总额不超过3万元。
五、《房屋所有权证》由所有权单位妥善保管。禁止涂改。因涂改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追究其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
六、各级房管机关要加强对房产登记资料的管理,建立完整的房产档案。档案资料要准确地反映房屋的座落地点、所有权归属和房屋的结构、层数、面积、设备、用途、建筑年代、变更情况等全貌。
七、使用公房,应贯彻合理和节约的原则,按房屋的设计用途使用,节约用房。地处主要大街的铺面房,应作商业、服务业使用。
八、公房所有权单位,应根据方便生活、有利生产、自愿互利的原则,开展职工住房的互换工作,帮助职工解决上班路远、居住不便等实际困难。
九、使用公房,必须经所有权单位同意,不得擅自进住。违者,所有权单位有权责令其迁出和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诉请房管机关或司法机关解决。
十、公房买卖必须按房管机关的规定进行。
(一)卖方凭《房屋所有权证》出售。单位买房,须持有本单位归口的'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级领导部门同意买房的批准文件;个人买房须有本市正式户口。
(二)全民所有公房的卖房价款,只准用于房屋建设,或上交同级财政,不准挪作它用。
(三)必须经区、县房管机关审查批准,办理立契过户手续,按规定交纳税费。非经批准,不得擅自买卖。违者,由区、县房管机关处买卖双方以成交价1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处罚后按规定进行审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立契过户。
(四)必须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房价标准确定房屋价格。公房所有权单位以房屋折抵投资与其他单位合营企业,须经房屋所在地的房管机关评定房价。禁止高价买卖公房,禁止以合营为名变相高价买卖公房,禁止倒卖公房或居间牟利等非法活动。违者,由区、县房管机关处买卖双方(含中间人)以非法所得2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
十一、公房被建设单位征用拆除,或调拨给其他单位使用,除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无偿征用或无偿调拨者外,应按规定的房价标准,对所有权单位给以合理补偿。
征用拆除或调拨全民所有公房的补偿价款,只准用于房屋建设,或上交同级财政,不准挪作它用。
十二、公房租赁,必须遵守房管机关的各项规定。
(一)除中、小学校舍和市人民政府规定不能出租的房屋以外,其他公房均可出租。
(二)出租方须持有《房屋所有权证》。单位租房须持有批准文件,个人租房须有本市正式户口。
(三)租赁双方必须签订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单位或个体工商户租用公房,租赁合同须经房管机关审核同意。
(四)在租赁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出租单位需收回房屋自用的,应妥善安置原承租者。租赁合同期满,承租者仍需租用的,应征得出租单位同意,续订合同。
(五)承租者外迁或死亡,原同住者要求继续承租的,须经出租单位同意,并新订租赁合同。
(六)承租者与他人换房,须征得出租单位同意。出租单位应支持承租者合理的换房要求。换房后,要新订租赁合同。
(七)承租者对其租用的公房及设备负有保护责任,除经出租单位同意者外,不得擅自拆改。因擅自拆改或其它过失造成房屋及设备损坏的,承租者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八)承租者不得擅自将承租的房屋转租、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不得利用承租的房屋进行非法活动。违者,出租单位有权中止租赁合同,收回房屋。
(九)承租者多户共同使用的院落、楼(门)道、厕所、上下水等设施,由承租者共同合理使用,不得恃强独占。由此发生争执又不能协商解决的,可由出租单位确定各承租者的使用范围。
(十)必须执行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制定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租金标准。禁止高价出租、转租,禁止以合营为名或其他巧立名目变相高价出租,严禁出卖公房使用权。违者,由区、县房管机关处出租方(含转租人或出卖公房使用权人)以非法所得1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
(十一)承租者必须按合同规定交租,不得拖欠。凡无正当理由拖欠租金1个月以上的,出租单位有权要求终止租赁合同,追索拖欠的租金、滞纳金。
十三、公房所有权单位,每年应定期进行房屋安全检查,加强维修养护,确保房屋的住用安全和装修设备的正常使用,尽量改善房屋住用条件,延长房屋使用年限。使用公房的单位或个人,应配合所有权单位检查和修缮房屋,发现险情,应迅速通知所有权单位及时妥善处理。
十四、各级房管机关对公房修缮情况要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倒塌危险的房屋,立即责成所有权单位抢修或通知住房人及时从危房中迁出。
因对房屋检查修缮不及时造成事故的,由公房所有权单位负责赔偿损失,并追究所有权单位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五、公房管理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双方均可向房屋所在地的房管机关申请调解、处理。
十六、本规定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房屋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十七、本规定自1987年10月1日起施行。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建立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由三个层次所构成,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整个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企业取得长远发展。
1.企业战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推进促使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为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结合内部的发展现状,分析外部市场的特点,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制定总体规划,这就是企业战略的主要内涵。企业战略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公司战略主要指的是针对企业的发展现状而制定的企业内部的发展战略,它是企业战略的基础;竞争战略则主要指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即企业需要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它是应对外部竞争的有力“武器”;职能战略则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短期性发展战略,它是其他两种战略类型的基础。
2.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建设。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在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人才的引进和分配,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而制度建设则是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保障,制度建设指的是企业根据人力资源规划状况制定出的供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章和准则,它反映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思想和方法,促使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依,做到企业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我国对企业制度制定、修改过程有明确的规定,即在做有关工作时间、保险福利等方面的决定时,企业应举办正式的会议,选举职工代表进行发言,并充分考虑职工的建议,使制度的建立更加符合职工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制度建设的法律意识较弱,在制定制度决策时员工一般只处于顺从的角色,即使在涉及员工自身的合法权益时也很少具有发言权。所以目前企业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对民主决策的体现较少,程序也不合理,从而导致企业在问题出现时处于被动状态。
2.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弱。在我国的企业内部具有较为明显的等级观念,即领导层拥有绝对的企业决策权,在制定制度时往往独断专行,很少体现民主的思想。而对于人力资源规划而言,其主要是针对“人”而开展的活动,所以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我国企业领导层对权利的把控较为严格,不注重权利的下放,导致权利过于集中,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也较为死板,对人性的体现较少,导致企业的管理效率较低、制度建设落后,企业建设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拿来主义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认识不足,导致在对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直接抄用其他企业制度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使制度的建立很难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适应,无法发挥制度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致使企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激励制度不健全。激励制度作为鼓舞员工士气、提升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企业目前所建立的激励制度并不十分健全,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企业内普遍存在重赏和轻罚的现象,即在出现问题时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不足,裙带关系较为明显,而在奖励面前通常赏过于功,从而使企业赏罚制度失去原有的意义。其次,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不对称。激励主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精神激励是较为持久,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但在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物质激励占据主要地位,削弱了精神激励的作用。最后,忽视再培训的作用。在知识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培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但企业在对员工实施奖励时往往忽视再培训在奖励中的作用,无法赋予员工发展真正需要的、较为长久的奖励内容。
5.监督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监督管理是摒除企业不良风气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优良风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在人力的监督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内裙带关系较为明显,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才很难脱颖而出,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且无法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其次,企业内领导层对人事资源具有较高的决策权,在人事的使用方面也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员工很少会对其产生影响,容易出现不良的人事任用风气,阻碍监督部门的工作。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只有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改进制度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完善制度的制定程序。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民主的思想,对于与员工自身利益相关的制度建设应充分征求员工意见,通过召开正式的职工代表大会,鼓励员工积极发言,从而使制定的制度符合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在表决审议过后,企业要公示制度制定或更改的结果,确保员工能够知晓并能自觉遵守,另外,企业要对会议及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的书面记录并存档,从而在出现纠纷时有据可依,确保制度制定的合法性。
2.保证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建设之前,相关人员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其他企业的建设现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进行改进,从而使制定的制度更能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另外,在制度制定完成后要进行小范围的试运行,针对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确保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发挥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主要是围绕企业员工而开展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所以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应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员工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员工参与制度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切实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4.加强对激励制度的改革。要想发挥激励制度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要不断加强对激励制度的改革。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奖罚要求和具体措施,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评估并及时公布评估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监督,注重量化;其次,要强化进取精神,注重精神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各自职责,强调合作精神,从而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氛围;再次,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竞争是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方式,按照公正的方式在企业内形成良性的竞争,使员工感觉到压力,进而转变为动力,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最后,将再培训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在知识时代背景下,社会更新替换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再培训才能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度建设才能使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应不断完善制度制定的程序,保证其合法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制度科学性的建设,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发挥人力资源规划制度建设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作用,加快企业改革,推动经济的不断发展。
[1]李仁杰,吴聪聪。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探究[j].经管空间,20xx(3)。
[2]冯国灿,王鸣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初探[j].企业管理,20xx(9)。
[3]李永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d].郑州:郑州大学,20xx.
[4]赵浩汝。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探究[j].人力资源,20xx(9)。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四
:本文主要研究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并对薪酬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
:绩效考核;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建设作用。
薪酬制度不仅是衡量单位员工工作情况的指标,也是激励事业单位职员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薪酬制度主要与单位员工的工资进行挂钩,根据不同员工的工作成绩,来完成员工队伍收入的合理分配。薪酬制度需要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进行薪酬等级、薪酬金额、薪酬分配制度的制定。只有将单位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才能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合理,才能实现单位所得收益的最大化。而绩效考核则主要负责对单位员工工作成绩的量化,通过特定绩效考核与评价标准,来完成对员工工作等级的划分。通过将单位员工工作内容进行量化,能够帮助职员衡量自身的工作绩效,从而确定相应的薪酬标准。只有完成对员工工作内容的绩效考核与评估,才能构建公正平等的薪酬制度,才能有效提升职员的工作效率。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建设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事业单位效益的最大化。
2.1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关联性的认识不足。
相比于企业的营利性目标,事业单位则主要承担着公共服务的社会职能。因此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当前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与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的联系程度较弱,这就导致了薪酬分配的不公平问题。而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尚未认识到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因此在绩效考核制度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评价指标过多、评价标准不规范的问题。由于事业单位工作具有服务性特征,所以管理人员想要完成每个指标的量化,则显得非常不切实际。因此当前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方面,还存在着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关联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2.2绩效考核内容与方式的设置不当。
事业单位在对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所使用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多种多样,且绩效考核准则设置中也存在相应的缺陷。因此事业单位工作职员对绩效考核,始终保持着怀疑与抵触的态度。这种不平等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设置,大大降低了事业单位薪酬制度的权威性,并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低下。而且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的设置过程中,并没有对绩效考核的理论观点,做出符合现实实践的内容表达。这就导致在运用绩效考核进行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操作问题与制度界定问题。过于随意的绩效考核内容与方式设置,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2.3绩效考核制度的僵化。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与薪酬制度的挂钩,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绩效考核制度只是薪酬制度的一部分,而并非单位员工收入分配的决定性因素。但某些事业单位却将绩效考核,作为衡量员工工作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的僵化。一旦事业单位过分追求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就可能致使工作人员只顾一味迎合绩效考察,而降低自身的工作质量与办事效率。
3.1推动绩效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的规范化。
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标准的构建过程中,只有秉持着公平、公正和公开制度指标,才能够实现绩效考核的规范化。当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标准,主要根据不同单位的社会服务类型,进行单位员工工作内容的等级划分与评定。同时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方式的制定过程中,需要通过规范性的工作职能分类,来保证最终绩效考核的效果。只有制定规范化的绩效考核标准与考核方式,才能实现全体员工薪酬分配的公平,才能提升员工工作的专业性。
3.2形成绩效考核与薪酬相结合的奖励制度。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与薪酬制度的结合,构建出公平的工作人员薪酬与升迁机制。当前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大量的基层人员,通过绩效考核来决定工作人员的薪酬,不仅可以提高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绩效考核奖励制度的前提下,基层员工的工作能量会得到较大施展,从而实现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提升。而且基层员工的升迁概率会大大增加,员工也有更多机会来实现单位效益的增长。因此绩效考核与薪酬相结合的奖励制度,能够创造出更加良好的工作与晋升环境。
3.3实施多元化的薪酬奖励制度。
在以绩效考核为主的薪酬制度建设过程中,还要制定多元化的薪酬奖励制度,以保证事业单位中其他员工的薪酬权益。对于那些绩效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员工,单位管理人员不能一味进行批评打击,或者给予这些员工较低的薪酬工资,这会严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薪酬奖励制度,肯定单位在工作中优秀的部分,并对没有完成的工作进行批评指正。同时也要开展相应的工作内容培训,来帮助员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只有建立起多元化的薪酬奖励与绩效考核制度,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内在潜能,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与进步的前提下,事业单位面临着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的压力。而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绩效考核在薪酬体系建立过程中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单位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工作内容考核的公平化与合理化。而且以绩效考核为主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并有效提升职员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1]包晓颖.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xx(08).
[2]李保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机制的构建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03).
[3]杨华宏.新常态下健全长沙县政府绩效考核机制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xx(33).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深入,对人才的需要量日益增长,而相应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只有具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制度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由此可见,制度是针对于组织成员来说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人。人力资源制度是是企业内部对员工进行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法则,反映了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内容、方法。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制度,可使企业人力资源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员工工作效率。
2.1制度制定程序不合规。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我国部分国有企业法律意识不强,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时,未履行法定的民主决策程序,这样制定的制度从法律意义上是无效的。或者不注意书面材料的保留,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企业往往陷于被动。
2.2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阶层有着比较重的权力意识,内部员工也有一定的等级观念,管理活动往往注重集权和控制,不注重放权与分权,造成形成的管理制度刚性过强,只见静态的“事”,不见社会性的“人”及个体特点,难以体现建立在“认识人、尊重人”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管理活动僵化,制度越来越复杂,而管理效率反而有所下降。
2.3“拿来主义”盛行。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理解,抄用他单位管理制度的“拿来主义”十分普遍,管理制度不适合本企业或制度模块之间相互矛盾,导致制度效用不佳。
2.4薪酬激励制度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不能与时俱进,薪酬发放仍然搞平均主义,工资收入和个人业绩没有很好地连接起来,分配形式单一,没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难以形成良性的开发个人潜能和能力的模式。
2.5绩效考核不科学。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大多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员工进行打分并综合排序,考核方式严重依赖领导的考评和民主的评议,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模糊不清,使考核结果不真实、不准确。
2.6员工的培育被忽视。国有企业存在着培训方法单一,忽视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重视知识技能培训而忽视“冰山下”素质的培训,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不畅,对员工的职业规划缺少帮助等问题。
3.1制度制定程序合法。凡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没有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代会闭幕期间的,应征得超过半数职工所推举的职工代表同意。审议通过后应将制度广泛公示,必要时要求职工阅读后签字确认,确保职工知晓并自觉遵守。同时,企业应注意保存有关程序合法和进行公示的证据,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3.2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定人力资源制度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制度编写完毕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有条件的可进行小范围试运行,通过试运行检验制度的严肃性、合理性、科学性、完善性。在制度制定时,还应注意在制度中建立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调整机制。
3.3落实人本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制度建设中,应放弃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引用新的方式方法,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激活人的潜能为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成长。
3.4健全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应当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和薪酬调查,建立与劳动力市场机制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对内应使员工感到公平,对外企业在薪酬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做到使企业薪酬水平既具有动态激励作用又具有市场竞争力。
3.5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应有专门制度明确规定,确定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减少主观随意性,增加考核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使员工信服。建立由员工代表、企业工会、上级主管组成监督机制,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有条件的话,可以联系激励政策,构建激励性绩效考核机制。
人员均有畅通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必须构建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运用科学的手段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营造一个和谐积极的企业工作环境,发挥员工潜能,防止人才流失,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六
论文摘要: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治理机制特点,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从长期来看,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会越来越松,并会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扶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会进一步得到缓解。但是,目前强化制度建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金融制度中小企业融资。
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地位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治理机制特点,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近年来,国家采取许多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但与迅猛发展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相比,“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1.贷款难。
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客观事实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效益性的考虑,往往将90%的资金集中投向数量不足5%的aa级以上的大型优质企业,中小企业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信贷。另外,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请求很少给予积极的考虑。再者,中小型银行尤其是非国有的中小型银行数量不足、运作质量不高,更加堵塞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担保难。
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产少、信用低等弱点,导致在寻求担保中遇到一系列不易解决的问题:一是很难找到符合担保条件的担保人;二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抵押物非常有限,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时,就很难找到能为银行所接受的抵押物;三是办理抵押等担保,环节多、手续多、成本高,导致贷款企业望而却步。
3.上市难。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立股票交易的资本市场,这就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了在股市运作中直接融资的机会。但是,由于入市门槛过高使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即使深圳证交所开设的中小企业板,降低了上市门槛,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
4.债券发行难。
除股权融资外,发行债券是企业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入资金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公司法))规定了比较苛刻的发行债券的条件,如“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等,这就使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
5.民间借贷难。
由于国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我国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民间借贷市场十分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银行的功能。如温州的“钱会”和石狮市的“十日会”等。
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最主要渠道的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其主要原因足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成本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不占市场主导地位,处于市场的边缘,容易在竞争中经营状况恶化或倒闭,中小企业的市场风险比大企业大。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缺乏有效资产作为抵押,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二是对中小企业贷款监督成本高。有的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漠,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使银行的投资风险加大,挫伤银行对企业支持的积极性。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额度小、单位分散的特点,与大企业贷款相同的管理和监督环节,中小企业管理和监督费用一般是大企业的5倍;二是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中小企业本来生存周期就比大企业短,信用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本身就有很大关系,无法评价与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就无法评价与预期企业的信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由于企业经营风险较大的原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制度原因。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中缺乏中小金融机构,现有的金融机构于对自身的经营成本原因,一股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加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以知识和智力密集型为特点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缺乏银行所必需的抵押物,即使是经营效益比较好,也很难得到贷款。中小企业担保}几构的出现只能对其中经营效益较好、而又缺乏银行所需要的担保和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对于这类企业无法得到贷款是我国现有的金融制度造成的,担保机构如果能通过有效地审查和反担保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就能有效地规避和降低风险,而不会转嫁风险。对于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竞争优势薄弱的现象,通过贷款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如果担保机构对这样的企业提供担保,显然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担保机构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不仅在于风险的承担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提高其对风险的鉴别能力、提高如何在大量的中小企业中选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又能够诚实、守信的企业。
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组织体系。
在目前的金融组织体系中几乎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渠道。国外的经验和理论都表明,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有很强的向中小企业借款的倾向。同时,中小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了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发展。
2.组建政策性中小银行。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启、、低息贷款,并向不能从一般金融机构取得足够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效的金融支持系统,灵活运用各种金融j=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和财务管理等多种服务。
3.组建以中小企业为丰要服务对象的社区银行。
由当地的民营企业家出资,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和监督下,组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社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对当地的民情,生产和企业信用状况非常清楚,可以建立比较灵活的放贷机制。同时加强监管,一旦不良贷款接近社区银行的自有资本,,及时关闭这些社区银行,那就不会出大问题。处于社银行自身利益,他们有足够的激励机制来向中小业放贷。
4.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渠道。
政府采取多种扶持措施,改善这些银行的资产质量,并加快信用合作社的改造、改组工作,通过法规规定其职能,使其成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5.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它可以分别由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按一定比例共同}}{资,自愿入股成立;其主要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托、投资、租赁和咨询等服务,办理中小企业信托投资、租赁等服务,办理中小企业信托存款、信托贷款、信托投资、风险投资业务,对濒临破产、倒闭的中小企业收购或协助兼并,推进中小企业资产重组,以优化中小企业结构。
6.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服务。
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标志是:市场细分为多个层次,不同类型的证券、投资者、融资者、中介机构相对分开,各得其所;市场的风险程度、上市条件、监管要求也有差另;市场之间又是连通的,不断发展、经营业绩好的上市企业可从下一级市场上升到上一级市场,最终形成一个“无缝”的市场。
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仅要有证券交易市场,还应该包括场外交易、柜台交易、直接的产权转让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本交易,而证交所内部又细分为包括主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证券集竞中价交易、大宗交易、非流通股转让等若干平台。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七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国家审计结果披露因“审计风暴”而引发的在实践方面的缺失问题,文章从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特点、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思考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当前国家审计报告披露的实际问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国家审计;报告制度;规范。
2004年6月,xxx公布了最新年度政府审计,大批案件被曝光,十多个部委被点名,在社会上引起风暴般的效应。本来,国家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如此不留情面地揭发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问题,触动体制痛处,这还是第一次。此次国家审计结果的公布及此后产生的争议,也引发人们思考:国家审计结果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布、如何向社会公布?笔者就此问题发表拙见。
一、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特点。
由于审计对象不同,政府和民间的审计报告制度也有不同之处,从理论上看具体表现如下:
(一)依据的法规不同。国家审计的主要对象,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xxx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家事业组织;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他所依据的主要法规为《xxx审计法》,根据《xxx审计法》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而民间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盈利单位,他所依据的法规为《xxx注册会计师法》,根据《xxx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实施审计工作。因此,政府和民间的审计对象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法律上的立足点也不相同。
(二)审计报告的程序不同。由于政府和民间的审计的性质不同,政府审计是一种代表人民意志的审计活动,而民间审计则是代表相关利益集团利益的审计活动。因此,它们的程序也各不相同,前者是按行政程序来进行的,而后者则是按法律规定程序和民间惯例来进行的。
(三)审计报告的内容不同。国家审计的内容是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是指依照《xxx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是指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财政、财务收支的划分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某些方面它们是重合或交叉的。而民间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目前虽然国家审计在法律上就审计结果报告和通报作了大概的规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从审计报告的实践来看,尚未有明确的、正式的国家审计结果披露制度。而民间审计则已有一套完整的审计报告体系。
因此,从政府和民间的审计报告制度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国家审计报告制度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发现,国家审计报告制度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二、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前提。
国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审计结果之所以要公开透明,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公共资金和公共资产的委托与受托关系的需要。所谓国家财产,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就是国有资产。我国法律规定,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我国法律还规定,由公民纳税形成的公共资金,使用前必须列入各级政府预算,预算由人民代表批准,预算执行接受人民监督。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审计报告的公开、公告制度是推进政府行为公开,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审计工作公开、公正、公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确保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压缩腐败产生的空间。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是“利用公共权力达到私人目的”。而腐败者的行为选择是典型的风险决策行为。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指出,“一些人成为罪犯不在于他们的基本动机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在于他们的利益同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加强监督与制约,尤其是制度化的监督与制约,可以提高腐败行为的条件成本,加大其风险,从而“防患于未然”。因此,只有让监督变得无所不在(将监督对象的活动公之于众),让对权力的制约切实可行(具有独立性和强制性),握有权力的人才不敢越轨,不敢伸手,因为“伸手就被捉”。
(三)消除制度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行政领域,下级“糊弄”上级是经常发生的事。下级敢于大胆“糊弄”上级的根源之一是行政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制度性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不但存在于市场交易领域,也广泛存在于行政领域。上级虽然在权力上占优势,在信息方面,下级却占定了绝对优势;下级虽然在权力上受制于上级,但却可以通过封锁与扭曲信息“糊弄”上级。因此,解决制度性信息不对称问题应当从制度建设方面下手,审计监督制度以及审计结果披露制度是最为真实、有效的一种方法。
三、当前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缺失问题。
在我国,审计结果公告方式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国家审计报告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也处在形成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八
长沙市星级酒店管理都是在长期运营试业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其中薪资发放也是结合了市政部门对薪酬的规定加上酒店自身特点而定的,许多星级酒店的薪酬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很多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对市场的调查又反应出,长沙市星级酒店基层员的工资要低于其他市区同级别酒店约200-300元,其它岗位的职员工资相比之则更低。在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求职者排斥的当今社会,酒店的薪酬越来越低,薪酬设置模式越发不具备竞争,则人员就特别难招、且流失严重。因而近几年长沙市几乎所有的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
(二)薪酬结构不合理。
当前长沙市大多数星级酒店职员薪酬结构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浮动工资)、效益工资等两个部分合成。岗位工资占基本工资的70%,这是职员薪酬的大头,主要根据其所处的岗位而定;浮动工资占30%,这部分工资的活动性比较大,主要用于职员的绩效考评;绩效工资则根据酒店一年或季度的盈利情况来统计与考核。就当前执行的情况而观之:浮动工资要低于绩效考评分85分时,这部分工资才会被扣发,而且这部分工资包含在基本工资中,所以除了有严重违纪外,管理者一般不会让职员低于这个分数,因而造成职员养尊处优的性格,其忧患意识不强,无任何工作压力,也不会有更多的上进心。职员绩效工资差别不大,致使酒店想留的人留不住,要用之人招不来。
(三)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
当前长沙市星级酒店的薪酬结构的浮动和绩效两部分工资均与绩效考评之间的联系相当密切,每家酒店都有制定绩效考评表,表中对岗位的具体要求作好详细说明,还标明了考核标准,但是否具有可执行性、科学性和可评估性等,值得怀疑。从现有的酒店绩效考评其执行情况而观之,绩效考评体系大多数酒店都不够完善。主要在于:管理者对执行过程的监控不力,工作指导既不及时又不到位,对标准执行中的问题和结果未作具体记录和备底,考核所要求的基本材料空乏。由于没有平时记录情况登记,致使考核时期只能凭主观印象打分,导致绩效考评中职员工作的真实情况无法展现,造成考核结果失真。
(四)薪酬制度制定不具有公开性。
长沙市星级酒店的薪酬制度一般由酒店的总经理室和综合办公室制定,职员对薪酬制度的制定、管理过程通常没有太多了解和知情权。薪酬方案一经制定,职员只能被动地接受,若职员对其存在不满情绪或觉得方案不公平,他们无权作出改变,除了抱怨和发牢骚以外,几乎无法改变命运;当职员在工作中带有这种不满情绪,就必定会消极怠工、混日子,甚至传染他人,给酒店造成更恶劣的后果。而酒店的管理层却相对比较稳定,他们没有太高的学历,对酒店如何发展没有太多的概念,影响着酒店的管理水平提升。正因如此,很多酒店管理岗位人员长年不变,基层工没有晋升机会。
长沙市星级酒店的薪酬体系存在上述问题,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薪酬管理方案。
长沙市星级酒店中三星级诸多,这类酒店在长沙市区遍布每个角落,尽管他们每年都制定经营目标与管理方案,但与本酒店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及长沙市酒店业的发展规划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许多酒店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模糊,没有太多竞争意识,人力资源职能战略和薪酬战略更差,大多数酒店只是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当作人事或文员工作来统一管理,当作日常事务来处理。管理层对薪酬管理持无所谓态度,这是长沙市星级酒店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出现薪酬结构性问题而无法切实得到解决的重要原因。
(二)缺乏科学的薪酬设计。
从长沙市星级酒店现实情况调查来看,酒店薪酬设计工作单一,一般就是由酒店的人事主管来完成。设计薪酬级差时,过度依赖于设计员的个人经验。由于精力和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很多酒店的薪酬设计步骤不科学,岗位分析、职位评价等综合方法使用较少,他们直接借鉴其他酒店方式方法,基本上不按照自己酒店的特殊情况,或直接套用酒店传统的体制与制度,在运作中根据长沙酒店管理普遍性情况对职员薪酬结构进行微调。可见长沙市星级酒店在薪酬设计时过程简单,步骤单一,很少考虑岗位职责与价值差异。
(三)忽视薪酬调查和薪酬定位。
从长沙市星级酒店薪酬的平均水平来看,平均水平比较,都有一定差距。从长沙市星级酒店薪酬水平偏低的原因主要是酒店经营状况水平一直较低,难以大幅度提升薪酬管理的水平和级别。但长期以来始终忽视薪酬管理的市场调查和薪酬水平合理性定位,同样是导致长沙市星级酒店薪酬管理无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原因。长沙市星级酒店薪酬处于酒店行业的下峰,导致薪酬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留住好的人员。
(四)绩效管理执行力不足。
绩效管理应用于星级酒店职员薪酬管理,是有效激励职员积极工作的重要方式,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薪酬差异”来反映绩效水平。从长沙市星级酒店不同岗位的职员情况来看,由于岗位特征不同,职员的个人素质相异,这必定会产生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工作绩效,职员日常工作中对酒店的贡献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而酒店给予职员的经济回报自然要拉开一定的差距,尤其要将这种差异用最为直接现实的方式———薪酬差异表现出来。但是,目前的情况表明,大多数酒店除了公关、销售部等少数部门的绩效薪酬考核执行是按这一规律进行的以外,其他岗位绩效考核基本上作用不大,绩效考核对薪酬管理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酒店薪酬的激励功能自然退化。
结合长沙市星级酒店目前薪酬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要化解问题,则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酒店的薪酬体系进行系统规范和科学设计。根据现代薪酬规划思想,科学合理的薪酬系统设计,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力求在每个环节中尽量合理化和规范化,防止走入薪酬管理的误区。一是要对每个岗位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对酒店中某个特定职务的设置意图、要承担的具体任务、以及处于该职务中的职员所拥有的权利、职位的隶属关系、工作条件等进行统筹收集,以便进一步明确其职务职责,并确定完成其所需的条件、行为,需要何种人选。二是对所有岗位进行客观评价。对星级酒店内部中各工作及构成因素进行系统而理性的评价,确定各岗位结构和岗位之间存在的区别,并进一步评判岗位的相对价值差异,按照星级酒店内部一致性原则,确定职员的薪酬结构。三是对长沙市同系列、同级别酒店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该步骤主要在于解决星级酒店职员薪酬的外部竞争力,重点选择有竞争关系的酒店,着重思量酒店职员从酒店流失以后,他们的主要工作去向和就业方式,和他们招聘进来的主要渠道来源。在确定其工资级别时,要参考本市劳动力市场情况。要统计每个月的工资,分析出星级酒店薪酬特征。四是薪酬水平重新定位。在长沙市星级酒店管理层的支持下,一方面要开展全面、详细的薪酬管理情况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与长沙市星级酒店的实际情况制定薪酬定位策略,继而确定各岗位的具体薪酬水平。
高校制度建设论文篇十九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只有社会经济环境良好,才能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从我国经济环境的现状来说,其还是非常有利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本文就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环境进行详细分析。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济环境。
我国农民工数量巨大,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农民工问题也十分关心和关注。从某种角度看,农民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我国农民工问题也日益突出。就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有大量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甚至发生个别农民工被迫跳楼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发生有一部分原因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我国缺乏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促进的,想要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想要提升经济环境,就需要借助制度建设来实现。
首先,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农民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却没有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工问题日益突出,这显然有失社会公平。在社会中,出现了城乡的隔离和对立的情况,有些城里人甚至会对农民工产生歧视,就像很多企业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所以肆意妄为地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如果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诸多问题就会得到改善,并且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其次,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制度建设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坚实的后盾,消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内需,拉动消费,从根本上说,这非常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于当今的经济环境是否与之匹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已被社会所认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提高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从而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第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支撑。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环境能给他们带来就业机会和足够的收入,使他们有缴纳保险费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环境是企业盈利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保证,从而使其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就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有很多因素都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如国民经济提升、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等,但还有一些影响制度建设的因素,如经济发展的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缺陷。因此,想要更好地推动制度建设,就必须要优化经济环境。
3.1针对社会保障制度,修改相关的经济立法。
制度的实施需要法律的保护,只有健全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仍有待完善。由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利益关系复杂,实际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因此,国家要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有关立法工作,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农民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法律法规及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如,相关部门可以从《劳动法》入手,在《劳动法》中明确对农民工的权利保护,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平就业的机会,尤其是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劳动法》应该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各项权利。另外,《劳动法》要规范农民工用人制度,如农民工进入企业后,企业必须和农民工签订有效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具有有效的盖章,并且劳动合同必须要给予农民工一份,以免在发生问题时,由于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无法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资的情况,全力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应该进行严厉惩罚,为农民工创造有利的就业环境。
3.2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平台的建设。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从两方面展开,不仅要与现行制度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农民工的特点和需要。流动性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征,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建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和接续,这就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保证农民工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保障权利。我国可通过推广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方便农民工在各地之间转移社保信息接续,尤其要保证接近退休年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平稳对接,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还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民工流入地、流出地资金保障接续精算模型,采取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措施,科学合理地计算农民工输入地和农民工输出地社会保障转移金额,确保农民工社保基金收支平衡,持续健康的运行。另外,我国要继续完善农村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确保社会保险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效转移。
3.3创新基金筹集机制。
基金短缺问题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主要困难。新形势下,我国要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保资金筹集机制,适应农村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迫切要求,这就要创新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机制。首先,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为农民工社会保障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拓展资金筹集的渠道,拓宽农民工人社会保障范围。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单位和个人应履行的职责,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确定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从土地出让金、集体经济或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等资金中,按比例划分、筹集农民工社会保障资金,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使社会资源成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补充。另外,我国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从而保证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3.4政府要注重经济环境的公平性。
在经济环境中,有很多经济不公平的情况发生,如经济贫富相差悬殊,因此,政府应该注重经济环境的公平性,从整体上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经济环境。从20xx年到20xx年国家财政总共增加15263.2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而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虽然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非常小,最多年份只占2.1%,与发达国家接近或超过一半的支出,相差甚远。总之,在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承担着相当重要的责任,我国需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注重为经济注入更多的公平因素,成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支柱,为社会的公平、稳定做出贡献。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想要更好地建设农名工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就必须优化经济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上,才能促进健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然,农民工高度的流动性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使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更加艰巨,由此而引起的矛盾也更加复杂,单从经济环境角度的分析,并不能涵盖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全部要素,还有很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时,我国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成为真正的获益者。
[1]石宏伟,孙万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xx(14).
[2]张太宇.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xx.
[3]谢娇娇.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xx.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618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