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是汉字音节,用以书写语言的一种声、文符号。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请大家积极参考和借鉴这些范文,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一
新课程背景下,《思品》新教材已“出落”得形象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然而,其中的致命伤依然存在,如有些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依然如故,抽象、难懂、枯燥、乏味等学科特性“傲然挺立”。在教学中,授课老师没有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转变教师角色,依然循着传统教法进行“灌输”,“满堂灌”、空洞说教甚嚣尘上。思品课教学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既不生动又不精彩。如何让思品课摆脱面前的窘境,让它具体生动形象而又精彩呢?结合近两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谈些切身体会和感受,以与同行交流学习。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恰当合理有效的课前预设,将铺垫起课堂教学有效生动精彩的序幕。两年来的有效性研究,两年来的缜密思考,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切认识到:思品课能否上得有效生动精彩,与本节课的充分准备、有效预设密切相关。充分的准备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保证。有了充足的时间(至少4、5个小时),还要有充分的课程资源,如新课标、教师用书、优秀教案、备课所需的其它课程资源等。资源备全,接下来就是要认真阅读,钻研吃透它们。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在吃透新课标的基础上,提纲挈领,不仅能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理解本节课在全书、本单元乃至于本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弄清教材编者的意图及其实现方式,而且也能从微观上、局部上,具体地厘清其脉络体系,及实现它的编排次序,核心知识的内涵实质所在等。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经过周密细致的思考,悉心归纳提炼出本节课要实现的“三维”目标,为有效预设定向。有效的“目标预设”一定要与新课标相一致,要体现本节课的主旨中心,语言表述要尽可能的准确、具体、简练、操作性强,切忌空泛、不切实际。
定下目标,紧接着就要设计教学预案。设计预案,就要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选择采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恰当教学法;就要考虑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需要用何方式手段组织教学;就要设想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或可能出现的应激情境,并且预设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也必须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实际困难或障碍,学生的内心需要、愿望和要求,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及人性化的要求,使教学预案具有人文特性等等。然后,在综合各种备课要素的基础上,编制设计书写可行性预案。
以上做出的各种预设,一定要准确、具体、恰当、合理,要尽可能地与教学实际相契合,同时要为预案中可能的不合时宜的教学设计预留空间,使老师能够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预案,恰当实施预案。这样的教学预设可能是有效的,未来的课堂教学也因此可能是生动的精彩的。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将铺陈演绎出一台生动精彩的“大戏”,酿造“有效性”的美酒佳酿。
要使一节课上得有效、生动、精彩,必须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有效反馈,有效活动,有效管理。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使学生在探索中得到全面发展。
有效讲授必须是思品老师不讲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是抽象性概括性强的内容。必须是在学生心中疑窦丛生、有强烈弄明白意愿时才讲。老师的讲授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击中要害,要精讲、讲透,不上“随意课”。有效提问要求思品老师一定要在核心知识处设问,注意设问的坡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问题设问要具体、准确,指向性明确。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够开启智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以问题激趣,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倾听要求思品课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互动交流之时,要学会倾听。要彼此尊重,能够听进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尖锐对立的意见。要注意倾听的礼仪,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注意倾听的技巧,善于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核心,瞅准机会巧妙反击。
有效反馈要求思品课上的反馈是及时且必要的。不论是学生回答问题时精彩表达,还是学生有疑问时的勇敢提问,抑或是生生交流时的积极表现,等等,老师都要有简短恰当中肯的评价,以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志愿投身教学进程。反馈渠道要畅通,反馈方式要灵活,反馈目标要明确具体。
有效活动要求思品课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围绕“三维”目标,注重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要全员参与,学会自学与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交流沟通,学会共同体验、彼此分享、携手进步、生成提高。一切均在活动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有效管理要求上述所有环节或步骤,统统纳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层层落实之中,在老师的有效掌控中,按照有效预设或教学预案的设计逐一实施。如果出现预案之外的特殊情形,思品老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相机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保证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
三、有效的'评价策略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动精彩的强力杠杠和平衡器。纯粹的纸笔考试的评价方式已经显露出其弊端,也使我们的思品教学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沼”之中。为应试考出一个好的成绩,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一讲到底,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或接受,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学,一切都忽略不计了,这样的教学能够有效生动精彩吗?改变甄别式的评价方法或策略成为新的必然选择。
变单纯的纸笔考试,为全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并且着眼于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不仅有过去作业批改、考试打分的纸笔考查,又有注重过程的描述性评价。由定量考查发展为定性与定量结合考查,由精准考查变为模糊语言描述,由只注重单方面的成绩考查,变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整体考查,好学生多关注缺点,差学生多发现闪光点,等等。这样的考查评价机制或策略,使对学生的评价考查更全面,更能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的素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热情,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更有利于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生动精彩。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二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设立了两框内容,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谐的文化乐章”两部分,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节日、标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文化没有优劣之别,从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分为“开放的胸怀”和“搭起文化的桥梁”两部分。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在日益开放的时代,与不同的文化共处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珍惜、爱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以开放的态度尊重不同的文化,同时更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宽容的态度,克服面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三、
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和其他文化的距离拉近了,但有些同学迷失在其他文化中,对本民族文化不甚了解或不屑于了解;有些同学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态度;有些同学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由于语言问题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会使得沟通产生困难等。因此,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才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一代中学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知觉器官,做到“细观察、多动手、勤思考”。通过观察、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自主探索”的教学模式,采用情境探究法、谈话法等,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的任务。
4、协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协作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等。
教师以主持人身份。
同学们,欢迎来到《漫步地球村》。
出现,拉近师生间的导入新课:漫步地球村回节目我是主持人xx。今天我将和。
距离,激发学生参与顾前面所学大家一起踏上世界文化之旅,去。
兴趣,突出多元文化。
领略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
“地球村”主题。
俗呢?节日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关注。
发言回答问题。
通过活动进一步明。
差万别的文化都统一起来?能不好铺垫。
能推行一种文化标准?(2)否认。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会是什通过讨论使学生明。
么样子的?确“全球化”不是“标。
活动五:学生表演情境剧。
准化”
刚来华不久的杰克在散步时,碰。
到了这样一件事……。
活动六: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杰克为什么会生气?如果。
你是杰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为什么同样的问候会有如此不同。
活动七:情境问答的反应?
大屏幕显示情境。思考为什么会。
产生如此多的误会呢?我们不与。
“老外”交往行吗?
活动八:出谋划策。
讨论:如何克服文化差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
多媒体出示选择题和简答题,检课堂练习。
测本科所学知识和掌握情况。
用学生喜爱的情境剧表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使学生有话可讲。
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学以致用,巩固基础。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
请说一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和感课后小结达能力和口语表达。
受!
能力。
面对不同的文化、面对文化上的布置作业。
差异,我们应该怎么做。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世界文化之旅。
各国文化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的文化。
各国文化习俗各有千秋。
风格迥异的行为方式共谱和谐的乐章。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的小组合作的学习的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小组之间搜集各种各样的民族和国家的不同的节日和文化习俗。课后让学生。
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总结的很好。特别是课前收集的各种人物以及实物图片使学生直观形象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情境剧的表演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教学条件的有限而学生的准备的不是很完整,只能在以前的学的内容和书本的上的一些信息中搜集到了课堂上的一些内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完成了课堂的任务,学生参与了课堂的活动,在学习中不断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自己完善了自己。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一堂课,我会在课前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并多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听了各位同仁的点评我更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多研读教材做到教材熟烂在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育素养。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三
乌市第十六小学王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发现春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1)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身边的变化,记录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映春天特征的图片或照片。
(3)搜集反映春天的歌曲、儿歌、成语或古诗。
1、春姑娘来敲门,跟随春姑娘到春王国去看看那里的景色。
2、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教学视频《春天来了》。
3、引出课题《春天来了》。
1、教师提问:你都看到春王国里的什么了?
2、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和视频欣赏,回答春天的特征。
3、师生互动:用剪贴画的形式让春天的主要特征在学生眼前重现。
4、师引导:由春天天气渐渐暖和了与冬天对比,引出春天同学们的户外活动丰富多彩。
1、出示幻灯片:踩草坪、摘花图。
2、请同学们对这些坏习惯进行辨析。
3、让同学感受你的朋友受伤了,你该怎么办?
4、引出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辨析,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给学生的行为习惯给与良好的指导,从而顺利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交流感悟,夸春天。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的设置从一年级学生爱活动、喜欢唱歌的特点出发,通过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赞美春天,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由景生情,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春天。
2、老师进行点评。
3、乘着歌声的翅膀,老师与同学一同去感受春天的快乐。(本环节通过唱一唱、跳一跳、说一说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留住春天。
1、提出问题:这么美丽的春天,我们怎样留住她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予以肯定。
3、请同学们用画画的方法,留住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
4、学生作品展示。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画一幅画的方式,来了解同学们所观察到的春天的美景,然后让有意愿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锻炼了全体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欢快的课堂慢慢安静下来,让学生享受春天的美好。)。
年
级:一年级。
课
题:春天来了。
执教者:王。
瑶
联系电话:***。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四
20xx年的中考工作已经顺利结束,面对我校中考取得的辉煌成绩,作为中考政治学科的教师对于政治学科目前的满分成绩倍感遗憾,感觉和全体政治组教师的付出相差甚远。政治满分人数为19人,从满分率来看是三年来人数最少的一次。从平均分和及格率方面看,还是令人满意的。
1。 命题的指导思想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仍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促进学生灵活、主动地学习。
2。 试卷形式的新变化
今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满分仍然60分,选择题13道,非选择题5道。选择题前3道是时事政治,非选择题每一大题的题目基本上都按七、八、九三个年级的顺序排列,整卷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材料题仍然是一时事作为背景材料如“十二五规划”。
与去年相比,今年题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七年级知识点以表格形式出现。
(2)、关于民族的问题以一道大的材料题形式出现,问题设计的结合材料,但答案非常基础。
(3)、最后一道题有一个小问增加了难度,而且是我们人教版教材里没有出现的问题,在浏览题中有过类似但问法有所变化的题。
(4)、开放性题目略有增加,占7分,试题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材料短小、新颖,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答案不唯一,不搞单一的采点给分,鼓励创新,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余地。
(5)、试卷文字量减少。
与往年相比,今年政治学科的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1)、 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题目的取材上,能注意选取有关遵纪守法、尊重他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祖国的进步等方面的生动事例作为素材,既有正面的教育引导,又有反面的教训和思考,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第4、5、6、8、9、10、15题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第13、18题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第17题是对学生进行维护民族团结教育。通过以上试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关注人生、关心生活,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本次命题既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应用的考查,又重视能力立意命题;既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又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重视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如第15题的(1)、(2)和18题的(1)等)
(3)相对本校学生学习实际,本次命题难度偏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4) 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命题设计上加大了开放题的力度,选材开放,设问开放,答案开放,有利于教师克服“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努力搞活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彻底摆脱“读死书”、“死读书”的陈旧学习模式,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年政治中考开卷的形势得出九年级在总复习阶段应合理利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形象的说,这一部分应叫地毯式复习法,即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阶段的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一阶段的复习九年级全一册已经复习完毕。下一阶段重点是复习八年级下册的知识,大约需要6周时间。主要用题是《大决战》。并穿插信息题。
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法:根据教材内在联系,可采用比较法,把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掌握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设计针对性强的试题,帮助学生练习巩固,利用课余时间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与辅导。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选题,顾全上、中、差的学生。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知识记忆的情况和欠缺的地方,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保证一节课至少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发现问题。对学生没有准确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透彻他讲解,帮助学生记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部分时间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主要是教给学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方法。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主要用题是《中考复习指导》、《竟赢》、《大决战》、《文曲星》,中间穿插信息题。
第三轮复习:全真模拟练习。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指导学生查清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紧时间补遗。我们需要结合历年的中考题,搜集相关的信息汇编成高质量的试题。
要注意的问题有:本阶段的复习目标主要是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知识的再提高。这一阶段主要环节是教师要精心编选好练习题,并定时训练和讲评。主要用题是《中考复习指导》、《大决战》、《文曲星》,中间穿插信息题。
首先,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纵观全面,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试题。编写试题首先要选基础,即通过多练使基础知识在理解和应用上达到运用自如、熟练、准确、举一反三。
其次,选薄弱环节训练,就是对学生易出问题的知识点或思想认识方面强化训练,练得多了,就会化难为易了。选时政热点训练。就是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并要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选类型训练,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见多识广,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时政性强,中考试题灵活多变,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今年的试题题型比较新,问法较灵活,难度较高。另外还有1分题超出教材范围,课程标准也没有要求。九年教材讲到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而此次试题问“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的提法在前几年的老教材中有过,现版教材根本没有,给学生造成很大困扰。但这道题我们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中都做了讲解,在后期浏览题中也做了讲解,并将正确答案写在资料上,因为课标没有要求,没将该提法重点记到书上。是此次满点较少的原因之一。从这点可以看出,今后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中考不可能把所有的题都练到,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去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感觉还有以下不足:
(1)学生的展示与反馈中对个别典型问题缺乏深入的分析。
(2)展示时书中的细节知识在教学中挖掘和强调的不够。
(3)对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只局限于较难的问题,现在发现基础知识他们同样需要学习指导。
(4)对于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欠缺深入的面批、面改。
(5)上课中对差生照顾的不到位,预习展示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
(6)个别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课堂中强调的不够
1、切实搞活课堂教学。
中考政治的开卷考试形式,要求政治教学必须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放在首位。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课堂教学要改变重知识、轻技能,重学习、轻运用的状况,在课堂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上下工夫。只有把课堂教学搞活了,学生的学习才能生动活泼,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2、相信重视《复习指导》,用好用活《复习指导》。
《复习指导》不仅是我们复习迎考的重要依据,也是命题工作的指南针。要把《复习指导》用好用活,不仅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复习指导》规定的基本要求,而且要充分重视其中的题例及样卷的训练,尤其要搞好变题训练。
3、重视基础,提高能力。
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夯实。命题中的基础知识考查仍占较多分值。要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命题以时政、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或载体的题目占试卷的主体,命题还突出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要注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综合运用能力。要加强学生审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4、每节课坚持复习提问和课堂小结,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使学生成竹在胸。
5、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在单元练得过程中,将历年中考题穿插在平时的的课堂训练中,由学生做,分析中考题型特点,答题方法,教师讲解题技巧,而教师的讲解要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题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以免学生怯场,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6、知识复习考点化。教材复习按课程标准要求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并及时巩固。
7、因材施教,分层次辅导学生。最后两个月,要盯住尖子生,争取每次考试面批面改,及时指出其阶段学习的不足,帮助其改正。抓住中等生,尤其是压线指标生,课上多提问多关注,课下多指导。尽量带差生,多鼓励,及时表扬,让他们少掉队。
8、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我们组的张敏、徐桂莲老师无论在课件的制作、习题的精选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每天中午自习最早看到的都是张敏老师的身影,虽然这次满分率较低,但整体分数都不低,每个班58分以上都占有很大比重,这和政治组教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8、最重要的一条是一定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认识到开卷考试的难度,并在最后两个月中加强训练一直坚持到最后,让学生形成一个记忆趋势,并带到考场上去,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总之,希望我们九年备课组的经验和建议能给其他老师带来借鉴,我们也会在这次中考中继续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五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重要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偏离,过于形式化。
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明确,使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没有仔细研读和探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只注重形式化,不能把新课程中的教学要点贯彻到教学中。教师没能深刻的领会新课程的意义,盲目的进行教学改革,彻底的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由学习,教师成了空架子[1]。这极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散漫,没有目标性,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
(二)课堂缺乏活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模式,教师自问自答或者照本宣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堂中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失去兴趣。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直接的影响。
(三)学生对课程改革不适应。
多年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体系已经根深蒂固,学生在接触新的教学方式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学生习惯了“张嘴等食”的学习方式,突然转变为“自主觅食”的学习方式,会感到无从下手。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思维的懒惰性,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还需要时间的磨练。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度过一个比较长的适应期。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应试的大背景下,教师和学校追求的是高分数和升学率,这与新课程标准有所出入,但是为了提高升学率,部分教师仍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忆课程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新课程标准成为了一纸空谈。另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非重点课程,在师资力量上也不被重视。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解决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深化改革方案。
教师在授课前需仔细研读新课程对课改的要求,完全领会新课程中的教学目标,在授课时牢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改革,不能千篇一律的走形式主义道路[3]。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出课程的重点,针对重点为学生设置问题,学生通过讨论或查阅资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比如,我们维护正义(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这一课内容,首先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什么是正义?”“我们为什么要维护正义?”“社会上哪些职业是为了维护正义而设置的?”“举一个你能维护正义的例子?”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首先明确了正义的定义,接着理解维护正义的意义,然后可以延伸到课外通过学生讨论了解维护正义的职业,如警察,法官等。最后让学生明白维护正义的具体做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牢固,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二)积极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课堂的沉闷气氛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角色转化来实现教学目的,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国家的领导人候选人,选举的要求就是能够清晰的讲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准备演讲资料。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各项能力。
(三)放缓改革步伐,缩短过渡期。
虽然教学改革更利于学生的发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放缓步伐,让学生逐步适应改革后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以缩短学生的过渡期,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到新教学模式的学习中。
(四)整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教师的评价上不仅依据升学率更要通过学生表现出的整体素质,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同时整合教师队伍,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思想品德知识,在教学上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杜绝照本宣科现象。
三、结语。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课程应该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所以教师要积极的投身到课程改革中,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教育者的使命,也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六
初中思品课就是帮助老师塑造人格。那关于思品的教学随笔都有哪些?来看看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初中思品教学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近二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回忆过去,各种滋味深有体会。要成为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老师,并非易事。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因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此谈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较广博的专业知识来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上好政治课,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人。这就要求自身的专业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具有良好的人文学科素养。同时老师的言行举止、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做到。
1、坚持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变化。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现状,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政治老师不但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言行举止上要本着多学生负责的态度,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得到的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学生的楷模。同时要树立尊重、信任的观念。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会因为受到老师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
3、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学生才能热爱自己的老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处于最佳状态之中,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讲究教法,才能从分利用课堂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要注意启发学生善于思考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到的辨析能力。在讲课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节奏,巧设问题环境,善于驾驶语言技巧,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成功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学生都希望上政治课,注意运用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成绩一直不错。
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体会到自己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这样更激发自己的斗志,在今后我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在所从的教育事业中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奉献自己青春,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作为中考科目的政治课教学,在近几年,失去了应有的学科地位。原因有三。一是:主要是指人们思想上的不重视。由于政治在中考中所占分数比重小,学生、家长加上其他学科同事都在不经意的时候把这门课当成了“小学科”,再加上教育中“政治开卷考试,不必死记硬背”的说法,必然引起许多人平时思想上的不重视;二是:政治课一周安排二课时,所以从学习时间的角度考虑;三是:由于一个班级课时少,从工作量角度出发,政治教师任教班级数必然较多,那么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就“人满为患”。再从学生自身而言,大多数学生也是愿意花几分钟做一道具体的题目,也不愿意花几分钟背一个问题。
在如此的境地下,该如何搞好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呢?
首先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我除了自己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外,还需要班主任的配合,因为班主任是学生最信服的朋友。怎样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呢?我就不看重一两次考试的成绩如何,而让家长体会到只要一门功课不抓紧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体竞争能力,就必然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就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去认真学。而学生的亲身体会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学生和家长都有所警觉,可谓“一箭双雕”。另外,我想还应向学生灌输“功在平时”的思想。由于现在学校的时间都是全部安排得满满的,学生自己的时间几乎就没了,所以得安排时间给学生看书。给学生时间上的紧迫感,以达上课时的效率。
说到提高课堂效率,我想不外乎上课时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快而有效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信息,并且能较为主动地去完成老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我认为提高课堂效率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一种是让学生“怕”。严厉的老师让学生畏惧,从而不敢不听从你的要求。但这种方法极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第二种是让学生“喜欢”。一个表里如一和上课生动的老师会具有一定的魅力,极易引起学生的好感,学生会主动而又信服地听从你的教导。我想应该在第二种方法上下功夫。
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为使学生理解政治观点,必须运用大量的事例去证明,去启发。我想应该有意识地去阅读和观看有关的报纸、杂志和影视剧。为了说明某一观点,我想应请教和发动我身边的同事去想去思考相关的事例。学生与社会接触面小,如果所举的事例他们亲身经历过,效果就更佳。我想应多从学生身边的事入手。比如为了说明初二政治中所谈的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我就例举了和对待污染环境相似的对待“感冒”的问题。由于学生对感冒几乎都有体验,所以很容易懂得对待感冒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因为一旦感冒至少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治愈,而且付出的代价惨痛(打针屁股疼,吃药嘴巴苦,又要花钱)。但是得了感冒就应该治疗,否则就要影响生活和学习。治疗时又要各方面配合,该多穿衣服就多穿,该多喝开水就多喝……最后点出对待感冒就象我们应如何对待环境污染一样,使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这一基本原则。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我还想应尝试着在初三复习课上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述所要复习的内容,并且不断启发学生自己去找相互联系的知识点。由于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所以他们都会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对待“差生”的问题上,我想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他们“另眼看待”,但决不是歧视。上课提问时,我问他们较易的问题,让他们尝尝成功的滋味,平时多鼓励。布置作业时,我让他们做简单的题目,让他们觉得作业并不高不可攀。考试后,我想应注意提示学生--你尽力了吗?你觉得自己还能提高吗?更多的是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学习成绩只说明学习能力问题,并不说明自己其他的能力差。我有别人不具备的优点。不断激励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的工作中,我认为传统的方法有着不妥之处。让学生到办公室来,脸儿正经八板地都会引起学生的紧张心理,久了学生又会觉得到哪都一样,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心理紧张的情况下交谈,其效果会打折扣。我尝试着在上课时不经意地、在走廊上随意地、在上(放)学路上、看到和其他老师交谈过顺便地与学生交流,可以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又可以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谈思品教育中学生善良情感的培养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以“仁爱”名扬天下,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为之欣慰,在欣慰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的不足,作为一名向小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承担者,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舞台对学生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思想品德的基础,使我们的下一代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思想品德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作出的某种评定。思想品德的评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口头评价,一种是书面评价。如能对学生的行为作出正确的、激在思想品德评价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励性的评价,那将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也能使学生受到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的作业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加深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课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堂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通过适量的练习,既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善良情感的教育培养。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孩子善良情感的基本阵地,而思品课的老师大都又是班主任,这就更有利于教师通过思品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孩子进行灌输,使孩子逐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逐步培养善良的情感,选择高尚的行为。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七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十几年的思品教学,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思品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思品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思品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思品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思品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思品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思品的影子。思品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思品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思品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思品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思品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思品之“故”而知新。
其次温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联系各学科的知识)。思品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商鞅变法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徙木赏金”、“立木为信”等等。再次温课外知识之“故”而知新。这个“故”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但恰恰是这一点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和积极性,最让学生有自我实现的空间,而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思品现实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充老师讲述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由此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老师更要多渠道的了解时代信息。不过不要过多的引用课外知识,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可能短的时间回答出要点。
以上这些是我个人的一些心得。总之,思品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每位思品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每位思品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也强调教学的“五认真”,这是每一位教师都知道的常识,每一位教师也都是严格按照教学“五认真”的要求去安排自己的教学。但是,本人经过二十几年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体会,认识到在教学“五认真”之外,还应再加上一“认真”,即认真进行教学的反思与重建,构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六认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严谨的教学过程。下面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与重建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什么叫反思与重建。
所谓反思就是指一节课或一段时间的教学完成之后,对这一节课的教案、课堂,或者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出这一节课的教案、课堂或者这一段时间教学的优点、缺点,以及对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教学的感想、感悟。
所谓重建就是指在反思的基础上对这一节课的教案、课堂或者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正、补充、完善,以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指导性、弥补性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进行反思与重建。
1.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优点,每一节教案都有出彩的地方,每一节课都有教得精彩的地方,这个时候,应该把这一节课连同教案,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升为理论性的东西,以此作为自己教学经验的积累,也可以作为经验向其他教师进行推广。虽然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成功的经验总是值得总结推广的。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这样做,那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会相得益彰,进步很快。本人在以前的教学中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以前的初中政治课教学中,有社会发展简史这门课,是讲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的,最后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时,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在进行这一规律的教学时,发现要让十四、五岁的学生能真正理解这一规律,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相信教师们都有同感。但这一规律又是绕不过去的坎,不讲清这一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许多原理都不容易讲清。我在一开始上这一节课是也是很伤脑筋,不知道如何讲清这一规律,后来,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找到了一个方法即倒楼梯的方法,具体如下:
这样一种很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我将这一种教学反思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及时进行了总结归纳完善,在以后的每次教学中都采用这一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住这一规律,并且向我校其他教师作了推广。
2.教育学专家指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本人认为,教学也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下来,应该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完善、改进,因为教师在备课时由于自己的智慧所限,难免有遗漏缺陷从而导致课堂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在上课之前是不容易发现的,只有在上课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这时,在这一节课之后,如果将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写下来,在下节课进行补充、完善,才能使教案更加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遗憾之处越来越少。
三、如何有效地进行反思与重建。
1.及时:一节课或一段时间的教学完成以后,就要将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效果及时的反馈,感想、感悟及时总结,以利于下节课或下一个阶段的教学。这样,可以将这一节课或者一个阶段的教学的好的方面在下一节课或下一个阶段加以利用,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
2.书面:一定要形成书面文字。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教师也进行教学反思与重建,但是仅仅停留在大脑中或口头上,没有形成书面文字,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遗忘了,在后面的教学中好的方面没有保持,错误的地方还继续会犯同样的教学错误。这都是由于没有形成书面文字的结果。
四、反思与重建的关系。
1.反思是重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过反思才能进行重建,建立在反思基础上的重建才是有内容的重建,才是有意义的重建,没有反思的重建是一种空中楼阁,言之无物。
2.重建是反思的目的和结果。之所以要进行反思,正是为了重建新的教学方案,构思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形成更好的教案和课堂。
五、反思与重建的内容。
1.反思:反思这一节课或者这一段时间教学的得与失,对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教学的感想、感悟,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哪些地方上得比较好,好的原因是什么?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的教学不理想,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修正等,都是反思的内容,对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有哪些感想、感悟等也可以作为反思的内容。总之,反思就是对这一节课或这一段时间的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
2.重建:
重建教案——通过反思,将教案作一个新的补充、修改、提高,使之更完善,更加适应教学的要求。
重建课堂——通过反思,将课堂上的优点保持、发扬,缺点修正,有的课教案中没有反映,但在上课时有的教师有临场发挥的现象,根据课堂变化随之变化,效果很好,这时就应该及时将这一情况作为重建的内容写下来,以作为下节课重建的内容及时补充。
新的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与重建的实践者。学会反思与重建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近一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2、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2、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课本,读懂课本;3、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4、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习工作,建立学习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八
a在这段时间的培训,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新天地,专题内容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个模块的内容充实,丰富,经过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特别是一些同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更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就物理课堂教学这方面我学到了以下知识:
指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记住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思想品德。是基本要求,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体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能够较好地完成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并了解得出的过程。
2、从过程方法上看:教师注重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过程,并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亲自动手体验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3、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看:让学生体会了只是根据生活感受得到的经验,并不一定是科学的,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意识,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得出过程的真实再现,达到了用物理学发展史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反映本学科的特色。
4、课堂教学中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
(一)学生主动参与
1、学生情绪的整体状态,能看出教师设置的教学情景是否达到了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在此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学习动机不是很强的初中学生而言,直接影响的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主动参与的面不够、参与的程度不够深刻、不能够长时间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同时学生的情绪状态也能反映教师的情绪状态和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2、参与的程度方面,主要看出教师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能否把握住知识技能中的关键环节从而转化为深刻的问题情景,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小组汇报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小组内出现问题(很明显的问题)时,小组内的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更正,这说明在小组内的研讨交流还不是很充分的。
4、学生情绪状态持续的时间方面,体现了教师的课堂设计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也可以从情景设计的连续性和教学组织策略的艺术性上考虑,一堂优秀的课,课堂教学实施的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而这种课堂,教师在学生的情绪要低落时总是能够通过有效的情景设计和教学组织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将课堂氛围提升到高潮。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节奏,教学容量适当,教学结构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规范、精炼、简明、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规范。
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一个能促动学生心灵的评价,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1、合作学习
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学生的交互状态,是反映教师能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的最直接的体现。
2、体验目标
好的课堂教学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和愉悦。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九
2、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 ?(理想的作用/理想对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划线部分)
3、缺乏理想的害处:
4、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每个人的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
(1)人生,就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各种具体理想的历程.p128
(3)由于自身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局限,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p129
5、如何实现理想(实现理想的途径)?
(1)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人生规划既要尽可能长远,又要具体;p130
[导学例题]p70-9请说说为了完成目标你是如何做到全力以赴的.
6、拓展:如何确立个人理想?
(1)正确处理好最高理想、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
(2)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理想(成长目标).
10.2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1)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3)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如何正确(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2)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p133
[导学例题]p71-9请你分析一下小磊的紧张、心烦、胸闷、打不起精神的原因,并提出缓解办法.
4、为什么说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5、学习压力与什么有关?我们了解学习压力的目的是什么?
(2)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p134
6、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p134
7、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
8、考试焦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考试中的焦虑现象?)
9、如何克服考试焦虑?(克服考试焦虑的办法)
(3)要增强自身实力.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p136
10、我们应树立的正确考试观念是什么?
11、拓展:面对学习和考试压力的不同态度及结果.
态度
结果
结论(启示)
抱无所谓的态度
没有压力感,可能使我们失去学习动力,止步不前.
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习需要适度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理智从容应对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过度紧张、焦虑
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11、拓展:怎样把学习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1) 明确学习的意义, 培养学习的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
(2)认识到学习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自觉担起学习的重担.
(3)提高自信心,增强自身实力,同时适当降低期望值.
10.3 未来道路我选择
1、为什么要慎重选择人生道路?(我们为什么要学会选择?)
2、怎样才能作出最佳选择?(进行科学、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
(1)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合理的选择.p139
3、学会自主选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学会自己作出选择?)
10.4 拥抱美好未来
1、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21世纪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
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开放的胸怀等.
3、为什么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见复习提纲4.4第7问)
4、为什么要具备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发挥团队力量有什么重要意义?)
5、为什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或意义/一个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6、终身学习对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我们应如何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使自己持续发展,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易混淆知识]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线段图: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壮丽景象(特征、总体要求)
三、基本观点: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p123
2、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p124
3、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p128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143
5、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p138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十
1、本框的地位。
第七课讲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二节关于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第一节内容的逻辑结果和必然的延伸,本框则连接第一框家庭消费的内容和第三框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明确了家庭消费的内容、重要性及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的有关知识后,才能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有了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者权利意识,才有可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就全书来说,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交换、分配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因而正确的消费观对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本框教材的结构。
本框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为什么”来说,教材从理论依据(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和重要作用(消费对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教材提出的正确消费观念归纳起来有三个:适度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一致、科学消费。而“怎么样”的问题,教材着重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进行论述。
3、对本框重难点内容的理解。
本框是第七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具有思想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将“生产和消费辨证关系的原理”与“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为教学重点;因为讲清“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是前提,只有指出消费对生产的重要意义,才能重视消费,才能引出一些消费现象,才能指出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错误的;而“正确的消费观”内容又是本课教学的主题,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确正确消费观的内容,反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消费现象和习惯。
我将“正确的消费观对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理解确定为难点。这是因为高一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认为家庭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与国家无关。而讲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时,很多学生都觉得没劲,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他们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所以将这两内容确立为难点内容。
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本课教学的要求着重是理解,所以,在教学目标是着重是理解“正确的消费观”和自觉实践能力的培养。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明确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尤其是掌握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理解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质量的改善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作用;知道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懂得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的现实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索精神。
3、觉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错误消费观念,树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家庭实际的正确消费观。
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这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是艺术,是科学,它的本质在于创造。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会有事半功倍之效。针对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
本课教学有许多疑点,容易引起学生思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激疑探究非常必要。由于在探讨中不是把一些社会现象交给学生就够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分析这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分析,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所以,需要教师寓教于直观生动的活动中;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探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氛围。
在采用这些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法的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理念,我在教学中必须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1、鼓励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中构建知识网络。
2、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师生互动教学,把教师的教转化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防止教师进行单向信息的传送。
3、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转变被动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能创新知识。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设计】制造悬念激趣。
学生自由议论后,教师引入课题:等我们学完了这一课内容,你就会明白了。
引起学生悬念。现在我们来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讲授新课。
【突出重点设计】:协作探究。
协作探究是新课标环境下一种全新的理念,他对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学生生活出发探究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疑则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最佳选择,为此我在落实“生产和消费辨证关系的原理”与“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一本课时重点时,设计以下问题。
在讲授“生产和消费关系原理”时,我设计“钱在我口袋里,怎样花是我个人的私事,与别人无关,与国家无关,与社会无关。”这一问题,采用师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请学生浏览课文有关内容后,
以两小组为单位,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角度,互相讨论“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每组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发言,要求举例说明,如果学生发言不完整,可先由本组其它学生补充,如果还有问题,可由其它组学生补充完整。发扬协作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最后学生互评:各小组给其它组评价,要求简单说明理由,最后评出最佳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得出: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的环节之一,既与国家有关,更与社会有关。如果这一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其它三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强调总结: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即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其中的一个环节,它在受生产决定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
那么,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如何理解呢?
联系“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汽车消费资料材料:受2004年汽车市场销售业绩的影响,各厂家纷纷斥巨资扩大生产能力。汽车消费热潮中家庭购车是主流。而私人购车对车型、性能、配置、技术含量的要求都很高,这促使各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为方便购车,各营销商开辟了网上订单,通过信用卡结算、钉好牌照等一系列措施。
请学生思考:
(1)汽车的销售业绩对厂家造成什么影响?这又说明了经济学中什么道理?(2)私人购车的这些需求对厂家造成什么影响?这说明经济学中什么道理?(3)为什么现在家庭(尤其是大城市的家庭)兴起购车热?(4)各营销商开辟了网上订单,通过信用卡结算又说明了经济学中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对应分析出关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原理中“生产决定消费”。即: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生产是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方式。
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再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角度进行分析,归纳出以下道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此时再让学生分析“钱在我口袋里,怎样花是我个人的私事,与别人无关,与国家无关,与社会无关。”正确与否,引导学生明确: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又是生产的动力。正确的消费行为对生产起着促进的作用,而错误的消费行为对生产的发展则起阻碍作用。所以,公民消费虽然是个人消费行为,国家也尊重公民消费的自主权,但它决不是个人生活中的小事,而是事关国家、社会发展的大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既解决了“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又说明了“正确的消费观对国家对社会的作用”。
2、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
课件展示两则材料”
材料1:“青年农民致富后,把钱用去发展生产,为村里建学校、修公路、办发电厂,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材料2:“南方某市曾发生一起怪事。两大款在一高级酒店吃完饭后,大款甲看到大款乙给的小费比自己给的多,于是就当着他的面撕掉一百元大钞,乙也不甘示弱,撕掉五百元,如此往来两个人做起了撕钞票大赛。”
问题探究:上面两种现象,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时学习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思维。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找出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课件显示两种不同消费观对比表:
2、结合温州当前实际,温州人前几年给人的印象是“口袋中满满的,脑袋中空空的”。这几年温州人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也日渐增加,在教育上越来越舍得花钱。正确地举出正(反)例子。
教师给学生评价。通过实地了解学生思维,有针对性地将重点轻松突出,落实。教师特别强调:
(1)适度消费。
(2)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3)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三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帮助学生明确:在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应注重精神方面的消费,使两者得到协调发展。加强学生对协调消费的理解认识。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十一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个框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及其依据。我说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
下面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认识:主要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来谈(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框题:灿烂的中华文化,了解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本框在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民族精神。因此本框是对前面教材的进一步延伸。只有对民族精神产生更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才会自觉地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框的学习也为学习下一个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起到了铺垫作用。由此可见,这两个单元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
本节课由“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两目组成,主要讲述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以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今天,就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本课的教学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谈完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再分析一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因此我把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然后是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我们先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来看。
能力目标:1能体会出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
2具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最后是。
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2。知道中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依据:民族精神是比较抽象的,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如果不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上不自觉地忽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那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一句空话。只有在真正理解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我传承。
依据: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经济利益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学生的思想严重受到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主义的影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要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难上加难。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所在,化知为行,以知导行,让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要靠他们传承,自觉用行动来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以上就是我关于对教材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能完成教学目标,我再从教学方法上谈谈。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教法的运用,又要重视学生学法的引导。因此,我从教法和学法这两个方面来谈教学方法。我先来谈教法:
(一)教法。
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强调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学生的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我采用了如下教法:
1、演示法。
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之中。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等教学资源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情境法。
教师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
3、活动法: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活动,设计的宗旨分别是: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以及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谈完了教法的运用,我再来谈一谈与之相应的.学法的引导:
(二)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评法。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其运用过程中要凭借一定的媒介和材料。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具。
多媒体。
在呈现图片和播放视频的时候需要用到多媒体,便于学生理解民族精神。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抛砖引玉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积极探究掌握新知,30分钟、情感共鸣升华新知、3分钟、布置作业拓展转化,2分钟。
那么,我们先来看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抛砖引玉,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能量北京》flash,短片展现的是北京奥运会运动图标,看完后让学生谈自己想到了什么。
导课设计的依据:学生可能会说想到了奥运会,想到了奥运健儿,奥运精神,进尔过渡到民族精神。从学生熟悉的、引以为傲的奥运会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对学习本课感兴趣。这是思想品德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学生对民族精神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积极探究掌握新知。帮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更多的认识。
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活动。
首先是活动一:点击中国——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有五个福娃,每个福娃背后都有两张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判断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并以简单的词汇概括这些人和事所体现的精神。我们先来点击贝贝,是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点击京京,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戚继光抗倭,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然后依次点击欢欢,迎迎和妮妮。分别展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昭君出塞的故事、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的故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和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依次看到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由于他们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才会有这些流芳千古的事迹。
依据: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的任务:填写三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活动的要求:
(1)按座位分成三组,两分钟准备时间。
(2)各组以接力的形式回答,可以自由选择时期作答。不仅要说该时期的民族精神,并且要说出其突出人物和主要事迹。各组间接力间隔时间不得超过5秒,内容不得重复,每位同学只有一次回答机会。
(3)找一名同学作为记录人,记录接力赛结果。
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感受中国——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第三幅展现的是中华儿女在自然灾害面前所彰显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设计的依据:让学生感觉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就能体现和传播民族精神。
第三个环节:情感共鸣,升华新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flash短片。第一遍,让学生观看,其庄重的展现了我国的主要开国元勋们的形象。第二遍,师生共唱,其展现的是在解放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的画面。
活动设计的依据:通过触动心灵的歌曲,振奋人心的画面,达到情景交融,使师生产生共鸣,使同学们从内心再次体验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升华,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四个环节:布置作业,拓展转化。
这是一封以“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中学生”为题目的倡议书。让学生思考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归纳总结出三条,填到空白处。经过筛选后,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一个宣誓,并且把它挂在我们的教室。
依据:这样做,可以时刻督促学生: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注入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接下来,是我说课的最后一个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走近和感受民族精神。
二、理解和品味民族精神。
三、弘扬和传递民族精神。
我采用要点式板书,这样设计比较直观、系统,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整堂课的设计,我本着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培养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专家、评委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半世人生,走过一段段风烟尘路,日子删繁就简,生活安稳朴素。人生意义的参悟,添了几分亮度和厚度。
山河岁月中跋涉,生命不曾减退光华,闪亮的思想,成为流年撰记的主笔。读懂世事几多沧桑,人生路,越走越宽阔;一颗心,至纯至简,一派天真的模样。
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小半生,幸得那么多人成全,初心不改的情意,默默不语的懂得,于不完美的人生之中,品味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
一个人的心灵世界深处,时光静谧,次第花开。生命有所热爱,也有所期待。那些少了陪伴的日子,也能过得恬淡安详。以一颗温柔心,对峙凉薄岁月,以一份优雅的姿态,行走漫漫风尘。世俗与时间的磨砺,让自己更懂得珍惜一些拥有,一种可预见的永恒,已是心上最美的光阴。
人生何处不相逢,生旅漫长,四季更迭间,离合聚散的故事轮番上演,从来都是惯常,你只管坦然接纳。每一种缘分,都将尘埃落定,每一种经历,都会心怀感恩。
所有的人生山水,自己都亲历春秋,所有不能长远的陪伴,都一一微笑告别。往事种种,装订成册,也许哪天,变成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却是时光莞尔的一番真意。
人生,是一个不断放下、拾起,不断失散、遇见的繁复过程。习惯一些存在,习惯一些失去,每一次相逢,都能微笑相迎,每一次分离,都能好言好语地道别。一处光阴的回廊,任流年将人世偷换,一片云影掠过心空,优柔地淡成是年的一缕风岚,终是,飘飘不见。
梦里的花开,远方的惦念,记忆中的风景,以及花开无果的不甘,都会委婉入画,妥帖裱藏。闯过那些大风大浪,孤独的风景,也感觉,格外动人。始终拥有一种逆流而上的能力,一个人攀岩的生崖,坚信,执着,却是一藤紫藤花品的能量注解。
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所有的悲喜过往,出落一颗沉凝的心。一些磨难与伤痛,教会我们坚强,使得我们成长。淡泊了前尘,追求一种简单而平实的生活,追寻一份真诚而温暖的情感。
感谢那些岁月的打磨,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思想与精神的亮度。
最理想的人生,莫过于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度过。不用讨好,不用取悦,努力争取的结果,只需对自己负责。即便一些付出最后没有回报,却能换来此后年月的安妥,也不枉用心执着一回。过往种种,不管多少挫折与失败,我们依旧有勇气面对与继续。如此,便是最好。
漫过时光深处的绚烂,绕过侃侃而谈的喧哗,风雨岁月的一场场洗礼,颐养一颗柔韧而宽暖的心。生命充实,生存有价值,除却那些悲欢交织的情感,还有许多有意义的事要做。相信,会有另一番波澜壮阔的人生,等待我们去经历。
生命,是一场山长水远的旅行,无论多少路过,始终保持一种精神的亮度,与一份灵魂的纯度。数十载人生,过得多么自豪!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十二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与宽容》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十三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级六个班的政治科任。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学年已经结束,蓦然回首,有喜有忧。在这一学年里,本人担任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务处中,具体负责学籍管理、中职资助、电教实验及教研工作等。现将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工作中,我认真学习上级的有关文件,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期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此外,我还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及时把握中考动向。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我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我深入细致地完成教育教学各项环节,认真备写教案,挖掘教材,力求既备教材,又备教法、备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后及时认真批阅作业,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调动教学资源,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他人好的经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成绩。
3、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把握考试方向
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3、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在上期进行的中考中,我所教的思品成绩虽然不错,但与其他考得好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人认真进行了反思,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针对以上情况,在下学期我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狠抓对学生作业的检查,落实对知识点的掌握。2、加强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的强化训练,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改正不足,尽力把工作做好,争取在教学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中考取得好成绩。
教务处工作繁杂琐碎,在此我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列罗。下面就几项主要工作简单总结一下:
1、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常规教务工作
学期初,按照校长的工作安排及时排好课,发放教科书、作业本、各类表册和教辅资料,督促班主任按时完成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整理完善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完成日常教学检查工作及其他事务,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做好学籍管理及中职助学金的发放工作
对我校学生的学籍进行管理,办理学籍变更手续,按时统计、上报学籍报表。组织班主任搜集、录入学生学籍资料、数据,把学籍数据上传入库,实现了高、初中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按照上级的要求,细心做好中职助学金资助的月报表,由于本人计算机不是很熟悉,打字很慢,所以经常下班回家义务加班加点,保证了国家助学金即时足额发放。
3、认真组织、参与校本教研我校的教研活动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县、片及以上教研活动。对于此类活动,我们是积极组织教师参与。
第二层是与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这称为教学交流。我们除了认真组织教师参与他们的各类教研活动外,还常常派老师前往学习。
思品小论文初中篇十四
课程改革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枯燥说教模式早就被贬为落伍之列。再也没有听到“政治课嘛,给学生指一指,让学生背一背就行了。”因为大家都已领教了近几年考查学生的模式,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变革:客观题少了,主观分析题多了,空谈理论的少了,能实际应用的多了显而易见,其宗旨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么新课标下的课我们该怎么上?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伴随课改浪潮的风起云涌,去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这方面我们谁也不能等闲视之,袖手旁观,在与同行教师的不断探索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方法。
一、注重课堂导入技能
一堂课如何开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一锤就能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上好这一堂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导入技能,不过不同的教师运用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新课,由身边的人和事导入新课,提问设疑导入新课等,也可根据课堂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导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这种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且还应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精彩的导入似火,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似石,能激发学生智慧的浪花。
二、教学过程中应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所分析的问题使人感觉到“有血有肉”,合理而不空洞,实在而不漂浮,经过分析后,都觉得是这么回事,由此使学生因“信服”而“接受”,否则的话,就如“空中楼阁”,使人摸不着边际,学生难以信服接受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累丰富的典型事例,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让学生参入到教学中来,广开言路,开拓视野“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应总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唠叨个没完,教师把自己累得不行,可收效甚微。让学生参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其他信息,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只有贴近生活的脉博,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才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里面既包括每一次的测验,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课堂发言,都应及时把你的评价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改正和发扬,把握好“这一评价反馈时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五、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仅仅强调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贮存,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不少,但却偏离了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初衷。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人们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的沦丧,我们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思想品德课在这里就扮演着塑造心灵,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角色。“传道、授业、解惑”在这里就是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道,授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之业,解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关“人生观、价值观”之惑。对于中学生来讲,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作为德育工作实施者的主要责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搞好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六、言传身教,注重自身修养
对教师自身来说,要注重自身修养,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人们常说:为人师表。作为教师,你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以整洁、干练、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每一位学生,生活中的压力和不顺心都不能带到课堂。任何时候,都应给学生以精神充满、灿烂明朗的形象,给予他们以自信和力量,且不说有家长作风,我们应亲近学生,让学生信任你,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亲其师,信其道”,这话一点也不假,一个学生如果他喜欢你这个人,自然就会喜欢你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就不言而喻了。“路漫漫岂修远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和发掘,为了明天的太阳,教师们将不懈地耕耘.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一、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教材给思品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搬硬套。把教材中的案例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而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导致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这正是我们在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比茫然的凭感觉走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起码,说明我们对于教学的思考没有停止,如果再加上我们的积极探索,虚心学习,进步就在我们的脚下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721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