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奋斗论文(实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7 22:04:16
百年奋斗论文(实用19篇)
时间:2023-11-27 22:04:16     小编:文锋

政治是社会权力运行和决策制定的过程,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在总结中,可以提出自己对未来改进和提高的建议和规划。请大家一起阅读下面这些精选范文,相信会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百年奋斗论文篇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对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同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却都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要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必须找到有先进理论指导、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肩负起救国救民救亡的重任,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以上伟大历史贡献和伟大飞跃,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念,就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要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扶正祛邪,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要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立规明矩、以上率下、继承创新,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努力使自己在“十三六”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建功立业。

百年奋斗论文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善于运用历史思维,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主动,发表了一系列相关重要论述,很多重要思想和理念都是总结历史经验的结果。

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党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程,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这一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就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出《决议》,提供了重要遵循。党中央决定通过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统一了全党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作了重要准备。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像前两个历史决议一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党的奋斗历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增加历史自信,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从而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高度一致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为全会的鲜明主题,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历史自信,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政治担当。

百年奋斗论文篇三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斯德哥尔摩全球人类环境会议,对于推动全球环境问题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国亦是如此。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各国政府代表团及政府首脑、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讨论当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在此次会议之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大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拉开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至此,大气污染防治被提上日程并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从无到有开启了我国的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历经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控制、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等,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一个缩影。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国政府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同时,开始重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科学研究,逐步投人大量资金研发相关的治理技术,长时间的科技研发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取得的成果推动了相应的政策制定、法规完善和标准出台。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空气污染范围尚以城市局部为主,主要关注的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tsp),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主要以改造锅炉、消烟除尘、控制工业点源污染为主。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城市环境空气的二氧化硫(so2)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酸雨污染。

至21世纪之初,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仍为燃煤和工业,主要污染特征为煤烟尘、酸雨,空气污染范围从局地污染向局地和区域污染扩展。这一阶段的大气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能源结构,更确切地讲是煤的燃烧造成的,属于煤烟型污染。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速发展的城市群交通和汽车产业带来了日趋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污染。在发展模式仍旧租放,能源消费不断攀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等的大背景下,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难下,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阶段,我国大气环境中的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共存,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二次污染愈加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

2012年秋冬季,尤其是2013年1月,北京地区以及我国整个东部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大面积灰霾,其中2013年1月14日的霾污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受影响的人口达8.5亿之多,这也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的重要背景之一。

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摆脱了旧中国的衰败凋零,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前进,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必然结果。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荣使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上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大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凝聚力,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100年来,党形成了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在国内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现阶段,煤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当下,对于煤矿开采和生产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对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要求在掘进作业中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从中国煤矿掘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对现代煤矿掘进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已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必经之路,对于煤矿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对其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1中国煤矿掘进技术发展综述。

1.1光面爆破技术。

光面爆破技术,是迄今为止,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煤矿开采掘进技术。该技术以较好地确保岩围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基础,根据设计的轮廓,岩层更精确地发生断裂,使岩面更加的平整、规则。光面爆破技术对于围岩的稳定性破坏程度小,掘进的速度快;然而,光面爆破技术一般情况下需要借助更多的特殊设备才能得以应用,并且对钻孔精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爆破工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1.2掘锚一体化掘锚机组。

目前,在中国煤矿掘进作业中,所用到的掘锚一体化掘锚机组大多数都是以连续采煤机为基础的发机结合。一台设备可以同时具有掘进以及支护两种功能,使掘进和支护设备大大减少了换位作业所花费的时间。由此,颠覆了传统的单一作业的方式,改善了煤矿开采流程,凸显其可靠、快速、自动化、高效率的优势。

1.3负载反馈调速技术。

于切割牵引速度来说,它是煤矿掘进机的重要工况参数之一。它不仅与掘进机自身密切相关,而且与煤岩的硬度、机器的钻入深度以及切削厚度都密切相关。负载反馈调速技术以切割牵引速度为核心,通过比例多路换向阀、变量泵-负载反馈无级调速等调整切割牵引深度,由此来确保掘进机工作时的可靠性。

1.4分裂机及液压锤的积极应用。

当今,科学技术正在逐步发展,中国通过对先进掘进技术的学习及研究,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的先进掘進机器,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分裂器和液压锤。于煤矿掘进作业之中实现了分裂机以及液压锤的联合应用。需要首先利用分裂机把矿岩分裂,之后使用液压锤把已经分裂的矿岩粉碎,再装车运送,这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精确性及可操作性。

2煤矿掘进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在煤矿掘进技术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表现为规模小和成果小等特点。同时存在机重较轻、破岩能力较差、设备功率较小、可靠性较差等问题。1979年以后,悬臂式掘进机得以实现了相对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40多年中,经过不断研发,已开发研制出20多种不同型号的掘进机,逐步形成系列化产品;但总的来说,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掘进机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在来看,煤矿掘进技术的应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5)掘进机中绝大部分除尘效果都很差,极有可能将工作人员的视力造成模糊;

(6)掘进机输机链条的紧度不足,会导致卡链和轴承损坏等等一些问题出现。

3现代煤矿掘进技术的改进方法。

3.1选用具备优良性能的掘进机。

在煤矿掘进工作里,核心设备就是掘进机,实际选择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当前,中国在掘进机的引进以及国产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国重点机构推出的挖掘机型号包含以下几种:由煤科总院上海分院和南京晨光机械厂合作制造的elmb型;由煤科总院太原分院和淮南煤机厂合作制造的el-90型;由淮南煤机厂和奥地利沃斯特——阿尔卑尼公司合作制造的am-50型;由煤科总院太原分院和佳木斯煤机厂合作制造的emia-30型;由佳木斯煤机厂和日本三井三池公司合作制造的mrh-510-41型。煤矿掘进工作选择掘进机时需充分考虑到矿井的实际需要以及掘进机的综合性能。

3.2大力引入连续采煤机。

于发达国家来说,他们所维持的高效的采煤量与其所采用的连续采煤机所进行的多巷掘进是密不可分的。连续采煤机多巷掘进适合在巷道采煤作业上进行使用。运用连续采煤机,实现了采掘一体化,挖掘速度相对较快,巷道内作业的灵活性相对较大;连续采煤机本身的布置非常紧凑,它独特的驱动器以及直流传力电机可以明显提高机器效率以及过载能力。比如,中国晋煤集团寺河矿与赵庄矿等矿井在开发时,引进了连续采煤机,在多巷掘进以及掘支平行施工等方面都体现了非常强大的能力。

3.3掘进机技术的优化改进。

掘进机技术的改进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2)为掘进机增加一套自动润滑的系统。在掘进机工作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可以对掘进机进行统一布管,并且将掘进机编入进自动润滑系统之中而无需再借助人工手动润滑。井下作业时,可以运用双柱输油路,当自动润滑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转换为手动润滑的模式,进而保障掘进机正常运行;(3)在掘进机的铲板的位置加一个接点,连接第一输送器与销轴,之后再与第一运输机的后支撑相连接,进而构成四连杆机构;实现铲板与第一输送机同时操作,使其尾端的从动轮和与动链轮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进而有效处理了链条松紧不稳定、频繁调节装置的问题。

3.4建立快速炮掘进机械化作业线。

建立快速炮掘进机械化作业线,是改进现代煤矿掘进技术技术的另一种方法。对煤矿企业来说,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炮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实现机械化施工工序,进而使掘进效果表现出快速、高效、安全以及低能耗等一系列特点;同时,完善掘进机作业线配套设施,如湿式煤电钻、装煤机、支架、刮板输送机、锚杆机以及瓦斯断电仪等,以建立高效和高产的矿井模式。

3.5煤矿掘进工作安全性的提升。

(3)实现煤矿掘进循环作业。掘进技术是煤矿开采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为了切实提高掘进速度和效率,较好地完成煤矿采集和生产等任务,还需实现煤矿掘进循环作业,即在保证截割、运输、支护、通风和抽放等工序上正规作业的基础之上,提升煤矿掘进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同一个循环中,可实现多项施工作业的同步进行,在平面掘进时实现协调作业,对时间和空间实现了充分利用,从而保证了整体的掘进进度。

4结语。

现代煤矿掘进技术的改进是煤矿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是确保掘进作业安全性和高效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推动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围绕现代煤矿掘进技术的改进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3)现代煤矿掘进技术的改进,首先要选用性能优良的掘进机,对掘进机技术予以化;其次要建立起快速炮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再次要注重对掘进工作安全性水平的提升,以此来大幅度提升煤矿掘进作业效率。

参考文献。

[4]熊斌.煤矿斜井综掘机快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4.

[5]许超.试论煤矿掘进技术及安全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6):59.

作者简介:王会盼(1980年7月-)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淮南矿业集团煤业分公司谢桥矿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煤矿掘进。

【中图分类号】j623【文献标识码】a。

一、上海时期。

起初,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在经历了一段时期发展之后进入了专业音乐阶段,而这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当时较为知名的音乐家有刘天华、黎锦晖等人,为中国音乐的专业化道路努力奋斗。其中,黎锦晖为了完成“平民音乐”这一梦想,开始了一段流行音乐创作之路。

20世纪20年代初期到中期,黎锦晖为儿童传播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创作出了《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等儿童歌曲。对于黎锦晖而言,如今的时代所缺乏的正是大众音乐,因此,黎锦晖创作老百姓的音乐,秉承“必须通俗,才能普及”的思想,开始创作流行歌舞音乐。

1927年,黎锦晖创作了《毛毛雨》以及《落花流水》等当时时代的金曲,同时创办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让这些歌曲传遍上海的大街小巷。但是,当时的中国上海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区,因此,有众多更加先进的表演冲击这一文化,因此,当时的黎锦晖变成了黄色音乐的代名词。但是,黎锦晖依然没有放弃,依靠自身的毅力以及对音樂的执念不断创作,带领歌舞团演出,最终培养出了周旋、姚莉等第一批明星。

此后,黎锦晖的同胞弟弟黎锦光以及姚敏等人开始接替黎锦晖继续创作流行音乐。1936年,以电影为根基,创作了众多流行歌曲,如《夜来香》《葬花》等,均是当时的影片主题曲或是插曲。黎锦光的创作有西洋舞曲与民间音乐,具有西方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因此,可以看出黎锦光不仅善于多元化流行创作,同时,也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流行歌坛,大多数是自学成才,除刘学庵之外,其余均是在自身游历的条件下凭借自身经验以及个人领悟创作流行音乐,这种音乐与当时大上海的气氛十分贴切,大众也都能听懂。该时期的音乐大多数是柔美风格,以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为音调,具有民间小调的特点,简单容易学习;同时,题材也多是描写人们生活中的小事物,与当时民众的心中渴求有一定的共鸣感。在伴奏音响方面采用的是西方音乐文化,但是,这种文化在当时的时代下不被人们所接受,被称为“靡靡之音”,社会各界均对流行音乐展开抨击。

二、港台时期。

1949年建国至1978年,音乐经历了一个波动的时代,这个时期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洗礼,文化业饱受摧残,这一时期的文化与政治融合,所创作的歌曲都是歌颂祖国,歌颂领导人之类的歌曲。之后,邓公南巡,改革开放的大潮扑面而来,中国人民敞开怀抱,接纳世界绚丽多彩的文化,此时香港音乐进入内地,人们被这种情歌所触动,认为原来歌曲还可以是这样!在惊叹之余,人们开始了一股新的潮流,不管是什么音乐,只要是香港音乐,内陆人民统统接受,如张明敏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了一首《我的中国心》,让中国为之沸腾。但是,由于香港长期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因此,不管是政治,还是文化,都受到英国风格的感染,因此,在刚开始的香港,大多是传唱英文歌,长期如此唱下去,直到最后香港人利用外国音乐配上中国歌词,这一改变促进了香港音乐的发展,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式,最终出现了众多填词人,其中较为出名的如林夕。随后香港音乐独立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粤语歌曲。但是,香港音乐始终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长期的唱片发行让内陆人感觉到乏味,人们逐渐有些厌倦。就在此时,以罗大佑为代表的台湾音乐人,台湾音乐人坚持原创,以校园歌曲著称,当时如《酒干倘卖无》《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在大陆风靡一时。同时,进入大陆邓丽君的歌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在那种甜甜、柔美的风格之下,开创了自身的时代。如《甜蜜蜜》《小城故事》等在如今时代仍有一大批传唱者。

三、多元文化融合时期。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流行音乐进入了新时代,不仅思想上解放,同时,中国大陆也开始重新认识流行音乐,当邓丽君歌曲流入到大陆时,代表了一个时代,众人开始模仿这种唱腔。如李谷一的《乡恋》、程琳的《小螺号》等,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此类歌曲受到无情的批判,1983年才逐渐解禁。到了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一阵“西北风”,这类风格的出现也代表流行音乐新的风格出现,其中,陕北唱腔中融入西方元素节奏成为了特色的流行风格,如《黄土高坡》《信天游》等就是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以及爆发力,此时的流行音乐开始了新的路程。

之前,人们经历了十年动荡,这十年是流行音乐倒退的十年,是文化缺失的十年,这一时期的人们不仅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随后,当十年结束之后,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追求解放,当人们听到欧美摇滚时,被这种唱法深深吸引。1986年,崔健在北京国际和平年纪念音乐会上唱了《一无所有》,从此,属于国外的摇滚进入中国,中国开始了摇滚风。人们在打扮上追求个性,在歌词中肆无忌惮地表达自身的渴望。随后,各种乐队涌出,其中较为出名的乐队有黑豹乐队、唐朝乐队、眼镜蛇乐队等。这些乐队人员都是年轻人,对于生命有另一种渴望,摇滚音乐唱出了自己的个性,唱出了内心的叛逆。而这标志着我国流行音乐多了一种风格——摇滚乐。

现今进入了21世纪一个新的时期,流行音乐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大音乐媒体层出不穷,可以这样说,流行音乐已经不仅仅是国外的流行音乐,不仅仅是港台音乐文化、日韩文化以及欧美文化,其中,流行音乐还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今之民族唱法融合流行唱法的演唱已经开始有人在传唱,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也逐渐与流行音乐结合,中国的古诗词以及中国传统乐器等均与流行音乐文化融合,这种融合的意义说明,中国流行音乐在不久的未来会逐渐站在世界之巅,会成为世界级音乐,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融合的代表《中国风》作品,也会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是,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偏离,目前的流行音乐已经不仅仅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中还充斥着一种商业化,这种商业化的发展流行音乐中充满了利益纠葛,这种纠葛让流行音乐不再纯粹。我国流行音乐界为了更好地发展音乐事业,让大众能听懂好与坏,不在网络音乐与口水歌之间徘徊,各大卫视均创建了音乐类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梦想的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等。这些节目的取向为流行音乐注入血液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明白音乐品质上的好与坏。但是,目前的流行音乐越唱越少,翻唱人数居多。如果台湾没有了方文山,香港没了林夕、内陆没了高晓松,试问,难道流行音乐的歌词就要终结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今的流行音乐缺少了创作,而这也是目前中国流行音乐界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3]佚名.欧美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唱法的影响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8,31(5).

[4]晁春莲.从中国歌曲的日语翻唱谈中日流行歌曲的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1).

[5]徐浩铭.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体现分析[j].黄河之声,2018(4):51.

摘要:林语堂是近代以来拥有西方读者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向欧美国家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智慧,为转变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文化认同和文化回归的路上虽历经艰辛,却从未停止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林语堂;中西文化;文化回归。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自诩是“一捆矛盾”的林语堂无疑是一位享誉世界、学贯中西的文化大家。他的“矛盾”之处,不仅在于他“亦中亦西”的文化背景,在他身上,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基督文化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矛盾”更在林语堂的文化认同过程中显露无疑。曾经林语堂也经历过思想激进、急欲寻求国内思想变革的状态,那时候的他批判传统,反对国粹,痛斥国民性。然而,中年之后他开始转身,开始看到并愿意去探讨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美好。旅居美国之后,他的文化回归之路更为明显,他将自己视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西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本文着重从不同人生阶段林语堂不同的文化认同观来探讨他的文化回归之路。

一、推崇西化。

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龙溪一个“严格的基督教家庭”。当时的福建省对外交流频繁,外国传教势力快速发展,是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省份之一。少时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西化”的文化观,从6岁进入坂仔教会小学到1912年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林语堂接受的一直都是教会学校的教育。如果说林语堂幼年在家中与基督文化相遇是与西方世界的初步接触,那么在之后的求学历程中,他有了新的感受,开始迷恋西方文化,崇尚科学。尤其是在圣约翰大学期间,他没有合适的机会及环境去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相反他沉浸在丰富浩瀚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英文资料、外文书籍中,如鱼得水,饱览了图书馆里几乎所有的书籍,这造就了他坚实的英文功底,他对西洋文明的信仰就是从那时开始确立,也造成了其与传统文化的隔膜。在大学毕业后,林语堂至清华大学任英文教员,在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他猛然惊觉自己对中文“仅仅半通”,对传统文化的忽视竟然达到连“孟姜女哭夫以致泪冲长城”这样经典的传说都不曾有所耳闻的地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圣经》中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了如指掌。为此他深觉惭愧,便开始恶补中文,埋头苦读孔孟老庄等国学经典,广泛涉猎,且经常想方设法地与文化人交流,长期浸润其间,林语堂的中国文化修养也逐渐充盈。之后林语堂离开清华大学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深造,这四年的异域经历,让林语堂更真切地看到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发达、社会的现代化,也体会到了西方对民主、法治和科学的重视,直至1923年林语堂才结束留学回国,并前往北大任教。

与当时许多出国留学归来焦虑中国未来的人一样,林语堂迫切希望改变国内混乱落后的状况,于是回国后便如火如荼地加入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之中,批“名流”、斥“文妖”,站在了传统文化的对立面,且言辞激烈、情绪激愤。他提出了“精神之歐化”的文化主张,想要改造国民性,重塑国人形象。他认为古之以来所倡导的“中庸”其实是为“惰性”披上了光鲜的外衣,认为中国文化其实是造就国民“四千年的揖让,焚香请安,叩头,四千年的识时务”[1]的根本原因,认为“老大帝国国民癖气”充满着“惰性”“奴气”“敷衍”“无理想”“无热狂”。他不断思考着安身立命是什么?识时务又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人恶性急?这些启发林语堂产生了救助文化的思想意识。

回国之初,林语堂算是彻底的欧化主义者,企图运用西方文化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大换血,甚至在疗救问题上还毫无顾忌地提出了全盘效仿欧美,向西学看齐,欲以西方之文化与制度解中国所遇之难题,在思想、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寻求大力变革,认为中国人均应做到“思想欧化、精神欧化、习惯欧化”。事实上,此时被急功近利冲昏头脑的林语堂并没有彻底地了解中西方思想文化各自的精髓与劣势之所在,只是轻率地将其分别与落后和先进等同起来。因此,他必然强烈地排斥传统文化,宣扬西方文明,甚至提出“非中庸”“非乐天知命”等六项激进的原则,针对的也是传统文化和国民性中的消极面。

二、文化中立。

20世纪30年代初,林语堂与鲁迅等激进派渐行渐远,但又极力反对保守派,且他此刻可以冷静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观察,眼之所见不再只是中国文化落后和有局限性的方面,而是关注到中国文化内在平和等美好特质,于是他的评判观点趋于公正,态度也不再像前期一样激烈、偏执,而是转变为欲以“幽默”来“滋润”国民的心灵。正所谓“远视固体态苗条,近睹则百孔千疮”[2],当视角从民族视角的“近睹”转向西方视角的“远视”时,林语堂突然发现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充满“浪漫的崇拜”,更始觉东方文化与艺术如“美人”一般,这些觉醒推动着他开始尝试更换角度来再次品读中国文化。克罗齐“表现说”让林语堂不再一味称颂西方文化,他看到了西方文艺美学的不足,启发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新的互补性思考,加深了他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并开始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更不可能继续忽视其对人类思想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比如,林语堂认为中华民族拥有“和平忍耐”“脚踏实地”“知足常乐”等优点,是我们国家精神的寄托,在这样的人文文化之下,国人个性发展比较自由平和。但在民族存亡关头,若一味守旧、忍耐,只能坐视西方将他们的“文化硬性发展和武力侵略”自诩为“雄心与胆量”,任其征服我们的国家。

在创办期刊《论语》时期,林语堂对于中庸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反对中庸变为提倡中庸。他认为中庸就是不走极端才能达到“有条不紊的生活”和“完全的均衡”,就像看待中西文化时,中庸之道就是要看到各自的精华与有偏颇之处,整合后才可被吸收借鉴,因此他开始“相信中庸之道”,并把它视作实现理想生活方式和人生方式的关键所在。

用西方对比思考中国,他处处不满。比如法治,林语堂认为中国人讲究“通融”“敷衍”,所以实行法治不严,要向西方学习,去“相信制度组织”。反之,感悟西方,他也失望,觉得一味地追求金钱会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压迫,对物质的极端追求会导致心灵萎缩,认为“急功近利”的西方又该学习中国的“事理通达”、“心平气和”和“知足常乐”。自此,林语堂不再认为西方的文化与制度是未来中国变革所必须要遵循的目标,而是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物。他采取了中正平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即不以一方之所长来评判或否定另一方之所短,而要取对方之所长以补自身之所短,实现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在林语堂那里,站在世界文化的角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发展文化的二元化成为可能,这一切得益于他成长过程中两种文化的深刻影响。

其实,对中西文化的中立审视的态度在林语堂去往美国之前就已经显露无遗。1934年他曾经反思自己在回国早期所发表的观点有些“浮躁凌厉”,这是他在中立审视之后对中国文化的全新感悟,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同。经过这番审视之后,一个在文化认同方面表现得更加成熟的林语堂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心灵归宿,这也是林语堂形成其独特中国文化观的重大转折点。

三、文化回归。

也许是他开始觉察自己“头脑”虽为“西洋的产品,心却是中国的”[3],在1936年赴美写作后,他远离纷争,“重新发现祖国”,林语堂参悟出几千年来积淀下的中国文化其实充满着智慧。这时的“远观”,促使他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融合的文化观,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无论是情感上还是审美上,逐渐开始偏向于中国文化。其实这不难理解,早期林语堂一直以中国人为读者,急欲改变国家落后的状况,唤起民众的苏醒,所以不可避免地抨击中国传统文化。旅居外国后,读者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他反而能够看到中华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的优势及深远之所在。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回归自此之后成为了林语堂人生方式和写作思路的主旋律。从1936年起,林语堂开始向西方社会大量输入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妙之处,这一过程同时也是他不断完善和深化自己的中国历史观及文化观的过程。从其成名作《吾国与吾民》(1935年)到代表作《生活的艺术》(1937年)、《孔子的智慧》(1938年)中可以看到林语堂极力赞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礼法为纲”的儒家文学。他认为儒学是有人情味的“人文主义”,他期望能以这种人文精神去解决西方大工业生产所导致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困惑与贫瘠。直到后来的《苏东坡传》(1947年),展示了林语堂心中所认为的思想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应是兼容儒释道的精髓,透悟人生,洞悉自然。在《老子的智慧》中可看到林語堂对中国道家思想的推崇,他向西方世界讲述了以“崇尚自然”为核心的道家思想。而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苏东坡传》中那个“快快活活”“像旋风般活过”的苏东坡,是林语堂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生活理念,对西方社会进行生命价值和信念的再塑造。

如果说早年的教育环境和求学经历,造成了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片面的话,那么后期他以通俗却不失精妙的文字向世界尤其是欧美传播中国文化,则源自于他对“民族特有东西”的偏爱。他带着回归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同时又有以现代的、辩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解读传统文化的智慧。饱经世事的洗练之后,回归传统文化也许才是一种真正的通透与清醒,因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引导人们去参悟人生的喜与悲、得与失,最终,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心怀豁达、平静淡然。

参考文献:

[2]林语堂.林语堂全集(第十三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子通.林语堂评说七十年(第一版)[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一百年披荆斩棘,一百年沧桑巨变。从当年的积贫积弱、受人欺凌,到现在的国强民富、屹立东方,从曾经“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如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百年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让世界震撼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我们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百年辉煌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好不好,自己走了才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一百年来,正是因为我们都反复比过了、试过了,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我们才认定了这条道路,认定了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认定了这条道路是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站上新起点、迈步新征程,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抑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完成新征程上的各项目标任务,都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走下去。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今天,走在大路上的我们,有着无比的自信,沿着这条道路意气风发继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中国之事,无论多难,只能靠自己;中国之路,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砥砺奋进再向前,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述了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必须牢牢把握的八方面要求,对全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关键时刻应运而生,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同外国侵略势力和封建统治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却都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要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必须找到有先进理论指导、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肩负起救国救民救亡的重任,从此中国人民就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1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以上伟大历史贡献和伟大飞跃,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纪念,就是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要统筹推进“六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就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凝心聚力、扶正祛邪,推动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大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要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立规明矩、以上率下、继承创新,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争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努力使自己在“十三六”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建功立业。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奋斗的道路蜿蜒曲折。

100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在中华民族危亡图存的关键时刻,你应运而生。在历史的洪流中,你一路风雨兼程、澎湃前行,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的小党,一跃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华丽嬗变。回顾你走过的每一步,总是令人欢心鼓舞,总是让人心潮澎湃。

历程昭示真理,历史启迪未来。100年的艰辛求索,100年的沧桑巨变,你用实际行动向世界雄辩地证明,你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秀水泱泱、红船依旧,风云变幻、精神永恒。再回首,依然忘不了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你苦苦追寻,努力奔跑,奋力追梦,只为让党旗更鲜艳,只为让乾坤更明朗。我爱你,亲爱的党,我将紧紧依偎在你的怀抱,时时环绕在你的周围,为你加油鼓劲,为你添彩增光。

我爱你,因为你始终散发着“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创新活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你最本质的要求,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社会同发展、与百业同兴盛,永葆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当前,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遇之大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异常艰巨。“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我们将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勇立潮头,以超前的思维谋划发展,以超常的办法推进发展,以超强的胆识加快发展,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条条框框,锐意改革创新,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成就梦想,让党旗在庚子年的沧桑岁月中高高飘扬。

我爱你,因为你始终保持着“战天斗地、开天辟地”的澎湃激情。自成立以来,你就立下鸿鹄志,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首首气吞山河、气贯长虹的壮丽诗篇。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当有新思路,新常态更需新作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将在“快马加鞭、追赶跨越”中勇创佳绩,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指引,怀揣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大力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落实,坚定不移推进发展。

我爱你,因为你始终怀揣着“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大于天”“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等等,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句句情感的表达,把你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你用10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信任和衷心拥护。我们抓发展、抓改革、抓治理,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大“经济蛋糕”,分好“民生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造福于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将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勇挑重担,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始终冲锋在最前沿、战斗在第一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意、化解民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爱你,因为你始终坚定着“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胆识魄力。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直到进入新时代,你至始至终都把作风建设视为生命线,并作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时代论断。“风气正则民心聚,民心聚则百业兴。”我们将在“改进作风、勤政廉政”中勇当先锋,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生活上的“正派人”,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干净干事作为政治本色,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树立威信、展示风采,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砥励品质、锤炼作风,时时刻刻维持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亲爱的党,请接受我最真挚的表白,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世事怎样变幻,我对你的爱势不可“党”,我对你的爱无人可“党”。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斯德哥尔摩全球人类环境会议,对于推动全球环境问题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国亦是如此。

在此次会议之后,1973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大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拉开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至此,大气污染防治被提上日程并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从无到有开启了我国的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历经煤烟型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控制、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控制等,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一个缩影。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国政府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同时,开始重视与大气污染相关的科学研究,逐步投人大量资金研发相关的治理技术,长时间的科技研发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了切实的技术保障,取得的成果推动了相应的政策制定、法规完善和标准出台。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空气污染范围尚以城市局部为主,主要关注的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tsp),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主要以改造锅炉、消烟除尘、控制工业点源污染为主。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城市环境空气的二氧化硫(so2)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在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酸雨污染。

至21世纪之初,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仍为燃煤和工业,主要污染特征为煤烟尘、酸雨,空气污染范围从局地污染向局地和区域污染扩展。

这一阶段的大气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能源结构,更确切地讲是煤的燃烧造成的,属于煤烟型污染。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速发展的城市群交通和汽车产业带来了日趋严重的机动车排放污染。

在发展模式仍旧租放,能源消费不断攀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等的大背景下,各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高难下,我国各地区特别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一阶段,我国大气环境中的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共存,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二次污染愈加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

2012年秋冬季,尤其是2013年1月,北京地区以及我国整个东部地区,出现了长时间、大面积灰霾,其中2013年1月14日的霾污染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千米,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地区,受影响的人口达8.5亿之多,这也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的重要背景之一。

百年奋斗,孕育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唯有精神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一百年前,党的先驱们创建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与发展的程度,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它本质上是大气污染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1],时间尺度上从毫秒到世纪,空间尺度上从分子到全球,是一个典型的多尺度多相非线性复杂系统问题.这些污染物主体是化学成分,也含有一部分生物成分.化学成分可分为气体和气溶胶两部分,气溶胶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氯化物、有机碳、元素碳和地壳物质等;气体主要有so2,nox,o3,co等.生物成分也称为生物气溶胶,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微生物毒素、花粉和植物纤维等.大气污染物经过生成、传输扩散、转化、沉降等过程,形成一个源、汇与循环的复杂系统.传输扩散和沉降属于物理过程,受大气运动、地形、下垫面和云雨的控制.转化属于化学过程,大气污染通过一系列化学和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污染物的生成过程既有物理过程也有化学过程,同时还常常伴有生物过程.人们通过数学方法来定量描述这一系列复杂又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给出了状态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热量守恒方程、物质属性守恒方程、辐射传输方程、化学反应和光化学反应方程、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等.但由于对这些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认识还有局限性,如复合污染中的大气颗粒物形成机理、边界层基础理论、化学生物物质对人体机能影响机理等,这些过程的很多部分目前只能借助于参数化或统计学来描述,甚至还只能定性描述或忽略.

百年奋斗论文篇四

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了,但都以失败收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道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百年奋斗论文篇五

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

洞察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汲取前行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坚持团结统一、坚定责任担当、坚持自我革命,引领亿万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奋勇前进,必将从胜利走向更灿烂的辉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催人奋进。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1,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

2021年3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历史性、战略性决策: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先后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起草相关文件。

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为全会确定鲜明的主基调,为文件标定清晰的航向:

“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在新时代更好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是4月22日拍摄的延安市宝塔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

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在1981年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先后制定两个历史决议,都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

今天,我们来到又一个应当总结而且能够总结的重大历史关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对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30周年时党中央进行了认真总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了系统总结。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以史为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如是强调。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重视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党的成功之道。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发人深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

人们还记得,2013年1月5日,面对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强调要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历史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人们还记得,2013年6月25日,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个“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地方考察,都要瞻仰对我们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重温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引领人们抵达历史的深处,倾听历史的回响,揭示历史的逻辑,阐释历史对今天的深刻启迪。

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作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

建党百年之际,如何写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总结”?

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进行着深邃思考和系统谋划。

2021年2月,一场特殊而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大幕开启。

“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阐明要旨。

百年奋斗论文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这个主题,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为了这个主题,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为了这个主题,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成为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

百年奋斗论文篇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百年奋斗论文篇八

百年奋斗路,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历史见证。百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人民的奋斗。在百年奋斗路上,我们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泪水,但是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回顾这一百年的历程,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不仅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满意。

第二段:追赶世界的使命。

中国的百年奋斗路,以追赶世界为使命。在最初的时期,中国的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都非常艰难,中国需要进行伟大的自我振兴。在彭家声、刘少奇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投入到建设中的事业之中。在毛泽东领导下,中国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不断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开始了漫长的奋斗之路,永不言败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第三段:改革开放的推进。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主张,中国经济和社会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迹。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果,小康社会的目标逐渐实现了。同时,中国也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思想禁锢,形成了独立的自主思想和国际接轨的理念。因此,在百年奋斗路上,改革开放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和有准备地面对未来。

第四段:努力创新的道路。

在百年奋斗路上,中国一直积极推进着创新性的科技发展。2000年左右,中国开始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在企业、政治、学术等各个领域,中国都不断创新,积极寻求更好的成长道路。如今,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已经开始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通过不断努力,中国不仅在经济上成为了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也在技术和文化上变得更加充实和强大。

第五段:未来的展望与信心。

经过一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和武力方面,也在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还可以继续保持自己强大的动力和信心,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坚定的信念和相互合作,人们也可以在百年奋斗路上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让中国走得更加坚定和显著。

百年奋斗论文篇九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壮志在胸,豪情满怀!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

还记得三个星期前,我刚升入高一时的兴奋激动,那时我就想,我要抛开中招时的败绩,在高中开创我人生的辉煌。可是我却发现我的成绩依然很差,我就想知道,学霸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我在想,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付出多少光阴,我都要超过他们”。演讲台上,刘嘉森学长正在为我们讲述他学习的经历,他的家乡只是河北的一个小村庄,当他进入衡中时,他与我一样,亦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去学习,但当他听到了周围同学的自我介绍后,他才知道天外有天。在他班里,有同学获得过奥数奖,有同学获得过国家英语演讲比赛的奖,还有同学早已把高中数学预习完了。他的热情被熄灭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随之而来的是他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奋斗。从年级568名到年级第1名,可想而知,要拉开如此大的差距,要超越那么多比他更优秀的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我坐在台下,目光紧紧地跟随着刘嘉森学长,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那马云呢?难道他从小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吗?不,我们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他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且高考连续考了三次。他能够上大学也只能用侥幸两个字来评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成为了中国首富,他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他成为了我们所有人赞叹不已的对象。他是怎么成为这样让人引以为傲的人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一直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奋斗。所以,他,马云成为了站在山巅之上的人。

因此,我们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拼搏,努力奋斗,让自己的人生焕发出鲜亮的光彩。

“当时我就在发愁,我应该是去上清华还是去上北大呢?”当刘嘉森学长说完这句话后,在座的每位学生无一不发出惊叹的声音,我也因此感受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与他相比,我何止是小巫见大巫,我有与他相提并论的资格吗?但我不想如此渺小,我也不甘心,别人都能做到的事,我又凭什么做不到,我也想有一天能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长安花的喜悦,群英见我皆俯首,雄心壮志搏世间的傲然,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成就。但我知道,唯有奋斗,才是我通向这些的唯一出路。

只要在学校努力奋斗三年,我便可以改变我的整个人生,我便有权利去过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我便有底气去做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是我不甘心就如此平庸,我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我自己,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在自己的人生中杀出一条路来。只有奋斗,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留下自己的痕迹。我不怕因为奋斗使自己满身伤痕。唯怕自己因无所事事而成为一个虚无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刘嘉森学长短暂而又怡然理顺的演讲结束了,我也明白了那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不是天生就是学霸的,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代言词,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奋斗。我敬佩这样的人,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终会成为这样的人。

唯有奋斗。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一

人生的旅途稍纵即逝,生命却因为挫折、奋斗、成功而显得更崇高!

“巴甫洛夫很忙,……”。这话出自不是别人的无微关心,更不是出自旁人的冷嘲热讽,而是来自鼎鼎大名的巴甫洛夫口中。

以往,世界或就奖——诺贝尔奖将“贡献奖”颁布给巴甫洛夫。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他何时想过竞争这项沉重的奖项。

他只是来一睹获奖者的风采,他穿插在围观的人群中。那知,获奖者竟是他本身,他刹那间呆住住了,既而转身就跑,人们热情地把他团团围住,他被恭请上了领奖台。

他沉思着,就在世界最瑰丽的舞台上愣着。

最终,他扬起手中奖杯,光华而沉重的奖杯,用坚韧有力的语气向世人们发出他心中的“怒吼”:“今日,卑小的我不足以戴上这辉煌的头衔,我只是一个无足挂齿的人,我并未给人们带来财富。但,我今日是代表全人类中的所有穷人与不幸的人领奖,为他们的不幸,痛苦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所领奖……”

又在奥斯托特金壁辉煌的大厅上,诺贝尔奖的庆祝会而准备开始。

今日,当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并不是急着写遗书,忙市面上分家产,而是一丝不苟地,聚精会神地向助手讲述他身体微妙的变化。似乎,他不明白他自我即将死亡,等待他的又会是怎样的天地。

“巴甫洛夫很忙”,我永远记得这句话。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二

“奋斗百年,再创辉煌”作为2021年的主题,旨在追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也是对未来前行的信仰和决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关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对于“奋斗百年”的主题有着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经历了无数次艰难的斗争和牺牲。而这一切的初衷,不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百年,我们已经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化,从经济发展到国际影响的扩大,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为关键的力量之一。然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我们的不懈奋斗,我们要为更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第三段:践行志愿者精神。

志愿者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奋斗百年的重要内容。志愿者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我,学习和提升。作为普通的志愿者,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才能,尽可能地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段: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时代的人,我们需要更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准备。奋斗百年,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坚定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同时,我们也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注重道德和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五段:个人奋斗和社会奋斗的结合。

个人奋斗和社会奋斗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每个人都要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要与社会并肩前行,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结:

奋斗百年,是一段充满信仰、责任、勇气和担当的历程。只有不断践行初心,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也才能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三

江西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后山上,17棵枝繁叶茂的松树连成一片,每棵树上钉有一块写着名字的小木牌。

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华屋,远近闻名的红军村。

1932年,只有43户人家的华屋积极支援革命,将村里仅有的17名青年送入红军队伍。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这17名红军战士陆续回乡与亲人告别。

这一走,去向何方,何时归来?面对亲人的担忧、乡亲的不舍,17个人相约来到后山,每人栽下1棵松树,代表自己给亲人留个念想。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眺望即将远行的路,17人中最年长的华质彬代表大家向乡亲们说:“松树四季常青,象征万古长青。松树的节气,就是我们华屋人的骨气。我们去当红军,绝不做逃兵,更不当叛徒。我们坚信革命必胜!对,革命必胜!”

离开家的这一天,坑洼不平的道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乡亲们。华质彬9岁的儿子华丕恢,哭着喊着要和父亲一起;15岁的华崇宜,是17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离别之际他朝着父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华钦材“狠心”告别身怀六甲的妻子,笃定“共产党员要带头,一定要走”……怀揣救国救民的远志,17人踏上了征程。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名华屋战士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或许牺牲在湘江,或许静卧于雪山,或许长眠在草地。盼归而不得的乡亲们将他们手植的青松称为“信念树”,每一棵都挂上木牌,写上一名烈士的名字。

华桃生、华崇宜、华崇森、华钦恩、华钦仑……17名烈士一直被后人铭记。每到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描红。

回首87年前,17株松苗目送热血青年为了理想踏上征途,见证了革命烈士“铁了心跟党走,为穷人打天下”的必胜信念。

87年后的今天,“信念树”迎风傲雪、巍然挺立,目睹了另一场没有枪林弹雨、却同样写满牺牲和奉献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见证了共产党人反贫困实践中“只能赢、不能输”的执着信念。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凡人英雄们,在这里接受党和国家隆重表彰。流淌着红色基因、传承了炽热信念的叶坪乡,因为走出自己的脱贫致富路,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叶坪乡乡长朱胜江代表叶坪儿女,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手上接过了荣誉奖牌。

叶坪,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漫山遍野浸透着英雄的鲜血。然而,这个见证着光荣与梦想的“共和国摇篮第一乡”,却一度被贫困笼罩。几十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拼搏着、奋斗着,努力摆脱贫困,却始终受到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劳动力等因素的限制。

如何从泥泞中蹚出致富道路,如何把贫穷彻底甩在身后?叶坪的党员干部一队接一队探索追寻,一棒接一棒苦干实干,笃定一个信念——让老区百姓生活富起来!

乡长朱胜江,一位红军后代,看起来是个清瘦的文弱书生,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脱贫战场上的“拼命三郎”。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上,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前夕,朱胜江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医生确诊为脑垂体瘤。做完颅内微创手术后没几天,瑞金遭遇“7·14”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

担心乡亲们的安危,担心低洼处的土坯房,朱胜江强忍病痛赶去洪灾现场,指挥抢险、转移群众、抢救财产、调配物资……全乡倒了400间房,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000余人,没有一人伤亡。

特大洪灾给胜利在望的脱贫事业带来了新挑战,但朱胜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说:“做脱贫攻坚工作,要有愚公精神,不畏难不放弃,才能挖掉贫困这座大山!”

一位“钢铁战士”身后还有一群“钢铁战士”;一个人的坚定意志背后是一群人的执着信念。

黄日生,黄沙村党支部书记。华屋的土坯房改造项目启动后,穷惯了的百姓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他跑烂鞋子、磨破嘴皮,坚定走“群众路线”、用群众智慧,成功化解难题。

刘欢迎,大胜村原第一书记。大胜,因红军部队三次战斗大获全胜而得名,却一度成为全乡最破败的“空壳村”。驻村4年间,他带领乡亲们一道,把晴时满身灰、雨天两腿泥的大胜村,变成了通达柏油路的美丽乡村。

杨北庆,仰山村党支部书记。修路、清垃圾、拆空心房,“硬骨头”一个接一个地啃。白天在田间地头奔波,给乡亲们做工作;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因车祸瘫在床上的儿子。

曾小娜,禾仓村第一书记。土生土长的她,一趟趟跑山路、蹲泥塘,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做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帮助村民学养鱼技术。

叶坪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发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苏区精神,爬乡里最高的山、走乡里最险的路,蹚过急流,陷过泥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收获满满。

历经8年奋斗,叶坪不仅在赣南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摘帽,全乡贫困人口2308户8908人全面脱贫,7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顺利退出,而且大胜、朱坊、合龙、仰山等贫困村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华钦材未能谋面的儿子华从祁如今儿孙满堂,搬进了两层半的明亮新居。他说:“父亲如果能看到华屋变化这么大,一定十分高兴。”

“华屋119户以前住的是危旧土坯房,如今住上了客家小洋楼。”红军烈士华桃生的后代华盛如今是华屋村的村委会主任,见证了华屋处处皆“华屋”的巨变。

叶坪,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中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一朝梦圆。令世界瞩目的人间奇迹刻写着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闪耀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信念光芒。

信念铸就精神。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脱贫攻坚光辉历程,回顾脱贫攻坚英模感人事迹,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回首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革命时期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还是建设岁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无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敢闯新路的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还是新时代举国同心、攻坚克难的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一系列伟大精神从坚定信念中铸就,成为指引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灯塔。

今天,静穆的叶坪革命旧址群内,古树苍虬,青草如茵。“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无声诉说着那段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厚重历史,也见证了后继者用奋斗和汗水诠释的脱贫攻坚精神。

信念之树长青不老,精神火炬永不熄灭。从向死而生的远行,到艰苦卓绝的反贫困斗争,共产党人始终以热血赴梦想、以行动践诺言,哪怕脚下荆棘丛生、千沟万壑,哪怕前路风雨交加、困难重重,始终笃定信念、不改其志、奋勇向前。

编辑刘佳妮。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四

百年奋斗路是一个充满波折的历程,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日本侵略战争、内战,都是阻碍民族发展的巨大障碍。然而,我们的祖辈们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而是选择坚持斗争,用自己的汗水、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用勇气与智慧创建了新中国,带领全体国民走上了一条光明之路。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的中共领导人,带领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他们守望相助,内外联合,用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第三段:勇攀高峰。

百年奋斗路,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跟上世界步伐。如今,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各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我们总书记习近平说过:“只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勇攀高峰,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奋斗,牢记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的高昂斗志。

第四段:新时代,新使命。

新时代赋予了每一个人全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将自己的个人奋斗同社会主义事业、民族凝聚力结合起来,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人的风采。在学习上要多学有用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在工作上要努力工作,取得更多的成绩;在生活上要爱家、爱国、爱社会、守法、忠诚。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努力奋斗的追梦人。

第五段:结语。

百年奋斗路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的历史使命,更要以积极乐观的情绪践行个人的奋斗目标。我们一路向前,临近的未来就像夜空中的星辰,令人心潮澎湃,期待一切美好的未来向我们而来。让我们继续勇往直前,共同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我们奋发向前,用我们的青春和汗水,共同书写中国建设的新篇章。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五

“奋斗是万物之父。”我把它理解为。奋斗,成功。

每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但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有的人快富裕,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快乐,有的人悲伤;有的人幸福,有的人悲惨。这些区别可能有自然因素,但我相信:更多的是人为因素。

大部分人出生,都不比别人少什么,说明起跑点是相同的,但是在人生这个宽阔的跑道,漫长的跑道上,有许多沟壑,许多坎坷。面对这些,有些人很松懈,但有些人却一直坚持着奋斗。所以,在终点取得成功的人总是坚持到最后,奋斗到最后的人。所以,显而易见,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在这条人生跑道上,坚持奋斗下去,只要奋斗到最后,成功属于自己后,再多的挫折也只是曾经,再糟的厄运也不再来临。

霍英东,香港的房地产业巨子。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勇于积极、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

霍英东的事迹可以告诉我们,一切的外在因素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奋斗的意志,只要奋斗到底,终究会成功,命运自然会随着我们的成功而发生转变。

人的一生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美好的生活也需要自己去营造,命运也掌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都是自己未来的主宰者。

不要再抱怨老天的不公,不要再埋怨父母的无能。从现在开始,开始你的奋斗,开始你的改变,让自己的奋斗与改变成就自己的人生,从此,让自己的命运开始耀眼!记住:你并不比别人缺什么,只要奋斗下去,你也会拥有别人羡慕成功的人生,别人憧憬的生活。命运。由你来改变!

其实,在人生不断的奋斗中,你已改变自己的命运。

“奋斗是万物之父。”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六

“人类在永远的奋斗中不断壮大,而在永恒的沉默中只会灭亡。在这个充满奋斗的世界里,要想生存,必须奋斗!”

——这是希特勒在1920xx年出炉的第一部《我的奋斗》中的名言。虽然希特勒是一个残忍的魔王,但这一句话始终是我的座右铭,始终给了我一次又一次超越的决心。

每当人们说起希特勒这个形象时,都会使用一些恶劣的词语。可是他的奋斗,从奥地利一个流浪汉,到了第三帝国的,以至国家元首,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学习的。

这种执着的奋斗精神,也在时刻激励着我。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腾空而起的。我深知,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走。所以,作为一名学生,我如果没有时间的限制,我会尽力让每一次作业更加完美,做一件事要尽可能的善始善终,每一次考试我会从各个方面取得更高的分说,这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本。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起到一个奋斗的地位,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奋斗者,似乎只有基本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个执着的奋斗精神。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奋斗目标,或是经常改变目标的,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任何目标。或许,当我们将要辞世时,有人已经完成了目标,有人还在给自己下着目标。

我决定做一个政治家。这是我自从对政治感兴趣以来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目标,我始终在向着这个目标奋斗。

有很多人认为希特勒太过于狂热了,但是,作为一个奋斗者,我们仍然需要对梦想追逐的热情。

“凡是想生存,必须奋斗,不想奋斗的,就不配生存在这个永恒斗争的世界里,即使残酷,却是现实……”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七

成功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人可以说自己不行,说自己不会成功,因为你还没有真正奋斗过。

——题记。

再举几个身边的例子吧。咱们班的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是仅凭聪明的头脑就获得了成功的吗?他们每天效率都特别高。当我们还在与作业使死抠时,人家已经把作业写完了!当我们早早上床睡觉时,人家还在挑着夜灯学习!人家比我们效率高,又比我们学的时间长,人家时时刻刻都在奋斗,这就是为什么人家要比我们成功。比如说咱们班“领头雁群”里的学生吧。每周都做语文中考卷,人家的地理和生物可能早早的就复习完一轮了呀!前几天我还看到班里几位年级前50的学生已经开始自学物理了,并且还找来了今年初三第一次月考的卷子做。我的天!什么叫奋斗?这就叫奋斗!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还没开始奋斗前就说自己不行,还没试过怎么可以知道自己不行呢?只有拼出的美丽,没有等来的辉煌,奋斗吧,少年!

奋斗吧,其实你也可以光芒万丈!努力吧,别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

2021年,新的一年,青春年少的你,奋斗吧!

少年,努力吧!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八

近百年来,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在奋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回顾这百年奋斗的历程,我深感只有在奋斗中才能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在百年奋斗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学习进取,注重团结合作,弘扬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首先,百年奋斗的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当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苦难和迷茫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和人民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引,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对世界和历史的科学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始终保持胸怀坦荡的革命精神。

其次,百年奋斗需要不断学习进取。世界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我们要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作为一个有志青年,要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科学理论,加强政治修养,开展实际工作。同时,要注重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学习的成果。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做到踏实肯干,迎难而上,把实际工作做好。

第三,百年奋斗需要注重团结合作。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在团结的力量下,我们才能抵抗外部的压力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团结中,我们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坚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同时,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相互帮助和支持,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发更大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百年奋斗中需要弘扬家国情怀。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家国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我们要始终怀揣家国情怀,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改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同时,在国家的重大事务中,我们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百年奋斗需要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真正的贡献。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怕艰难困苦,甘于付出,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同时,我们要坚守道义,做到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百年奋斗的心得体会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其中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学习进取,注重团结合作,弘扬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在百年奋斗的道路上赢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百年奋斗论文篇十九

奋斗是人在身处逆境、面临考验的时侯的一种拼搏精神,是人的一种可贵品质。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无不经历过这样的一段过程: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实验中,其实验条件是十分简陋的,莱特兄弟在制作飞机是曾受到无情的嘲笑,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自我心中的信念,坚持奋斗,最终取得了成功。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也要有这样的奋斗精神。

社会上常流传着这样一些叹息:“我只是一个弱者,一没文化,二没工作经验,终将被淘汰……”的确,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洋溢奋斗的社会,它需要竞争支撑,正如“适者生存,弱者淘汰”那样残酷,它也需要奋斗来作证。

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有时,奋斗是人生的补充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不小信滑进一个坛子里,它们变得束手无策,但较小的青蛙却一向用四肢划动着,与死亡对抗着。不久后,黄油凝固了,较小的青蛙获得了生存的机会,但那只较大、较强壮的青蛙却永远留在了坛子里。

人们常说:患难出人才。也许奋斗中也会遇到挫折,但只要你坚持到底不放弃,总能化险为夷。

奋斗中,马克思固守清贫,探索斗争,揭示真理;

奋斗中,文天祥直至南方,谈笑而死,凸显风骨;

奋斗中,比尔·盖茨毅然休学,爱所其爱,创立微软。

有蓝天,鸟儿将会自由自在;有大海,鱼儿将会无忧无虑;有绿色,生命将会充满期望……有奋斗,人生将会出奇绚丽。

人生,需要竞争支撑,也需要奋斗做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0108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