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并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写读后感要注重结构安排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对读者自身的感受和思考的总结与概括,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读后感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一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二
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伟大即在于此,中国文化的伟大也即在于此。中国文化是一个从起始时就与迷信绝缘的,根植于人性的伟大文化。中国人很早就用人心的体察代替了愚昧盲信的鬼神崇拜。道家思想中对心性整合的重视,与荣格不谋而合。(陈羿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三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前记:
最近在读《荣格自传》,很久以前就已经接触到过这本书的书名,而且也已经找来放在文件夹里,可是一直没有打开来读,一则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走进一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再则也是没有完整一些的时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正文1:
坐在凉爽的图书馆里,或者是稍有些闷热的办公室里,看着这本书,经常会忘了时间,真实情况是看得很辛苦,大脑时而会很累,甚至会出现很多幻觉--真担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掌控这一切。
书,一直在读下去,有一些我自己也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儿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梦境,还有迷惑和好奇,夹杂着一些幻觉;有一些是令我惊奇的,例如,荣格对于自己梦境的解释和对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最突出的印象是:我被这个心理学家的诚实而感动。他对自己、对一切都是那么的诚实,他说:我追求的不是权威,是真理。
所以,我一直认真地深入地读下去。
正文2:
对于一些神秘现象,从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我似乎开始有一点点的思路了。
越来越晦涩,荣格象征意义手法的叙述,开始让我头疼,尤其是塔楼这一章。
炼丹术和心理学,荣格的这个课题,实在难以明白。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四
记录记录,方便以后回顾。还挺喜欢这本小书的,写得挺精简,看图蛮有意思,说的很多观点我也很赞同。就是感觉多多少少有些熟悉,又说不上来源自于哪里,我真的该好好补补本雅明等人了。
艺术是神秘化的结果,是粉饰和彰显不平等的手段。照相机的发明不仅打破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透视法,引发一系列改变,更破坏了图画的独特性,动摇了艺术品的地位,原作从而被赋予新地位,也就是神秘化的过程。复制品看似是原作的再现,但实际上因为人们的观看投合于不同的目的,是原作的再塑造,已经与初始意义不同。
“男性重行为,女性重外观”,由于社会期许的不同,女子的自我对待暗示着旁人可以如何对待她,将自己变为被观察的景观。在欧洲传统绘画中,裸体女性形象不断变迁,之后镜子的出现“纵容女子成为其同谋,着意把自身当作景观展示”,裁判的形象则“使美貌具备了竞争性”。在今天,尽管女性的裸体形象有所变化,但“观看女性的基本模式与女性形象的基本用途,仍无变更”。
有意思的点:尽管画中的裸体女性形象是为了取悦男性、激起男性性欲才摆出各种姿势,但画中的女性却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性欲,唯有如此才能使观赏者感到独占这种激情。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感觉现在的私房照风格也与书中举例的画作相似。
裸体与裸像的区别。看到裸体瞬间神秘感的消失。
油画表达的完全是表象,正如资本对社会关系所做的一样,油画使得一切现象都成了商品。油画象征着财产。
由于油画的写实性,使得象征意象变得不可信,神学画作变得滑稽。油画的逼真带来的'接近性又与公开陈列所需的距离产生了矛盾。
油画画种:动物画、静物画、建筑画、历史画/神话画、风俗画、风景画
风俗画从正反明证明德行由财富和地位带来。
广告关注的是人际关系,而非物品。
广告和油画的延续关系(引用,同一套视觉语言)。广告需要借用油画收藏-买卖的逻辑。
油画:巩固对现有之物的满足,针对的是靠市场赚钱的人,描绘的是现在时;
广告:激起对现有状况的不满,针对的是构成市场的人,描绘的是未来时。
广告通过以梦补缺保持信誉,同时把消费转换成民主的代用品,掩饰社会中一切不民主现象。
广告是摒弃经验的产物,获取占据了全部行为,通过把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资本主义“迫使受它剥削的广大群众将自身的利益规定得狭隘无比,以维持它的生存”。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五
有一篇文章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它就是我四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一篇课文——《自然之道》。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和同伴们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四月份去哈巴拉哥岛的海边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事情。“我们”不懂自然之道,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成千上百只小幼龟。事后,我们十分后悔不该不听向导的话。
幼龟天生弱小,经不起食肉鸟的攻击。而“我们”却要“加害”于它们。故事中的“我们”真是愚蠢莫及,不知道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不知道也就算了,还不听向导的劝告,反而骂向导“没良心”、“不是人”、“不会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小动物”等等等等。这些不说,还逼向导抱起“侦察兵”幼龟,你们不知道这只是幼龟的侦察兵,遇到危险会迅速返回龟巢,可向导知道啊!
表面上只有“我们”错了,可是其实向导你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小错误。你是大人,“我们”是小孩,你应该抵抗的住吧!而且你也可以反驳他们,你是生物学家的向导啊!
高级动物——人类,虽然只做错了一件事,可你们知道这对幼龟的伤害可多大吗?它们本来是怀着美好的愿望步入大海的,可遭受了食肉鸟的突然来袭,这叫它们受得了吗?虽然有一小部分的幼龟成功地进入大海,可除了侦察兵以外,它们每天都提心吊胆,过着不是正常幼龟过的生活。
上下五千年,有一本一直流传着的书,有一个连幼儿园的小豆豆都知道的经典故事——《拔苗助长》。他也是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可这比起来,还是“我们”的过失大一点儿。
或许,这样的思想还会造成甚至我们永远都无法弥补的过失。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啊!善良啊!而去违反自然规律哦!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六
有幸读到这本书很高兴,因为这本书已经下架了,也许泰森想收点人的梦想过的生活,事业成功,金钱无数,女人无数,派对无数,朋友无数。但沉迷于毒品,让自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沉迷于女人对于单身的时候的泰森问题不大,但是结婚了以后还这样,主要还是影响到婚姻的稳定了。后来因为一个女儿夭折了,让他知道了家庭的重要性,开始回归家庭,戒掉了性瘾。
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吸引了愿意帮助他的人,无私乐观谦恭幽默心平气和有领导气质,这是现在的泰森所拥有的品质,年轻的时候最多时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还有就是他是个混街头的人,混街头的人就有一股别人愿意帮的气质,可能是一种义气,可能是一种担当,可能义气和担当也是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的一部分。
他愿意学习拳击,而且很有激情,库斯看到他的时候他还没有过拳击比赛的经验,但库斯就确定他以后能够成为拳击冠军。他很努力,曾仕强说的九分努力,就是别人愿意和努力上进的人交朋友,愿意去帮助努力上进的人。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七
2004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伟大即在于此,中国文化的伟大也即在于此。中国文化是一个从起始时就与迷信绝缘的,根植于人性的伟大文化。中国人很早就用人心的体察代替了愚昧盲信的鬼神崇拜。道家思想中对心性整合的重视,与荣格不谋而合。(陈羿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八
动物虽然没有人那么聪明,但有一样东西与人比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母爱。无数名人歌颂过母亲,可他们却忘记了动物。稳重这位母亲,她受尽磨难,来到孔雀湖下,费尽九年二虎之力跃上石阶,当作者要一棍子打死她时,为了保护孩子,她一跳,却跌了下去。可她为了能产下卵,又朝那儿奔去!最后,她被打碎脑壳,仍拼尽全力跃入湖中,死去。我有多么震撼啊!她在关键时刻,最后用力一跃时,是谁给了她力量,是母爱!
我的妈妈虽没有这样轰轰烈烈地爱过我,可她的一言一行中,却也透露着深深的爱啊!我的嘴很挑剔,妈妈一日三餐不仅要烧好,还得翻着花样,两天不能重样。例如,早上烧了青菜和鸡蛋,第二天如果还吃这个,我就会抱怨:“怎么又是这个呀!”
当然,畜类慈爱,妈妈也有严厉的一面,她向来“赏罚分明”。
《大鱼之道》,我会永远记得这个故事,知道妈妈的辛苦。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九
自从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然之道》主要讲了:“我”和同伴为了挽救一只海龟,使更多的海龟受到伤害的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
老师曾经在上这篇课文时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经常有狼出没来吃梅花鹿。本地的梅花鹿都非常漂亮,因此这个国家定了一个“灭狼计划”,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终于将所有的狼毁灭,而梅花鹿开始大量繁殖,所有的草地上都能见到梅花鹿的身影,因为梅花鹿太多,所以这些青草根本填不饱梅花鹿的肚子,导致大量的梅花鹿死亡,再加上流感病毒,梅花鹿的只数竞一下子从十万只变成了八千只,还因为梅花鹿的天敌——狼被毁灭了,梅花鹿开始变得懒惰、肥胖,没有强壮的身体,跑不起来。这个国家的总统万万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的计划竞然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告诉我们一定要按照自然之道办事!
什么是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万物的内在规律。有些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想干某些事情,结果与想象中的相反,这是违背了自然之道。
有些人想把事情干好,可这其实是具有破坏性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
女儿步入初中阶段后,有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落,在我焦虑不安时,好友向我推荐了《学习之道》这本书,该书作者芭芭拉·奥克利从小学到高中,数理化成绩一路垫底,然而一旦步入职场,不得不学习自己头疼的数学知识,却反而悟到学习的精髓,并最终学成工程学博士,《学习之道》这本书给全世界的读者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就是其中之一。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革命时代,学习成为孩子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不想将来被淘汰,他们就一定要运用知识革命获得更好的成长及更大的进步。因此,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显而易见是比较大的。所以,我觉得要激发孩子们的个人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真正拥有学习力!
阅读本书,我越发深刻意识到,孩子身上的毛病,有时候在家长身上一样存在,养育孩子,也是我们重新塑造自己的过程。书中有被作者称为小恶魔的各种学习的坏习惯比如拖延症,我自己就一直难以克服,而书中,作者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不少小技巧,因此,在陪女儿一次次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我也在我自己的领域里一次次地实践,我们一同成长。
阅读本书,我和女儿学习到了面对失败的正确做法。学校的某次期末考,女儿输给了一个她不曾输过的闺蜜,有点儿受挫,我们就一起分析各科卷子,觉得除了数学和地理不太理想,其他科目都已经发挥出最好水平了,而且她的备考过程也很努力,值得肯定,于是我们一致认同,把错误点弄通透,然后投入新一轮的pk!我自己的工作也是碰到了一点瓶颈,某个指标因为上级单位修改了评价标准而大幅滑落,我没有气馁,抓紧对新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解决措施,逐条攻克,最终获得了提升。
阅读本书,我和女儿学习到了怎么承担学习的责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女儿来说,她数学基础较差,相对其他科目,她更不喜欢数学,碰到不会的题目就退缩,于是我们一起对考试中的错题进行分析,并多做同类型的题目,确保下次考试不犯同样的错误,一次又一次,女儿的数学成绩慢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上来了。而我自己以前很懒散,总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退而远之。最近因为提高了自我要求,我克服了这个弱点,勇敢承担责任,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我和女儿都从《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受益匪浅,懂得了只有我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时,学习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让我以爱之名,陪你一同成长!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一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流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的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感情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就说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以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不是有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求子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只求个平平安安,团团圆圆”。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开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艘载有数百人的大型轮船在海上失火沉没,许多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有九十多人生还。乘客中有一个游泳专家来回游了十几次,在连续救起了二十个人后因过分劳累双脚严重抽筋而导致残废必须终身坐轮椅,他一直大叫着问自己:我尽力了吗!几年后在他生日的那天有人问他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他伤感的说:我最记得那被我救起的二十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来向我道谢。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或喜,或忧,于是,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一种生活。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是的,就当喜,是对我们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报;就当怒,是培养我们耐性的时机;就当哀,是天将降大任于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当乐,是生活对我的泰然处世还以的笑容。如此,还会有什么再影响到自己平静的心绪呢?别人对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们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改进;别人对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诉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自己就必须再接再厉更进一步。事业的成败也是如此。
感恩,并不是宣扬一种消极的宿命论,而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 学会感恩,不要去记恨对你不好的人。作家余杰说过一句话:恨一个人对自己的伤害,远远比对对方的伤害大。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掊土还人一座山.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那么,就让我再次用一个小故事结束今天的演讲吧:有位和尚叫佛印,与朋友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话不投机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气愤的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当走过原始森林时佛印和尚遇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一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
学会感恩的生活,宁静而祥和。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二
以前听到有人抱怨说现在在大学里面学的东西都没有用,我心里不以为然。一直觉得把大学教育和专科教育区分开来的应该是大学里面所给予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而专科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也就是书中更多的提起的“职业性”教育,但是我忽略了大背景,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没有办法容忍一个不跟社会接轨的大学生了,而如果一个大学生想要本科四年毕业后就业,也是没有办法不学职业性的专业或者知识。这也让我想起李敖在北大的演讲,他说以前你们北大谁谁谁(这个我忘了,好像是说的是马寅初)当校长的时候敢对北洋军阀说不,现在不是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是啊,从前的大学时精英教育,那时候上了大学的人理所当然是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人物,他们有着那个时代的傲气与才气,但现在的大学生比白菜还便宜了,当大形势转变为买方市场时,“大学”也失去了它的底气,于是要迎合企业、公司种种的要求去塑造人才,更不用说“大学生”了。但我始终认为,职业性的东西不应该是根本,大学不应该成为职业训练场。我还是愿意保留一点大学生所应有的`傲气。
二
最近连续看了两本书,一本是韩国人的《因为痛,所以叫做青春》,另一本就是哈佛前校长derekbok的《回归大学之道》,都提到了一个我从大一开始就没有注意过的问题,那就是写作。不过derekbok把这个问题更加系统化了,叫做表达能力的提高。两年来,也许我参加了各种社团各种活动,选了各种课,但是都没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我锻炼我的写作能力。大学里很看重表达能力的塑造,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它还有另一方面――写作。人与人的沟通除了面对面的说话最有效的恐怕就是写作了,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字,而我感觉我正在一点点失去这种能力。师父在b大彻夜写字,不寐读书,想来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三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荣格自传读后感。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后感《荣格自传读后感》。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四
荣格自传读后感,荣格是一位心理学家,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荣格自传读后感,欢迎阅读!
几年前读了《荣格自传》,整理一下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当初在图书馆借回来的,心里一阵喜悦,他的传记里到底写的什么玄妙的东西让我久闻其大名,这些心理学大师的传记到底写些什么,我能从中有什么收获。
当初当我怀着无比急切向往好奇求知求助的心情打开这本书的,希望能有些收获。
可是看的时候,我的感觉有点崩溃,心里有点抓,他对内的探索程度让我惊呆了,这些都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人会这样细致地去翻我们甚少愿意去留意的“思维碎片”,“梦境”,详细描绘出来,并兴致勃勃。
想不到这本书分析内部世界分析得如此深入,想不到内部世界可以这样被分析,想不到世界上有一门学科是这样的, 这门学科就叫做“心理学”吗,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内部历程。
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他的内省,思考,回忆和梦,而少是记录生活事件的。
他花了大部分篇幅来分析这些内省的东西,这些东西对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值得他饶有兴致地花大篇幅来细致地记录?当时看得我着实有点不耐烦,不过还是克服了我的烦躁,把这本书粗略地看完了,不是太懂。
不过现在想起来有点回味无穷,这些就是我们的内在世界,原来这些东西是如此重要和富有魅力,并且很好玩。
我觉得读这本《荣格自传》,就像是一个急躁的人和一个超级耐心细心的人在对话,感觉他拼命地用很多文字,举很多例子,就是想把他的观念描述清楚,不过又总是描述不清楚的感觉,越说越复杂和纠结。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活像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爷爷在向你诉说他的内省经历,太细致了点,连一些小细节也不放过,像是要把他所有思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要记录下来。
我的直觉是,他的记忆力可真好,连一些梦的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一些景色的小细节,他也描绘得非常的详细。
我才明白,原来人对内部世界的专研可以这么深入,而我们是根本不会去在意这些内部历程的。
换作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分析自己再深入一点,或许就走火入魔了,而且也无法如此细微地分析梦境,只有他们这样权威的大师级的人物才能让自己从“精神疾病”里摆脱出来,并有所发现,钻研出东西,成为心理学权威,破解心理密码,并懂得使用这些密码来帮助人们治愈精神问题。
我感觉他对内部世界进得很深很深,就向是一个一头扎进潜意识深水中的探险家,对非理性的东西非但不害怕,反而充满了好奇心,兴致勃勃,愿在里面惬意地游泳,观赏里面神奇玄妙不可思议的景色,流连忘返。
书里充满了梦,幻想,神话,和神秘,就像是把我们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里,一个由心灵,梦境,幻觉,神话,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的世界里。
从他对幼年时期的描述,描述他反复的思索教堂的塔尖那一节,我有一种感觉他得了强迫症,怎么看上去这么像强迫症呢?我还觉得他在其他很多精神问题里挣扎摆脱了出来,感觉他自己不停地进入各种精神病里亲身感受体验,挣扎,然后自己找到原因,研究出破解方法。
这些大师可以做到身在“病”中不被“病”所左右。
他说他的一生是潜意识引导的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
荣格是一个内向的人,看了你会觉得,内向性格是如此地富有创造性,深刻,内省,这是“外向”所不及的。
原来内部世界有如此巨大的值得探索的东西,该书让我对原本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内部世界重新产生一种耳目一新和好奇的感觉。
李子勋说:“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
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
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像文化标定那样是单一的。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能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去。
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
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择其一。
其实这可能是人类非此即彼的观念得出的最荒谬的偏见。
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
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看了荣格的自传,了解到他向内扎的根有多深,再去看李子勋的这些话,我便更加赞成。
这样看来,原来在某些点上,我恰恰是外向的,反而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我要多发掘自己的内在精神指向。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暂时与外界的喧嚣隔开,给我们打开一扇进入内部世界之门,让我们有机会能发觉内心尚未被发觉的领域,沉进去向内探索。
所有的冲突都是内在的,跟外在无关。
他让我们知道人格面具,自己的潜意识的深邃玄妙,让我们懂得从内部寻找问题,而不是从外部。
不过,此书很深,我有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对于什么原型,曼荼罗什么的,我就不太懂,不过我知道都是归于集体潜意识的东西。
书里描述的很多东西和概念让我觉得有点神秘,有点玄。
读这本书的最大收益:一是,学习荣格的一种细致思考分析问题,深入探索,寻找原因,不弃不舍,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刨根问底,静心定性的精神。
二是,让我对人类心灵心存敬畏,对非理性的东西心存敬畏,对神秘的东西心存敬畏,对自己心存敬畏。
除了我们的理性以外,原来还有这么多非理性的神秘的东西,直觉,幻想……种种种种,让我惊叹不已,觉得无比神奇,无从把握,而这些,我们不能对其藐视和忽视。
对于非理性的东西,我们不要害怕,我们要去接纳,去觉知,去观赏,去敬畏,因为它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对其保持觉知但又不完全被其左右。
内外部世界各有一座宫殿,只是外部世界的更加整齐有章法,内部世界的更加奇幻无章法。
而外部世界不过是内部世界的反射,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世界呢?
而且这本自传是少有的着重分析当事人内心经历的自传,还是有很大的可读性,很有意思,特别是在浮躁喧嚣的当今世界,探索内心的事情总是被认为多余和费事,其实不然,我觉得此书值得再读几遍,不过得在我轻松闲暇不焦虑的时候。
在近代,教育的发展多次依赖人对自我、世界的探寻而被推进,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欧新教育运动,其中,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鼓励充分尊重儿童的意志,让孩子自由玩耍,托管员让孩子停止某项游戏成为禁忌。
加之,多次采访中,许多校长和老师都谈及自己阅读心理学书籍之后的专业成长,使我对心理学愈加好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哪本心理学书籍开始读起呢?我选择了一本可以从中**得方法去了解自己的书——《荣格自传》。
实证科学的不足
总体来讲,荣格的这本书让我看到西方实证科学的发展途径:由假想开始,然后是推论,并用一个个案例来论证,然后生出经验和数据,最后命名,形成流派。
这正是荣格发展出集体无意识的路数。
因为集体潜意识,荣格所画的曼荼罗的画里,有一次出现了具有中国风格的金色城堡,后来,他收到理查德·威尔海姆寄来的信,有一篇论述道教炼丹术的文章。
荣格认为,这种同步性,也正是集体潜意识。
这种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者本人的导向有极大关系,荣格与弗洛伊德观点上的差异,多是源自两人知识体系以及经验积累的不同。
比如:荣格认为,“对于有教养的和智力高的病人来说,精神病学家要有比专业知识更广博的知识,除了所有的理论假设外,他还必须弄明白,促使病人发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然的话,医生就只能引起病人的不必要的反感。说到底,重要的并不是一种理论是否得到了证实,而是病人是否领会到了自己是一个人。”而荣格在心理研究生涯前期视之为导师的弗洛伊德,将任何反映都归因于原始的本能。
但这个观点出自《荣格自传》一书中的一家之言,这里权当参看,接下来的观点亦然。
弗洛伊德声名显赫时,心理学刚发端,处于草莽英雄的阶段。
两人的分道扬镳,正是基于知识体系和经验的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实证科学的一些不足。
也有人曾作出“心理学是伪科学”的论断,不难理解他出此言时的立足点。
自我分析
荣格选择自己终身的事业时,有一个极为挣扎的心理过程。
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书橱里,他读过极为庞杂的书,对于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都有过兴趣,但有一段时间始终寻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科。
最终,由于精神病学发展尚不完全,属于经验性的天地,与生物学和精神性的事实存在着共性,能探究大自然和人类精神的冲撞,他才选择了精神病学。
荣格自言,“我所有的著作,我一切的创造性活动,都是来自始于1912年即差不多五十年前的这些最初的幻觉和各种梦。”在多次给病人的谈话治疗中,他对自己的梦的分析,也是他**得更多治疗策略的途径。
比如:在对一个女病人的治疗中,荣格经由自己的梦境体验,第二天给予她一些认可、引导性的图景,女病人后被完全治愈。
对待另一个女病人,荣格则不顺着她的思路来,站在反对的立场,极为坚决地与之争吵,也被治愈。
这用的都是同一策略——弥补心理上的某种不足。
荣格的心理学著作,多来自于他自己的梦,以及联想性分析。
受自己梦境启发,获得思路的这个方式,让我联想到《神探夏洛克》中的场景,卷福饰演的夏洛克通过大量吸入毒品让自己产生幻觉,在梦中进行一些演绎,获得灵感,推进侦探。
孔子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层次,这事儿只能发生在“生而知之”这类人身上,并非绝大多数平凡人所拥有的技能。
平凡人随便讨论催眠术等,都是极为狂妄的做法。
在黑泽明的电影《梦》里,有一些与荣格书中极为相近的场景描写。
比如:幼时,会对大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充满无力感,会质疑大人讲的传说,想一探究竟;幼时,有很深的触觉体验,会对树荫里漏下的阳光及阳光的温度有极为深刻的印象;长大之后,会恐惧环境的污染,恐惧人类的末日;对待战争,很难做出是否正义的评价,无法跳脱出时代,《梦》中那只狂吠的犬有极深的象征意义——内心的焦灼程度的外显,他的电影叙事技巧高明。
心理补偿
电影《师父》和《箭士柳白猿》的导演徐皓峰有个观点,“武侠电影是国力不足的心理补偿,类型片反应了人类的恐慌感,所以大多数类型片的背景都是末世情调,灾难片是生态崩坏、黑帮片是都市次序崩坏、侦探片是社会制度崩坏、爱情片是阶级对立或种族对立。”
心理补偿,是我们寻找文学艺术培**神空间的不自觉原则之一。
正如宫崎骏的电影系列,当一个人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灰色地带,正需要看他的电影,有一个温和的缓冲。
心理补偿,也是荣格进行谈话治疗时的重要策略之一。
生活中也极为常见,比如:恋爱中,互补的两个人更容易长久。
乾坤是一种稳定的相处状态,两个人各守乾德和坤德,有时会相互转化,没有性别上的定势。
就像我们的相声里,一个捧,一个逗。
散漫谈些一己之见,后续还在读荣格的《自我与自性》,并对荣格提到的叔本华等人产生兴趣,阅读真是个无底洞呀。
只能这样慢慢读下去了,后续再发一些读后感跟大家交流。
同事给我推荐了更多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书,我望了一眼,前面的路挺长。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
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
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
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
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
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
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
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
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
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
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
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
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
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
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五
前mif资深教授为企业提供精益咨询也向小型制造厂投资。他创办了精益企业研究所(lei)并担任所长这家研究所是一个非営利教育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精益思想的传播和应用。
他创办了英国精益企业研究院(lea)并担任院长。这家研究院分担了精益企业研究所在提升精益意识方面的任务并将精益知识应用于一系列的行业。两人合作分析全球行业趋势达20年以上期间成果包括《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和《精益解决方案》。
《精益思想》于1996年秋季首次出版,历经10年,畅销十多个国家,销量达到几十万册以上。本书的成功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最好的总结,为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本书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了美国、德国、日本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心得后之作,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从而成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精益原则阐述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原理,帮助所有行业在任何商业条件下创造持久的价值;第二部分从思想到行动:精益的飞跃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包括应用步骤和从大企业到小企业的应用实例;第三部分精益企业说明了如何通过不懈地关注各产品的整个价值流(即从产品概念到产品推出,从订货到发货,从上游源头的原材料基地一直到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创建出真正的精益企业,即在尽可能减少时间、成本和出错的同时,使我们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达到最佳;第四部分新的发展讲述了时至今日精益思想的发展。
《商业周刊》评价本书为“这是目前关于流程再造最好的书,也是最好读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六
好心也有办坏事的时候,这不,这篇课文就讲了这样的一群“愚不可及”的人。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来看看太平洋幼龟是怎样离巢而出。
那天,“我”们上岛时,正值黄昏,很快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外,却欲出又止。正当幼龟不前时,一只嘲鸫飞来,企图把幼龟接到沙滩上去。
向导非常冷淡,不去拯救幼龟,可在“我”们的要求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走幼龟。可是不久,幼龟鱼贯而出,很快,几十只食肉鸟吃的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但“我”们没放弃,拿下帽子,拯救幼龟。
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幼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我读完后,心里深有感触,自然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一但违背,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七
我的个人阅读分为向外和向内,对于向内这一大类,荣格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我很享受阅读荣格的过程,他有非常清晰的部分,也有让人疑惑遐想的部分,对弗洛伊德的体系感兴趣,但同时也知道,他的理论虽然迷人,甚至改变了很多艺术创作的理念,但在目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已经被逐渐淡化,更不用提荣格,他甚至更像一个cult般的存在,加上他后期的一些理论趋于玄学,提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跟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但仍然有许多让人疑惑的作品和见解。
荣格有非常solid的理论框架,没有他后期那些语焉不详甚至半萨满式的魅力,甚至因此陷入到很多种族歧视的争论中。作为一个想要了解荣格的'人来说,当然是读得越多越好,越完整越好,这本书也是如此读下来的。
荣格虽能让其中读者直面自己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并不太能驱使人有所行动有所改变,意思是所谓获得实用性的那种受惠。
心理学相关作品是一个考验读者高低的试金石,而把一个人重新放进另一个框架里去自我审视、重新行动的确很困难,但至少你能够看到一种可能解决的方法:他不是鸡汤似的,他有效,他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
当然,作为一个荣格爱好者,我深知他的学说在国外受到多大的zz不正确的批评,但也深知其中有许多的亮光和天才般的洞见,哪怕是他最被诟病的人格地质学。
由于我对荣格一生的著作都要搜集阅读并不是希翼什么所谓成长,故也没有将荣格推荐给他人的欲望,暂时也不太想讨论。一切都归咎于我对自己的认识:
无论外界什么评价,我深知自己除了偶尔能靠着心血来潮时的那点动力加一把劲,多数时间都是一个逃避型的loser。假装在既定的铁轨上面运行,其实一圈一圈不停反转着地心引力的过山车。
不过或许也有那种觉得自己很lost的人,这本书值得一看。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八
自然之道,是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宇宙万物,众生灵各有其生存之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的道在宇宙中自由的生长演述其道。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自然之道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篇一:自然之道读后感】。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当我们犯错时,它往往会给我们非常严厉的惩罚。在这个学期的第九课《自然之道》中,就是描写一个考察队因为破坏了自然规律,得到了严厉惩罚的故事。
里面讲述的是作者和七个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对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那个考察队因为救了一个幼龟群的“侦察兵”,却使整个龟群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幼龟们便鱼贯而出。但外面还有许多肉食鸟,一只只像发疯一样啄食那些幼龟。考察队看见后便救那些幼龟,但最后还是有十几只幼龟被叼去了。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深有感触。是啊!大自然安排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就不要去触犯,会好心办坏事,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也不能见到小动物快要死了,都见死不救。应该去帮助、支缓的,我们就去帮助、支缓;但是不应该支缓的,我们就不能去,否则会遭遇不幸。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了家里有一张大蜘蛛网,网上有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很美丽。一只可怕的蜘蛛正慢慢地爬向蝴蝶,正准备吃了它。我心里想:这么美丽的蝴蝶被吃了不好吧。我便把蝴蝶放了,把蜘蛛甩在地上,一脚把它踩扁了。过来些日子,我发现家里的蚊子开始多了,晚上常常把我咬得睡不着。那时,我才发现我做出了,很内疚。
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办事,往往会产生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和惩罚,所以我们做事要先弄清楚原理,才能下结论。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自然之道》,读完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一旦破坏就会违背自然之道,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八哥岛旅游。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可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把侦察龟抱入大海,使幼龟得到错误信息,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美食。我还知道了一个自然规律:在龟群们爬向大海之前,总会有一只幼龟当龟群的侦察兵,它总是第一个爬出去,如果有危险,便会返回龟巢,如果没有危险,它就会带领别的幼龟爬向大海。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当我读到这里时,便想起我上幼儿园时发生的事,那时,我养了两条小金鱼,总是希望它们长得胖胖的,有天,我在喂食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了,可以多喂给它们一点食物嘛。于是我就放了许多鱼食在里面,晚上还梦见两条小金鱼长得胖胖的样子,可第二天一早,我就发现,两条小金鱼出乎意料的死了,我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在一旁的妈妈告诉我:“金鱼一天只吃一点点食物,你喂给它们这么多,它们就没头没脑的把全部吃掉了,所以它们都撑死了。”听了妈妈说得这些话,我若有所思,似懂非懂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的确如此,各个东西都有它的自然之道,一但违背了,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看语文书,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名叫《自然之道》的文章,顿时觉得里面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故此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我”和几个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去旅游,目的就是想看看幼龟是怎么爬向大海的。那天,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大龟巢,有一支小乌龟探出头来,正踌躇不前,突然一支海鸟飞来,用尖尖的嘴啄幼龟的头,想把它拖到沙滩上去。“我”和几个同伴紧张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其中一位忍不住对向导说:“你快想想办法啊,”向导的回答让我们更加的焦急,他说:“叼就叼去吧,这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回答招来了同伴们见死不救的呼喊。最后向导极不情愿的抱起了那只小乌龟朝大海走去,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正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是向导和我们无知的举动救下了小乌龟,致使龟巢中的乌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就成群结队的从龟巢中怕爬出,引来了许多的食肉鸟,这下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我们拿着帽子,把幼龟放进里面来回的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补救。
此时此刻,我们对向导说的话才恍然大悟,虽然还不能彻底明白什么事自然之道,但“我”相信这个例子是对自然之道最好的诠释。
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遵守一定客观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九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基督教的繁复诵读经书、牧徒忏悔赎罪和现代心理学讲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种修齐之道。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性的、无知性的、被动性的。
联系后文,余秋雨讲到自己曾写过小人,那是对一些顽劣人性的批判,现在则是对立于小人写出其君子以及褒赞,作者似可长抒口气,叹为大成了。可是我左读右想,并没有觉得余秋雨的这篇君子题材有什么大好大善的。联系实际评价的话,倒认为余文更多的是书生意气。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歌颂君子寻找君子实践君子,已经是中华文人几千年乐此不疲的热闹话题,但它一直从来都没有真正使故国的君子更多起来。为什么?因为传统观念文化的落后性使然必然。坐而论道不如扎实学习先进,治国还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为什么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应与为什么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总是两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确定的,法治规束则能够让习惯成自然。人性的两面性可分许多两两相反的对立取向,如善良性与恶毒性、上进性与堕落性、文明性与野蛮性、仁爱性与仇恨性、真诚性与虚伪性、全面性与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会存在这两种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当即的思想状态才确定了其行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来确定人们的行为具有根本性意义。而法治的规束则能强制性地确定人们行为习惯的发展走向。
上述可见,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书生空议。要命的是像这种脱离实际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于儒家及崇拜者中。他们脱离的实际不是别的,就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同类型及其趋势下无穷对比鲜明的事实而已。在这个视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学说)之难: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维之浅。儒家最终追求没有上升到纯粹崇高的精神层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坚。崇拜凡人偶像,行为缺乏神只监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势必思维肤浅;进一步看,思维肤浅则造成了君子不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899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