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之道读后感(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9:37:15
荣格之道读后感(汇总14篇)
时间:2023-11-28 09:37:15     小编:飞雪

读后感是我记录和分享自己阅读过程和思考的工具。读后感写作技巧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读后感?或许这些范文能给你一些启示。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一

2004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二

读荣格自传完全一时兴起想在本命年读一些传记,看看这些人的一生,特别是他们在我这个年纪时都在干嘛,但荣格自传对我来说实在太难消化了。原本期待的是他一生故事的回忆,但其实全书其实是他学术思想的一个非严格学术形式的再述,而他的思想我在此前的接触可以说为0,我不得不惊叹他的学识见识和思想深度,文中有大量宗教和心理学的思辨,大量他的幻象和梦境的阐述和分析联想,对我来说实在难以下咽,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我一窍不通,宗教知识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全文对意识潜意识的讲述我都看的云里来雾里去,大致对一些实际经历的描写可以产生一些兴趣,比如他去各地旅行的经历等。

做一些模糊的印象的总结吧,虽然夹杂着众多我无法理解的梦境和意识潜意识的描述和分析联想,我无法确定他的这种分析和联想是否可以证实,我没有这个能力,我也不下断言,但他确实是一个以实际客观经验为基础提出理论的人,不是有足够的现实基础他不会做出判断。所以即使我难以接受他的分析,但我想这更多是归因于我未接受过相应的训练,不了解这一套分析路径导致的,而不能否认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事实。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是我这一次看的最大的收获,大体理解是说每个人身上的潜意识来源于其祖先,其整体社会历史,人的身上有一个可能不被自己认识到的来自历史的人格部分,这部分是集体潜意识,且人通过现实的活动来发展意识,人好像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共同体。这似乎和他对来世的看法一致,他觉得潜意识或者精神存在与第四维之中,和现实的三维空间不同的是,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脱离了这一刻度而存在,因而在死后可以继续存在,并未某种任务潜伏着,或许在一些必要的时候重新进入三维世界继续完成他的被赋予的任务,比如解答一些疑问。

书中有一些理论性的片段我多少能理解也觉得受到了启发,也在电子书上做了标记,比如理论回顾部分他讨论分辨善与恶的部分,一个人如何做出选择,他提出教育的道德标准的不可靠性,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了解自己的心理构成,再做出探讨,他觉得心理层面的探索应该得到重视,而不仅仅是对宇宙飞船重视。还有比如他认为一些神话幻想不应该被磨灭,可以作为人思考做出科学理论的素材,但不是说把幻想作为依据,而过分的理性主义教条的盛行使得时下的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变得狭隘了。这些都蛮有意思的,脱胎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但可以作外延式的思考。总之我是全程蒙蔽的,阅读体验很差,原本的目的是看看荣格在我这个年纪在干嘛,我看后到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认知,模糊记得他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熟读很多书,对自己想要从事的事业多少有些概念,即使开始并不明确,但当他遇到精神分析时就明确知道这是他追求的理性和非理性两个世界的完美结合之处,他可以为之付出一生来做钻研,当然年轻时候的他也怕被孤立,自觉自己不具备被孤立而好好生活的资本,而有些畏缩的不把一些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也对自己相信的权威有所顾忌(即使弗洛伊德并不受主流认可但却是荣格自己认准的权威,即他虽然有畏惧,但在权威上他是有自己判断的),但当他不断发展自己的想法,坚定以自己所掌握的实际经历为基础做出判断时,或许可以说此时他具备了对自己存在立足的认知,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为完整的,但他确实有了对自己存在的见识的判断,即使会有困难,但他对自己的确定性的认知足以支持他向权威说不,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正确性。人或许都需要有这个确认自己存在的过程吧,此时的我对此仍然一团模糊。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三

有幸读到这本书很高兴,因为这本书已经下架了,也许泰森想收点人的梦想过的生活,事业成功,金钱无数,女人无数,派对无数,朋友无数。但沉迷于毒品,让自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沉迷于女人对于单身的时候的泰森问题不大,但是结婚了以后还这样,主要还是影响到婚姻的稳定了。后来因为一个女儿夭折了,让他知道了家庭的重要性,开始回归家庭,戒掉了性瘾。

成功的人都有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吸引了愿意帮助他的人,无私乐观谦恭幽默心平气和有领导气质,这是现在的泰森所拥有的品质,年轻的时候最多时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还有就是他是个混街头的人,混街头的人就有一股别人愿意帮的气质,可能是一种义气,可能是一种担当,可能义气和担当也是无私乐观有领导气质的一部分。

他愿意学习拳击,而且很有激情,库斯看到他的时候他还没有过拳击比赛的经验,但库斯就确定他以后能够成为拳击冠军。他很努力,曾仕强说的九分努力,就是别人愿意和努力上进的人交朋友,愿意去帮助努力上进的人。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四

记录记录,方便以后回顾。还挺喜欢这本小书的,写得挺精简,看图蛮有意思,说的很多观点我也很赞同。就是感觉多多少少有些熟悉,又说不上来源自于哪里,我真的该好好补补本雅明等人了。

艺术是神秘化的结果,是粉饰和彰显不平等的手段。照相机的发明不仅打破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透视法,引发一系列改变,更破坏了图画的独特性,动摇了艺术品的地位,原作从而被赋予新地位,也就是神秘化的过程。复制品看似是原作的再现,但实际上因为人们的观看投合于不同的目的,是原作的再塑造,已经与初始意义不同。

“男性重行为,女性重外观”,由于社会期许的不同,女子的自我对待暗示着旁人可以如何对待她,将自己变为被观察的景观。在欧洲传统绘画中,裸体女性形象不断变迁,之后镜子的出现“纵容女子成为其同谋,着意把自身当作景观展示”,裁判的形象则“使美貌具备了竞争性”。在今天,尽管女性的裸体形象有所变化,但“观看女性的基本模式与女性形象的基本用途,仍无变更”。

有意思的点:尽管画中的裸体女性形象是为了取悦男性、激起男性性欲才摆出各种姿势,但画中的女性却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性欲,唯有如此才能使观赏者感到独占这种激情。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感觉现在的私房照风格也与书中举例的画作相似。

裸体与裸像的区别。看到裸体瞬间神秘感的消失。

油画表达的完全是表象,正如资本对社会关系所做的一样,油画使得一切现象都成了商品。油画象征着财产。

由于油画的写实性,使得象征意象变得不可信,神学画作变得滑稽。油画的逼真带来的'接近性又与公开陈列所需的距离产生了矛盾。

油画画种:动物画、静物画、建筑画、历史画/神话画、风俗画、风景画

风俗画从正反明证明德行由财富和地位带来。

广告关注的是人际关系,而非物品。

广告和油画的延续关系(引用,同一套视觉语言)。广告需要借用油画收藏-买卖的逻辑。

油画:巩固对现有之物的满足,针对的是靠市场赚钱的人,描绘的是现在时;

广告:激起对现有状况的不满,针对的是构成市场的人,描绘的是未来时。

广告通过以梦补缺保持信誉,同时把消费转换成民主的代用品,掩饰社会中一切不民主现象。

广告是摒弃经验的产物,获取占据了全部行为,通过把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资本主义“迫使受它剥削的广大群众将自身的利益规定得狭隘无比,以维持它的生存”。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五

没有手机没有网的这段时间,带着点戒断反应读《荣格自传》。书非借不能读,这本书自然不是我的。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下卷还放在那里没看。

看完《荣格自传》,我不知道这篇读后感是不是应该写上“第一次”三个字,很难说以后会不会读第二次,毕竟戒断反应中读得不细,况且理智告诉我,这样的书应该有重读一次的价值,恰如荣格读弗洛伊德的著作,也是隔了些年头又拿来翻看的。

也许是下笔者的缘故或翻译者的缘故,这本自传的风格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以及《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差别很大,当然我更希望是荣格本身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差别。这本自传更散漫意识流,好多地方如同散文,一些描写又近如小说。

充满历史感的幼年环境,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构成,很早就关注到自己个性有别于他人的荣格敏感的体味着成长的变化。这种敏感的觉察终其一生,构筑着他灵魂栖息的塔楼。他将这座塔楼以曼荼罗为标志,如同隔离世外的独行宇宙,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但也预示着,塔楼之外无边无际的是他人的城堡与部落。

精神分析的构建是源于自省的,即便有着大量案例经验的积累,它仍然是以自省为核心的一种思考方法。荣格的宗教特征,弗洛伊德的性欲特征,霍妮的女权特征,阿德勒的超越特征……没有一种精神分析的体系是脱离其创始者的内省。我们意识的世界是心灵的,没有内化的经验是不被察觉的。在此基础上面对疑问、阻碍、矛盾,精神分析流派的工作者们尝试解读世界,其实也就是在解读自己的心灵,直到他们的世界能够装盛在理论的大碗里,才有片刻满足于安宁。其实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的在解读这个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呢?然而,外部世界无穷尽,内心世界怎么会“无新鲜事”?理论的大碗总是不够大。荣格归之于神秘,承认神秘的存在,亦即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掌控之外的事物,避免神经症的困扰。幻觉、梦、预知,统统有了归处,接受了这分裂的两个世界也就接受了分裂的人格。为什么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促进成长,而耗时甚长?精神分析不解决问题。精神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构建的世界,修葺自己的塔楼,同时引水入渠,添加灵动。来访者的问题在这里能够被接受,重新被解读,原有的大碗可能重铸了,也可能在大碗之外有了可以失去理智与控制的归墟。心灵有了稳固的塔楼,同时变得更加宽容,随时可以增添新的建筑,这大概就是《荣格自传》给我最浅显的触发。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六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前记:

最近在读《荣格自传》,很久以前就已经接触到过这本书的书名,而且也已经找来放在文件夹里,可是一直没有打开来读,一则是因为自己没有准备好走进一个诚实的心理学家的内心世界,再则也是没有完整一些的时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正文1:

坐在凉爽的图书馆里,或者是稍有些闷热的办公室里,看着这本书,经常会忘了时间,真实情况是看得很辛苦,大脑时而会很累,甚至会出现很多幻觉--真担心自己,能不能掌控自己,掌控这一切。

书,一直在读下去,有一些我自己也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儿时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梦境,还有迷惑和好奇,夹杂着一些幻觉;有一些是令我惊奇的,例如,荣格对于自己梦境的解释和对一些精神病人的治疗方式;。最突出的印象是:我被这个心理学家的诚实而感动。他对自己、对一切都是那么的诚实,他说:我追求的不是权威,是真理。

所以,我一直认真地深入地读下去。

正文2:

对于一些神秘现象,从心理学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我似乎开始有一点点的思路了。

越来越晦涩,荣格象征意义手法的叙述,开始让我头疼,尤其是塔楼这一章。

炼丹术和心理学,荣格的这个课题,实在难以明白。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七

感谢“书的旅行”活动让《荣格自传》传到了我的手中,总算将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这个长长的外国人名具象化在我得脑袋里,此前的确有所期待去了解这个被范丽斌班主任赞为最喜欢的心理学家,尤其是在看了范的曼陀罗手绘之后,惊叹不已!“书非借不能读也”!一周的时间要完成300多页的阅读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而在落笔之时我也的确没有能够读完整本书,明天就是归还日,我只完成了二分之一,我已然很满意自己这一周的表现,也确定地认为我已经获得了我需要的触动与精髓。

弗洛伊德为外界所不齿(“至少被认为是个怪物”)的时候荣格大胆追随了他,而当弗被当作心理学(精神学)界权威的时候他又敢于发布反对意见并不惜付出“众叛亲离”的代价。这一点,荣格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究竟来自何方?我的理解,是因为他本就一无所有,也足够清高地不愿攀附权贵。书中82页道出了他俩的微小共性与本质区别:“他也像我一样,是个牧师的儿子。但不同的是,他出生在国土辽阔的德国,国土一直远伸至海边,而我却只不过是个瑞士人,出身自位于边境的小村子的一个安分守己的牧师家庭而已。他讲的是优雅的高地德语,懂拉丁文和希腊文,可能还懂法文、意大利文及西班牙文,而我有把握地运用自如的唯一语言只有瓦格斯—巴塞尔方言。他,拥有所有这些堪属可引以为荣的东西,即使被人当作是某种怪人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却绝不能让人发现我再多大程度上也像他一样啊。”我想说的是,出生不是一个人命运的全部,但或多或少左右了命运的轨迹和成就或为此所作出的努力。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首次见面便“相见恨晚”,长谈13小时之久,虽然没有详细记载内容,我大胆臆想必然从梦开始,有人应该会就此认为他们算是琴瑟合鸣,路遇知音,没错,事实上他们的.确研究着同一个领域并各有建树,可是读《荣格自传》的字里行间,我还是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一种不对等,前辈对小辈,权威对学者,父对子,且不仅仅停留在第一次的会面。而这样的不平衡心理总算在他们朝夕相对的7个星期里得到充分地变现及爆发。书中第136页,美国之行期间,二人互相析梦,在一次帮弗洛伊德阐释梦的时候,当荣格要求弗提供有关他私人生活方面的一些补充性细节,弗的反应是:“古怪地瞧了我一眼——十分怀疑的一眼。然后,他便说道:‘这我可不想拿我的权威性来冒险!’这时刻,他便完全失掉其权威性了。”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已把权威性置于真理之上了。”我认为,这只是他的对于这段关系的结束冠冕堂皇的解释。事实上,这件事对荣格而言是种莫大的不信任感与自卑感的涌现。试想他怀着同心同德的热诚,得到的却是没把他真正当回事的回应,情何以堪?这种内心侮辱感驱使他最后凭借发奋图强而获得的独树一帜的观点分道扬镳。弗洛伊德麾下太子一席演变成了他的跳板。

由此衍生了一些我不得不讲的题外话:在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时,我也饶有兴致地给身边的朋友解梦,获得了一些好评与惊叹。这件事本来计划是持续进行并搜集成册的,后来渐渐中辍与我一贯的虎头蛇尾作风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梦与隐私的关系。如果不探及隐私便无法解梦,而梦不尽然都是好的方面,它所反映的人的内心的阴暗面往往连本人都未必能想到。所以我的尝试无法深刻、准确和公开地进行下去了。我也不想过于知道的太多。毕竟,朋友不是我的来访者。我不能利用他们对我的信任无休止的探索其“背后的故事”。另外,我发现一点。我对朋友说要搜集他们的梦的时候,有些人会当时跟我说他不太做梦或者不太会记得自己的梦,而随后几日又跑过来跟我说“昨晚,我真的做梦了,我讲给你听哈。。。”当事人被我的意愿引导了,他开始刻意地记忆自己的梦,在我询问细节的时候,他试图阐述完整以提供我解梦的线索,这中间我很难界定是否属实而不是因为我的引导而添加了似是而非的假想细节,或者意识到怕我知道的秘密而有所隐瞒。我开始深刻地感悟到,心理咨询工作是多么的复杂与难以开展,即便是在较为正常人身上。说着说着便恰好说到我去读“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最终驱动力。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八

2004年,我在书店闲逛时,发现了一本名为《荣格之道》的书映入眼帘。书名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5分钟之后,我毫不犹疑地掏钱把它买回了家。

戴维·罗森说:“当我第一次读《老子》的时候,我感觉他是在对我说话”。当年我读到这句话时,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感受至今仍记忆犹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地球另一端的异族学者,以及当时我个人的心灵,竟和谐而奇妙地产生了共鸣。

正如《荣格之道》一书的副标题——“整合之路”所暗示的,荣格在西方和东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该书分为六章,每一章都“围绕着荣格生命和生活发展阶段的某一特殊危机展开”。在每一章中,对于所面临危机的解决,“都联系到了荣格心理学的发展和道家思想的原则”。第一章将荣格心理学中的自性概念与道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揭示了意识自我从自性与道中出现的过程;第二章对人格、面具、阴影以及与此有关的道家思想原则进行了讨论;第三章讨论了道家以及荣格理论中的宽容性原则;第四章讨论的是,当荣格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深度的抑郁以及集体无意识的深渊,他正式将道家的核心概念——对立双方的整合与和谐引入到自己的心理学之中,经历了真正自我的重生;第五章描述了荣格晚年整合自己心灵的更为谨慎的努力,将阿尼玛的概念与道家的“阴”,以及“自性”与“道”作了对比分析;第六章回顾了荣格回归整合的永恒之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荣格实践着道家的德性,他认识到惟有通过自然无为,放弃意识自我的固着,才能返归完全整合的自性,也即那伟大而永恒之路——“道”。

书中经常性地引用《老子》或《庄子》里的语句,比较荣格心理学概念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来加深对“道(自性)”的理解。有些初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荣格心理学名词,经过老子和庄子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之后,变得容易理解和平易近人起来。

“道不远人,远人者非道”。这种古今中外对人类心灵进行探索的伟大的先驱和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地基于自身的观察和实践,对于人类心灵的基本方面得出了极为类似的结论,无论其结论让外行看起来是觉得多么地诡异晦涩,这才是真正的基于观察和实践的科学,比把通过在实验室里得到的小鸡、老鼠和狗的心理行为反应推论到人类身上的方式来得更为科学,也比无视基本常识,拍脑袋凭空构建出某种理论模型,再依此人为设计出精巧繁复的实验以证明之的方式更加科学。实验室中构建出来的心理学只不过是人为搭建的纤细精巧的想象力玩具,与人类心灵的实相相距甚远。

弗洛伊德和荣格等人的伟大即在于此,中国文化的伟大也即在于此。中国文化是一个从起始时就与迷信绝缘的,根植于人性的伟大文化。中国人很早就用人心的体察代替了愚昧盲信的鬼神崇拜。道家思想中对心性整合的重视,与荣格不谋而合。(陈羿江)。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九

前mif资深教授为企业提供精益咨询也向小型制造厂投资。他创办了精益企业研究所(lei)并担任所长这家研究所是一个非営利教育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精益思想的传播和应用。

他创办了英国精益企业研究院(lea)并担任院长。这家研究院分担了精益企业研究所在提升精益意识方面的任务并将精益知识应用于一系列的行业。两人合作分析全球行业趋势达20年以上期间成果包括《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和《精益解决方案》。

《精益思想》于1996年秋季首次出版,历经10年,畅销十多个国家,销量达到几十万册以上。本书的成功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最好的总结,为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本书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了美国、德国、日本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心得后之作,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从而成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精益原则阐述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原理,帮助所有行业在任何商业条件下创造持久的价值;第二部分从思想到行动:精益的飞跃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包括应用步骤和从大企业到小企业的应用实例;第三部分精益企业说明了如何通过不懈地关注各产品的整个价值流(即从产品概念到产品推出,从订货到发货,从上游源头的原材料基地一直到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创建出真正的精益企业,即在尽可能减少时间、成本和出错的同时,使我们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达到最佳;第四部分新的发展讲述了时至今日精益思想的发展。

《商业周刊》评价本书为“这是目前关于流程再造最好的书,也是最好读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

荣格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从小教育荣格相信上帝,无条件的爱上帝,这时候会读《圣经》的荣格却觉得并非这样。但是父亲告诉他,信仰是不能加以怀疑的,这使荣格感到苦恼。后来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他抛弃了自然科学,选择了在当时颇为冷门,整个医学界都不愿意承认的精神学,当时的精神病学是不系统的,甚至被认为是骗人的学科,但荣格对精神病学有着相当刻苦的研究和看法。

我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个理论与情感结合起来的一个学科,由于从未学习过心理学的课程,故而心理学在我心中是神秘的,遥远的。我自小一直多梦,且梦的内容常常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仔细品味,又像在迷雾中迷了路。后来与一位友人倾诉时,她向我推荐了荣格和荣格的这本自传。

老年荣格以讲述者的身份叙述了他的这一本自传。这本书里,荣格的梦境始终贯穿着他的整个一生,童年时期的他依靠着梦境来探索未知的现实,在这点上我与他产生了共鸣,有些梦有着耐人寻味的世界观,这些虚幻的精神世界常常让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荣格在探讨自己潜意识中常常出现幻觉,他记述出了他的幻觉,有叫做利亚的老者,有着年轻的妻子莎乐美和一条大黑蛇,后来衍生出费勒蒙,他与费勒蒙对话,散步,这个他幻觉中的人俨然成了他的宗教导师。之后他的幻觉越来越多,当时他的精神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开始害怕沉溺在幻觉中无法自拔,成为一个彻底的神经病。之后,荣格做了一名精神病的医生,在当时的社会,作为精神病人,往后余生的归宿只有疯人院。荣格的这个选择,遭到了许多亲友的反对,甚至是医生们的攻击,认为荣格是在闹儿戏,疯子怎么能治得好呢?我相当好奇这位19世纪的精神病开创医生会如何治理这些“疯子”,荣格在治理病人时,注重病人的情感,他费尽心思让病人放下戒心,先要做到接受他,然后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缓慢的、有效的引导。当我看到他治好的一个“女疯子”在几年后上街买菜,认出他后进行了正常的交谈时,我的心里非常的感动。

书如其名,荣格的自传从回忆起童年时的梦,由梦启发的思考,选择人生的道路,成为心理学的泰斗,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荣格将“分析心理学”视为释放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心理发展的治疗方法,艺术、历史、哲学和神话均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一

自从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然之道》主要讲了:“我”和同伴为了挽救一只海龟,使更多的海龟受到伤害的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

老师曾经在上这篇课文时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经常有狼出没来吃梅花鹿。本地的梅花鹿都非常漂亮,因此这个国家定了一个“灭狼计划”,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终于将所有的狼毁灭,而梅花鹿开始大量繁殖,所有的草地上都能见到梅花鹿的身影,因为梅花鹿太多,所以这些青草根本填不饱梅花鹿的肚子,导致大量的梅花鹿死亡,再加上流感病毒,梅花鹿的只数竞一下子从十万只变成了八千只,还因为梅花鹿的天敌——狼被毁灭了,梅花鹿开始变得懒惰、肥胖,没有强壮的身体,跑不起来。这个国家的总统万万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的计划竞然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告诉我们一定要按照自然之道办事!

什么是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万物的内在规律。有些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想干某些事情,结果与想象中的相反,这是违背了自然之道。

有些人想把事情干好,可这其实是具有破坏性的。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二

自然之道,是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宇宙万物,众生灵各有其生存之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的道在宇宙中自由的生长演述其道。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自然之道读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篇一:自然之道读后感】。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当我们犯错时,它往往会给我们非常严厉的惩罚。在这个学期的第九课《自然之道》中,就是描写一个考察队因为破坏了自然规律,得到了严厉惩罚的故事。

里面讲述的是作者和七个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对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那个考察队因为救了一个幼龟群的“侦察兵”,却使整个龟群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幼龟们便鱼贯而出。但外面还有许多肉食鸟,一只只像发疯一样啄食那些幼龟。考察队看见后便救那些幼龟,但最后还是有十几只幼龟被叼去了。

我读完这篇课文后深有感触。是啊!大自然安排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弄清楚就不要去触犯,会好心办坏事,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也不能见到小动物快要死了,都见死不救。应该去帮助、支缓的,我们就去帮助、支缓;但是不应该支缓的,我们就不能去,否则会遭遇不幸。

还记得有一次,我看见了家里有一张大蜘蛛网,网上有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很美丽。一只可怕的蜘蛛正慢慢地爬向蝴蝶,正准备吃了它。我心里想:这么美丽的蝴蝶被吃了不好吧。我便把蝴蝶放了,把蜘蛛甩在地上,一脚把它踩扁了。过来些日子,我发现家里的蚊子开始多了,晚上常常把我咬得睡不着。那时,我才发现我做出了,很内疚。

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办事,往往会产生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和惩罚,所以我们做事要先弄清楚原理,才能下结论。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自然之道》,读完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大自然有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一旦破坏就会违背自然之道,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八哥岛旅游。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可我们却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把侦察龟抱入大海,使幼龟得到错误信息,鱼贯而出,成为食肉鸟的美食。我还知道了一个自然规律:在龟群们爬向大海之前,总会有一只幼龟当龟群的侦察兵,它总是第一个爬出去,如果有危险,便会返回龟巢,如果没有危险,它就会带领别的幼龟爬向大海。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当我读到这里时,便想起我上幼儿园时发生的事,那时,我养了两条小金鱼,总是希望它们长得胖胖的,有天,我在喂食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办法:对了,可以多喂给它们一点食物嘛。于是我就放了许多鱼食在里面,晚上还梦见两条小金鱼长得胖胖的样子,可第二天一早,我就发现,两条小金鱼出乎意料的死了,我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在一旁的妈妈告诉我:“金鱼一天只吃一点点食物,你喂给它们这么多,它们就没头没脑的把全部吃掉了,所以它们都撑死了。”听了妈妈说得这些话,我若有所思,似懂非懂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的确如此,各个东西都有它的自然之道,一但违背了,后果不堪设想。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家看语文书,无意中看到了一篇名叫《自然之道》的文章,顿时觉得里面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故此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故事的内容讲的是“我”和几个同伴以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去旅游,目的就是想看看幼龟是怎么爬向大海的。那天,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大龟巢,有一支小乌龟探出头来,正踌躇不前,突然一支海鸟飞来,用尖尖的嘴啄幼龟的头,想把它拖到沙滩上去。“我”和几个同伴紧张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其中一位忍不住对向导说:“你快想想办法啊,”向导的回答让我们更加的焦急,他说:“叼就叼去吧,这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回答招来了同伴们见死不救的呼喊。最后向导极不情愿的抱起了那只小乌龟朝大海走去,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正当我们高兴的时候,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我们大吃一惊。原来是向导和我们无知的举动救下了小乌龟,致使龟巢中的乌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就成群结队的从龟巢中怕爬出,引来了许多的食肉鸟,这下我们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我们拿着帽子,把幼龟放进里面来回的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补救。

此时此刻,我们对向导说的话才恍然大悟,虽然还不能彻底明白什么事自然之道,但“我”相信这个例子是对自然之道最好的诠释。

学习和生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遵守一定客观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三

一个在事业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禀赋与气质,荣格自传读后感。

人生是一种令人怀疑的实验。它只有在数字上才是一种极大的现象,从个人来说,生命是如此地稍纵即逝,如此地不充裕,因此,它竟然能够存在和发展,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对于生活的各种问题及复杂性,要是从内心里得不到答案,那么它们最终只具有很小的意义。外在性的事根本无法代替内心体验。因此,我的一生在外在性事件方面是无独有偶地贫乏的。

我总是沉溺在自己的秘密中,总觉得应该探寻它的意义,但我却不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总是希望我能够找到一些什么--也许在大自然中--给我提供一些线索,使我弄清那秘密是什么,在哪里。

最早的回忆就像地下的单株根茎所生发出的芽,就像在一条潜意识发展的道路上的车站。

从一开始,我便有一种命中注定感,仿佛我的生命是命运赋予我的并必须加以接受。这使我内心有一种安全感,而且尽管我从来无法对自己证实它,它却向我证实了它自己。我没有拥有这种肯定性,它却拥有了我。

一种新思想,或甚至只是旧思想的一种异乎寻常的一个方面,只有依靠事实才能与别人沟通。

她仿佛完全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不可捉摸的幻想和拒绝消亡的各种往事的回忆的世界里--生活在一种正在消亡和一去不复返的往事的最后一息中。

人的精神对于潜意识地犯下的罪行所作出的反应的方式不断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读后感《荣格自传读后感》。

佛是出自理性的顿悟,而基督则是命里早已注定的牺牲者。

如果遵循个性化的道路,如果要过自己的生活,就必须承担错误;没有错误,生活就不完整。连一分钟都不能保证我们不犯错误,或者不跌入致命的危险。我们可以设想笔直的道路,但是,那只可能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死后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至少正确的事不再会发生。任何想要走捷径的人,都与死人无异。

荣格之道读后感篇十四

我读余秋雨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读书功力及记忆力,笔触所到,思随文至,传统经典信手拈来;层次、段落,似无刻意打造,却自成体系,可能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罢。我的疑虑主要是就作者为文的总立意来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颂君子,褒奖传统,拜服经典吧。然则,君子、传统、经典就真的这么重要么?联系到20多年来社会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总在忧虑它们到底要将中国引向何处。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此文,并将自己的思索追问逐一记下。

当然,余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实质上所谓内圣外王说到底还就是儒家的修齐之道。人们通过各自的道德修养来提升自身素质很有必要。但这种修养未必仅只中国人独有。事实上,基督教的繁复诵读经书、牧徒忏悔赎罪和现代心理学讲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种修齐之道。从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后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注定了存有许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级意识就是一个牺牲多数的渊薮。由其执鞭,个体修养之域尚可,社会群体却是压抑性的、无知性的、被动性的。

联系后文,余秋雨讲到自己曾写过小人,那是对一些顽劣人性的批判,现在则是对立于小人写出其君子以及褒赞,作者似可长抒口气,叹为大成了。可是我左读右想,并没有觉得余秋雨的这篇君子题材有什么大好大善的。联系实际评价的话,倒认为余文更多的是书生意气。我的逻辑是这样的,歌颂君子寻找君子实践君子,已经是中华文人几千年乐此不疲的热闹话题,但它一直从来都没有真正使故国的君子更多起来。为什么?因为传统观念文化的落后性使然必然。坐而论道不如扎实学习先进,治国还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为什么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应与为什么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总是两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确定的,法治规束则能够让习惯成自然。人性的两面性可分许多两两相反的对立取向,如善良性与恶毒性、上进性与堕落性、文明性与野蛮性、仁爱性与仇恨性、真诚性与虚伪性、全面性与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会存在这两种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当即的思想状态才确定了其行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来确定人们的行为具有根本性意义。而法治的规束则能强制性地确定人们行为习惯的发展走向。

上述可见,余秋雨的君子之道实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书生空议。要命的是像这种脱离实际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于儒家及崇拜者中。他们脱离的实际不是别的,就是中西文明发展不同类型及其趋势下无穷对比鲜明的事实而已。在这个视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学说)之难: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维之浅。儒家最终追求没有上升到纯粹崇高的精神层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坚。崇拜凡人偶像,行为缺乏神只监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势必思维肤浅;进一步看,思维肤浅则造成了君子不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97677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