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艺术的慰藉读后感(优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1:22:11
最新艺术的慰藉读后感(优质13篇)
时间:2023-11-28 11:22:11     小编:笔砚

读后感帮助我将书中的知识和观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得出更深入的理解。写读后感时,可以先提炼出书中的核心思想和主题,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义进行理解、评价和表达的文字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抒发内心的感受,也是一种对读书积累的输出方式,我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呢?首先,要仔细阅读完整篇作品,对于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角色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红楼梦》后,我深深被里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尤其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一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二

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也希望老师能理解我,关心我,希望老师能做我的朋友。但今天我成为了教师,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平时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为了成绩、分数,甚至侮辱学生。为了让班级成为优秀班级体,为了所谓的常规,我不允许孩子犯一点错误,有的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却一再的埋怨是家长管教不严,而我却忘了,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想我们所不能想,做我们所不能做的。我为什么要一再的约束他们呢?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同理心”,它让我知道了今后自己应该怎样做。同理心是师生之间沟通的一个基本条件,它的意思是说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只有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并有效地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才能唤起师生之间的相互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还要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尊重接纳学生,不会因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讨厌他们,教师必须承认学生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的人,不管这种潜力与价值的体现需要多长时间,教师都必须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自己有着朝向好的方向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其实这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表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待后进生,对待班级上个性突出,调皮捣蛋的学生,开始时充满激情,信誓旦旦要改变他们,但在与他们对招的过程中,我的耐心磨尽,激情消退,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粗暴的话语,根本谈不上尊重。我想今后应该以一颗宽大的心去接纳他们,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尊重他们,学着去爱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沟通,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即使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创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看来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教育方法,不断向他人求教,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改善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这就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艺术问题。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哪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的确如此,学生之所以犯某种错误,一定有他的内心的想法或根源,不是平白无故就犯错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批评道点子上,你批评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否则,一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不了,不顶牛才怪呢!

尤其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需要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老师面前往往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就不能与老师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灵沟通,只凭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打骂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即使他表面上屈服了,但好景不会长久的。另外,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然僵化,那么,老师的用心再怎么良苦,学生也不会领情的,并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如果一个后进生对你的抵触情绪产生一种定势,那么,你将害了这个学生,因为他有可能在后进生的行列中越滑越远,同时你也将被宣判教育的彻失败。

我想,成功的教育当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否恰如其分的与学生沟通,或者说是否能高质量地与学生沟通。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没有耐心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或者会不自觉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其结果,学生进行激烈的反抗,或表面的顺从、沉默。我们教育的目的修正学生,转化学生,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固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健康、自信、自立的人而非单纯的服从的应声虫、小绵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三

最近,刚读完古罗马著名思想家波爱休斯的《哲学的慰藉》。虽然这样生吞活剥的浅读近乎囫囵吞枣,甚至是对被西方学界普遍称誉为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这部伟大著作的不恭和亵渎,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却能真切地领会到莫大的享受和收获――多了一份恬静,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份洞穿,少了一些功利。正如波爱休斯这部经典著作书名所示的那样,这是哲学对灵魂的亲切慰藉。

但凡读过《哲学的慰藉》的人,掩卷之后大多会情不自禁对波爱休斯施以膜拜之礼。因为,这部一千多年来洗涤和启迪了无数读者灵魂的不朽之作,并非波爱休斯悠闲自得地喝着咖啡抽着雪茄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或者宽敞舒适的书房里慢条斯理完成,而是他蒙冤入狱之后在灰暗阴冷的牢房里奋笔疾书所就。显然,如果没有超凡脱俗的智慧,心如止水的品质,坚贞不屈的意志,乐观豁达的修养,身处逆境煎熬的波爱休斯是绝对不可能通过与哲学女王之间的一场心灵对话,在死神降临之前坦然从容实现似史诗般的灵魂救赎的。

《哲学的慰藉》是一部关于人生思辨的哲学著述。全书共分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讨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论恶的本质,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从曾经显赫一时的罗马执政官到被诬陷下狱的阶下囚,出生罗马豪门望族的波爱休斯在狱中等待受刑的那一年时间里,以善恶问题为中心,用散文及诗体抒发了自己的委屈心情,娓娓而谈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进而在哲学智慧中寻找到灵魂的慰藉。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身处于浮躁社会的人来说,如果能用心去品味波爱休斯阐述的幸福的含义、恶的本质、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等一系列哲思问题,那么在读完《哲学的慰藉》这部鸿篇巨著之后,许多思想疙瘩、精神迷茫肯定会茅塞顿开,给人有如“沐浴在清澈的阳光中”的轻松惬意之感。

“她一面深情地看着我那泪流满面的苦脸,一面吟诗对我内心的糊涂进行哀叹”.在波爱休斯看来,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右手持书,左手执笏”的哲学女王,她能帮助人们摆脱一切愁乱、怨恨、悲愤、痛楚、沮丧、迷茫的困扰,拂去蒙蔽他们双眼的烟雾,擦干他们脸颊上的纵横泪水。而正是这位万能的哲学女王拯救了自己的困顿和堕落,帮助自己康复,从而在厄运降临之时能从容坚定面对,确信“没有什么事是不幸的,除非你自己要这么想;同时,只要人能随遇而安,他就到处都能发现幸福”“既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恶人的嫉恨,那当我们畅游在今世生活之海的时候,便注定要经受风吹浪打的袭击”.

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当然不会接受波爱休斯诸如“神即至善、至福”“神将善作为舵柄统治万物”“谁都不会幸福,除非他也成为一个神明”等观点,因为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在欲望和财富、最高的幸福和至善问题的思想修行上,波爱休斯仍然堪称今人的精神导师。因为财富让人患得患失,他在《哲学的慰藉》中写道:“贪婪会讨人嫌,而慷慨则会使人闻名”“因为按照常理,只要少许、微小的一些东西就足够了;而你如果在满足之外还要追加奢侈,那么你的所加,或者让你难堪,或者大大有害”“珠宝也会有某种低级的美,可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得很远,()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值得你去膜拜”“当你肯定地说最低等的事物是属于你的财富时,你实际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经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了它们的下面。”再比如,波爱休斯还讲到:“我的确明白了财富不能带来满足,王权不能带来力量,职位不能带来尊敬,荣誉不能带来名声,享乐不能带来欢愉”“你所抱怨的失去的东西,假如真的属于你,那它们就绝不会失去”“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不会是美德因为职位而受到尊重;而是因为任职者的美德而受到尊重”“欲望让你头脑糊涂,你贪图往日的好运,你认为这仅仅是命运中的一次波折,而实际上这命运已经使你一蹶不振”“而如果你的脖子被命运深深套住,你就只能在她的地盘上,默默承受任何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事实上,这些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无论对唯利是图、怨天尤人的喧嚣社会,还是对利欲熏心、好高骛远的浮躁官场,都是一剂苦口良药,一通逆耳忠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爱休斯对幸福、至善及恶的本质的阐述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并且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推崇的人性向善的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波爱休斯认为,“幸福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因为所有善的事物都在其中会聚”“善是人们对各种事物进行追求时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动因”“善和幸福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假如肉体享乐能够使人感到幸福,那就没有理由说野兽不会幸福,因为它们的所作和所为,正好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而在论及“善的强大”与“恶的虚弱”时,他又确信“好人总是充满力量,而坏人则是无力的”“善就是幸福本身,就是做事的目的。因此,善本身应该被视为人类一切行动的共同奖赏”“因为善本身就是幸福,所以,所有善的好人显然也都是幸福的”“你如果看到有谁想作恶、能作恶并且正在作恶,你就能够肯定他在遭受着三重的不幸”.

当然,在阅读《哲学的慰藉》一书过程中,我们既应秉持兼收并蓄和尊崇科学的立场,不断重塑顺应时代发展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同时也应坚持在批判中承继的态度,剔除那些与辩证唯物主义不相契合的精神遗产。在论及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时,尽管波爱休斯也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谁拥有或正在增进、求取美德,那么不管他有什么样的运气,也都是好的;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恶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运气都可能是不好的”“有些人因光荣牺牲,取得了世人的尊崇;有些人因不向苦难屈服,成为了旁人的榜样――美德不向邪恶屈服”“因为凡是生来就能够运用理性的人,也都有用以决断事情的判断能力”,但因为《哲学的慰藉》崇尚以认识神为获得至善,因而得出的结论显然也归顺于宿命――“命运听命于神”“至高无上的神佑还经常制造这样的奇迹:坏人使坏人变好”.

《哲学的慰藉》之所以能成为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并且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显然是因为波爱休斯出神入化般地把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衔接起来,劝诫人们弃恶扬善,追求至善至美。这充分反映了作者以哲学沉思为莫大安慰的宗教思想和道德哲学观点,并构成了西欧全部文化精髓的来源。当然,对于波爱休斯书中表达的很多精妙观点和深奥思想,我还来不及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尽管如此,我至少已找到了初阳的熹微,愿意一直坚守自我良心的自由,维护原则、遵守规矩,哪怕最终理所当然的是我也极大地冒犯了那些罪恶,也不想自欺欺人。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四

假日午后,清茶相伴。俗话说,茶能清心,书能静心。此刻,打开书本,将自己置身于喧嚣之外,任由思绪随之远行。

作为凡尘中的一员,一直不敢去触碰与哲学相关的著作。在印象中,哲学就如同神o一般高不可攀。但翻开此书的刹那,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细细读来,不由暗暗赞叹作者的慧心,译者的用心。

此书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著作,自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书中,并未将哲学道理一一罗列,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被认为有缺陷、伤心、困难,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人生在世,总会有所追求。人人倾尽毕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快乐”,无非就是“幸福”.然而,人生中总会存在种种不如意之处,其中有些是可改变的,有些却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去面对,去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帮助我们去调整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眼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为与人意见不合而烦恼,也为缺少钱财而心焦;为受到挫折而沮丧,也为有所缺陷而自卑……内心一直处于困顿,痛苦之中,便也离我们寻求“快乐,幸福”的初心越行越远。读过此书,你便会明白:人生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退后一步,回到事物本来的位置,换个角度,换种眼光去看待,去思考,并能智慧地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来解决问题,那么,所有的一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人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去,没有回;人生其实很复杂,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看不尽,摸不透。人生其实也很精彩。只要能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用“智慧”来对待一切,那么,一切皆不是问题。多一份“智慧”,也便多了一份“快乐”,“幸福”便也会常伴身边。

如果说,静静地坐着思想也是一种旅行,那么,阅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旅行,是对人生的慰藉,是对心灵的启迪,更是对灵魂的一种修行。

午后,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不忘初心,踏上修行的旅途,我们都是人生的旅人。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五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

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

《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六

古往今来,成王败寇,成者轨物范世,败者片甲不留,是与非一线之隔。《历史的慰藉》是作者有心留给失败的、边缘的、反面的、角落的人或事的挽歌。书里开篇就写到自古至今都是弱势群体的农民,从农耕社会、封建社会到后来的土地改革,再后来的被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从当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再到如今被信息时代抛弃,无限边缘化,每一阶段都压在最底层,而不知疾苦的人还在谈论“何不食肉糜”吧?!

文章说古议今,面广意深。“太监进化史”一节里讲述的是宦官沉浮史,但最后话锋一点:身体残缺诚然可怖,精神阉割才更需警醒……“西南联大”为什么是永远的旗帜,那是因为“刚毅坚卓”“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这样的精神必须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历史是什么?战争史?暴力史?灾难史?当土耳其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当朱元璋对辅佐之臣大开杀戒,当帮助过“五月花”的印第安原住民被赶尽杀绝……人类早已开启丛林法则模式。

而平等只是一种理想。

奥斯维辛、卡廷森林、布达佩斯恐怖屋、古拉格群岛......曾经被一点点挖出来的阴森记忆又将随着时间推移淡去,“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记忆越来越少,对年轻一代尤其如此。但我想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那是教训。如果有的问题我们不谈论、藏起来,始终当作秘密或者禁忌,那非常危险。”

宋之前和宋之后有个断点,这个断点即使叫后来的明朝续上也改变不了物种的命运。现代的我们回首历史常常感慨万千,正如《狂热分子》里写道:“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自崖山之后,马背民族的渗透让我们再也回不到农耕社会的温和朴实......只不过历史的车轮谁能阻挡呢?就如同被蒙古占领多年的俄国与西欧文明的撕裂,一样芒刺在背,一样还要继续前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需要的是尽力看清历史之真相,以史为镜,以史为鉴,而不是以吃瓜群众的心态翻看一部“公认的神话”。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七

惯于闲处落笔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总会给人轻松又深刻的阅读体验。如果领教过他的《爱上浪漫》,就会知道,就算写小说,也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当看到《哲学的慰藉》,当发现书里除了文字,还有各种示意图、肖像画、地图时,应该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德波顿的书。

《哲学的慰藉》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在书中,西方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轮番登场,似乎分别从人生的不同角度:钱财、挫折、缺陷等方面阐释着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不过,诚如推荐序中周国平所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可是,如果逐个检视这些早就具有这种智慧眼光的哲学家们,或许,有人,会刻薄地说一句:知道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那一生啊。

是啊,我们不能在苏格拉底与凶悍老婆的私人生活中看到幸福,就连苏格拉底自己都说:之所以娶她就是因为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我们也不能在叔本华的孤独中找到圆满,爱情的失落,让他似乎给女性更多恨意的评价,他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我们更不用说伊壁鸠鲁的贫寒、塞内加的流放和尼采的精神病,唯一可以慰藉的是蒙田,不过他所认可的那种书斋生活似乎离俗世的快乐也很远。

是他们太高深,还是我们太肤浅呢,怎么样算是过好了这一生呢?

接着,你要有钱,要过着体面的生活,最后,你一定要长寿。这样,你就可以照一张全家福了:沉静的脸上流淌着隐隐的微笑,生活已经被你打败,留下的是乐观、自信和拼搏之后的满足。

你是人生的赢家了,而这都是平凡世界所能给你的最高奖赏。

相反,哲学家呢,他们是那样一种两栖动物:一栖俗世,一栖意识,不过,俗世的这一边总是发育得不健全。水木丁曾写过电影《时时刻刻》的评论,写到伍尔夫,她说:“因为她是弗尼吉亚·伍尔芙,这就注定了她终将为探求人生的真谛而活,终将不能成为一个安于享受阳光和青草味道的某个男人的女人。”这篇影评的名字叫《你所不能了解的人生》。

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比如,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完成。

或许,你所得到的,有一天,将成为你的羁绊。而哲学家似乎是那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他们知道全部庸俗生活的奖赏不过如此,可生活的痛苦却很难穷尽,所以,塞内加才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八

前一阵子偶然发现了的极简生活小组,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如饥似渴地读完了《断舍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等极简书籍。

但就在此后,我的极简生活陷入了停滞。

我的父母有囤积癖。每次提出类似扔东西的建议,妈妈都强烈反对,让我不要的全部留给她。因此我连一件衣服也没敢扔掉。我只扔掉了两大包六七年来从未用过的东西,其中包括一些已经不记得是谁送给我的礼物。小时候,我常常因为自己收不到生日礼物而暗自神伤,没想到竟是以这样的方式彻底释然。

如果现在问我想要收到什么样的礼物,我更愿意是和朋友吃一顿大餐、一次短途旅行、甚至一封手写信,而不是口红香水之类的物品。

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里,按理说我们应当是没有匮乏感的。但商业社会和媒体每天都告诉你,你需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你需要变得更漂亮对自己更“好”,所以你得买大牌包包和口红、更时尚的衣服、更独特的香水。

而极简主义告诉你,看看你所拥有的那些物品吧!有多少物品是你曾经渴望拥有,真正得到后又将它们冷落甚至弃之敝履的呢?极简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并不具备正确选择的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处处被暗示,随时都可能掉进营销的陷阱。

再美的高跟鞋,若是穿上太难受,何不果断舍弃?

epicurean在词典里的形容词释义是“好美食的,爱奢侈享受的”。

尽管词源的确是伊壁鸠鲁,但这恐怕是对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极大误解。伊壁鸠鲁追求快乐与宁静,但绝不是世人所理解的享乐主义。他所追求的是静态的快乐——当饥饿被满足,当身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就没有痛苦;所以我们应该要求平衡,要求安宁的快乐而不要求激烈的欢乐。

“一切之中最大的善就是审慎:它甚至于是比哲学还更要可贵的东西”。——伊壁鸠鲁。

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需要,昂贵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我们需要的是重整自己的思想,却为新的货架所引诱。我们买一件开司米毛衣代替朋友的忠告。

这种思想混乱也不能全怪我们自己。我们周围那些伊壁鸠鲁称之为“无聊的意见”进一步削弱了我们的理解力,这些意见不反映我们自然需要的轻重缓急,一味强调奢华和财富,却很少提到朋友、自由和思想。无聊的意见占上风决非偶然,它符合商业界的利益——歪曲我们所需的轻重缓急以宣扬一种崇尚物质的观念,而贬低那些不能买卖的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和极简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拥有的物质财富到达一定水平后,物质的增长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而在审慎之下的生活里,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更多宁静的快乐。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九

入门读物,有趣比专业更重要。

记得之前在看ted演讲的时候,听过一个生物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意),“很多人说我教小孩不严谨,常常不严谨忽略个例,但其实并不是我不严谨。倘若和我交流的是个教授,我当然会十分严谨各种特殊情况都考虑上,边边角角,一处不落。但是和我对话的只是一个个刚接触生物的小孩子,要是弯弯绕绕,每说一个大规律后都要加上一个but的话,孩子们就会觉得很难受,兴趣度就没那么强烈了。我作为一个引路人,要做的是帮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而不是对一个初学者吹毛求疵。”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忽然想起了这位生物老师的这番话,并且深以为然。以前中学美术鉴赏课老师则以兴趣为主,但奈何课时太少,难以形成体系,而市面上其他西方艺术赏析又太专业,很难找到既有趣直白又系统有思考的入门级书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就不得不作罢。

《大话西方艺术史》则很好的平衡了兴趣和知识框架体系,以浅白幽默的话语将知识、框架、见解一一道来。每一节的开头都足以有趣吸引眼球,而每一节的结尾都以“意公子说”的'方式向我们传达蛰伏于艺术并高于艺术的闪光品质与价值观。

正如意公子所说,“我们不需要成为艺术界专业的学者,但也不能以纯粹无知的状态去欣赏艺术。”虽然始于兴趣,但总能收获新的知识与观念。这也许就是接触一门全新学科最好的开端吧。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十

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自信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对他们的反对意见给予多少重视,应取决于他们论证方法是否健全。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层。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

我们还敢说拥有理性的好处是为了缓解我们的苦难吗?(我们把理性抬得那么高,并且据此认为自己可以君临万物之上。)如果有了知识,我们失去了没有它反倒能够享受的宁静,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不如庇隆故事里的猪,那要知识作什么呢?思想是否给了我们任何值得感谢的东西,是大可质疑的。我们获得了反复无常、犹疑不决、怀疑、痛苦、迷信、焦虑(为可能发生的事,即使是死后)、野心、贪婪、妒忌、艳羡、桀骜不驯、疯狂、食欲难填、战争、谎言、不忠、背后中伤人和猎奇。我们以公平、善于推理的理性以及判断和认知的能力而自豪,但是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之过分也异乎寻常。

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只有能使我们感觉更好的东西才值得学习。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任何人生的历史都是苦难的历史”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艺术与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把痛苦转化为知识。

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免于以下的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尼采宁愿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呢?继续对我们所向往的东西保持信念,即便我们现在没有,也许永远得不到。换言之,抵制那种把难以得到的东西贬为邪恶的诱惑,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十一

谈话是我们日常做的最多的事情,没有谈话没有沟通,这个世界就会失去很多意义。谈话虽作为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但其中是蕴含大学问,尤其是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掌握谈话的艺术对我们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我拜读本书,希望能从中掌握让自己的谈话变得更自然、流畅、真诚的'言语交流的技巧。

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三春寒。谈话的魅力在于谈话者的互相理解和包容,做到感同身受。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如谈话主体、谈话礼仪、谈话技巧、谈话智慧和习惯等为读者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例如教师,谈话作为我们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保护好嗓子是非常必要的。

反思自身,我觉得自己性格是比较活泼外向健谈的,曾自认为还算会谈话懂交际,但是看完本书后我知道了健谈爱交流不等于会谈话,正所谓“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语言是最能暴露一个人的,一次简单的谈话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涵修养。阅读过程中我不断结合自身的行为来消化书中的道理,提醒自己对于书中提到的禁忌和注意要点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做一个不仅健谈还要善谈的人。

“谈话对各种年龄的人都有其乐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无知者的谈话就不算是一种谈话,不能给人们以任何乐趣。”希望我能把从本书中得到的智慧内化到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时刻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十二

在公司组织20xx年一月份总结大会的时候,记得王总说过这样一句话:干的多的人,出错就会多,挨批评也多,但是成长的也会很快。现在想想,这句话真的很切合实际。

很多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跟上面的事情很相似,但是在看《说话的艺术》这本书之后,当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觉得很受用:一个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短处,那么其长处又能充分发挥无遗吗?如果自己的`长处发挥受到影响,无疑也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其实,只要你认真地全力发挥,诚诚恳恳的把话说出来,不必踮高足尖来充内行,相信必会有不错的表现。引申到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认真的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或许这项工作不是你所学习的专业,没有把握做好,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如果有把握之后再去行动,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你在行动时随时都可能犯错误,但是却不能因此而放弃,我们每天都必须有勇气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委屈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要知道你一向前走就可以矫正前进的方向,使自己少走弯路。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刚进社会的人来说更要有勇气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也正因为年轻,我们才有各种各样锻炼的机会,也才有犯错误的机会,从而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所以不要抱怨,要学会感恩。

艺术的慰藉读后感篇十三

从前,有一个猪棚,里面住着猪哥哥和猪弟弟俩。

猪哥哥和猪弟弟的生活很好,有棚子挡雨,在池子里喝水,有用,一日三餐主人供养,不过有一点不好,猪哥哥和猪弟弟动不动就大家,不止你骂骂我,我骂骂你,还用手打脚踢,常常打的脸肿腰酸。

一会猪哥哥要给猪哥哥讲一个好消息,猪弟弟以为猪哥哥在骗它,猪弟弟很不耐烦,用不想听的口气说道:不管什么好消息我都不爱听。但是猪哥哥还是讲了,猪哥哥说道:我在报纸上看到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我们甚至比狗还聪明,我们懂得人们的意识,并且稍加训练就会做很多动作,比如说:爬梯子,翻跟头甚至还会骑自行车呢.并且猪哥哥觉得这篇文章说的很对,觉得人类说猪这个动物是很笨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对猪也不是很公平的。并且跟猪弟弟商量他们觉得人们觉得猪很聪明,所以他们觉得他们应该展示出猪聪明的一面,而且再也不跟猪小弟吵架或者打架,不久后,他们都睡着了,醒来后发现主人给他们准备了食物,但是他们又因为食物的问题打了起来,并没有意识到他们之前做的约定,最后呢还是不依不饶的再吵架和打架互不相让。

所以这篇文章告诉我,人要说到做到,并不能像猪小弟和猪大哥一样丢掉自己做出的约定,要做好自己约定好得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00814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