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案中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如果你对教案的编写有困惑,以下是一些教案范文,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一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1、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3、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适当评价方法。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图,每组都有醒目的标记。
讲台。
第一组第四组第六组。
第二组第五组第七组。
第三组第八组。
一、引入。
通过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四面”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在教室的四个墙面分别贴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出示例1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片暂不出现。要求学生说出怎样在地图或者平面图上表示这四个方向,然后要求说出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课。(板书:认识方向)。
二、展开。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提问:在学校的这一面有一个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汇报。
(2)指出:通常,我们把东面和北面的中间称做东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3)提问:这里有一个公园,这里是体育场,这里还有一座人民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
2.归纳小结。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
学生汇报记忆方法。
三、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指南针的图)。
提出要求:这是一个指南针,红色箭头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在书上填完之后汇报结果。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1)谈话: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运动会后要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2)播放题中四个小动物所说的话,并在图中呈现相应的文字。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连线。
(3)出示正确答案,反馈、订正。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实景照片)。
说明:青山乡是一个美丽的水果之乡,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
(出示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依次排列在一边)。
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你愿意为来游览的游客制作一张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吗?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小组在活动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然后把图片贴上去。
说明:桃园在水库的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梨园在水库的东北面;水库的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
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制作平面图。完成后进行展示。
四、应用。
1.游戏。
(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西南、东南和东北这三个方向。
学生讨论汇报。
启发思考:都是和第五组比,为什么每个组说的都不一样呢?
自由活动:在小组里说说你们组和其他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贴的方向,想想说对了没有。
2.制作方向板。
谈话:找到了一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个方向呢?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教师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写出八个方向。
使用方向板:把方向板中的“北”对着北面,指一指,东北在哪里?东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师说,让学生指方向)。
3.小结。
布置课外活动:现在我们许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阳台和朝南的窗户。回家在你的房间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厅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明天来说给同学听一听。
4.跳棋游戏。
说明: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动棋子,玩一次后,甲乙双方交换角色。组长做裁判,每次移动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学生自由活动。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开发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国的东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约在上海的哪一个方向,上海大约在北京的哪一个方向。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三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第二课时游园。
【知识点】:
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
第三课时花边有多长。
【知识点】:
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2、在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
第四课时地砖的周长。
【知识点】:新课标第一网。
1、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到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
2、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
3、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求篱笆长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实验园地的周长。
第五课时练习六。
【知识点】:
1、练习六中的1--8小题通过计算各种图形的不同周长,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而第9小题则是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发现这四幅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2、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三个周长的大小,并说出估计的过程或理由,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可以独立测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对其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第六课时交通与数。
【知识点】:
在这节实践活动课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从而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四
本节课教学,由学生所熟悉的情境问题入手,通过引导对情境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将生活知识数学化,让学生明白求花边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黑板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再汇报,从而得出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三种具体算法,试着总结归纳出计算公式,最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并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模型--巩固应用模型”的流程进行,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引”为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五
课题面积课时四(2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例和画面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经历比较两个图形米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
二、引导探索。
1、看图,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大小。
2、介绍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积或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面积。
3、你还能举例说明身边物体的表面或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下面图形的大小。5、小组讨论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6、汇报操作方法。
三、拓展应用。
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面积大?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1、这两个图案哪个面积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们将数学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并能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课题面积单位课时四(2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
二、引导探索。
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
4、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理由,再用它来测量。
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测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测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
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1)正方形能密铺;(2)操作简单方便。
10、测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一测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
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
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
三、拓展应用。
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dm或m)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1cm)。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
1、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
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
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有多大?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cm读作:平方厘米。
dm读作:平方分米。
m读作: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整个过程,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六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61,62页。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课件,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描一描】。
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你收集了哪些(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说一说】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
【摸一摸】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
(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描一描】。
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其他人都能吗(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长方形先开始)。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
【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
(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谁来说说(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
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
有不同的方法吗。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
你怎么算的(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
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总结评价】。
【拓展】。
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
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七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树叶、平面图形、绳子、直尺等。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建立周长表象。
大家想听笑话吗?大象贝贝新做了条裤子,可高兴拉!可是,粗心的裁缝把腰围做大了3分米。你知道三分米有多长吗?(学生比划出长度)贝贝跟妈妈说:妈妈,裤子腰围大了,你帮我把腰围裁去3分米。妈妈说:我现在忙,待会做。贝贝便跑去让奶奶做,可奶奶也说忙,待会弄。到了晚上,妈妈才想起贝贝的裤子,便裁去了3分米。后奶奶也想起这事,也把腰围剪了3分米。第二天,贝贝满心欢喜穿新裤,结果发现:裤子腰围只能塞的下一只腿了。
这个笑话里还隐藏着数学知识呢。你知道腰围怎么量吗?(围绕腰一周的长度)腰围可以叫做腰的周长。(板书: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2.认识边线。
(出示多拉爱梦外型图片)你能很快指出图片的边在哪里吗?(生说师示范)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演示:将边线拿下来)。
板书:边线。
3.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请你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在哪?(学生用手摸一摸)。
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4.描一描,理解周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描这几个图形中,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
(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补充板书:认识周长)。
二.计算图形的周长。
1.计算直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完成试一试。(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
(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四边形呢?
2.计算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
(1)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树叶的周长呢?
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树叶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2.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自选图形,量出周长。
指名出示图形,如果用线去围同样大小的,需要多长的线呢?先独立量,后他生估计周长,验证结果。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
适当评价方法。
2.想想做做第5题。
说明:这里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那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如果方法不够简洁可以再请一生补充。)。
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呢?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现在我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很快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指名一生先说,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算算看吧。
自己先做,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学生的算式。集体评讲。
(在讲评时如果学生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图形拼起来形成的新图形一周的边线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
3.互量腰围。
指出:实际生活中买上衣和裤子是量的腰围要比实际量的大出几厘米。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指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2、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区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没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区别运动现象,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能正确地画出平移后图形。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元角分与小数的复习:
1、教师板书“元角分与小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知识?
(1)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2、出示主题题图(足球29.50元,篮球28.80元,网球6.50元)。
(1)说说你从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4)如果要提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你准备怎么提问题?
如果要提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你又准备怎么提问题?
1、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a)出示一组森林医生的题目(同步练习第8页第4题)。
二、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复习:
1、出示“对称、平移与旋转”
(1)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知识点。
2、轴对称图形: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3、平称与旋转:
(1)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
(2)让学生明白:平移是向什么方向平移多少距离;(方向、距离)。
师:如何能清楚知道一个物体平移的距离(或格子数)?(起点到起点或终点到终点,选择一个点进行比较)。
(3)平移和旋转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2)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同桌互相交流;
(2)读一读这几个小数,并把读数写下来。
引导学生自己提问、交流、解决、再交流。
(5)集体反馈:
a)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列式;
反馈同一个问题的计算方法。
b)说说每道题目对错,错的原因是什么?
c)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出题目,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d)反馈,交流。
(学生先是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
(2)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第11页第1题)。
(3)说说有哪些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举例说明。
(4)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略)。
(4)你对平移和旋转是怎么理解的?说说看。
a、填一填;b、画一画;c、我说你画;
三、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一)。
板书设计。
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
对称、平移、旋转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节复习课课时54。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将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回顾知识点线。
要求: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了什么内容?想想当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每1课都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是什么问题呢?
你认为这个单元你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对哪个知识点还有困难?
二、计算的复习:
1、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
2、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
12×324×213×541×511×2。
230×3120×4620×230×2020×40。
师:说说可以怎么口算?
3、计算题:
32×4454×26。
(1)师:估计一下,你觉得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
(2)交流计算方法;
师: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建议呢?
(3)27×1331×1243×26。
师:先估计一下;再用竖式进行计算。
1、脱式计算: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1、出示题目;在学校捐书活动中,三年级捐了12包,还多35本;四年级还差5本就够15包了。
问题一: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捐了多少本书?
问题二:五年级捐了597本书,50本包成一包,包了11包,还余下几本书?
师:你们能看懂吗?请已经清楚的同学来说说是什么意思?
四、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二)。
2、学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合作;
3、集体反馈、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反馈。
(3)说说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开火车口算。
(3)独立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指名学生板演。
(1)学生分析题意;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
(2)学生独立计算;21×60=1260(千米)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
(1)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
学生列式,反馈:
三年级:12×50+35。
四年级:15×50-5或14×50+45。
板书设计。
三年级:12×50+35。
四年级:15×50-5或14×50+45教学反思。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九
教科书第83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3.能结合具体情形,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情景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
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2.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围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观察图1同学们要认真的看小胖是怎么运动的)。
3.他跑对了吗?
4.图2第二天这回跑完一圈了吗?
5.图3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学生结合老师的演示手势比划,齐声喊停)。
6.指出:围着操场跑一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板书:一周。)。
结合图2来说一说怎样就够一圈?(不是封闭图形)强调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这个操场的一周有多长呢?为此小胖的爸爸进行了测量,我们一起去看看.
(直道90米、弯道110米、直道90米、弯道110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周长”。板书课题。
4、说说你对周长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认识一圈就是一周,。
二、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自主探究。
操作演示,出示个图形的变相(保持原图形状)。
师:好,请大家停一下.我们看看哪一个组坐得最好。瞧他们小组做好了,反应真快,我们大家要想他们学习啊!
师:来,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方法?
树叶表面:三角尺:数学书封面:钟面:
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他的周长。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物体表面也有周长?
2.增加干扰,强化周长。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3、了解借助生活媒体测量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4、感受周长与生活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从各种具体物体中正确找出物体表面的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带图形的练习纸40份、教具图形4个、水彩笔(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从字面上理解,你觉得什么是周长?(指名回答)。
过渡:物体外围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那么树叶的周长是指它的哪部分?
(示课件)。
二、感受周长。
1、感受实物的周长。
学生看四只甲虫爬过树叶的动画,并说说三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有什么不同,指出树叶的周长是指哪部分。
(提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
结语:小甲虫从树叶的某一点开始,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又回到了起点,这一周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树叶的周长。
板书:边线周长。
摸一摸课本、课桌的边线,摸时用指尖去摸,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部分。(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经过的边线就是书的封面的周长。)(几名学生重复说)。
2、感受图形的周长。
(1)刚才我们摸到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么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师示教具图形)。
()你能描出它们的边线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描,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学生情况,寻找提高的对象)。
描好后,师先取两名同学的作业展示,并对全班的作业作出简单评价。
师相机问: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一个?为什么?
根据生说的图形特点,师板书:曲直。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周长。
图形内部边线是否也为周长(书p45第一题,说一说它们的周长是指哪部分?)。
三、感知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请你从四个图形中选择两个图形,量一量各边的长度,再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它们各自的周长。
学生独立测量、试算,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及结果(学生把计算过程板演在黑板上对应图形的下方)。
问:你是怎么计算三角形周长的?(根据学生所说,师板书:量算)。
剩下的两个图形()大家怎么没有选择呢?(学生自由说)。
追问: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师整理学生发言并形成板书:圆滚。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小结:由直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只要知道各边的边长,再将围成图形的所有边的边长加起来,就能知道图形的周长。(板书:各边长之和)。
而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们的周长。(板书:化曲为直)。
四、练习。
1、判断:课件。
2、口算周长。课件。
3、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吗?出示:
(师现场演示:第二个正方形剪去四分之一)。
课件演示。
小结:都看清楚了吗?移动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观察与判断图形的周长。
2、指导完成书p45第三题的图(1)。
看一看,议一议。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你现在觉得周长就是什么?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用到周长吗?(腰围、鞋底等)。
六、生活中的数学(课件演示)。
根据头围的大小,选择大小合适的帽子。
根据胸围的尺寸,选择合身的衣服。
板书:
周长。
曲化曲为直。
圆滚。
边线周长。
直各边长之和。
直量。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一
本节课教学,由学生所熟悉的情境问题入手,通过引导对情境问题的理解,帮助学生将生活知识数学化,让学生明白求花边有多长,实际上就是求黑板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独立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再汇报,从而得出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再让学生根据三种具体算法,试着总结归纳出计算公式,最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并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模型--巩固应用模型”的流程进行,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引”为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3、在动手操作、小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水彩笔、圆片1、长、正方形纸各1、2种花瓶作业题单。
一、创设游戏活动,引入新课。
1、感受分数的产生--数不够用了。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现在,来帮老师分一分,好吗?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苹果?(2个)。
师: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1个)。
师:现在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几个?(半个)或(二分之一)。
2、自主探究一半的表示方法。
师:对,半个。半个苹果是什么样的,怎么分?谁能说一说。
师:不好说,是吧!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想一想,你可以画画、折纸等,试一试。
(教师巡视。学生可能折纸、也可能写字(中)、还有可能直接写二分之一)。
师: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一半是怎么表示的?(学生汇报时解释每种表示方法的含义及时贴黑板。)。
3、在比较中感受用分数表示的好处。
师:好样的,学习数学就要善于去理解和创造。
师:如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每个同学分的。你可以折纸、画画、也可以用像这样的数来表示。开始。
师:(集体汇报)折纸的同学举手,画画的同学举手,用数表示的同学举手。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集体汇报。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班上的6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多少?你准备怎么表示每个同学分到的苹果?(举手回答)。
师:还折纸、画画吗?为什么都选择用数来表示?(用数方便)。
二、自主探索,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
师小结:看来,用这个数(板书)来表示半个苹果比较方便。知道这是什么数吗?你在哪儿见过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师:(用多媒体配合讲解突出“”的含义)像刚才,我们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课件出示这句话,让生读一读。)。
师:另一份是多少呢?你怎样想的?
师:看,把这个苹果从这里分开,其中一份是这个苹果的吗?为什么?
师:看来,要得到这个苹果的,必须怎样分?再读一读。
2、涂“”,进一步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知道了“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你能涂出这些图形的吗?想一想,怎样分?平均分成几份?涂几份?拿出题单,做第1题,带上思考去行动。(师巡视,发现涂对的同学)。
师随意指一个图:这个表示什么?为什么都用表示?
师小结:看来,无论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来表示。
3、折一折,拓展几分之一的认识。
师: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生:、、……(板书)。
师:你能利用信封中的纸片折出这些分数吗?选一个分数,折一折,涂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和同桌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师巡视)。
师:哪位同学把自己折出的分数介绍给大家?
师:真能干,折出了这么多几分之一,能看图写几分之一吗?(屏幕出示题)。
师:怎样看出来的?
师:要看出几分之一,关键看什么?(图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3小结: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我们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三、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
1、认识四分之二。
师:你来说说你发现的新分数。
(生:刚才这个同学给其中的1份涂上色,表示了其中的,我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取了其中的两份,因此,我想能不能用来表示呢?)。
师:这个同学说到给其中的两份涂上色,也就是涂了两个四分之一,他想到用四分之二表示。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发现怎样?(生评)。
生:表示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
2、涂一涂,认识几分之几。
师:其它同学能从刚才的折纸中发现什么分数吗?如果你发现了,把它给涂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
师:把你发现的分数在小组内交流交流,说说你发现分数的意义。i(学生交流)。
师:想把你的发现展示给全班同学吗?谁来?
生1:我发现了,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三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
生2:我发现了,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了其中的四份,就是这张纸的四分之四。
师:(多媒体演示取和过程)取了这张纸的四分之四,就把这样纸怎样了?(取完了)那四分之四张纸和这一张纸有怎样的关系?(同一张纸)这说明了什么?(=1)。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
生3:我发现了,它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八份,取了其中的4份,就是这张纸的八分之四。
……。
小结:经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又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而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法。
师:(指着黑板上出现的分数)同学们,像,,,…都是分数。(板书:…都是分数分数),认识了这么多分数,那知道分数是怎样写的吗?仔细看老师写一个分数。(板书)谁来说说。(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写下面的数,最后写上面的数)注意,中间的横线要写得又平又直。
师:中间的横线叫?(板书:分数线)猜一猜,分数线表示什么?分数线下面的4叫?(分母:板书)分母4表示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板书)分子3表示什么?怎么读呢?生:四分之三。(板书)。
师:猜一猜,为什么全世界都要这样来表示分数?生:一目了然。
师:对,这个分数既表示了平均分,又表示出了分成了四份,取出了三份。
四、练习巩固,应用新知。
1、题单第2题。
师:同学们知道了分数的读写方法,你们想写分数吗?请大家看到题单第2题,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请学生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题单第3题。
师:这里有一些分数,读一读。能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一练的第3题。
师:第二个?……。
师:看来,用分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一部分,一定要怎么分?(板书)。
(其余三个图直接出示)。
4、练一练的第4题。
学生集体完成。
5、说说生活中的分数。
师:能联系自已的实际说一说吗?(我有一元钱,用了5角,用了一元的二分之一;切一个西瓜,平均切成了八块,我吃了三块,我吃了一个西瓜的八分之三;我买的一袋奶粉,有16小包,吃了其中的5小包,吃了这一大袋的。)。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分。
贴折的几分之一。像、、,…都是分数。
贴折出几分之几。3……分子。
……分数线读作:四分之三。
4……分母。
五、.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渗透数学文化。
师:孩子们一节课就认识了分数这个数学上最重要的朋友。可是你们知道吗,现在你们看到的分数可是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课件介绍)。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三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41。
1、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
2、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每个小组操作材料:树叶图片各一张,红线一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月牙形图形各一个。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1、看一看,感知"边线、一周"的意义。
(1)出示例1。
(2)树叶的边线在哪里?教师拿出树叶图片请两位同学上台指一指。(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一周"的概念;板书:边线、一周)。
(3)揭示课题。
从起点开始,树叶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周长)。
2、描一描,感知树叶周长的意义。
(1)老师给每个同学们也准备了一张树叶图片,请同学们拿出树叶图片并在白纸上描出它的周长(指名一位同学在实物展示台上描)。
(2)议一议,感知起点。
你们的起点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3)归纳描树叶周长的方法和树叶的周长。
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二、贴近生活,体验物体的周长。
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1)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摸一摸桌面的周长。
(2)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
(3)汇报交流。
三、动手操作、认识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1、想一想。
(1)刚才同学们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
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谁来说说怎么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3)师:如果是圆形、月牙形这样的图形呢?怎么求它们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每个小组选择3-4个图形进行探究,并将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3、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办法量出周长的?
四、总结评价。
回顾这节课,评价一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观察操作,初知周长。
摸一摸.
出示数学书,谈话:。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说明: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板书:周长)。
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
找一找.
出示瓷砖,手帕等物件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指出: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尺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
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
围一围.
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拿出事先准备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组织学生交流做法.
量两算算,理解周长。
描一描.
出示"想想做做"2中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展示交流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量一量.
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提问:。
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个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算一算.
做"想想做做"的4.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
做"想想做做"的5.
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
实际运用,拓展延伸。
实际测量.
做"想想做做"的3.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但是厘米.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
解决问题.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五
课本第4445页。
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结合具体事物或者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周长。
2、能够计算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与其它多边图形的周长。
3、结合情境,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玩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快要举行了,蚂蚁王国正在紧锣密鼓的选拔爬行运动员,快乐和幸福两只小蚂蚁作为优胜者做最后的比赛,胜利的一个将代表蚂蚁王国参赛。它们两个分别沿着两片树叶的边线,看谁先爬完一圈谁胜利。让我们来看一看,幸福先爬完,幸福队胜利了。
生:不公平,幸福的树叶小,它爬一周的距离就短,所以它虽然先爬完,也不一定它爬得就快。
师:对,那么幸福和快乐沿树叶边线爬一周就是树叶的周长,那么到底哪个长呢?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认识物体的周长。
二、摸一摸,描一描,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
卡片:银杏叶枫叶。
教师介绍银杏叶和枫叶的价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动手摸一摸树叶的边线,两位同学合作将树叶沿边缘描在黑板上,介绍树叶的周长。
三、运用生活素材,拓宽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1)出示素材:各种图片、硬币、课本、汽车等。
学生自由选择物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介绍物品的周长。如果学生选择的是实物,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所介绍的只是其中某个面的周长,而不是整个物体的周长。
(2)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的着手,用摸一摸、描一描或者量一量等方法给大家介绍物体的周长,可以独立活动,也可以小组协作。
4、通过比较,初步理解周长的意义。
将学生介绍过的图形的周长与实物相比较,如:比较车的图片和玩具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周长一般是针对平面图形或者立体图形的某个面而言的。
五、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出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图形,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六、拓展练习。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大小。
七、解决情境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生:给他们找两片周长一样的叶子。
师:你们怎么确定两片周长的叶子一样呢?我们有什么办法测量出树叶的周长呢?
生:先用绳子沿边线量,然后用尺子量出长度。
生:我只用绳子就行了,先拿一段绳子量出一片的周长,作上记号,再拿这根绳子量另外一片树叶,找到一个和它一样的树叶就行了。
生:我用软尺量。
师:同学们的办法太好了,蚂蚁王国的小蚂蚁终于在同学们的建议下进行了一次公平的比赛。你们听它们在表扬你们呢!(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出的好点子,你们真的太棒了。)。
八、小结。
咱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周长,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都有周长,我们去量一量常见物体的周长,看哪个同学的方法最好,量的最准确。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六
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
2、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3、在各项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及动手能力。
:体会周长的含义,会测量或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过程:
教师讲述:小明和萧军在操场跑步,小明跑的是内圈,萧军跑的`是外圈,他们都跑了一圈。他们跑的一圈叫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认识周长。
(学生先小组内活动,然后请小组代表进行演示)。
2、测量周长。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比较课桌和三角板的周长的长短呢?(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课桌的三角板的周长,并汇报本组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跑道,指明让学生到前面量一量,看一能不能量准。学生量过后。
教师总结:像跑道图上内圈和外圈这样形状不规则的图形,我们在测量他们的周长时直接用直尺不方便,可以先用线围一围,再测量线的长度就可以了。
1、试一试。
先请学生用笔描出两个图形的周长,再请学生独立测量或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求得周长的。
教师:像这样的图形,可以用线围一围再测量也可以直接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再加起来。
2、p45,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同组的学生互相检查。
3、p45,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分别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那一种自己更喜欢?为什么?
4、p45,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观察、比较,看一看他们的周长是不是一样的。在动手量一量。
学生交流测量方法,指名学生上台测量。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你会测量周长吗?你认为自己今天表现的如何?
教师要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数学教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平常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应该是无拘无束的。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很强。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
学具(图片:长方形,三角形,硬币、五角星,细线,软尺,40厘米刻度尺。)。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渗透一周的概念。
老师先组织一个游戏:
孩子们,很多同学都想了解老师是谁,来自哪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名片,我每个小组发一张,大家传递一周,相互看一看,了解一下。现在你知道老师来自哪里了吧?那么就在我们刚才传递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名片的运动过程。是呀,名片在小组里正好转了一周。
1.小朋友们,老师首先要带大家到森林里去走一走,看看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演示动画)。
2.公正的小裁判们,你们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呢?(请两个学生说,重点分析规则。强调两点:1、沿着树叶的边线;2、要爬一周。虽然红蚂蚁先爬到,但是它犯规了,冠军还是应该属于黑蚂蚁。)。
是呀,黑蚂蚁遵守比赛的规则:沿着树叶的边线爬,正好爬了整整一周的长度,这个冠军当之无愧。
3.(点击课件,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小朋友们,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我们给这一周的长度起个名称好吗,就叫树叶的周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1.摸一摸:其实物体表面都有它的边线。
2.描一描:如果把大家摸的物体的面画下来就成了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吗?选择两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描一描。
谁愿意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展示一下?比画给大家看看,描的可真仔细。刚才你们都描出了图形的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我们来想象一下另外这几个图形的周长,请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画一画,也可以用手比画比画。五角星的周长、圆形的周长。
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板书:围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指几条边的长度?五角星的周长呢?圆的周长呢?
名片的周长长一些,硬币的周长最短。
为什么?如果是用直直的线段围成的图形就比较容易测量,对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这样的图形,你能与你的同桌合作,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把你算式、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看谁的方法巧?同桌合作的好?拿出1号信封。挑一个你们喜欢的图形开始研究。
认识周长教学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尺子,树叶,卡片等。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描一描】。
1,同学们,天是越来越冷了,到处树叶飘落。老师来的时候搜集到了一些树叶,想欣赏一下吗你收集了哪些(举起来)这些树叶真漂亮,你能在纸上描下它们的形状来吗请你拿出一张纸,选择一片最喜欢的树叶,用彩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开始吧!
【说一说】看我们画的图形,这画的其实就是树叶的什么啊树叶的边线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
【摸一摸】那我们能一起摸一摸你手中树叶一周的边线吗边摸边说说什么是它一周的边线。(一名展示说)。
(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师展示了许多漂亮的树叶,给了学生美的享受以后,学生有了得到树叶的欲望;紧接着教师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又让学生用描的方式把图形保留下来描树叶的轮廓,短短几分钟描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在不断地加深,这种在做中感悟我想是老师用再多的语言都无法替代的。这样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教师又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指一指,说一说】我们通过树叶的边线,认识了树叶的周长,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课件出示游泳池,),你能指出他的边线吗先指给同桌看看,然后指名上台指。池口边线是什么颜色黑色的一圈就是池口的边线。那么这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我们就叫做池口的什么呢(周长)。
【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周长还有很多,看。(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描一描】。
刚才我们认识了物体上的边线,那这些平面图形有边线吗如果选择你喜欢描的一幅你选择谁能一笔描出它的边线吗其他人都能吗(课件练习2)打开书翻到62页,拿出水彩笔,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一笔描出来。
描完后展示。我们同学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谁来说说它们的周长(长方形先开始)。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无论物体或图形一周的长我们都可以叫做边线,而这一周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
【练一练】看我们同学学的这么认真,两只小甲虫也来凑热闹拉,它们把树叶当成了运动场,我们来看一看那一只爬的才是树叶的周长(课件)。
(教师进一步来揭示周长的含义,通过实际物体的边线周长抽象到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到数叶的小甲虫围周长的富有童趣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完善周长的概念,同时为周长的测量引入到实际物体埋下伏笔。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但能赋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纯真的儿童气息和快乐的生活情趣,而且切实帮助学生建构了对周长的理解,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三,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测量周长】1,那么小甲虫到底爬了多远我们有办法测量吗谁来说说(集体交流)然后同桌合作测量树叶的周长。
2,试一试:是不是所有的周长都要围一围呢请看,谁先说说它的周长是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它们的周长,同桌各选一个量一量,算一算。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树叶和平面图形周长,说明我们一定是要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直线图形选择直尺比较合适,曲线图形选择围的方法比较好。
3,老师这还有一个图形,(出示五角星)你用什么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呢。
有不同的方法吗。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是教材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从数叶的周长的测量过度到平面图形的周长测量,这样符合儿童的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进而总结出周长的测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内化:曲线图形采用化曲为直的转化方法,象这样一些直线图形的周长,要先测量出边长,再计算所有边长的总和,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来计算简单的平面图形。)。
【练一练】。
你怎么算的(结合学生的算法板书)。
同学们真聪明,不仅会用各种方法计算周长,还能感借助方格图,求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在方格纸上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重点是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以结合平面图形的特征,在计算时采用简便方法,从而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特别是对于不规则图形周长的计算,学生想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渗透了转化,割补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四,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总结评价】。
【拓展】。
今天的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课件)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
做树叶书签。今天你们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大家一起记住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把我们喜欢的树叶制成书签。在背面写上上课时间。展示(成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1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