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不安读后感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19:27:08
摆脱不安读后感大全(18篇)
时间:2023-11-28 19:27:08     小编:文轩

读后感是一种文学性的转化过程,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变成了文字的形式。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首先要对所读书籍的情节和主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一

我第一次知道“分离性焦虑”一词是在第一次送宝宝去幼儿园的时候,那段时间为了能顺利的度过宝宝入园的阶段,看了很多妈妈们的经验贴,也看了一些书籍,都提到了“分离性焦虑”,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要先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共同度过这个入园的特殊时期。

其实除了孩子刚入园的的时刻,我关注到了“分离焦虑”这样一种情绪,好像那个阶段过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关注过了,但是日常生活中,也切实的经常陷入到焦虑不安的情绪中,还不知道如何摆脱。

《告别过度依赖,摆脱不安》是加藤谛三的作品,加藤谛三在此书中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来帮助我们觉察日常生活中不安所导致的言行,帮助我们探索不安背后所存在的问题,来达到建立独立自信的内心,解决不安的目的。

最近大火的热播剧《三十而已》,每天都在花式上热搜,很多真实的,大快人心的点都能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我并没有追这部剧,但是在热搜上也基本了解了3位女主角人设和故事发展,大家聚焦的目光都在她们的穿搭,人设,演技上,但是我从中看到了一点不同的东西。

我看到了作为全职妈妈的顾佳时刻不停歇的焦虑和奋进,先是为了孩子上幼儿园而举家搬迁,然后为了帮助老公公司的业务而努力的想要融进太太圈子里。自身的焦虑和不安很显然的就带给了家人压力。

每一个妈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无论是学习还是环境,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现实远比电视更残酷也更琐碎。我们日常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日常饮食,日常习惯,日常学习,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谁都不是一个指令一个动作乖乖听话的机器人。

除了孩子,我们日常还要操心工作,操心家里的方方面面,似乎总有操不完的心,日常很容易就会陷进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中去。

这样的情绪反复是不健康的,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不论是孩子和家长的亲密关系,还是我们自己在社会中与人的沟通和相处,不安的根源就是内心的不独立和不自信。我们很多时候都急着往前赶,很少能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内心,追查内心不安的根源,就这样陷入不安的漩涡中不可自拔。

每个人面对不安的情绪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发现内心的不安的根源,从内心接受自己的不安,面对它,才能慢慢的树立起独立的人格,才能充盈自己的内心,从而打败它。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二

《摆脱贫困》一书是我们伟大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从1988年到1990年在浙江省工作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习主席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极富前瞻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书中的理想信念、思想精髓、务实态度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通过学习这本书,让我体会深刻。“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种真知灼见、积极精神构成了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源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脉相承的政治信念,一如既往的家国情怀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特殊,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许多思想观点,都是我们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的根本要求。

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灵的闭塞、思想的禁锢、精神的懈怠。伟人邓小平说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发展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成就辉煌得益于不断的思想解放。今天,我们面临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然要依靠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看,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整体的治理思想无一不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坚定地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解放思想、观念更新、保护地方文化,以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增强广大人民的向心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文化推动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使人民从内心脱离贫困。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强调“务实创新、艰苦奋斗”。

他在工作期间大力倡导“滴水穿石”精神,体现了迎难而上、铁杵磨针的韧性意志,体现了锲而不舍、奋斗不息的进取品格,也诠释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思想坚定,更需要信念坚定,学习和弘扬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定破岩中”的坚韧意志。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

《摆脱贫困》中的精辟论述是总书记洞擦历史、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深邃见解;是总书记忧国忧民、振兴中华、安邦定国的真实写照;是基层干部与群众艰苦奋斗、激情创业、鱼水情深的生动展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摆脱贫困》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脱贫,更是一项富有深意、富有远见、富有理想的伟大事业。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也是实现心中中国梦的洗礼,更是一次灵魂的共鸣。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三

近期,认真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该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出版的第一部专著,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x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真实记录了他在x地区工作期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广泛涉及闽东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x工作期间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

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对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群众观点和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朴素文风。读罢,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书中写到:“邓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说过这样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带头以身作则,倡导“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至今日,仍然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法宝。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习近平在书中写道:“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他说,他把全书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说“扶贫要先扶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他用邓小平的话勉励闽东的干部,“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他讲到要有功成不在我的水滴精神,“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是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青年习近平同志思想敏锐,敢于创新的锐气、智慧和勇气。

三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习近平在书的《跋》中也说:“收集在这本书里的29篇、12万字论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习近平始终把经济建设当着的政治,把消除闽东贫困作为首要任务,这是贯彻的党基本路线的根本遵循,书中写道,他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挂满了各种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但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就说这“值得打个问号,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x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他强调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要振兴林业,扶贫时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要辩证地分析新形势下闽东的财政经济,要更加开放地抓好畲族经济,尽快脱贫。

四是坚持群众观点。习近平在书里写道,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每一个干部都应当苦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文章中他首先提出命题:“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后他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在于人民群众。他说“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导和推行“四下基层”,把它作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全书通篇贯穿的群众观念,彰显了习近平为民情怀,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摆脱贫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富有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富有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思想深刻,灼见真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四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1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五

有人总说鸡汤读的再多也是别人的东西,哲理讲的再深也不会刻骨铭心,所以现在大部分人或许更喜欢看一些叙事有故事性的文本。刚拿到这本书翻阅字里行间,总有种道理我都懂,就是平淡规劝的阐述,但是其实静下心来细细看来,里面所有的不安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无数个你我的缩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了无数倍,996的生活方式,数不清的房贷车贷,在物质欲望一步步登顶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极大的扭曲。生活越来越忙却越来越空虚,权势越来越大却越来越难找到生活的乐趣。所有人都在寻找着庇护自我的安全感,所有人都成为了这个庞大社会机器里那颗不安的螺丝钉。

幼儿时期得不到父母充足的陪伴,青少年时期青春期的迷茫没有良好的疏导,到成年时期四处奔忙的身影,催婚催生的各种压力,到了老年甚至也摆脱不了养育下一代为他们看孩子,攒钱买房的压力。在这种复杂的生活方式中,每个人从始至终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全感,也就是我所理解的那种每个人都在摆脱不安,寻找自我。

1.有些人依靠自己来摆脱不安,她们通过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调节自我的内心需求,让自我的满足感和追求欲望达到平衡点。

2.有些人通过营造生活环境来摆脱不安,或许是改变工作方式,生活态度,让自己处于生活的舒适区,习惯区给自我一定的安全感。

3.有些人通过依附他人来寻找安全感,这就是很多女孩男孩谈恋爱所谓的安全感问题,一部分是相处关系让她们患得患失,一部分还是因为他们自身原因,让她们永远处在不安之中。

4.有些人通过不断的追求高物质生活,快节奏工作来麻痹自己,让自己忙的像一个连轴转的陀螺,深怕空闲下来忍受不了内心世界的空虚寂寞。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世界上也因为有缺憾所以才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没有哪一个人生来内心就是丰盈自足的,每个人都是努力在摆脱不安中一步步成长的。

人也总得需要读读鸡汤来激励自己,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复制,他的人生你也无法参与;人也总得看看哲理来思考一下人生,道理所有人都知晓,但是如何去改变自己,如何摆脱不安,如何找到自我的舒适区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作者写这本书想让你从中学到的东西。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对于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靠党的政策,二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xx寥寥数语便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了磅礴力量,为驻村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摆脱贫困》一书凝练了xx七年知青岁月以及主政市、县时对脱贫攻坚的部署与思考。驻村第一书记学习、阅读《摆脱贫困》对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对认清农村工作实际,实事求是地执行党的政策、发挥好人民群众自身力量具有现实意义。

20xx年4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这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一些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然而,驻村干部在决定是否离开现有岗位时服务乡村时,同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样,也会面对各种困难的选择;驻村后,在工作环境发生变化,面对精准脱贫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时,使用严苛的管理制度是无法克服思想关的。只有真正认识到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才能体会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的深刻含义。

责任重大,是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xx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的讲话)。

使命光荣,是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xx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因此,驻村干部在遇到困难时,要像《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它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

这种“成功不必在我”的情怀与“功成必然有我”的使命担当就是驻村第一书记的真实写照。

给钱给物不如给建个好支部。

1990年1月,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乡村走向富裕的最重要的保证。“我们要在指导思想上、组织保障上使党组织在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而不是名不副实。”

我国长达30余年的农村党建扶贫实践是中国减贫经验研究中长期被遮蔽的领域。驻村第一书记的出现从理论与实践上丰富了农村党建、基层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视域。“以党建促脱贫”既是配合深化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全面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第一书记就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第一书记制度通过党的领导综合“书记驻村”“单位包村”与“行业扶贫”的优势,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是脱贫攻坚的破题之举。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实践证明,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

199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写到“我强烈地感到: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的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60岁,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中共江苏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履职以来,积极开展调查摸底,提出在江苏农村省定经济薄弱村存在“三少三多”的特点,即资源少、资产少、资金少,外出务工多、贫困人口多、村集体债务多。目前我省制订的脱贫指标中就有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的要求。

为什么要加强集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原因:发展集体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有之路;三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

20xx年11月10日,我所挂钩的博里镇晶墩村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累计18万。通过半年的驻村帮扶,我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旺盛的市场需求。

在立足于40年农村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在对党的农村工作的历史与逻辑清晰把握的实践上,对困难与优势的分析判断使我们完全有自信、完全有条件、完全有能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一定能摆脱贫困,一定能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七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网络、刊物等各种平台上看到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的评论或者读后感,单看这些评论和读后感的内容就让本人有了阅读这本书的冲动。拜读后,才知这是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新印刷的一版,最早出版的时间是在21年前,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下面结合本人作为中学团干和教师的工作谈几点《摆脱贫困》一书的读后感。

首先,《摆脱贫困》一书传递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作为当时宁德地委书记的习总书记对地方发展的观点、看法、理论极富高度、全面性、前瞻性,习总书记给宁德留下的这笔可贵精神财富,宁德市也不断地传承、发展。当下宁德市的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红火火,走进每个乡村都能感受到整洁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的景象,这些都极大地契合了当时习总书记对地方发展、如何摆脱贫困的观点。

其次,习总书记当时针对宁德地区摆脱贫困提出的“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和弱鸟先飞的意识”观点,就是要求我们闽东地区人民要发扬脚踏实地精神的同时在观念、想法上也要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作为宁德一所百年老校的教师,本人觉得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导学研讨、训练拓展”的教学改革模式提倡的是在保留传统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上做了比较大的创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了传统教学的观念思想、打破机械化教学的禁锢,这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教学上的机械化,解决了学校教育中存在“贫困性”,符合《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的敢想敢做、富于创新的精神。

习总书记曾经留给宁德的这份可贵的精神财富在经过20多年各行各业的实践检验,极大地促进了宁德地区的发展。本人坚信,在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宁德地区将会继续坚定地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敢想敢做的精神,全面建成六新大宁德!

今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为推动“书香湖滨”建设,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湖滨区关于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文化活动的方案》,进一步唤起全民的读书学习热情。当前正值我区进村入户扶贫攻坚工作热火朝天开展之际,区扶贫办为全区12个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分发了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的《摆脱贫困》一书,我作为磁钟乡贾庄村驻村工作队员有幸拜读这本书,为工作、为生活,也为了摆脱“思想上的贫困”,通过认真学习也有了一些感受。

福建人民出版社于1992年7月出版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共29篇。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文章中提到的“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等观点是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为我们创造的精神财富,这份“精神财富”经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

在当前全区开展进村入户扶贫攻坚工作之际,认真汲取、全面开发、充分利用好这份“精神财富”,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段话,对一个普通的驻村工作队员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意识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断健全完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新方法新方式,让每户贫困群众都走向富裕新路径。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入户走访、实地察看,认真调查,对联系村的集体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干部队伍、村情民意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争做精准扶贫工作的“联络员”,架起单位与帮扶村的“连心桥”;当好扶贫工作的“调查员”,帮助村发展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从发展思路进农家、惠农政策进农家、科普信息进农家等方面入手做一名“宣传员”,为群众当好发展“导航器”;按照“个人办小事,单位办大事”的原则,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努力成为群众的亲密“伙伴”和无话不说好“朋友”,做一名“服务员”,着力解决群众眼前困难。

实现脱贫,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针对宁德实际,他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

我区是一个城乡兼备的城市区。“围绕城市搞服务、服务城市谋发展”是我区一个战略思路。我区的12个贫困村要主要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村,因此要针对当前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大力发展“第六产业”。即,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发展“第六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农业农村,改变农业发展前景,所以要坚持以农业为主体;基本做法是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基本趋势是让第二、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我区一些乡村在发展综合农业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像现在胜源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要摆脱贫困,特别是当前我区的12个贫困村要实现脱贫目标,必须引导当地干部群众摆脱思想上的贫困,解放思想,找准扶贫开发的路子,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与贫困作斗争,真正使贫困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全面脱贫。(杨玉山)。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八

近日,经同事介绍,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书——《摆脱贫困》。客观的说,作为一名政府机关干部,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论述、讲话材料、会议批示精神等读过不少,然真正入脑入心的唯这本薄薄的、11万字的书。可能工作性质使然,作为在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人员,提起扶贫真是一把辛酸泪,读了此书,豁然开朗。不仅对深入理解扶贫工作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更在思想上亮起一盏明灯,促使我从更宏观的角度再次思考扶贫问题。“师者,答疑解惑也”。读此书,犹如恩师当面教诲,使我今后的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习总书记在书中明确写道:全书的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对此段论述,我感触很深,自己每天做扶贫工作,面对扶贫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入户、帮扶、报表等等纠缠其中,忙碌加班成常态,和同事们聊起扶贫各个眉头紧皱,沉在繁杂的事物之中,甚少去深入思考这项工作的意义,可以说,我的思想也是“贫困”的,读了习总书记的书,这才恍然大悟。找到工作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工作。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营拔寨的冲刺阶段,乡镇一级的扶贫攻坚工作,不深入村组,不访谈农户,不促膝长谈,就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就无法对症施策、精准扶贫,最终实现脱贫目标。

我们镇有一户建档立卡户,家里五口人,夫妻二人为重组家庭,并都有残疾,丈夫为视力残疾几乎失明、妻子腿有残疾,三个孩子都在读书,四个人享受低保。就是这样一个困难家庭,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经过多次入户了解情况,因户施策想扶贫措施,虽然夫妻二人均有残疾,但乐观肯干,为了孩子吃苦耐劳,脱贫的意识很强。最初通过民政办送绒山羊给他们,支持他们养羊;没有房屋通过村建系统新建了42平方米的住房;妻子的腿不能走路,民政办帮助联系医院手术,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今年十月份他们家顺利脱贫,计算人均收入六千多元。展望未来,最大的孩子毕业可以挣钱了,夫妻二人已经完全掌握了养羊技术,羊羔从最初的10只发展到如今的50多只。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摆脱了贫困,向着幸福迈进。

到今年十一月,我们镇的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向习总书记说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是扶智与扶志。未来两年,我们的扶贫工作将在不断发展产业的基础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一文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贯穿于脱贫致富的整个过程。”进行脱贫攻坚,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始终抓牢,且发挥其重要作用。对贫困户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指导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弱项,是在以后工作中努力的方向。

脱贫攻坚的基础力量是村级党组织。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力是关键。“讲凝聚力,必须讲核心,农村脱贫致富的核心就是农村党组织”“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中的真知灼见。习总书记谈到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强调,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是基础。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抓脱贫攻坚,少不了基层组织,离不开基层组织。2018年全市为村里选派了年轻有为的第一书记,大大增强村支部扶贫攻坚的力量,使村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前沿力量、战斗堡垒。

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只要有贫困地区的存在,国家就是贫困国家;只要有贫困人口存在,民族就是贫困民族。因此,摆脱贫困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问题,更是整个国家战略发展的大问题,不仅仅是扶贫机构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党、全国必须关注的问题。他提出“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思想解放,坚持改革开放,迎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通过阅读《摆脱贫困》,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们作为基层干部,扶贫工作虽然繁杂辛苦,但是为百姓造福的好事,意义重大。整个国家犹如巨大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作为小小的螺丝钉,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亦是使命光荣。习总书记说:“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让我们以滴水穿石之耐力干扶贫,重整行装再出发。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九

最近,第五十七督导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著的《摆脱贫困》一书,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今天读起这些讲话和文章来,都深受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和他的“一班人”,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仔细调研和认真思考,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设想。比如在1989年1月写的一篇文章《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中提到:“闽东属于老、少、边、岛、贫困山区,有913公里海岸线,300多个岛屿,至今经济仍然相当落后。怎么办?从现实出发,发挥沿海优势,抓住机遇,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不攀比,不消极,不蛮干,紧中求活,活中求发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要抓那些近期能做到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所遵循的路。”这篇文章深刻揭示,必须对一个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具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都要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

在1990年4月《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总书记写到:“我强烈地感到,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实力,否则,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基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这篇文章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锦旗,墙上什么锦旗都有,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认为能得锦旗当然是件好事,但决不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主次不分,抓不住中心。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而不可另立第二个中心,更不能搞多中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在今天,总书记又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五十七督导组到卓资县大榆树乡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工作已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全乡上下及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按照上级关于村集体经济“清零达标”要求,截止2018年底,全乡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清零目标,其中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但全乡1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项目中,仅4个村有实体产业项目,其他12个行政村均为短期资产租赁或一次性补偿收入,集体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足。今年,大榆树乡重点加强行政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光伏扶贫方面,争取到分散光伏集体经济项目3个,涉及芦草沟、大南沟和狮子沟行政村。京蒙对口帮扶方面,目前大南沟、大榆树、孔督营、阳坡子、羊圈湾和后房子等6个行政村已与北京有关帮扶单位对接,项目扶持正在进一步落实。其中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对口帮扶大榆树乡西壕堑村委会,已到位资金100万元,用于扩建野生保健黄金茶加工厂,新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11底建成,该项目扩建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万元,利润大约在30万元左右,可帮助西壕堑、孔督营两个村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北京弘朝伟业公司对口帮扶大榆树乡芦草沟村委会,已投入帮扶资金35.8万元,种植黄花150亩,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北京昆泰房地产公司对口帮扶狮子沟村委会,投入帮扶资金49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2台,已投入今年的农耕服务,发展养殖基础母猪35头,目前已发展到80多头。

习近平同志著的《摆脱贫困》一书约12万字,论及的问题却是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一定能够实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祖国大地,各地摸着石头过河进行经济建设,毫无经验可谈的时期。但本书的这些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即便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后的今天读来,也是大有裨益、颇有收获的。

书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了闽东经济发展的几种关系。如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关系。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需要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相结合。既要避免把近期难以实施的远期目标超前化,又要防止把近期规划简单化。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速度和效益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同一。如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如果没有正确制定产业政策,结构生产力得不到充分释放,经济增长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速度和效益。如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对于闽东地区,开放和扶贫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为此,运用到当前精准扶贫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信心永远比黄金重要。习近平同志经常说:扶贫要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忧伤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一是要有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党中央提出了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要坚定认真做都能做到的信心,摆脱不认真做都很难的情绪。扶真贫、真扶贫,打赢攻坚战。二是要有不当贫困户、不戴贫困帽的信心。贫困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人穷志不能短。不能因为是贫困户就形成习惯,久而久之,凡事都“等靠要”、“伸手拿”,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要有自摘贫困帽、自退贫困群的信心。三是要有当好领头雁的信心。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即要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要保证村级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真正能站到“前台”,真正能居于“第一线”。让农村党员用宗旨代替金钱、用理想代替实惠。

方向永远比努力重要。诸事都要在确定正确的方向后再行动,否则就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向习近平同志学习,一是做好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同志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和信访接待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仔细的调查和认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设想,切合实际。干部只有下到了最边远、最贫困的地方,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思想感触加大,才能增强忧患意识,增加责任感。

二是做到量体裁衣。结合闽东地区主要靠农业吃饭的实际,习近平同志指出,闽东“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在茶叶、滩涂养殖,及饲料工业等方面做文章,念好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山海经”。在农村住宅建设上,改变人畜混居的旧习,将人畜分开,改变“贫困―不卫生―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状况。有的放矢,久久为功。三是做到协调发展。“欲速则不达”。应该看到,立足于追求高速度,往往对资源挤榨过甚,整个经济生活没有回旋余地,不恰当的速度会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一种破坏作用。一件事办得是否有意义、有价值,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应成为我们办事的座右铭。

执行永远比计划重要。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执行力不到位,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诸葛亮再能掐能算,没有关羽、张飞这一干猛将执行到位,那也只能空叹息。一要把党性观念贯穿于执行过程的始终。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精准扶贫中,要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先输血,再建造血功能,真正摆脱贫困。二要把产业发展带入到执行过程的始终。摆脱贫困,关键要有经济实力作支撑,要有产业作支撑。村集体要因地制宜发展集体产业,有马力带动村民发展。贫困户也要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之中,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到我要致富。领进门,扶上路,送一程。三是要把文化建设融入到执行过程的始终。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精准扶贫也要引导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尊重他人、洁身自好、尊老爱幼。让摆脱贫困的群体在社会风尚、公序良俗上不掉队。

全书12万字,论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虽然书中所述是闽东地区,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也将指引着我们在日常工作之中,在平凡岗位之上,以滴水穿石之功,实现为民服务之志。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一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1年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总书记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书中习总书记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总书记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习总书记提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如滴水穿石”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去,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二

身为一名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孩子,当我接到要选择一本红色读物丰富自己的精神的要求时,我毅然的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怀着求知的热情,慢慢地在这本书中汲取知识,去感受习近平主席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爱,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想借此文章浅谈一下我读完《摆脱贫困》一书后的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确,只有干部联系群众,群众拥护干部,这样才会长久发展,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是一个道理。贫困地区的干部要更努力,要比其他干部付出更加坚信的劳动。为什么?这就谈到了贫困地区发展的依靠!道路看似千万条,其实,最根本的道路却只有那么两条:第一条,便是党员干部的领导,第二条,那便是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力量。干部与党,干部是党的路线,政策以及方针的践行者,也只有干部到人民群众中去,与劳动人民获得密切深切的精神联系,才可以让方针与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与贯彻。

更是有“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这一句话。自古以来,我们讲究“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要求我们依靠廉洁奉公,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廉政建设更是历史使命,严厉批评所谓的“腐败不可避免论”。如果我们不承担起廉政建设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必然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民心。滴水穿石什么启示?这是一种锲而不舍的伟大奋斗精神,对与水来说,面对的,是看似坚硬永远不可能摧毁的磐石,一滴滴水珠前仆后继的奋斗,最后终于显示在了穿石的胜利之中。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落后地区的发展,都应当像水滴石穿一样,一点一滴的努力奋斗,一点一滴的努力进取,任何一个人,都应当敢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

身为干部领导,就应当也必须应该做到:“为官一方,造福一方”这一成就。而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有句古话称:要想富,先修路。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着一句话做了其更为深刻的解释。路,什么路?必然不仅仅是单纯的行人之路。其第一个解释为:为劳动人民的商品疏通渠道,让人民的产品“出的去”,这样钱才可能“进的来”。身为桃农孩子的我更是深有体会,唯有保证好桃子的输出渠道,收入才有了保障。第二种解释便是,要搞自己的特色脱贫道路,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让贫困县不再贫困,而是成为有特色有特点的县。我深刻的理解这一说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适合搞旅游业,有的土壤肥沃适合搞大棚养殖,有的水质极好湖泊众多适合搞水产养殖。作为一方官员,应当全面了解地方特点,结合当下实际,造福一方。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建设好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更是令我感到受益匪浅。脱贫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何关系?这便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了,这两者,正是人类自身生活的需要。所谓的脱贫致富,从某种方面来说,便是要在贫困地区建立物质文明,让物质生活满足于大众。但是,真正的脱贫致富,却又不仅仅理解为物质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想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以此相辅相成。两者结合,物质与精神,都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这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

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更是极其重要,这便是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农村党组织要做好坚强正确的领导道路,努力地将所有农民整合到一起,让农村党组织成为凝聚力的核心,脱贫致富的根本条件,便是千百万农民的团结奋斗与共同努力。去创出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所谓的大农业,不是指面积大,土地多,而是指农业的多功能,综合性,开放式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小农业,所谓小农业,是说农业类型单一,集中耕地保护,这显然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这样不好,不利于发展脱贫。反观大农业,是一种合理的,全面的农业商品经济。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农林副牧业相互发展的先例,但很少关注与他们之间的联系,而大农业,做的就是要令他们相互促进,综合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是要保证生态效益,之前的小农业大多面向自己,面向个人,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局面,而大农业,就是要打破这种固有的传统经济模式,去面向市场,追求真正的效益,让商品观念完全去替代小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一切都要讲究实际,脱皮致富更是要从实际出发,在新时代,更是要改变工作方法,转变思想态度,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脱贫致富的奋斗道路上去。不是靠简单的“我讲你听”模式,而是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基层,与每一位农民建立起血肉间的感情联系,把思想工作做实做牢。更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总结失败的经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老话讲: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一个好的带头人,对于脱贫致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便是一盘散沙,便是无将之兵。谁能真正做好带头人?要去实践,要尊求民意,必须弄出个好干部出来。

身为新时代的学子,面对社会主义脱贫致富对我们的呼吁与要求,我们更是要努力奋斗,学习足够的知识,为祖国事业而奋斗,更是为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三

近期,认真拜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该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出版的第一部专著,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真实记录了他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广泛涉及闽东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

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对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摆脱贫困》一书中所体现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群众观点和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朴素文风。读罢,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悟。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书中写到:“邓小平同志今年的南巡说过这样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就是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习近平同志大力倡导一切从实际出发。他反复讲,“贫困地区不要有超现实的幻想。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方针。”他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带头以身作则,倡导“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时至今日,仍然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法宝。

二是坚持解放思想。习近平在书中写道:“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他说,他把全书题目叫做“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他说“扶贫要先扶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他用邓小平的话勉励闽东的干部,“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他讲到要有功成不在我的水滴精神,“像接力赛一样,一棒一棒接着干下去”;“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是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青年习近平同志思想敏锐,敢于创新的锐气、智慧和勇气。

三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习近平在书的《跋》中也说:“收集在这本书里的29篇、12万字论及的问题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习近平始终把经济建设当着的政治,把消除闽东贫困作为首要任务,这是贯彻的党基本路线的根本遵循,书中写道,他曾经在一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挂满了各种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但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就说这“值得打个问号,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他强调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要振兴林业,扶贫时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要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要辩证地分析新形势下闽东的财政经济,要更加开放地抓好畲族经济,尽快脱贫。

四是坚持群众观点。习近平在书里写道,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他把坚持群众路线看作每一个干部都应当苦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文章中他首先提出命题:“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之后他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阐明了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执政之基在于人民群众。他说“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他倡导和推行“四下基层”,把它作为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作为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改进作风的有效办法。全书通篇贯穿的群众观念,彰显了习近平为民情怀,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摆脱贫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富有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富有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思想深刻,灼见真知,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检验,历久弥新,更显珍贵。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四

《摆脱贫困》一书生动记录了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丰富历程。省委书记尤权指出,“书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尤其是书中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彰显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在同志看来,脱贫致富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

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同志的哲学思想遍地开花,充分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理性的哲学思维。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整理和部分的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部分又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一个部分,国家财政作为一个整体,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也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闽东这个全局只能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个全局。如果需要牺牲局部的利益,还是应该乐于承担,不该向上伸手的不伸手,可以少向上伸手的就少伸手,原则上只能自行消化,不能有依赖思想,这就是为我们树立了全局观念,也是要发展好局部的有志气体现。

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同样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和谐与稳定。搞好民族工作,为促进民族大团结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脱贫致富的伟大事业中,少了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是不行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这个整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就是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繁荣与富裕。

同时,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在《把握住新的机遇》一文中提到要淡化“贫困县意识”,同志就提倡要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才有利于继续扎扎实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摆脱贫困,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踏实奋进,用高昂的姿态走向发展的道路。

书中所倡导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理念,历经岁月洗礼而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值得我们长期坚守,整本书都闪着哲学理性的光辉,使得摆脱贫困有了哲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还能通过实践证明同志理论的真实性,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研读《摆脱贫困》一书,可以看出倡导和坚持用辩证法办事的传统由来已久,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并加以理论实践。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五

党的以来,同志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他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在河北阜平县考察时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告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同志曾在福建工作近,为福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最近,应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同志的重要著作《摆脱贫困》一书。该书初版于1992年,收录了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全书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书中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与党的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有着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的务实作风和清新文风,是一个一脉相承、相互贯通的整体,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普遍而长远的指导意义。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科学路径是找对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实现脱贫致富,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就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从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从全局工作的大背景、大前提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党的之后,他又进一步强调,“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思路、好路子。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当时,他针对宁德实际,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廓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关键一招是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特别强调了“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和“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的重要性。他还专门对改革开放与扶贫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强调,“闽东的改革应进一步深化,各项工作都要以改革总揽全局,扶贫工作也要贯彻改革精神”,“我们必须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他指出,“开放和扶贫对闽东来说,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扶贫的成果将是开放的新起点,开放将使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用开放意识来推动扶贫工作和在扶贫工作上运用开放政策”,“必须争取整体功能效益”。他就发展畲族经济指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走开放的道路,跨出自己的小天地”,“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指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作用,读来特别发人深省。实践证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福建正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挑战、困难和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活力,才能抓住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六

在习总书记的诸多著作中,最具大爱情怀的著作当属《摆脱贫困》一书,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语言朴实,内容接地,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农村基层浓浓的慈爱,透露着对贫困疾苦的种种感知和同情。《摆脱贫困》一书除了强调为官为民办实事外,更具有含金量的却是诸多超越时代的价值观和逻辑思维,这对于广大领导党员干部来说极具借鉴意义,更是一笔宝贵财富。

一、身居高位、根系基层。

很多人都喜欢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又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时过境迁、随着成长的变化和外界的各种诱惑,当时的诸多抱负和为国为民的情怀往往被淡忘。但作为当今大国元首的习总书记为当今世人做了亲身示范,他年青时的政治抱负和治世情怀依旧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超前认识、价值观和逻辑思维在当前仍然推动全国、引领世界,身在高位,却根系疾苦群众,这是值得当今所有的领导干部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当前,一些人在未出人头地的时候低调、谦卑、踏实和忧国忧民,一旦走上领导岗位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甚至尾巴高高翘起,当初的理想、追求和抱负渐渐远去,慢慢脱离了群众,说话“假、大、空”,贪图安逸、消极怠慢,上班喝茶看报,遇事能拖就拖,办事效率低下。通过《摆脱贫困》一书,结合当前事实,习总书记是当今世界初心常在、坚守始终的最好例证。

二、大爱无声、身体力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但真正能上山抓虎、打虎和杀虎,开辟一条崭新道路的人,可以说,习总书记是历史上的唯一。他没有出生在农村,而且是“官二代”,正是由于在特殊历史时期体验了几年的农村生活,对农村产生的深厚感情,由此引起的对疾苦群众的大爱之心,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大爱不需言表、无声就是最大的声音。

在历史的长河中,历代封建王朝有不少帝王明君,也能做到身居高位、根系基层,对贫民百姓体恤有加,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做了大量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权统治。在当今时代,举全国之力、上下一心为全国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而努力,用实际行动兑现年青时的理想抱负,没有任何企图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而且是覆盖全国每一个角落、不错过任何一个困难群众,在人类历史上,习总书记独一无二!这种体恤民间疾苦的大爱情怀会让历史铭记,让时代瞩目!

三、当代党员干部的活教材。

阅读《摆脱贫困》一书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智慧、与众不同的理念和实用可行的工作方式方法,这部著作如果是一滴水,那作者本人就是一桶水,如果这部著作比作一部教材,那作者本人更是当代党员干部的活教材。

大爱来自大智慧,大情怀来自大格局,狭隘的地域观念和世俗的人情关系已经统统不存在了,内心深处充满的是对世间疾苦和贫困百姓深深的同情,是对人民谋取幸福的责任和担当,是实现中国梦、让祖国迅速强大、重现盛唐辉煌的规划蓝图。

要想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作风,达到生活美满幸福、事业发达有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内心观念、思想作风和方式方法,其中,直接的途径就是向书本学习、向伟人学习,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读这部书既能启发党员干部的工作智慧,也能触动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一言一行都是身心内在的反映,一举一动都能影响我们的思想作风,这就是我们学习习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的根本原因。

在当前这场全国性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工作中,建议扶贫部门为每一名扶贫工作者配发《摆脱贫困》这本书,采用灵活的方式来验证学习成果以及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既要树立正面典型,也要揪出反面例子,让习总书记的扶贫理念思路、工作方式方法和大爱情怀更加细致地深入到扶贫一线工作中去。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七

最近,我阅读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的《摆脱贫困》一书。刚拿到这本书,我以为里面又是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但真正读后却觉得该书语言朴实,内容也是贴近大家生活,乍一看只是强调为官为民办实事,但其实很多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也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书中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这段话,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打开思想的开关,不断建立健全教育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教育新方法新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走向思想富裕的新路径。

此外,我赞赏文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而“滴水穿石”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我认为要真正摆脱“思想贫困”正需要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认为我们的工作也是承前启后的,将我们老师传授我们的知识与为人处事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担任班主任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能靠一朝一夕,就是要细水长流,以身作则,以身亲授,把握任何契机教育他们,日积月累,真正做到“滴水穿石”.作为一名任课老师站在讲堂上,我们要立足于实际又要胸怀长远目标,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

在该书的《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这篇文章中,更是直击我们的教育事业,发人深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这与“滴水穿石”有异曲同工之妙,办好教育要舍得花时间,舍得花精力,舍得下本钱。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受到财力的制约,对于这点,文中提到:“我们除了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国策,创造条件,增加收入,保证教育事业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规模以外,还必须做到两个相结合:一是把数量发展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二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实践,不能只在’黑板上种田’,一定要教给学生实际本领,使他们回家后有可能成为生产能手。”近两年由于生源紧缺我们中职学校常把学生的数量摆在了质量的前面,这给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难题。16、17岁的少年正处在价值观确立的年龄,长期处于一些不良的风气下,往往对他们的人格培养会造成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发展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如何为学生创造职业场景从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摆脱不安读后感篇十八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于前发表的,文字不多,册子仅11万字,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内涵却很丰富,全文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书中透出的那种理想信念、思想精髓、积极精神、辩证思维、务实的态度等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谈几点感想。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

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他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他还明确地说过:“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是在于它是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的改革开放的举措。”也就是说,在习近平的领导下,闽东地区能够与全国“同步”摆脱贫困,首先靠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靠的是行动,靠的是改革开放。

二、是“滴水穿石”见精神。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同志指出,“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书中很多文章都能感受到他那种对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坚持,那种面对工作、面对困难必胜的信心。这种精神和信念是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三、是密切联系群众。

贯穿《摆脱贫困》始终的一个鲜明观点,就是群众观点。习近平同志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他深刻地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有一个群众观点。“诚于中者,形于外”,有了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才会成为自觉的行动。其次,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疏通和拓宽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

四、是要有辩证思想。

书中习近平同志对每项工作、每件事的论述都能很全面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有对策思路。《滴水穿石的启示》、《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等文章充满辩证思维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同志用辩证法不是空谈,而是很接地气,如《从政杂谈》中谈到: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

五、是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

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新一届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能真正投身到改革中去,非常需要这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勇于打破各种自身约束和禁锢,甘于做默默无闻的”铺垫性“工作,扎扎实实推进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学习《摆脱贫困》,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升华,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灵魂的共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412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