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0:12:09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8 20:12:09     小编:雁落霞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要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一

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1、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二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一、导入。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回忆学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吗?

三、学习古诗。

(一)知诗人。

(二)解诗题。(并介绍“题壁诗”)。

(三)明诗意。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与周围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那什么是山岭?什么是山峰?

同学们的描述不够形象,有哪位同学能用简笔画表达出来?

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吗?

4、苏轼看过庐山不同的姿态后,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你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反过来说一说。

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名诗。

(四)悟诗情。

庐山的确很美。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处俯视,深沟幽壑;在山下仰望,重峦叠障。可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还是险峻?正如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请你闭上眼睛,让我们随苏轼一起去游庐山。

刚才那一瞬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在诗人苏轼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情怀呢?

你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五)明哲理。

你能想个办法,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还记不记得学过的《画杨桃》一课,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你遇到或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吗?

其实它还可以用在学习上,与别人交往中。像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四、总结全文。

1、想一想苏轼怎样才写出这首古诗的?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准备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提高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理解掌握诗文中所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音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十。

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五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生:用各种方法诵读古诗提供背景音乐: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2、在明白古诗。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课时:

一课时。

教具: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

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

2/7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

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板书设计。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3/7。

不同。

4/7。

5/7。

6/7。

7/7。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七

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理解“横、壁”等生字,了解作者简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经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传情达意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领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谈话导入,畅谈旅游经历,进而引出《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那。

1、介绍作者。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

2、解题。

题:题写。西林:西林寺。壁:墙壁——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歌。

3、教师范读,纠正字音,明确朗读节奏。

4、教师带领学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1)“横”是什么意思?各不一样是什么意思?

(2)谁能用自我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从正面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高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景哲。

(3)“岭”和“峰”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图片)。

(4)在前两句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5)带着感情,再来读一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组合作讨论)。

(1)学生汇报“识”、“缘”,教师补充“真面目”。

(2)学生汇报诗意。

(3)学生联系生活谈一谈学习后两句的感受。

(4)全班同学带着感情,齐读整首诗。

5、总结。

汇报本节课收获,能够是手法上,能够是情感上的,能够是资料上的。

6、布置作业。

写一写四季的庐山、早晚的庐山、晴雨的庐山。

7、板书设计。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八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读。而本诗中所蕴含的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电子白板,课件展示,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一、欣赏中激趣。

庐山的风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写下了一首引发后人深思的诗,它就是——(板书:题西林壁)二、初读中晓意(课件出示全诗)。

(一)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1.学生第一遍读诗的题目,结合注释理解题意。(“题”就是书写的意思)2.第二遍读诗的题目,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做一些补充:苏轼在文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他由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在游览庐山时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

(二)接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齐读古诗,读完后我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侧”“庐”“缘”的读音。3.我读古诗,讲读法。

一般来说,一句七言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4.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我相机评价,指导。(三)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3.学生可能会说: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这一句诗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完以后,我出示课件。

图片欣赏完以后,问学生: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学生肯定回答说:“不一样。”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

(二)品读后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诗句)。

(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1.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相机指导。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二)交流描写庐山的诗句或者蕴含哲理的诗句(出示课件)(板书:提升)。

把这首诗背诵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回想起自己的对《题西林壁》的教学,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我利用教学软件先出示庐山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喜欢上庐山,再对苏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这样,学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诗人笔下的庐山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由吟诵,走进文本。

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读”、“诵”、“吟”的方法。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诗,要求做到通顺、流利,能认真、正确地读下来。然后,在学生慢慢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吟诵诗歌,在反复地吟诵中走进文本。

三、自主理解,体验情感。

学生熟读后,让学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诗句里字词的意思就应理解,把字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具体的方法有三:1、借助注释2、查阅字典、词典3、联系整首诗)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对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做是让学生真正地自己动脑,避免了老师泛泛地讲,学生晕晕地听,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础上,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本来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联系实际,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含义。利用“盲人摸象”、“画杨桃”两个故事片段,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句诗所要告诉我们的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的道理。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吟诵古诗,此时学生吟起诗来有滋有味。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些环节有待完善。如:一、课堂上对学生信任不足。

这首诗很简单,学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总怕学生理解。

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课堂上有时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

二、为了进一步突破重难点,设计拓展延伸可更加深入些,练习学生实际,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会容易些。

三、为了进一步突破重难点,设计与古诗写作有关的活动学习活动会更有效。四、为了进一步突破重难点,应用语音教室的广播来进行美读比赛会更有效。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有优点有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希望能真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九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一)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二)学生学法

借助词典及书上注释自读感悟。

(一)重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

“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它与“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关系。

(四)解决办法

1.多读品味。

2.发挥小组优势,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提供插图投影片,适当点拨。

(一)教师活动设计

激趣导入,指导学生自学古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供媒体展示,随机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课堂自读感悟,讨论交流,朗读与背诵,为古诗配画。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古诗是同学爱读爱背的文学体裁。背诵理解古诗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是最有效的做法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三位大诗人的作品。

板书:12 古诗三首

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第一首《游园不值》。

(二)自学、探究《游园不值》

1.读通全诗。

2.自主探究诗句意思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定一个小组的代表到台上来,给大家讲这首诗。(教师用电脑呈现写有这首诗的字幕片,或直接用投影。)

在学生讲的过程中,其他人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可以质疑;这名“小老师”如答不上来或答不对,可由其他学生代答,学生都不会可由老师点拨。

2.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后,师生共同整理,梳理出通畅的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l)关于题目。

游园不值:意思是游览花园,没能进去,因而没游成。不值:没有遇到。

(2)“应怜屐齿印苍苔”的含义及与下句的关系。

师引导:这句诗除了要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要想弄清含义还要调整词序,还要弄清各个部分的主语。

应:大概,表示推测。

怜:在诗中是爱惜的意思。

展齿:古时的木底鞋下的`横梁。这里指鞋底。

苍苔:生长在地上的青苔。

“怜”什么?是屐齿还是苍苔?学生比较后,觉得“苍苔”柔弱纤细,应该“怜”苍苔。

是谁“怜苍苔”呢?当然是园子的主人。

这句怎样调整才通顺?“应怜苍苔屐齿印”。

通顺的意思是:大概是(花园的主人)太爱惜苍苔,(怕被我的)木鞋底踩坏。

第一句意思明确了,学生自然明白因为园子主人“怜苍苔”,所以才有“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因一果。

(3)关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的理解。

a.表面意思:园子里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已经探出墙头来。(看图印证)

b.这两句诗反映了春天朝气蓬勃、生动活泼,使人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及不可阻挡。

(前两句感到扫兴、遗憾;后两句则有对蓬勃春意的赞美,心中充满惊喜、快慰。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颂,对旺盛生命力的赞颂。)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下来

(一)复习导入

1.背诵《游园不值》。

2.本节课学习目标:探究《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主探究

1.读通全诗。

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三)汇报自学收获

1.指名到台上当小老师,指着字幕片上的诗句,逐词逐句讲解需要点拨的地方:

(1)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序调整“初晴后雨”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如“水光”对“山色”,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

让学生看绘有插图的投影片(晴、雨两张)。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四)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听范读。

2.学生练习。

3.组内交流读。

4.班上展示。

(五)背诵这首诗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前两首诗。

2.说说这两首诗中哪些句子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本节课任务: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自主探究

1.读通诗句,诗准字音。

2.自读、感悟,读懂诗句,体会情感。

3.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学习收获

1.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诗意,其他人随时质疑,“小老师”若解答不出,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的质疑处可能是:

(1)“净慈寺”与“西湖”有何联系?

题目中的“净慈寺”是一个佛寺,在杭洲西湖边上。

(2)“林子方”,是作者的朋友。

(3)题目意思是清早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看到的景色。)

(4)“无穷”,在诗中指范围广,无边无际。“无穷碧”,指无边的绿伸向远方。

(5)“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特别可爱。

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

(前一首诗中作者用奇丽的想像把西湖拟人化了,表现了西湖之美;这一首诗作者集中描绘了湖面莲叶、荷花,红绿相映,荷日生辉,把西湖之美具体化了。)

2.看图,(用投影)直观感受西湖六月的美。

(四)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五).总结、扩展

1.指名朗读三首诗。

2.说说每首诗的各自特色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之处。

3.谈谈自己的收获。

4.课下阅读相关内容的古诗并背诵一首。

(六)布置作业

1.正确书写5个生字。

2.将三首诗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

3.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配画。

4.把《游园不值》改编成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一课时。

ppt课件、庐山风景画。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学生众说纷纭。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展示庐山风景画)。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学生谈感想。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庐山很不错,其实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也很喜欢庐山,他还为庐山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讲解。

1、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2、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5)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2)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一解诗题,知作者:题:书写。

苏轼。

二抓字眼,明大意:岭:连绵不断的高山;峰:高而尖的山头。

三多诵读,悟诗情。

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先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简介诗人,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古诗,通过一条主线引领学生去自读、自悟,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在学习中,如果能把庐山在各个角度拍摄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会使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一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习“缘”这个生字。

2、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集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习到的有关诗人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形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近高低”所见的不同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近: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只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反思: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三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四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与本组教材主题非常吻合。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从图悟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学习目标:

1、认识枯等7个字,会写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趣。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读、识记生字。

学习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挑选古诗的配乐曲子。如古筝或其他轻快、

优美的乐曲。

2、彩笔和画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励引入。

1、老师听说,有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会背许多古诗呢!哪些小朋友会呀?大声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学生背诵)。

2、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学了那么多古诗,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古诗。(板书出示课题:草)。

二、范读激趣。

1、老师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指名汇报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同学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

得最有味道。谁读得好,我就给他配上音乐。

1、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2、指名生诵读,配乐朗读。

3、大家都想配乐读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吧。

四、启发想象,感悟诗歌大意。

1、老师简单描述诗歌意境。

2、引导学生想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

3、给三句诗配上图画: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4、分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

5、评议图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配乐诵读全诗。

1、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2、试着背诵古诗。

3、配乐朗读、背诵。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枯荣。

小朋友认识这两个字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

6、引导学生想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哪些景象?(学生自读体会)。

7、给三句诗配上图画: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8、分组各自讨论完成其中的一幅画,并推选代表上台完成这幅画。

9、评议图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七、配乐诵读全诗。

4、先自己边读边想象,有滋有味的吟诵这首诗。

5、试着背诵古诗。

6、配乐朗读、背诵。

八、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枯荣。

小朋友认识这两个字吗?一起大声地说一说,它们叫什么名字呀?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5、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赏图引入。

2、古时候有位著名的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了一首诗。(出示全诗)。

教学批注:

3、老师朗读全诗。

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1、大声朗读全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遇到绳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发现读得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3、听老师范读,体会朗诵古诗的节奏,学生模仿范读,练习朗读古诗,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三、诗画结合,感悟诗意。

1、学生吟诵古诗。

2、学生看图,老师讲解。

3、引导把诗画中的情景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

四、有感情地读全诗,纤细背诵。

1、自由练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个伙伴合作朗读。

2、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3、练习背诵,先自己背,再同捉交换背诵。

4、配上优美的音乐,集体吟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宿、徐、篱、疏、未。

2、你们都记住这些字了吗?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互读互查生字。]。

4、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未、追、宿、菜。

5、学生书写。

六、复习背诵。

指名、分组、集体背诵两首古诗。

教后记: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师:今天,让我们跟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

(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欣赏了这些风景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

墨客到此游玩,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就写下了一首经典古诗《望庐山瀑布》,谁来背背?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之后来到了庐山脚下的西林寺,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那他写在哪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13: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六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歌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4)掌握联想和想象的鉴赏方法。

观看ppt第一页,聆听赵薇的《离别的车站》。

诵读品味,联想激发,学生合作探究。

播放赵薇演唱的《离别的车站》,用心听曲,体会歌词意境。

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

再三说着珍重珍重。

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

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儿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

你几乎把手儿挥断挥断。

何时列车能够把你带回。

我在这儿痴痴的盼。

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

请为我保重千万千。

一曲《离别的车站》把我们的思绪带回了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动荡乱离的上海滩,“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离别的痛苦固然煎熬,别后的相思更加难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去体会《行行重行行》中女主人公的痴情和痛楚。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昭明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第一句做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谓之“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理解是鉴赏的前提,《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距今年代较远,语言上难免有不懂难明之处,借助注释疏通句意,并找出不好理解的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

提示:现场抽查4名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主要是课下注释。

2、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诵读节奏。

3、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诗歌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确实,诗歌之美贵在涵咏、妙在解吟,请在笛子独奏《妆台秋思》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再读全诗,领略诗歌的韵味。

“诗无达估”,读诗是最容易产生独特的体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调动你的生活积累,任选一处你最有感触的情节或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情景交融的散文化语言或其他别致的形式写出来。

诗歌中的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全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用自己的话,简洁生动的写下来与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提示: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文笔塑造了一个丈夫远游在外因刻骨思恋却不得相见而陷于无限痛苦之中的痴情女子的形象,表现了封建社会男重女轻,女子因为婚姻不自主而不能把握自己命运,只能坐等男人“施与”的悲惨命运。

下面这首诗也是《古诗十九首》里的名篇,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学生:我想说的是“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句诗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那句宋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教师:为什么会想到这一句啊?

教师:好,太精彩了,找得准,解说得更精彩。

学生:我想象的是离别的前夜。

教师:哦,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呢?

学生:不一定。

教师:不一定?

学生:第四册课本。

教师:好,这个同学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把第四册里这么美得一首诗自己找到了,还这么慷慨地介绍给大家那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某某同学的有感情地诵读啊?好,有请某某同学(语调略带夸张地)!

学生:我打江南走过/……/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教师:高一13班还真是藏龙卧虎啊,我也凑个热闹,我写了一首打油诗(幻灯片呈现),给大家读一下:

一天两天三四天,五天六天七八天。

九天十天十一天,红泪滴尽透罗衫。

谁来说一说鄙人(夸张地)这首小诗?好,说好听一点啊!(学生大笑)。

教师:谢谢啊(语调夸张)!(学生大笑)。

再次,尊重诗歌重诵读轻解读的学习规律,创造情境激发学生诵诗并进行点评的积极性。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会“缘”字。

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篇十八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再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初步感知,读一读。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感悟诗境,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拓展延伸,演一演。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学得有兴趣有收获,我这个指导者自然也乐不可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549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