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其次,教案要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注重活动设计和资源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接下来是一些编写精良的教案范本,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李广射虎教案篇一
1、精读诗文,理解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塞下曲》这首故事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强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故事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文由介绍《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第三、四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1、创设情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很多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3、合作、探究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我引进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探究,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教具准备:
多媒体、弓箭。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你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她再生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射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教学设想: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古诗)。
2、自由读读这首诗,哪些诗句不理解或感到难懂的,请做好笔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想,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的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教学设想:“自由读”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再读课文”是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了课文的重点。)。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燃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1)引出《塞下曲》。
第二段:(2)具体介绍“飞将军”李广。
第三段:(3-4)具体介绍《塞下曲》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
2、出示《塞下曲》,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诗意。
3、指导背诵《塞下曲》。
1、再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一些生字在书写时是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搜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写“嗖”、“搜”
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3、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将军,人们称他为()。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你能正确、流利的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齐读)。
1、过渡:也许短短的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学设想:富有悬念的过渡语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源头,让学生在一种期待中迫不及待的步入课文的学习。)。
3、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带兵外出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么黑,月色是那么朦胧,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引导生回答:害怕,因为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教学设想: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让学生成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没有“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
师:李广搜寻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李广警惕性高!胆量过人!
师:那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一读这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学设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用圆圈圈起来。
交流(拈、搭、运、拉)。
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教学设想: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小组讨论)。
(生:当时的情况很危急。)。
(生:如果看清楚了再射,老虎会把人吃掉的)。
师:是啊,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
4、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你们自由的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讨论: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
(1)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2)“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力大无穷)。
(3)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生:李广将军你真棒!李广将军你真了不起!)。
(4)齐读第四节。
(教学设想:“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多角度、多方位的对话,进行“被引导的创造。)。
5、我们学了这个小故事,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是句的意思。
(1)指名说。
(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教学设想:在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诗文意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美读、试背全诗,旨在让学生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
1、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1、背诵塞下曲。
板书: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自评:《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我先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指导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让学生欣赏李广射虎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图文结合,促进理解。
教学重点应放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抓住课文中写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通过让学生读、演,使学生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并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案篇二
教学理念:
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由介绍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古诗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整节课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开始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以讲故事结束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理解,同时激起学生投入地学习讲故事,练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围绕诗句,精读课文,体会“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神勇无比;理解文中的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中体会;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情感目标: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对李广将军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李广射虎》的生字,同学们还记得怎么读吗?学生齐读生字词语。(媒体出示生字词语)。
3、这首诗会读了,可是你了解它的意思吗?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指名学生说,教师对疑问词句划线作记号。)。
4、诗句中的“将军”就是指李广,李广是个什么人呢?(板书李广)。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过渡: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今天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相信同学们读了课文就会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介绍了李广?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西汉神勇无比“飞将军”
(3)“飞将军”是当时人们给李广起的绰号,在你的想象当中,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飞将军”呢?(指名学生说)。
3、李广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讲《李广射虎》这个故事。同学们翻开书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教师板书:射虎)。
4、同学们通过读,一定会读得比我更好。在你们练习之前,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就是一边看书本朗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故事发生的情景。如果你读了课文还是想象不出来,说明你这个地方还是不懂,待会我们提出来一起讨论。(学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5、学生提出不懂的语句,师生讨论交流:
(1)什么叫“朦胧”?谁知道?(指名学生说)。
(2)什么叫“拈弓搭箭”?谁看过别人射箭?请他上来表演:弓放在哪?箭放在哪?会射箭的学生表演,其余学生读句子。
(3)那你们来想像一下李广要是射箭,会不会是这样的?(动作快,箭法准)谁来读读这句?把当时李广射虎时娴熟的箭艺表现出来。(教师指导朗读李广射箭的句子)什么叫“白羽箭”?看图:有白色羽毛的箭。
(4)什么叫“影影绰绰”?指导学生说出aabb结构的词语。谁来读“猛然间……一只老虎”这句话?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媒体出示句子: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5)什么叫“猛然间”?什么叫“疾风”?老师查了字典,同学们来看一看字典上的解释,你来说说看。(媒体出示“疾”的意思。)当时树林里夜色朦胧,一阵疾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媒体播放疾风声音)你能读出这种害怕的感觉吗?指导学生朗读句子。(媒体出示句子: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6、李广射虎的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天刚蒙蒙亮,李广的随从就要去寻找猎物?说明他们的心情怎样?
(2)他们找到老虎了吗?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理解“石棱”的意思。(媒体出示图片)。
三、创设情境,朗读训练。
1、这个故事同学们基本都弄懂了,我相信同学们会讲的很好。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有声有色,是不是讲出了故事当时的情景。(女同学讲故事,男同学点评。)。
2、我们课文中说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读了这个故事以后,谁来说说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你觉得李广怎么样呢?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3、同学们对李广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机智勇敢、武艺高超,我们男同学想不想做这样的人呀?老师相信男同学讲这个故事会讲得更好。请男同学起立,把这个故事讲给女同学听。
四、回顾全文,理解诗意。
1、这个故事讲完了,再回头来看看这首诗你明白它的意思了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3、还有哪一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媒体出示图片石棱)箭深深的扎进了石头中,有什么感觉呀?(力气很大)把这句来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李广射箭的风采。
4、老师听了你们的理解,你们也把我教会了。我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看看我读的是不是和你们想象的事一样的,好不好?(教师范读古诗)。
5、老师把你们想象的情景表达出来了,你们也来试一试背一背这首古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学生练习背诵古诗)。
6、教师小结:这首诗写了李广将军深夜带兵巡逻,路过一片松林,风吹草动他误以为有虎,箭射入石这么一个故事,表现了李广机智、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五、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1、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教师示范读,这里面也有一个你们认识的人,是谁?你怎么看出来的?(媒体出示古诗《出塞》)。
3、课堂小练笔: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西汉“飞将军”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案篇三
3、了解李广,体会其神勇无比。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李广的神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李广的资料,《塞下曲》一组诗,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展示性认读和朗读。
1、认读生字词。
2、课文的朗读。
二、背景资料: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完善。
1、李广其人。
2、西汉时期。
三、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同桌交流,解决初步的疑问: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
五、再读课文,自我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六、写字教学,完成课后生字的书写: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并范写。
【设计意图】三年级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课时教师通过检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促进。学生的自读课文产生的疑问和一些简单的问题,则交给学习小组来解决,这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和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第一课时的目的是为第二课打好铺垫,但同时也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包括课文朗读、资料搜集、解决问题和观察字形,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目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生字词。
镇守边境巡逻朦胧出没警惕拈弓搭箭石棱。
2、分段朗读课文。
3、通过昨天的学习,李广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熟悉生字词是读通课文的前提,故先安排了词语的复习。在简单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迅速地切入本课的主要任务: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这只是初步的印象,缺少具体的材料支撑,于是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步的——让学生通过自读,寻找这种认识的依据,促使学生去学习语言文字。
二、默读课文,找出体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
【设计意图】真正实效的课堂需要学生有这样一段时间安静地自学。
三、集体交流。
(一)夜巡:胆识过人。
“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1、读一读,体会一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表现?会想到什么?
3、这样的夜晚,李将军出来巡逻,说明什么?
大将军自己带兵出来巡逻,不是贪生怕死的首领;夜巡,说明胆量过人;还说明他很负责任。
(有这样的大将军,边境何愁不安全?)。
4、读出当时的险境,就能体现出李将军的勇敢。谁来?
(这里又没有老虎,更没有敌兵,你怕什么?)。
5、理解:朦胧疾风。
【设计意图】主要是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体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巡逻是什么感觉。其实学生在生活也有害怕的体验,但这样的环境更为凶险,学生会结合自己的体验与阅读经历想像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与李广的胆量。由于有了充分的情感支撑,朗读表达出这种感受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而“朦胧”和“疾风”则是为了古诗首句——“林暗草惊风”的教学需要而设。
(二)射虎:临危不乱。
“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1、李将军怎么会想到有猛虎?
说明他经常巡逻,熟悉情况,十分警惕。
2、“连忙”说明什么?——反应很迅速。
如果换成“慌忙”会怎么样?——箭会射不准;没有力量。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慌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读一读,体会李广将军此时的表现——动作连续;沉着。
3、“拈”是什么意思?谁来示范一下?——用两三个手指拿。
硬弓是什么意思?一般人用两三个手指能拉得开吗?
4、“嗖”字能看出什么?——速度很快,说明李广的力气大。
比较两句话:
(1)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射了出去。
(2)李广连忙拈弓搭箭,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5、这一切都说明什么?——李广将军警惕、沉着、反应迅速、力气大。
6、读出李将军的这种大将风度!谁来?
(1)指名读,并进行指导。
(2)齐读,感受李广的英勇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关键词句的比较,体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比较,感受到用字造句的准确性;通过比较,让朗读教学不再生硬;通过比较,感受到李广的临危不乱。这一切都在教师的主导下,由学生自已感受而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自我学习。
(三)寻箭:神勇无比。
1、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出人意料”。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说说看。
2、“呀”字到底包含着哪些惊讶?
昨天夜晚那不是老虎呀,箭竟然射入了石头呀,竟然扎得那么深呀……。
谁来读一读这个“呀”?
怎么样就叫做“惊呆了”?谁来示范下惊呆的表情?
3、“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那将士们会怎么拔呢?
想一想,如果把“深深”去掉行吗?
比较朗读:
(1)那白羽箭深深地扎入了石头中。
(2)那白羽箭扎入了石头中。
所以这是最“出人意料”的,如果你在场会说什么?
生:李广将军的力气真大呀!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跟着李将军打仗,肯定会打胜仗。
生:李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呀。
5、那就把你们的这种惊讶与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6、现在,你们知道西汉的皇帝为什么派李广镇守北方边境了吧?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体现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和感觉,因为课堂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教师当然也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呀”的示范,则是对文章理解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朗读和形体语言;“棱”位置的示范,准确而形象地解决这个词的理解。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深深”和“棱”为古诗最后一句——“没入石棱中”的教学需要而设。
(四)诵诗:李广扬名。
唐代大才子卢纶为此还给李将军写了一首诗《塞下曲》。
1、出示诗句,齐读。
2、此诗是为赞扬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你得读出刚才在文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4、质疑。
5、拓展:赞扬李广神勇的诗还有。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设计意图】有了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和人物品质的充分感受,以及关键词语的教学和理解,古诗的教学已经不再是问题,所以,应该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理解。古诗的拓展则是对深化人物形象的有效补充。
四、自主作业:
1、其实有关李广的故事和诗还有很多,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吗?
2、学习了本文后你想为自己设计什么作业?
生:默写《塞下曲》这首诗。
生:收集李广将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生:找卢纶的其他诗读一读。
生:了解西汉时期的历史。
3、同学们真会学习,你们设计的`作业都很有价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做一做,相信同学们都能做得很好!下节课我们将展示大家的作业!
【设计意图】作业的产生来于学生,再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完成,并将展示学生的作业,充分地尊重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做好作业的积极性。这也是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李广射虎教案篇四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高强。
学习过程:
一、课前组内帮对检查。
学案5、6、7题完成情况。
二、课内检查预习。
1、小组交流: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生词会读了吗?下面小组内互相检查:学案2(1、6号;2、5号;3、4号),随即纠正,错的改正过来,一会找同学读一读。看哪个组读得最快、最正确。找一两个组的6号读,其余同学、老师相机纠正指导。集体读。
2、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下面小组内分工读(组长分工),读错的及时纠正,再读一读,读对为止。
集体交流:找一个组同学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齐读课文。
3、质疑、解疑:
(1)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通过预习,同学们可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进行汇总,一会儿提出来。
(3)小组长汇报(写在各自的黑板板块上)。
(4)小组间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读书,思考、解疑,或者精读时解决。
4、精读理解,感情朗读:
(1)齐读1、2自然段,说说“神勇无比”的意思。当时发生了怎样的一件事呢?
(2)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力大无比)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3)下边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标画出有关语句。交流:李广将军怎么样?(射箭本领高强)读读有关语句。教师相机指导,读出李广将军的射箭本领高强——大家练习感情朗读。
(4)结合3、4自然段,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自己说——帮对说——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5)背诵并默写《塞下曲》:自己背——帮对检查——集体检查——自己默写——改错3遍。
5、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说一说——自己写——小组交流修改。
6、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探究一下这里的引号在用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这位“夜引弓”的“将军”(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
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引用人们对李广特别的称呼)。
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嗖”的一声。(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或象声词)。
7、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读读背背。
李广射虎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
1、精读诗文,理解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塞下曲》这首故事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强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故事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文由介绍《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第三、四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1、创设情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很多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3、合作、探究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我引进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探究,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教具准备:
多媒体、弓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你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她再生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射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教学设想: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古诗)。
2、自由读读这首诗,哪些诗句不理解或感到难懂的,请做好笔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想,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的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教学设想:“自由读”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再读课文”是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了课文的重点。)。
三、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燃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1)引出《塞下曲》。
第二段:(2)具体介绍“飞将军”李广。
第三段:(3-4)具体介绍《塞下曲》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
2、出示《塞下曲》,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诗意。
3、指导背诵《塞下曲》。
四、写字指导。
1、再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一些生字在书写时是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搜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写“嗖”、“搜”
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3、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将军,人们称他为()。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你能正确、流利的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知道朗读。
1、过渡:也许短短的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学设想:富有悬念的过渡语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源头,让学生在一种期待中迫不及待的步入课文的学习)。
3、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带兵外出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么黑,月色是那么朦胧,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引导生回答:害怕,因为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教学设想: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让学生成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没有“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
师:李广搜寻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李广警惕性高!胆量过人!
师:那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一读这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学设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用圆圈圈起来。
交流(拈、搭、运、拉)。
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教学设想: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小组讨论)。
(生:当时的情况很危急。)。
(生:如果看清楚了再射,老虎会把人吃掉的)。
师:是啊,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
4、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你们自由的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讨论: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
(1)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2)“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力大无穷)。
(3)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生:李广将军你真棒!李广将军你真了不起!)。
(4)齐读第四节。
(教学设想:“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多角度、多方位的对话,进行“被引导的创造。)。
5、我们学了这个小故事,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是句的意思。
(1)指名说。
(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教学设想:在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诗文意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美读、试背全诗,旨在让学生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
三、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1、背诵塞下曲。
李广射虎教案篇六
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一下。
2、师:看样子大家读书读得有收获。从刚才的发言中,看出大家对李广这位西汉名将很是佩服,唐代诗人卢纶专门写诗介绍他,李广月下射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美谈。
3、出示古诗《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师:谁来读这首诗?读得懂吗?(怎么读懂的?有什么办法读懂?)。
5、师:课文第3、4自然段将射虎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读懂了课文,也就能读懂古诗了,对李广的认识也会更深了。
1、出示课文3、4节内容。
2、师:请大家默读这两段话,想想它们分别与《塞下曲》的什么内容一致。
根据发言,把课文内容与古诗对应显示。
3、师: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亲历。
一次月下射虎。谁为我们来朗读一下课文,带着我们来一次镜头回放。
4、师:喜欢这段文字吗?喜欢的自己也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5、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体会。(生或:环境看似平静,实际上在夜幕的掩盖下并不平静;或:李广巡逻警惕性很高;或:李广箭术高超;或:李广遇事镇定等等)。
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一名耐心的听众,倾听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也要当好智慧的组织者,适时点拨,让学生“感言、会意”,让第一轮阅读读得自主。
(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师:谁能读好这段话?(生先练习,再朗读,评析)。
“批文以入情”,学生由前面的自主、宽泛、浅层的阅读,转入到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理性思考,深入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并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就能更深地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学生的第二轮阅读读得扎实、深入了。
7、师:李广发现老虎后是怎么做的,画出来,比划比划,表演给大家看看。
(同桌表演,互相指点)。
师:大家看了表演,要对照课文中李广射虎的动作描写,看看演得是否逼真。
提示:演出“连忙”的意思了吗?(突出反应快,动作敏捷)。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演得像吗?交流评点,体会李广出手果断,技艺高超,沉着冷静。
周围士兵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体会当时环境的安静,突出李广的威猛形象。)。
学生通过演与评,解读了文本,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悟,锻炼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揣摩、鉴赏、品析。在意趣盎然的活动中,学生的第三轮阅读读得灵活生动。
8、师: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他的胆识、箭术确实不同凡响,难怪他多少次令敌人闻风丧胆,又能一次次救自己和战士们于生死边缘。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来朗读,领略“飞将军”的风采。
配乐朗读。
9、师:这就是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所描绘的内容。谁来读诗句?
10、师:李广一箭射出去,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老虎射死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11、出示第4节。
1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不可小瞧,在哪?
师:自由读课文,细细咀嚼,你能从这个“呀”中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李广身边的一名士兵,目睹了这一切,你会说什么呢?(意外、惊讶、赞叹、佩服等等)。
你能用你体会出来的情感来读好课文吗?
学生在第四轮阅读中,入情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充满独特的感受,读得有个性。
13、师:这就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所描绘的内容。
2、动画,配乐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李广射虎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精读诗文,理解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塞下曲》这首故事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强的。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在朗读中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文包诗”的形式,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与神勇无比。课文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描述了一个有关“飞将军”的传奇故事,为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故事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文由介绍《塞下曲》开篇,引出“飞将军”李广。第三、四段具体描述了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用图画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唤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情,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如临其境,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朗读感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发展积累语言,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很多的时间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的情感,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3、合作、探究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我引进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讨论探究,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教具准备:
多媒体、弓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你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她再生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射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教学设想: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确保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古诗)。
2、自由读读这首诗,哪些诗句不理解或感到难懂的,请做好笔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平明、没、石棱}。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想,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是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的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教学设想:“自由读”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再读课文”是学生再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了课文的重点。)。
三、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燃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1)引出《塞下曲》。
第二段:(2)具体介绍“飞将军”李广。
第三段:(3-4)具体介绍《塞下曲》这首诗所描写的内容。
2、出示《塞下曲》,熟读成诵,初步感知诗意。
3、指导背诵《塞下曲》。
四、写字指导。
1、再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一些生字在书写时是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搜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写“嗖”、“搜”
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3、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将军,人们称他为()。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你能正确、流利的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知道朗读。
1、过渡:也许短短的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教学设想:富有悬念的过渡语抓住了学生思维的源头,让学生在一种期待中迫不及待的步入课文的学习。)。
3、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带兵外出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么黑,月色是那么朦胧,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引导生回答:害怕,因为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教学设想: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让学生成为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说角色所说……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没有“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
师:李广搜寻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李广警惕性高!胆量过人!
师:那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一读这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教学设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用圆圈圈起来。
交流(拈、搭、运、拉)。
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教学设想: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教学过程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小组讨论)。
(生:当时的情况很危急。)。
(生:如果看清楚了再射,老虎会把人吃掉的)。
师:是啊,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
4、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你们自由的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讨论: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
(1)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2)“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力大无穷)。
(3)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生:李广将军你真棒!李广将军你真了不起!)。
(4)齐读第四节。
(教学设想:“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多角度、多方位的对话,进行“被引导的创造。)。
5、我们学了这个小故事,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是句的意思。
(1)指名说。
(2)齐读、练习背诵古诗。
(教学设想:在理解语言文字、感悟诗文意境的基础上,让学生美读、试背全诗,旨在让学生获得整体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体验。)。
三、总结全文。
1、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1、背诵塞下曲。
板书: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自评:《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我先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指导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让学生欣赏李广射虎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图文结合,促进理解。
教学重点应放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抓住课文中写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通过让学生读、演,使学生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并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案篇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二、初学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平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三、总结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案篇九
教学内容: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作业设计: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3、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胆大艺高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两课时。
1.出示古诗,指名读。理解诗意吗?
2、其实呀,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李广射虎》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就做文包诗。(板书)什么叫文包诗呢?你们看看这三个字,也许能猜出来。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3、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投影片、字词卡片。
两课时。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平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3、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李广)。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一)第三自然段。
a,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2课时。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自主识记。
3、 能结合文中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1、 出示一张李广射虎的简笔画图。
2、 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3、 质疑。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4、 看来同学们对这幅图充满了好奇,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有关这幅图的精彩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 对照生字表,读准生字。
(3) 遇到长句或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书姿势。
3、检查自读情况。
(1) 出示生字词,指名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发现问题集体正音。
(2) 同桌互读生字词,比一比谁读的准确,流利。
(3) 指同桌读,评价。
(4) 小组开火车读课文。
4、识记生字。
(2) 四人小组讨论识字方法。(选择一到两个生字)
(3) 集体交流,评价。
(4) 师范写扎,学生练写。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和以往学得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出示古诗(不含题目)。
(1) 指名读。借机指出多音字没的读音,在这里读m。
(2) 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3) 教师范读,学生找读诗的方法,仿读。
3、这首诗和我们平常学习的古诗相比少了些什么?自己去文中找找,把古诗补充完整。再读一读。
1、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位将军,你知道是谁吗?他和这首诗又有什么关系呢?读读课文,给大家介绍介绍。
3、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与诗句对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思考:你是怎么判断的?
(1) 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古诗。
(2)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默读方法,纠正读书姿势。
(3)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平明是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白羽是白羽箭、引弓就是拉开硬弓的意思。
4、理解古诗的大意后,再读古诗。
5、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先在随堂本上写一写。
1、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现在你能依靠你对古诗的理解来背诵它吗?
2、自由练背,同桌互背。
3、师生共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塞下曲》这首古诗,同时也认识了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的李广,课文中说李广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究竟他如何神勇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塞下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1、指名背诵《塞下曲》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3、评价。
1、这首诗主要写了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李广是一个怎样的将军呢?快速浏览课文,用一个词概括。(出示:李广是一个 的将军。)
2、从课文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神勇无比的人吗?
(1)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李广神勇无比的语句。用~~~~~画出来。
(2)四人小组交流所画内容,互相说说是怎么理解的。
(3)集体交流:
a.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对比句子:便用目光看着)
b.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c.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d.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4)结合理解,读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3、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写在随堂本上。
4、集体交流,评价。
5、看来李广将军不仅神勇,而且还十分的谦虚呀。在了解了李广将军这个人之后,我们再来背一背《塞下曲》,会不会更增添了几分敬佩呢!(自由练背,指名背。)
1、在我们的课文里,有一对标点符号特别的活跃,你们知道谁什么吗?
(1)找出文中使用双引号的地方,思考用法。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补充。
(3)小结:双引号在文中的三种特殊用法。a、引用古诗里的句子或词语。b、特别称谓。c、使用象声词。
2、《李广射虎》是一个故事,那么故事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呢?(事情发展的顺序)
李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有名的任务,因为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大诗人卢纶写了一组,共六首古诗来记录李广的戎马一生。希望大家课后找来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背诵《塞下曲》。
二、好朋友之间互相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三、读一读另一首《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给你打分。
二、片段练习。
当将士们看见白羽箭被深深扎在石头里,都十分惊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李广将军又会怎么回答呢?发挥想象,写段对话。
8、李广射虎
《塞下曲》 卢纶
千古流传
神勇无比 李广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四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认识生字词,读通课文。
2、了解情况,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平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三、再读课文,在正确基础上读流利。
四、再检查读书。
五、写字指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1、学会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诗文对照结合,理解诗意。
一、背诵古诗。
二、指读课文,思考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1、指名说。古诗与课文联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分别讲哪句诗的含义,引导读书。
2、读懂他“神勇无比”的句子。
3、肯定有价值的提问,展开讨论。
从“拉开硬弓”、“深深地”、“巨石”、“任”、“嗖”这些词中看出了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射得准。夜晚,射中目标。
他为什么会射石头?他为什么要射虎呢?
引导再读书。夜晚,巡逻,常有猛虎出现。
4、质疑。
三、将古诗含义与课文联系起来。
1、暗、惊、没。
2、读、背。
3、理解含义。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四自然段。
2、摘抄有关战争的古诗文。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两课时。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路过一片松林,光线暗淡,风吹草动,误以为虎,射箭入石的故事,表现了李将军的机警勇敢,武艺高超,力大无比。
四、课堂练习。
背诵塞下曲。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 ,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二、初学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三、作业 。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平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三、总结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
夜晚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
弓
猛
射
清晨 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七
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一、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一下。
2.师:看样子大家读书读得有收获。从刚才的发言中,看出大家对李广这位西汉名将很是佩服,唐代诗人卢纶专门写诗介绍他,李广月下射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美谈。
3.出示古诗《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师:谁来读这首诗?读得懂吗?(怎么读懂的?有什么办法读懂?)。
5.师:课文第3、4自然段将射虎的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读懂了课文,也就能读懂古诗了,对李广的认识也会更深了。
二、品读感悟。
1.出示课文3、4节内容。
2.师:请大家默读这两段话,想想它们分别与《塞下曲》的什么内容一致。
根据发言,把课文内容与古诗对应显示。
3.师: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亲历。
一次月下射虎。谁为我们来朗读一下课文,带着我们来一次镜头回放。
4.师:喜欢这段文字吗?喜欢的自己也读一读,看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5.学生自主阅读,交流阅读体会。(生或:环境看似平静,实际上在夜幕的掩盖下并不平静;或:李广巡逻警惕性很高;或:李广箭术高超;或:李广遇事镇定等等)。
老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一名耐心的听众,倾听学生各抒己见,同时也要当好智慧的组织者,适时点拨,让学生“感言、会意”,让第一轮阅读读得自主。
(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近?)。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师:谁能读好这段话?(生先练习,再朗读,评析)。
“批文以入情”,学生由前面的自主、宽泛、浅层的阅读,转入到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理性思考,深入感受,使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深入对话,并进行言语实践,学生就能更深地体验文本蕴涵的感情,学生的第二轮阅读读得扎实、深入了。
7.师:李广发现老虎后是怎么做的,画出来,比划比划,表演给大家看看。
(同桌表演,互相指点)。
师:大家看了表演,要对照课文中李广射虎的动作描写,看看演得是否逼真。
提示:演出“连忙”的意思了吗?(突出反应快,动作敏捷)。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演得像吗?交流评点,体会李广出手果断,技艺高超,沉着冷静。
周围士兵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体会当时环境的安静,突出李广的威猛形象。)。
学生通过演与评,解读了文本,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悟,锻炼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揣摩、鉴赏、品析。在意趣盎然的活动中,学生的第三轮阅读读得灵活生动。
8.师: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他的胆识、箭术确实不同凡响,难怪他多少次令敌人闻风丧胆,又能一次次救自己和战士们于生死边缘。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来朗读,领略“飞将军”的风采。
配乐朗读。
9.师:这就是古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所描绘的内容。谁来读诗句?
10.师:李广一箭射出去,此刻你最关心的是什么?老虎射死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11.出示第4节。
1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不可小瞧,在哪?
师:自由读课文,细细咀嚼,你能从这个“呀”中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李广身边的一名士兵,目睹了这一切,你会说什么呢?(意外、惊讶、赞叹、佩服等等)。
你能用你体会出来的情感来读好课文吗?
学生在第四轮阅读中,入情入境,张开想象的翅膀,充满独特的感受,读得有个性。
13.师:这就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所描绘的内容。
三、总结。
2.动画,配乐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李广射虎教案篇十八
主备人。
张明秋。
所在学校。
维扬实小。
单 元。
第三单元。
课 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李广将军的机敏、果断、神勇以及本领之高强。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1《塞下曲》全诗。
2注音生字词。
3文中有关语句(出现引号处)。
4发挥想象,写一段对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关飞将军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拼读生字,画出词语。
4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出示词语:
唐代 卢纶 一组 时期 巡逻 警惕 出没。
拈弓搭箭 猎物 惊呆 扎进 石棱 。
月色朦胧 四处搜寻 影影绰绰 “嗖”的一声 。
(2)指名读词,相机正音。
(3)开火车读。
(4)打乱顺序读。
5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6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7同桌共读课文。
三熟悉诗作。
1出示《塞下曲》,各人试读。
2指名读,读准“没”、“棱”等易错字音。
3说明:卢纶的《塞下曲》是一组描写边关将士军营生活的诗,共有六首。
4齐读全诗。
四指导书写。
1指导观察生字字形,运用熟悉部件识记生字。
2重点指导:期、惕、逻,教师边范写边指导。
友情提醒:唐(里边上半部分横竖要出头)。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读熟课文。
3了解飞将军的其他传奇故事。
4收集卢纶写的另几首《塞下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整体初探。
1出示全诗,指名读,齐读。
3《塞下曲》这首诗描述了他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
二精读课文。
1事情是怎样的呢?读读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的经过,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3将军的“神勇无比”体现在哪儿呢?读读三、四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准备交流。
4汇报交流。
(1)第三段:a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试着读出神秘、紧张、危急的气氛。
c出示:a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b“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讨论此处引号的用法——模拟声音。
(2)第四段:a这一段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b将军射中猛虎了吗?为什么还说他神勇无比呢?
c你佩服这位神勇无比的李将军吗?试着读出来。
d同行的将士们佩服他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一个随从不禁失声喊道:“ !”
另一个随从也吃惊地说:“ !”
将士们纷纷赞叹道:“ !”
三理解诗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齐读全诗。
理解几个关键词:平明——早晨,天亮时。
白羽——白羽箭。
石棱——石块上面与面的相交处(简笔画示意)。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交流飞将军的其他传奇故事。
2诵读另外几首《塞下曲》。
3小结文中几处引号的用法。
五作业。
1看着那支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同行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写一段对话。
2读背《塞下曲》组诗。
板书设计: 。
林暗草惊风, 四处搜寻。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
平明寻白羽, 神勇无比 射中巨石。
没在石棱中。 深深扎进。
先声夺人。
初读课文,由词语到句子到段落,逐步都为读通课文奠定基础。
诗是本文的重点,让学生熟悉诗作背景,有助于后面的学习。
训练学生把握全文的关键词。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飞将军的神勇。
适当的提示与辅助降低了说写难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将课文内容与原诗很好地对应起来,体现了本课文包诗的写作特色。
教后反思。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188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