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道的读后感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23:07:11
金融道的读后感范文(18篇)
时间:2023-11-28 23:07:11     小编:飞雪

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和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如何写一篇有观点、有见解的读后感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一

本书旨在梳理金融的观念和认识,所以运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例子,看起很专业。由于我也是小白一只,没有大彻大悟,只有小小的感触和默默的无助。

看书的时候,我经常感叹这个书怎么没有被禁掉呢,这也使我有点乐观,毕竟民众还可以看到一定的真相。

作者反复提到我们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原因有好多。其一,当经济改革解决温饱问题后,必须对体制进行改革,把权利关进笼子里,给予人们更多自由的选择。其二,政府控制的资源、土地、企业股权总的价值占整个中国社会财富的三分之二,其财富都流向政府,民众都没有获取这一部分的财富。国家干涉市场的方方面面,甚至连收废品的都要管理,然后民众又没有分享到国家发展带来的财富。

所以,能不伤心吗?国家拿着本应该属于民众的大量财富,不受人大的监督。经过了过去30年粗放型发展后,以出口和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继续,必须转型,增加对民间消费和服务业的依赖。

可是,现在体制还是老样子,老百姓哪里敢消费,贷款还的起吗?增加苛捐杂税不是古代政府的作为吗,现代社会怎么也走这条老路,比如说我想买个二手房,手续费七七八八的比买个新房还贵。

干预的越多,做假的就越多,整个社会不做正事,留着精力应付检查。

所以,作者尽管好心反反复复强调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条路很漫长。

这是一本让人看了有点伤心的书,当然它还是梳理了我对金融一定的认识。

1.现在这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被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给放大了,只要制度相对公平和保障低收入水平人口的生活水平正常的情况下,一定的贫富差距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2.中国zhijia得成本低、效益高、处罚力度低导致zhijia越来越泛滥。

3.中国的股市也深受政府监管,因此很难真正反映市场的水平,不能真正鼓励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企业,只会让劣币驱赶良币。

4.抱怨美元地位的等于抱怨美国的实力,而改变美国相对实力的最好办法是发展自己的实力,改良自己的制度和经济架构。在出现世界政府、超主权货币之前,推翻美元体系对世界经济都会是破坏性的。

私有制的国家民众越来越无私,公有制国家的民众越来越自私。体制真的好神奇。

作为普通的民众我只想看清这个世界更真实的一面,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至于,体制,呵呵哒!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二

运动会结束了。我同所有人一样,搬着凳子来到操场,听着校长的讲话,仰望领奖台,心中祈祷着,希望能有一份荣誉落到我们班。

然而,没有――终究还是失望了。所有荣誉对我们来说,成了一种奢望。

默默回想着已经逝去的运动会,回想着我们的努力――。

运动会开幕。在队列比赛中,我们班穿着统一的校服,喊着洪亮的`口号,舞着美丽的彩带入了场。我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微笑。整齐的步伐诉说着我们的坚定,响亮的口号喊出了我们的誓言。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到我们身上,全场的目光全部向我们聚焦――那一刻,我们就是这个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队列比赛结束以后,运动会便正式开始。首先是七年级,场面激动人心。终于,八年级女子800米在我们的呐喊声中到来。

王桢和陈梦瑶代表我们班参加。

第一圈,当王桢跑到我们跟前时,我们挥舞着双臂,呐喊助威,“加油”声铺天盖地,仿佛在跑的不是王桢,而是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助威声中,王桢跑完了前两圈。

到了第三圈,我们全都站了起来,奋力地大喊:“加油!”仿佛只要我们喊得声音够大,我们就会赢了似的。可王桢好像没有力气一样,始终都没有跑到最前面。急得我们恨不得上去推她一把,替她跑。

到了最后一圈,在我们的加油声中,王桢又好像突然充满力量一样,快速加速,冲到最前。当她快要越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我们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即使知道胜利已成定局,却还是那么紧张。

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我们全长吁了一口气,接着又兴奋起来,传递着这个好消息。

而我们班的陈梦瑶和王禧音也分别在女子800米和男子800米中取得了第三名的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我看来,我们班每一个人在运动会中都尽了自己的努力,运动员们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我们还是没有获奖。

我们不怕失败,只怕不战!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三

内容浅显易懂,干货并不多的一本书。由于是美联储大佬伯南克所著,于是决定一看。推荐配合《还原真实的美联储》一书来看。

其实这是伯南克的四场讲座的一个浓缩。第一讲美联储的起源与使命,第二讲二战后的美联储,第三讲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反应,第四讲危机的后遗症。读完并没有什么感想,大概因为这本书本来针对的就是基础知识的普及,可以说是金融的入门书吧。在我看来就是一本《货币金融学》。相比于批判当下流行的阴谋论,对fed的本质做了更深的探究的《还原真实的美联储》一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华而不实。

这本书相当坑爹,看完四讲后发现全书进度才到一半,原来后面一半是之前内容的英文版。不推荐购买。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四

在大学的课堂上,有一群学生,作为他们的导师,每个星期我们总要讨论一个话题,那一天。他们将题目写在黑板上:《学历与专长,到底哪一项更重要》。

学历与专长当然都重要,但,实在比不上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天赋与爱好。学历或专长,都可以借由训练而达到,但天赋,是那么神奇,生下来就具备魔力。

我清楚记得自己小时候,可以安静坐上一两个小时,眺望山上那丛竹林弯腰的姿态,仿佛它们聆听着什么有趣的亭,东倒西歪地笑个不停。其他的孩子忙着跳雨后的水坑,将水溅得好高,我嗅闻着雨后大地的各种气味,感到迷醉。

找到天赋并沉浸其中,自然生出一种专注。做着自己爱好的事,不管多累都置身天堂,充满喜悦的情绪。当我专注地在稿纸上写着每个字,当我看见故事中的人物直立起来,笑着、爱着,便再也停不下来,夜以继日地写下去。我忘了手腕的疼痛,忘了疲惫,忘了自己。

学生们问的不是学历与专长吗?我为什么不谈学历也不谈专长,而跟他们谈天赋和专注呢?因为我后来发现,天赋和专注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果没什么天赋,又该怎么办?”你也许会这么问。

李白说得好:“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有些人终其一生没发现罢了。小时候的我,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天赋的,发呆,哪能算是一种天赋啊。后来才明白,这天赋是立体而深邃的,一层层挖掘下去,一点点堆砌成现在的这个我。

那么,开始发掘自己的天赋吧,探测的方式很简单,那些能令你深情一往、十分专注的事物,嫌疑最大。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五

第一讲:这讲里伯南克介绍了美联储的创始背景和目的,包括美国放弃金本位的来龙去脉。美联储主要有两个功能:提供独立、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及充当最后借款人。货币政策用以调整、维持稳定的经济生活,最后借款人是用来应对金融危机、避免银行大规模破产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美联储成立以来面临的第一次挑战,然而那次危机中美联储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第二讲:这章里伯南克讲了二战后到左右美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以及收紧货币后带来的通胀的迅速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20世纪80年代后宏观经济的波动收稳。伯南克细致地分析了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并与的互联网科技泡沫危机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房价下跌比股票下跌要严重得多,因为住房抵押贷款会全面、深刻破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造成大范围的恐慌情绪。此外,伯南克还认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应该保持自身的透明度。

第三讲:本章讲述了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的应对措施,典型的例子是主要是通过将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扩大化,在有抵押的情况下对aig提供了850亿美元的借款,以及促成了贝尔斯通的重组。伯南克也阐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以及副作用:如果任由巨型金融公司倒闭而不作为,可能引发更全面、系统、严重、难以挽回的损失。但他认为并不应该有公司可以“大而不能倒”。他也提到全球化对控制金融危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讲:这章讲了后金融危机的一些现状,总的来说美联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美国的经济复苏仍然缓慢。读罢本书,说一点感受:如果说读史书是以史为镜,那么读本书就是以美国为镜。这次次贷危机的核心是房产泡沫,美国的房价在危机前连续上涨了近30年。那么房价连续上涨了近的中国,有没有房产泡沫呢?中国的监管措施无疑更严,但是我个人中国目前的经济稳定性并没有美国的强。次贷危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雷曼兄弟、aig为代表的“大而不能倒”的公司深刻威胁这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那么中国大额举债的地方政府和不良贷款堆积的商业银行,以及捉襟见肘的养老、社保基金,如果出现危机,引爆的后果可能远比次贷危机恐怖——要知道,美国的通胀可是一直保持在2%左右。

另外本书对于了解央行、货币政策等概念和运行机制也很有帮助。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六

金融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我国各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大都开设了相关客车。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学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金融学基础(第2版)》是经济学类学生的核心课程。全书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信托和租赁业、保险、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等内容。

本书以金融全球化以和wto后中国的金融现状为背景,将国际金融和我国的金融结合一起。介绍了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讲解了近年金融行业出现的新理论、观点和以及现象等。在经济全球换的大环境下,中国的金融业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同时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有具有自身的特点,本书着重讲解了不同环境下的金融现状,根绝中国的实际情况讲诉了很多现实的问题。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金融学的各个分支情况,虽然看过了,但许多还是懵懵懂懂。我想很多人也跟我一样,在看完一本书过后,时间会让它遗忘,但如果能记住书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观点,以及带给您的启示,或许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在众多学科中,我对经济、金融十分感兴趣,看的课外书也大都是这一系列,我也希望以后的工作能与此有点牵连。同时,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理财提供一些理论上的知识,这也是很有用的。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七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随着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信任的渠道来进行网络上的金钱交易,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有很多人不看好又或是不信任互联网金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这就好比货币刚发行的时候一样,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流通货币怎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来维持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同样也经历了从不懂不信到每个人都在用的过程,互联网金融也是一样的,它相对于货币而言有着更大的优势就是流通的快速和便捷。

虽然现在互联网金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在我看来,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大致就是:金融机构互联网化、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化、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之所以会有如今的市场发展方向,那是因为互联网已经完全侵蚀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无所不及。

同时金融机构对市场的威胁性和控制力都是大大超过其他行业的,梅耶.罗斯切尔德说过“只要让我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我坚信银行机构对我们的自由的威胁比敌人的军队更严重。” 这也就是为什么互联网机构纷纷伸手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为了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也不断在向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原因。

1211.33%,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基金。截至20**年2月27日,余额宝用户量已突破8,100万户。可见互联网影响力之惊人,有哪个金融机构可以没有一个实体网点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如此的规模。

而之后淘宝网更推出了“花呗”这一类似于互联网信用卡的这样一个产品,然而它更有心计的一点就是推出“花呗”之后,很多网店使用普通银行机构的信用卡付款需要付手续费,而如果用“花呗”去消费不但不需要付手续费还会赠送集分宝,集分宝便是类似信用卡积分,但是个人觉得它比信用卡积分要更加实用、有吸引力一些,因为它在消费的时候完全等同于人民币的价值,不像信用卡积分那样经常需要去特定商户、网站去兑换指定的商品,也许我们并不需要这个商品,这样根本就没有办法更好的促进消费。

就在昨天3.8妇女节的时候,淘宝的“扫码半价购买超市货品”的活动,更是吸引了很多人去超市扫商品的条形码,但是并不在超市购买而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以一半的价格去购买,这种赤裸裸的与超市对比出来的半价购买吸引力实在是不小,对线下商户的冲击力更是不小。还有别的电商的很多类似的大动作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客户去使用它们的支付方式和渠道,获取更多的财富沉淀,将魔爪彻底伸向线下,伸向农村。

我想日后互联网机构稳固了其线下地位之后,进一步的动作那便是发行真正的虚拟货币了吧,而将来谁能掌控整个互联网金融大市场的主导权就要拭目以待了。

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的最大的表现就是现在的直销银行、社区银行和微信银行了网络金融的开展,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更具有如同计算机系统的模块化思想。每一个业务功能都相当于一个大系统中的小模块。因此在进行管理时也具有了模块化的思想。

对于网络金融业务,由于依靠的是高速安全的计算机网络,业务服务因此也就具有了虚拟化、实时化的交易方式。但是互联网金融担保机制薄弱、风险大、坏账率高、发展良莠不齐还有的虚假销售基金、保险,有的涉嫌网络诈骗,所以现如今在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进行整顿和约束之前,若是哪个金融机构能够构建一个安全放心、功能全面、有吸引力的互联网平台必然能够在金融机构中脱颖而出,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我看来,现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多未能覆盖互联网金融的全部。所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只要跟金钱沾边的、涉及到钱财的流通的都是跟金融有关的,所以一个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就应该覆盖面广、机制完善、体验度好、双方共赢。

初春乍暖还寒。势头迅猛的互联网金融,突遭中国金融当局的监管“逆袭”。在3月中旬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有关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热议尚未消散,3月17日,《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横空出台,对支付公司的业务发展作出了严苛的规范。

事发突然,业界惊动。暂停业务的监管通知,令支付宝和财付通措手不及,与之合作的中信银行股价随即大幅下挫。让人既意外又不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呼声已不绝于耳,具体监管方式众说纷纭,业界对于监管加强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马航困局下的反对派

《南方人物周刊》20**年第10期

有评论说,马来西亚执政党联盟领导下的政府的应对方式,是逼着全世界都变成反对党。

由于失事飞机存在关闭所有通讯系统、意外转向以及有意识避开雷达等行为,人为操纵下失联的推论越来越明晰。

机长扎哈里成为首要怀疑对象。这时人们发现,他是马来西亚反对党大佬、前副总理安华・易卜拉欣的忠实拥趸。

深度博弈来临

《南风窗》20**年第7期

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政府依然会把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届政府要实现不断改善民生的施政目标,“补短板”和“兜底线”将是两大方向。这既是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从经济主导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要求。

“短板”之一,便是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尤其是其中的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既是一个居住环境的概念,也是一个阶层概念,也就是说,居民面临的问题,首先是住房,但又不仅仅是住房,无论从教育、就业还是社会保障来说,他们都处在“安全网”的边缘。20**年,棚户区改造做得如何,将是考察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一个窗口。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自信来自哪

《中国经济周刊》20**年第11期

当今世界,能够引发全球关注的数字中,有一个最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每年的gdp增长率。

在刚刚结束的20**年全国两会上,这一数字毫无悬念地成为焦点之一。在李克强总理接受中外媒体采访的记者会上,获得宝贵提问机会的几家美国媒体和英国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向李克强总理表达了他们对同一个话题的关心和担忧:中国经济能否以及如何实现7.5%左右的增长目标。伴随着这些关注的,是近两年来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和稳增长的质疑以及“崩溃论”和硬着陆的“预言”。

gdp增长率,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的全球通用指标。

如何驱动中国

《中国新闻周刊》**年第11期

当李克强总理把《政府工作报告》提交给代表审议时,与会代表委员掌声多达50多次。在最后的表决中,这份报告高票通过,成为近年来赞成票比重最高、反对票数量最少的一份。政府一年的工作可以说千头万绪,如何用1.6万多字把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好,同时勾画出下一年的工作思路和部署,对报告起草组所有的成员来说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在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看来,此次报告结构上的调整,正是今年报告最大的特色,“这也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和工作思路。”

疯狂最强大脑

《新民周刊》20**年第13期

看惯了荧屏上的秀歌喉、秀悲情乃至秀下限,《最强大脑》的脑力秀似乎天然就有一种优越感。

中国脑力“最强战队”连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三支队伍,诚然能让很多同胞暂时忘记我们在诺贝尔奖和男足这两个战场上的窘迫,但真正让收视率一飞冲天的也许不是自豪感和爱国心,而是现场引发阵阵尖叫的“都叫兽”。人们给诸葛亮的一句评语是“多智而近妖”,逐个登台的中外“最强大脑”,也时常给人“怪力乱神”之感。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八

一月的一个下午,像书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受命运的召唤一般,我被《炼金术士》这本书吸引,成为了它的读者。当我在书城的架子上看到它时,它似乎冲我发出了醒目的光,让我在成千上万的书册中,一眼便发现了它。直到我毫不迟疑地拿下了它去付钱时,才惊讶地想起,那是架上仅剩的一本《炼金术士》。几周后,当我在宁静的氛围中读完最后一个字时,我内心却激动地久久无法平静,它对我而言,是不是也是一个伟大的启示呢?因为我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回响着:“人应该学着去超越自己,追寻天命!”

《炼金术士》的作者是巴西的保罗科埃略,他是1996年世界十大畅销书作家之一。但他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畅销小说家。他只是一个从小立志写书的人,因不被家人所理解,而被送进疯人院。这个人一直郁郁寡欢,从大学退了学就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他热衷于一些神秘的事物。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他沿着中世纪的古朝圣之路,历时三个月,徒步行走近六百公里,从法国穿越比利牛斯山脉,抵达西班牙的圣地亚哥,让他写成了纪实性作品《朝圣》,并大获成功,才算是圆了自己的写作之梦,而“圆梦”无疑是《炼金术士》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保罗科埃略通过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寻梦之旅,告诉我们《炼金术士》是一本讲述一个人如何执着地实现自己梦想的传记。圣地亚哥不就是保罗科埃略吗?而他的这部作品正是用他的实践、体会来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完成自己的天命。

西班牙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家乡的一所神学院学习到十六岁,却不想成为父母所期待的神父,他对父亲说,他想外出旅行。父亲认为外面的世界和自己的小村子没什么两样。而男孩渴望了解外面。于是,父亲给了他三块古金币,让他成为一名旅行中的牧羊人。他祝福了儿子。儿子从父亲的眼中看出,他也渴望周游世界,但数十年来,为了水和食物,并总在一个地方睡,让他深埋了自己的这种渴望,而这种渴望是依然存在的。

牧羊少年赶着羊,每天都实践着自己的梦想:旅行。他相信当他厌倦的时候,也不会有多少遗憾,因为他已经去过了很多的城市,认识了众多的人、事,经历过许多幸福的时刻。但是后来,他常常做着一个梦,在埃及金字塔附近埋藏着财宝。一位吉普赛女人告诉他必须到埃及的金字塔去,才有可能解开他心中的迷惑。接着,他在路途中遇到了撒冷之王麦基洗德,他告诉牧羊人何谓“天命”,那位老人说道:

“那就是你一直想去做的事情,每个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在那时候,每件事情都清晰不昧,每件事都有可能。他们不会害怕做梦,也不畏惧去渴望生命中任何会发生的事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股神秘的力量将会说服人们,让他们相信,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自己的天命。……这股力量看似有害,实则引导你去完成你的天命。它能锻炼你的精神、砥砺你的意志,因为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着一种最伟大的理:不管你是谁,或无论你想做什么,只要你真心渴望得到某种东西,就放手去做,因为这种渴望产生于宇宙的灵魂。这就是你来到世间的使命。”

于是,牧羊少年卖了他的羊,开始去追寻他的`梦,跨海到埃及寻宝。他相信,实现梦想让生活变得有意思是完全可能的。可是,他的寻梦之旅在一开始便遭遇了挫折,他所有的钱财被人骗走了,他立刻成了一个漂泊在异乡的穷光蛋,而几个小时之前他还有自己的羊群和一段可以期待的爱情。命运总是会寻找各种机会来磨练追求梦想的人,沮丧和悔恨如潮水般地涌上了牧羊少年的心,他对生活的选择难道是错误的吗?你看,追寻天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改变原来的生活,本身就要求人承受迎接新生活极可能带来的痛苦,所以,我们有的人去尝试了,而有的人宁愿留在了永远的空想中。

不过,牧羊人圣地亚哥很快就从沮丧中解脱了出来,归根结底,他的全部愿望就是想要去认识一个全新的世界,哪怕他永远都到不了金字塔,但与任何一个他所认识的牧羊人相比,他已经走得很远了。因为,他超越了原来的自己。“只要乘两个小时的船,就能发现这么多与过去不同的事物,假如他们能知道这一点该多好啊!”当他疲惫地走在异乡却兴奋地感叹时,可能还未意识到,他和他的牧羊同行相比又岂止是多看了些事物而已。

圣地亚哥到当地的一家水晶店去打工,那家水晶店的生意长期不佳,但在牧羊人的巧思下,使得水晶店的生意愈來愈好,他也因此而挣得了一大笔钱,比他原先拥有的财富还要多。牧羊人打算回家了,现在,他可以比以前过的更好了,可他的梦想呢?当他收拾自己的行囊时,天命的呼唤又一次在他心中响起:

“当我真心在追寻着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当我真实地在追寻着梦想时,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象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

是回家过富足的生活还是继续冒险去追寻天命?牧羊人圣地亚哥又一次面临着选择,而且这个抉择比第一次要难得多。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选择很多,在利益和梦想面前,很多人驻足了,有多少人甘愿放下已有的成就、财富而去继续追求那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梦想呢?在种种既得利益前,我们很难保持自己对于梦想的执着。

于是,圣地亚哥又一次上路了,因为他深知自己的天命究竟是什么。只有不断追寻,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他随着商旅来到撒哈拉大沙漠,并且赢得了一个姑娘的爱情。这时,他又一次想到了放弃,现在的他既有钱又有爱情,他不知道自己还缺少什么,他并不渴望金字塔的宝藏。然而,他又一次战胜、超越了自己,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在炼金术士的帮助下,他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心灵。当他历经种种磨难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天命。

《炼金术士》有一个戏剧性的结尾:牧羊少年最终找到了宝藏,而宝藏原来就埋在他故乡西班牙倒塌的教堂圣器室里生长着的埃及榕根下,牧羊少年原来就是从这里踏上寻梦的征程的,现在他从终点回到了起点找到了自己的宝藏。炼金术士是知道这个结果的,但并没在寻宝的途中告诉少年。少年问他为什么不能早早相告,让他“免受这次罪”,术士说:“如果我事先告诉你,你就不会看到金字塔。它们非常壮丽,你不这样认为吗?”

这个结局告诉我们:追寻天命的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牧羊人圣地亚哥的身上有我们一般人的影子,我们其实也常害怕我们所追寻的事物,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或是觉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它,久而久之,这些理想就离我们愈來愈远了,剩下的只是心中的遗憾罢了。但《炼金术士》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天命,我们所该做的就是去了解它,并拿出勇气去面对、完成。当我们越接近自己的梦想,事情就变得越加的困难,这便需要我们去一次次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美好的。愿每个人都能找寻到自己的天命,并发掘到生命中属于自己的宝藏。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九

索罗斯主要是在两个市场赚钱,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的战绩非常耀眼,包括1992年狙击英镑,1998年狙击泰铢引起东南亚金融风暴。

索罗斯依靠自己的直觉和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来发现市场的缺陷,从而利用这个错误从中渔利,巴菲特也说过要利用市场的错误。两人的区别在于:巴菲特只做投资,十分看重标的的价值,只在标的价格低估时买入,然后长期持有;索罗斯更多地是投机,他并不看重标的价值,只在乎他自己对标的的假设判断是否可靠,能否让他有机可乘,他也不会长期持有某种标的。

他们都对标的真实价值有自己的判断,从而发现市场的缺陷或错误。因此作为金融投资者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一套价值判断体系(估值体系)。

两人寻找投资机会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巴菲特依靠读大量年报等方式来寻找低估的企业资产,索罗斯“并不研读大量的股票分析法”、而是关注政治、经济、工业、货币、利率和其他方面的趋势,寻找正在发生的全球事件之间的联系。索罗斯显然是喜欢博弈的感觉,因而做事“快准狠”,故有“金融大鳄”之称。

2、对索罗斯投资理论的理解。

索罗斯的投资理论中,我对“彻底可错性理论”和“反射性理论”尤感兴趣。

彻底可错性理论是指人的思维和客观现实之间永远存在扭曲和差距。索罗斯就是基于此去“寻找每一个情境的缺陷,找到缺陷之后从中受益”。作为散户来讲,因为信息有限、思维视角等原因,我对市场的判断不可能是永远正确的(实际上错误的机率似乎更大一些),这就要求我在认识到错误时一定要及时纠正错误,不能固执己见,否则就会因错误不断扩大而损失惨重。过去我就是不能严格止损导致深度套牢,从而丧失许多机会。

反射性理论是指投资者的预期及行为会影响市场,并会改变市场原有的走向。这让我想起了“羊群效应”。作为一个小散,只有顺应市场的趋势才能盈利。庄家或者机构要想绞杀散户,就是要制造“羊群效应”,引导散户追涨杀跌、随波逐流,从而不断蚕食散户的资金。因此散户要有独立自主的投资个性,避免盲从,也就避免了陷入庄家或机构布局的陷阱。怎样建立独立自主的投资个性,在市场上保持清醒呢?这就要不断地学习各类投资知识,了解国内外市场的经济趋势,扩大自己的视野。全球化时代,各国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仅关注中国的金融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3、索罗斯的成长经历。

索罗斯的投资风格非常独特,他在投资中从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也不按常理出牌,这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其中父母的影响、少年时期的战争环境、青年时期艰难的求学生涯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作用。他认为“要想保护自己,就要先人一步采取行动”。所以他对市场的判断和采取的行动总是引领潮流。

当前教育体制环境已经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可是只有少数人能先人一步,有的把孩子送出国,有的采取在家上学或者私学的方式,总之是要脱离这个应试体制,期望回归教育的真谛。这些吃螃蟹的人我不敢说都会取得应有的回报,但他们的行动已经引领了潮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有一天,全社会都会觉醒,可是我们的孩子却等候不起。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

摘要课程论文是金融学本科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前进行的练笔之作,本文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金融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象,总结学生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探索出现这些困难的深层次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这些困难的对策,达到提升学生论文实际写作能力和提交高质量论文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论文抄袭团队合作。

前言。

金融学本科学生毕业前要在导师指导下选定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完成后要进行答辩再评定成绩的毕业论文,但是如果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没有接触到此方面的相关知识,论文就比较难以进展。针对这种情况,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开设了课程论文,根据课程的性质不同开设不同的课程论文,主要有国际金融课程论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论文,国际信贷课程论文,证券投学学课程论文等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课程论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形成一篇结构合理的课程论文。本文以国际金融课程论文为例进行说明。

1课程论文概述。

1.1课程论文的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论文的写作要让学生达到加深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提高理论分析和论文写作能力;掌握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和应用,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1.2学生学习课程论文的基础。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是金融学本科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课程论文课程,其基础是已经学习过国际金融课程,对国际金融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2课程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采用ppt现代化教学方法,采用专题的形式主要对国际金融课程论文概述,选题,材料的搜索与整理,论文的结构与框架,论文答辩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6个人组成小组团队合作进行撰写论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和课程完成后和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按照学生论文写作的进程把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总结如下:

2.1选题无从下手。

金融学本科学生普遍认为选题无从下手,其原因是选题紧扣着写作的每一步。不是随意写个题目就可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选的题目是否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如果是,这样你继续写作的空间就会缩小。或者你所研究的题目是别人所没写过的或者很少人研究的,那你能找到的相关内容又会变小,从而限制你的写作。

2.2资料筛选困难。

通过数据库和图书馆查找到许多资料,但是筛选有用的资料比较困难,出现的'主要困难是学生容易把所有查找到的资料都想用上,容易引起论文繁冗。这主要是对文章的主体分析不好造成的。

2.3抄袭很难避免。

最大的问题就是存在抄袭现象,在进行课程论文或某些学术研究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走原创路线,强调用务实的态度完成论文。但是,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理论功底不好,比较容易偷懒等原因往往直接抄袭,甚至连下载箭头都没有删除。

2.4参考文献格式调整困难。

由于学生在写作中第一次接触到参考文献的格式的撰写,对他们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内容,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详细地讲解,但在他们在做参考文献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吃力,不容易分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属于那种类型,从而导致参考文献格式混乱。

2.5论文撰写零散。

最后全文的整理是学生在论文写作比较困难的问题。这次课程论文是由6人左右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完成的。由于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按照分配的章节写作,如果将大家写的各部分内容直接组合起来,就不容易成为一篇通顺的文章。这就需要有很紧凑的逻辑和后期对文章的总体修改,让全文达到流畅、通顺,而不是一个个片段,零散的段落。

除了上面列举的困难之外,作为写作的学生,往往没有主动联系写作指导老师及时反映自己的困难,从而使得困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3解决金融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写作困难的对策建议。

3.1选题应结合热点来进行。

学生选题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以及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不是很清楚。而选题之后还要列提纲、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等等一系列工作。所以在选题的时候要给学生强调选题的重要性,要让他们先试探性的把下面的工作先做一些,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组选的题目有更深入的思考。如果学生撰写国际金融课程论文,那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国际金融的相关时政热点问题,提前积累材料和培养兴趣。

3.2资料筛选应依据论文提纲来进行。

学生由于第一次撰写论文,所以查阅许多资料,对于这些资料处理起来就喜欢都用上,而不是根据自己论文的特点进行筛选来用。针对这个问题应多指导学生先针对论文题目列出三级提纲,让他们明白所查找的资料都是为了支撑他提出的每一个标题,为了把这个标题的内容阐述清楚就要把你下载的资料进行筛选,哪些资料对于阐明你的论点最具有说服力就采用哪些资料,其余的相关度小的或不具有太多说服力的就不采用。

3.3抄袭以自查为主。

在整个社会的抄袭现象普遍存在的背景下,要求学生要坚持自己的原创,把抄袭定为成绩核定不通过的因素之一。先推荐几个查抄袭的网站,让各位学生自查一下,抄袭是课程论文无法合格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当学生上交论文如果抄袭比率超过20%,查出来就让学生回去修改直到合格为止,如果拒不修改就直接判为不合格。实践证明:这样进行反抄袭发现只要打回去让他们重新修改的论文,抄袭问题大大都得到了改善。

3.4参考文献格式采用案例结合。

参考文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格式上,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事先给学生进行讲解清楚,只要规定清楚的学生就有所遵循来进行撰写。同时,对于现实中学生遇到的参考文献不知道如何撰写的时候应及时给予指导,并利用典型案例来公开给所有学生讲解,有利于学生对参考文献格式的把握。

3.5总体把握论文进行撰写。

没有逻辑的文章只能算是一盘散沙,所以下笔之前就认真、谨慎地列好提纲,最后撰写论文的时候要根据前面列的提纲来进行撰写,在撰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求学生分析所写的题目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就要进行调整,一定要达到题目和内容相符,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多次交流指导学生对论文整体把握过关。

总体而言,既然课程论文是考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导师指导下选定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完成后要进行答辩再评定成绩那就应该多加强师生方面的交流,避免学生盲目选题,在平时的教学重点的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讲解基本方法、理论前言、热点等问题,与学生讨论,并在教学中逐渐的采用合作学习,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最终达到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优质论文的目的。并且要让每个学生明白撰写课程论文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前期收集资料,只有资料收集齐全完善并且研究过前人的研究程度了,对该论文情况就有了充分了解,才不会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出现过多困难。

参考文献。

[4]董海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j].理论前沿,2011(18):55.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一

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那个s型曲线。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s型曲线,处在拐点之前的状态的时候,人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也看不到希望,所以一般来说大部分穷人和弱者处于一个恶性死循环。但是一旦跨越了那个s型拐点,就进入了良性循环,人就从此走出贫穷和逆境,进入光明和富有。但问题是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是会堕落的,所以要在泥潭里保持奋斗和温暖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和自信心。大部分人都失败了。如果有一天我处于这种情景,我希望自己能够毫无来由地相信光明,寻找爱。

s型曲线同样是做生意的模式。大部分小生意是赚不到多少钱的,并且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须加大经营规模,但是大部分小企业从事者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没有办法扩大经营。所以大部分人死在了拐点之前的泥潭。

第二点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我们都认为是“体制”导致了一切落后和苦难,并且不愿意再从某个琐碎而具体的问题上去思索解决方案。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空谈很多大道理,不能期盼一种“主义”或者“政治”来解决所有的小问题。像“由给选民看候选人的名字改为看候选人的照片”这种小改变就能起很大的作用。政治问题不都来源于“西方破坏”或者“民族劣根”,而有可能是某个实际操作中细节没有考虑到。

我想到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现在的手机qq,要聊天和发表说说必须要多一个选择步骤,这个理由足以让我抛弃qq使用微信;就像网易云阅读每次载入都会出现一张图片,这导致我打开这个app的次数大幅减少;就像加多宝的昆仑山矿泉水,用商业模式分析是没用的,我不买纯粹就是因为它瓶子和包装太丑了。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二

该书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向我们介绍了美国中央银行是如何在经济危机中发挥自己职能解决危机重症,我们看到了美国中央银行运作的大方向,虽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至少认为美国的宏观调控并不是像传说中那样的不在岗。

美国的中央银行就是美联储,该书介绍了美联储是如何应运而生,又是如何在美国多次的经济危机中发挥自己的职能。该书作者本伯南克现担任美联储主席8年,他和美联储有着近的深入接触,接棒艾伦.格林斯潘,经历了的金融危机,对美联储在危机中的责任和义务感受颇深。该书是伯南克在大学的演讲稿编辑成书,共有四讲,一讲是美联储的起源和使命;二讲是“二战”后的美联储;三讲是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反应;四讲是危机的后遗症。文章通俗易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同时还附有学生的问答录,伯南克的《金融的本质》让我们了解了美联储是如何依靠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的稳定。

美联储的成立也是顺应时势,1893年美国爆发异常严重的金融恐慌,有500多家银行倒闭,而19爆发的金融恐慌,虽然银行倒闭家数不多,但规模变大。于是美国国会同意在19成立美联储,当时的目的就是稳定金融系统的运作。当然作者也谈到了金本位制对美国金融业的影响,认为金本位制短期内会频繁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长期来看,物价相对稳定。1933年罗斯福总统废除了金本位制,美国的货币政策变得不再那么紧缩,经济也在1933-1934年间出现了强有力的复苏。

作者并没有回避年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而是较为细致的阐述了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诸多原因。金融体系的漏洞和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主要病症,监管机构的不力和随房价变化而变化的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广泛使用导致了金融危机爆发。作者认为2008-的危机是一次典型的金融恐慌,恐慌不限于银行部门,而是扩大到整个金融市场。文中也提到了美联储在这次危机中发挥的作用,比如贝尔斯登证劵经济交易商在美联储的援助下被摩根大通收购;美国政府支助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联储的援助下两家公司以有限破产的形式被财政部接管;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从事信用保险业务的美国国际集团公司被美联储实施紧急流动救援,幸免于破产。而雷曼兄弟公司由于不在美联储的监管范围,最终导致破产。

作者认为美联储已经更加专注于金融稳定,有一整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忙于通过各种计量指标,来识别整个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可能会给整个体系带来风险的金融机构,而这些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将被特别监控,并须持有额外资本。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联储积极救助一些面临倒闭的企业,同时制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就业最大化,其次是保持物价稳定,维持低通货膨胀。主要运作就是新货币政策的出台以及大规模资产购买的计划实施。《多德-弗兰克法案》就是弥补系统监管的缺失,对大而不倒企业的谨慎破产,还有对奇异金融工具、衍生品的透明化改进等。由于美联储的措施得当,美国经济衰退期是12月到206月,目前为止,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将近3年,而年均增长率为2.5%。经济不再紧缩,而是回到了增长的正轨。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三

篱笆和枯树拥有挺拔的躯干,紫藤罗和牵牛花拥有傲然的芳华,它们相辅相成,绘成一道道令人侧目的风景。这,就是双赢。

当今社会竟争异常激烈,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人比比皆是。其实,细心一点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不善于与人合作!所以,想要成功,先学合作。

放眼当今社会的成功人士:

诚然,马化腾是智慧的,可若没有下属的建议,他也只是个固步自封的庸才罢了;奥巴马固然拥有卓而不凡的才华,可若没有夫人米歇尔为他拉选票,又怎会当上美国的总统?林义杰的确有着过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耐力,可若没有队友为他提供物资,他将会是又一个葬身沙漠的热血青年;贝尔,格里尔斯的确有着荒野求生的本事,可若没有队友精神上的激励,难保不会栽在跳伞上。这些都是人与人以优点相佐,双赢的典范!

或许很多人觉得,成功最主要是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四

大众传媒提到索罗斯的时候,前面经常有个诨号叫“金融大鳄”。这很容易给人一个印象,索罗斯是个惟利是图的家伙,甚至是大魔头一类的人物。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正严重的时候,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公开指责索罗斯窃取了马来西亚人民的财富。在这场危机中,传媒对索罗斯最好的评价大概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亚洲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是不是“无缝的蛋”尚有争论,索罗斯是“苍蝇”这事好像已经铁板钉钉了。等到我拜读完索罗斯的大作《金融炼金术》之后,发现索罗斯完全不是媒体描写的那个样子。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致力于阐述他自己的理论:反身性理论。索罗斯从他的老师波普那里汲取了一个重要的科学哲学原理:

对于科学方法来说,完备的知识是不可企及的,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不断检验似真的假说并提出新的假说。但是索罗斯并不同意他的老师所阐述的“科学统一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使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索罗斯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自然现象属于一个世界,科学家的陈述属于另一个世界。自然现象可以充当独立的客观标准,科学则赖此判断其陈述的真理性或有效性。但在社会科学中,不存在这样的客观标准。由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反身性理论:由于不完备理解的问题,事件的参与者会形成固有偏见,他们根据这个固有偏见作出的决策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进程。事件的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构成一种被索罗斯称为的反身性关系。在这里,不会有均衡的结果,只有一个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反身性理论是一个立意甚高的理论,它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主流经济学,甚至是现在所有的社会科学。索罗斯甚至认为,“社会科学”一词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隐喻,在这个领域里,只有炼金术。

相对于以完美无缺的完全竞争理论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来说,反身性理论的确更符合人们的常识。人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宁的世界里,主流经济学描述的完美图像恐怕一分钟也没有存在过,而索罗斯所说的“繁荣/萧条序列”则到处可见。在中国股市不长的历史中,绩优、资产重组、网络等概念相继登场。每一次热炒过后,留下的都是一片狼藉。几年前的海南房地产热潮到现在仍然是沉重的负担。再往远一点说,中国的纳粹德国的兴衰,其中都可以看到一时的参与者的“主流偏向”对实际历史本身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

书中还有个非常有趣的“悖论”。索罗斯写道:“跨越国境的国际资本转移深受欢迎,应予鼓励,但投机资本的运动具有累积不稳定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个令投机行为无利可图的体系。”众所周知索罗斯是管理投机资本最出色的基金管理人,但他竟然主张完全遏制投机行为,真是颇为奇怪。但仔细想一想也不奇怪。一个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人怎么可能在金融市场上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呢?这种人太多了。“玩火者必自焚”,他们都被金融市场吞噬了。只有索罗斯深知我们现在金融体制的缺陷,这才使他成为最出色的投资家。

索罗斯本人希望以伟大的经济学家甚至是科学家的身份名垂青史,但他这方面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传媒认为索罗斯只是个“失败的哲学家”,这可能很不公平。索罗斯对抗的是整个的经济学界甚至是社会科学界。如果他成功了,他就是哥白尼或伽利略一流的人物。但是单凭《金融炼金术》这一本书还不够,虽然这本书对主流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批判有足够的分量,但他的反身性理论本身的建设还远远不够。书中只有关于这个理论的轮廓的大致阐述,不足以和汗牛充栋的主流经济学、社会科学理论相抗衡。《金融炼金术》只是一个起点。也许在百年或千年之后,人类除了科学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之外,还有索罗斯开创的炼金术。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五

每天抽一点时间,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面对这么一本只有280页不到的书籍,而且是通俗化语言的书籍,本应该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间被经常性打断,无奈,最终却花了这么多天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总会让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做个一个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制造业)立国,前者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后者以德国为例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他们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为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争取这次辩论赛的胜利。

看完之后,我觉得都很有道理,而我这么一个门外汉,显然没有反驳任何一方的根据。最后只能恨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并以无论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立国,我觉得能够让社会进步,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并竭尽所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保障,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关心的事情。

这两个国家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国家,一个是制造强国,一个以严谨为傲的民族,百年企业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在这个国家前进路上的同时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一个是金融帝国,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一个金融思想前沿,科技发达的帝国,虽然它会发生金融危机的事件,但是仍旧影响不了它在世界之巅的位置。

看完这一本书让我感觉到一个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变革有多么的了不起。

一个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会让他们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还是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金融发展更进一步,而它们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进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这个货币出现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这对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环境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变革,让交易变的不再那么的麻烦,不用考虑用自己的牛换成养,再换成猪,最后换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国夺得世界霸权之前,由于金融的发达,让他们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更多的贷款,赢得战争,最终称霸全球几个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其最为成功的东印度公司更是为以后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铺垫,促进了今后的商业的发展。股份制的发明无疑是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并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公有制,再到后来的部落再到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并传到现代。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我们生产力提升的结果。而家也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成为世间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个观点,那就是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不应该是一个有商业气息的战场。而“养儿防老”虽说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却成为更多问题的起点。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为先,言听计从,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没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而另一方面,父母亲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遗弃。当然,孝顺是我们的美德之一,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更是在他们老年的时候。但是,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无所依状态的出现,所以,不仅要给他们灌输这个道理,还要多子多福。

这个也从侧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发达而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发达的保险业和金融保障体系,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没有他们的话,他们即使到了老年,经济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担忧。

于此,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爱这个小孩,如何让家庭充满爱。而我们社会中的市场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说:当一种经济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现在我也就明白我们公司旁边的一个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为什么情愿给他亲戚一些钱,也不让他们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简而言之,没有金融,我们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六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七

正如城区联社领导在推荐这本书时所说的一样,《金融道》它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金融业员工读本,在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仍在为书中所阐述的那些独特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风格所感到激动和振奋。杭州广发dd一家弱势银行在短短近十年时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造就出一连串骄人业绩的背后,所发生的让人不敢想象的事实,反映出来的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对于我们信合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服务有着深深的启发。

员工第一。

在金海滕行长的建行核心观念中,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员工第一”。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些震惊,多少有些别出心裁,这和一直众多银行提倡的“顾客就是上帝”的行为标准有些背道而驰。但他是这样理解的:“所有服务工作,都是需要员工去做的。顾客就是上帝,这就意味着员工必须去把顾客当朋友,最终去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而员工,是我们事业的基础,就必须放在第一位。”这句话一直也是杭州广发管-理-员工的理念,我想这正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也是对“以人为本”企业理念最实际的诠释。杭州广发倡导的是真正的关爱员工,充份发挥出每一个员工自己的潜能,让朴实枯燥繁重的工作变成员工乐意的“快乐劳动”,这种快乐是发自每个员工内心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有时一个微笑,一声赞许,可能就是别人的一支强心针。工作固然是为了生计,但比生计更可贵的,就是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一种成就感和乐趣,这样的成就感和乐趣就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一部分;工作岗位所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它所付出的更多。如果我们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员工第一”推崇的是积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做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开拓做事业的创业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他们的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的力量源泉。

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顾客。

这句话也是我们张湾信用社彭刚主任经常教诲我们的一句话,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接待客户。是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感恩服务,客户才能满意接受,客户才能被感动,这种感恩是相互的,你对客户的感恩的服务最终才能换来感恩的回报。中秋前夕,一个大伯手持一张存单,到杭州广发要求办理存单质押贷款,这张存单的金额只有500元,而且他要贷的也是500元,贷款期限也仅有一个月。如果按照收入成本计算,利息收入微乎其微,银行还要付出人力成本和资料的工本费。但是杭州广发却认为这正是老百姓对银行的信赖和支持,通过做这笔业务杭州广发迅速在市民心目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至于后来杭州广发的人出门打的连的哥都感激不收打的费。以一滴感恩之水换来了涌泉的回报,对客户的感恩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这样客户才能带着美好的心情离开,而我们的工作才能更上层楼,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什么叫优质?用心是关键,如果干什么事情不用心,那就一定是在应付。不是发自内心的工作,一定很累。我牢牢的记住了金海滕行长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价值就是感动别人,一个人的享受就是被别人感动。

细节决定成败。

金融是需求的产物,它不是账面游戏。我们信用社在网点覆盖上与国有银行相比有巨大的优势,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居民的家门口,把贴切的服务和居民要求一致,顺应客户的要求,就要从一切细节做起。有时候,细节就决定了一切。

的春节,许多市民都希望兑换一些新钞做新年的“压岁钱”用,但遭到了许多银行的拒绝,只有杭州广发在接到媒体的咨询电话之后,立即成立了专项应急小组,两个小时内,一个特别的服务方案开始实施,市民不仅可以到杭州广发各个支行的柜台兑换新钞,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动柜员机取到一定数量的新钞,尽最大可能的满足了市民们过节的需要,当地的媒体和老百姓无不对此事赞不绝口。为了市民们这样一个非常细小的要求,在这两个小时的背后,杭州广发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接到咨询电话15分钟后,各个部门齐聚行长室开始研究可行的服务方案,第一时间做出服务安排和承诺,第一时间从萧山、余杭紧急调用数百万元的新钞以满足供应量,第一时间解决了自动柜员机新钞不吐钞的技术问题。如果杭州广发接到这个电话也借故推托,也没什么大错,只不过也杭州广发也从此将混同于“其他的银行”,正是由于在这样的一个细节上的重视,以小事为突破口,主动跟进,才凸显了杭州广发的服务理念。这个“新钞事件”只是他们一个服务案例,优质服务只是做为他们所有员工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终的要求。他们把优质服务做为他们服务的底线,要求每一个员工,在对待每一件事情上,都要将服务做到优质。这就是他们注重的细节,是服务到家,而不是服务到位。

金融之道,常常在金融之外。我们信用社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金融业确实属于“弱势群体”,杭州广发金海滕行长却说:我们的起点不高,我们总行的牌子不够好,我们什么都可以选择,但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出身。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起点是弱势而把我们的服务也变成了弱势。我想,只有树立学习增长能力的观念,在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同时,主动研究先进单位的经验成果,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更新了观念,理清了思路,创新观念有了转变,那工作能力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提升、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我想我们每个信合人也能和杭州广发他们一样,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金融道的读后感篇十八

“活着就是王道”,点入于娟的生命博客,六个大字触目惊心,一个如此简单朴实的愿望,对很多人而言却是遥不可及。

“活着就是王道”,这是多么简单的生命哲理,当生命存续,我们就有时间来享受人生,来实现愿望,来走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一切的一切的前提只是那么简单:活着!

日本的一位哲人曾说过:“我又浪费了一天,这是无数昨日逝去的人们所梦寐以求的一天!”没有人可以让时间倒流,我们从出生的一天开始就离死亡越来越近,无人例外。在这或长或短、或精彩或平庸的一生里,我们本色演出着自己的剧情,慢慢地走向终结。

很多人一生顺利,无所忧虑;很多人坎坷辗转,欲哭无泪;但只要我们活着,一切就都有转机,一切就都有希望!不要感叹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完满的人生不在于你有多优秀,不在于你有多大的成就,只在于你在生的日子是否充实无悔。快乐和悲伤都是人生的礼物,他们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上留下一个个唯一的脚印,只属于我们自己的脚印。没有哪两个人的`一生可以走出一模一样的路,没有哪两个人的心灵有一模一样的需求,只要我们珍惜了生命,我们总会得到它的馈赠,即使是悲哀,也是人生的积累。

让我们珍惜我们的生命吧,在每一个清晨都快乐的对自己说:“很好,我还活着,没有什么大不了?”尽力用平静的心去看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一切尽可能的完满。告诉自己:我愿意平凡……只要,我活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0098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