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书后对自己的收获、感受和体验进行文字记录的方式。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思想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保持文章的条理清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读后感是从读书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分享给他人,希望能够给其他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读后感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增加对书中情节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所以,读书后写读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对书中内容的一种沉淀和思考。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作者的致敬,更是对自己思想的释放和表达。阅读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汲取书中的营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内容的一种思考和总结,它不仅仅是对作者的致敬,更是对自己思想的释放和表达。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一
王国己,男,1971年出生于甘肃省民勤县。现任教于一省级示范高中。
读书,正在为一家杂志英译论语供连载。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
“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这一段可谓是为《万历十五年》整本书定下了基调。后面的内容恰是围绕它逐次展开,让我们看到明朝历史错综复杂的局面,那种表面上平静而其实暗流涌动,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然而并非是帝国的发展和强盛,而是走向式微和衰败。此书在以后的叙述中则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并非总是在辩证中展开,也不是黑格尔所谓绝对理念的最终胜利。
正如作者所言,这本书对“中国以道德替代法律”“已经批评得很透彻”。皇帝,无非是象征,是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所谓德行大部分就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一登皇位,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规范”“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所谓“有德者居之。”正是圣贤的训诫。皇帝即是以自己的德性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属于文官。从此书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九五之尊的皇帝实在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而牢牢地被控制在文官集团之下。然而“四书”中的原则,在有些人无非是具文,拿来做职业上的口头禅。从皇帝亲手安排皇太后入殓时的一切细节,却又以偶患湿毒、敷药未愈、行走不便作为理由,免除自己应该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的繁文缛节就可以看出文官制度对皇帝本人的要挟与节制已经超出了皇帝本人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正是文与质的矛盾。在此种较量中,万历皇帝遭受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最后以“罢工”作为对抗的武器,帝国的衰亡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从前边的叙述可以看出,伦理道德无非是拿来作为维护帝国统治的工具而已。这正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虚伪性,对此,邓晓芒写有一篇长文《从康德的道德哲学看儒家的`“乡愿”》对此加以了批判,令人信服。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二
我对明史感兴趣,要从《明朝那些事儿》说起,这是我高中历史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本书,受其鼓励,我用攒下来的钱买回了这一宝藏书。这套书开启了我探索明朝历史的大门,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则是我对明朝历史隐秘之处的窥探。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xxxx年,这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普通的一年,但是作者却以这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在发现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探讨了那个时代应该吸取的教训和经验。全书选取了七个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均,大明内阁臣子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李贽,他们或遗臭万年,或抑郁而终,或家破人亡,没有一个人脱离了这段历史的影响。书中也还提到一些人物,如内阁大臣高拱、万历大伴冯保、福王常洵等,也难逃当时历史的漩涡。
结合以往的读史感想,我来谈谈对本书的几点看法。
万历皇帝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人们诟病他沉醉在深宫,连续30年不上朝,另一方面,人们好奇他这么久不上朝,统治下的国家竟然可以正常运转。要知晓这些,我们从万历的童年说起,万历九岁登上宝座,一直到他18岁亲政,在这长达十多年里,他就像一个傀儡一样,被他的两位母亲和内阁首辅张先生控制和束缚着,朝廷内外的一切事物大多是由能干的张先生打理,而他就只需要做一个听话的木偶和道具。刚上朝的时候还不懂得处理朝廷政务,能有一个贤能的张先生辅助,什么也不用干,万历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时间一长,就没意思了,万历会想我已经18岁了,我才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凭什么管这么多,凭什么抢夺我的权利?万历八年发生的一件事,足以激化了师生二人间的矛盾。在这一天,万历喝醉了,在宫里闲逛上,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让刚遇到的太监唱首歌,可这太监站在原地半天没唱歌,这可惹恼了皇帝,特别是已经喝醉了的皇帝,于是万历下令把那个太监打了一顿。这事被万历的小伙伴冯保知道了,冯保立即报告给李太后,李太后大怒,数落了万历一顿,并拿出了《汉书》,打开霍光那篇,万历熟读史书,当然知道其中的含义:如果不听话,就像霍光一样,废了你。而万历知道,这个明朝的霍光就是张先生,一个可以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这一件事情让万历印象深刻,也成了后来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根源。再加上后来长达30多年的国本之争和僵持许久的立储事件,万历伤透了心,他像一片落叶一样,遭受风风雨雨的残酷冲击,于是万历选择了一种最消极的反抗方式——“罢工”,即《明史》里面所说:“继乃因循牵制,晏处深宫,纲纪废弛,君臣否隔。于是小人好权趋利者驰骛追逐,与名节之士为仇雠,门户纷然角立。”可以说,这是万历性格的悲剧,被压抑太久,解脱之后又容易走极端,所有这些应激事件让性格内向孤僻乃至很可能罹患抑郁症的万历皇帝更加消极萎靡,心灰意冷,不以为意了,而这些只能让这个伤痕累累的大明帝国和无辜的百姓臣民来买单。而此时,运转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帝国,封建管理体制已趋近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科举制为帝国的运转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其后的张居正的十年改革也让明朝能够苟延残喘近半个世纪。
结尾黄仁宇老先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军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都无法扭转时局”。这是一个朝代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未能够力挽狂澜。当西方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时,昔日雄赳赳下西洋的帝国却已经走下了下坡路,弊端长久,积重难返,政治生态亦为人所,谁之过错,历史给了我们答复。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三
宋明两朝江南经济都是很活跃的,但是经济上的发达被没有倒推政治上的破局,展现出死局。其实是缺乏张居正那样的经世之才的破局者。张死后一直没有掌控全局的首辅,可以避免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内耗。申时行作为太极高手,非常清楚自己面临的现实,在皇帝与大臣之间充当和事佬。其后的首辅们均不能做到如此。内耗不断,君臣二心,再加上大臣之间的派系争斗,使得朱家朝廷没有能力从民力发达的江南抽取资源。先是改革与守旧之争,后是宦官与东林党人,尤其是后者。需要注意的是魏忠贤这个人,官方定位大奸大恶之徒。我认为是片面的,实际上他是张死后唯一可以掌控一切的人,因为碰上了一个热心建筑事业的皇帝。
仔细看看魏忠贤“专权时代”,大明朝虽然天灾不断,后金叛乱不断,但至少可以控制的局面,朝廷可以从江南收取民力资源。崇祯拿下魏忠贤也没有错,但是没有魏忠贤掌控资源的能力,他收回了魏忠贤的权力,但是没有收回魏忠贤收取资源的能力。这就悲剧了,崇祯太操之过急了,这与他性格有关。权力之所以诱人,是因为权力背后获取资源的能力。魏之后,东林党人上台,这是一群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娼女盗之徒,根本无能力掌握时局。事实上这些出至江南的东林人,本身就与江南作坊主有紧密关系。
中国古代,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有钱人家,贫苦人是没机会、没资源、没能力读书的。这样的东林人又怎么会从南方汲取民力、财力以支援北方的战时呢。实际上宋明两朝,包括后来的大清朝,江南民间都有丰富的民力、财力,只是中央没有汲取资源的能力,亡国已成必然。
读后感大全图文推荐。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孤单星球读后感《你不知道将来有多好》读后感《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四
早在两年前,朋友便送了我这本书,但最近我才刚刚开始翻阅,本书一共有七章,我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万历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7月),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10岁就早早登基,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皇帝,在元辅张居正的辅佐之下,迅速成长起来,张居正在职期间,万历皇帝对他十分信任,认为张居正“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在万历刚登基时,先皇的元老重臣高拱认为他只是小孩儿,不能担此大任,让万历的处境十分为难,而这时张居正建言献策,建议直接罢免其官职,解决了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危机,由此保障了皇室的安全。
此后,张居正又监管了万历的教育事务,对其非常严厉,小万历时刻把敬天法祖(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任务)放在心上,在他登基还不满4个月的时候,天上出现了类似流星的天文现象,那是被认为这是上天降灾的警告,因此小万历为了让消除天心的不快,保证国泰民安,修省(时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思想)两年之久。之后物力的节约也在进行,张居正教导万历,为人主者,应该注意天下臣民的衣食,而不是珠宝玉器是否充足等等,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已经不仅仅是信任了,到后来已经成为了依赖,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惯例,张应该返乡守孝两年,但是万历认为他自己不能离开张居正的辅佐,不顾群臣的反对,让张居正留京守孝。
在张居正父亲去世后的第五年,张居正也去世了,享年58岁,万历皇帝加封他为太师衔,这是文臣中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这个荣誉并没有持续多久,张去世之后,百官们纷纷投诉张居正,认为张是个巨贪之人,在其位不谋其职,四处敛财,仿佛张居正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之后,万历收缴了张居正的所有财产,并狠狠地惩罚了他的家族。
身前无限光荣,死后凄惨无比。张居正也没办法再出口解释,身为臣,那么必然懂得君心难测。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五
历史都已是过去时,记载是对是错再也无法考证。同时也是偏听与兼听的区别。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给出事物的部分细节,甚至是错误的,以达到盲人摸象,使读者走向作者设定的形象。
其实一直感觉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节选,但是似乎又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回答了问题。挺客观的,提出了文官集团与象征皇帝这个点。一个国家宗教团体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团结,寄托信仰的对象。而这个集合又怎样的决策,最终走向哪儿又与少数利益集团密不可分。
申先生作为和事佬确是在尽力的调节这个平衡,脑海中一直浮现风起长林中荀白水的身影。这两个人都是一直在平衡,在外人看来都是迂腐的存在,但实则一切的做法也都不无道理。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六
以前对《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中国缺乏数字化管理的论述。当黄仁宇描述着一场杂乱无章的古代战争时,难以置信的统计和控制之劣,近乎荒谬,远远偏离了我对智勇双全的先民的恭敬想象。黄把中国形容成一个庞大的以礼仪统治的国家,由天子和官僚作道德楷模,指引小民的生活,而管理则是模糊和杂乱的。具体到基层州县,政务中充满了模糊的统计数字和含糊夸大的文字报告。
再读时,这个论断的真实性在我的头脑里大打折扣。黄无疑夸大了道德规训(抄一个福柯的词哈)的力量,并低估了地方官对地方的控制——很难想象这个由庞大税收养活的王朝没有潜质进行严格的税收,并把军事等方面的动员力深植到地方。
再读的亮点是关于官僚体制。根据黄的描述,庞大的文官集团并不象理想中的士大夫集团一样和衷共济、人人都是道德楷模。由于个人的力量相对整个体制(以及天子)的力量而言过于微小,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务必结成一些集团,谋取共同利益。讲到张居正时,黄说张的任人唯亲几乎是无从选取的,正因他应对数万人的官僚队伍,没办法考核和选取,只能选用自己了解的人。
联想到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际上是政治谋生手段,是自保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综观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汉朝的“举孝廉”,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阀世族子弟作官,再到隋唐的科举取士,只有加强了中央在体制中的权威,使每个人拥有同样的机会,在选官过程中才不会出现力量的聚合现象,即一个个体不需要投靠一有力实体以在竞争中获得机会。但这只是选官阶段,只是仕途的门槛。
既已成为进士,有了公务员资格(当然,在考取公务员资格过程中,古往今来,作弊一向是屡见不鲜的超体制行动),今后在仕途上的发展、能否得到肥缺和升迁机会,其评价途径就不得而知了。在明朝,每六年进行一次全国大考核,不任事的官员会被斥退或强迫退休。然而正面的褒奖从何而出?升迁的名单如何确定?想必不是件十分公开的事。就象这天的选民们并不知道也无从预测人大开过后有哪些新官上任。新闻联播里念名单的时候,我每每觉得他们是刚从哪个石头缝蹦出来的大圣。
没有简明可操作(如科举一般)的程序,单个的官员永远是最弱势的群体。在混沌而充满风险和竞争的体制中寻求自保的最好方式,便是结党。虽然圣人说“君子不党”,但君子要想实现“治平”和“升官发财”的理想,不党恐怕是不成的。
中国历史奇妙就奇妙在,它是由无数轮回组成。惊人的相似性是最富戏剧性的资料。于是在中国的官僚体制中,党同伐异、相互攻击和权谋妥协,一其始终。台上投票握手,台下踢脚,表面上看波澜不惊,小民仍颂之为人民公仆,斗争是永远无从与闻的。
黄认为中国官僚体制中,所依靠的道德缺乏约束,又没有良好的数字化管理,作为帝国真正主人的官僚集团内部存在无数利害冲突,构成了“一个带有爆炸性的团体”。有明一代,在万历后期,官员便已看透了中枢势微,只需敷衍应付。那时候的皇帝也不懂搞整风或者三讲,于是官场不良风气如瘟疫般泛滥,贪污腐败风行,并愈演愈烈,“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其因此能勉强维持,实在是替代的办法尚未找到”,而且庞大、历史悠久如我们的帝国,仅靠“惯性的作用”也可继续存活若干年月。
对这个关于危机和崩溃的故事,我存在深深的怀疑。据我的印象,没有哪个王朝的崩溃是由吏制腐败直接、或有极大相关性间接导致的。想来想去都是地方武装势力坐大和外族入侵的结果。即使是苏式唯物史观高唱赞歌的农民起义,也但是是起到了较大的助力而已。也没有听说哪个王朝的诞生,是因了清明高尚的吏治,谁都知道中国的开国皇帝,基本都是立刻得天下,怎样也要打赢一场解放战争才能坐稳江山。而为了打仗而积蓄力量时,不可能广施仁政而不横征暴敛。
记得十几年前,天真的学长们走上大街,到处张贴标语如:“卖掉奔驰,还我钞票!”历史于是又一次证明,使中国社会持续稳定(或破坏它)的,不是百姓,而是控制着铁和血的“仕大夫”。
黄显然把帝国的体制看得过于单薄了,更需要思考到的是,体制的对立面是零散势单的无数愚民。除了以宣教方式起作用的一面,这个体制已经自发构成了某些游戏规则。这些规则产生于制度的罅隙,是基于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无政府状态,用吴思的词,这些就是“潜规则”。
古往今来很多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坚信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人事事都尊制循礼。这种错觉掩住了无数双有穿透力的眼睛。
吴思把中国还原成一个暴力左右的社会,由一个个、一层层暴力集团统治。我认为,他用人类学的方法发现了“潜规则”,这一重大发现的好处对中国而言肯定超过了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发现(况且好象这个剩余价值也不是马克思最早发现的)。鲁迅以前讲他一个朋友看史书,从字缝里只看出“吃人”两字,他和他的朋友都狂得很帅很有穿透力,偶很是心仪。
在以德治国的背后,是无数制度的缺乏和失去控制的现实,在那些空白的地方,滋生出基于达尔文理论的潜规则,实则这些潜规则才是支配中国社会结构运作的真正幕后老大。因此即使如黄氏笔下所描述的,万历皇帝正因立储问题与群臣交恶,消极怠工而使官僚机体败坏。整个帝国的真正规则,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从善恶性质讲,以前也好不到哪儿去)。万历的行为可能只会给规则的运行带给更好的生存环境。
结党依旧,贪暴依旧,买官卖官依旧,上京开会上供跑官依旧,只是外部环境更宽松了而已。何况那时候交通不便,跑跑官也不会出车祸死在路上,想搞性贿赂也不用非得自己献身,成本实在低多了。形势一片大好。
(完全植根于西方土壤的资本主义,在中国是不存在对应物的。资本主义从西欧产生,然后铺展到全世界。而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绝对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是苏联五种社会模式的蹩脚注脚,围绕它的时刻地点的争论,是一场多么搞笑的学术闹剧!它唯一的贡献就是养活了中国那么多历史学家,又是出书又是评职称又是开学术研讨会,开心得不亦乐乎!)。
如果用中国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所谓“数字化管理”来解释中国的朝代更替、帝国的崩溃过程,其荒谬程度能够与“关公战秦琼”比肩。更没法解释同样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清,又怎样存活数百年。(md,封建又是个我不能容忍的伪命题。)。
不是用历史去发现、质疑理论,而是将历史活生生地yan割后去注解理论。这么不历史主义的观点,竟然出自一个大历史学家的手笔,而大一时的我还以前那么崇信他。。。毕竟是个丫头片子啊。。。
吴思能发现潜规则,必须是从他对中国土匪,以及小民在乱世的生存选取的研究中获得的灵感。中国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大都认为“历史,就是制度的历史”,继而把制度局限在上层建筑范围,再缩小到对官制的研究,因此估计是没法象他这样独辟蹊径了。中国人的学术创新潜质是怎样被束缚的,能够想象一下。
最近也在重读王小波的杂文,发现他也写过一篇关于〈万历十五年〉的书评。关于这本书,王没什么高深见解,只是朴素地举了个反例。他说,中国要真用数目字管理,只能更糟——大跃进时,卫星上了天,经济和生产但是下了地。
不真正改变中国的机体运行环境和模式,生搬硬套来的东西全都靠不住。钱锺书说,西方什么东西到了中国都会走样,呵呵,是之谓也。
不管怎样说,〈万历十五年〉还是一部好书,正因我读的时候强烈愉悦,它带给我的启发层出不穷。作者读史的视角和纵横摆阖史料的潜质真是太强了!批评他,我多少有点黄口小儿的感觉。但是关注经济时代,批评也是增长点啊——以此乱糟糟的文字向黄先生致敬。
搞笑的是,20xx年曾与中华书局此书的责编@西丰客人兄一齐吃海底捞,饭中并未聊到此书。此刻看到此文和老兄的评论同在此书主页下,还真有点意思。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七
这次墨迹到现在才来写读后感,着实因为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在下一本书读完才来写上一本书的想法。中间这段时间脑海里总是偶尔浮现出来关于上一本书的想法,有时候会记下来,有时候就忘记了,下面说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篇,阅读大概需3分钟)。
这又是我第一次没看完,回头补的书。万历十五年大的框架是从经济上来贯穿全书,小的则是见微知著,从关键人物抉择一窥当时大明王朝的时代命运。说实话只是从本书实在是无法全面评价这几个人。
本书实在是字字珠玑,两个多小时内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实在是没有资格评价这几位人物。每个人物都极其复杂。
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是万历年间影响最深远的人物,这个时间王阳明已经去世,留下了心学学派,后面李贽也受其影响,党争也由此开始。申时行在张居正之后继承首辅出任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在万历和文官集团中间和稀泥,此时张居正已死,政策已废除大部分。戚继光自称张居正门下走狗,得张居正支持创建戚家军,戚家军自成一派。海瑞抬棺进谏万历,后被贬。李贽削发,著书,最后死在狱中。
每个人物都可以单独成书,每个人物又极其有代表性。以我们上帝视角来看,所有的人物都受儒家哲学思想影响,无法超越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不幸的。万历被礼教道德约束,事事无法得偿如愿;张居正权倾朝野,抱负未尽,死后经营大部分付之流水。申时行践行中庸之道却招文官集团唾弃。戚继光被称为孤独的将领。李贽焚书与藏书自相冲突,惨淡收场。
作者用极其冷酷的语言诉说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在作者大历史史观下,大明王朝上层奉行儒家哲学以道德礼教约束人们,以人治代替法治。上层中庸之道、中层道德腐化、下层土地兼并,整个大明王朝已走向没落。
末尾作者提到了一国两制,写本段话时正值港乱,说明一国两制也不是万能的,要综合时代变化,改进制度,要目光长远。所谓合作共赢是发展的基石。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八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是一部非常好的人文作品,我也不是第一次读了。可是正如其他好书一样,每次读都会有收获。这次我联系他的另一部作品《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来读,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愚见。
我的答案是尽管进程会很慢,中国很可能仍然会走向商业化的社会而不是维持农耕文明。
原因是:人口压力。
讨论历史上的社会民族变迁很容易陷入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即究竟是文化的影响为主还是地理的影响为主,还是其二者混合的影响等等等等。。但是无论还是有一个比较量化的而且也是前提性的原因是比较少争议的,那就是人口压力。
两千年来中国经济中心逐渐南迁,从河洛到苏杭,这个其实应该是结果,原因是人口的逐渐南迁,以前瘴疠之地的湖南,福建,广东,因为北方土地几千年的耕作和人口繁衍而负担不起那么多的人口,到明清已经是帝国的重要省份了。倘若没有外敌的入侵,继续多出来的人口无处吃饭,而科技的水平又不能飞速的发展,必定导致往外洋移民。因为倘若科技水平进步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则空间扩张。
当然,这个过程绝对是残酷的。宗中国土地的历代帝国,其运行的纲领都是保护落后经济扼杀商业苗头,维持均衡。其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压力,故而百姓只要能温饱就可以了,其他一概免谈。这也是儒家思想为什么需要被封为至高标准,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在低技术条件下,无法靠极端低效率的法律程序来管理社会。可是当帝国最边缘的省份也人口辐轴的时候,因经济破产而不但爆发的全面战争,会迫使沿海的居民不断移居海外,而中央政权也将没有能力进行约束。华夏民族会因为生活所迫而象现在一样在泛太平洋地区扎根,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稳定贸易圈。
那么这个结论跟现在事实上的中国有何关系呢,结论是,发展科学技术以缓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是中国最重要的事情。因为现在地球已经太小了。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九
只能说粗略看了看这本书,并且发表了一些浅显略显幼稚的言论。
这不是正史,作者在写本书时带上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候可以帮助我解读一下人物。
其实我对万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我总觉得他也是小孩子气,想以一己之力动天下,后来发现哪怕是皇帝也是很难做到的。在看清楚自己的无能无力和渺小之后,他选择了放弃,他并不属于越战越勇的人。按理来说,张居正教出来的学生并不会太差,我就想说到底是被压抑了多少怨恨,才能在张死后由着百官一起清算他。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
这本书真的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在书中,你会参悟到一些历史的发展。
本人所学十分有限,尚不能参悟历史中的诸多奥义,只摘录书中部分内容作为启示。
读书摘录:
1当时正值台北影印出版了《明实录》,此书为明代史料的渊薮,自然在所必读。全书一百三十三册,又无索引可资利用,所以只好硬着头皮,在教书之余每周阅读一册。这一走马观花式的阅览就花去了两年半。
除此之外,参考奏疏笔记、各地方志,搜寻国内外有关的新旧著作,费时更多。此书从计划撰写到杀青定稿,历时七年,197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
2中国的过去,禁忌特多,所以说话作文时有隐晦,或指彼而喻此。或借古以讽今,这在明朝人更为惯技。
本书论述明朝此事,举凡有所议论臧否,都是针对十六世纪的历史而发的。
如果我要对今人今事有所议论,自当秉笔直书,绝不愿学明朝人的办法,否则就是违反了自己写书的目的。当然,另一方面,以古为鉴,今人也未尝不能得到若干启示。
3申时行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的经验;这种经验,使他深知我们这个帝国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践,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忧,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一帝国既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所以说来说去,施政的要诀,仍不外以抽象的方针为主,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朝廷最大的任务是促进文官之间的互相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
4要影响全体文官,申时行必须首先提供自己的的诚意。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也要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
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竞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
5他们要求这位守成之主与日常的生活隔绝,在仲裁争端中不狭带个人的嗜好和偏爱以引起更多的纠纷。
坦率地说,就是皇帝最好毫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
这种关系,已经由万历的曾叔祖弘治作出了榜样。弘治皇帝愈是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们就愈是称颂他为有道明君。
这样的一个皇帝,实际上已经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他应该做到寓至善于无形。
如果他能够保持感情与个性的真空,经常演习各种礼仪,以增强抽象的伦理观念,他就和上述要求恰好符合。
6与海瑞同时期的人所不能看清楚的是,这一段有关司法的建议恰恰暴露了我们这个帝国在制度上长期存在的困难:以熟读诗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人权。
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
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8在本朝的社会中,儒家的仁,类似于宪法的理论基础。全国的读书人相信性善,则他们首先就应该抑制个人的欲望,不去强调个人的权利。
9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作为行政的基础。
10受过被裁失业、与家人一起感受经济危机和被人歧视景况,才越来越把眼光放大,才知道个人能力有限,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一
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常听老师说起《万历十五年》,读完《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近代的衰败与腐朽,懦弱与自大,无疑可以从《万历十五年》中品味出来。
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平淡无奇,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一年一样平淡,但就在这平淡无奇的一年中,发生了很多细枝末叶的且极容易被忽略的事。这些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所在,也是将在得以掀起波澜的机缘。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事为将来孕育了祸根。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二
读《万历十五年》,让我这个本没有历史观的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作为“一本老的好书”,成功地帮我释放了仇恨,对那些刻板乏味的“新的烂书”——历史教科书的仇恨。恰好前几天还和朋友发牢sao: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其实并没有帮助我们形成历史观,历史课本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式手法麻痹了我们的神经,遮蔽了我们的视野,当然也怪自己不求甚解。
黄仁宇的《万》的开篇和叙述方式在我看来具有《百年孤独》之于小说写法的'魅力。将历史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活生生的一个个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没有读过类似的书,会让人产生时空错觉,那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万历皇帝的无奈和任性;海瑞、戚继光从政治军的理念;张居政的成与败……拉近了我们与历史人物的距离,阅读感觉上像小说一样容易上手。
可惜黄先生的大历史观:历史上表面看来极易忽视的事件(这正是我们的教科书所干的事),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由于我知识的匮乏和认识的片断性,所以无法融会贯通。甚至还有一些不同与作者的看法。
他写作本书的落脚点是,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无法补助技术之不及。我反倒认为,在我们没有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和有效的制度之前,不妨放低身段,用好这几千年的精华。当今的很多组织追求的高、大、上,实际上是空中楼阁,远远没有中庸的申时行来的实在。当然,这一点都不会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好感和认同。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三
看完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万历年间的历史有了一些认识。
历史书上的内容总是干巴巴的,远不如这些书内容有趣且容易被人理解。不过,总体来说,黄仁宇的说,还是相对偏学术一点,如果硬要扣字眼,读起来还是很费解的。所幸现在又不是学生,可以像晋代陶渊明一样读书——不求甚解。
整本《万历十五年》基本上是以张居正展开叙述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反倒是无关紧要的'角色)。张居正在万历年间可真是叱咤风云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物啊!他的确做了那么多好事,但是,同时也积下了太多的个人恩怨,以及与文官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他死后的下场,让人有一种深刻的感悟,那就是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后路,否则“连死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的内阁身份让他权倾一时,但是,却不可以权倾一世。这也充分证明了,花无百日红,当然。他的结局,也远没有申时行好——尽管在外人看来,申时行过于老诚,稳重,懦弱,怕事。
可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毕竟百人百xing。申时行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修养决定了他必须采取那样一种妥协的方法,来处理文武官员之间本已不可协调的矛盾。依我看来,这反而是最高的智慧。至少,从最后的结局来说,申时行得以善始善终。这绝对得益于他四平八稳的性格。否则,他一定会比张居正死得更惨!
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是张居正没有做到这一点。没办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改不了的。时代造就了他,但是也毁灭了他。这是《万历十五年》看后给我的最大的启示。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四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完全书,有种深深的压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精神解放重于一切,革新才能引导潮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x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十八大号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五
近期,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受益颇深。
此书内容丰富,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多个方面,作者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几个事件作为中心点展开叙述,从国家政治制度、决策方式、知识分子等,层层加以剖析,将他们置身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评述,冷静客观地探讨他们的功过是非,指出种种做法对将来的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作者看似随意着笔,实际上分析了晚明种种问题的症结,即以道德代替法制,整个国家发展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明清的衰落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原名直译为《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黄仁宇这样概述“无关紧要”:“1587,是为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这一结论,作者是通过一系列事件解读出来的:皇帝的'怠政、张居正的独断、申时行的中庸、海瑞的固执、李贽的无奈、戚继光的自强,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或郁郁而终,无不作为牺牲品遭殃受害。透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作者梳理的是大明王朝的体制和政治状况。事实上,黄仁宇的笔触并未局限于1587年,而是纵览了整个明朝,乃至可以透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与经济体制,追寻其衰落的必然原因。
《万历十五年》的章节安排几乎都以人物命名,万历皇帝属于最高统治者,而张居正、申时行是志在改进文官系统的皇帝顾问,海瑞是倡导复兴传统道德的地方官,戚继光是志在强军的武官代表,李贽则是一个思想的“离经叛道”者。
显然,人物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把人物与制度的故事放大来看,就出现了如下图景:万历皇帝独处权威的顶峰,但更大意义上却是皇帝制度的一种象征,受着道德治理规则的种种约束——祖宗成法、道德礼仪及文官系统的运作机理,这些约束不仅使他丧失了发挥个性创造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作为一个常人的权利,所谓“专制、无能、贪婪”也可视为万历在自我意志屡屡受挫之后的“消极怠工”。张居正和申时行官居首辅,张居正10年新政,最终只能在文官们的道德责骂声中草草收场。由此可见,人物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与制度互动过程中无所作为的悲哀,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与戚继光都不能以自己的行动分别使皇帝制度、文官制度(包括经济和法律制度)及军事制度得到改观。
我们渐渐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从小处看,1587确实是平凡的一年,然而从这小处看开去,我们将视线扩大到前后几百年,无论政治家张居正还是申时行,军事家戚继光还是思想家李贽,不管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明朝的衰落已经无可避免,而究其原因,则是明朝开国以来的各种制度和举措造成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这种状态从黄仁宇对张居正新政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只会造成文官系统内部利益的纠纷,但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引起技术的改进而只会被升级为道德问题加以解决,即用大而无当的抽象道德原则来掩盖问题和恢复平衡的状态。概言之,人物和制度的悲剧都源于一种“无法突破僵局”的悲哀。
在作者看来道德绝非万能,我们需要技术与法律这种方式来解决一些不需要道德出面解决的问题,道德的目的应是远大的,它是作为一个指引而非硬性的规定。如果将道德作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变化与活力丧失发展的机遇,二是对道德的挑战,这不仅不能使政策一以贯彻和实现,也会给社会造成动荡与不安。黄先生以史为鉴,警示今人,这也是他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也正如富路特先生在英文版中的序言所言:“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物。”
《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子,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他教给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方法。黄仁宇先生在谈到自己写作的《万历十五年》时曾说:“不仅可把历史看作一个链条,也可把它当作一个鸡蛋来剖开。”透过1587年这个历史横断面,我们不仅看清它的细节,更可以把握历史的主脉;不仅可以了解它的外观,更可发现它的深层结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黄仁宇倡导的“大历史观”的端睨。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读《万历十五年》,或许能启发我们换一个视角看问题,观察世界,回顾历史,透视人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或许会有许多真切的感受,或许有许多独到的发现。
当前我们身处中华民族的巨大转型时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越来越强大,这是我们每个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六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对万历皇帝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万历同样是一个失去技术手段皇朝的牺牲品。
黄仁宇先生以六个典型的人物、七篇文章来解释这一观点。
七篇即是万历年间的七面镜子,黄仁宇用它照出了明朝,照出了中国的二千年。
黄仁宇说:中国的症结无非是用道德代替技术。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黄仁宇先生也指出,道德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头兵,而应该充当社会的最后防线。当技术,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够解决时,我们不要动用道德。
因为法律诚可贵,道德价更高。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七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向我们推荐过《万历十五年》,还给我们讲过许多首辅张居正的故事,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来品读一番,实在是可惜,终于借此机会我能好好的来体会一下其中的韵味,并荣幸的发表一下我对它的感想。
首先,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名叫做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不禁让我感到一丝疑惑,“无关紧要的一年”?那又为什么还要写它呢?带着这丝疑惑,我情不自禁的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这才让我意识到万历十五年并不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年,用文中的话来说是“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里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可能是带着对高中语文老师所说的故事的好奇,再加上有好多人对我推荐过这本“好书”,导致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我读起这本书来味同嚼蜡,好不容易硬着头皮读完了,却不以为然,对网络上对这本书清一色的好评也无法苟同,相反我十分赞成金庸先生对《万历十五年》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其实并没有世人所认为的那样好。
《万历十五年》,它选择万历十五年来代表中国制度上落后于欧洲,说主因是中国不以数字来管理国家。但其实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去世还不过五年,张居正的善政还没有遭到败坏,以万历十五年的中国来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远远的走在前面。至少,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大城市远比伦敦、巴黎要更加卫生、干净和先进。
中国当时的主要缺点不是不用数字来管理国家,而是明朝中央集权、君主权威至上的中国政治(明太祖手上建立的君主绝对专制),张居正重视“制度”、“法治”、“公平”,即使在封建统治下,也能很好地管理中国这样的大国。他注重“循名责实”,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大致上便是“实事求是”。《张居正》虽是小说,但在我看来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
黄仁宇先生的“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之论,则隐隐包含着“历史命定”、“必然趋势”的意味。如此一来,历史上的所有罪恶,人民遭受的一切苦难,似乎都可以淹没在这个“合理性”中,忽略不计。读了整本书,我的唯一感受:全中国就那2万多官员和皇帝是活物,他们按照先哲的指示,决定着国家乃至民族的未来,其他的行尸走肉已经完全丧失了自主意识和现实影响力了——这绝不是象我这样一个接受马列毛史观的人说能接受的。而且他以西方和现代的双重中心论评判古代中国,认为古代史既已先验地指向近代中国的失败结局,所以凡事无不荒谬;但是他又以历史目的论和历史意志论观察现代中国,相信现代史最终必将指向未来“数目字管理”的理想制度,所以凡事无不合理。前一种思路认为历史无处不错,后一种思路又认为历史处处不错,前后相互矛盾,按照后一种思路,凡是发生过的历史都是合理的,那古代中国的制度为什么就不合理呢?一种延续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天下又哪有合理的制度?更何况近代西方文明也不过才崛起数百年,而且黄先生一再强调从技术而非道德角度看历史,但我觉得他的错误其实不在于不讲道德,而在于不懂得讲技术,看上去解释了一切,实则说了等于没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台湾学者江政宽所说的“他以叙事史学的手法,在学院的历史书写主流之外,为我们铺陈了一条探究历史的可能道路,而这也是当前中文历史书写里最为欠缺的。”总而言之,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八
最初对这个书感兴趣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作者黄仁宇的传奇人生,我是赞同人生要有不一样体验的。所以一个当过军人的学者,一个颠沛流离远走异国的历史学家,这本身对我就是有吸引力的;二是因为评论说这个书和我们以往看待历史的视角不一样啦,研究的很深入啦什么的。能从和我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这一点也是很吸引我的。
我对这个书最大的感受,还是从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中看到的,吴晓波说,仅有经过细节式的历史素描,才可能让时空还原到它应有的错综复杂和莫测之中,让人的智慧光芒和美丽,以及他的自私愚昧和错误,被日后的人们认真地记录和阅读。(说实话,我认为对于离我们远的历史,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因为抽离和宏观天然就多。可是对于激荡三十年这样的书,仅仅才过去三十多年,当事人都还在,这种时候细节就显的不是很重要,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野和宏观上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才是最难得的。在这一点上我有些苛求了)。
黄仁宇对于历史细节的把握源于他对历史第一手资料的潜心研究,这种态度在此刻浮躁的年代越来越少了,虽然我们并不是一代人。这个书语言平实生动,并没有晦涩之处,所以一般人都看的明白。可是其中所表现的逻辑却不像他的语言那么简单。我读历史也不算少了,可是我对这个书最多明白了六成。如何去认识历史,怎样去认识历史,这个东西我此刻也还不明白,但黄仁宇给了我们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这样也能够啊。我觉得这个书是扎实的,也是趣味的。
三国演义的第一句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此定下了三国的基调。万历十五年的开头,也定了这本书的基调,就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从事情的微小发端,从而进一步能预见到之后的演变,这就是读史明智的缘由,这也是基于对长期历史演变的深刻理解而提炼出的历史性规律认识。读历史的确是明智啊。
万历当皇帝其实挺失败的,想做的事情一件没做成,不想做的事情却得天天做。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皇帝的日子久了,增加的也仅仅是不做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依然做不了。这也是因为当时的政治气候决定的,文人集团过于势大,程朱理学深入人心,那个时候什么最大,不是皇帝,是礼法是制度,任何人都逾越不得。
张居正有多优秀自不待言,可是生前如此风光,死后却如此萧索,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得不出能够一句话总结的原因。可是我想到了俾斯麦,他在位时纵横捭阖合纵连横,让德意志始终处于最主动的外交地位。但他一退休,他的那套体系土崩瓦解,德国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由此导致了一战。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不能建立一套长久的体制和政策或者在政治体制中找到适宜的接班人呢,总是政治过渡的这么不顺畅。以儒家的观点就是没有以德服人,还是不够优秀的。
反观申时行,不似张居正那般锋芒毕露一手遮天,但申时行是懂得进退为人为官之道的。他们最大的差别不在本事上,在为人之道上。我其实最佩服的是汾阳王郭子仪了,那是几千年中国历史人物的典范啊。
还有两个人的比较很有意思,就是海瑞和戚继光,虽然他们是一文一武毫无关联。我想比较的其实是海瑞的不合实际和戚继光的实事求是。海瑞和社会政治现实格格不入,我们能够敬服海瑞的高洁,但我仍质疑海瑞的做法对社会有什么进取作用。而戚继光呢,在明朝军制如何落后的情景下,充分的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现实,从不做不可能做成事情,不空想做实事。明朝有此名将,军事上却难有进取,不得不说,中华历来被外地入侵都是内部不团结的时候。武将有好下场的比例比文臣少啊,看来还是得读书啊。
至于李贽,我没什么想说的,以前小时候看到李贽估计会说一些肤浅之言,可是这次看了之后,我却不敢说什么了,以后看了他的书或者有更深刻的了解再说吧。
这个书挺好的,以后有机会还要重读。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十九
记得上大学时“国学”兴盛,有一次在图书馆无意中翻到《万历十五年》时就被它深深吸引。作者借万历十五年这发生的看似琐碎的事情作为线索展开叙述,全面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个人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中国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游牧民族的节奏,明王朝已走到沉没的边缘,落日余辉,败落已经是无可逆转的事了。
作者选择的人物很具代表性,他们看起来都认识到了帝国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也曾满腔热情试图扭转帝国的命运。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传统,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全书第一章从皇帝自小被安排好的成长环境和聪颖好学写起,他却最终清算了自己的老师和首辅张居正,想获得自主的权力,最后发现皇帝只不过是一切祖训和旧制度的执行者而已,并不能决定国家的方向。第二章,继任首辅申时行努力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折中劝和,小心谨慎地维持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使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这种过于保守的施政策略使国家发展陷于停滞。第三章,皇帝为立储一事与群臣互不相让,在认识到无法实现个人意志后,对朝廷官员采取疏远、消极应付的态度,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百官失去了效忠的意义,也采取消极敷衍的做事态度。第四章进一步借内外政的大事表明了皇帝不能以个人意志做出决定而实际决定于群臣,活着的皇帝个人和他已死去的祖宗没什么区别。第五章清官海瑞希望恢复洪武皇帝时的制度和风气,然而这样做无疑与社会时代相悖离,虽然道德值得敬佩但无法真正施行。第六章从一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角度叙述了明朝武官处于被文官压制的境地,而无法有所作为。第六章社会名人李贽的思想与社会的冲突,其实是儒家内部思想派生出的心学与传统朱熹理学的对立,然而李贽的思想虽然批判时弊,但并不能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故而本质上无法改变社会反而显得自相矛盾。
作者认为,封建王朝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明朝晚期的症结所在,这正是大明王朝乃至所有的封建王朝晚期需要改革的地方。制度已然极为落后,财政与官僚组织松散,导致国家实力空虚,而微薄的薪水又导致文官阳为道德,阴为私利,实际主导国家的文官集团都处在此种阴阳冲突之中不能自拔,任何企图的改变都遭到了强烈的攻击和反对。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官戚继光、思想家李贽从个人的角度面对混乱的现状希望有所突破和改变,或者凭借道德的力量恢复平衡,但种种努力在对抗现实的庞大群体时都显得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因为他们既然无法改变制度,就无法避免的遭到来安于此制度的文官的攻击,所以即使是小的改良也无法推行,小心谨慎地保持平衡也不可能,国家此时的衰落已不可避免,唯一的问题只是时间而已。
读完全书,有种深深的压抑感,我唯一得到的结论是:精神解放重于一切,革新才能引导潮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今天,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政治改革、医疗教育、廉政建设等等,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按部就班,有人在扯淡,正如xxx说“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十八大号召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求真务实,勤俭节约,不说空话,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重塑一种既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简单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民生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先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二十
1587年,在近三百年的大明历史中,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只是历史长河流淌的一瞬,它没有1368年开国的波澜壮阔,也没有1644年国破的哀伤,这一年,万历发现他不管怎样都难斗过手下的文官集团,他开始消极怠工了;这一年,是张居正去世后的第五个年头;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走了,随后不久一个奇人海瑞也跟他去了,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死几个人是极其平常的,然而这个普通的一年却是整个大明王朝走向死亡的转折点。明朝在我整个历史上是极其重视考试的一个王朝,考取功名是万千学子为其奋斗一生的路,文治在这个朝代发展到了极盛,而这个极盛的点,又让万历碰到了,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发展,从嘉靖后期,经过了徐介,高拱,张居正的历位首辅不懈努力,在皇权与文官的拔河比赛中,皇帝终于发现,他已经再也没有取胜的可能了,文官集团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这一年,世上已经没有了张居正,到这一年,经过对他的反倒清算,他的幕僚已经清算的差不多了,万历从小时候像神一样敬畏这个老师,到认为他是玩弄权力的大奸,对已经去世的他投去了最大的愤恨,然而到这一年,万历终于明白,他满以为那些大臣的对张居正的反倒清算是为了大明的礼仪,大明的前途而努力的,原来所有的礼仪道德全是空的,他们也只是为了权力,没有了张居正对他的限制,这些大臣对他的限制更厉害了,所有的斗争无非是披着道德的外衣而为获得权与力的斗争,于是万历失望了。
这一年,所向披靡,无敌于战场的戚继光去世了,横行战场四十载,打的倭寇闻风丧胆,吓得蒙古骑兵十几年,不敢犯境的战魂消失了,他享有作为军人的最高荣誉,然而这样一位将领却是,孤独的!看到自己的上司俞大猷及下属的不幸结局,他迷茫了,他是一个战争的强者,然而面对着文官集团的统治,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弱者,武将在文官眼中终究只是一群不懂礼法的匹夫,文官集团希望通过道德的控制使天下太平,如果不能则就是丢脸的事情,那么好战的武将必定不会得到他们的青睐!戚继光费尽心机的找到了张居正这个后台,给张居正送美女以来保安稳,对官员大肆宴请,送礼走动,对于一个武将来说,算是极其悲哀的事情,他只是懂得一个法则,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只有留着性命,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对于海瑞这个奇怪的人,却似乎永远不懂这一点。海瑞是一个精神的领袖,在道德的这块土地上,他无疑站在了制高点,他绝对的洁身自好,绝对的不贪一文,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是无用的,这位对于官员来说是“海阎王”,对于百姓来说是“海青天”的人,无论对与谁来说,都会承认他是道德的楷模,在精神的领域无不佩服,他把嘉靖骂的暴跳如雷,他骂满朝文武皆服人也,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他能得到什么呢,毫无疑问的是打击,一再的打击,不要说在当时的官场他混不下去,就是到一千四百多年的今天官场他任然混不下去,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性。海瑞是个好人,然而这个好人却没什么用,因为他脱离了物质的承载限度。
人都会有阴阳两面,“阳”的一面就是我们可以到处标榜的礼义廉耻的道德,“阴”的一面就是我们想获得的私利,“阳”与“阴”的关系相辅相成,道德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如果当把道德升的越来越高,物质降的越来越低的时候,那么也就违背了人性,必然构造出一堆道貌岸然的人。大明王朝是一个基本上完全靠道德的约束维持统治的朝代,所有的法制完全要给道德让路,所有评判的标准不是,是不是违法,而是是不是合乎礼仪,当这套制度发展的顶端的结局,必然是造成一滩死水的和气,有人扔个石头,波澜一起,一切也就要开始烟消云散了。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2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