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大班教案(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6:09:08
小蝌蚪大班教案(精选13篇)
时间:2023-11-29 06:09:08     小编:JQ文豪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通过查阅这些教案范例,可以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一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很多小朋友都对昆虫很感兴趣,所以特设这个活动让小朋友认识青蛙。

1、明白青蛙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爱护、关注小动物的情感。

2、观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过故事《小青蛙找妈妈》了解青蛙从卵变蝌蚪最后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3、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过程,青蛙为什么是益虫?

青蛙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一、谈话活动

引导幼儿欣赏图片并提问: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

2、这些青蛙平时都是吃什么长大的呢?

3、你们害怕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会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吗?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请幼儿仔细观察青蛙图片、模型,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通常为经绿色,趾间有薄膜相连,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

2、集体探索:你见过青蛙,听过青蛙的叫声吗?说说青蛙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

三、探索青蛙生长过程

1、出示《小蝌蚪找妈妈》挂图,讲述故事。

3、幼儿复述故事。

4、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玩法:小朋友围成圆圈站好,老师一边出示字卡一边说:青蛙妈妈产下许多圆圆的卵(幼儿蹲下双手抱腿,头低下,做圆圈形状),又成小蝌蚪(幼儿小跑步双手放在身后做摇摆状),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幼儿伸出两只胳膊继续小跑做游泳状),又长出两条后腿(幼儿把两腿分别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儿做蛙跳状,嘴里学青蛙叫声:呱呱呱)。

1、在本节课中,小朋友学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变过程。幼儿在本节课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了。

2、本节课少讲了青蛙的益虫,教导幼儿要从小保护它们

3、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先告诉大家环境在不断恶化,但有些小动物还是坚持自己的工作,帮人们捉害虫,引入本篇课文。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二

1、学习合理布局画面,独立制作图书。

2、使幼儿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1、活动前幼儿观看过图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3、水彩笔、剪刀、胶棒人手一份

一、出示范本提问式导入主题

二、教师示范讲解图书的制作的要点及具体要求

1、把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沿虚线剪下粘贴在每页的合适位置,

2、在每一页图书的画面适当的位置添画上小蝌蚪,使小蝌蚪与各种动物妈妈能相呼应。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作画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和鼓励。

四、分享作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图书、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图书。

五、活动延伸

继续饲养小蝌蚪并记录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轻松的记住了歌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三

1、尝试有感情地进行故事对话,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看待问题要全面。

活动准备。

黑板、磁铁、故事图片。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设计意图]以提问形式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

二、展示图片,师结合图片帮助孩子理清故事情节发展,幼儿仔细倾听,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倾听故事进入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通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锻炼语言能力,丰富语言积累,体会故事中语言的魅力。

1、出示背景图,师指背景图有感情地讲故事第一段,引导孩子进入故事情境。

2、学习第二至六段,用图卡结合的方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帮助孩子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学习故事中的对话,体会小蝌蚪急切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这几段中,对话的结构是重复的,但内容是丰富有变化的。我不变的内容用重复的图片,变化的内容用不同图片的形式呈现,让变化一目了然,降低幼儿记忆的难度。

3、图卡结合,讲述故事最后一段,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喜悦心情,并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三、尝试让幼儿讲述故事对话,引导幼儿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有感情共鸣意识。通过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小蝌蚪的心情,引发幼儿感情共鸣意识的自然流露,从而很好地锻炼了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

四、引导幼儿理解事物要全面的道理。

[设计意图]大班孩子看问题,理解事物还是不够全面,而且他们对这种意识也不强。通过对小蝌蚪几次认错妈妈过程的学习,启发孩子思考,看待问题学会完整全面,是对孩子能力又一次的提升,让孩子不知不觉增强这种意识。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四

1.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能用简笔画表现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尝试将其做成连环画。

3.与同伴协商,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任务。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1.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故事磁带,录音机。

2.幼儿在课外画过鱼、鸭子、鹅、乌龟、青蛙等,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3.绘画纸若干、彩笔、油画棒、订书机。

一、开始部分:

1.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为画连环画做准备。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最后终于找到了青蛙妈妈。

3.师:如果我们把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角色和内容一幅幅画出来,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了解什么是连环画。

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

教师出示一本连环画,让幼儿欣赏。

小结:连环画就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按顺序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怎样制作连环画。

a.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幼儿讨论《小蝌蚪找妈妈》有几个情节。

第一幅应该表现什么?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幅呢?

小结:第一幅表现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草上产卵。

第二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鸭妈妈。

第三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鱼妈妈。

第四幅是小蝌蚪遇见了乌龟妈妈。

第五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鹅妈妈。

第六幅是小蝌蚪遇见了青蛙妈妈。

b.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c.装饰封面。把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了。

d装订。

3.商议分工,合作进行连环画制作。

b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教师对幼儿提出绘画要求,巡回指导。

c装订成册。

三、结束部分:

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流,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绘画成连环画,装订成册,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欣赏。

春天的自然角里养了许多小蝌蚪。小蝌蚪是孩子们常见的小动物,这贴近幼儿生活。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幼儿熟悉的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所以选择这个故事进行连环画的制作比较适合大班年龄的孩子。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在制作连环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分工讨论热烈,能根据自己的喜爱和能力,分工合作。但在活动中,有5名幼儿年龄较小在绘画上还有所欠缺,在今后有待加强。还有就是如果每个幼儿能独立完成一本连环画制作会更好,孩子会更有成功感。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五

1、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2、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环境与材料1、小蝌蚪若干。

2、观察记录本、笔若干。

3、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

4、《科学》下p.2~3。

一次备课一、了解幼儿对小蝌蚪的认知情况1、你知道小蝌蚪从哪儿来?

2、它长大了会怎样?

二、观看青蛙产卵的情况1、出示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让幼儿在观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2、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三、认领小蝌蚪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欢吃什么?

4、请幼儿按组认领,分别放在自然角的鱼缸里饲养,记录下领养的日期,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四、看画册《小蝌蚪长大了》

1、让哟额看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图中不同种类的青蛙,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讲一些自己认识的青蛙的生活习性。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六

1、观察小蝌蚪的生长变化,培养幼儿持久观察的兴趣。

2、学习饲养、照顾小蝌蚪的方法。

2、观察记录本、笔若干。

4、《科学》下p。2~3。

一次备课。

你知道小蝌蚪从哪儿来?

2、它长大了会怎样?

1、出示教学挂图《小蝌蚪长大了》,让幼儿在观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

2、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学一学,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欢吃什么?

4、请幼儿按组认领,分别放在自然角的鱼缸里饲养,记录下领养的日期,鼓励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1、让哟额看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给幼儿介绍图中不同种类的青蛙,它们有什么特点。

3、教师引导幼儿讲一些自己认识的青蛙的生活习性。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观察在前,教师引导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结合季节特征来选择和设计活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排图的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的说先长前腿,有的说先长后腿,各抒己见,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在设计活动时我注意使用了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及引导教学法,能够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维。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不知不觉对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产生了兴趣。而游戏体验法,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慢慢长大,小朋友爱护小青蛙的快乐心情,进一步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有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和幼儿进行怎样保护青蛙的讨论,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表现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主要情节。

2、引导幼儿用与物体相应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重点: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成6幅连环画。

难点:注意远近、大小关系,合理安排画面的能力。

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鸭子、鱼、乌龟、鹅、青蛙图片,图画纸,油画棒。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已经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今天我们把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内容画出来,每一段故事画一张画,连起来就叫连环画,让别人把几张画连起来看就知道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观察主要角色的特征。

幼儿讨论,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我们把故事分成6幅图,在画的右下角标上数字。

画之前,请幼儿先想好如何构图。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主要角色画在纸的中间,注意添画与主题有关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动物形象和设计画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与邻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赏并讲述故事内容,选出画的最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并让幼儿介绍作画经过。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八

1、学习合理布局画面,独立制作图书。

2、使幼儿体验分享阅读的快乐。

1、活动前幼儿观看过图书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

2、幼儿自己画好的《小蝌蚪找妈妈》故事背景、各种动物妈妈的半成品图书,人手一本,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文字幼儿人手一套,教师示一本。

3、水彩笔、剪刀、胶棒人手一份。

一、出示提问式导入主题

二、教师示范讲解图书的制作的要点及具体要求

1、把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文字沿虚线剪下粘贴在每页的合适位置。

2、在每一页图书的画面适当的位置添画上小蝌蚪,使小蝌蚪与各种动物妈妈能相呼应。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作画情况及时给予指点和鼓励。

四、分享作品

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欣赏图书、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图书。

五、活动延伸

继续饲养小蝌蚪并记录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九

活动目的:

1、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一些生活习性。

2、大胆创蝌蚪成长的舞蹈动作,体验创编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录音机、磁带、小青蛙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让幼儿随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进入活动场地。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vcd幼儿舞蹈《小蚂蚁》引题:

问:你们知道舞蹈里小朋友是模仿什么动物做这些动作的呢?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1、出示图一

(1)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在干什么?

(2)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先长出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二)

(3)小蝌蚪接着长出什么呢?(幼儿回答后出示图三)

(4)最后小蝌蚪长成什么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四)

(三)指导幼儿创编动作: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试试看把小蝌蚪的生长过程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1、创编小蝌蚪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泳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请全体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

2、创编小呼天抢地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后)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3、创编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

(1)谁能编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动作?(请个别幼儿创编)

(2)师简评幼儿创编情况

2下一页

(3)放音乐全体幼儿自由表演

(四)让幼儿学习将自己的创编的几个舞蹈动作结合起来,组成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1、放音乐请个别幼儿学习创编舞蹈。

2、师和幼儿共同评价表演幼儿的创编情况

3、师与幼儿共同讨论选择动作创编成完整的舞蹈《小蝌蚪长大了》

4、放音乐,师带着幼儿一起学习表演舞蹈两遍

5、师简评幼儿表演情况

三、结束部分

2、放音乐,幼儿跟随老师表演并出声场。

上一页1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十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3)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十一

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2、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和各种动物的基本特征。

3、学习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表演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学习包书;

各种"妈妈们"的头饰、小青蛙的头饰;教学挂图。

1、教师边出示画面边配乐朗读全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指导幼儿复述人物对话,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表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

3、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可边拿手中的小图画书边讨论):

(1)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对话时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2)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各有哪些不同?

(3)小青蛙的生长变化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可让幼儿边找材料边求得答案。)

(4)最后请各组派一人来分别回答这些问题。

4、引导幼儿自由组合成几个表演组,自己创设场景表演故事情节,教师当"妈妈"的角色,参与表演,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表演。

5、让幼儿自己选择故事某个情节的画面作画。展示幼儿的画,让幼儿画好的作品与其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语言活动,讲了一则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故事内容简单,容易让幼儿理解,易懂,采用的是鼓励,引导学习方式。

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基本上理解了故事内容,并很积极的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故事的兴趣也很高,在回答问题时老师不光让举手的幼儿回答,还向没有举手,表达能力不太好的幼儿提出了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只要说对一半也进行了鼓励。

如果让我再一次上的话,我会加关于故事的动画片,光盘上只讲了故事 ,没有画面。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十二

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 ,在阅读中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 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

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丰富 词汇又宽又大)

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教育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小蝌蚪大班教案篇十三

1、通过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看分合式列算式。

2、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写有5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背景图一张、活动图片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各一张,小蝌蚪六张(大小颜色等各有不同)。

1、复习5的组成(出示背景图)以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导入,让幼儿观察有几只小蝌蚪,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由此列出5的分合式。

5

14。

23。

32。

41。

分别遇到鸭子、鱼、乌龟、大白鹅、青蛙,要求小蝌蚪分别根据自己身上的特征(大小及有无蝴蝶结),列出5以内的算式,只有回答正确,才告诉它们该去哪找妈妈。

鸭子1+4=54+1=5。

鱼5-1=45-4=1。

乌龟2+3=53+2=5。

大白鹅5-2=35-3=2。

3、“开火车”游戏。

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它们也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和妈妈一同坐上小火车,去农田里捉害虫保护庄稼”幼儿扮演小蝌蚪,人手一张火车票(5以内算式题卡),算出得数,坐上相应数字的“车厢”,排成4路纵队“开火车”。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的童话故事,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幼儿喜爱。本课程用这个幼儿耳熟能详的故事内容贯穿始终,用故事设置了游戏情景,借助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来逐步提出问题,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当中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709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