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专业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06:45:20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专业21篇)
时间:2023-11-29 06:45:20     小编:温柔雨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保障。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准确、简洁、有条理的总结呢?在这里,为您推荐一些经典的总结样例,它们或让您受益良多。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一

本课是针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应用题归类解析——追及问题)设计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2、熟练掌握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学习习惯,从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观察、分析、归纳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信息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

1、重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找出等量关系。

探究式。

1、行程问题中有哪些基本量?它们间有什么关系?

2、行程问题有哪些基本类型?

行程问题应用题是中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很重要的一类,学生难以理解,不容易掌握。行程问题的题型千变万化,导致许多学生感到束手无策,难以适从。其实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行程问题应用题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追及问题、相遇问题和航行问题,而且三个基本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保持不变。

解:设x秒后乙能追上甲。

根据题意得5x—3x=100。

解得x=50。

答:50秒后乙能追上甲。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

中的同时不同地问题,以后遇到此类题,该如何解决。

分析:这个问题中,由于黄色马先跑1s(此时棕色马未出发),经过1s后棕色马再开始出发和黄色马同向而行,后来棕色马追上黄色马了。因此两马所跑路程是相同的,但由于黄色马先跑了1秒,所以就产生了路程差,那么这个问题就和前面例1一样了。也可以这样想:棕色马的路程=黄色马的路程+相隔距离。

解:设x秒后,棕色马追上黄色马,根据题意,得6x=5x+5解得x=5答:5秒后,棕色马可以追上黄色马。

小结:针对本题进行小结、归纳,它属于行程问题应用题(追及问题)。

中的同地不同时问题。

归纳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审—通过审题明确已知量、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

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直接或间接);

列—依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求出方程的解;

验—检验求出的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并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答—注意单位名称。

解答由学生完成。

本节知识归纳:

1、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在直线运动中两者路程之差等于两者间的距离;

2、而在圆周运动中,若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则二者路程之差等于跑道的周长。

3、用示意图辅助分析数量间的关系便于我们列方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能熟练寻找追及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追及问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二

从试题结构看,共分三个大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相对来说试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答卷来看,存在以下问题:

如:最后计算题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出错和一大题的一半出错.

填空题7题和10题,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理解不透彻。

根据题意列方程审题不清。

如:选择题14和15题有关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定理的考查好多学生出错.15题是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和整式方程,分式方程的考查,包括有优生都出错.

对于95%的学生证明步骤依然是他们的弱点,是初三阶段的训练目标.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需采取以下措施:落实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的书写及解题格式的规范程度,针对我们班及格人数和其他班有差距,需要加强及格边缘学生的个别关注,尤其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机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关注,使每个学生都能克服其缺点以提高学习成绩.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2.实际比计划节约。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

4.乙数比甲数少。

(二)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三)复习题:

找关键句,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6。

1、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句。

2、分析题意。说数量关系式。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单位“1”知道吗?

4、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6、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7、检验: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6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3、教学“练一练”

(1)做第1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2)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三、补充练习:

1、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75%比30的25%多1.5,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25%比它的75%少30,求这个数。

2、对比练习。

(1)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2)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a、独立练习,小组交流。

b、指名板演,师生评议。

四、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练习四第5-8题。

1、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2、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四

销售问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比较了解,但对其中的一些概念并不是很理解,因此教学中应该对这些概念作出解析。比如什么是进价,什么是售价,什么是利润与利润率等等,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搞清楚,否则进难于进行教学。对于公式:

利润=售价—进价、利润=进价×利润率。教学中必须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

对于例题方面,学生对于盈利25%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进价的25%还是售价的25%?有的学生不理解。同样亏损25%是什么意思也不太理解,教师在此必须作出解析。否则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学中要预见到学生什么地方会不理解,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方向。只有这样为学生所想,帮他们解决疑问教学才能有效果。

总的来说,按上面的设计,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还可以,但对一些变式问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不够。

本节课的设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开头的幻灯片的有关的销售广告语“跳楼价、大放血、5折酬宾、入手,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兴趣点,在课件中,利用图文并冒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总的来说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在销售问题中对于一些含有利润率的应用题,学生不太理解也不会做,比如课本p108的第4题,部分学生不知怎么去找出等量关系,这也说明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好,这是我们教学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五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一)》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和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解答经验及解题方法。本课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复习题引出例题。复习题: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五分之四。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列式计算,交流是怎样想的?这里学生有两种种解法:(1)用方程;(2)按比例分配。针对方程的解法和学生一同回忆用方程解答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写什么?这时我把复习题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五分之四”这个条件改成“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让学生自己解答,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学生很轻松的解决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解答,使学生体会到用方程解答的好处;第二次引导学会上比较复习题一例题在题目及解答上的异同,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成系统。在巩固练习的安排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题:梨树和桃树一共有96棵,根据下面的条件算出梨树和桃树各多少棵?(1)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5倍。(2)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五分之一。(3)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0%。引导学生将此题的三个条件相比较,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倍数、分数问题的联系。

本课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生成资源我处理的较好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用方程解答,但在方法的多样化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还要处理好解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一节课下来,觉得自己上的比较累,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那么满意。

这个例题是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量,以及一个数量比另一数量多(少)百分之几,求另一个数量(单位”1”)”的实际问题。

例题教学,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在交流中完善精致化。先画什么?(单位1,九月份用水量)再画什么?十月份用水量这条线段画多长?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比九月份节约20%”:节约的用水量是九月份的2/10或1/5。学生修改线段图的过程实际也是进一步理解题意的过程。

课堂上老师最累和学生最怕是找出适合列方程的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中各线段,在各线段的关系中寻找等量关系,仍有部分学生有困难。学生提到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节约的用水量。我没有引导学生及时选择合适的,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进行列方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尝试中找到适合的等量关系。在全班交流中明确等量关系。

这个环节让我真切感受到部分学生对于寻找数量关系有困难。猜测着可能他们不清楚题目中的数量,也可能不会选择哪个数量关系式才适合列方程,还可能画线段图本身对他来说就是很困难的。到底平时作业不可能每道题目去画线段图(而且学生画线段图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部分学生来说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式困难啊。

正确检验也是本课的难点,不是所有的学生掌握,也没有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其中检验是否如何“比九月份节约20%”这个条件,这种检验方法掌握的学生不多。

后来,从小学数学教学网上看到有老师这样设计了准备题:

440×80%   440÷80%   440×(1-80%)。

与其他老师有同感,觉得这样的填空设计非常富于启发性。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量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设计理念: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开门见山,

1.教学例4,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强调:原价是单位“1”,原价×折扣=现价,区别降价多少元。

学生观察场景图。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导检验,沟通联系: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

启以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学生讨论。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验算,再交流检验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

学生解答后再解读方程:你是怎样列方程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列方程解答。

四、拓展提高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学生说出每种商品打折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的第2题。

先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学生回答。

4.做练习三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学生先相互说一说,再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商品的原价、现价、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自己计算商品的现价或原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七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演练、合作探究,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运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1、重点:经历探索具体情境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以上重点也是难点。

3、关键: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投影仪,每人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了和一个支架。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n件,讨论下面问题:

这个人买了n件商品需要多少元?

教师活动:

(1)把学生每四人分成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参入学生中一起探究。

(2)教师对学生在发表解法时存在的问题加以指正。学生活动:

(1)分组后对活动一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并发表解法。

解:2.2nn100。

2.2100+2(n-100)n100。

问题转换:

一种商品售价为2.2元/件,如果买100件以上超过100件部分的售价为2元/件,某人买这种商品共花了n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这个人买这种商品多少件?

(2)如果这个人买这种商品的件数恰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教师活动:同上学生活动:同上。

解:(1)n220。

100+n220。

(2)=0.48nn=0。

100+=0.48nn=500。

本活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根质地均匀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个支架。

2、分组:(4人一组)。

开始做下面的实验:

(1)把直尺的中点放在支点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直尺两端各放一枚棋子,这时直尺还是保持平衡吗?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然后记下支点到两端距离a和b,(不妨设较长的一边为a)。

(4)在有两枚棋子的一端面加一枚棋子移动支点的位置,使两边平衡,再记下支点到两端的距离a和b。

(5)在棋子多的一端继续加棋子,并重复以上操作。根据统计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以上实验过程可以由学生填写在预先设计的记录表上。

实验次数棋子数ab值a与b的关系。

右左ab。

第1次11。

第2次12。

第3次13。

第4次14。

第n次1n。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1、课后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活动问题,并举出几个例子。

2、课本,第110页活动2。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八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二课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有理数、整式加减之后,以及在第三章2,3小节已经讨论过由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决一元一次方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选择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设置了探究点,引导学生利用方程为工具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全章所强调的以方程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一方面通过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进一步突出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在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在更高层次上得到提高,为以后几节列方程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埋下伏笔。

基于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模型,让学生知道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通过探究活动,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思想;

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七年级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具有“模型”功能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

3、育人思想;

通过对盈亏问题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与刻苦钻研的顽强毅力。

4、教与学的困惑、对策;

我的困惑。

1、一部分学生不习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偏爱算术方法;

2、学生掌握等量关系较弱,等量关系式列不出来,影响方程成形。

3、书写格式不规范,解方程过程中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经常出错。

优化对策。

1、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数学课堂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列方程简单;

2、选择能充分展示用方程解题思维上独特优势的练习题;

3、设计有坡度,使学生会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个问题,通过解决此问题有助于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1、教学模式:安康市初中数学“四环五课”型第二类概念课教学模式,即情景诱导—探究指导—展示归纳—变式练习。

2、探究提纲简洁明了,层层深入。使学生能够在完成第一个题目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第二个题目;在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题目的基础上。又能独立完成第三个题目。

3。变式练习是在探究题目的基础上,通过改编得到的,着重体现了以探究为依据,以变式为重点。

1、在“情景诱导”中,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通过智慧和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结合授课内容,凭借图画、音乐、表演等手段,使学生有感、所悟、所惑、所想、所动。

2、在“探究”中,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和推理,积累多样化的数学经验,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1、设计时充分考虑师生互动性。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评价要客观全面,面向全体,注重全程,以达到了解,促进,激励学生的作用。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九

由"倍数关系"等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配方法或公式法或分解因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1.重点: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2.难点与关键: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

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

星期一二三四五。

甲12元12.5元12.9元12.45元12.75元。

乙13.5元13.3元13.9元13.4元13.75元。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解: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

则解得。

答:(略)。

二、探索新知。

上面这道题大家都做得很好,这是一种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量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那么还有没有利用其它形式,也就是利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解应用题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问题.

老师点评分析:直接假设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率为x.因为一月份是1万台,那么二月份应是(1+x)台,三月份应是在二月份的基础上以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的同样"倍数"增长,即(1+x)+(1+x)x=(1+x)2,那么就很容易从第一季度总台数列出等式.

去括号:1+1+x+1+2x+x2=3.31。

整理,得:x2+3x-0.31=0。

解得:x=10%。

答:(略)。

以上这一道题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等为背景建立数学模型是一样的`,而我们借助的是一元二次方程为背景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类型.

例1.某电脑公司20xx年的各项经营中,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95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营业额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

分析:设这个增长率为x,由一月份的营业额就可列出用x表示的二、三月份的营业额,又由三月份的总营业额列出等量关系.

解:设平均增长率为x。

则200+200(1+x)+200(1+x)2=950。

整理,得:x2+3x-1.75=0。

解得:x=50%。

答:所求的增长率为50%.

三、巩固练习。

(2)某化工厂今年一月份生产化工原料15万吨,通过优化管理,产量逐年上升,第一季度共生产化工原料60万吨,设二、三月份平均增长的百分率相同,均为x,可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

四、应用拓展。

例2.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于购物,剩下的1000元及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率不变,到期后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

分析:设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第一次存2000元取1000元,剩下的本金和利息是1000+20xxx·80%;第二次存,本金就变为1000+20xxx·80%,其它依此类推.

解:设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为x。

整理,得:1280x2+800x+1600x=320,即8x2+15x-2=0。

解得:x1=-2(不符,舍去),x2==0.125=12.5%。

答:所求的年利率是12.5%.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利用"倍数关系"建立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方法解它.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53复习巩固1综合运用1.

2.选用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20xx年一月份越南发生禽流感的养鸡场100家,后来二、三月份新发生禽流感的养鸡场共250家,设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禽流感的感染率为x,依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a.100(1+x)2=250b.100(1+x)+100(1+x)2=250。

c.100(1-x)2=250d.100(1+x)2。

2.一台电视机成本价为a元,销售价比成本价增加25%,因库存积压,所以就按销售价的70%出售,那么每台售价为().

a.(1+25%)(1+70%)a元b.70%(1+25%)a元。

c.(1+25%)(1-70%)a元d.(1+25%+70%)a元。

3.某商场的标价比成本高p%,当该商品降价出售时,为了不亏损成本,售价的折扣(即降低的百分数)不得超过d%,则d可用p表示为().

a.b.pc.d.

二、填空题。

1.某农户的粮食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第一年的产量为6万kg,第二年的产量为_______kg,第三年的产量为_______,三年总产量为_______.

2.某糖厂20xx年食糖产量为at,如果在以后两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预计20xx年的产量将是________.

3.我国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后,20xx年降价70%至a元,则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价格是_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为了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改变我省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20xx年我省某地退耕还林1600亩,计划到20xx年一年退耕还林1936亩,问这两年平均每年退耕还林的平均增长率2.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一月份生产甲、乙两种新型拖拉机,其中乙型16台,从二月份起,甲型每月增产10台,乙型每月按相同的增长率逐年递增,又知二月份甲、乙两型的产量之比是3:2,三月份甲、乙两型产量之和为65台,求乙型拖拉机每月的增长率及甲型拖拉机一月份的产量.

3.某商场于第一年初投入50万元进行商品经营,以后每年年终将当年获得的利润与当年年初投入的资金相加所得的总资金,作为下一年年初投入的资金继续进行经营.

(1)如果第一年的年获利率为p,那么第一年年终的总资金是多少万元?(用代数式来表示)(注:年获利率=×100%)。

(2)如果第二年的年获利率多10个百分点(即第二年的年获利率是第一年的年获利率与10%的和),第二年年终的总资金为66万元,求第一年的年获利率.

答案:。

一、1.b2.b3.d。

二、1.6(1+x)6(1+x)26+6(1+x)+6(1+x)2。

2.a(1+x)2t。

3.

三、1.平均增长率为x,则1600(1+x)2=1936,x=10%。

2.设乙型增长率为x,甲型一月份产量为y:。

即16x2+56x-15=0,解得x==25%,y=20(台)。

3.(1)第一年年终总资金=50(1+p)。

(2)50(1+p)(1+p+10%)=66,整理得:p2+2.1p-0.22=0,解得p=10。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是以成本下降为问题探究,讨论平均变化率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的原型,例如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等等,联系生活实际很密切,这类问题也是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最典型的应用。本节课主要是讨论两轮(即两个时间段)的平均变化率,它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

1、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有畏惧的心理,感觉很困难,根据探究1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决定把探究2作为一课时,来专门学习。

2、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已经很熟悉,而且有了第一课时连续传播问题的做铺垫,适合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3、连续增长问题的中的数量关系、规律的发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把问题分解了让学生逐个突破,由于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解题归纳能力,所以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究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2、通过成本降低、能源增长等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通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理清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一)根据所给信息,找出单位“1”并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

找关键句,说基本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6。

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句。

问: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问题。单位“1”知道吗?

你能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解题的方法。

指导检验。

2、进行对比:将复习题和例6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明确解题的关键。

3、教学“练一练”

(1)做第1题,先审题。

问: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2)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4、补充练习:

(1)对比练习。

(2)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六月份比五月份少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3)某工厂六月份用煤6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多用煤25%,五月份用煤多少吨?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指名板演,师生评议。

四、指导完成课堂作业:

1、练习四的第8题:先解答;交流比较;小结: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2、练习四第9题: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五、回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找单位1是解答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关键,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关键进行理解题意,并注意和已有知识的比较,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方法。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二

最近,我们学习的是六下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共花了四课时的学习时间,因为是稍复杂问题,条件信息变多,数量关系难找清楚,单位1有时已知,有时未知,需要分析清楚。学生在此前已学习了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已经会用方程解答和倍、和差问题。

课前我思考:新的知识点的生长点在哪儿,起点又在哪儿呢?细读例题,教学时我设将例题改成学生熟悉的倍关系,接着改成分数关系,组织学生找单位“1”、说数量关系,以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便于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

教学例5时,我组织学生先根据例题,学习“如何画线段图、如何找等量关系式、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学生普遍能够画出线段图、找准等量关系式,解决上面问题不大。

例6——已知一个数量,以及一个数量比另一数量多(少)百分之几,求另一个数量(单位“1”)的'学习,学生就开始吃力了。

课堂上老师最累和学生最怕是找出适合列方程的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中各线段,在各线段的关系中寻找等量关系,仍有部分学生有困难。学生提到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九月份的用水量-十月份的用水量=节约的用水量。我没有引导学生及时选择合适的,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进行列方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尝试中找到适合的等量关系。在全班交流中明确等量关系。

这个环节让我真切感受到部分学生对于寻找数量关系有困难。猜测着可能他们不清楚题目中的数量,也可能不会选择哪个数量关系式才适合列方程,还可能画线段图本身对他来说就是很困难的。到底平时作业不可能每道题目去画线段图(而且学生画线段图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部分学生来说找出合适的数量关系式非常困难。

正确检验也是本课的难点,不是所有的学生掌握,也没有要求学生全部理解。其中检验是否如何“比九月份节约20%”这个条件,这种检验方法掌握的学生不多。

后来,从小学数学教学网上看到有老师这样设计了准备题:

从看算式补充条件,引出例题6。“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_____________,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440×80%440÷80%440×(1-80%)与其他老师有同感,觉得这样的填空设计非常富于启发性。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节课是由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探讨”的形式讨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与实际联系紧密,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第2课时的问题是油菜的种植问题,涉及农业产量计算的一些基本概念。为了降低例题难度,在知识回顾环节利用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启发学习。

效果好,学生能得出“产油量=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含油率”这个基本等量关系。

例题中有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所以在探讨过程中正确列方程是难点。这里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很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还是值得的。

有知识回顾的问题,例题能很好解决。这里要注意有部分学生解题没坚持到最后。要强调整个过程,以及书写。

课后第6题和例题是同一类型,让学生加强印象。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材是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求出y+8=10中的.未知数y。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学生直接想“?+8=10”,从而得出答案。另一种是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方程的两边都减8”的方法。y+8-8=10-8,y=2。这样解方程,刚开始时,为了学生理解方便,等号左边的“+8-8”都要写出来,会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激发了我对解方程这课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和探讨,因此,在学生理解了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后,我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自主探索,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掌握的知识才更深刻、更透彻。久而久之,将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方法整理后,我又适时给学生提供了另外两种解方程的方法,利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和通过移项来解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五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方程,学会解只含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的基础上,运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又是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以后的数学乃至其他一些学科的学习发挥着基础作用。例题本身是一道需要逆向思考的减法实际问题,教材也比较完整的呈现了列方程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步骤,其中解方程的过程留给学生去完成。教学时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列方程方法的多样性。

我认为本课的关键是教会学生会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相应的方程。因此要做到:

1、现在学生相对的分析说明能力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点,我让学生多观察以及及时的分析说明,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

2、等量关系的寻找对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针对它的重要性,我相机渗透了一些简单的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每一题都要说一说数量关系。既加深了学生对于学习方程时对数量关系的重视,也在间接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般的步骤是必须要遵守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的书写格式,虽然是模仿,但也算是有接受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探索,一方面也让学生有计划的记忆。在解题以及展示过程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说,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强调了算术方法与方程的区分。通过例题与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发现每道题实际上都可以找出三个数量关系,根据这三个等量关系式,可以列出三个方程,但是,其中有一种方程是x单独在“=”的左边或者单独在“=”的右边,这种情形要避免,因为,这种列方程实际上是在用算术方法解题,而不是方程的方法,这样就和算术解法差不多了,方程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是在五年级(下册)初步认识方程,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新课标教材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解决逆思维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它改变了以往解决逆思维题目用算术方法解答而学生很难理解的困惑,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关键句分析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找出题目中直接的相等关系,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接着通过练习和思考,学生就会很快掌握类似这样的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如果学会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与思考,能很快提高解题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分析关键句的同时,我们要通过找出关键句、用语言分析关键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4倍,爸爸比小红大24岁。爸爸和小红的年龄各是多少?”这一题中,先让学生说说单位“1”的量以及怎样设。再根据哪一句可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我在教学中采用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和提高,多次通过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分析关键句、列出相等关系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六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一、基础训练。

1.列方程,不计算。

(1)每支钢笔x元,购买4支钢笔要60元.。

(2)小明有x张邮票,小军邮票的张数比小明的3倍还少5张,小军有邮票55张.。

(3)修路队x天修2.4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0.6千米.

(4)商店运来苹果a千克,运来的橘子是苹果的'5倍,运来橘子200千克.

2.我当包公,判一判.

(1)0.5是方程3x+0.7=1.6解。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3)方程3x+3=27与方程2x+2=18的解相同。

(4)x+2=2+x是方程。

3.择优录取,选一选。

(1)方程4x-2=10的解是()。

a.x=2。

b.x=3。

c.x=32。

d.x=48。

(2)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48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不正确的方程是()。

a.654+4x=480。

c.65+x=4804。

d.(65+x)4=480。

(3)六(1)班植树68棵,比六(2)班植树棵数2倍少8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解:设六(2)班植数x棵,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a.2x-8=68。

b.2x=68+8。

c.68=2x+8。

(4)张强今年a岁,李东今年(a-7)岁,再过c年,他们的年龄相差()岁.。

a.7。

b.c。

c.c+7。

(5)x=1.5不是方程()的解。

a.5x+6x=165。

b.105-6x=41。

c.3x-1.8=2.7。

二、综合训练。

1.p12第9题解方程下面3条。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独立解方程。

小瓶容量3=1.5。

大瓶单价-3.2=1.8。

此题出现了两个未知数,怎么办?

学生说一说:一个用x表示,另一个用y表示。

学生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

(2)p12第14题。

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方程。

12个墨水的价格+1个文件夹价格=25.1。

(3)p12第15题。

读题理解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1.p12第9题上面3条。第10题。第13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科书p17第9~15题。思考题。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根据情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基本练习。

1.先设要求的数为x,再列出方程。(口答且不解答)。

(1)一个数的12倍是84,求这个数。

(2)2.9比什么数少1.5?

(3)什么数与2.4和是6?

2.根据题意说出等量关系式并列方程。

(1)果园里有124棵梨树和桃树,梨树是桃树棵数的3倍。桃树梨树各有多少棵?

(2)书架上层有36本书,比下层少8本。书架下层有多少本书?

提问:每一题的数量关系式分别根据哪一个条件列的?

师生交流。

二、指导练习。

1.p17第9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x+2.2x=960。

(3)解方程。

2.p17第10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1.5x-x=24。

(3)解方程。

3.p17第13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历史故事总价+森林历险记总价=83。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7x+124=83。

(3)解方程。

三、综合练习。

1.p17第11~12题。

(1)学生先说一说数量关系式。

(2)根据关系式列方程。

(4)解方程。

(5)集体评讲。

四、思考题。

(1)引导学生说一说等量关系式。

速度差追击时间=路程差。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差。

(2)列方程。

(280-240)x=400。

280x-240x=400。

(3)解方程。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是练习课,有谁来简单总结一下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天鹅只数+丹顶鹤只数=960六年级植树棵数-五年级植树棵树=24。

x+2.2x=9601.5x-x=24。

7x+124=83(280-240)x=400280x-240x=400。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八

姓名:等第: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

1、一把椅子x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比一把椅子的3倍多10元。一套桌椅()元,一把椅子比一张桌子便宜()元。

2、小华的邮票张数比小明的3倍少9张。如果小明有x张,小华有()张。如果小华有x张,小明有()张。

3、爸爸今年a岁,小明(a-23)岁,再过x年后,父子俩相差()岁。

4、一个正方形边长6厘米,若把边长增长x厘米,那么面积会增加()平方厘米。

4、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的1.5倍,比乙桶重8千克。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

5、甲车时速54千米,乙车时速55千米。

(1)两车同时从某地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70千米?

(2)两车同时从某地同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十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能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教学难点是在探究过程中分析题意,由相等关系正确地建立方程组,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主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估算验证等学习方式,在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养成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解决了生活中的三道实际问题:牛饲料问题,药品问题以及学生就餐问题。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当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我充分让时间留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学生解决(探究1)牛饲料问题当中,学生能想出两种方法,并能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在选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时,又有不同列法,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我实施高效课堂中的最大成功,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解题时有方法,方法多,方法好。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天的食量进行估算,再寻求检验估算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从而让学生体验方程组的实用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对估算与精确计算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估算有时会有误差,要想得到正确数据,需要通过用数学知识精算,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鼓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不足之处:

1、时间把握得不够好,使得“课堂小结”这一教学环节没有得以实施。

2、没有很好地关注极个别学生,以至于他们的积极性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从整节课来看,学生的情绪比较饱满,思维比较活跃。我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对重点内容也都能掌握。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二十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中应用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现实生活情境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活跃了课堂气氛。

1、本节课第一个例题是增长率问题,有一定难度,我在讲解时设置问题细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帮助学生解析这道题,这样的问题引导,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降低了解题难度。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交流、探索、思考,能够体现新课标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思想。在例1讲完之后,我随即设置了两个练习加以巩固。

2、在课堂上将更多教学时间留给学习小组,这样小组中,个人的成功会带来团体的成功,进而导致团体内其他成员的成功,因而学生感到成功机会增加,从而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尊重、相互欣赏。

3、在课堂中始终贯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数学观念,同时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树立一种数学建模的思想。

4、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利于发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独到见解及思维误区,以便指导今后教学。总之,通过各种启发、激励,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求知态度,课堂收效大。

由于怕完不成任务,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安排有些不合理,这样容易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同时我的分组以位置为准,前后交流,这样层次不大合理,有待于课前做好思考与准备。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1、本节课设计成学案的形式,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本节课的题目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标价、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这些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解题。

3、我把教材中的探究问题分解成三道题目,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4、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先练教师后讲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意识,激发探究热情。

二、不足方面。

1、对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好,简单问题强调、重复太多,耽误教学时间,没按预定的教学方案完成任务。

2、在从算术方法解决商品销售问题过渡到用方程方法解决销售问题时,设计不太好,学生不能自觉利用方程知识来解决问题。

3、思想理念放不开,对于探究问题可能有其他解法,实际上有学生也用了算术方法,但我没有给出评价,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努力方向。

加强学习,厚积薄发;钻研教材,教法,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要把学生放在心上。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28145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