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招领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2:41:07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时间:2023-11-29 12:41:07     小编:QJ墨客

总结不仅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梳理,更是对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何将科技创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一

(1)借助拼音将生字读正确。(开火车读、指名读)。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都记住了哪些字?(小组指名汇报)。

(2)用“刚才”造句。

(3)指名“小老师”领读生字,提醒字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打乱顺序读字。

(5)找朋友:师读字音,学生听音摆字。

(6)同桌互读第四自然段(师指导)。

(7)师读本段,故意漏洞百出(生反响强烈)。

生:老师,您把“准”念成“推”了,真不细心。

生:您刚才丢了一个“的”字。

生:您没读出儿化音,下次可要注意。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老师是有些糊涂了,真对不起,下次一定改正。

师故意读错,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评价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二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习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4、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感悟卫生的环境是美丽的。

重难点:识字写字。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爱护环境卫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个记号,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三、认字识字。

1、课件出示词语认读生字词。

2、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

3、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怎么识记这些生字。

4、生字扩词训练。

5、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给小伙伴提一个问题,问题中要用上“什么”、“为什么、怎样”等词语,教师相机指导梳理问题。

3、小组同伴交流,并对小伙伴的问题给予回答。

4、集体交流:(1、当学生提出“失物是什么“时,学生自主交流,朗读第六自然段。(2、当学生提出”同学们为什么说自己没丢东西“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读5自然段(同学们确实不知道自己丢了什么东西,引导学生说说四十双眼睛怎么样?四十双小手怎么样?四十张小嘴怎么样?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3、当学生提出”失物的主人是谁时,在交流过程中,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说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练习读1、2、3自然段)(4、朗读感悟。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请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五、写字指导。

1、认识字形。出示“同、工、专、才”四个字。说说怎么记住他们。

2、学写字。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同”是半包围结构(上包下),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写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的向左斜点;“才”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一点,竖要写在竖中线右边点。

师:孩子们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同学们究竟丢没就东西呢?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露出会心的微笑呢?让我们下节课学习。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并用上本课生字词说几句话。

2、根据课文插图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认读生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书上“读读比比”中词语。(1、同桌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生字词,发现规律,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指导朗读,对话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1-4自然段。

(1、你在这几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2、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师出示例句: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准备送她一件礼物。

你还能用“专心、参观、各自”进行说话吗?请试试。学生说话练习。

(3、唐老师请同学来认领的东西指什么?看图回答。(课件显示。)。

(4、小组内合作朗读。集体汇报。齐读、轮读等,重点引导读出老师严肃的语气。

2、学习5-8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同学们丢东西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他们丢了什么东西?学生朗读6自然段,讨论理解。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试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又怎么样?请用这种心情读课文。

(3、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导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步骤:学生读7自然段。汇报。

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学生为什么脸红?

引发想想,指导朗读。

第一种想想:如果你是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试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

第二种想想: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承认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

(4、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学生练习说话)。

3、朗读全文。

小结: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孩子呢?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如何?以后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应该爱护身边的环境,不乱扔垃圾。)。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级、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3、说说这两个字写的是时候应注意什么?“队”字的指导应把重点放在双耳旁的写法上,要强调“耳朵”高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五、实践活动。

练习设计:

1、练一练:完成《语文能力培养12课》。

2、找一找:找一找在校园里或自己身边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箱。

板书设计:

12、失物招领。

丢物--认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分析:

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课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随手扔到地上很多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了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文章题目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短文构思精巧,内容简单,但意义深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所以要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事)。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画上记号,多读几遍。(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有:“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预习的,家长领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学生多渠道识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到植物园参观,他们来到植物园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读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结合课件,指导读好“很多很多”,“可专心了”。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3~7自然段。

(2)谁来试着说一说。

(3)师:你说得很好!面对眼前这一群粗心的孩子,唐老师是怎么做的?

(4)重点指导读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能做个严肃的样子给大家看看?请大家面带严肃的表情朗读唐老师的话。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严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运用、表达的方法来理解。)。

3.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是什么表现呢?教师引读:四十双眼睛________。四十张小嘴________。不一会儿,四十张小嘴又_______。指导朗读,读出同学们惊奇的样子。

4.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像,将学生引入文中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7自然段。

(2)自由朗读,思考:他们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像他们的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请你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6.指导学习第8自然段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像,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1.落实课后的“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五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加以运用,理解课文。区分易混的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学生朗读,师读旁白。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本节课我努力做到课文的三个“体现”。很好地体现了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有效地体现了寓教于乐,创设了符合儿童心里特征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乐学、会学,充分地体现了师生的创新精神,使得课堂教学不断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亮点”。因此,可以说,这节课又是一节师生共同成长的语文课。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六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方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标出段序。

2、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3、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5、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6、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7、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请看课件)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一起指正(可以进行组间比赛,提升紧张感,每组叫到的人数应一样)。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 ) 准( ) 先( ) 备( )

队( )难( ) 失( )各( )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请看课件)

六、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3、小组内进行读字、组词、说话练习。

二、读课文,感悟。(请看课件)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注意“可”要读出抑扬感。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小组内练习,师巡视指导。

7、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8、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9、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10、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11、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12、反馈(选一两个段落即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七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6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两课时

切入举偶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对话平台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伴教锦囊

专心;集中注意力。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文中指老师看到同学乱扔垃圾,神情让学生很害怕。

会心: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失物:遗失的物品,文中指垃圾。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八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只有密切联系生活,才能焕发勃勃的生机”。我们都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被形形色色的观念影响着。这些观念左右着他们的成长,也真实的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珍视这些课堂上生成的宝贵资源,积极组织引导,让它们“为我所用”,在思维的碰击中创造火花。

我在教学《失物招领》一课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谈到我们要讲究卫生,不乱丢果皮纸屑时,很多同学纷纷指责班里的几位同学上次去春游时不讲卫生,挨了老师和景点工作人员批评的事。有的孩子还越说越气愤,大有不把对方揪出来批评一顿不罢休的气势。这是一年级学生生活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很强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于是,我趁机设计了“真情对对碰”这样一个体验活动。我先问学生: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要讲文明,讲卫生。如果你们看见地上的果皮纸屑,你会怎么做?你是不是想:这反正不是我扔的,我才不管呢?你有没有把同学丢了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扔进纸篓呢?这一问,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看来这触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了,因为孩子们看到地上的果皮纸屑,大多是很不情愿把它们捡起来。)接着,我又问:小朋友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是不对的,而你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对小朋友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于是,小朋友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在讨论明理之后,我又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情景排成一个生活小品,通过小品的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要讲究卫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从而感悟了文本内容。

【浙江省龙泉市水南小学 杨金菊】。

〖怎样有效地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图画·要把图画和课文的内容结合起来使用〗。

从走进新课标,特别是实质性地接触新课标一年之后,我不禁深深地被新教材所吸引。我们浙江省当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有更多的亮点。如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特别是新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几幅生动,活泼并且新颖而鲜艳的图画。无论是哪个人,把这套教材拿在手中,翻开课文一看一读,都会赞叹其文字的优美,图画的美仑美奂。任教一年级新教材的语文都说,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好好的学习这套新教材,收获肯定很大。

通过这一年零距离的接触,我也觉得这套教材确实有很多的优点。就如刚才提到的课文中的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加上鲜艳的图画,真可谓是图文并茂,相映成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这是因为图画是很受孩子们的欢迎的。图画的画面是形象的,儿童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美丽健康的画面,孩子们用不着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一看就明白。

既然图画对于孩子来说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那么我们各位实施新教材的老师该如何让我们书中的图画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呢?总结我自己这一年来的体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翻开这套教材,你会发现每篇课文都配有几幅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当然不是为了好看而单纯地存在的,它们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内容而服务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不认识的字他会看拼音,不理解的内容也会看图画。通过图画来解释有关课文的内容是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的。从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每学一篇课文,学生最先关注的就是课文中的图画。可见图画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之大了。但老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而是要利用学生喜欢图画的心理,在教学中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

如教学《失物招领》这一课的时候,如果只是从文字上去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正是因为有了两幅插图的帮忙,才使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轻松了许多。如学生在看了第一幅图画,看到有些小朋友在游玩的过程中边吃东西边丢果壳,学生们就会把图画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知道了什么叫失物,课文中的失物究竟是指什么。

【海南省三亚市白沙县邦溪中心小学 符廷丹】。

〖寓情感教育与教学和生活之中·在教学上用爱注入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爱的事业。只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感情交流。马斯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语文教学是进行情感教育最主要的一门功课。“新课标”更是把“情感与价值观”作为衡量语文教学的一个维度。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利于学生情感教育发展的课程资源。

在上《失物招领》一课时,我运用了质疑的方式: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他们找回自己的失物后是怎么做的?我就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因此,我以此文为典范,有意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福建省福川市晋安区第三中心小学 金运华】。

〖谈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抓住精蕴处揣摩〗。

精蕴之处即文中含义深刻的、最能体现中心的字、词、句、段。

有的课文中某一个关键词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为学习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

如《看电视》一课就可抓住“奇妙”一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每篇课文里往往还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

《多美的夏夜》最后一段这样写到:“啊,多美的夏夜呀!”这一句为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感悟这句中的美不仅指的是夏夜的景色美,更指的是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心灵美。

再如《失物招领》最后一个自然段“唐老师望望张爷爷,张爷爷望望唐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是本文的重点段。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朗读感悟:为什么唐老师和张爷爷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在交流反馈中可引导学生理解“会心的微笑”是表示满意,赞同,而同学们的什么行为会让唐老师和张爷爷满意呢?他们原来是怎么做的?这样由点串成了线,很自然地让他们有所感悟,思想教育也寓于其中。

【湖北省枝江市马店中心小学 徐 丹 张中红】。

〖唤发想象激发创新·填补空白,发散想象·紧扣疑点悟空白〗。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是创造想象动机形成的表象。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而有的疑点刚好和文中高度概括留下的空白语言有关。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时,我们应该抓住这些疑点,引导学生思考、想象,探究课文内容的空白。

例如,学习课文《失物招领》最后一段时,有学生举手质疑道:“唐老师回头望望张爷爷,张爷爷为什么点点头?两个人的脸上为什么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呢?”正好课后有这样一个题目,我就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想一想,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孩子们都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心里会是怎么想呢?”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丰富的想象,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可能在想,这群孩子真诚实,我们应该表扬他们;有的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在想,知错就改真不错,我相信他们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还有人说,唐老师和张爷爷在想,这群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是社会的栋梁之材……通过想象,学生把唐老师和张爷爷的心里揣摩透了,与文中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在想象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在课文中没有出现的心理空白处创新,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九

师:在同学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同学分小组学习,说说自身读懂了什么,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估计同学要提出的问题有:

1、什么是“失物”?

2、小朋友们丢失了什么?他们认领了自身丢失的物品吗?

3、“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4、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研讨乱扔垃圾的坏处。

师:(创设情境)小朋友们,该回家了,检查检查丢了什么东西没有?

生:(没反应过来)木然地望着我……。

师:翻翻自身的口袋、包裹,看丢了什么?

生:(生明白,翻找)大声说:“没又丢,老师!”

师:真没丢什么,再仔细找找!

(语气:疑惑、肯定)。

(全体同学再找,似有所悟)。

生1:老师,我的牛奶盒不见了!

生2:我的餐巾纸不见了!

(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所有同学争相发言)。

生3:我的矿泉水瓶不见了!

生4:我的花生壳不见了!

……。

师:(提出装满垃圾的塑料袋)这么多的东西,那你们该怎么做?

生:佯装领走物品?

师:小朋友们,告诉老师,现在你想说点什么?

生1:我知道什么是“失物了”,就是自身丢了的东西。

(真能干)。

生2:我们以后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很棒)。

生3:丢了垃圾还要主动捡起来,不是自身丢的看见了也该捡起来。

(不错)。

生4:我们在学校也应该主动拾捡垃圾,让学校更美丽!

师:(太棒了,掌声送给她)这么一个热爱学校的好小朋友,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将十一小的“弯腰行动”贯彻到底,做一个爱校如家的好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懂的`,赶快提出来,小老师们可以展示自身了,要认真听哟!

生:“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说说?

生:“会心的微笑”就是开心的微笑。

师:懂了吗?继续!

生:为什么老师和张爷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师:谁知道?

生:我知道,因为同学们认回了自身的垃圾,改正了缺点,所以老师和张爷爷笑了。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同意)继续。

生:我认为是同学们知错就改,所以老师和张爷爷才开心地笑了,师:他哪个词用得好?

生:“知错就改”用得好。

师:不错,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能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小朋友。

师:你们的问题提完了,小老师们真棒,邱老师有一个问题可没搞懂,谁能帮帮我?

(同学纷纷举手)。

生活中我们随处乱扔垃圾,环境不美了,还有什么更不美了呀?

(讨论讨论)。

生:我觉得我们自身的心灵更不美了。

师:(回答漂亮,掌声送给她)还有吗?

生:我们丢了垃圾,也把自身给丢了。

师:是呀!丢垃圾是小事,可我们在乱扔垃圾的同时也将自身美好的心灵丢掉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呀!

……。

好的预设彰显着好的生成时空,我们在课前预设时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对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认真地分析,那教学必定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精彩的课堂肯定如约而致。课前的精心预设是为了教学的精彩,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好情境,在一般情况下保证自身的教学目标基本不变,教学流程基本不变,灵活机动地引领(组织、引导、激励)同学在课堂教学中走探究之路,生成之花必定绽放,教学肯定精彩纷呈。

在《失物招领》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就注重了精心的预设和情境的模拟再现,整个课堂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跟随着同学的思路,我像裁缝一样将他们的思路穿连起来,一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同学的发言精彩之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们结合到学校环境的建设来认识到了自身行为的缺乏和今后的努力方向。之前我总以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不到问题的要害,喜欢代言,而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课堂上没有发不起言的同学,只有不精心设计备课的老师才会出现课堂的冷场。预设中“研讨乱扔垃圾的坏处”这个问题,尽管在预设时设计到了,我根本未曾想过同学回答得起,只是想假如他们认识不到,到时直接告诉他们就行了,原本这个问题就有一定的难度。可他们不只想到了,而且认识还那么深刻,这更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精彩的教学源于精心的“预设”!生成之花在预设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的: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五、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习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一

1:会认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

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正音。

2;提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叫‘失物’吗?

3;简介失物与拾物的意思及区别。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读书,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略。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教师相应板书。

3;检查学习情况。

三;我会写。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要规范。

2;巡视。

四;教学效果测评。

1;检查学生读字词的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

五;拓展性学习。

小组讨论;你在游玩的时候有与遇到过失物吗,遇到失物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生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识字教学要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习,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二

1:会认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

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字词卡片。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课题,正音。

2;提问;‘失物’是什么意思,我借给别人的东西叫‘失物’吗?

3;简介失物与拾物的意思及区别。

4;梳理学生的问题。

二;读书,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略。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教师相应板书。

3;检查学习情况。

三;我会写。

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生字,注意写字的姿势要规范。

2;巡视。

四;教学效果测评。

1;检查学生读字词的情况。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点。

五;拓展性学习。

小组讨论;你在游玩的时候有与遇到过失物吗,遇到失物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生活,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自学,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识字教学要结合课文阅读进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学习,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三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3、反馈。老师边听学生回答边板书出人物、事情等。

4、连起来说说,看谁说得又连贯又具体。

三、识记生字。

1、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2、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再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看谁读得准确。

3、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读准字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5、开火车认读,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生字。

四、朗读感悟。

1、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

2、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五、思考练习。

1、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2、看课文插图,讲讲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摘果子,巩固字词。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a、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b、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得最长。

二、感情朗读。

1、小组内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齐读、按自然段接读、男女生对读等。)。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b、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a、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b、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2、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四、指导写字。

1、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2、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重点指导: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六、拓展延伸。

1、展示学校在开展我不丢,但我捡的讲卫生活动中的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四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五、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习惯。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五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不理想。这篇课文取材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体会同学们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纯洁心灵,从而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板书:失物)我们学校有一个“失物招领处”专门方便丢失东西的同学去认领的,现在你知道了它的作用了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

3、检测反馈:指名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价。

4、出示动画,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5、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思路:

让一年级学生学会提问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敢提问,并逐渐会提问,这种能力形成需要长期耐心的指导。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文章题目取得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作“失物”,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紧紧抓住这些线索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会提高读书效率。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有些学生有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但光凭单纯的说教和强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以此文为典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

2、会写“同、工”等6个字。

3、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感悟矫正不良行为。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启发想象,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2、学生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废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创设情境。(录音播放“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三、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是自己预习的,是妈妈教的,在其他课外书上看的……交流识字展示了学生课外识字的方法、途径,对这些学生是极大的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他们在课外多识字。)。

四、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五、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六、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二、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教师给学生充分读、问、想、说的时空,让学生在读、想、议中展开想象,感悟读文。既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表演(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以升华)。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请制定一份《环保公约》并自愿组成环保小队。

四、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反思:

《失物招领》一文主要讲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学生到植物园参观,在吃饭时乱扔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旨在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当讲到文中的小学生都把垃圾捡回垃圾箱去时,我环顾教室,说:“我们班也有很多失物需要招领,你们瞧,很多同学的桌子底下,脚底下就有很多垃圾……”正当我要进行一番长篇大论的教育告诉学生我们班级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教室,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而大家也心情舒畅。可还没等我接下去说,只见我们两位小女孩不约而同地弯腰拾起旁边的废纸,走向了垃圾篓。全班同学看见了,大家都蹲下来把地上和抽屉里的垃圾捡起来,排起了长队,纷纷把废纸扔进垃圾篓。

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脑海中闪现出一首古诗的两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在读文中感悟到乱扔垃圾的羞愧,爱护环境卫生的可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他们都愿意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微小的力量。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篇十七

1、认识“肃、索”等9个生字,会写“招、举”等8个字。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1、理解失物的两种不同含义。

2、通过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二(1)班的同学们去植物园欣赏美景吧!

课件出示游园图,师:一天,二年级(1)班的同学们去参观植物园,植物园很大很大,里面的花草树木美丽极了。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得像一只只鸟儿!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发生了一件事。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发生了什么事?指名答。(师适时板书“丢”)。

2、课件播放录音,师:唐老师是怎样说这番话的?指名答。板书:严肃。师评:你真会读书,找出了文中这么重要的一个词。这个词中的两个字都是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指导学生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说的话。

(1)师:你们平时见过老师严肃的样子吗?指名说,师适时评价。

(2)谁能用严肃的语气读一读唐老师说的话。指名读,师适时评价,男生读。

师小结:拾到了有用的东西,让主人来认领,这就是“失物招领”(教师手指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同学们与唐老师的对话,做上记号。

师:唐老师说了什么?“不!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指导朗读师生的对话)。

3、师: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没丢东西?

课件出示句子,四十二双眼睛……(重复出现的地方加红线)。

4、师创设情境引读这一句。做动作理解“摸索”。

5、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肯定自己没丢东西,唐老师却肯定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6同学们到底丢了什么东西呢?指名答,师引导学生了解引号的作用。

师引导学生想像塑料袋里还可能会有吸管,包装袋,等垃圾。师指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课件红线闪动相关词语)师总结:同学们随手丢了这么多垃圾,自己却还不知道,难怪唐老师会这么严肃。(擦掉“?”)。

6、齐读第5自然段。

(三)学习第6-7自然段,感受孩子们知错就改的品格。

1、指名读6、7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同学们有什么反应?指名答。

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师:孩子们为什么脸红?指导学生看图理解问题。

3、于是,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失物”双引号闪烁,师:这里的“失物”是指什么?

回到前文第5自然段理解。师:原来唐老师说的“失物”不是同学们遗失的东西,而是他们随手丢掉的垃圾。难怪唐老师会坚定地说有不少同学丢了东西。

4、男女生合作读6、7自然段。

(四)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1师范读第8自然段,板书“会心的微笑”。

2同桌互动读,再演一演。

3指名上台表演。

4体会唐老师和张爷爷露出会心微笑的原因。

5师总结4—8自然段。

三、总结谈话,升华情感。

回放游园图,师:孩子们主动领回了自己随手丢掉的垃圾,大自然又回复了它的美丽,在这风景优美如画的环境里,孩子们度过了一次难忘的秋游!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举”字,观察字形。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3、师范写,生练写两个。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布置作业。

快乐二选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将原因说给父母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7881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