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2:53:13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9 12:53:13     小编:琴心月

总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先进行素材整理和归纳。以下是一份关于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一

《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的内容很多,主要分五个部分: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的土壤、研究土壤的沉积实验、燃烧土壤、了解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内容相当多,所以进行简单的引入后可以直奔主题了。

(1)燃烧土壤,让他们闻到一股臭味,引出“腐殖质”。

(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水烧干后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引出“盐分”。通过这样的内容安排,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学生便可以充分掌握。

课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土壤与生命的关系”通过土壤的横截面图,让学生了解生命和土壤间的关系,渗透热爱土壤的思想。

我在课还有一些疑问:在分析教材后,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借助放大镜真的.能比肉眼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吗?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我发现使用放大镜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观察工具越多学生注意力会分散。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二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许多物质,有石子、沙子,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等等;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愿意亲近土壤。

杯子、干湿土壤、放大镜、白纸、水。

一、组织教学。

1、课前选好组长、记录员、材料员。

2、关于老师,你想知道什么?

3、从进教室到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

4、师:通过刚才的谈话,老师发现我们方川小学的学生特聪明,特爱动脑筋,特爱观察,相信这一节课大家也能学得更好。

二、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庄稼都生长在哪呢?

2、板书:土壤。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了解土壤的哪些知识?

3、出示课题。

三、寻找土壤的成分。

(一)观察新鲜的土壤。

2、如果给你一包土壤,你准备怎样观察?

3、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教师自己准备一套)出示:纸、筷子、放大镜。

4、你能说说这些工具的用处吗?你现在又准备怎样观察?动手之前强调: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比一比哪个组发现得最多。

5、学生分组研究土壤。

6、你们组发现了什么?利用实物投影仪投放汇报,其他组补充,教师写上。

7、你能给这些东西分分类吗?指导分类:水分、动物、动物遗留物、植物遗留物、杂物、土壤颗粒等。(它们腐烂后就成了腐殖质)。

4、像小石子、沙这样的颗粒,我们称为土壤颗粒,那你们在观察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比沙更小的颗粒呢?(如粉砂、黏土)。

5、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地质学家)是怎么分类的,课件出示。(沙砾指的就是小石子)。

(三)沉积实验。

1、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沙砾、粉砂和黏土吗?

2、说说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出示温馨提示提醒学生:

温馨提示:

1、将土块放入杯中时动作要轻,以免溅起水花弄湿桌子;

2、土块放入水中后,先不要搅拌,注意观察水中土壤发生的现象,再搅拌;

3、搅拌的动作要轻、慢,以防水溢出杯子。

3、交流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看见,土壤颗粒是分成一层一层的,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是沙砾层,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杂物。

4、师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中有(板书: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补充:此外土壤中盐分,腐殖质和盐分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出示,读一读,记一记。

三、土壤和生命。

1、同学们,道在土壤中生活着许多生命,有(学生举例子:蚯蚓、蚂蚁、蜗牛、植物的根……)。

2、课件出示,从图上可见,土壤从上到下可分为———————,接着小组内讨论:

3、交流反馈。

4、进行爱土壤的教育:是的,人类没有土壤,我们将————,动植物没有了土壤,就无法存活,那么人类也将无法生存,人类和土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5、板书: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四、课外拓展活动。

土壤的作用可真大,作家高士其写了一首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详细地介绍了土壤的作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65—66读一读。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三

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塑料盒、a4纸、放大镜、烧杯、镊子、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生:岩石风化

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土壤中有什么,寻找土壤源于岩石的证据。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用简单的几幅岩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从岩石的分化自然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师:同学们,根据你们平常对土壤的了解,你们认为土壤中有什么

生:猜测(水,树叶等等)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让学生观察新鲜的土壤,期待学生能够借助手捏、放大镜和镊子等工具,发现土壤中是有水分、动植物的。)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土壤需要特殊处理,教师先将土壤里的水分去除,学生实验时尽量将土壤弄碎,最好是能看到大小不同的颗粒。学生借助肉眼观看,放大镜看,用手触摸等方法,让学生明显高手到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土壤颗粒的轻重不一样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土壤的量非常重要,大概装到容器的1/3处最好,观察的重点是土壤在水中分层沉积现象。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的轻重不同;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沉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

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用学过的只是解释:岩石分化的颗粒是怎样变成土壤的?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四、课外拓展活动

阅读高士其的诗歌《我们的土壤妈妈》。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节内容实验分为三个部分,(1)、观察新鲜土壤;(2)、观察干燥土壤;(3)、沉积实验。学生实验探究的内容较多,如何确定重点呢?在上课之前,我分别做过三个实验,计算过每个实验的大概时间,1和2两个实验,学生能够很快看到观察结果,水分、动植物残体甚至是大小不同颗粒也容易发现。但是第三个沉积实验,学生在课堂上能顺利搅拌玻璃棒,但是真的要清清楚楚的看到土壤分层却比较麻烦,因为静置一节课根本不够。所以在这个实验的选择上我放弃了让学生们亲自观察实验结论,而是教师课前几天做好实验,上课时让学生们观察老师的分层现象。

2.通过认真研读教参,将“寻找土壤成分”的活动,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操作层面上讲,主要是观察、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土壤的成分。通过综合分析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能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不足之处

1. 实验表格设计有待改进,这三个实验室一步一步层层递进的过程,但是在表格设计中,把干燥和新鲜土壤的表格设计成了两个对比实验的表格,增加了学生们书写的压力,也没有达到教材本身的意图。

2.在“土壤和生命”这部分内容上,我只是粗略的'带领同学们阅读了课本的图片和资料,而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更好的是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来了解“土壤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这一部分还是有待加强的。

3.由于时间的限制,腐殖质这部分内容没有设置实验。

三、改进措施

首先,对于时间掌控上还是需要不断加强,整节课出现了跑课现象,担心时间来不及,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平时上课过程中缺少时间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自己的一些环节记下时间。

其次,实验表格的设计也需要多参照一些优秀教师的学习记录单,以避免设计不当增加学生的压力。

最后,科学课主要是学生的实验探究为主,教师只是做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相信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有自主探究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就会使本节课更加优秀。如果有必要,还是需要把腐殖质这个实验还给同学们,让他们亲自感受腐殖质的存在。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四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五

本节课是土壤里有什么的第二课时。首先回顾上节课课探究的方案,然后学生在熟悉探究的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试验探究。最后学生进行汇报探究的结果,比对学生的猜想得出结论。我想在探究的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多方面需要改进。

1.试验的方案和步骤的明确上需要书写在黑板上。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的发现学生没有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试验操作。导致试验的重复操作,以致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试验的设计,或者是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学生没有认真的去听。我想首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交流。首先给出实验器材,然后学生进行单独的思考,接着学生进行讨论将他们的想法相互说一说,形成统一的意见,再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倾听。然后老师将实验的布置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2.学生讨论要充分。这就需要老师在讨论前给学生以充分的器材,以提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讨论之前,要求学生首先进行思考,想一想用准备的材料怎样进行探究,以形成学生自己的'想法。

3.组织良好的讨论交流秩序。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注意交流的规则,及小组的活动秩序。良好的活动秩序是进行高效讨论交流的关键。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六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七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又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感受科学实验过程,逐步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和情感。《土壤里有什么》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中的第四课,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先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来了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关键字】小组合作纪律意识学生自主探究。

【正文】。

《土壤里有什么》一课,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是在学生对岩石、沙和黏土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然中的土地进行了解。本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了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这节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寻找土壤的成分,二是土壤和生命。

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同学们根据实验,把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填在实验表里面。

在这里要向同学们简单的介绍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这两种物质都不是我们实验可以直接发现的,所以老师作介绍,让同学们先了解一下就可以了。知道它们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最后通过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我们小组给每个小组的同学复印了这部分的教材,让同学们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说说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先让同学们观察图中都有哪些生物,它们分别和土壤都有哪些关系,土壤分为哪几层?这一部分的学习一是让同学们了解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落实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为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要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保护地球上的各种资源,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这里我们设计了让同学们讨论土壤为什么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保护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呢?由于时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内容没有在课堂上实施。下面是我对我们这节课一些教学反思。

首先是在教学设计阶段,由于对小学课程的设置不熟悉,教材和教学目标解读的不是特准确,我们想让学生通过三个实验知道土壤中有小石子草根和小虫、沙粒、粉末状的微粒;将土壤倒入水中还有有气泡冒出、盐分、腐殖质、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但是由于实验器材和我们的教学经验有限,比如要得出土壤中有盐分和腐殖质这一实验结果,可以通过燃烧土壤,让学生们闻到一股臭味,引出“腐殖质”。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水烧干后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引出“盐分”。而这两个实验结果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是没有体现的,只是在最后的实验总结中直接把这一结果抛给学生,显得很突兀,这是值得我们改进的。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们小组分工明确。但是由于有些实验器材确实不好借,我们用筷子代替的搅拌棒,矿泉水瓶代替烧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有些实验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科学具有严谨性,因此在我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吸取这次准备当中的教训,尽量做到严谨。

及时引导,在做完每一个试验之后我们的主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实验结果,这样有个强化的效果;还有就是对于课堂纪律和教学组织这方面我们缺乏经验应该多多学习总结。

这节课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实验课,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但实质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讲台上的传授转入了多功能的巡视、课堂启发、提问、辅导、评估和参加学生讨论等工作。他们的责任并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在活动前,把实验的要求方向,包括一些安全措施明确的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要求不仅要在口头上解释,还要写在实验报告上,对一些关键的较为复杂的步骤要用演示法。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的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教师可以提一些启发性问题,但对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干涉,即使学生犯一些错误只要他们大方向是对的也不要急于纠正,教师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纪律,同时在巡视时积极鼓励学生间的交往、合作。

另外我们以后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

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令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在科学课教学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课堂上出现预测和生成不一致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如果这种“意外现象”对本节课教学有价值,有利于本课教学的主题,则教师可以放弃预设,转向生成的方向前进;二、如果这种“意外”的确是“杂音”的话,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要设法巧妙地回到预设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三、如果“杂音”对本节课探究主题价值不大,但有探究的价值,则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课下再去研究,到时候再引导学生汇报探究的结果。当然,意外毕竟是意外,在遇到确实无法探究的情况时,那只有把其中的道理告诉学生了。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3〕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1~6年级)课程标准。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从爱提问到会提问。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爱提问。

能对一些流行的说法、观点大胆质疑。

能在动手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探究,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知道,爱提问。

对流行的一些说法、观点不盲目相信,能合理怀疑。

感受并体验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准备:

2、同学们回家观察厨房,试着提些问题;选择校园熟悉的地方,仔细观察,记下想提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自然界中许多有生命的物体,并深入研究了水和构成我们的生活物质的材料,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的问题。这个单元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大家的问题。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提出问题》,今天我们首先来看怎样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懂得怎样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一)在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1、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出示法布尔的图片以课文中介绍的法布尔的事迹为例,指出可以像法布尔那样在仔细观察中提出问题。介绍读物《昆虫记》。

2、出示校园一角图片,讨论我们在观察校园里的生物时,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交流:如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地方吗?栽在密封罐里的小草靠什么存活下来?)。

3、出示厨房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厨房后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如:锅盖上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用布包着锅的把柄就不烫手了?

洗碗盆放水时,水为什么会形成旋涡?)。

(二)对一些流行的说法提出怀疑。

1、教师讲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

学生讨论:你对哪些结论产生过怀疑?

2、你对哪些流行的说法有怀疑?

例如:金鱼喂太多会胀死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饥是饱。

“冬虫夏草”就是冬天变成虫子,夏天又变成草的一种药材。

指导讨论,你还有哪些疑问?

(三)在科学小制作的过程中,也能提出问题。

活动:请大家来作折飞机的游戏。折好飞机后飞一飞,看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例如:什么样的纸飞机会拐弯?

什么样的纸飞机飞得远?

什么样的纸飞机在空中停留时间长?

动动手,把你提出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三、小结。

如何理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九

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

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

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

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纸巾、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3、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反思:告诉学生土壤样品的来源地,以明确观察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反思: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进一步深化土壤的表象特征。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注意事项:

1、土块要轻放。

2、搅拌要彻底。

3、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6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

学生阅读资料。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

讨论实验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考虑三个变量的控制:土壤的多少、倒入的水量、倒水的速度要保持不变;不同的条件:三份不同种类的土壤;以及最后怎样获取水量的不同:方法1:倒入量杯;方法2:直接用尺子测量高度。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

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

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7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

分组活动,交流。

反思: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好变量,通过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讨论实验方法、进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然后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进一步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三、课后拓展指导。

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

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这儿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

反思:

学生掌握了三种类型不同的土壤,学会了辨别土壤种类的基本能力,就可以以次为工具来调查家乡土壤的种类。这既是学生辨别研究能力的运用,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土地资源。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

今天,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听了领衔教师z老师执教的《土壤里有什么》一课。

一、风格凸显。

徐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激发性。作为探究伙伴,教师参与到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体现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借助学生之间认识上的不同,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二、注重探究。

科学教学强调要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本课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实验观察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自然而然的作出小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三、关注细节。

教师注重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课前积极进行下水实验发现问题,在细节上进行处理,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充分表现出科学教师严谨认真的态度,为学生做了榜样。

四、教学目标落实扎实有效。

在本节课上学生由接受知识转变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完全主动地建构着知识的意义,这就是充分利用知识的载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大家可以看到,学生课堂上在操作的过程中,潜心于自己的观察、思考和研究,积极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建构“土壤”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也不是传授者和传授,而是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提供一套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徐老师对土壤中“腐殖质”和“无机盐”的这两个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很好。师引导:土壤中只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吗?老师来做两个实验,从中你能看到土壤中还有什么?(1)燃烧土壤,让他们闻到一股臭味。引出“腐殖质”。(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水烧干后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引出“无机盐”。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也相应的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发展了。

五、准确把握学生,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每一节课中都得到发展是科学老师的责任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合作能力和倾听的习惯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这得益与教师明确的要求。教师要求学生把本组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好的计划等完整地说出来,这既让学生确保描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又减少了必要性的提醒,保证了课堂的连续性和流畅性。教师要求其余学生认真聆听发言,找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这为后续的补充或更正做好必要的铺垫,又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又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及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感受科学实验过程,逐步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和情感。《土壤里有什么》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中的第一课,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先进行推测、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来了解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下面是我对我们这节课一些教学反思。

首先是在教学设计阶段,由于准备的土壤原因,进行土壤沉积分层试验中效果不是很明显,由于时间原因,土壤中含有盐分和腐殖质的试验没有进行,而是直接引出的书中结论,这是值得我们改进的。在课堂中,我们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在发放实验器材的时候应该注意交代清楚学生保管好实验器材,在老师说要求之前不要随便玩弄器材;二是在你每一次实验当中有些小组做得实验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助教应该及时引导,在做完每一个试验之后我们的主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实验结果,这样有个强化的效果;还有就是对于课堂纪律和教学组织这方面我们缺乏经验应该多多学习总结。

这节课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实验课,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但实质上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讲台上的传授转入了多功能的巡视、课堂启发、提问、辅导、评估和参加学生讨论等工作。他们的责任并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在活动前,把实验的要求方向,包括一些安全措施明确的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要求不仅要在口头上解释,还要写在实验报告上,对一些关键的较为复杂的步骤要用演示法。老师在活动中不断的巡视各小组的进展情况,教师可以提一些启发性问题,但对学生的讨论不要轻易干涉,即使学生犯一些错误只要他们大方向是对的也不要急于纠正,教师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纪律,同时在巡视时积极鼓励学生间的交往、合作。

另外我们以后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入探究活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如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前,教师最常说的话就是“对于这个现象,你都有什么问题”、“针对这个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种现象非常好,但往往不注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以至于有些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会提问题,在课堂上“乱想”、“瞎问”。这样做的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探究价值不大的问题。教师应该注意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乐于提问这一行为的肯定和鼓励,从而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一举三得。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动脑和动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厚此薄彼,如在准备材料和具体的实验操作中,需要学生动手,而在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以及进行反思时都要让学生动脑。在该动脑的时候一定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不能让动手占据动脑的时间。所以在让学生利用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他们动手操作,更要组织学生在动手操作前先动脑进行猜想、预测,在实验后进行研讨解释,这样才能体现出探究的本质,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这个大舞台上应成为“主角”,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探究道路上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处于“平等中的首席”这个位置,但这种角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甚至是无足轻重。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在探究活动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并非排斥教师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如果在指导的时候介入过早,引导过多,就可能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或过晚的指导则可能使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的状态,以致于削弱了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相对来说较差,教师指导的作用应该多一些,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有必要给予指导,但在学生提出猜测,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得出结论的时候,教师的指导应该少一些,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绝不能越俎代疱,包办代替。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科学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科学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二

《神经》是苏教国标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中第二节的知识内容。与之前后联系的《大脑》、《感觉》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神经更是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学起来普遍感觉困难。通过学科整合,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助于调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反馈,是本课的必然需要。

小学生好动,对视频画面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课一开始,让学生观看视频来完成“默契大考验”游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思考,大家为什么会做了相同的动作?在做动作的同时,人体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要达到默契的效果,学生必须仔细观看之前老师播放的视频,这样学生松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利用充满趣味的视频或动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本节内容的知识性教强,学生通过平台自主学习,交流,汇报所总结出的知识点杂而散,而且比较抽象。在自学的同时,学生只是快速的记下几个科学名词如:神经中枢、脑、脊髓。虽配有插图,但也不够具体全面。插图本身是平面图,而我们人体的构造是立体而有层次的,图上是能看出人体内神经的大概分布情况,但是去除了肌肉,骨骼,对于神经具体位置还是比较模糊的,而且我们也看不到神经的原貌。对于人体神经分布的完整模型又是比较珍贵与稀少的,此类教具的准备比较麻烦,所以通过视频配以科学性语言的解释同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中,学生自学完神经中枢与神经的分布后,借助科教视频以“科学家”的身份总结整理以上两部分的知识点,并对下面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一些渗透与铺垫,起到呈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三

三年级已经上过这一课的内容,那时侯是重点探究土壤是不是混合物!现在这一课非常注重土壤的成分,从一开始的肉眼观察,到借助放大镜观察,再到放入水中观察,观察沉淀时的分层,最后小结出土壤的成分。然后在讨论土壤与生命体之间的一些共存关系结束。

在分析教材后,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借助放大镜真的.能比肉眼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吗?(在一个班的施教后发现课本这张记录表的填写几乎是一样的,有些同学填的内容甚至有作假嫌疑。)二是观察沉淀现象会明显吗?(自己课前尝试后发现根本不明显!)。

我在修改后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第一部分观察土壤,为了让学生既能够发现土壤中的水分,又能够发现粉沙,考虑到干土不易发现水分,湿土不易发现粉沙。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分干土、一分湿土。考虑到借助放大镜效果不是很理想,删除了借助放大镜观察的部分,使得观察活动更加的集中。观察水中的土壤时,考虑到要发现空气,必须现场操作,但考虑到分层,必须要沉淀很长的时间,所以我首先通过演示投影让学生发现土中有空气,然后演示搅拌沉淀…学生发现需要很长时间等待,我就提供事先沉淀好的水中的土让学生观察分层现象,这一部分效果非常好!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四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1 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五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单元《土壤与生命》中的第3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我首先播放录像,茂密的森林、葱绿的庄家、生机勃勃的草原……无不展示着土壤的魅力。本课通过观看录像、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知道死了的动植物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由此建立腐殖质的概念。同时,知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蚯蚓的作用,确立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意识。让学生亲历成肥的全过程,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关爱生命”的目标。

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土壤里面能够长出各种各样的植物,在孩子的眼里,是土壤里的.肥料使植物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因此,探究土壤里的重要组成物质——腐殖质,就成为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录像以它声、像、色吸引着孩子,激发起孩子探究的激情,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本着“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根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让孩子多看多讨论——发现问题;让孩子多想多动脑——讨论、预测、猜想;让孩子提出就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里,教师要以灵活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材: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4课。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土壤、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教师演示:小黑板几块。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

师:我们知道了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风化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最终会变成土壤。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那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呢?为什么动植物都喜欢生活在土壤里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土壤里有什么?》板书:“土壤中有什么”。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师:这是一份刚从地里挖来的新鲜土壤,把它倒在一张白纸上。材料员拿出白纸放在桌子中间,再把新鲜的泥土倒在白纸上,同学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书本第3页的表格中。学生分组研究土壤。汇报: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有水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沙子、黏土、腐殖质等)。[出示新鲜泥土,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是湿润(有水分)的,有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活体。]师:实验员把新鲜的土壤倒回到盒子里,我们再来观察干燥的土壤,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再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学生开始观察记录。师在黑板上写着“直径大于2毫米,直径小于2毫米,直径小于十六分之一,直径小于二百五十六分之一”。师问:你们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特根据你没它们的大小都有自己的专用名字,请同学们看书本52页的介绍(或投影出示着段文字,让学生阅读)。这是地质学家区分岩石微粒的方法,你的土壤中有什么颗粒?板书:沙砾、沙、粉沙、黏土。它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你有更好的办法来区分它们吗?[出示干燥的泥土,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并知道各种颗粒的区分标准和名称。]学生想到用筛子筛,用水的方法。师演示,把干燥的土壤倒在玻璃瓶的水中(土壤的量约瓶子的三分之一),用小棒用力搅拌水中的土壤,让土壤随水运动,然后静置在一边。[沉积实验,主要让学生观察土壤在水中分层沉积的现象。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看到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沉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有条件让每一小组学生都来做一做这个试验。]师:土壤里还有我们没发现的物质吗?再来看老师做两个实验。

(1)燃烧土壤。用酒精灯燃烧放在石棉网上的土壤,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这是什么发出臭味吗?板书:“腐殖质”。

三、土壤和生命。

四、总结引申。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让我们以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结束本课吧!自由朗读65页的诗歌。如果时间不够,学生回家读。

土壤中有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

活动一:观察土壤。

1、在观察土壤这个观察实验中,我先让同学们观察土壤,再讨论土壤的特征,如:土壤中有草根、有石子等。学生的观察结果只是土壤的一部分,接下来就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进行观察,简单的管擦活动为学生起到了一个热身的作用,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后面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1、对于学生的分组实验,通过近几年的'科学教学,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是三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例如教师告诉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土壤用力握,观察纸巾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前两步很简单,而为什么会这样则需要学生的思维。

2、腐殖质的概念说的不够清昕,在这里可以拓展一下,土壤正是因为有这种物质,使我们周围的土壤更加的肥沃。说到“腐殖质”时,可以从图文解字来讲这个概念。说到“腐”你想到什么?说到“质”你又想到什么?说到“腐”这个字时,同学们一定想到了“腐烂”这个词;说到“质”同学们一定想到“物质”这个词。那么什么会在土壤中腐烂呢?同学们一定能想到植物的叶、根还有小动物的尸体。那么什么叫做“腐殖质”呢?植物的叶、根和小动物的尸体腐烂后形成的物质叫“腐殖质”。

3、板书设计,应当将实验与结果充分结合,让学生有意识的将其发现与成分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在学生有了充分的切身体会后,帮助其加深印象。

2、了解土壤。

餐巾纸湿了水分。

出现小气泡空气。

搅拌后漂浮在水面上的动植物残留物。

水变浑浊了比较轻的粘土。

水底有一层比较重的沙土。

本课时间掌握不够合理,课后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多,而实验操作时间相对留的不足,以后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语言的过滤,不断进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38238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