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汲取的宝贵经验,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图片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以下范文,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心得体会的写作方式和结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一
没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一般家庭明列条文的家规,并不多见,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
家风建设修身为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完善个人修养,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延续,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另一方面,作为领导干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魏征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领导干部应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脑海,淡化个人得失,在为民务实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家风建设重在传承。中国传统教育讲究言传身教,教育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还是道德修养的映射。在家风建设上,古语说,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优秀的个人修养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风正,影响给孩子骨子里的正气和正义是必然的,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释放出来的自然是正气,面对歪风邪气乃至破坏党风政纪的贪腐投机行为,便有一种本能的拒斥。
家风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袭,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形成。家风好,受世人称赞,家庭成员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会地位自然也高。
通过对“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的学习,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求真务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到实处,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站得出来,把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二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三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那么,家风是什么,我理解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传统风尚,是一种特色文化的传承。可以说,良好的家风,是家庭建设的核心,烛照着每一名家庭成员的心灵世界,成为每个人的精神源泉。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他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缺少良好家风的熏陶,从小缺乏正确的价值涵养,将来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乃至干有所成?所以,先贤们历来重视家风家训。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撰写《训俭示康》家训,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社风。
老一辈革命家,无不严格持家、奉行清正家风。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村和工厂接地气;刘少奇长女刘爱琴读大学时回家要车接,刘少奇知道后严肃批评说“坐电车和公共汽车不一样吗”;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家”具有独特的地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使家庭生活充满乐趣,更具温馨气氛,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播撒下德行的种子,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人格塑造家风,家风孕育人格。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更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好的家风能为廉洁奉公提供精神支撑;反之亦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会突破法治的底线、走向腐败的深渊。近年来,出现的“大老虎”及家庭式腐败现象的出现,莫不缘于此。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四
情献给国,心交给家我从晨曦中走来,身上背着社会的稳定,心里系着家庭的安宁。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伴着豪迈。
我在黑夜中穿行,头顶闪着耀眼的警徽,心里装着家庭的温暖。一身正义奉献青春,一身正气铸造辉煌。
一个家庭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和谐的家风家训能够体现家教和素养。作为一名警察,作为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我定当以身作则,将警魂铸入我的家庭。担当是我的家风。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刻起,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大大小小的警情、日日夜夜的巡逻、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我们选择了,热爱了,勇敢的担当了。我要将这种担当献给我的父母。百善孝为先,陪伴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下班了早点回家,和父母一起吃饭,夸赞母亲做得一手好菜,陪父亲下下象棋,关注父母的健康,让他们放心安然地享受晚年时光。
忠诚是我的家训。不论是千里之外辑拿凶犯,还是在大街小巷执行任务,不论是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疏通车辆,还是在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奋力抢救。这都是我们用汗水甚至生命铸成的忠诚。我要将这种忠诚献给我的妻子。相敬如宾,比翼双飞。一直以来,我们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用宽容和爱却化解矛盾。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责任是我的家教。每一次配合禁毒大队缉拿毒贩,我们都毫不畏惧,冲锋在前;很多次的巡逻执勤,我们都贴心保护走失的小孩??这些都源自心底那一份从不敢怠慢的责任。我要将这种责任献给我的女儿。言传身教,以德养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一直遵循“百教德为先”的教育原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让她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乐观的心理。是的,警察的付出太多太多。熠熠的警(jing)徽下,有一种微笑叫担当;铁血柔情里,有一种坚持叫忠诚;刀光剑影中,有一种幸福叫责任。我相信有一天我们都白发苍苍的时候,透过如水的岁月,穿过一生的纷繁,生命中最生动鲜亮的,一定是我威严的警服后,那一个温暖可爱的家。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五
优秀作文推荐!“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六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一头连着党风政风、一头连着社风民风。在总结以往廉政教育成效、分析本地腐败案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我们紧密结合莒南县实际,以“清廉家风建设”为主题开展廉政教育系列活动,在“不偏、不虚、不空”上下功夫,有效促进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并在社会上引发关于家风建设大讨论,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起知廉、守廉、助廉的浓厚氛围。
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工作方法,确保“不偏”。在干部廉政教育中,我们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工作方法,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突出重点。召集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家庭成员参加县里统一组织的清廉家风建设活动。这些干部在单位是骨干,在社会上容易成为关注焦点,通过廉政讲座、警示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促使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第二,兼顾全局。普通干部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县里统一要求,抓节点、分批次,整体推进全县活动的深入开展。根据实际情况,县清廉家风建设活动办公室建立了副科级以上干部及其家属信息台账,不仅方便了与家属及时沟通、联系,听取干部及家属意见建议,同时为今后推进干部监督工作、规范干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以“八个一”为活动载体有序推进,确保“不虚”。为切实把活动做实,我们确定了发放一份倡议书、召开一次培训会、召集一次签名活动、开展一次廉政书画比赛、开设一次廉政教育课、举办一次清廉家风演讲比赛、发动一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一次廉内助评选活动的“八个一”活动载体。我们将这些活动载体贯穿于全年的廉政宣传教育工作中,按照“抓节点、压茬进行”的方式来开展,即每月保证开展一个活动,活动的准备工作在上月进行,活动的总结工作在下月跟进,对参加范围一致的活动尽量合并,最大限度减少活动成本。县清廉家风建设领导小组及时跟进指导,针对活动中发现的不足、问题,边开展、边纠正、边解决,保证每一个活动都能有序进行,每一项措施都能有效落实。
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确保“不空”。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开展我们以廉政教育为着力点,县纪律监察局组成廉政教育宣讲团,结合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深入镇街、县直各部门进行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授课,通过摆事实、讲案例、看影片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筑牢家庭廉政建设防线。截至目前,县廉政宣讲团先后对4000余人次进行宣讲授课。此外,运用廉政短信平台,每周一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今年以来,共发送廉政短信18000余条。同时,在全县重要路口、公共休闲场所电子显示屏以及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廉政公益广告、清廉家风建设标语等,使清廉家风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初为人师,尽管只是一名家教老师,自己还是既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兴奋的是自己可以在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而害怕的则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虽然这次教的只是小学生,不过感触还是挺多的。这次我是帮忙补英语,再外加点数学。其实英语我很害怕,即使只是小学生的英语。不过当真的开始后,顾虑少了很多。
我这次教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现在暑假补课这种现象在小学生中非常的普遍,所以他对于补课并不讨厌,他成绩还算可以,只是对刚开始学的英语很是厌烦,不太想学。所以他父母希望我能够教教他学英语的方法,并且让他提起兴趣。
一开始问了一下他们平时的考试的题型是怎样的,大致的了解了一下他的水平,好清楚自己应该怎样下手。发现他们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还没有要求知道怎样默写单词,只是要求知道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就差不多了。所以针对这一点我并没有要求他默写所学的单词,只是把这一课的单词写下来再要求他将意思写下。同时再教他一课一课的读下去,只是在读的这方面效果并不佳。对于数学,这个是他的强项,也是他所喜欢的课程。所以教起来比英语容易很多。只是发现有些很基本的东西自己无法解释清楚。这或许也给他学起来增加了难度。在和他相处的日子里,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朋友一样看待,当作我的弟弟一样对待,在讲课的时候,我尽量让我的语言有趣,简洁明了,在课后,我和他谈心,帮他解决一些他在平时遇到的问题到结束家教的时候,他的数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英语虽然不能说他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开始敢说,愿意说了。发现现在的教育与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很是不同了,小学就开始有英语,并且才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要求并不像我们学的时候那么高,还不知道怎么记住它的意思就要求记住它的写法,相比较现在确实是减了很多的负啊!
由于每天做家教,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懒觉的习惯。开始的几天,他听课时,时常会走神,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地讲,他却置之不理。不过我想着自己一定不能生气,他还只是不太懂事,忍忍就好了,这样过后我也发现我变得更加的有耐心了。
家教生活让我想起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感触.如果说(“艾滋病防治教育”系列活动方案及文案)以前在家里,我养成了不怕吃苦的习惯,那么家教则培养了我的耐心与宽容,关心与责任。而这些将是我在踏入社会后需永远铭记的,patience,tolerance,care,responsibility,friendliness。耐心,宽容,关心,责任,友善。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年盛夏收获的最丰硕的果实。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八
家庭像天空,我像小鸟,没有天空我将无法飞翔;家庭像大地,我像小草,没有它我将无法生长;家庭像雨水,我是树苗,没有雨水我将无法成长。家庭像阳光,我像花儿,没有阳光我将不再漂亮。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每个人的家里都家训、家规、家风,这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了我们有教养,有规矩,有礼貌,学习好……而对我们的鞭策,我们应该遵守这些家风,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在美国,一个调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给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头后,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很生气。孩子见闯了祸,他虽然害怕,但他是个不说谎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这个诚实的孩子就是乔治·华盛顿,也许就是这样诚实的性格让华盛顿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总统。
在我家,父母经常教导我做一个说谎话、拾金不昧、不贪图钱财的人,可小时候的我却不懂得什么是拾金不昧。
记得有一次课间,我在操场上玩,忽然我看见地上有什么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漂亮的手链,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手链,便将这个十分漂亮的手链拿了起来,偷偷地放进了兜里,跑回了教室。回到家,我就把这个手链放在了一边。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心里担心着:万一被发现了的话,妈妈一定会说我的。我低着头,爸爸妈妈在吃饭的同时也看我,但是没有发现什么,这时我突然很害怕,要是我被发现了,后果一定不好,还是告诉妈妈吧!这样想着,我看妈妈还没有把碗筷收拾好,我就跑过去帮妈妈,妈妈有些好奇,不过还是让我帮助她收拾。等到收拾完了,妈妈突然走向我,我立刻不安了,妈妈问我:“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我听到这句话,连忙低下了头,过了几分钟,我才说:“妈妈,对不起,我骗了您,我从学校捡到一个漂亮的手链,就将它拿回来了。”妈妈说:“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我也就不再追究了,明天上学交给老师,把手链还给失主就行了。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以后要有拾金不昧的精神,不能贪心。”我在妈妈说完话后走去了房间反省,从今以后,我再也没有这样过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只有有了严格的家风,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100户“最美家庭”,100个“最美故事”。作为人类社最基本的构成因子,家庭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就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甚至舍命相护,人类用真情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最美家庭”的绚丽诗篇,即便,她可能是含了血和泪,但从来都阻挡不了她那耀眼的光芒!人类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耀眼的光芒,才成了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温情世界,也才构成了人类文明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家庭文化。
5月15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2015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揭晓仪式在京举行。获得评选的100个家庭从不同侧面生动演绎了我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文化,无异于是一次正能量的集中释放,对我们每个人甚至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无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的举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唤: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我们,很多东西在逐渐淡化、消磨甚至慢慢流失,我们需要找回,同时也找回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热切呼唤。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爱意,充满温暖,家庭成员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肝胆相照更感人,更动人,更温馨的了!“家”是什么?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是我们舔洗伤口的地方,是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丝毫阻挡不了家的温暖的光辉,也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对家的热爱和向往。而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要为这样一个家去共同付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也共同营造。我们没法要求其中某一个人为了这个家而无怨无悔地去付出,虽然我们应该这样去付出。但我们需要心灵的回应:回应是我们继续努力和前进的最好、最强动力。所以我们每个成员必须同时在努力、在付出甚至做出某些牺牲!也正是这些付出、努力甚至牺牲,我们每个家庭才充满了爱,充满了力,我们才能得以安宁下来,才能让心灵的殿堂不至于坍塌——心灵的殿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基础。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为了这个家而日夜奔波、日夜操劳、殚思竭虑、奋勇直前而更让人为之动容的了!100个“最美家庭”,谱写的就是100曲这样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爱人之歌!也正因为这100曲荡气回肠的爱之歌、奉献之歌甚至是近乎悲壮的牺牲之歌,才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生死与共的传统美德!这个美德,是我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重要根基,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并必将是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强大动力!所以品读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在教育我们热爱家庭,热爱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是在激发我们为家庭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的潜能,更是在呼唤我们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把我们丢失的心灵找回来,让我们永远有一个根,更永远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前进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过得更好、更幸福。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持续美好起来,持续进步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几千年的古老民族,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出新的动力,并最终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九
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在一个家庭,老人要宣扬家风,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晚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我的父母没多少文化,但他们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一直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厚道。父亲常给我讲身边的人不孝的结局。比如附近三个盗墓贼,没一个善终。如有老人无疾而终,父亲感慨,说那是好人,修行好,所以才得善终。从中我明白,道德是天地的本分,本分是个人的规律,当违背了这一规律,人就有灾难。
马克思与女儿有这样的问答。问:你最崇敬的男人的品格是什么?答:刚强。问:你最崇敬的女人的品格是什么?答:温柔。其是,这个话题与家风有关。男儿当自强。这里的自强一则是韧性刚强,一则是有理想抱负。男人无志,家道不兴。一个男人定要有责任有担当,否则,在家庭中没地位。你啃老或吃软饭,别人能尊重你么?农村人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所谓旺夫相,实则是慈眉顺眼的贤娴之态,不是女汉子,更不是河东狮吼。用老人的话说,悍妇不仅不利,而且贱己。
家和万事兴。对一个国家而言,强盛祥和很重要,对一个家庭而言,和睦和谐更是关键。比如在家庭里,长者处事公道,晚辈心服口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有了困难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晚清具有改革思想的名臣不在少数。然而,虎父无犬子。他们的后人也往往是一时俊彦,如曾国藩之孙曾纪泽、孙曾广钧,左宗堂之子左孝同,张之洞之子张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侄李经羲,谭继询之子谭嗣同,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等。梁启超五个儿子三个院士,一个上西典军校,一个上南开大学。我以为,他们的儿子没有褪化成今天的.官二代,这与他们的家风家教密切相关。《曾国藩家书》便是明证。
城市化之前的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那时,家风家道很重要。比如男女相亲后,双方都要要打听对方的家道,说到张家李家,有时甚至剖根问祖。一般来说宁折十座庙,不拆一家亲,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要么不说,要么只说好。但是,有实在人说实在话。有人会这样说,说人家那家人从老到小没的说。娶媳妇看丈母娘,说丫头她妈是个好人,贤慧本分,锅灶好针线好。如果有什么问题,比如说,有人说,娃娃我不了解,但他们爷爷就是个龟贼、她奶奶作风不正等等。往往或许就是这么一句话一门亲事黄了。农村称这种人是“塞砖头”的。由此足见家风家道的重要性。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试想,如果家家都有好家风、好家道,自然就会有好社会、好世道。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奉行、共同遵守的道德主张、价值操守、行为规范,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与别的家庭不一样的风尚、风格、氛围、特点。良好的家风对个人成长、家庭和睦、社会进步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家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更关系党风、连着政风、影响民风。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代表着成长之地,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心灵的归宿,而家风,则是涵养一个人行为品德、精神风貌及内在素养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高度肯定了建设优良的家风的重要性。
我成长于黔西北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十分重视我们兄弟姐妹的教育问题。直到我们几个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父母仍未停止对我们的教育。现在回忆起来,才发现这谆谆教导的背后,是父母对我们能够做一个崇德向善的有用之人的殷切希望。
向优秀学习,勇于拼搏。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家乡还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小乡镇,艰难贫苦的生活让父母更加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出路”,不过,父亲和母亲都不会一直干巴巴强调这一点。那时候,堂哥们通过努力考上了“铁饭碗”,买了车,盖了新房,算是脱离了农门,相比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们,日子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母亲看在眼里,就问我们,是不是很羡慕,也想像大哥他们一样?我们几个都点了点头,母亲就语重心长地说,那是别人努力拼搏来的,你们想要那样的生活,只有向他们学习,努力读书。在那之后,他们就尽可能给我们创造学习的条件,当我们认真学习时,再苦再累的活他们都独自干了,不打扰我们学习,而当我们贪玩不想学习时,就会默默带我们下地,在苦累的农活中磨炼我们的意志,然后更加坚定学习的决心。正是在这种身体力行的教育下,我们几个都发愤图强,先后考取了大学,随后再考上了研究生。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八个字我至今记得相当清楚,这是父亲教我写作文时写在我本子扉页上的话。那时候的我由于太小,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随着我慢慢长大,才明白父亲是希望我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父亲常说,人难免会有低谷的时候,而这时候,对你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都是你的贵人,要懂得感恩,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能帮的你也要尽量帮一把。印象最深的是,自从我考上初中后,父母每年都会在家里养一只羊。那时候,以我的家庭条件,是完全上不起这所在全县都很出名的私立学校的,但那年学校有一个政策,只要考试达到学校的要求,就有给予减免学费生活费的待遇。在父亲看来,虽然这是学校的政策,但要感恩学校这个政策,才让我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那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想要感谢学校也找不到其他的方式,而在我们家乡,有端午杀羊过节的习惯,于是父亲每年都会养一只羊,在端午这天邀请学校的老师们来聚一聚,这个习惯一直持续了很久。通过这样的方式,父亲把要懂得感恩的思想灌输给了我们。
与人为善,敢于“吃亏”。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在父亲看来,“会吃亏”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因为只有敢于“吃亏”,才能“享福”。小时候的我们想不通吃亏和享福之间的关系,于是父亲开着拖拉机(当时家庭重要收入的来源),在给别人拉完货后,就会去石山上拉一车碎石,让我们几个带上工具去填补道路的坑洼。我们不解,路是大家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几个来铺呢?父亲说,我们几个来铺路,看着是我们吃亏,别人享福了,但实际上,修桥补路不但方便了别人,也方便了我们自己,是一件“积德”的事。在生活中,父亲也会教育我们,执着于小利是目光短浅的行为,与人有利益冲突时要学会“退一步”,与人交往要友好和善,胸有度量才能真正做得了事。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公仆”之后,我才更加明白父亲对我们要敢于“吃亏”的教导,因为这代表着没有“吃亏”的精神,就无法谈奉献精神,更无法谈为人民服务了。
回想一下,我和兄弟姐妹们先后走上公职人员这条路,其实和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而我一直很感恩有这样重视家风建设的父母。与此同时,我想,我也有义务将之传承下去,积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三
很快就是“小年”,我家的年味愈发浓郁起来。年味在回望和期盼之中,反映出亿万普通人家之一的“小确幸”,我试着从悠悠岁月中采撷出“三句话”,可以反映家风中变与不变、革故鼎新的传承。
“洗的洗、浆的浆,得利利索索的,日子不能囫囵着过。”
这几天,母亲在家里每天忙得腰酸背痛,我劝她,年前还有时间,赶那么紧做什么?母亲说,要过年了,家里得收拾得利利索索,衣服鞋子该浆的浆、该晒的晒,被褥铺垫都要赶着天气全部晒一圈,全部收拾干净了,才叫正儿八经过次年。在母亲心目中,这是打小就有的规矩,不这么做压根不行。母亲的观念在我媳妇身上也有体现,就这样,娘俩个从早忙到晚,只为有一个干干净净的家,只为过一个整整齐齐的节,这或许就是生活的“仪式感”,也可以视为一种传承吧!这也提醒我,屋子要经常打扫,节前还要彻底清洁,初心也当时常擦拭,逢了春节更要一尘不染,要过个一尘不染的春节,走出一尘不染的人生!
“焚狼烟杀鞑子,贴对子放鞭炮,当父亲的要教会孩子怎么过节。”
每一年三十的早上,我都没能睡个十足觉。一度,我曾经对母亲表示质疑,怀疑她的坚持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我觉得过节就是乐呵就是放松,干嘛非要这么一板一眼的,尤其是我不得不在这一天,天不亮就披衣起床,去燃起狼烟,放上拦门棍,点上一挂鞭炮,才能返回被窝,在迷迷糊糊之中睡个囫囵觉。睡不多会儿,吃了早饭就得贴对子、挂灯笼,待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也就接上年三十的大餐,才算可以一门心思地喝酒吃饭。待到晚间还要打起精神头“守岁”,所以,年三十于我而言并不轻松,即便我当了父亲,打算说说我的“新观念”,却被母亲直接拒绝,并且上升到了教育孩子的高度,让我明白,我不要设想以自己的“新观念”去行“偷懒之实”,该干的活计,该走的步骤“一步也不可少”。这份坚守中的传承,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有了底蕴,有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事关春节的底蕴与传承。我想,无论将来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他一定清楚记得他的家,记得有关春节的这份传承。
“一家人一桌饭,斟满酒、举起杯,这才叫三十,这才叫春节。”
春节期间,其实最忙碌的是母亲,她除了节前的浆洗,还负责一大家子的美食。在我们家,母亲的主厨地位一直稳如泰山,即便有些时候,我们不愿她累着,在饭店就餐,母亲还是要坚持三十亦或初一摆上一大桌。这是属于母亲的领地,也是她施展厨艺的舞台,或炒或炖,或凉调或热炸,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食材有多少不同,母亲总能用她的一双巧手,给我们全家提供一顿丰盛的大餐。在母亲看来,这做菜的过程,就是享受一大家齐心做一件事的过程,心思那么纯正而又真挚。母亲常要提早备齐食材,一大早就开始制作,这时间常要延续到正午的那最后一条鱼,在一挂长鞭炮声中,一场精彩从母亲的妙手中以一碟碟的形式摆满圆桌,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这一刻的幸福离不开辛勤的付出,离不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幸福都是劳动者奋斗出来的,平凡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就在这份用劳动支撑起的和谐之中涵育、闪光。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四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五
家风既不是故纸尘封的“老旧古董”,也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伴随大家、贯穿生活的“刚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小家庭经营好,坚定家风建设“文化自信”的信心来源。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万个家庭好,国家才能好。新时代弘扬“家庭家教家风”至关重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一名党员,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全公司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家风的浓厚氛围。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七
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对人的一生发挥着独特而必要的基石性作用,奠定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青少年时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能让他们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学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篇十八
15月24日的《面对面》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母亲因9岁女儿不愿读书,将其捆绑至床头达130个小时,不提供水和食物,最终导致孩子惨死。看完报道,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座谈会上一个主任的讲话,他讲到,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是虽然不懂教育,但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第二种破坏力是最大的。
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孩子多半会成长得非常好。我们现在很多是70后、80后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是不是?很多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第三种,自己不懂教育,但我不粗暴的对待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成长的非常好。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我懂教育,我的每一个管理都是合乎教育规律的,这样一般会培养出非常出色的孩子。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满了第二类家长,本身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对孩子又管理的太多,对孩子的教育的确很着急,但方式不当或过当,导致许多社会悲剧。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危险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家风、家教,更不懂其重要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父母品行正直端良,儿女上行下效;父母行为不端,儿女必受其害。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强调了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族减少,小家庭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风淡化,家教缺位,家规失威,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乘虚而入,有的侵蚀家庭甚至危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3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