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心得(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18:51:29
老子道德经心得(模板16篇)
时间:2023-11-29 18:51:29     小编:LZ文人

总结是过去经验的总结、未来工作重点的确定和对自身提升的反思,具有重要意义。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语气的中肯和客观,避免过分主观和情绪化的表达。想要写好一篇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这些优秀的范文。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一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认为中国道家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我在读完《老子道德经》后,深受其智慧与道理的启发,以下将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谦逊与柔弱。

《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强调谦逊和柔弱的力量。老子告诫人们要像水一样柔软而顺从,因为柔弱的东西能够征服刚强的物体。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适用。我亲身感受到,当我以柔善待人时,能够减少冲突和摩擦,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谦逊与柔弱也能够让我更加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批评,从而不断进步。

第三段:无为而治与自然。

《老子道德经》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即在尽量少干涉的情况下,让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这个思想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过去,我常常想要通过努力和埋头苦干,来改变一切,但往往事与愿违。通过学习老子的理念,我开始接纳事物的本来面目,顺其自然。当我不再强求结果时,反而能够获得更好的结果。这种解放自我的态度,令我从焦虑和困扰中解脱出来,更加放松和自在地面对生活。

第四段:道法自然与审慎行动。

“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在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和谐与平衡。对我而言,这个观念提醒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和选择。我开始审慎地思考我对待自然的方式,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当我从内心尊重他人和环境,并与之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这种有意识的行动,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并懂得遵循自然的道路。

第五段: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

通过《老子道德经》的学习,我逐渐明白追求内心平静和和谐的重要性。作为现代人,我们时常被外界的压力和纷扰所困扰,内心难免焦虑和不安。然而,只有当我学会放下诸多欲望,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才能找到内在的平静和满足。《老子道德经》通过让我学会静心思考与独处,引导我重建与自己内在的联系,从而在繁忙的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结尾段:总结与展望。

总之,《老子道德经》通过其智慧和道理,给予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它不仅教会了我谦逊与柔弱的力量,还引导我实践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思想。通过追求内在的平静和和谐,我逐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方向。未来,我希望能把《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道理,为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二

本体论指哲学中研究世界的本原或本质问题,狭义形而上学专指本体论。我概括的哲学定义:哲学是研究和阐释宇宙绝对本体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学科。

哲学是人类思想的制高点,本体论是哲学的制高点,而现在世界主流哲学距离本体越来越远,这意味着基本环节或方法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缺陷是理性本身、亦即意识本身[理性思维是意识活动]。哲学中的理性思维只该用于制作指向本体的“路牌”,而那路牌应标明:实证本体须泯灭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以及以理性思维为基础的科学手段。

《道德经》文句偏政治哲学,历代学者也只能将研究与注释的重点偏向政治哲学,这妨碍了对本体论思想的展开和探究,甚至使《道德经》卓绝的本体论思想被权术、权谋的叙述所遮掩。因此,本文标题的“现代阐释”首先要做的是只关注其本体论思想而忽略其他。

《道德经》第一章就告诉人们离开素常意识才能实证本体、哲学上最在意最希望捕获的本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的本体。开篇就清楚地指向本体论,同时也隐约提示出意识[语言是意识思维所依凭的符号]与本体相排斥。后句句式与前句同,义既凡是可以命名、可称谓的便不是恒常本体。“名”是很重要的概念,名意味着对事物的感知、区别、把握和命名,名即人类智慧的标志。名的心理机制基础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这一分离使得人类能够将所有事物二元化和对象化,当然也是屏蔽人们认知本体之障。老子注意到本体不可言说的特质,表明由俗常对二元对象思考,改换为对“知性[知的能力]”进行考查。

哲学史主流意见说老子的“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这表明老子的本体论是“心物同一”[至少与心无隔]的命题。《道德经》说本体除了使用“道”,还出现“一”、“玄”等字词。请读下边章节的“一”既指代本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道德经》三十九章)本体融彻一切时一切域,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神(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同而具知性[知的能力、非具体知识]。再次突出摘引本章主要是注意到最后一句,“神得一以灵”,这里老子指出人类知性本体为根据、或说来源于本体,也是《道德经》本体论的形而上领域的定位。寂静本体不仅直接吸引人类集体潜意识去求索自己的,似乎还要求自身形而下、形而上两个方向实现闭合。既要求自然创造力的极至作品:人类,以本体为根据的智慧,亲证本体之境。就地球而言,惟有人类有资格完成本体的闭合运动。本体与人类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同外通”。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一个是本体论,一个是认识论,这章看作是《道德经》认识论思想:本体是人类知性的根据和来源。知性来源是个谜,比较重要的看法是说知性来自以劳动和进化。但这看法忽略了人类对感知的物象都具有描绘、描摹能力,原始人或儿童也能用树枝,刻画日月花鸟;而猴子等别的动物怎样进化甚至专门训练也做不到。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只能在于一点:人类大脑与本体同一、同构、为相同密码系统。而本体融彻一切物象,所以人类观察任何物象,本质上应看作是本体从观察者人与被观察对象两端自映自。所以从本体意义说,人类知识为先验,本体意义先验、内核同构,非指具体门类知识先验。人无论面对面对任何物象,也无论需要探索三、五年、千百年最终能够建立对该对象的系统知识,盖因内质都被本体融彻、内质同构。

“道生一,以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一为本体,二为阴阳两仪,三为原始物质[基本粒子],此既老子的本体论形而下作用方向的模型、宇宙生成模型。我想按照老子本章论述,借助伏曦八卦的符号系统直观描绘本题模型,并将上节说到的本体与人类知性的关系也反映在卦图当中。试将“三”实数化,因阴阳两仪不对称的最小排列组合必须是三个要素[对等中和],共得八组三爻卦象,但因纯阴纯阳不成物,将乾坤两卦看作与两仪同而取消。所余为六卦,故《道德经》本体论的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这是可验证的模型,原始物质[基本粒子]多于或少于六种,这模型都被证伪;同时若理性及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学手段若超越原始物质[基本粒子]级层实证形而上之本体,这个本体论模型也被证伪。这验证条件足够苛刻。

重复:以阴阳两仪全排列、去掉纯阴阳卦象余得六组卦象,视原始物质[基本粒子]为六种。既无论取一粒沙、一片叶、一根毛发或金属元素一路分解,最终得到的都是六种原始物质[基本粒子],这也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分界处。

本体的基本特征是排斥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那么人们怎样去实证本体?“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古代没有意识与潜意识理论,老子这里朦胧地指示要离开素常意识、进入特殊的超意识态去证悟本体。再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使心灵成为没有瑕疵的玄镜。那“玄镜”态能映射本体与心体同一之境。我们以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新知见去领会和补充老子的思想,既人类原本统一、与本体直接同一的心体在降生分裂为为意识与潜意识两截,屏蔽了本体之境,需要经过必要的训练和修行消弭意识与潜意识的分离,才能回归本体与心体同一的境界。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四十八章)求学的人,其情欲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到最后以至于“无为”的境地。这里也理解为本体对意识及意识状态的理性思维所依凭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排斥。意思是试图以思维去琢磨本体便不可得。在探究本体的努力中不可能废弃文字和理性,但它们是用来制作“路牌”,路牌上写着:本体不在东西南北中,去意识思维归附统一心体即显现。

老子《道德经》的修身指教,后来成为道教修身修命为要旨的依据,可惜丢大得小,敬奉老子却遮盖了他最有价值的本体论思想。这样说并非否定修行的意义,人类自身与宇宙有呼应,伏羲作八卦也是近取诸身。所以修行有积极意义,对健康也有利,但最该体会和实践的是本体示现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应该对道与德关系的表述不是很清晰,但《道德经》考察道与德本身就表明老子感知到两者内在联系:道[本体]为宇宙根,也为德之根,但这里的“德”指人类社会伦理基本规则。老子的称为“上德”、“玄德”以区别以一般道德规范。寂静无为的本体无碍万物万象衍生,所以无为本体示现之德为生、为仁、为善。与本体直接对应的“上德”、“常德”、“玄德”就是这层面的道德律。

本体至简,没人能列举出比本体更为简单的东西,哪怕是一粒沙或者一片叶也要比本体复杂千万倍。各主要哲学流派和宗教多承认本体的存在,只是称谓不同,道、理、真如、自性、实相、上帝、绝对理念、绝对真理等等都是表述同一个东西:宇宙绝对本体。本体非物质也非精神,似混沌态、氤氲态、信息态、逻辑态、规则态的纯存在,是显示为“空”的“在”。本体质为“中和”,不对任何粒子或引力形成滞碍,也不与任何元素发生化合,更象是一种“语句”或“指令”,这语句的基本含义是静极而动,其形而上心体应称“无极”,其形而下作用起点称“太极”,两者完全同一。

心物同一是指本体意义同一,无条件直接重合。意识虽然屏蔽了那同一状态,但仅是屏蔽,潜意识与本体秒秒契合,这性态通过人类集体潜意识吸引人类向同一态回归,图腾、巫术、宗教、哲学、科学都包含这努力。可惜,主流哲学以理性为尺度,将宗教等统统视为迷信而排斥。人类有文字文明史仅仅几千年,人类对理性如此执著和信赖本身才是迷信,将理性树立为唯一尺度等于将盲目信赖提升为信仰堵塞了通往终极真理的唯一路径。

从《道德经》看,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更该阐释为“心物同一”,古人之“天”从使用时起就是天帝、自然的总称,而“人”的含义则是人用以感知的心体、精神。所以“天人合一”的当代阐释即为“心物同一”,“天人合一”之“合”字消减了命题的真理含量,是《道德经》本体论思想的倒退,“合”的前提是二元,意味着需要做出“合”的动作和努力才可以“同”;而“同一”的命题则确指两者原本一如。事实上“天人合一”的提法也是来自庄子对老子思想的体悟,庄子:“天与人一也”(《山水》),“一”是明确的同一,“天人合一”是宋儒的提法,是质的倒退。今人应通过对《道德经》的现代阐释,由“天人合一”朦胧本体观到“心物同一”本体论模型的回归。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三

老子(Laozi)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之一,其著作《道德经》至今仍然被广泛阅读和解读。本文将通过对《道德经》的阅读和思考,述说我对于这一经典著作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了以“道”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也是人类行为的准则。老子认为人应该追求简朴、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遵循“道”的原则,以达到真正的幸福。我在生活中深有体会,在现代社会,繁杂的物质需求和虚荣心常常使人迷失自我。而当我勇敢站在“道”的角度来审视一切,我发现自己可以返璞归真,享受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只有用简单的心态对待复杂的事物,才能拥有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满足感。

其次,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不过度干预和管理。他认为政府和领导者应该发挥最低限度的作用,尊重个人自主性,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这一思想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相比于过度干预他人的行为,我更倾向于放手,允许自己和他人自由地发展。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路径和经历,只有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而当我接受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时,我发现自己更加宽容和平和,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

此外,《道德经》中的“柔弱胜刚强”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子认为柔软、灵活的力量胜于强硬、刚强的力量。他用“水”来比喻“道”的特性,水具有适应和包容一切的特点,而强硬则容易被打破。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对这一思想表示赞同。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时,我已经亲身感受到柔软和包容的力量。当我以柔和的态度面对他人的批评和抵抗时,往往能化解紧张局势,取得更好的结果。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给了我更多的智慧和应对问题的策略。

最后,我认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和修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人们常常陷入对于成功和成就的焦虑中,不断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功利。然而,“道德经”提醒我们,真正的内心平和和满足不是来自于功成名就,而是来自于内在的修养。只有内心的平和与积极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能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我在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到,当我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成就上时,我会感到极度的压力和不满足。然而,当我放下一切追逐并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和修养时,我会发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综上所述,《道德经》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和指导,引导我们向简单、自然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迈进。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和方向。当我们读懂老子的《道德经》,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我们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实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四

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道德经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含着许多智慧和心得,对于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通过总结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和个人心得,探讨它们对于现代社会和个体的启示。

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着许多智慧,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的道,放弃功利心和追求,而是去追求和谐、平衡和自然的存在。他提倡培养内在的修养,并以不争不抢的态度面对外界的竞争和困扰。这就带来了一个智慧的启示,那就是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和淡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

个人在学习和思考老子道德经时,我深深感悟到智慧是通过体验和履行道义而获得的。我明白了“无为”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内心充实并利用合适的时机行动。同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急躁和冲动。这样的心态更有助于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并保持内心的平静。

老子道德经的智慧不仅适用于古代,也能为当代社会提供启示。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地位的提升,而忽略了自然和心灵的呼唤。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只有重新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找到内在的平衡和真正的幸福。此外,他还强调了不争不抢的理念,提醒人们应当避免过度竞争和争斗,而是以包容和和谐的态度相处。

老子道德经的智慧同样适用于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时,我们常常会感到难以接受和承受,而迷失了自我。老子的智慧告诉我们,保持信心和平静的内心,是克服困难的重要途径。此外,他还教导我们要善于放下和改变,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并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不断积累智慧和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第五段:总结。

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和心得,无论是对于现代社会还是对于个体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以平静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困境,我们能够获得更深的智慧和更有意义的生活。在我们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的同时,不要忘记探索内心的世界和与自然的连接,从而过上更宁静和平衡的生活。这是我从老子道德经中得到的智慧和心得。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五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老子留下的一部影响着东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国道家思想的奠基石。细读《老子》不难发现此书的本质是一本修身治世之书,其中包含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赤子之心”“水德”观……对个人修养的体悟与警示的修身之思,以及“无为”“不自有”“柔弱胜刚强”等治世、处事哲学思想。时至今日,老子的这些修身处事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也有着重要的人生启示意义。

初读《老子》时,难免会迷惑于书中杂乱无章的逻辑,它的章节语言时而通俗易懂,时而艰难晦涩。此次阅读专门找了一些辅助资料,读后却有顿开茅塞之感。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有一段关于老子及《老子》的记录: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刘向的《列仙传》中也有对老子的记载: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老子的生平及《老子》的成书原因,老子的样貌如何我们如今已无法知晓,而现今世界几乎能见到的所有关于老子的画像、雕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一对大耳朵和垂暮老者的形象,这应该与老子的名字有关“名耳,字聃”。老子身为周朝的图书馆馆长,在见到周朝衰亡之景后毅然离周,当他骑着牛过函谷关的时候被守关将领尹喜拦下,因慕于老子的才能便强行让老子留下一部著作才能过关。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道德经》。老子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这部著作,也就可以理解我初读时候的那些疑惑了,但无论逻辑是否通顺,语言是否流畅,《老子》一书中包含的修身处事之启示毋庸置疑。

这里着重说《老子》一书中的一个重要的处事思想即“柔弱胜刚强”,人们普遍认为,柔弱在刚强面前不值一提,所以在生活中总会呈现出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而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将二者的关系说的清楚明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老子从生死的角度来解析柔弱与刚强,他说人活着的时候筋骨都是柔软的,而死了则会变得僵硬,植物也是如此,草木生长的时候枝条都是柔脆的,死了则是干枯坚硬的,那么坚硬的则属于死亡一类,而柔弱的则是具有生命力的,所以打仗的时候不要逞强硬来。树木过于繁盛就会被砍伐,由此看来强大的反而处于劣势,而柔弱者则占据上风。由此,老子为这一理论主张找到了具象的代表——水。

“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天下最柔弱的水,仍然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中流淌而过,柔弱的水却可以抵挡锐利的刀剑,滴水可以破石,水亦可以锈刀,这处处展现着柔弱胜刚强的内涵。这也体现着老子“尚柔”的人生哲学。老子将天下至柔的水的德行与人的德行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修身逻辑体系。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能够在人们所厌恶的环境中停留,水更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与人无争的善地,心胸保持沉静,待人真诚,说话守信用,为政善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就不会有幽怨产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老子对水德的阐述也是对人德的启示。

居善地: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总会流向一些低洼处即被世俗人们所恶之处,但最终水仍会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在流动的过程中也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它的价值,它可以是地面上的溪流也可以是天空中俯视一切的云朵,水的这种顺其自然的“不争”品质带给它的是出于最高点俯视一切的眼界和胸怀。这种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不争精神同样适用于现今世界的我们。

心善渊:“藏心微妙,深不可测”守住内心的宁静不被外部世界干扰,像水一样,无论混杂多少泥沙,沉静下来仍是清澈澄明。

与善仁:待人真诚有包容力,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会无差别的接受和对待着任何事物,无论沙石或是宝玉都可一路随行。

言善信:落地有声,讲诚信。水的形态不同声音亦不同,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老子的“柔弱胜刚强”是在提醒着: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我们只有放低自己的姿态,保持“柔弱”的状态,才能取得更大、更长久的成就。我们可以追求强大,但真正的强大是利益别人的高尚境界,“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你能帮助的人越多,就越有价值,就能取得越大的成就。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六

在古代中国哲学中,道德经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至书”。这部著作由老子所著,通过他深度而独特的思考和观察,探索了道德、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道德经心得体会视频以其简明而深刻的方式,向观众传递着古老智慧的种子,启迪了我对于这部经典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道德经心得体会视频使我深入思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一直以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我们有权利去支配和利用自然资源。然而,通过观看道德经的视频,我意识到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道德经告诉我们,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剥削和破坏它。只有通过顺应自然的规律,我们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真正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道德经视频还教会了我如何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逐功利和物质上的快乐,而忽视了内心的灵魂修养。道德经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和喜悦来自于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境界和更深的满足感。道德经告诉我们,要心存善意、宽容和谦逊,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另外,道德经心得体会视频还使我认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彼此的存在,过于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然而,道德经教导我们要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要建立起和睦的人际关系。通过观看道德经视频,我深刻体会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可贵之处。只有理解和传递这些情感,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和满足。

此外,道德经心得体会视频也向我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功利和物质上的成功,而忽视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追求道德和灵魂的提升,而非功利和物质的追求。通过观看道德经视频,我深刻认识到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的尘世中找到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道德经心得体会视频启迪了我的思想和认识,深化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和体会。通过这部视频,我明白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道德经教导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爱他人并追求内在的修养。这些道德经的智慧和理念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的营养,传承这些宝贵的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自身的幸福贡献力量。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七

原文我是看不懂的,从译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经分析的范围侧重于非物质的一面,分析了个体和集体。个体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与圣人。集体分析是侧重于道德来推动集体往更好的方向运转,而集体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类社会,世间万物,用哲学和科学来概括总觉得不够全面,所以我喜欢用“物质”和“非物质”来得到两个范围。自有文字以来人类文明就在物质与非物质这两个范围萌生了无尽的好奇和探索,从古到今,从今到末来,人一定会探索下去。

哲学侧重点是“非物质”范围,道德经的侧重点也是“非物质”范围,但是他们的刻度不一样。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很大的内容差异,但是内容都是“非物质”范围,这挺重要的。我觉得产生这种差异内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环境导致的。

扯得远了些,回到道德经。道德经里面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一个人必须有道德,一个社会必须重视道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是以人来教导、以人来衡量对错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来衡量对错的,所以不同的依托形成了不同的对比。记得bbc纪录片里面就有讲到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形成的影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为我从小就被我父亲教导人要怎么样,人不能怎么样,怎么才能成为人,这种用人来衡量对错的教导的确对我形成了一种塑造,这里的我对我过去的评价只是陈述事实的意思。

道德经其实是基于道德上思考总结出的一篇,从侧面上说,人们在那个时候道德已经到达了那一种地步。道德经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衡量、发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经说明了那时候我们是以人来衡量对错的。维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价。维持一个人的存在,就是说你要维持自己一个人的标准。圣人的存在就是维持圣人的标准。

其实道德经是什么这个我不是很感兴趣,为什么会有道德经呢?上面已经给出答案了。这里觉得一个事情挺重要的,哲学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侧重分析“非物质”这个范围,但是人是由物质和非物质这两个范围形成的,学哲学的人不要忘了科学。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八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著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和深思熟虑,我对其中关于道德的思考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近日,我看到了一段关于《道德经》的心得体会视频,深受启发,下面将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这个视频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在《道德经》中,老子通过道德指导人们如何正确行事,思考人生。道德的实践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赢,而非为了追求表面的权力和利益。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重要保障。而在当今社会,由于利益追求的过度强调,道德的价值日益被忽视,这导致种种社会问题的凸显。我意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这个视频让我认识到,道德的本质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道德经》中,老子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他强调“无为而治”,认为人应该放下私欲、顺从自然的本真,以实现真正的和谐。这让我反思,现代人总是追逐功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逐渐疏远。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好,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人与自然相互交融,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此外,这个视频还强调了道德的智慧。老子提倡以智慧来行动,他主张“不以取天下为事”的做派。通过观察自然的运行规律,老子深刻领悟到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认为只有在楚河汉界的心境中,才能追求到智慧和道德的真谛。这给我启示,而今社会的喧嚣与诱惑,很容易让我们丧失清醒的思考能力。只有通过沉思和反省,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我们才能在追求道德的过程中更加明智和从容。

最后,这个视频强调了道德的影响力。老子认为,道德应该反应在人们的生活中,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传播道德观念。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中,都要时刻保持道德的高昂标准,以自己的榜样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通过这个视频,我进一步意识到《道德经》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物质和功利主义的社会中,道德本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追求的宝贵财富。我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将《道德经》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有道德情操的人。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这份智慧传递出去,影响更多的人,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九

第一段:引入老子与道德经的背景(200字)。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德经》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和人生哲学的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启示。读《道德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以及找到如何做人、做事的正确方式。在我对《道德经》的深入阅读中,我领悟到许多道德伦理的智慧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对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理解(250字)。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我最深刻的领悟之一。“无为而治”并非消极无为,而是指相信自然的智慧,顺应事物本来的规律而有所为。它告诉我们,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遵循大道,而不是过度干涉和控制。这种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背负的压力,心情更加轻松自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我试图将“无为而治”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言行中,渐渐感受到一种放下执着、从容应对问题的方式。

第三段:倡导自知之道,追求内心的安宁(250字)。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自知之道,认为内心的安宁才是最真实的享受。通过自我反省和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内心的安宁不仅使我们更加从容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挑战,也让我们能够真正体验生活的美好,并与他人建立更深厚的关系。因此,我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询问自己是否目标明确,是否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这种自省让我发现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功成名就,更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四段:践行道德,倡导仁爱之心(250字)。

道德经中强调了“仁爱”这一价值观。老子认为,仁爱是人类天性中最良善的一面,是人们在行为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理解万物的共通性,我们能够培养起一颗心胸开阔、以仁爱待人的心。在现实中,我努力践行仁爱之心,尊重他人的自由和尊严,理解别人的困境和痛苦。这种善待他人的方式让我与身边的人建立起更加深厚的信任和友情,也让我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温暖与关爱。

第五段:道法自然,追逐内心的自由与宁静(250字)。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的重要理念,它呼吁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通过与自然相融合,我们能够摆脱繁琐的经验和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在我看来,这种自然的追求并不是再去远离现代社会,而是在这个喧嚣尘世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我通过练习冥想和花园栽培等方式,与自然亲近,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这种沉思和与自然的连接,不仅帮助净化我疲倦的内心,也让我更好地洞察并理解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总结(100字)。

通过对《道德经》的阅读和理解,我领悟到了无为而治、内心安宁、仁爱之心以及道法自然等重要道德观念。这些观念不仅指引着我们如何正确行动,也教导着我们如何平衡和和谐地生活。通过践行这些原则,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建立起更为牢固的关系,并最终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与宁静。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

段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开头,也是老子对于道德的第一层理解。在我的理解中,老子对于道德的探讨主要包括了超越名利的精神追求、修身养性的道路以及无为而治的智慧。在读完《道德经》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道德的真谛,也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段二:

老子指出,道德并非是名利所能比拟的,因为道德超越了人们浮躁的欲望,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境界。人们常常被社会上琐碎繁杂的名利所迷惑,一味追逐权力、金钱和地位,往往忽略了心灵和灵魂的需要。而道德,正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去追求一种更高尚而纯粹的精神境界。在现代社会中,名利之争无处不在,商业利益、政治斗争、人际交往等都充满了世俗的名利考量。然而,正是因为追求名利,人们往往迷失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此,学会超越名利的束缚,追求道德的境界,成为我们实践道德的重要一步。

段三:

道德观念要在个体的修身养性中得到体现。老子提出了修身养性,即通过舍弃物质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卓越。修身养性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内外和谐,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融入社会并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做到心有余力。老子告诫我们要与自己的欲望和嗜好对抗,克制住冲动和贪婪,修身养性才能真正彻底。通过修身养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成为一个更加平和、善良和有责任感的人。同时,修身养性也使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创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段四:

道德的实践需要智慧的引导。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智慧,主张关注自然规律,注重随遇而安。在社会运作中,有时候我们不能过于强求,而应该随顺自然,在适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行动。过度干预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而适当的无为而治,可以在最小的代价下实现最好的效果。诸如政府的管理、企业的经营、家庭的教育等,都需要智慧的引导和无为而治的思维。当我们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掌握无为而治的智慧,尊重自然规律,才能避免盲目行动和因为个人意志而带来的后果。

段五:

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同时,要坚信善良与真善美的力量,将道德价值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路径,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各异。而每一次的选择和行动都是对自己内心价值的选择和坚守。只有通过践行道德,让道德品质成为自己的坚实内核,才能最终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通过阅读和体悟《道德经》,我深刻地理解到了道德的重要性和真谛,认识到了道德的实践需要超越名利的精神追求、修身养性的道路以及无为而治的智慧。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内核,也是我们与世界和他人建立联系的纽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不忘初心,修身养性,用智慧和善良引导我们的行动,最终实践道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个体的幸福与内心的满足,同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更多的贡献。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一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二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货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白话译文:

要说我有清楚而明白的认知,那是:行走大道,最所担心的却是歧出邪路。大道何等平坦,但人民总喜欢险僻的小径。朝廷宫宇,何等华丽;田园郊野,何等荒芜!粮仓国库,何等空虚!身穿文彩华服,手带锐利宝剑,餍足了山珍海味,财货蓄积有余,像这样叫做强盗头子,不合乎「大道」的啊!

药方:

不要以为平坦无奇,就没什么,要知道「没什么」,那才能入于大道之门!那些有权有力的人,总在历史的浪头上,浪生浪死,没几个可以成为中流砥柱的!小草的哲学是:小人物,但生命却是庄严的;大人物可能恰好相反!大道在平正无奇,不在华丽文彩!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白话译文:

如此看来,这叫「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么样的呢,就用以上所说的大道之观啊!

药方: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观复其身,让他自己生长!「观」是对比而视,是清静的观赏,是如其所如的让它生长!能放得开,他才能生长,给他天地,比给他什么都重要!不必太关心他,把「关心」转成「开心」,开开心心的,自在的生长!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三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就应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下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以前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后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此刻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留意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杀人,之后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四

老子西行途经函谷关,流氓关令尹喜强把他留下,然后摆出强盗模样说请求著书。老子欲出关,脸呈文人无奈状,被迫写下洋洋洒洒《老子五千文》,脱身而去。《老子五千文》亦称《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部伟大的哲学巨著。千百年下来,对其研究评注的著作亦达千百种,众说纷纭却未说出系统的名堂来,因此被天下称为奇书,并列三玄之一。

鲁迅在《出关》里头对老子写下《老子五千文》进行了调侃性讲述,大体意思是说老子不怎么用心就写下了《道德经》,完全是出于摆脱无赖关令尹喜强的缠身。李敖用了寥寥数言编成一段话评价《老子》一书,简要概括是说老子为了表示对尹喜强不友好便写下了高深莫测的`《老子》。综合两位前辈的议论,我得出这样的认为:老子性善,尹喜强性恶,老子想用道德经言论改造尹喜强,由于言语高深莫测结果肯定要失败,又因老子性急,想出函谷关得紧,所以著书言简意骇,五千字包罗万象,集其了毕生思想和哲学。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五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老子道德经心得篇十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中国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此刻和平时代,我们国家一向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4810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