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它需要教师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教案的评价应客观准确,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学习这些教案范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1.鲁班怎么发明橹板的?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抄写生字。
(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
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第四自然段。
投影、生字卡片。
26.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朗读课文。
: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4,练习口述《鲁班和橹板》的故事。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1.鲁班怎么发明橹板的?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抄写生字。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一、复习导入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三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20xx年5月28日第十五周星期三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四
《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2课。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处理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提问:你从哪里看出老艄公很吃力?学生找到了关键词“满头大汗”,指导读好。这里我应该设计一个想像训练:想像老艄公满头大汗是怎样的情景?从而来体会鲁班对艄公的同情。
在处理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我是抓住了“盯”这个字,同时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表示“看”的意思?然后出示了一个相关的练习:用“看、望、盯、瞧”填空。这个设计是好的,可是这样一来,就把学生从课文中拉了出来,等到练习完成了,还要再把学生拉进来,就比较麻烦。可以把这个练习放到课堂结束的时候,这样会更好一些。
第三自然段主要是抓住两个象声词和“轻快”来理解鸭子滑行的轻松。
第四自然段重点是抓住“出神”和“眼睛一亮”来体会鲁班思考的认真。鲁班在“出神”,那他此时在看什么呢?再回到前文,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同时如果能抓住前文中的“盯”来理解,进行比较,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一些。
最后,为什么称这个工具为“橹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人们为了纪念鲁班发明了这样一个省力的工具,所以起名叫“橹板”。
总结这节课,我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课文上。课文是由词语和句子组成的,光理解词语还不行,还要把词语放到特定的语文环境中,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五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
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通过朗读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一读词语:吃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过渡:鲁班看到老艄公这么吃力,是怎么想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思考。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谁能把鲁班是怎么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指名读: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师指导读。
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好,注意停顿。
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再指名读。并读出“?”。
3、哪个字可以看出鲁班很专注?盯着、默默。“盯着”是什么意思?你能演一下吗?指名演。(如果学生演的不到位,可教师演示)。
4、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要发自内心的疑惑。)男、女生比赛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正在这时,鲁班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出示相关句子)。
2、“嘎嘎”“扑通扑通”都是表示什么的词?(声音),你还知道哪些象这样的词呢?指名说。(咕咚、滴答滴答、喵、汪汪、叽叽叽、嘎嘎嘎--)。
3、这些鸭子是怎样向前滑行的?(轻快地向前滑行)小鸭子为什么能轻快地向前滑行?(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出示多媒体,鸭子用脚蹼拨水,并让学生用小手做脚蹼感受鸭子拨水。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小鸭子那轻快的样子)评议。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鲁班看到这一切后,有没有想到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看这段有几句话?
生齐:这段有三句话。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句话呢?
指名读。
(出示图)此时鲁班在干什么?指导看图。
通过看鲁班看鸭子时的认真专注的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出神”。
……。
(指名读)。
鲁班终于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他心里一定很--。
生:高兴、开心、激动。
4、鲁班想到了办法之后,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他想干什么呢?
指名读第二句话,并让学生用笔划下句子,再读第二句话(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跟鲁班一样来动手试一试?
生齐:想。
学生用橡皮泥代替粗木棍,做一做,教师巡视。
(实验做完了)。
5、鲁班做成的这种摇船工具能行吗?快让老艄公来试试。
齐读第三句话。
现在老艄公摇船是什么感觉?并指导读(出示图)。
……。
这时,老艄公会怎么想?
……。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取“橹板”这个名字吗?
(橹板是鲁班发明的,人们是为了纪念鲁班才取这个名的。)。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在生活中,要像鲁班那样,爱观察,善于联想,能创造。)。
四、学习生字。
出示田字格例字:身、忽。
1、指名认读。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字形。
4、自学笔顺图。
5、引导学生分析田字格里的字。
6、在书上描红,要把结构写匀称,把字写漂亮。
五、课堂作业:完成《习字册》。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重难点。
背诵课文,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资源。
小黑板。
相关练习。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本课生字,默写并订正。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
三、把搜集到的创造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迁移练习。
1、自由完成。
2、参与讨论。订正。一、复习本课生字,默写并订正。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
三、把搜集到的创造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完成相关练习。(小黑板出示)。
1、扩词。
板往前。
2、仿造例子,用加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妈妈已经下班了。
已经。
例: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
忽然。
3、把句子补充完整。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有的。
(2)架子上的葡萄,像一颗颗。
你为什么?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七
吃力。
盯
想鸭子。
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
橹板。
扁形。
省力快。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
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
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写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抄写生字。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八
子,所以不知该怎样画了。于是我在黑板上边教学生画边讲解:“鸭子脚趾不是分开的,中间有薄膜连着,叫‘蹼’。这种形状的脚非常适合用来在水里拨水,所以鸭子游水会那么轻快。”
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脚蹼”图和“橹板”图,能直观地感受到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后来,我又补充了《鲁班造锯》《鲁班造伞》等故事材料,同样让学生用“读读想想,画画比比”的方法来阅读,进一步地体会鲁班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积极动手尝试的优秀品质。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第四自然段。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抄写生字。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
有一天,鲁班坐船回家,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等把船撑到对岸,老艄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鲁班上岸后,两眼盯着小船默默地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
这时,一群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普通”跳下水。只见它们用脚蹼往身后拨水,身子轻快地向前滑行。
鲁班出神地看着,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他把木棍上半截削成圆形,就像鸭子的腿,把下半截削成扁形,就像鸭子的`脚蹼。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一摇,嗬,不光省力,船也行得快多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一
《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2课。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你读过课题,分析记忆完“鲁”和“橹”后,我问学生:通过课下的初读课文,你知道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吗?学生很快找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样很自然把学生带进课文第一自然里。讲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提问:你从哪里看出老艄公很吃力?学生找到了关键词“满头大汗”,接着,让学生想象老艄公吃力的样子和鲁班看到后怎样想的?最后指导读好这段话。学生们把十分吃力和满头大汗读得特别到位。从他们的朗读中让我仿佛看到了吃力摇船的老艄公。
在本课的生字学习环节中,我充分相信孩子,大胆放手,让孩子们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自学生字。在小组学习中,孩子们交流了四个生字的读音,互相提醒“等、往”是后鼻音,不要发错音;有的孩子用对比记忆法,找到“往”和“住”的区别,学会了“往”;还有的孩子通过细心观察,提醒小伙伴写“忽”时,“心”的部分要铺开,三个点的高低分布要注意;有的孩子通过找反义词的方式,知道了“前”的反义词是“后”。这个环节,如果单纯是完全靠老师来讲,一方面老师会感到特别疲惫,另一方面学生会感觉到很没意思。一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把他们知道的东西都展示出来,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小组交流之后,他们就更有信心表现了。所以在,在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这个环节,课堂学习时非常有效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时刻以《课标》为基准,研读教材,备透学生,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用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第四自然段。
投影、生字卡片。
看竹篙撑 吃力。
盯想鸭子 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 橹板扁形省力快。
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朗读课文。
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抄写生字。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投影、生字卡片。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课内: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课外:朗读课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力岸已经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第二课时。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第三课时。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1.鲁班怎么发明橹板的?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抄写生字。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四
《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第二册的课文,讲述了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发明了橹板的故事。如何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一、自主发问,自定目标。
针对低年级儿童爱提问题这个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学伊始,教师由板书“鲁”和“橹”这两个生字人手,导人新课。先让学生认识并比较这两个字的异同,分别组词“鲁班”和“橹板”引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题对课文内容进行自由猜测,自主发问。对于同学们的种种提问,教师先不回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小问号去自由初读课文。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情况进行简单的自我小结,分两步进行:先自由交流自己的初读成果,可以从字词的掌握,问题的解决,读课文的熟练程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再提出自己无法解决或感到有疑问的问题,教师对此做适当的梳理,将与课文紧密联系、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等作为下一步学习的目标。
二、自找学法,自主交流。
围绕学生初读后提出的重点问题“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在此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自找学法,自主感悟。
1.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一次全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轻声读,大声读,默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你认为是重点段落的,还可以自己多读几次。
2.选出重点段落3、4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一步学懂,读好。可以是自己独立思考,练读;也可以由同桌或小小组共同讨论学习。方法不限:可以边读边看图,借助插图读懂课文;可以读读课文,再动手演示制作过程(如:绘图、剪纸、捏橡皮泥等);可以同桌互当讲解员,以讲解介绍的方式来读课文……充分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3.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及读书情况。可以分小组、全班两步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尤其是对学生隐含学法的发言要及时点出及肯定,帮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积累。
三、自我展示。自主拓展。
学生自我展示与自我赏识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及时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尤其是读完全文以后,更应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如聘请小老师带大家复习生字,开展读书竞赛,夸夸我的学习成果等,在引导学生自我展示的同时,对课文的字、词、句、段也进行一个全面复习与回顾。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由课堂向课外延伸,可设计以下练习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探究:1.鲁班是一名能工巧匠,多收集一些有关他的资料,为大家讲一讲有关他的故事。2.鲁班受鸭掌的启示发明了橹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动物的启示而制造出来的吗?可以去查查资料,问问爸爸妈妈。适当渗透少许仿生学的知识,打通课内外、学科间的界限,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五
《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3课。故事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创造发明家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请楚,我立足于利用朗读、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第二课时复习,我设计了两道选字填空题,让学生进行同音异形、形似字的比较,并学会使用。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紧扣“十分吃力”、“满头大汗”,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满头大汗”,从而感受老艄公用竹篙撑船的辛苦,又让学生体会到隐含的鲁班的要发明“橹板”的原因。第二自然段我紧扣鲁班的动作“两眼盯着”,“默默地想”,让一个孩子上台来做“两眼盯着”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两眼盯着”就是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看着一个地方。在讲解鸭子拨水时,让学生抓住“往后拨水,身子向前”来明白鸭子拨水的轻快,第四小节抓住“眼睛一亮”再现鲁班思考的过程。
课文第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为了能抓住重点我并没有采用学生习惯的顺序学习的思路。我采用倒叙的方法:
1、复习第一自然段后提出鲁班最终有没有想出好办法,设计出省力的工具?这个工具叫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到课文的最后去找答案。并给这样的答案:想出好办法,这个工具叫“橹板”。
2、我接着提出鲁班设计的“橹板”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学生在理解第4自然段的基础上通过读、说(先……然后……再……)做等手段认识“橹板”的样子、体验鲁班制作的过程。(强调制作与创作的区别)。
3、我再提出鲁班为什么要把“橹板”做成这个样子。第三小节讲鸭子在水中用脚蹼拨水的样子,是鲁班发明橹板的关键之处,这里我重点抓着“拨”体会鲁班将“橹板”制作矶成鸭爪样子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我先用图片让学生认识鸭子的“脚蹼”,然后边说边示范鸭子脚蹼拨水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走入情境:“现在你们就是那群小鸭子,你们的手就是脚蹼,快来拨水吧!”学生用手做拨水的样子,同时提醒学生把手并起来会游得更快些(拨与划的区别),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接着提高难度,请学生带上表情,加上动作来读这一小节,一次,两次……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游戏中将文本的朗读提高到了一个层次。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那么轻快,“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做橹板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放出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了橹板的制作过程。接着我又安排了让学生动手制作“橹板”。力力求通过动手让学生记忆“橹板”的形状,体会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去动手制作、创作的兴趣。
朗读教学是贯穿始终的,一开始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读出老艄公的累,通过朗读感受鲁班在想办法,通过朗读感受鲁班的“眼睛一亮”,想出了办法,通过朗读感受一个“嗬”字,体会老艄公摇橹的轻松。
全文抓住鲁班的看——想——看——做展开,在讲解文本中,我在每个小节的过渡时都抓住了这条线索,循循善诱,层层推进,最后到“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当然,在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对于字的教学只设计了教学“忽”和“安”两个字,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练习量的不足,没有很好的巩固过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六
《鲁班和橹板》这篇课文叙事具体明白,我从“你能说一说橹板和橹板之间的关系吗”导入新课,然后抓住两个主要问题“橹板为什么要发明橹板?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展开讨论。我利用以下几点,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环境中很快理解了课文。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鲁班受鸭子拨水滑行的启示,终于造出了摇船的新工具,这一段是文章的重点。可是,我们许多学生根本没见过鸭子,也不知道鸭子的脚有什么特别的。于是,我找来鸭子的图片,并且放大它的脚蹼,让学生观察鸭子的脚有什么特别之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脚蹼的作用。然后我又出示鸭子在河里轻快地游泳的动画,让学生观察:鸭子是怎样游泳的?它游得怎么样?此时,把鸭子轻快游泳与老艄公吃力地摇船相比较,让学生产生与鲁班类似的想法:要是能让老艄公摇船也像鸭子一样轻快就好了。站在鲁班的角度体会他的心路历程,更便于理解课文内容。在鲁班发明了橹板后,我又通过简笔画画出橹板的大体形状,又把橹板和鸭子的腿进行了逐一的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明白鲁班是根据鸭子的什么发明了橹板,体会鲁班的聪明、能干。
在鲁班发明了橹板后,我又把前后文联系起来,抓住“十分吃力”、“累得满头大汗”、“一摇……嗬……”、“不光……也……”,进行对比,体会这种新工具给艄公带来的好处,感悟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
在课文学完后,通过结合上学期《人有两个宝》的学习,以及视频《鲁班发明锯子》理解鲁班的爱思考、爱创造。我又让学生讲讲你还知道关于鲁班或其他人的发明小故事,进一步地体会鲁班等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联想、积极动手尝试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七
《鲁班和橹板》一课主要写的是鲁班怎样从鸭子的脚蹼受到启发而发明橹板的。
用了三课时的时间终于把这篇课文讲完了,总的上下来感觉就是不轻松,可能这篇课文的内容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不那么熟悉,和孩子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他们对课文中的多处地方都不了解,以致有些地方上下来都是我在说,他们在听,孩子和老师互动的地方很少,孩子们也没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之后我又对这篇课文不如意的地方进行了一些补充、调整,当孩子们再次和我面对面交流时,我觉得好了很多。首先,从故事出发,想想为什么鲁班要发明橹板?学生很快便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面找到了答案,说摇船的人很吃力,抓住“满头大汗”这一词来体会摇船人的辛苦。接着,我又问,“那鲁班是怎么发明橹板的呢?”显然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有些难度,不能一下子回答出来,但是有了前面的鼓励与评价,引起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我的引导下,能找到课文中的关键处。并且在理解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抓住一些重点词句,“盯”、“轻快”“出神”和“眼睛一亮”等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画画,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鲁班做橹板的过程,边读边画,边读边做,适时的进行分析,这样学生看的仔细,听得明白。由抽象为形象,学生很快便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效果也为此好了很多。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八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12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第四自然段。
投影、生字卡片。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抄写生字、口述故事。
朗读课文。
三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板书:鲁班。
介绍鲁班。
2.继续板书:和橹板(领读,指插图):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橹板。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看哪写词语的意思你已经理解了。
3.重点指导理解:吃力、对岸、盯着、扑通、安。
4.认读要求只识不写的字词。
5.各自试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力岸已经盯。
四.作业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写字。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鲁班造的橹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好处?
结合插图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内容。
(2)他怎么想到造橹板的?
a.指名读第一、二段。讨论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结:橹板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3.练习概括各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轻轻读课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坐船—想—看鸭子拨水—做橹板—后人称呼)。
三.作业 。
1.朗读课文。
2.口述故事。
3.学习生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一.指名认读生字词。
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个句子、告诉我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动作。用简笔画画出河两岸,要求指出“对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换个说法,怎么说?演示动作。
三.各自想办法记住生字。
指名学生说说各字的记法。
着重指导“安”的写法。
四.总结谈话。
2.讲述故事《锯子是怎样发明的》。
五.作业 。
抄写生字。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鲁班和橹板教案篇二十
在学习鲁班究竟是如何发明出橹板时,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3、4自然段,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好词好句:出神地忽然眼睛一亮马上找来通过让学生做动作,发挥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美好品质。然后再让学生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动手画一画鲁班发明的鲁板,深刻体会这种既省力又轻巧的鲁板给老艄公带来的方便和实惠。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勤思好学,动手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有所收获。
自评:
这是一个着眼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例。教师紧紧围绕重点环节——鲁板发明鲁板的过程,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好词好句的赏析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而学生合作学习画出鲁板的学习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求知欲也使他们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保持长久的兴趣。
转载自。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0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