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里有些教案(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9 21:06:10
宇宙里有些教案(优秀12篇)
时间:2023-11-29 21:06:10     小编:琉璃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结合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一

本文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也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篇说明文,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说明文是一个新的文体,并且本文又是一片科普性的说明文,对于广袤神秘的宇宙,学生知之甚少,于是针对这样的一个情况,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二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兴趣。

之所以设计第一板块,是因为要让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尤其是让学生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因为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征,才能较好的展开下面的教学。为了避免说明文枯燥无味的特点,我将文中出现的一些星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网收集相关的图片,并且做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上对宇宙有所了解。在学生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以后,开始正式走进文本,让学生来从更深层面认识宇宙,于是我设计了第二个板块,并且围绕目标,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于复杂的宇宙,作者是怎样把它说的浅显易懂的呢?”接下来很自然的过渡到今天的重点即说明方法。在处理这个重点时,考虑到我校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文体。于是,我在这一环节上花了一些心思。首先我用幻灯片投影一些简单的说明方法,让学生了解认识;然后,根据此题的要求,我给出了一个比较有典型性的示例,并且做了相应的讲解。紧接着,我把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摘录下来,用幻灯片放出来,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以及自己的理解来说说使用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由于方法指导到位,学生反应很积极,虽然语言表达上还是有点欠缺,但是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当然,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也是一个重点,但是考虑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比较抽象,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于是我就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干脆不讲,给这一问题留有空白。

所以,本堂课下来,我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其实到底怎样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总结自己借鉴别人,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目标明确,但不能求全,一课一得最好;二是能够围绕目标设计问题,问题指向一定要明确。三是点评一定要到位。当然,点评需要技巧更需要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磨炼与积累。所以,怎样来为自己充电,怎样有效地汲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怎样处理教材,怎样有效地进行点评就成为必需研究的话题。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二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理清课文脉络时,注意讲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写出词语:

灼热闪烁涯际庞大眩目骨骼。

广大得无边无际——(茫无涯际)涯,边。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挂齿。

(2)课前提问: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说明文。

回顾学过的说明文单元:

明确:第一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这个单元的要求:

明确: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列数字、

下定义、分类别(回顾以前的课文,各举一例。)。

明确:恒星、恒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星云、行星、宇宙。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段落:

明确:

一(1—11)恒星。

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层(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第6节小结)。

第三层(7-9):介绍恒星的有关情况。

第四层(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温度高、体积大、密度大、种类多、距离远——物质无穷无尽。

二(12—20)恒星系。

第四层(20):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小结)。

太阳系、银河系、恒星系、运动——运动无穷无尽。

三(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对象:宇宙。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4、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1)第一层:以亲切的口吻和简洁的语言引出说明对象。(值得以后在写作中借鉴)。

(2)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恒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各类恒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一层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

恒星不同点相同点。

说明方法。

体积密度表面温度。

大很大很大非常小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分类别。

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

中不太大不太小只有几千度。

小非常小特别大高达3万—5万摄氏度。

(3)第三层: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第四层:说明方法:分类别。

(5)第五层:小结第一部分,理解“宇宙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2、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3、归结宇宙的本质特征,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二、重难点:

分析课文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1)课文的体裁。

(2)说明的方法。

(3)宇宙有些什么?恒星的共同点是什么?第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分析2、3部分:

(1)一、二层:主要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运用了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三、四层:以太阳系为例,说明“整个宇宙都在运动,在发展”。

明确并出示幻灯片:

名称定义分类特点。

恒星自身能发出光和热的天体,如织女星、太阳。1体积很大,由非常稀薄气体物质组成。

2体积比较小,由密度特别大的物质组成,温度高达3-5万摄氏度。

3中等恒星,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温度几千度。

行星绕着恒星的不发光的星体。不发光,绕恒星转动。

星云浮游在星星和星星之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1本身不发光,反射恒星的光亮的叫亮星云。

2本身不发光,是黑暗的,叫暗星云。

银河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的铁饼状的恒星系。由1000亿颗以上恒星组成,呈环形,直径为10万光年。

恒星系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集合体,如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数以亿计的恒星系仍是宇宙的一个极小部分,飞快运动。

(3)分析第三部分:先让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人类征服宇宙的有关情况,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铁饼,环——银河系的形状。

分类别:恒星——大、小、中。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所有的星星和恒星系全都在飞快地运动着。太阳也带着地球和其他。

行星以每秒19公里的速度飞奔。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4、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5、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饶着他们转的吧。(表示推测,去掉便成肯。

定,不符合认识规律。)。

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表明最小限度,去掉不准确。)。

表面温度高达3万-5万摄氏度。(因为表面温度不等于内核温度。)。

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表约数,去掉变确数,不科学。)。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表明数量,去掉后变成全部,

不准确。)。

(2)生动性: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无尽的宇宙。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

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得数一千多年!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三

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1.从课题看,这是个什么问句?

[明确:设问句,是有问有答,答就在本文的课文内容中]。

2.要求学生合上书:

四.归纳黑板上板书体现的'说明方法。

[明确:分类别、列图表]。

五.分析课文说明方法运用的效果和作用。

六.总结及布置作业。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掌握生字、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二、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时,注意讲析段落的不同分法。

2、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写出词语:

灼热闪烁涯际庞大眩目骨骼。

广大得无边无际——(茫无涯际)涯,边。

微小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足,值得。何足挂齿。

(2)课前提问:

课文的体裁是什么?

明确:说明文。

回顾学过的说明文单元:

明确:第一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第三单元: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这个单元的要求:

明确:说明的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列数字、

下定义、分类别(回顾以前的课文,各举一例。)。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五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灼热()。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分析课文。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布置作业。

七、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六

1、认识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辨别列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段把人们不熟悉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1、重点: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宇宙的本质特征。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的写作特点。

2、难点:作者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清楚地、通俗易懂地说明宇宙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涯()灼热()。

2、解释下列的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茫无涯际:广阔得无边无际。涯:边。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

二、导入。

夏夜在外乘凉,仰望天空,我们总会对神秘的宇宙产生无限的遐想。那么,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介绍,一起来了解和认识。

三、初读课文,了解结构。

四、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回答以下问题。

(2)文章的结构怎样的?

明确:

第一部分:(1——11)恒星——分五层。

第二部分:(12——20)恒星系——分四层。

第三部分:(21)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五、分析课文。

2、提问:作者在介绍这些星体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提问:课文介绍这些内容时,主要为了说明什么?

4、阅读第2段:第2段介绍的是什么星体?

5、阅读第3段:第3段介绍了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阅读第4段:第4段介绍恒星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7、阅读第6段:说说第6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9、第11段中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10、阅读第12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阅读第16段:这段介绍什么星体?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阅读第20段,思考第20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13、阅读第21段:概括段意:阐述宇宙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六、布置作业。

七、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小结课文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表面温度至少3000摄氏度。

每秒钟能飞16。7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作比较: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

光线和宇宙飞船。

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打比方:萤火虫——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

恒星——水滴,说明在宇宙里所占的比例极其微小。

分类别:恒星——大、中、小。

星云——亮星云、暗星云。

举例子:仙女座。

下定义:亮星云、暗星云。

二、归纳宇宙的特征,分析说明的顺序。

特点:物质无穷无尽。

运动无穷无尽。

顺序:由近及远、由无知到未知。

恒星(肉眼可见)——行星、星云。

银河系(肉眼可见)——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太阳有行星(已知)——其他恒星也有行星。

恒星系(已发现)——别的恒星系。

三、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1、准确性:

2、生动性: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资源与学案》的习题。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教育界的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五节《宇宙航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几个的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是新课程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重点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介绍了第二、第三宇宙速度。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介绍,使学生对航天科学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大多是90后出生,他们已经对本节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是对知识体系条理性掌握,对易混淆知识的辨别能力还欠缺。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看,本节与第五章息息相关,不同水平的学生学起来认知程度不一样。从认知特点及思维规律来看,学生容易接收表象、浅显的知识,不易接收推理性强、易混淆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2)会解决涉及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较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牛顿对卫星发射猜想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展示人类在宇宙航行领域中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2)通过介绍我国在航天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和方法,了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应用领域。

突破重点的方法:从牛顿的设想出发,利用平抛运动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卫星不落回地面的最小发射速度,当卫星以这样的速度发射出去,卫星在地表附近绕地球运动,引出了第一宇宙速度。主要用到的方法是从假设出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到结果,学生参与了探索过程,对本部分知识记忆更深刻。

五、教学难点。

卫星的发射速度与环绕速度的区别。

突破难点的方法:对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与发射速度两概念做重点强调,让学生从概念上做一个本质上区别。

六、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法等。

七、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进入课程之前,展示参加“越野赛”同学的照片,祝贺他们取得了好成绩!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其兴奋点,顺势引入新课。)。

ppt展示:

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万户及杨利伟的图片。

导入语:从万户到杨利伟,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经历了艰辛与挫折,但是他们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学生用掌声表达对他们的敬意。通过这节课来学习人类是如何实现“飞天梦想”的。

2.讲授新课:

(1)宇宙速度。

出一物体当速度逐渐增大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让学生思考猜测,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并派代表发表见解。教师评价总结。

提出问题:请学生考虑,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提供?学生讨论,教师给予解释引导,共同建立物理模型、总结出解题思想。请同学写出相关公式,课件出示正确公式,同桌之间互相纠正。

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下的运行情况及运行轨道,变抽象概念为实际模型,加深学生的理解。

(2)梦想成真。

播放视频:历史回顾(人类载人航天50年),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通过播放视频及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感受人类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究的精神和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八、课堂小结。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构清晰知识结构。

九、作业设计:

1.p44问题与练习2、3。

(设计意图:课外探究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师课堂结束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有始有终,较好的结束课堂教学活动。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八

宇宙的边疆》是一部电视记录片的解说词,它节选自卡尔·萨根的作品《宇宙》。《宇宙》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放映,观众达5亿。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宇宙的边疆》教案吧!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第二课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情色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九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晰,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根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

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b.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文是电视片的解说词,所以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课文说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统一的。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c.基础知识。

完成德阳《导学与探究》以下内容:

1.自学“预习提示”1——2内容,用笔勾出要点。

2.完成“基础积累”1——2题,“基础集训”1——5题。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一

1、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图上不同颜色来辨别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带出一架小飞船,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环节。

通过探索活动,引导让幼儿学会运用辨别颜色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特点。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出看到的每个星球的颜色、相对地球大小、基本特点。

2、一起谈论各“星球”相对太阳排列顺序;哪颗星离太阳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结束环节。

乘“小飞船”去星球旅行(给幼儿粉笔将飞船与想去的星球连线)。

1、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开始说的:“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这个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动手参与课堂活动。

2、提问幼儿回答想和谁一起去。

教师小结: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满奥秘。一下子让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阳、地球、月球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得见的东西,但又无法“拿出来”给小朋友看,希望通过课堂游戏互动将此类物体由抽象转化成一个概念,令小朋友有一个好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所说的内容,但是像地球那样能有美丽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树木,涓涓的溪水却只有“地球”。从现在开始就要爱护一花一树,珍惜每一滴水,拒绝使用“白色垃圾”等等来环保地球。

宇宙里有些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3、拟清全文结构,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的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一、知识储备。

a.解说词的特点。

本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b.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文是电视片的解说词,所以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作者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课文说明由宇宙到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是统一的。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c.基础知识。

完成德阳《导学与探究》以下内容:

1.自学“预习提示”1——2内容,用笔勾出要点。

2.完成“基础积累”1——2题,“基础集训”1——5题。

二、问题探究。

子问题1:在认真阅读全文基础上,完成下面问题。

(1)宇宙有边疆吗?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理由。

(2)本文是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布局谋篇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51809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