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1:57:13
2023年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14篇)
时间:2023-11-30 11:57:13     小编:书香墨

教案可以提供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教案的编写要有明确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贴心分享一些教案的参考,为大家提供教学思路和方法。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4、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学反思:

1吨有多重(1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过程与方法。

4、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7、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

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对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2、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为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4、在设计上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平台。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组织探索性的学校活动。

5、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教学时,应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或学具,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一整天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表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

7、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从出发时刻开始,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路线图对应起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知识。

教学难点:

判断平年、闰年,记住各月的天数。

教学时间:10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2、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过程与方法。

3、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4、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具准备:

各年份的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时=()分1分=()秒。

1时=()秒240分=()时。

1分25秒=()秒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三、巩固练习:

1、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记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内容习题。

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学的灵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c、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三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

0×1242×00+2529+09×014×0。

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292÷2358÷62147÷7605÷5488÷4。

二、新授。

1、出示28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

2.嵌入数学问题:(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

(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

(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三、做一做。

0÷20÷40÷50÷1023843930÷0。

四.出示例。

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

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

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

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

5.试一试。

505÷56018÷66015÷3。

指第3题问:为什么6015÷3上的中间会有两个0?强调简便写法。

6.出示计算420÷3。

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四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新知。

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师:读情境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

师:那有什么方法能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呢?

生: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师: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能知道平均数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刚刚我们初步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你能帮我解决吗?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

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18+20+19+19)÷4。

=85÷5=76÷4。

=17(个)=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师: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公平更好一些。

师: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这个平均数会比原来的数的最大数大吗?会比最小的数小吗?

三、知识运用。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用到平均数的地方。接下来老师来考考你们学习的如何。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2.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3.选择正确算式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课后习题。

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第2题。

板书。

平均数。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9、11页。

教学目标:

1、在辨认8个方向基础上,学会看简单平面的线路图。并能用恰当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在双休日都喜欢和家长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车。

师:每路公交车都有一定的行车路线,我们在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车是不是经过我们要去的地方。

生:看车开的方向是不是和我们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们要坐几站才下车……。

师:大家提的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泛洋嘉年华游玩,可以乘坐几路车?首先要学习如何认识路线。(出示课题:认识路线)。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引入:师出示路线图。

北会展中心(嘉年华)。

椰风寨。

厦大。

厦大西村。

黄厝。

厦大医院胡里山曾厝安小学白石炮台。

认识29路车的行车路线。

师:有了这张路线图,你们一定能很快知道各个站点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谁来说一说?

生:胡里山站在学校的西面……。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你能在小组内说一说29路车的行车路线吗?

从厦大出发向行驶……。

先引导学生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谁还能说一说你想从哪个站点出发到哪个站点的路线?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行车路线。

3、出示泛洋嘉年华的导游图。

5、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它在游乐园的什么位置?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问:奇遇木马在奇趣谜宫的什么方向?

动感电影在惊天动地的什么方向?学生指名回答。

接下来由学生提问,学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聪明,我这儿还有一个要求:我想从入口出发去玩惊天动地、奇趣谜宫、海盗船、奇遇木马,再从出口回家,我应该先去哪儿,再去哪,请帮我安排一条路线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线图。

b)指名介绍路线图。

c)集体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自己阅读课本第9页,对书上提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小组内同学评一评。

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新的知识,说一说今天最感兴趣的什么?为什么?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初步体会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观察讨论、游戏活动等发挥学生尝试自主探究的能力,培。

养他们观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践与活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渗透思品教育,培。

养学生爱科学,珍惜时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意义。

教学难点:

平年、闰年及特殊二月的区分。

教学准备:

1、日历一本。

2、每人备好年历卡,——,月天数填写表一份。

3、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生:“日历”。

师: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日历每天都要撕去一张纸到了年底只剩下日历皮了”。

生:“日历有三百多页纸,每过一天就要脱衣服一件。”

师出示“一本日历”观察。

师:“日历上都记载着什么?”

生:“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观察历,你想了解到什么知识?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生: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生:四月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

(2)师:应该先研究哪个问题?

生:一个月有多少天。

师:为什么?

生:知道了一个月有多少天,就可以求出一年有多少天。

生:用一个月的天数乘上12就会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了。

师:观察我们已备好的年历卡,然后把每个月的天数填写在已备好的表里。(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自己的表格)。

3、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一组交流发现规律,指名发言。

生:我要发现了我们组的二月份填的天数不同有28和29天。

生:我发现了我们组除了二月份日期不同,其它的月份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是30天。

生:我们组发现20、、20这三年的月份所对应的天数相同,也就是表格填的一模一样,的二月天数与上三个年份的二月天数多了一天。

生:我们组把1月到12月的天数加起来得到了年、20、年的一年有365天,20的一年有366天。

师:同学们,大家这么爱动脑,发现的问题这么多,老师就依照顺序看谁能又对又快的回答这个问题。

师:有几个月是大月?有几个月是小月?

4、观察年历的各年份。

师:二月份的天数是否相同?(不相同)(让学生观察发现和归纳)。

5、数学游戏。

男生表示大月,女生表示小月,老师随意报一个月份是大月,男生就站起来是小月,女生要站起来。

师报二月时间:为什么男、女生都没站起来?

板书:二月二十八天。

6、回顾与总结。

总结谚语出示: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十一月)三十天。

唯有二月不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己完成77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几个难忘日子(调动学数学的积极性)。

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每年3月12日植树节。

每年6月1日儿童节。

每年9月10日教师节。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教学以后要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日行不怕千万里,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童,“年、月、日”里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学习、去探究,只要大家有一双数学眼睛就一定会收获数学学习的甜蜜果实。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七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x)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三年级是新分的班,但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的,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但有一部分学生是插转来的和以前是其他班的,对这些学生我还不太熟悉,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新来的学生的了解和教育,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八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对位置。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

四、教具:正方体。

五、学具:正方体,彩笔。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游戏一。

(1)引语: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好吗?

我用4个正方形木块摆一个图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摆的图形,请你根据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师发指令,生活动。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2.游戏二。

(1)我们在来做第二个游戏。

师:我摆了一个图形,请你们向我提问题,然后根据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样的图形。

(2)两人一组,玩这个游戏。

游戏规则:a.两人不许互相看各自摆的图形。

b.指令尽可能少。

(3)学生活动。

(4)学生汇报。

(三)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搭一搭。

游戏一。

游戏二。

练习三。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教具:情境图。

学具:小棒,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名发口令,学生按口令摆立体图形。

(二)基本练习:

1.p16第1、2题。

(1)独立做。

(2)订正。

2.p17第3题。

(1)独立做。

(2)独立搭。

3.p17第4题。

(1)独立画。

(2)订正。

(三)拓广练习:

1、同步练习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九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十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带了一个蛋糕来为他祝贺,他们俩会怎么分这个蛋糕?(对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讨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

1、(交流,汇报)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呢?(半个)。

2、半个蛋糕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3、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指导的读法和写法。

4、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个蛋糕。

5、动手操作。

(1)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纸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说一说。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圆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是(。

)个圆形纸片。

b、把一个三角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纸片的,是(。

)个三角形纸片。

c、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个正方形、圆……都是一个整体,因为整体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认识。

1、小胖和小丁丁正准备切蛋糕时,小巧和小亚也来祝贺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们决定四个人平分这个蛋糕,那又该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替代蛋糕,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会写吗?一起来书空一下。

2、动手操作。

(1)你能从另外一些图形中找到吗?(每人再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这些图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没有它的?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纸片的(。

),是(。

)个正方形纸片。

b、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正方形和圆形纸片的涂色部分同样都是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二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4、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十三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十四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026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