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乘车教案(热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30 12:32:09
小班乘车教案(热门16篇)
时间:2023-11-30 12:32:09     小编:灵魂曲

教案是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案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和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可以参考这些范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教案的编写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工作,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我们才能编写出更加优质的教案,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教案范文吧!

小班乘车教案篇一

1、培养幼儿安全乘车的'良好行为习惯。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随机说出一些有关乘车的行为,如:教师说乘车系好安全带,幼儿就露出笑脸。如果教师说"乘车时把头、手伸出车外。"幼儿马上露出生气的表情。

教师和幼儿组成"安全乘车"宣传小队,到其它班做宣传。

小班乘车教案篇二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小班乘车教案篇三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同伴带的是什么……孩子们对马路上的种类、用途、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的延伸,也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小班乘车教案篇四

一、交通规则:

交通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二、交通安全常识: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三、中学生安全知识——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四、步行安全常识。

步行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须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没有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地方应走人行通道;在没划人行横道的地方横过马路时要注意来往车辆,不要斜穿、猛跑;在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并遵守交通信号;在设有护栏或隔离墩的道路上不得横过马路。

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4、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中小。

小班乘车教案篇五

1、让学生明确文明乘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让学生学会候车礼仪、车厢礼仪、候车礼仪、下车礼仪,做到文明乘车。

教学重点。

知行统一,乘车过程中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用椅子模拟摆放成公共汽车座位。

生: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入:

1、同学们,乘坐公交车对我们来说最常见不过了,我们好多同学每天都是乘公交车上学放学。坐公交车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案例,请看大屏幕。(出示案例)。

2、谁知道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认为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追逐公交车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安全乘车应该注意哪些礼仪吧!(板书:乘车礼仪)。

二、学习候车礼仪。

1、学习违禁品。

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老师想带大家乘坐公交车去郊游,想不想去?我们准备出发啦,有些物品是被禁止带上公交车的哟,例如_________(学生答)。我们赶紧到站台去候车吧,候车需要注意哪些礼仪呢?(板书:候车礼仪)。

2、(出示图片)组内合作学习候车礼仪,小组代表小结。

三、学习车厢礼仪。

师:四(2)班公交车缓缓向我们开来,请同学们按顺序从前门上车。

1、(出示图片)指出车厢内不文明的乘车现象。

2、想一想,说一说。

谈谈在车厢内,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小乘客?应该注意哪些车厢礼仪呢?(板书:车厢礼仪)。

3、(出示图片)组内合作学习候车礼仪,小组代表小结。

四、学习下车礼仪。

师:四(2)班公交车到站了,请同学们带齐随身物品,从后门下车。下车应注意哪些礼仪呢?(板书:下车礼仪)。

(出示图片)组内合作学习候车礼仪,小组代表小结。

五、实践操练,提升能力。

1、快问快答。

2、情景剧表演,学生互评。

3、诵“三字经”,归纳记忆。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

板书:

小班乘车教案篇六

1、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基本规则。

2、通过迁移自己的经验,相互讨论,知道在乘车过程中的一些自我保护知识。

3、愿意在乘车过程中,爱护车厢内的环境。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汽车玩具、车票

1、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

2、引导幼儿知道乘车中的安全。

(1)教师:我们如果乘公共汽车,要注意什么呢?

(3)通过讨论,得出多种答案:知道上车要注意站稳,用手扶着栏杆;要注意靠着自己的爸爸妈妈站或坐;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把头或手伸到窗户外面去;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东西,用眼睛看着或用手拿着;爱护公共汽车的环境,不乱扔东西等等。

(4)教师:我们为什么要用手扶栏杆,为什么不能把头和手伸出窗外去呢?为什么要靠着爸爸妈妈站呢?……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整理清楚在公共汽车上做的每样事情。

3、讨论如何爱护车厢环境。

(2)教师:怎样爱护公共汽车的'环境?

引导幼儿争做讲卫生的孩子。

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幼儿的朋友,和幼儿一起共同探讨、发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小班乘车教案篇七

在活动前部分,我创设了司机和乘客的游戏,并提出了问题:小朋友;你乘坐过公共汽车吗?跟大家说说吧等,来引发幼儿对生活经验和已知经验的回忆再现。活动中,用动画形式让幼儿明白什么是乘车的基本规则,怎样乘车,和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同时老师在活动中悉心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然后思考和判断幼儿的言行,适时适度地与之进行互动,来强化幼儿的体验。

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幼儿明白如何做才是一个文明小乘客。在发言中,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在游戏中,老师除了是一个观察者外,更要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适时・适当地和幼儿进行体验性师生互动,帮助幼儿更好的明白如何做一个文明小乘客。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文明小乘客,上下车时要排队,要讲文明・懂礼貌,帮助他人。通过学习幼儿明白了如何遵守乘车规则,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文明小乘客。

小班乘车教案篇八

1、知道乘坐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节奏儿歌《宝宝坐》。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的慢一点。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内各种按钮的图片

小结: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请你帮帮他。知道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儿歌

爸爸开,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宝宝数第一。

四、做游戏《宝宝坐.》

教师:我是小司机,欢迎小朋友们来乘我的。

坐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们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老师做司机,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们开车了,小朋友一起唱儿歌《宝宝坐》

爸爸开,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宝宝数第一。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现在幼儿缺乏安全乘车常识,家长也缺乏孩子安全乘车常识,因孩子乘车引发的伤害事故屡有发生。我们不但要教育幼儿安全乘车,更应该通过家园共育教育家长照顾好孩子,家长文明驾车,孩子安全乘车。

小班乘车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表演以及图中的行为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餐车,盛着热饭和热菜的汤锅。

2、人手一份早餐。

3、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现在是早晨,所以我们现在是要吃早餐、午餐还是午点?

幼儿:吃早餐。

幼儿:家里没有这么多的小朋友一起吃早餐,幼儿园一起吃早餐的小朋友很多,也很开心。

教师:(3)在幼儿园里吃饭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知道的注意事项)。

幼儿:吃饭要慢慢吃,不能说话,一说话就会噎着了。

幼儿:如果饭菜很烫就吹一次再吃。

幼儿:吃自己碗里的,不能吃别人碗里的。

幼儿:端饭走路要慢慢走,否则会摔倒。

(4)师小结。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了解进餐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设置情景,进行示范表演)。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洗干净的手不能再去摸别的东西。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远离热的.汤锅。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吃饭的时候不能去碰旁边的小朋友。

3、观看教学图片,对图片中的行为进行判断,进一步巩固进餐的安全知识。

教师:(1)这里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在吃饭。我们来看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师幼互动)。

(2)你知道吃饭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吗?什么事会发生危险,是不能做的?(师幼互动)。

4、组织幼儿吃早餐,鼓励幼儿应用所获得的安全知识。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早餐,比一比看哪一个小朋友在吃早餐时最懂得注意安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是根据我班幼儿具体存在的问题所设计的,在活动中让每位幼儿通过观看课件来感受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应很好,在活动后,孩子在用餐时也能尽量注意吃饭时要注意的问题。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

知识与技能。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能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乘车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思考,找出不同解答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

能正确迅速计算。

方法。

启发、讲授、练习。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复习:口算。

一年三班的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题全部计算出来了,现在我们的班车已经加满油了,司机很快就把车开到了我们学校。

三、新授:

1、学校连加: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

(2)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口述:现在车上有几人?)。

(3)谁能把这两部分内容连起来完整的表述呢?(学生口述:车上原来有2个人,到站后先上来3个人,又上来了2个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4)要想求车上现在有几个人,应该怎样列式呢?(2+3+2)。

(5)请仔细观察这道算式,它与我们前面复习的口算题有什么区别?(比复习题多加了一个数)。

(6)这样的算式叫连加法,读作:2加3加2。

(7)谁能算出这道题的结果?你是怎样算的?(教师讲解:计算连加法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同法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1)班车带着这7名同学继续向前行驶,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当车到达第二站时,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车上原来有7个人,到站后下车3人,上车2人)。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现在车上有几人)。

(3)如何计算?(7—3+2=6)你是怎样计算的?(7减3加2我是这样算的:先算7减3等于4,再算4+2等于6)。

(4)你还有别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7+2—3=6)。

3、学习连减法:

同学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的班车继续向前行驶,在车的前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窝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我们看看,小鸟为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课件显示小鸟图)学生先说图意后列式解答,同时教师讲解连加法的运算顺序。

小结:刚才同学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学会了计算连加、加减混合和连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了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同时还帮助小鸟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小鸟很感谢大家的帮忙,同时邀请大家到游乐园玩一会儿。

三、律动:拍手凑十游戏。

四、巩固练习:

1、休息过后我们的班车要继续向前行驶了,不过汽车启动的钥匙藏在了下面的四道算式中,谁愿意帮助寻找车钥匙呢?(在书上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解答后回报自己的计算过程)。

2、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汽车重新启动,继续行驶来到了“星星站“,如果大家能点亮这里的星星,我们的车将加快行驶的速度。(完成连一连2)。

3、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车速提高了很多,班车很快开到了下一站“记忆站”,在这一站里不关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还有我们以前学习的旧知识,新旧知识合到一起难度就大了,大家有信心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显示看图列式计算)。

4、司机叔叔被大家的聪明折服了,但是司机叔叔说了,要想回家还需要过最后一站“智慧站”,只有聪明又细心的小朋友才能通过。(课件显示练习题)。

五、总结:看来我们一年三班的同学都是即聪明又细心的好孩子,司机叔叔非常喜欢你们,他开着车迅速的把同学们送回了家。(课件显示)。

同学们,回到家以后,谁能把今天数学课学习的内容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呢?(学生讲述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今天通过乘车一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细心地人,随时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通过轻松的谈话导入新的学习。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学生先自主观察,然后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学生独立解答后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的能力。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板书设计。

乘车。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3+2=7(人)7–2–3=27–3+2=6(人)。

7+2–3=6(人)。

左右。

依次运算。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一

1、引导幼儿克制单独在家时的可怕心理,了解当自己一个人在家时,应当留意的一些根本安全事项,把握一些根本的防拐骗技巧,学会爱护自己。

2、引导幼儿初步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看图叙述故事内容,进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推断力量。

5、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课件《当你单独在家时……》;情景表演的预备;音乐磁带《开汽车》;一辆霄幼接送车(用kt板制作);红绿灯一个;芳芳家的布置(沙发、花瓶、茶桌、饮水机、门牌、电话等);投影仪;电脑一台;故事图片《当你单独在家时……》19套。

随着《开汽车》的.音乐旋律,带着孩子们乘坐霄幼接送车到蔡峻鹏家做客。利用乘车活动来提高孩子们的心情,并且复习乘车的安全知活动完毕:小朋友一起探讨。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常乘坐公交车的阅历,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舞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受和想法。在看图叙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叙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推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急,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章。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肯定的熟悉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章。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二

活动目标:

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过几天,我们要去春游了,路上需要乘车。那么,乘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

2、感知讨论:

出示反映有关儿童乘车时不安全行为的图片,引起幼儿关注讨论:

——“大家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对不对?为什么?有什么危险?”

图片1(把头探出车窗)。

图片2(把手伸出窗)。

图片3(车开动时在车厢内走跑)。

图片4(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图片5(坐在开动的车内吃带棒的食物)。

图片6(从车中望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3、归纳总结:

——“在乘车时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出示反映有关儿童乘车时安全行为的图片。

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想办法。

4、延伸活动:

幼儿带着图片到小班幼儿处进行宣传活动。

建议与提示:

1、可结合外出活动,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学习、了解安全乘车。

2、活动以后,教师可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很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在讨论中幼儿也能大胆的回答问题,只是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完整,在老师的提醒下,有部分幼儿能将话说完整。在老师互动方面不是很明显,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三

1.了解乘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学习乘公交车时不推不挤、主动买票、让座等基本礼仪,学会文明、安全乘车。

2.培养幼儿的功德意识及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歌曲《让座》乘车礼仪歌、扮演老爷爷的幼儿。

今天我们要乘车到赤峰动物园去,现在让我们站在站台上等候吧。我们应该怎样等车呢?

1.排队:这时候有几个人挤来挤去,不排队。

教师:,他们这样挤来挤去好吗?为什么?

小结:我们也来提醒他吧"乘公交,先买票。排好队,不吵闹。"这样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一定又快又好。

2.幼儿上车:

听喇叭声(师:听,又开来一辆车,就是这辆车了!这辆车哪里是前门、哪里是后门呢?让我们一个一个排好队上车吧,一边说"乘公交,先买票。排好队,不吵闹。")。

3.投币买票:乘公交,先买票。排好队,不吵闹。

(身高超过一米一要买票)互动:量身高。

4.安全:这时,有位小朋友将头伸出了窗外。

提问:嘀嘀出发咯!看,这些乘客--,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谁来提醒他?

讨论:在车上还应该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如果幼儿说不出的话,提示:假如车子摇摇晃晃站不稳的话,应该怎么办呢?)小结:我们要拉好扶手来坐稳,手臂脑袋不外伸。

师:嘀嘀!车辆启步,请拉好扶手。

5.让座:

师:步行街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汽车呀刚停下,上来一位--?老爷爷呀年纪大,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老爷爷表扬幼儿:小朋友你谢谢你们让座位给我们,你们都很有爱心。)还是让售票员阿姨来让座吧,我们小朋友还小,要保护好自己。

一起唱歌《让座》。是呀,我们小朋友都很有爱心,会关心老人,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歌来表扬自己吧。

提问: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给他让座呢?(出示图片说一说,抱孩子的、大肚子、年纪大的)小结:雨雪天,伞收好。老弱残,照顾到。

师:滴滴!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

6.收伞:不一会外面下起了雨...

师:长青街到了,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大汽车呀刚停下,上来一位--?叔叔,叔叔手里拿着伞,小朋友看看刚上车的这位叔叔是怎样收伞的?(把伞折叠好,并套上塑料袋。)小结::雨雪天,伞收好。老弱残,照顾到。

原来乘车还有这么多的礼仪呀,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师幼一起朗读儿歌)。乘公交,先买票。排好队,不吵闹。雨雪天,伞收好。老弱残,照顾到。

候车要先看清站牌与行车方向,然后排队候车,不要"夹塞",也不要往车道上挤,上车要按次序,有老人、小孩、病人上下车,要尽力扶助。

上车后不要争先恐后地抢座位,要往车厢中间走动。对病人、孕妇与抱小孩的同志要主动让座。站立车厢时要扶好站稳,以免刹车时挤撞、踩踏到别人,碰了别人要道歉。

下雨天乘车,在上车前应把雨伞折拢,雨衣脱下叠好,不要把别人的衣服弄湿。

乘车时,不要吸烟,不吃带皮带核的东西,不要把头手伸到车外,不在车内大声交谈,更不应嬉笑打闹。

到站前,提前向车门移动,下车时要按次序下,注意扶老携幼。

家园配合:让家长带幼儿乘坐公交车,实际感受文明乘车。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四

1.学习看路线图,找出最合适的路线。

2.体验活动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路线图和记录纸人手一份

一、引出课题:

周彦妤病了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很想去看看她,今天,我们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乘公交车去她家。

二、看路线图

1.出示路线图,寻找出发点和目的地

这是一张公交车行车路线图。你能看出我们在哪里,周彦妤的家在哪里吗?(请个别幼儿到教师路线图上指出)

2.观察路线的走向

(1)这张图上还有些什么?你们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2)幼儿提出疑问后,教师给予解释:图中的数字是指车的编号,例如“1”就是指1路车;在标数字的地方是车站,可以上下车或转车。

3.寻找路线

(1)提出要求:在小地图上找一找,一共有几条路线可以到达周彦妤的家?并记录在纸上。

(2)请一个小朋友示范来找路线,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操作后,集体交流。

三、选择路线

1.找出最近的路线

(1)猜测:在这3条路线里,你们认为那条路线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数格子验证

(3)幼儿操作后,比较哪一条路线最近。

2.找出最省钱的路线

(1)出示每路车的票价:1路车3元;2路车3元;3路车3元;4路车4

元;5路车5元;6路车5元;7路车6元;8路车5元。

(2)哪一条路线最省钱?为什么?

(3)幼儿集体计算每一条路线所需要的钱,教师记录在纸上,进行比较。

四、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找出“幼儿园到公园”“家到动物园”的几种路线,并找出其中最近和最省钱的一种方法,并记录到纸上。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五

在《乘车》一课中,我努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中,领悟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与运算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我努力立足于课标的精神,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乘车”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

使学生能够通过“上车”、“下车”、“上车又下车”的情境,比较轻松地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在学生的表演中间,适时穿插引导:“现在车上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提出问题,大家合作解决了问题,从而领悟到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了教学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对所学科目的加深而产生,也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加以培养,它也可以因为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逐渐消失,也可以通过帮助或辅导解决了困难而恢复。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易教”,学生“乐学”,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学的东西。他就会认真去学。因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小班乘车教案篇十六

加深对数字7及其实际意义的理解。

点数1-7,并根据总数取出正确数量的物体。

活动准备。

1-8数字卡(红色、黄色和绿色各1套)。

歌曲《电车》(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活动内容。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7个动物布偶,请幼儿数一数布偶的数量,并取出对应的数字卡。

2.拿出小布偶,开始讲故事:

今天7个小布偶约好了,一起到动物园游玩。他们先分头从家里乘出租车到公交车站去(请幼儿说说需要多少辆出租车)。到了公交车站,他们看见很多人在排队等候公交车,于是也排在队伍的最后。不一会儿,公交车来了,布偶一个接一个地上车。

公交车来到了动物园门口,布偶们很开心,每人都买了一顶太阳帽(请幼儿说说布偶们总共买了多少顶太阳帽,并取出正确数量的帽子)。小布偶们乘坐缆车上山,去看大熊猫,去看鲨鱼,还去欣赏海豚表演。太阳下山了,小布偶要离开动物园了,他们乘公交车到了地铁站,然后乘上地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3.向幼儿提问:

·小布偶今天坐过什么车?(出租车、公交车、缆车和地铁。)。

·你喜欢坐缆车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4.请幼儿回家访问家人,如果从家中出发,要乘坐什么公共交通工具才能到达当地的旅游景点。

评价。

·能取出正确数量的物体。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引导幼儿尝试根据情景改编变换活动。例如两名行人在过街天桥上,他们要过马路到市场去买菜;1名行人在人行道上,他准备去上班。马路上一共有几个行人?活动内容的难度与进度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68956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