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凉面情缘范文(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3:53:52
我的凉面情缘范文(12篇)
时间:2023-12-02 03:53:52     小编:MJ笔神

议论是一种通过辩证推理、论证等方式表达观点和见解的文字形式,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总结的语言要准确恰当,注意用词规范和语法正确。以下是一些总结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的凉面情缘篇一

今天的晚饭爸爸妈妈都不想做,这时妈妈突发奇想,决定去外面吃饭,为了不要东跑西跑,去辛苦的找饭馆,妈妈便打开电脑在网上订餐。首先先打开网页,然后查找美食,再支付,有些人可能要问了,如果我们订了餐,到哪里去时,跟他们说了,可他们不相信怎么办?我告诉吧!只要你一订了饭,就会有一个短信发到你的手机上,你去时就可以将这个短信给他们看,他们就会相信了。我妈妈呢!她订的是团购的套餐,订了套餐既可以吃很多,也可以省一些钱,其实这些网上订购美食也是一个广告,它呢!第一次用便宜的价格吸引人们来这吃,然后将仙界美味的饭菜摆上桌,让来过或没来过的人们都喜欢到这来吃,因此很多有这些网上订餐的店子都非常火。电脑不止只有这一个功能,他还有的功能很多哩!例如:可以查到你不知道但想知道的东西或资料。还有,它可以让你的头脑变得更聪明,因为它会根据你所说的条件来出题目让你做。还有一个是孩子们,包括有些大人最喜欢的,那就是能够玩游戏。现在我就来讲讲这个玩游戏的功能吧!其实玩游戏也有好处,因为在玩时手会动,如果你熟悉的话就可以动的很快,如果你不熟悉但你就这样多玩多练的话,就可以让手变得更灵活,还有,左手是控制右脑的,而右脑是开发智力的,如果左手很灵活的话,右脑就会转的很快,人就会变得越聪明。我还得提醒这些爱玩电脑的人们,电脑是有辐射的东西,如果在电脑前待久了,就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且还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所以我们都尽量不在电脑前待久了,保护好我们身体的健康。

我的凉面情缘篇二

我家有一台液晶电脑,他是长方形的,对于我来说,用起来不大不小正合适。它是我的好朋友,自从我加有了它这位好朋友,我的学习一天一天的进步。有了时间我就会用它上网看看一些作文,或用它上网找同学谈些事情。有一次,老实让那个同学们查郑成功的资料,而我把我家所有的数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打算去找妈妈帮忙,这时,电脑进入了我的眼帘,它好像在对我说:“喂,不还有我呢吗?”我忽然恍然大悟,连忙来到好朋友电脑的身旁,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资料。我高兴极了,便夸奖电脑说:“电脑啊!你真是我的好朋友,今天你可帮了我的大忙啊!”电脑好像听懂了我的话,我和电脑都开心的“笑”了。电脑不仅是我的好朋友,也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妈妈经常上网看新闻。爸爸则是上网下象棋。春节的时候,我用电脑写了封给香港的舅舅。只要用电子邮件就可以发到离我很远的地方。这位好朋友——电脑在我家呆了3。4年,它给我家带来了无比的欢乐,每当我看到它的身上有灰尘,就连忙用麻布给它擦干净。邻居们都说我家的电脑真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有了好朋友电脑真方便啊!

我的凉面情缘篇三

说起我的豫剧情结,至少可以是来自父母一辈的熏陶。毕竟自小生活的环境里,处处可闻的是,戏曲广播里的豫东调调。

小时并不知道,豫东唱调亦称“下路调”或“东路调”,早已闻名于省内。其唱法多是由大本腔(真嗓)改以二本腔(假嗓)交替。真嗓与假嗓巧妙切换与结合,使得男声激昂高亢、粗犷豪迈,女声花腔多而丽、婉转明快。

这言说不尽的韵味,更是婴孩时期,回荡在耳畔的摇篮曲。

很小很小的时候,家家户户还没有时兴电视机。戏曲的音调通过收音机的调频可得,或者是村口的大喇叭里传来。收音机里的戏剧频道更是乡里乡亲们,粗茶淡饭后,漫长夜晚里的消遣方式。

傍晚时分,就着夕阳西下,打坐在自家院内,或者门前的大平台前。只消拉出收音机的超长天线,将戏曲频道打开,不一会儿,堂前屋后的邻居便汇集到一起。大人们听着曲调,或哼唱或拉家常。我们则将这调调当成童年玩乐的背景音,悄悄长大。

有个身为戏曲演员的邻里,免不了耳熟能详,耳濡目染,时间长了,偶尔也会,咿咿呀呀地跟唱两句。

后来,家里添置了黑白电视机。童年时光,着实因为这个方方正正的机器,而有趣几分。与听收音机里的声音不同的是,我们终于看到了,唱戏的妆容原来是这副模样。水袖那么美,挥一挥,姿态优美,真是神奇!

每年二月二的大型庙会,几个村落里会联合起来,请一些乡土剧团,入村唱戏。戏台搭建前,总会在提前选好的广场空地上,摆置一个香案,去庙里先把各路神位请来,坐北朝南地排放各路神仙。

日后搭建的戏台,则是坐南朝北,与神位香案遥遥相对。中间的大片空地,是观众席。观众席位的旁边,则是小摊贩的位置。聚集了各路人气,一个因戏而生的小型集会就生成了。

每逢这样的日子,是我们孩童最为期待的。毕竟,一旦因为戏剧形成集会,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蜂拥而来。未来十几天,这里的聚集人数人次可能成千上万。

每年的第一场戏,总在敬过神灵后,才开始一场一场地演下去。上了年纪的人则自带了小马扎或小木凳子,选择最合适的位置,仰着头,颔了首,姿势一动不动,一待就是半天。

台上的卖力演出,从来换不到台下的掌声。老一辈观众,表达欣赏的方式很含蓄,只是会心地笑声雷动,再彼此自顾自地跟身旁人点头致意。

年轻些的则是站在观众席的最外围,或靠了一棵树,或者一群人各自抱臂立着,或扎坐在自行车上,也不影响各自为戏文沉醉。

大人们听戏,往往如痴如醉。而我们小孩子则是奔着流动摊贩上各类吃食儿以及小玩意儿去的。

那时,戏台离学校不足2里路。散学归来的一大群,不必回家,各自去戏台边找寻大人。个个撒丫子狂奔向戏台而去的目的只有一个:填饱肚子。

东边摊案的油炸糕是奶奶买的,吃得腻了,便缠了姥爷买一串西边摊贩的糖葫芦。到了饭时,咬一口小笼包,再喝一口酸汤,或者汽水儿,实在是满足得很!儿时的听戏,味道大抵都是酸酸甜甜的,乐趣大抵如此。

南边的戏台架子底下,虽严禁进入。却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第一所在。舞台上脚步匆匆,锣鼓阵阵,节奏感极强,成了我们的玩乐时的底音。因了这个,玩乐都有趣了许多。那时的我们,怎知道舞台上的演绎多么精彩。

《抬花轿》里喜气盈盈,大姑娘周凤莲促好事,最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穆桂英挂帅》里,穆桂英虽是女流,五十三岁挂帅旗,在出征一折里,更是将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飒爽发挥得淋漓尽致。

后来,借助录音影像,看到了更多的经典戏剧影像,听到更多的经典之音。在这之中,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是,唐喜成大师的唐派唱腔。唐喜成大师代表作品有《南阳关》、《三哭殿》、《辕门斩子》等,个人最推崇《三哭殿》。

《三哭殿》里,驸马秦怀玉之子秦英,失手打死詹太师。贵妃哭诉金殿,银屏公主绑子请罪殿前。唐王按律问斩秦英。公主求情未果,搬来长孙皇后,三女金殿争论。

最终金殿之上,贵妃哭父公主哭子皇后哭外孙,使得朝堂哭声一片,好不热闹,剧情走向高潮。最终,为着边防安稳,家国平安,万岁替秦英给贵妃求情,最后赦下秦英。

唐派唱调的特色主要在声腔上的高音“假唱”,即“二本腔”的唱法。唐喜成的“假声”唱法,又与旦角的“假嗓”不同,开具男声的阴柔之美,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唐派这种“假声”唱法自创立以来,历久不衰。

在《梨园春》的擂台赛上,常闻听参赛选手模仿唐派的经典唱段,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作为豫东调的戏迷爱好者,怎能不识刘忠河。代表作《打金枝》,奠定了刘忠河牢不可破的豫东“红脸王”地位。刘忠河被誉为“豫剧马连良”,位居八大红脸王之首。在豫东有这样一句话:“宁可三天不吃馍,也要听听刘忠河”。

《打金枝》讲的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汾阳王花甲寿辰之日,子婿们前往拜寿,独升平公主未到。席上,郭暧被众人议论,怒而回宫,夫妻争吵,郭暧打了公主。

公主进宫告状,要唐皇治罪郭暧,汾阳王绑子上殿,唐王后劝婿训女,唐王识大体顾大局,加封郭暧,小夫妻和好如初。

这部戏里,唐代宗与郭子仪的君臣对唱,为人津津乐道。国母训女的唱段更是塑造了一个明辨事理,端庄威仪的王后形象。唐王的帝王气度,更是在刘派的唱调里表现得浑然天成。

经典的刘派唱调,与众位演员的精彩演绎,使得这部戏诠释着家、国情怀,忠义与善的大戏,一时间风靡全国。

“红脸王”刘忠河的嗓音沙哑,忠厚独特,更是自成一派。在《梨园春》的擂台上,很少有选手能将刘派唱调惟妙惟肖地模仿得来。这部戏与《刘墉下南京》系列,是豫东一带,听次最多的了。

后来,有了黑白电视机。小县城的电视台则迎合了老一辈人的喜好。每天是各种形式的戏剧联播。我们的听戏阵地,由戏台前转移到了电视机前。再后来从黑白电视到大彩电,每周末至今,跟着爸妈一起收看河南卫视《梨园春》的习惯未改。

长此以往的熏陶,使得我也偶能哼唱几个经典篇目里的名家名段。戏曲已悄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点缀。

由此可知,戏剧的艺术性之高于生活太多。然而,这些戏剧性的剧目,无一不在宣扬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义薄云天,忠肝义胆;大路朝天,孝字为先等传统文化精髓。

每本折子戏,又通过各类人物,演绎出一个个经典故事,无不诠释着中华民族内涵的某个方面:忠,孝,情,义,勇。

只是,当下,乡村的戏台逐渐少了,儿时承欢于戏台之下的乐趣消了。还记得今年六一节,校合唱团的演出,临了的团体唱大戏,令我眼前一亮。孩子们稚嫩的戏腔,着实令我欣喜了几许。没错,作为传统文化的戏剧,还应在下一代的心中、口中传承。

我的凉面情缘篇四

《网球王子》这部动漫想必许多人都听说过,而我对网球的喜爱就是从一部根据这部动漫改编的真人版电视剧开始的。

其实我与运动本无缘,因为从小我就喜欢一个人闷在家里,哪也不去。别人家都是家长训斥孩子的贪玩,而在我家,则是爸妈央求我出去转一转。不管他们使出什么杀手锏,或是强硬逼迫,或是物质利诱,或是软磨硬泡,我一概不放在眼里。为此,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学体育成绩一直在b、c徘徊。

那个暑假,一种奇妙的缘分让我遇见了这部电视剧。刚打开电视机,就看到一个少年,只用一个球拍和一只脚夹起球,轻轻一打,球便准确无误地飞进了远处的筐里。出于对那名少年的.好奇,我便继续看了下去。谁知到后来,我竟一直看到了全剧终。里面的招式都令人眼花缭乱:外旋发球、白鲸、二刀流、迈向破灭的回旋曲、蛇球还有里面球技精湛、骄傲、有勇气克服困难、敢于追求梦想的龙马,团结互助的青学队员,都深深吸引着我。这时,我突然产生了学网球的冲动。这个大胆的想法使我怔住了。但我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爸妈的支持,于是,我的人生从此就与网球有了一个交点。

本以为打网球很容易,不过就是拿个拍子把球打出去嘛,谁知学起来还真是困难。仅仅是握拍就分为东方式正手握拍、大陆式握拍、半西方式握拍和西方式握拍,光挥拍我就练了一节课。之后学得越多问题也越多,挨教练的骂那是家常便饭,曾经还被罚做徒手挥拍50次,步法练习50次。于是我便发扬龙马精神,愈挫愈勇,终于在一步步提高。很快,正手和反手我便很熟练了,打得也像模像样了,还得到了教练的好评。从此,我就开始与同学讨论网球,一起钻研ace球,一起辩论究竟是费德勒强还是纳达尔厉害,我也从书虫变成了体育积极分子。

自从迷上网球后,央视体育频道与网球频道都成了我的最爱,每当遇到大的网球赛事,我更是雷打不动地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观看;当听到有人讨论网球时,我会无视他人的抗议,自顾自地讲我的网球经验;一拿到那沉重的网球拍,我便会有跟教练pk的欲望渐渐的,网球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我的网球情缘就是这么神奇,在不经意之间发现,网球,已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我的凉面情缘篇五

我从一年级开始练习硬笔书法,到二年级就开始练习毛笔书法。记得上第一节毛笔书法课时,那天我忐忑不安地和同学们一起去五楼的书法教室,走进教室,一股好浓的墨水味儿差点把我熏倒。

上课了,我们在老师那领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听老师讲完上课该注意的事项和握笔方式,就开始正式练习了。

首先是从横和竖练起。我心想:这还不容易?不就是一横嘛,很简单的啊!我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收笔后一看,怎么变成一条条小蝌蚪了呢。我又继续练,不是荡开了,就是太湿、破了。黎老师见了,忙手把手教我,说:“你要把握好写字的方法和力度,书法,没那么容易,多练习,一定就能学好。”于是我左手按住纸,右臂悬空,右手悬腕,握着粗大的狼毫笔在纸上练着,不多时,我的右臂又酸又痛,手腕也似乎转不动了。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纸上,我想起了王羲之吃墨馒头、怀素练字的故事,擦掉汗水继续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我的'坚持,我终于可以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了。

现在,每天练习毛笔字已经成为我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书写水平也因为坚持不懈而提高了很多。今后,我将继续钻研,认真习字,为这颗我国艺术长河中的明珠增添光彩。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的凉面情缘篇六

星期天,天空蔚蓝,微风和煦,我和爸爸妈妈相约一起去人民公园散步游玩。

公园里人头攒动,黄发垂髫,和乐融融,他们有的跑步,有的打拳,有的在做游戏,怡然自乐。这里的风景真好,有各种各样的花,有亭子,有小桥流水,还有摩天轮,真可谓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我们顺着人群往里边走,听到了锣鼓喧天的声音,顿时我就被这个声音吸引,妈妈说:“这个是河南有名的豫剧。”话音未落,我像一支离弦的箭飞快地跑向人群,那里人山人海,在几棵大树下,人群围成了一个大圈圈,我从大人的缝隙中钻了进去,到跟前一看,好热闹!有拉二胡的,有敲锣的、有打鼓的,有弹琴伴奏的,还有打镲的,他们互相配合,声震林木,阳关三叠。正当他们伴奏热烈时,一位老奶奶拿着麦克风缓缓地走到圆圈的中心,放声大唱,我一听,不甚理解,我就想要离开,就在这个时候,唱戏奶奶的面部表情瞬间吸引住了我,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让人哭笑不得。接着又一个年轻的阿姨出场,他唱的是《朝阳沟》选段,他的唱腔响亮婉转,简直像一只百灵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后来她又唱了《卷席筒》、《花木兰》选段,字正腔圆,韵味十足,我越听越起劲儿,久久地站在那里不忍离去。环顾四周,每个人都沉醉于这些戏曲名段中,这时,我也仿佛变成了花木兰的样子,替父从军呢!直到中午12点钟了,我才和爸妈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戏剧舞台。

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老戏剧家之所以唱得好,是因为他们平时刻苦训练。同时妈妈还告诉我,豫剧博大精神,它包含很多文化知识,历史典故,我暗暗地想:虽然这次是第一次和豫剧近距离地接触,但我发现了戏曲的美,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豫剧。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刻苦努力学习豫剧名段,把家乡戏传唱下去,成为戏曲文化的接班人。

能时时听听戏,曲儿,是源于偶尔的偷闲。童年的乐趣重拾时,于旧声旧调里,一闻就是许多年前。

我的凉面情缘篇七

那是前年暮春的一个傍晚,暖风熏得我步伐迟缓凌乱。

下班,我在电梯里偶遇作协一位前辈,他说:“在楠溪江文丛里看到你的《老周》,写得真好,真的很好。”

“平时也经常写写的吧?”前辈殷切地追问。

小学一年级在外婆家。因为没上过学前班,我刚开始连数字“2”也不会写,急得直哭。刚一学会认字,我就去翻表姐收藏的小人书,囫囵吞枣看得津津有味,遇到不认识的字,哪里舍得起身查字典,所以认了很多半边字。夏天的傍晚,有生意头脑的表姐常在自家房前的街上摆摊出租小人书,有时也跟小伙伴互换自己没有的书看。我呢,总是自告奋勇守在边上安静地看书。

那个年代没什么课外读物,每学期新发到手的'语文书,小小的人儿总是先睹为快。低我一个年级的表妹,很喜欢听我读新书上的故事。记得有一篇文章叫《踢鬼的故事》,黑白插图是一个白衣飘飘的“鬼”。我和表妹又好奇又害怕,两个人再三合计,由表妹蒙住图片,我哆哆嗦嗦往下读,到最后,才发现根本没什么鬼怪,被鲁迅先生踢飞的原来是盗墓贼,吓出一身冷汗的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三年级回到自己家。某日,在阁楼发现被老鼠咬掉边边角角的《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书,原来是父亲的藏书。燥热的大中午,大人们在午睡,我一个人汗流浃背地窝在阁楼,随意抓起一本书,看得稀里糊涂,只懂个大概,居然也如痴如醉。母亲说父亲去外地谋生前,喜欢在煤油灯下看书,常被心疼油费的她责备。可惜,后来的父亲迫于生计,远离了书本。

初中,迷上摘抄好词好句,剪贴中意的文章,笔记本加起来是厚厚的一叠。习作渐渐得到老师表扬,和被当成范文传阅。

到高中照样不务正业,自习课常常偷看小说,在宿舍卧谈会上自以为很有见解地谈论林黛玉、贾宝玉。不知不觉,我对语文有着迷之自信。语言是相通的,英语也学得不错。花了大力气的数理化,成绩反倒不是特别理想。

大学入了文学社,看了一些外国名著,写过几篇自己得意的文章,也算如鱼得水。

不知何时,敏感多思的少女写起日记,有时候是周记,有时候是月记,无人督促,倒也一直坚持了下来。直至步入婚姻,一个人写日记终觉不便,那么沉入生活吧,我对自己说。后来,有了孩子,更忙乱地找不到自己,除了偶尔在qq空间记录生活点滴,再无其它。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在同事引荐下加入县作协。除了在报纸副刊发表过几篇“豆腐干”,长久以来没什么作品,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会员。有时也会暗暗责问自己,明明很喜欢,为什么可以轻易地放弃?很快,这些念头被忙碌的工作、生活,更多的懒散所淹没。

窗台上,多肉在炫耀它的生机勃勃。春将尽,我还好意思说自己懒如春吗?

终于,我郑重其事地注册了个人公众号,陆续贴上学生时代的习作。

初夏的第一缕风飘过,当我试着重新提笔写点什么时,刚好遇见简书。它简洁大方的格式和随时修改的优势,让我一见钟情。人生处处有惊喜,文来文往,由此认识了许多有才有趣的文友,一直鼓励指点时有怠倦的我。

来简书快两年了,至今只发表十几万字。但我还是要谢谢自己,虽已尘满面,终是逐字逐句敲出属于自己的文字。这些,深夜的键盘都记得。所以,我毫不掩饰地给自己每一篇文章点赞。

人们爱说不忘初心。“写作的初心是什么?说到底,不过是藉由文字,追寻灵魂之丰盈。但路漫漫其修远兮,或许终一生都未能到达。”这是我曾经的思考,现在还想加一句,别问初心,只管耕耘。就算花不开,果不结,温柔的风,多情的雨,相知的伴,自由的心,都没有辜负岁月。

一年之计在于春,你喜欢烘焙,去做吧;他喜欢旅行,出发吧;我喜欢写字,去写吧。喜欢就不要等,趁余生还长,趁余生不长。

春风浓醉,春日的计划很甜蜜,愿我们一辈子都不要丢掉自己的喜欢。

我的凉面情缘篇八

我独坐一隅,眼望浮天沧海,耳际却传来暮鼓悠扬的声音,眼中出现晨曦第一道曙光而且渐渐鲜明。清晰如水晶球透彻不带一点杂质。每每此时我的心随着自己的思绪游走在文字的墨香里犹如一条被拉长的影子时长时短。

记得在上初中的时候由于自己太喜欢写作文,并且常常为自己写出的文字感动,每次上作文课看着其他同学认真的打草稿,苦思冥想着文章的主题和意境,我却总是贪玩的东张西望,等到快下课的时候才急忙拿出作文本一口气写完。为此受到老师的多次批评,老师总是责怪我没有养成打草稿的习惯,但每次在作文评讲中我写出来的文字却被老师作为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那时候我也为自己灵动的文字和超越的思维感叹自豪,曾经很认真的写出了一篇‘我的家乡’作为我学生时代的处女作投稿给宝鸡市的某个杂志社,也幻想着能够成为文学道路上的一名写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期还是印刷术统治的年代,所有文字性的东西都要经过那种方块的东西排版后成型,而那时候的许多文字爱好者所投出去的稿件都要忍受诸多的委屈和无奈,或者是被一封冰冷的退稿信拒之门外,或者是稿件如同黄鹤一去不复返。而我的那篇所谓的处女作也如石沉入大海渺无音信,在我苦苦等待了几个月后就被那些缺乏鉴赏力的编辑们轻而易举的扼杀了一个文学天才的诞生,嘿嘿,自夸了一下下。自此以后我便紧闭了那扇通往文学的大门,封锁了许多灵性的文字把他深深的藏在心底不敢轻易去碰了。

然而,谁会料到在短暂的十多年后网络却为我们架起了一道如彩虹般的桥梁。在网络这个多维的空间,它没有地域的限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尴尬也没有心灵的隔阂,在这里没有人在乎你的职位高低,没有人在乎你的美丽丑陋,不管你是高官厚禄还是一介平民,你是达官显贵还是一贫如洗。它都是公平公正和谐自由的,让人感觉轻松可以随心所欲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智抒发自己的胸怀。在网上每一个人都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发表灵动的文字,也可以让有点闲情逸致的人胡乱涂鸦几笔。在网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模糊而又完全平等的生命个体,不必在意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个落魄着或者是一名乞丐,更没有人知道你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或者别的什么。

初次上网我很不习惯网络的虚幻,只是偶尔上去玩玩游戏打理一下农场牧场,后来加入的网友多了有了闲暇时间就去他们的空间看看日志,感觉他们的心情,也看到许多评论。就会被大家的心情感染,也被那些美丽的文字陶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在网上随心所欲走马观花的浏览。一边听着空旷的音乐一边阅读着经典的文字直到半宿。我不是网虫,在网上不喜欢聊天,却喜欢网络上静谧的气氛,静静地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偶尔键盘的敲击声。当我看到那些很美的文字的时候就想写写自己的评论,在这里我不会被无意说错的话语感到无地自容,也不会被生活中循规蹈矩的规律所束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想写了就静静的看看,这种安静也是我们生活中缺少的一种氛围。

有一次走进活着真好的空间看到许多美文也被他空间那些细碎绚丽的文字深深吸引,走进卧龙,紫色,高原,海子的空间被他们的才气所打动,每每此时我便心潮澎湃,在内心积聚多年的文字犹如遇见了知音一个个蹦跳出来,曾经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文学梦犹如被搁浅的贝壳忽然回归大海一样,它悄悄有了生命,就会自动寻找那些心灵相通的生命体。此时的我早已蠢蠢欲动安奈不住写文字的欲望,让干涸的心灵也注入一汪泉水,与文字一起沉淀在这美好的时刻,享受这种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轻快自由。

在网络上我的第一篇处女作“独赏桃花”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不是因为我的文字好而是因为有太多网友的支持和关注。特别是散淡的人对我的鼓励最大,我想他应该是一位真正的评论家,因为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对别人的美赞远比对别人的讽刺更容易让人接受和进步。而散淡先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激励我,鼓励我去写更多的文字,使我对写文字更有信心。在网络中我不但结识了许多爱好文字的朋友,还认识了许多心灵相通的兄弟姐妹,也让我找到了儿时的知己和失散多年的故友。

我真的感谢网络,在这里大家虽未曾谋面远隔千里但却互相牵挂,常常关怀,走进彼此的文字中贪婪的享受着文字的墨香,收获着彼此的快乐忧伤,用文字相互交流沟通,相互理解包容,相互欣赏关爱,隔着屏可以在自己疲惫无助,逃遁迷茫的时候去朋友空间读读文字听听音乐,放松心情走出低谷,我感觉网络就如一把遮风避雨的大伞,外面的雨即使很大也会让你毫发无损干干爽爽。外面的世界虚情假意太多,尔虞我诈处处皆是,让我们疲惫不堪劳累伤神,而走进网络可以尽情放纵自己,用一种任何人也无法读懂的语言与灵魂交流对话,网络可以接纳你的痛苦悲伤,酸甜苦辣,也可以接纳白天甚至是黑夜,在空间随心所欲的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安安静静将心灵放飞到幸福的彼岸,淡然淡定的用心去守候这份美丽的时光剪影。

在网络中一年的时光,岁月悄然溜走,不变的是我对网络的情结却愈深浓厚,在这里无关风花雪月,无关情感的相融,只是给彼此一个自由的空间,默默感知来自不同地域朋友们的一声声祝福,一句句问候关怀,我感叹着也感动着,时常被这种深情温暖着心房。在我心情很差的时候,朋友的一句“你还好吗?”就会让我感动的模糊了视线,一个诗意的对白也会催人泪下。我用指尖敲击出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只为保存与我的朋友们相识的那一份无悔人生。

风吹过一季,阳光温暖一季,我与每位朋友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中一起成长,一起守望我们前行的路程,让真情永存与心间,无论是风雨兼程还是阳光明媚,我愿意与朋友们不离不弃直到永远,让我们一起在网络这片蓝天下将甜蜜的种子播种在快乐的今天,用文字记录这份温馨的感觉,用文字写下与真情幸福有关的篇章,让我们走过风雨用心体会这种感动。

我的凉面情缘篇九

三十多年前,电话,无疑是一种相当奢侈的通讯工具。因为,在那时的中国,“大哥大”尚未问世,“手机”与“小灵通”更是在美梦中也根本不可能出现的物件。不过,在当时来说,电话的电波倒已在我们的山城上空流曳,只不过,它的信息唯一的发原地仅是邮电局一家(邮政局和电信局分家是以后的事)。

记得十分清楚,那一年,我的大姐在濠村乡卫生院生下了我的小外甥,发了个电报回家。于是,遵父母亲之命,我将于第三天送一大鸡笼的大母鸡去濠村。为难的是,我仅是一个刚刚上初一的小年轻,濠村在哪我根本不知。我要去濠村,首先得让大姐夫到车站接我,不然,鸡没送到小舅子兴许倒送丢了。所以,父母亲瞩咐我先买好车票,然后给大姐夫打个电话,让他到车站接我。浦城是小县城,车站只有一个,买车票不难。可是打电话呢,却等于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难题。我这个人还算成熟得早,知道要打电话只能上邮电局。所以,我拿着父母亲给的'几毛钱,来到当时浦城县唯一的邮电局。来到邮电局,我怯生生的走近柜台询问,才知道必须先填一张单子。填好单子后,我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仍是怯生生地站立于一旁等候。过了好一会,我走近柜台去问:“阿姨,我的电话呢?”那个挺和蔼可亲的阿姨接过我手中的单子,说:“唉呀,刚才不是叫你到二号去接了吗?”看到我脸上一片茫然,那个阿姨和蔼地说:“这样吧,我再帮你挂。记住了,千万不要走开,接通了我叫你。”终于,过了不一会,我在三号小房间和大姐夫通了话。

这就是我打的第一次电话。

这个世界上任何的第一次好像每个人都会记得十分清楚,然而,第二呀、第三似乎也就成了后娘生的小孩,没有太多人去关注了。所以,第二次我是如何打的电话,我确实是没有印象了。

不过,我家中第一回装电话倒是记得相当清楚。

说是第一回装电话,其实并不准确,因为,严格来说,那不是我的电话,而是我二叔家的电话。其时,我和二叔一同住在一栋大房子里,那一年,二叔调到一个小单位当一把手,于是便有了装家庭电话之便利。当我听到二叔家要装电话的消息后,我很是兴奋,我找到二叔说:“给我屋里也接个分机吧,让我开一开洋荤。”二叔欣然满足了我的要求。电话很快装起来了,我屋里的分机也很快通了,说实在的,当时也的确让人着实新鲜了好一阵、兴奋了好一阵。然而,过不了多久,这种新鲜与兴奋便退了潮——因为,两家共用一台电话不方便之事也是挺多的,比如找我的电话,二叔先接,他要大声叫我;找二叔的电话,我先接,我又得高声喊他。时间一长,往往电话铃一响,双方都出现了互让不接的局面,害得打电话之人老是产生双方家中都没人在的错觉。

不过,这种情形倒很快得到了改善,因为第二年我便自己装上了电话,由此,也就在真正意义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电话。

对于“大哥大”的印象我也是挺深的。

改革开放不几年,我们这个小山城有的赚到钱的人,自然而然地跟上了时代的潮流,玩上了在当时来讲价值不菲的“大哥大”。因为我没有玩过,所以我只记得,当时看到有人手上拿着个砖头似的东西在那里大喊大叫,其时我还不知那叫什么,后来有懂行的人说,那叫“大哥大”,是电话。

再后来,模拟手机出现了,当时我们都称之为“90机”,因为它的号码都是以“90”开头的。这种手机刚上市时,价格是挺贵的,一架机子要上万元,所以一般人根本不具备消费能力。过了几年后,模拟机开始普及,其时我也花了一千多元买了架旧机了,终于平生第一次用上了移动电话。记得机子买来了当天晚上,我挺是兴奋,靠在床,给有手机或有家庭电话的亲朋好友一个一个打去,激动地向他们报告着我拥有手机的快慰。

提到模拟手机,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来。

我有一个挺要好的朋友,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属于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所以,理所当然地在我之前便用上了模拟手机。记得十分清楚,有一次,我们在外面办事,傍晚时分,我们正走在回单位的路上,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一接,原来是朋友请我们晚上去吃饭。电话一接完,我这位年逾四十的朋友立时象一个小孩子似地一跳老高,高声喊道:“啊呀呀,有了手机真方便啊,哈哈。”那种按奈不住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位朋友后因患病英年早逝了,但是,这一幕却永远鲜活地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

再后来,数字手机出现了,并以极为迅速的速度在中华大地普及。而今,手机,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人人手上拿个手机,随时随地打个电话、接个电话,就像是吃个水果糖一般简单平凡。

前一段时间的一个晚上,我吃过晚饭后和妻子一起去大姐家看母亲。聊天中,大姐说母亲原来那个“小灵通”坏了,可是一向节省的母亲又舍不得买个新的。听了之后,我没出声。过了一会,我对妻子说,我有事出去一下就进来。随即,我快步来到门口的手机店,掏出几百块钱买了一台崭新的手机。回到大姐家中,我把手机给了母亲。其时,我看到,母亲眼睛一亮,随即又责怪道:“唉呀,花这钱作什么呢?我那个‘小灵通’修一下还可以用的嘛。”又坐了一会,我和妻子要回家了。这时,母亲问我道:“手机多少钱,我给你吧。”听母亲如是一问,不知怎么的,我突然鼻子一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拉起妻子快步走出了大姐的家门。

母亲,我的生命都是你给我的啊,给你买一台手机,还敢言钱吗?……。

我的凉面情缘篇十

曾几何时,每到夜深人静空暇之时,为给休憩寻觅一处心的泊位,为给宁静寻求一栖眼的港湾,于是,循着串串足印,我有意无意的漫步一个个空间,竟然对一间间风格迥异的小小蜗居产生了依恋,它们成了我乐不思蜀的羁绊。

扑面而来的一幅幅内涵不一的画卷,先行俘获了我的眼球,或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或七月流火夏味浓浓,或金秋时节灿然若金,或冬雪飘飘萧瑟肃杀,形态不一,风采各异,但无一不具魅力。

一曲曲意境不凡的曲赋,要么情也依依爱也依依,要么花团锦簇喜气洋洋。

一页页引人入胜的篇章,或娟美秀丽,或淡雅芬芳,或大气磅礴,或缠绵悱恻,或富含哲理,或意味深长,或朴实无华,或耐人寻味,总有那么多缘由拽住我的心与我的眼。

走进不同的小屋,欣赏各异的画卷,品读优美的文句,仿佛与小屋主人秉烛夜话,静谧惬意而温馨。

直到脖子累了,眼睛累了,思维累了,情感也累了,我才依依不舍的和蜗居的主人告别了。

然而,累却喜欢着。

我喜欢逍逍遥遥的徜徉网络,我喜欢情深款款的爱抚文字,我喜欢以自己的视觉透视网络情怀,我喜欢以自己的心境诠释爱恨情愁,我喜欢为网络中一些至真至美至纯的情感由衷喝彩,我也喜欢用心审视网络中应运而生的一份份友情一段段感情。

我曾醉在丝丝缕缕感人肺腑的柔情里,也曾泣在斑斑驳驳如泣如诉的凄美里,我曾穿梭在一段段写满情感的文字里,也曾流浪在一曲曲悱恻缠绵的旋律中,那些曾赚取过我欢笑和泪水的诗词曲赋佳篇妙文都曾深深打动过我的心,或许,文字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感染形形色色的读者,而我恰又是众多读者中容易多愁善感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在心海激起片片涟漪的一个吧。

似乎,网络点燃了好多激情,也似乎网络更多的'埋葬了热情,浓烈的都是曾经,美丽的只是过往。

看那些曾经经历的美丽,居然蓄满了五味杂陈,甜的醉的涩的苦的恼的怒的爱的恨的伤的痛的比比皆是,总归是伤感、酸楚、哀怨、心痛多过甜蜜陶醉,曾经的柔情留下一世美丽的忧伤,曾经的望眼欲穿留下满心的伤痕累累,当一切美丽毁灭在泪水里时,滴落的泪水里总会呈现这样一句感叹与无奈,“人生若只如初见”。

尽管这样,网络感情并不因为最后结果的残酷而被冷落,网络感情依旧在残缺中频频继续,谁的指尖划过谁的颊,谁的心里流着谁的泪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们曾经真的在虚拟中爱过、醉过。

我,做为一个且行且赏且欢且忧的路人,悠闲自在的做着一名欣赏他(她)人情感风景的过客,柔情似水的穿行于文字间默默的分享他(她)们的情怀,感染他(她)们的快乐,默默的祝愿他(她)们爱的美丽爱的旖旎爱的无怨无悔爱的不要受伤。

风过无痕,水流无迹。

我一如既往的做网络过客。

留不住的是时光,握得住的是友情,在缘聚缘散缘来缘往里,有好些朋友在我心底久居着,我因她们而美丽因她们而执着,感谢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

指缝好宽,时间好细,又一年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从我们的指缝间即将溜走了,真的真的不敢回望,又真的真的好想回望!

我在好些个阳光融融的白日翻看自己一字一句敲打的一些文字,我在好些个如水夜幕里品读朋友们用心用情留下的一段段金玉良言,我用好些种心情读我岁月里的痕迹,我用好感谢的心感谢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

柔和的灯光在我身边氤氲着一层蒙蒙的思的气息,周边的一切沉浸在宁静与恬静的光晕里,一切都那么静谧而美好。

我又一次静静悄悄的走进自己的空间,我心灵的栖息地,在这里我一次次嗅到朋友们文字里散发的缕缕幽香,这幽香袅袅娜娜的沁入我的心脾,萦绕不散,我知道那些文字里写着两个字,友谊。

久久驻足在我的这一家园,在字里行间中倾听时光风般毫不留情的肆意掠过,在点点滴滴里感受时光绸缎般缠缠绵绵的轻柔滑过,在篇篇张张中凝视时光如河般勇往直前的滚滚流逝。

多少个日出日落、多少个月缺月圆、多少个潮涨潮落、多少个花开花谢、多少个云卷云舒,一年又一年我的文字家园尽情挥洒我的情感,肆意飞扬我的幸福,尽兴旖旎我的心情,这里已经成了我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这是我精神丰腴的家园,这里让我心动、心惊、心喜、心花怒放,这里让我欣慰、欣喜、欣然、欣欣向荣。

这日复一日里,这光阴荏苒里,这白驹过隙里,这时光如梭里,这指间飞逝里,我欣然的为时光吟诵、为岁月留痕、为生命留影,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这里已是我心里一首至真至美至纯而无暇的歌,这用友谊谱写的旋律既动人又珍贵。

在这里,我伴随着动人的旋律不断的舞蹈,舞着爱痕,舞着梦迹,舞着心痕斑斑泪迹点点,欣喜的是我终不是一个人独舞,我始终有你们情意融融情之切切的一路相伴,我始终行走在一片阳光里,感谢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是你们美丽了我人生的这一道风景,我会在你们的友情里继续轻舞飞扬,继续飘然蝶舞。

感谢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你们给予我的友谊永远不会被岁月的烟尘染黄,我会把你们不带半点功利色彩,没有丁点儿世俗烟尘的友谊温存在我的心里,任你们给予我的友情满心留香,你们也会在我时光的长河里永远嫣然摇曳,馨香四溢。

感谢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你们给我的友谊是清新、明丽、活泼而美丽的,这友谊,它们阳光的极致,美好的极致,灿烂的极致,真挚的极致,是你们的友谊点缀了我这片情感天空里的美丽,你们是我这片天空里的阳光雨露鲜花绿草,你们是我久久的祝福与牵挂。

如若让我用一句话表达我的感谢,那就是,我爱你们,我的文字朋友们。

谨献上我朴实而真切的祝福,祝福你们的人生平安、健康、幸福,事业蓬勃、葳蕤、繁茂!

我的凉面情缘篇十一

身边不是没有朋友,只是不想说,故乡不是没有亲人,只是不想说,远方不是没有朋友,只是不想说,红尘滚滚,却只是想和文字闲话今生。生活还得继续,人生还得继续,今生还得继续。如此执笔写情,落笔成.....我。

曾经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情,写完的本子一本本的躺在那里,厚厚的、静静的……感觉它们才是最可靠的,不会有意见,也不会问问题。每当生气或是心情不好时,它就会增加几页,当然高兴的时候亦是如此。慢慢的它们越来越多,装满一口袋的时候,偶尔翻开看看,那一页页的文字会让自己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没事的时候就会翻看它们,我发现自己在字里行间行走,踏着它发出的声响一步步前行。渐渐的手变懒了,不想写了,沉醉在过去的点滴之间,这样的变化让我很不满意,为此,我把它们付之一炬,看着火苗在燃烧着它们,有些不舍,可那些记忆却牵住了自己的思绪,只能如此了,我要重新开始,不能躺在自己对往事的回忆里,烧吧,看着它们幻化成灰。

风吹过,随风逝去,也许它们在最后跟我说“让往事随风吧,你看它们都飞了,不要再沉在过去了。”烧完以后自己会有种振奋的`感觉,重新开始,一种精气神又回到躯体里。可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为自己失去了很多记忆而后悔,后悔烧掉它们,此后,一段时间里我就会搜刮那些过去的记忆。找回的再写出来,找不回的也就永远的失去了。这样的事情自己不知做了多少次,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做下去。每每想写那些关于过去的文字的时候就会后悔烧掉它们,想重新做个自己时又觉得自己做得正确无比,多么矛盾的自己呀!

时光飞逝似水流年,今年初,一个失去联系的好友,又开始发短信联系了,她看到我给她发的消息对我说:“你到烟雨红尘注册个笔名去吧,那里更适合你。”听了此话,我就开始看自己以前写的东西,当然是还没烧的,可看不出有什么能发表的样子,时间慢慢过去了。

在春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空间认识了一个写的不错的朋友。此人看了我的空间日志也说我发表过作品,为此我便在今年的4月3号,进入烟雨注册。发了一首以前的旧作,只是不会用回车键,不知如何排版。后来问了在天津的表弟,才知道,现在想想真是笨的可以。

此后,我便和烟雨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都会看看里面的文章,写一些个评论,无论别人意愿如何,自己都会把自己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写出来。

在起初写诗歌的一段日子里,曾记得尚城老师说:“学现代诗,海子是不可以逾越的。”此后便看了海子的人生履历和诗作。被海子影响了很长时间。此后,还得到很多前辈的支持和帮助。慢慢的让我看到这里的人都是那么无私地在传授自己的知识,我很感动,可由于自己天性不会表现自己的热情也许会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吧。自己还浑然不知,要不是今早看到清辉的合奏《情落烟雨》就根本不会认为自己的态度有问题。

说到清辉,我接到的编辑任命就是她给我发过来的,也快一个月了,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她对大家的热情。当她给我发过来第一个拥抱图片时,真有些接受不了。这是我及少用的,就连和大女儿也是及少用的,也许这就是她和婆婆好,超过我们母女的原因吧。

一晃半年多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看着烟雨里的各类文章发表,有的让我有打开看看的冲动,我就会打开看看,看完留几个没什么用的字,虽说有人不会回复,我也不怎么在意,毕竟那是人家的自由,我看了,把感受告诉别人了,有时也想,也许自己又不得人心了,把人家得罪了吧。我喜欢留言,因为只有在那时,我才会体会到和别人交流的意义。

真快呀,当时自己上烟雨的时候,有人说我不懂什么是小说,并郑重的说:“你还是在散文和诗歌上下功夫吧!小说你不行,你写小说,就是柱子的材料当梁使!”听后我真的很不甘心,此后的一段时间自己便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小说上,经过小说版块各位的帮助,我的小说也成功的发表了。有些错误,自己发的时候粗心没有觉察到,记得那时那篇《情缘深深》自己到最后也许是糊涂了,也许是没用心,把丽君妈妈写成了琳琳妈妈,还是清辉看到告诉我的,现在想想,烟雨真是一个热爱文字,喜欢文字的人最应该来的地方。

这就是我,一个喜欢文字,疏于人情世故的我对烟雨的一份真实的感情,情落烟雨——人生四十如流沙,年初方学网上爬。烟雨尽显情和意,情落烟雨抒年华。

我的凉面情缘篇十二

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内都有雨雪的迹象,所以民工们还乡的欲望越发强烈。临进春节越来越近了,出租房内的民工越来越少,很多民工怕到节前买不到火车票,都提早回家了。看见一对兄弟俩依旧坚守住在自己出租屋,我轻声的问了问:大哥怎么还不回家过年呀,兄弟俩笑笑的对我说:这几天民工少,老板出钱高,想多赚一些再回去。过了几天,在同样的地方,我刚好骑车路过那里。兄弟俩喊住了我:“小弟,这几天返乡的人太多,我跑了好几家火车票代理点都没能买到票,本来想从票贩子手里买两张的',可是这些人太黑了,要双倍的价。小弟,你在公司工作,你们企业应该可以办理团购订票,帮忙顺便看看能不能帮我弄两张票。”

看着兄弟俩着急的样子,我安慰着兄弟俩:你们不要在票贩子手里去买票,现在火车票都实行实名制,就是每张火车票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信息的,我会尽力的帮你们买车票,说说你们具体的回家日期和地点。到公司后,我经过领导的同意,把他们兄弟也列为我公司民工团队订票的名单之一,我想应该能够买到两张票。没想到我下班回家途径时,兄弟俩早早就守候在路口再次来找我:“小弟,如果不好办,就算了,现在票是很难买的,我准备明天一早去市场高价买两张。我们忙了一年,就是为了这张回家的票,再贵再难,家肯定是要回的。”

春节在民工眼里,其实就是一张车票。在外忙碌了一年,为了一张还乡车票还要四处奔波,民工朋友们回家的路的确很漫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89274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