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童年的泥巴教案(实用2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7:37:05
最新童年的泥巴教案(实用23篇)
时间:2023-12-02 07:37:05     小编:雨中梧

教案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和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案的编写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希望这些教案范例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一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汪汪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儿,那一堆儿,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那边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儿又唱道:“捏个金冠子,穿上大红袍,太阳出来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擞的大红公鸡捏出来了。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学生说写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2、发挥想像,模仿文中相关内容进行练说。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夏天最喜欢玩什么?(雨天玩水、滑旱冰、骑车、放风筝……)而在乡村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泥巴是他们的珍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检查识字。

3、找学生“开火车”读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

4、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文中的哪些段落语句让你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找到并画出你喜欢的段落句子。

a、第3自然段。

(1)“撒欢”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撒欢的时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撒欢的?

(2)一个“撒欢”,多么形象,多么传神,孩子们玩泥巴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3)再读这部分,看你能不能读到那些玩泥巴孩子的心里去!

b、读捏泥人泥物一段(第4自然段)。

(修饰词用的比较准确,使孩子们捏出的泥人泥物活灵活现)。

(1)想想看,孩子们除了涅书中提到的人、物外,还可能捏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请依照书中的格式试着说一说。

(2)读这一部分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一种活泼、快乐的感情。

(3)这部分写出孩子们捏得尽兴,还写出了唱得尽兴。谁来读一读?

(4)这段话还写出了“三美”白牙、黑泥鳅、红泥哨写出色彩之美。清亮亮。脆生生用abb式写出声音之美。

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写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饿了累了准备野餐这一段(第5自然段)。

用了“不是…就是”说明孩子们是不愁吃的,在寻找吃的过程中体会到孩子们的天真快乐。用这个关联词语说话。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中有两句几乎一样的话,把他们找出来画出来,然后观察它们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读一读,再动脑想一想:这两句话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在开篇部分写“这风一样的日子哟”结尾部分写“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是比喻句,开篇说明童年时光虽然美好,但更为短暂,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说明作者对童年十分眷恋。

四、总结。

童年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玩泥巴师童年生活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那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呀!

板书设计:

捏泥人、泥物——捏得尽兴。

孩子们唱得尽兴快乐无比。

备下野餐——吃得尽兴。

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却在作业设计上独具匠心,如在学完《童年的泥巴》一课后,我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围绕课堂内容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特长的.作业。第二天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同学在摘抄本上认真地抄写了好词佳句;有的同学拿来了自己捏的惟妙惟肖橡皮泥作品;有的同学拿来了mp3,里面录制了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畅谈他们童年的录音;还有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名人童年趣事的故事来和同学们分享……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这一份份精美的作业,说明学生在设计时融入了浓厚的兴趣,在完成是进行了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支配,丰富了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在上周我进行了一个语言教学活动《童年的泥巴》。活动的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录像直观形象的了解豆芽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第二环节是理解学习儿歌。

在第一环节中,当我播放起小豆芽是如何钻出泥土的录像时,孩子们立刻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家家拍起了小手笑了起来,其他孩子也露出了愉悦的表情。我开始讲起了故事:“小豆芽芽钻钻泥巴,钻了一会,动了一下,钻啊钻啊,使劲钻,露出小小脑袋瓜。”,(也就是本次儿歌的内容)边说边抽拉着手里的小豆芽,看着“小豆芽”从土里冒了出来,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听完了两遍故事,我问道:“小豆芽是怎么从土里钻出来的呢?谁会做?”,何东烨和小宝立刻蹲在了地上,然后又一下子站起来。“是这样钻的。”小宝边做边说道。尽管孩子的表现没有象老师预期的那样,但我还是肯定了孩子们的模仿。在接下来模仿小豆芽做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玩得很开心。

幼儿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用了直观的录像来演示小豆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样子,既生动又易懂,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易错点:“烤”的字形。

拓展点:阅读童谣,提高阅读能力。

问题预设点:在学习生字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歌曲。

二、读文理解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2、正音。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质疑、讨论。文中有那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画、读、想,说说你的理解。

3、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三、识字写字。

1、利用形声字特点,提高识记效率。

2、重点指导易错字“盐”和“烤”的字形。

3、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四、练习。

1、把自己搜集的童谣与同学交流。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完成仿写:泥物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的,有的()、有的()。

资料收集:

童谣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万紫千红的文苑中很有特色的一束瑰丽之花。它经过民间长久流传,精炼爽口,和谐押韵,同诗歌一样具有音乐性,它从孩子们的心理、生活、游戏情趣、童话世界意向,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口传而成,比起大人唱的.山歌、朗诵的诗歌,要开放自由得多。

童谣的特点:

句式自由;结构多变;比兴特多;声韵活泼;情趣深厚;意境清新;言语平白;顺口成章。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学生说写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2、发挥想像,模仿文中相关内容进行练说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感受那份愉悦,同时进行思维训练,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热情参与,真正体现“以训练为主”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精讲、善导、激情、引思”八字教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小黑板。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泥巴”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泥巴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吗?”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同桌相互听读,做到互检,互评、互改。

3、找学生“开火车”读(一人一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

5、鼓励学生针对“涅泥人、泥物”和“备下野餐”这两方面的内容,写两个句子,要抒发自己的情感,看谁写得好。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先动笔将文中几乎一样的两句话画出来,然后观察它们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读一读,再动脑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学生探究比喻的内涵及其作用)。

四、发挥想像,拓展思维。

1、想想看,孩子们除了涅书中提到的人、物外,还可能捏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请依照书中的格式试着说一说。

2、请把你的童年趣事用几句话简单地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课后阅读《孵小鸡》(用小黑板显示内容),并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家长听一听。

捏泥人、泥物。

——活灵活现。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五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时间: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六

梦里多少回走进故乡,走进满目青山的孩提年代。那条清澈的小河还是往昔的模样吗,那群泥猴儿一样的乡下孩子,还在玩着河泥、唱着清亮亮的童谣吗……“捏呀捏,捏个小巴狗,摇摇尾巴跟娘走;捏呀捏,捏只大花猫,捉了老鼠喵喵喵……”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欢儿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河床大片大片裸露出来,积着一层层油汪汪的黑泥、红泥,这些泥巴黏性极好,是我们捏泥人、做泥哨的绝好材料。

我们光着小脚丫,在滑腻、舒适的泥里踩呀踩,踩出积在底下更黏的泥巴,一捧又一捧运到河滩上。这一堆儿,那一堆儿,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双灵巧的小手捏过来捏过去,一边还咿咿呀呀地唱着脆生生的童谣:“捏呀捏,捏个大的你看看。这个家伙力气足,帮助阿爸把田犁……”不长时间,一头水牛捏了出来。那边一个扎着羊角辫儿的女孩儿又唱道:“捏个金冠子,穿上大红袍,太阳出来早早早……”眨眼工夫,一只精神抖擞的大红公鸡捏出来了。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笨头笨脑的大胖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我们一个个咧着嘴儿,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乐得直蹦高。一会儿,那边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3、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训练学生说写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的含义。

2、发挥想像,模仿文中相关内容进行练说。

教学流程:

同学们,你们在夏天最喜欢玩什么?(雨天玩水、滑旱冰、骑车、放风筝....)而在乡村孩子的童年记忆里,泥巴是他们的珍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师生齐读课题。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检查识字。

3、找学生“开火车”读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

4、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弄清:课文讲了什么内容?讨论交流后,板书:涅泥人,泥物孩子们备下野餐课文主要讲了孩子们捏泥人,泥物活灵活现,饿了累了备下野餐,快乐无比。

1、文中的'哪些段落语句让你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呢?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找到并画出你喜欢的段落句子。

a、第3自然段。

(1)“撒欢”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撒欢的时候?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撒欢的?

(2)一个“撒欢”,多么形象,多么传神,孩子们玩泥巴的急切心情跃然纸上。

(3)再读这部分,看你能不能读到那些玩泥巴孩子的心里去!

b、读捏泥人泥物一段(第4自然段)。

(修饰词用的比较准确,使孩子们捏出的泥人泥物活灵活现)。

(1)想想看,孩子们除了涅书中提到的人、物外,还可能捏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特点?请依照书中的格式试着说一说。

(2)读这一部分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表现出一种活泼、快乐的感情。

(3)这部分写出孩子们捏得尽兴,还写出了唱得尽兴。谁来读一读?

(4)这段话还写出了“三美”白牙、黑泥鳅、红泥哨写出色彩之美。清亮亮。脆生生用abb式写出声音之美。

为秋日沉寂的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机写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饿了累了准备野餐这一段(第5自然段)。

用了“不是…就是”说明孩子们是不愁吃的,在寻找吃的过程中体会到孩子们的天真快乐。用这个关联词语说话。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中有两句几乎一样的话,把他们找出来画出来,然后观察它们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读一读,再动脑想一想:这两句话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2)在开篇部分写“这风一样的日子哟”结尾部分写“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是比喻句,开篇说明童年时光虽然美好,但更为短暂,感叹时光流逝之快。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说明作者对童年十分眷恋。

童年是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欢快的歌,玩泥巴师童年生活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那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呀!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时间: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             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             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             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              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时间: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引出话题。

“老师搜集了许多图片,想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年的泥巴》,来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板书:童年的泥巴)。

3、齐读课题,质疑:说说看到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并根据对方的评价再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标出段落。

(3)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析3、4、5自然段,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两件事?用“︱”

标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2)、找学生读3、4自然段。

a、用——画出歌谣。b、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四、质疑、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2、小结写作特点。

五、扩展阅读《孵小鸡》。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九

1、欣赏图片,引出话题。

“老师搜集了许多图片,想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年的泥巴》,来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板书:童年的泥巴)。

3、齐读课题,质疑:说说看到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并根据对方的评价再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标出段落。

(3)汇报。

1、分析3、4、5自然段,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两件事?用“︱”

标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2)、找学生读3、4自然段。

a、用——画出歌谣。b、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2、小结写作特点。

板书设计:

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人5、野餐。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3、认识双线格内的9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4个生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图片、音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引出话题。

“老师搜集了许多图片,想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年的泥巴》,来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板书:童年的泥巴)。

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并根据对方的评价再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标出段落。

(3)汇报。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析3、4、5自然段,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两件事?用“︱”

标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2)找学生读3、4自然段。

a、用——画出歌谣。b、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四、质疑、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2)小结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再读课文,圈画字词。

2、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3、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4、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5、练习书写。

二、说说写写,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完成仿写。

我们一大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

3、用“不仅??还??”写出课文中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4、照样子,写词语。

天蓝蓝()()()。

一层层()()()。

无法无天()()()。

咿咿呀呀()()()。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鲜花()的收获()的田野。

()的小河()的模样()的童谣。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掌握字的结构,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情感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点写。

xxx。

课件、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字卡,认读生字。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踩胖猪饿。

付烤狼。

上下结构:梦盐。

独体字:丫匀。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谈收获表决心。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二

在这篇短文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天蓝蓝,水蓝蓝,风儿轻轻,我们这些无忧无虑的乡下孩子终于盼来了放秋假的日子,三五成群撒着欢奔向那片白亮亮的西河滩。”我还喜欢这里面的两个词,一个是无忧无虑,一个是白亮亮。因为无忧无虑能体会出乡下孩子的心情,白亮亮能体会出西河滩的清澈,所以我喜欢这个句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四点。第一点是回想童年。第二点是乡下美景。第三点是他们的手很巧。第四点是乡下的孩子什么都会干,很自立。我觉得作者把许多好词语都写到这四点里很妙很美。

看看乡下的孩子,再看看我们怎么能比。乡下孩子童年是彩色的,我们的童年是灰色的。像我的还有一点点色彩,因为我还走过很长的山路,还过过深60-70厘米的急水河。所以我的童年还有一些色彩,我真希望我们的童年也很丰富。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三

2.掌握字的结构,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点写。

课件、卡片。

教学流程。

一,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字卡,认读生字。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踩胖猪饿。

付烤狼。

上下结构:梦盐。

独体字:丫匀。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谈收获表决心。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活()活()开()破()狼()虎()。

爽()舒)()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的长耳兔()的小绵羊()的老爷爷()的老奶奶()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10板书:

二(3、4、5)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巴。

5吃泥烘烤。

三(6)总写童年的日子像风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1、再读课文,圈画字词。

2、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3、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4、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5、练习书写。

二、说说写写,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完成仿写。

我们一大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

3、用“不仅??还??”写出课文中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4、照样子,写词语。

天蓝蓝()()()。

一层层()()()。

无法无天()()()。

咿咿呀呀()()()。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鲜花()的收获()的田野。

()的小河()的模样()的童谣。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语句。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活()活()开()破()狼()虎()。

爽()舒)()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的长耳兔()的小绵羊()的老爷爷()的老奶奶()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10板书:[=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

二(3、4、5)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巴。

5吃泥烘烤。

三(6)总写童年的日子像风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掌握5个生字的音。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

教学过程:

1指名读课文。

2复习:

(1)给课文分段。

(2)给课文第2大段分层。

(3)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3指导读课文练习。

4同桌互读课文练习,读准。

5生字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

撒(多音字)。

狼虑。

狠虚。

6感情朗读课文表演。

7找出课文中的童谣,并搜集你知道的童谣,同桌交流。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六

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却在作业设计上独具匠心,如在学完《童年的泥巴》一课后,我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围绕课堂内容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特长的作业。第二天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同学在摘抄本上认真地抄写了好词佳句;有的同学拿来了自己捏的惟妙惟肖橡皮泥作品;有的同学拿来了mp3,里面录制了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畅谈他们童年的录音;还有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名人童年趣事的故事来和同学们分享……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这一份份精美的作业,说明学生在设计时融入了浓厚的兴趣,在完成是进行了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支配,丰富了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七

1初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回答课后题。

2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

目标1。

目标2。

1导入。

2范读,思考,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读准,找出不理解的词,读准。

思考:课文中的我们干了什么?

4同桌互读讨论问题,并互相纠正,读准。

5指名读课文,分段读,纠错,词语理解指导。

6再读课文(1)找出课文中的童谣。

(2)捏泥巴捏了什么。

(3)给课文第二大段分两层。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与练习。

8读课文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填空组词:

三五()()活()活()开()破()狼()虎()爽()舒)()无()无()。

(3)根据课文填空:

()的大肥猪()的长耳兔()的小绵羊()的老爷爷()的老奶奶()的.新媳妇。

9小结:课文内容、写法、思想感情。同时指导理解文中“这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总写:童年生活让人留恋二(3、4、5)分写童年的美好生活3、4捏泥巴5吃泥烘烤三(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掌握5个生字的音。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掌握本课12个生字的音、形、义及相关词的意。

教学过程:

1指名读课文。

2复习:(1)给课文分段。(2)给课文第2大段分层。(3)说说课文写了童年的什么事。

3指导读课文练习。

4同桌互读课文练习,读准。

5生字生字学习检查与指导:撒(多音字)狼虑狠虚限。

6感情朗读课文表演。

7找出课文中的童谣,并搜集你知道的童谣,同桌交流。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八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3、认识双线格内的10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图片、音乐。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引出话题。

“老师搜集了许多图片,想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欢快的音乐。)“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童年的泥巴》,来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趣事。”(板书:童年的泥巴)。

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用?标出来。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并根据对方的评价再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用“‖”标出段落。

(3)汇报。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析3、4、5自然段,写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两件事?用“|”标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后汇报。

(2)、找学生读3、4自然段。

a、用——画出歌谣。

b、读最后一句,画出“三美”。

2、分析5自然段。

四、质疑、讨论。

(1)、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2)小结写作特点。

五、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孵小鸡。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呀,窝里一大堆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这么多蛋呀?他连蹦带跳地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着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呢。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蛋上,蛋就暖和了。不久,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

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在鸡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

“孩子,快回家去吧!”“不,不!我正在孵小鸡呢!鸡蛋着了凉,就孵不出小鸡来了。”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

1、读关于爱迪生的《孵小鸡》,说一说你的感受。

2、写一写你的感想,与大家交流你的感想。

3、关于爱迪生你还知道什么,介绍给大家听。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十九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踩胖猪饿。

付烤狼。

上下结构:梦盐。

独体字:丫匀。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二十

布置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我却在作业设计上独具匠心,如在学完《童年的泥巴》一课后,我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围绕课堂内容设计一份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并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特长的作业。第二天我收到了各种各样的作业:有的同学在摘抄本上认真地抄写了好词佳句;有的同学拿来了自己捏的惟妙惟肖橡皮泥作品;有的同学拿来了mp3,里面录制了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畅谈他们童年的录音;还有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名人童年趣事的故事来和同学们分享……五花八门、充满个性的作业,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这一份份精美的作业,说明学生在设计时融入了浓厚的兴趣,在完成是进行了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支配,丰富了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在上周我进行了一个语言教学活动《童年的泥巴》。活动的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录像直观形象的了解豆芽是从泥土里钻出来的。第二环节是理解学习儿歌。

在第一环节中,当我播放起小豆芽是如何钻出泥土的录像时,孩子们立刻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家家拍起了小手笑了起来,其他孩子也露出了愉悦的表情。我开始讲起了故事:“小豆芽芽钻钻泥巴,钻了一会,动了一下,钻啊钻啊,使劲钻,露出小小脑袋瓜。”(也就是本次儿歌的内容)边说边抽拉着手里的小豆芽,看着“小豆芽”从土里冒了出来,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听完了两遍故事,我问道:“小豆芽是怎么从土里钻出来的呢?谁会做?”何东烨和小宝立刻蹲在了地上,然后又一下子站起来。“是这样钻的。”小宝边做边说道。尽管孩子的表现没有象老师预期的那样,但我还是肯定了孩子们的模仿。在接下来模仿小豆芽做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也玩得很开心。

幼儿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活动中进行的,所以在活动中,老师用了直观的录像来演示小豆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样子,既生动又易懂,从孩子们的反应来看,他们都是非常感兴趣的。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二十一

本课凸显了一个“玩”子,带着学生在玩学、玩中悟。

从“玩泥巴”的需要出发,分为挖泥土的活动(取材),筛泥土的活动(选材),和泥、捏泥的活动(制作),泥塑烧制的资料学习或操作活动(再加工)。

第一个活动通过看图调动学生玩泥巴的经验,交流是怎么玩泥巴的;第二个活动针对做泥塑这个任务,带着学生一步步的选出适合的泥土。通过分拣采集来的土壤,将观察目标聚焦于颗粒大小不同的泥土上,在通过筛泥土,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

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可以被烧制成人们常用的砖、陶器等。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亲自动手,用筛取的细泥土加水,和泥,制作各种形状物体。

4、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5、感受到玩泥巴带来的乐趣。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玩泥巴,并乐于分享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

为每一个人:科学记录单。

为每个小组:水槽、小玻璃瓶、细铁丝、橡皮泥、矿泉水瓶、塑料吸管、回形针、抹布等。

为全班准备:浮沉子演示器、剪刀、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快速聚焦

2.谈话:泥土覆盖着地球的表面,它不仅为动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还可以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我们把泥土进行加工造型,就可以做成形式多样的泥塑。泥塑可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播放:泥塑作品。

3.激趣:学校的艺术节马上到了,老师从美术老师那里得知他还需要一组泥塑作品。想不想做一件属于你的泥塑作品来参加展览?4.质疑:要做泥塑,首先需要什么原材料?(泥土)今天,我们一起给泥土造型,走进玩泥巴的课堂。(板书课题:玩泥巴)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

二、筛泥土

3、讲述:还有这些大的土块还需要用手捻碎。(板书:捻)好了,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把不是土的东西拣出来,把大土块捻碎。

7、提问:如果给你们筛子,你想怎么用它们呢?先用哪个?后用哪个?为什么?你们先商量商量。

8、讲述:看来想得到适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啊?指着黑板:先挑拣出树枝、草根等,再把大土块捻碎,最后用筛子筛土,先用筛孔大的筛,再用筛孔小的筛。怎么筛呢?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演示:筛土的方法。

9、讲述:一会我们就来筛土,先听老师讲要求:小组同学要互相帮忙,不许争抢,筛完土后立即坐好,注意卫生。

10、提问:各个小组都筛完了,大家看看,三个筛子筛出来的土有什么不同?讲述:真的是最细啊!看来,不同的筛子能筛出不同的土。

12、讲解:你们发现没有?原来泥土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粗细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而且我们还发现: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课件出示)

三、捏泥塑

1、谈话:细土已经筛出来了,是不是可以捏泥塑了?你们试着捏一下,看行不行?

2、启发:土太干了,太散了,捏不上怎么办?

3、水怎么倒啊?一下子全都倒进去吗?(出示课件)演示:和泥方法。

5、你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把手伸到这个盘子里和泥好还是请一个同学集中操作为好呢?

6、出示和泥要求,小组活动和泥。

7、分配活好的泥,并整理器材。

8、开始发挥你的创造力,捏个你喜欢的泥塑吧。

四、总结与拓展

1、作品展示。

2、讲解:今天大家都做了属于自己的泥塑。但是我们捏的泥塑干了之后不好保存?泥塑要想保存时间久,还有最后一道工序:烧制。

介绍:高温烧制900摄氏度的时候就成陶器,能装水。经常听说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陶器。烧至1200度则瓷化,可几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家里的碗就是经过了高温烧制而成的瓷器。

3、泥土除了可以做泥塑,陶器、瓷器,还有什么作用?

4、总结:原来随处可见的泥土,不仅成为我们手中有趣的玩具,还为动物植物提供生活的家园。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乐趣。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二十二

2.掌握字的.结构,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情感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重点。

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点写。

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生字。

1,出示本课字卡,认读生字。

2,教师交代本课形声字较多。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3,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学生认读生字。

找出形声字。

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互相借鉴,拓宽思路。

二,写字教学。

1.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构字特点。

把要求会写的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娘踩胖猪饿。

付烤狼。

上下结构:梦盐。

独体字:丫匀。

2,教师示范书写。

指导(注意事项)。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

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

3,表扬写字好的。

学生讨论分类。

学生仔细观察,练习书写。

学生展示写字,共同欣赏。

掌握字的结构。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大家互评,互相促进。

三,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学生今后要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谈收获表决心。

童年的泥巴教案篇二十三

小时候,我经常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密密匝匝地种着一些平常不过的蔬菜,一条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把田野分成了一块一块的,像网格一般,整齐的排列着。小路两旁长着一些野草和野花,绿茵茵,黄澄澄的,因此总会吸引来一只只蝴蝶,它们时而在花丛中盘旋嬉闹,你追我赶,时而落在花上,合拢翅膀,休息一会儿。旁边的那棵柳树垂下少女一般的长发,在地上映出稀疏的倩影,树上的蝉总是不停地叫啊叫,却总是寻不见踪影。蓝宝石般的天空,飘着几片白云,如梦境一般,令人陶醉。

村里没什么好玩的,却有一辆小小的自行车,刚学会的时候,高兴地满村骑着跑,引来好多人在旁边围观。中午吃完饭,总喜欢拿一件大衣,跑到田野里,东扑一下,西扑一下地抓蝴蝶,抓住后就放在袋子里,一下午总能满载而归。那时候,我的口袋里总塞满各种各样的东西,有路边的一棵白石子,一片自认为最完美的树叶,一些苍耳,一朵小野花……有时捡到一根鸽子毛,就会激动好长时间。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泥巴。无聊时,总会用一个小铁锹铲起一小堆土,浇上水,浇的少了,和不成泥,浇的多了,成了稀泥,所以水量还是很重要的。和好泥,总喜欢把它弄成泥人,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其次就是弄成抽象的猫猫狗狗,再要是突发奇想,就捏成一只正在飞的`鸟……总之只要没人打扰我,我可以乐此不疲地玩上一整天。

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这是一段很美好的回忆。可当我现在回到外婆家,最多也是和表妹去田野里抓蝴蝶,常常忘却了那团曾给了我无数欢乐的泥巴。

中年人已经远离了童年,青年人刚刚与童年说再见,少了几分纯真,却多了一些成熟。儿时的许多游戏也已慢慢的变得模糊,甚至遗忘。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奋斗时,才意识到童真才是我们最稀缺的东西!

童年是一片群星闪烁的夜空,是一个春天永驻的花园,是每个人一生的绝版。童年那不起眼的泥巴,给我留下了美好童真的回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435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