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对我们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方式。在写总结时,要注重事实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夸张。这些范文中的个案和案例可以帮助你更具体地理解总结的写作要点。
远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字,会写9个字,能够初步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2、学习积累成语,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相互合作。
3、使学生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明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读本课生字词,会写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在旅游中增长见识。如果你打算出远门,你打算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远行靠什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讨论交流后,自由读课文,小组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或字典,分小组初读课文。
要求:利用字典,小组互相帮助,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出示图片)。
远行教学设计篇二
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认为作者可能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走进社会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段成长的路程能够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而贯穿其中的就是象征着梦想与追求的“旅店”。
初期的热情,为了遥远的梦想而执著。刚满十八岁的“我”怀着憧憬独自上路。告别童年,告别过去,是成长的第一步,去寻找自我的未来。路上,一向问人前面有否旅店,他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梦想。年轻的我们总是带着梦想出发,并试图在某个地方找到它。
而中期的疲惫,因找不到梦想而困惑。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着将遇到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他始终看不到旅店。于是,他的热情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惫和困惑。所以,当他看不到旅店时便选择了汽车。此刻他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只要汽车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现实的安逸让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暂得了安逸,完全把自我的梦想,抛在一边,不管这种方式是否是自我想要的,不管这样的生活将把自我带到何处。
后期的坦然,他想要的就这么简单。人总要理解现实,并且在现实中寻找自我安慰,学会坦然。就像每个在年轻的时候都梦想着将来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真正步入社会,发现一切都不像自我当初想象的那样,所以只能学着坦然应对。
读《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感觉是在一个梦境之中,但这个梦有时那么地真实;不明白它具体告诉我们什么,但又在无形中与我们的心灵深处相契合。笔者之所以选择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于人生哲学的意蕴所触动,也是因为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觉得像现实中的自我。
《十八岁出门远行》,虽然是一本书籍,可是,我仿佛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看到了我们自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远行教学设计篇三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而小说愈发展则梦的成分就愈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逻辑的,但又准确无误。它用多种可能性瓦解了故事本身的意义,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悖廖的逻辑关系与清晰准确的动作构成的统一所产生的梦一样的美丽。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思潮对作品的影响。荒诞派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说过:“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当然,《十八岁出门远行》所揭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与悖廖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作品中青春心情的起伏转变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历程中心理轨迹的传神剖示。同时,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技巧,又使小说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实体,而它的内在精神则充溢着东方智慧式的静穆内省。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高一《语文读本》中。从题目看,这篇小说似乎属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然而,作为接近十八岁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解读其中模糊不定的意象,而且对那些荒诞离奇的情节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呢?我觉得还是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从小说的情节和意象入手。
(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学生过去所接触的课文,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即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如果用这种思维模式去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那只能是一头雾水。当然这也并非是一篇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品,例如文章的开头讲述“我”如何在公路上欢快地奔跑这一情节,并不晦涩,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抢苹果这一情节就令学生费解:我为维护司机的苹果,被人打得浑身挂彩,而司机却与打劫者扬长而去。其实,我认为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因为作者不是企图挖掘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着重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余华用这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在“我”看来为朋友两肋插刀、维护正义完全是英雄所为,这种仗义的行为本身是充满美感的,纯洁、勇敢是自然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然而,英雄在现代社会已经落幕了,“我”被打倒在地,遍体鳞伤。传统的伦理观念、人性的善恶标准一下子被拆解了,这对一个渴望涉足成人世界的十八岁男孩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游戏规则一夜间完全改变了,剩下的只有一个冰冷无情的世界,让“我”充满了愤怒与恐惧。作者所创设的这个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使我们看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然人性与异己文明之间的冲撞,从而表达出人对生命的无所适从。
(二)虚构的意象设定蕴涵了人性的哲理思考。
这部小说另一个值得品味的是其中几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对下巴上那几根“胡须”的珍视。对此细节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因为这是成人的标志,也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对另两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公路”和“旅店”,学生的解释就莫衷一是了。有的同学认为绵延无尽的公路象征了人的生命旅程,人在公路上奔波就像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飘零一样,起起落落,看不到目标。这个回答令人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能用心去体会小说所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了。当然,对意象的解读亦是多元化的,我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而我对公路也有着自己的诠释。在我看来,公路上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高度和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弧度,暗示了生命总是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中循环前行的。但这期间没有先知的指引,只能靠行路者自己苦苦探寻,这多少有些悲壮。那没有具体地方的旅店便是人们生命中所要永恒追寻的理想家园。人们也许会在快乐时暂时忘记理想,但当迷惘不知所措时,理想又会占据你的心房。所以,小说的结尾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我”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可以再次离开,继续寻找。这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无尽依恋,以及人对理想家园无法割舍的终极情怀。《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再是模写、再现、反应一个现实的真实世界,而是虚构、想像、创造一个艺术的真实世界。
阿诺得曾经说过:“诗歌拯救世界。”但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诗歌无不显出她的尴尬,曾经如日中天的人文思考也正步入举步维艰的迟暮之年。在功利性、实用性、精确性占主导的社会里,学生的性情中可能多了一份浮躁,少了一份寂寞。他们也许更加注意那些能立竿见影的科目,而忽视生命家园、精神归宿的存在,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该放弃对诗性文化的追求。因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对存在的思考,提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而每个现代人身处物质文明高度提升的今天,同时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压抑、无序、扭曲的生存状态中。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答案正像乔姆斯基所言:“我们对人类生活、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可能更多地是来自于小说,而不是科学的心理学。”因为,人对美的追求早已如血液一般注入身体,无法割舍。人的种种痛苦挣扎只有在浪漫、自由、虚幻、理想的艺术王国里才能得以释怀。可见,文学的美让人性获得自由,从而使人依恋生命,这便是文学对人文的终极关怀。就像《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类文章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走进文本、探求人文的途径,它不仅讲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悖谬,也带给我们人生的哲理思考。
一九八七年一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篇小说,很短,名字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的处女作,在此之前他已有三年的创作生涯,他一直在浙江一个名叫海盐的县城里做牙医,消息传开,余华便顺利地被调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得到他向往已久的这份在他看来很悠闲的工作。第一天去新单位,他把原来六点的上班的时间推迟到了七点半,为此他心里很不安,但到了后发现,别人却在九点以后才到来,于是他心里想,这份工作适合我。同年五月,北京文学又发表了他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以后,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在他笔下完成并发表,他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远行到哪里?为了什么?“我”好象并不清楚,“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表明“我”正在为自身的长大成熟骄傲,表明“我”对出门远行感到非常高兴。在看了很多的山很多的云以后,虽然“我”一点都不累,但黄昏的来临,使“我”必须找一家旅店,“我”问了许多人,他们都说,“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因为“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
小说就这样开始,似乎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叙述上强烈的突出“我”的个人意识,使遥远陌生的前方在读者眼中充满了变幻莫测可能性的同时,又使人感到“我”的远行,很可能是令人到娱乐的,可能是要学到本领受到教育的,还可能只是跋涉后的幸福,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无所获。小说的主题和线索也已经出现,主题是远行,线索是“我”必须走过去看的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这表明,“我”作出了一次次努力,可要在黄昏过去之前找到旅店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该怎么办?没有旅店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可以使“我”没法过夜,没法休息,也可以使小说失去线索的指引,陷入困境,当然也越来越远的跑离主题,让远行变成随意的想象,会使我们读者放弃小说,因为十八岁的远行不可以没有旅店,失去旅店也就失去了真实的阅读。
叙述再一次让希望放低要求,“我”发现了辆正在被司机修理的汽车,虽然汽车坏掉了,虽然它朝着“我”走来的方向,可“我”觉得“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而汽车就在眼前。寻找旅店以便使“我”继续远行变成仅找到汽车就够了,我们读者和“我”一样还可以保留希望,汽车上有好吃的苹果,汽车可以修好,汽车虽然是反方向的,但或许可以载“我”回家。这时,“我”这次远行彻底失败了,小说的主题和线索——远行和旅店——好象都没了,小说似乎可以就此结束,尽管叙述刚刚开始不久。
但是,当“我”客气地给司机发了香烟使“我”心安理得地坐上汽车,并且用聊天和司机成为朋友后,小说还在继续着它的主题,唯一一个主题——远行。前面的路是可以回家的,但也可以不回家,而且“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无关紧要,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远行得以继续,旅店的丢失没有影响远行。这时我们读者已经非常迷惘,远行可以继续,但为了什么?前方可以使我们获得娱乐的希望不太可能了,“我”仍然坚持的远行会给“我”带来什么?给我们什么?阅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害怕和不安,远行已经向反方向进行。
一切处在抛锚汽车一样的停上当中,小说却也在此进入了它叙述的高潮。高潮不是我们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觉得应该有的应该出现的任何一种东西,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盼望的娱乐幸福或学到本领受到教育,而是“我”和司机遇上了强盗,一拨又一拨的强盗。这残酷的事实不是只作为这次远行的一个插曲,或小说的一个片断,而是成为了远行的终结,成为小说的高潮。五个骑自行车的人首先发起抢劫,接着是更多的骑自行车的人,其中包括小孩,跑来抢劫,再接着是来了一帮开手扶拖拉机的大汉也加入抢劫,“我”冲上去,鼻子被打出血,而司机好象不知道,“我”再奋不顾身扑上去,这次“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几个小孩用苹果击打“我”,“我”想去揍他们,但有一只脚狠狠地踩在“我”腰上,“我”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因为他一直在对我哈哈大笑,被抢的好象不是他,而是“我”。
残酷还在进行,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并且,还将汽车的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撬了下来。残酷还没完,这个在抢劫中直正的损失者司机——“我”的朋友,出卖了“我”,抛弃了“我”,在抢了我的红色背包后,和抢他东西的人一起走了。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天开始完全黑下来,“我”又饥又冷,什么都没有了。到此,一切结束的时候,惊人的叙述出现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小说的线索旅店就这样出现了,来的如此自然,又如此坚定,没有一点突然也没有任何东西再可以阻挡它的出现。有了旅店,远行也可以再次得到继续,小说的结尾仍然是远行。
旅店代表了什么呢?是“我”远行下去必须需要的借助的东西?是支持我一种动力?还是旅馆便就是“我”远行的目的?显然的是任何人的远行都不可能把旅馆店当作目的,远行一定是为了较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我”也是我们读者的最终目的,但在寻找旅馆的过程中,旅店在世界上似乎失落了,而“我”则认为旅店必须存在,如果没有“我”可以先寻找旅店。那么要是“我”放弃远行,先择回家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不是逃避也许“我”的回家只是为了验证家就是旅店,从远行的人来说,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没有旅店就是不能没有家,是不是可以?小说的“我”选择继续远行,但为什么不能找到旅店?还让“我”受到强盗的抢劫,还被出卖,难道这就是我远行的目的,这会让“我”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世界上是没有旅店的?最后,“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这是作者作出的解答,我相信这是少数的一种解答,许多人更会做的是把仅剩的驾驶室——这个“我”的最终旅馆——给卖掉,然后象来抢劫的那些人做的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家,干脆把家当作旅店。所以许多人一生找寻不到旅店,在远行时却还不停地抱怨,这世界就是这样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一次次出来远行,再一次次躲在家里心安理得,把家当旅馆一样随便糟蹋,把旅馆当成家一样不断索取。那时旅店也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失落了。
一九八七年一月,余华凭这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这个短篇与他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目标。
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入分析和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主要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在劫难逃》《往事与刑罚》等。出版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3.基本情节。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文章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离家远行。这在情节上刚好形成一种回环,小说的终点回到故事的起点。这种旅行的路线是环状的。其实,人生的旅途不也正是这样回环往复吗?这种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远行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解读情节,把握小说的主旨。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3、揣摩精彩语句,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4、讨论小说中有关“旅店”的内涵,明确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的主旨,明确“旅店”的象征意义。
2、理解小说中有荒诞意味的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中悖于常情而又合乎常理的荒诞意味及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过独自一人出门远行的想法吗?是的,青春年少的我们总会有如此的冲动,我们厌倦了周围熟悉的一切人和事,渴望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能够摆脱所有的约束与羁绊,在广阔的天地中尽情发挥自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伟大的理想和抱负。
那么,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一切真的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吗?《十八岁出门远行》将给我们讲述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其实,外面的世界远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代价,只有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后,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二、简介作者余华。
师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余华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概括。应包括以下内容要点: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战栗》等。其中《活着》获1998年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余华以其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作品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以近乎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余华的成名作,已经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是后来余华先锋小说的一个基础。
三、解读小说的情节结构。
1、概括情节内容。
要求: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情节。
明确:十八岁的“我”初次出门远行,面对广阔、陌生的环境,涉世不深的“我”不会考虑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我”总会被眼前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把它们想象成一些“我”有限记忆中已经熟悉的过往,出门对“我”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虽然“我”在黄昏来临时找旅店并不顺利,但在经过一番周折后“我”搭上了一辆卡车,“我”甚至沾沾自喜于用一支烟就换取了免费搭车的小聪明,而且,“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出门对“我”而言,仍然是快乐的。
遍体鳞伤的“我”躺在遍体鳞伤的汽车里,感到“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这让“我”明白,“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躺在汽车的心窝里,“我”想起了出门前父亲对我的叮嘱:“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2、划分情节层次。
要求:按照小说的情节内容,给本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小说情节按照故事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这话不错,走过去看”):写“我”出门远行,在路上心情愉快,有些兴奋,但在黄昏找旅店时却不顺心。
第二部分(从“公路高低起伏”至“那就驰过去看吧”):写“我”搭上了一辆卡车,经过一番周折,“我”感觉与司机“更亲近了”,对找旅店也不很在意了。
第三部分(从“可是这汽车抛锚了”至“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写汽车遭抢劫时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情,“我”遍体鳞伤时感受到“旅店”其实就在自己心窝里。
第四部分(从“我躺在汽车的心窝里”至结束):这是一段倒叙,写“我”出门前与父亲的一段对话,照应开头。
四、挖掘小说的主题。
1、要求:找出小说的“文眼”所在。(即体现作者创作意图和作品主旨的部分)。
明确:小说的文眼是:对“我”遭到抢劫后,躺在汽车里一番感想的描写。即“我”虽然无限悲伤,但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外面风越来越大,但我躺在座椅上开始感到暖和一点了。我感到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这一段描写表明“我”在遭受挫折后并没有失去希望,“我”还能感受到心底的“暖和”,而且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我”寻找的“旅店”其实就是自己的“心窝”,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
2、讨论:“旅店”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明确:在课文中,“旅店”本来是“我”一直要寻找的歇息的地方,但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就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我”心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个人在成长路途中必需的动力。
3、要求:归纳小说的主题。
明确:小说选取的故事是一个十八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生活片段,写了成长中的挫折与收获。它告诉读者:人生是复杂而曲折的,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到种种的艰难和挫折。但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灰心丧气,而应在心里保存一分希望和勇气,明白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这也是成长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了小说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品味小说中荒诞性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独特而新奇的语言。
二、理解小说中荒诞性描写及其作用。
1、要求:小说中有许多“不合情理”的场景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荒诞色彩。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些描写,思考“荒诞”性的发展过程。
明确:这些“不合情理”的描写主要出现在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
第二部分中,这篇小说的“荒诞”色彩就开始初露端倪,一些“不合情理”的因素开始出现。首先表现在司机突然转变的态度上,他“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开得飞快时爬出驾驶室到车厢里去拿苹果。当“我”问他到哪里去时,他说“开过去看吧”。其次表现在“我”不知目的地旅行上,“我”对找旅店也“根本不在乎”了,“我”似乎和那位司机一样,“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我们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
第三部分是小说的重点,种种“不合情理”的场景不断出现,给整篇小说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司机的举动成为“荒诞”的先兆。他在汽车抛锚后“漫不经心”修了一阵后,又在公路中央“很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做完以后又绕着汽车小跑起来。接着,五个骑自行车的农民到来,他们似乎是毫无理由地抢劫车上的苹果,并把试图阻拦的“我”打倒在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个司机却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小说的荒诞色彩越来越浓。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被第二批来抢苹果的人打得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时,司机也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这个时候,小说的“荒诞”性达到了高潮。
2、讨论:这些“荒诞”性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可以从对情节的发展和对主题的揭示角度思考)。
明确:第二部分中,司机态度的突然转变,预示着后面将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而“我”同样不知目的地旅行,总有些让人担心,这也为下文的突变作了一定的铺垫。第三部分中,“荒诞”性的描写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强烈的冲突:“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这是“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司机与其他人一起形成了“我”不能理解、给予“我”狠狠打击的“世界图景”。正因为其“荒诞”,从某一方面把“真相”浓缩了,使之更醒目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寓示着“我”出门远行遇到的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3、拓展阅读。
余华写小说曾受到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小说中有很多“不合情理”的荒诞色彩,比如《变形记》中那个人一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可以课后阅读《变形记》,比较一下余华与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异同。
三、体会小说新奇独特的语言。
要求: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很有新意,揣摩文中的精彩语言,试举几例,体会其中描写的新奇之处和蕴藏的内涵。
(提示:可结合课后练习五进行)。
例1: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明确:把走路比作航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我”出门时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几分不安,也暗示着出门远行并不会一帆风顺。
例2:我就这样从早晨里穿过,现在走进了下午的尾声,而且还看到了黄昏的头发。
明确: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我”出门远行一天的奔波。“从早晨里穿过”,好像早晨是一片树林,“下午的尾声”则是把下午当成一首歌或一出戏,“黄昏的头发”则会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这样写显得欢快,充分抒发了“我”出门远行的兴奋心情。
例3: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
明确:这句话有两个地方显得新奇可笑。一是说司机“屁股上有晚霞”,把一俗一雅结合在一起,让人觉得好笑。二是说车头的盖子“像是翻起的嘴唇”,也很新鲜,会让人有一点担心,就是司机会被“嘴唇”吞进去。这种感受也充分表达了少年初次出门远行对外部世界的好奇。
例4:那个时候太阳要落山了,晚霞则像蒸气似的在升腾。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
明确:这句话的有趣之处在于说“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样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例5: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我”被打倒在地的无奈,“只能让目光走来走去”。这也说明“我”心里不甘被打败,这是少年典型的不服输的精神。
四、全文总结。
《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和主题都是很常见的,但在作者笔下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这主要源于小说那些悖于常情可又合乎常理的情节,正如余华自己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而小说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艺术地帮助小说完成了主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审美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张力。
五、布置作业。
要求:把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出门经历和从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文体不限。
建议:文章中应有关于人生的思索,注重对特定环境中人物心情的描写。
远行教学设计篇五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
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
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
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xx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
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远行教学设计篇六
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既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
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运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
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场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驱遣学生的想象,体会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对一些较抽象的词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多媒体开放自主。
【教材简介】。
《体育世界》一课,是北师大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课文。是以“体育”为主题的开放课文。本课应使学生了解体育项目,学习和体育有关的生字新词,开展和体育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是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无意注意的积累中认识事物,识记生字。
《体育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单元,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本单元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为几个部分:
1、通过看图,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新词,知道一些体育运动名称。
2、在认一认,读一读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体育知识,感受体育魅力。
3、利用办板报,做光荣榜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制订锻炼计划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喜欢学习汉字,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识字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他们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合作,学习情绪高涨。
【教学目标设计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认识本课17个字,并积极主动的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分析记忆字形,初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既在生活中学习的意识。
3.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歌谣、词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意识。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学习应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对学习语文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又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平等、民主、合作、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喜欢语文这门学科,让孩子感觉学习语文有兴趣。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
【运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融合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各种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培养从小热爱体育运动的观念。
2.注重书本与课内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使识字过程扎实有效。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体育世界,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认一认。
1.(课件出示书中的体育活动图片)你知道这些画面都是什么运动吗?
师引导学生在书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读一读。
2.学生自读书p54、55生词,划出生字,用自己的识字法认一认,然后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3.扩展:你还想了解别的体育运动吗?
(课件)出示图,边看边欣赏。
活动二:演一演。
游戏:我做你猜(课件出示词语,一学生做动作,另一学生猜词语)。
活动三:读一读(课件出示有关体育运动的名言和歌谣)。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体育运动及形象画面,理解体育运动词语,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动手动脑猜词游戏更提高了学生识记生字新词的兴趣。
二、走进奥运赛场,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自读短文,练习独立识字。
(课件播放奥运会开幕仪式,将镜头停在高高飘扬的五环旗上)。
1.认识五环旗。
自读短文《奥林匹克的旗帜》。
师:你知道这五种不同颜色的环分别代表着什么吗?(理解象征的意思)。
课件出示丁丁冬冬的话,简单回答。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新词的方法。
理解“比赛”一词。
活动二:看录像,学词语。(继续播放录像,老师作解说)。
1、学生观看录像,在观看的过程中解决“体育、运动、参与、公平、友谊、规则、运动员、教练员、裁判、观众”等词语。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识记生字、新词。
活动三:听故事,学词语(课件出示中国参加奥运会图片)。
1.师:你们知道吗?在大型的体育竞技中,运动员们不仅需要的是过硬的技术,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赢得比赛。在1984年曾经有一次比赛,他牵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够回想起当时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想听听这个故事吗?(课件奏起国歌,讲故事《零的突破》。)。
2.学生交流听故事的感受。
为什么是零的突破呢?想象一下当时比赛的气氛,许海峰的心情。适时引出生词“竞争、锻炼、意志”,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理解这三个词的含义。
学生认读词语。
活动四:“了不起的运动员”
(课件出示文中“光荣榜”照片)认识图中的运动员。
你还知道那些运动员的故事呢?
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小组内汇报交流。
3.小组制作“光荣榜”。(投影出示学生制作成果,生生互评)。
4.师叙述运动员的训练故事,生谈自己的体会。从而引导学生明白,这些运动员成功的背后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由此引入“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5.布置学生回家后自己制定一份“个人锻炼计划”。下次课,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场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表象,驱遣学生的想象,体会体育运动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对一些较抽象的词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随后的“了不起的运动员”活动中,利用投影出示学生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评价的兴趣,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延伸。
你想对的北京、对奥运说什么?
1、教师在课件上将学生的话即时打出,组成一首小诗献给北京、献给奥运。
2、学生即兴创作。
【设计意图】。
借助多媒体即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课课堂教学进一步向课外伸展,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
四、总结。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体育的知识,也了解了很多的体育运动,也知道了许多运动员们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运动有益我们的身心,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锻炼身体。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
姓名:王锦平性别:女职称:小学一级学历:大学本科。
工作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师范附属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蚌埠市师范附属小学。
远行教学设计篇七
这篇课文,从表面看是在讲交通工具的发展,实质是在说科技的进步。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无法用“交通工具”来概括文中所提到的事物,如汽车、轮船、火车等。我试着引导学生说“交通工具”,但不知是我的引导方式有问题,还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提高,他们始终没能说出“交通工具”这个词。这让我很困惑,同时在心中滋生某种伤感!
他们不知道内燃机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是核潜艇———。
他们想知道轮船和帆船有什么区别,太阳能汽车神奇在哪,为什么这里没有——。
他们问的问题好像都很简单,可都让我很难回答。面对这样一群孩子,我突然觉得我在做一项很伟大的工程,好像是一项我个人无法完成的巨大雕堡!
远行教学设计篇八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者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下了《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莫言曾把余华称作是“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认为《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一篇“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的确,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情境。开头的一段描写,表现迷蒙离奇、漂浮不定的感觉,令人宛若是在梦中。而小说愈发展则梦的成分就愈强:汽车突然的出现,后来又突然的抛锚;老乡涌上来抢苹果,“我”为保护苹果被打得满脸是血,而司机不仅对发生的一切视若不见,还对着“我”快意地大笑不止。整个过程犹如发生在梦境里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小说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逻辑的,但又准确无误。它用多种可能性瓦解了故事本身的意义,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悖廖的逻辑关系与清晰准确的动作构成的统一所产生的梦一样的美丽。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到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思潮对作品的影响。荒诞派作家尤金?尤奈斯库说过:“荒谬就是没有目的……人感到迷惘。他所有的行为成为毫无意义、荒诞不经和没有用处。”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当然,《十八岁出门远行》所揭示的现实存在的矛盾与悖廖无疑也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作品中青春心情的起伏转变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历程中心理轨迹的传神剖示。同时,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技巧,又使小说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实体,而它的内在精神则充溢着东方智慧式的静穆内省。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高一《语文读本》中。从题目看,这篇小说似乎属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然而,作为接近十八岁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解读其中模糊不定的意象,而且对那些荒诞离奇的情节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呢?我觉得还是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从小说的情节和意象入手。
(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学生过去所接触的课文,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即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如果用这种思维模式去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那只能是一头雾水。当然这也并非是一篇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品,例如文章的开头讲述“我”如何在公路上欢快地奔跑这一情节,并不晦涩,学生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抢苹果这一情节就令学生费解:我为维护司机的苹果,被人打得浑身挂彩,而司机却与打劫者扬长而去。其实,我认为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因为作者不是企图挖掘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着重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余华用这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在“我”看来为朋友两肋插刀、维护正义完全是英雄所为,这种仗义的行为本身是充满美感的,纯洁、勇敢是自然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然而,英雄在现代社会已经落幕了,“我”被打倒在地,遍体鳞伤。传统的伦理观念、人性的善恶标准一下子被拆解了,这对一个渴望涉足成人世界的十八岁男孩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游戏规则一夜间完全改变了,剩下的只有一个冰冷无情的世界,让“我”充满了愤怒与恐惧。作者所创设的这个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使我们看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然人性与异己文明之间的冲撞,从而表达出人对生命的无所适从。
(二)虚构的意象设定蕴涵了人性的哲理思考。
这部小说另一个值得品味的是其中几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对下巴上那几根“胡须”的珍视。对此细节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因为这是成人的标志,也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对另两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公路”和“旅店”,学生的解释就莫衷一是了。有的同学认为绵延无尽的公路象征了人的生命旅程,人在公路上奔波就像船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飘零一样,起起落落,看不到目标。这个回答令人欣慰,因为他们已经能用心去体会小说所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了。当然,对意象的解读亦是多元化的,我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而我对公路也有着自己的诠释。在我看来,公路上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高度和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弧度,暗示了生命总是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中循环前行的。但这期间没有先知的指引,只能靠行路者自己苦苦探寻,这多少有些悲壮。那没有具体地方的旅店便是人们生命中所要永恒追寻的理想家园。人们也许会在快乐时暂时忘记理想,但当迷惘不知所措时,理想又会占据你的心房。所以,小说的结尾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我”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我”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可以再次离开,继续寻找。这表达了人对生命的无尽依恋,以及人对理想家园无法割舍的终极情怀。《十八岁出门远行》不再是模写、再现、反应一个现实的真实世界,而是虚构、想像、创造一个艺术的真实世界。
阿诺得曾经说过:“诗歌拯救世界。”但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诗歌无不显出她的尴尬,曾经如日中天的人文思考也正步入举步维艰的迟暮之年。在功利性、实用性、精确性占主导的社会里,学生的性情中可能多了一份浮躁,少了一份寂寞。他们也许更加注意那些能立竿见影的科目,而忽视生命家园、精神归宿的存在,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该放弃对诗性文化的追求。因为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对存在的思考,提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而每个现代人身处物质文明高度提升的今天,同时也始终处在一种紧张、压抑、无序、扭曲的生存状态中。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答案正像乔姆斯基所言:“我们对人类生活、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可能更多地是来自于小说,而不是科学的心理学。”因为,人对美的追求早已如血液一般注入身体,无法割舍。人的种种痛苦挣扎只有在浪漫、自由、虚幻、理想的艺术王国里才能得以释怀。可见,文学的美让人性获得自由,从而使人依恋生命,这便是文学对人文的终极关怀。就像《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类文章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走进文本、探求人文的途径,它不仅讲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悖谬,也带给我们人生的哲理思考。
一九八七年一月,北京文学发表了一篇小说,很短,名字是《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的处女作,在此之前他已有三年的创作生涯,他一直在浙江一个名叫海盐的县城里做牙医,消息传开,余华便顺利地被调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得到他向往已久的这份在他看来很悠闲的工作。第一天去新单位,他把原来六点的上班的时间推迟到了七点半,为此他心里很不安,但到了后发现,别人却在九点以后才到来,于是他心里想,这份工作适合我。同年五月,北京文学又发表了他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以后,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在他笔下完成并发表,他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刚满十八年的青年,也就是小说中的“我”,离开家远行的故事。远行到哪里?为了什么?“我”好象并不清楚,“我下巴上那几根黄色的胡须迎风飘飘,那是第一批来这里定居的胡须,所以我格外珍重它们。”表明“我”正在为自身的长大成熟骄傲,表明“我”对出门远行感到非常高兴。在看了很多的山很多的云以后,虽然“我”一点都不累,但黄昏的来临,使“我”必须找一家旅店,“我”问了许多人,他们都说,“你走过去看吧。”“我”觉得他们说的太好了,因为“我”确实是在走过去看。
小说就这样开始,似乎充满了兴奋与喜悦,叙述上强烈的突出“我”的个人意识,使遥远陌生的前方在读者眼中充满了变幻莫测可能性的同时,又使人感到“我”的远行,很可能是令人到娱乐的,可能是要学到本领受到教育的,还可能只是跋涉后的幸福,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无所获。小说的主题和线索也已经出现,主题是远行,线索是“我”必须走过去看的旅店。
“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这表明,“我”作出了一次次努力,可要在黄昏过去之前找到旅店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该怎么办?没有旅店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可以使“我”没法过夜,没法休息,也可以使小说失去线索的指引,陷入困境,当然也越来越远的跑离主题,让远行变成随意的想象,会使我们读者放弃小说,因为十八岁的远行不可以没有旅店,失去旅店也就失去了真实的阅读。
叙述再一次让希望放低要求,“我”发现了辆正在被司机修理的汽车,虽然汽车坏掉了,虽然它朝着“我”走来的方向,可“我”觉得“我”现在需要旅店,旅店没有就需要汽车,而汽车就在眼前。寻找旅店以便使“我”继续远行变成仅找到汽车就够了,我们读者和“我”一样还可以保留希望,汽车上有好吃的苹果,汽车可以修好,汽车虽然是反方向的,但或许可以载“我”回家。这时,“我”这次远行彻底失败了,小说的主题和线索——远行和旅店——好象都没了,小说似乎可以就此结束,尽管叙述刚刚开始不久。
但是,当“我”客气地给司机发了香烟使“我”心安理得地坐上汽车,并且用聊天和司机成为朋友后,小说还在继续着它的主题,唯一一个主题——远行。前面的路是可以回家的,但也可以不回家,而且“我”不知道汽车要到什么地方去,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无关紧要,只要汽车在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远行得以继续,旅店的丢失没有影响远行。这时我们读者已经非常迷惘,远行可以继续,但为了什么?前方可以使我们获得娱乐的希望不太可能了,“我”仍然坚持的远行会给“我”带来什么?给我们什么?阅读使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到害怕和不安,远行已经向反方向进行。
一切处在抛锚汽车一样的停上当中,小说却也在此进入了它叙述的高潮。高潮不是我们在阅读前和阅读中觉得应该有的应该出现的任何一种东西,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盼望的娱乐幸福或学到本领受到教育,而是“我”和司机遇上了强盗,一拨又一拨的强盗。这残酷的事实不是只作为这次远行的一个插曲,或小说的一个片断,而是成为了远行的终结,成为小说的高潮。五个骑自行车的人首先发起抢劫,接着是更多的骑自行车的人,其中包括小孩,跑来抢劫,再接着是来了一帮开手扶拖拉机的大汉也加入抢劫,“我”冲上去,鼻子被打出血,而司机好象不知道,“我”再奋不顾身扑上去,这次“我”全身每个地方几乎同时挨了揍。几个小孩用苹果击打“我”,“我”想去揍他们,但有一只脚狠狠地踩在“我”腰上,“我”跌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着这些使我愤怒极顶的一切。我最愤怒的是那个司机。”因为他一直在对我哈哈大笑,被抢的好象不是他,而是“我”。
残酷还在进行,坡上又下来了一些手扶拖拉机和自行车,他们也投入到这场浩劫中去,并且,还将汽车的车窗玻璃卸了下来,将轮胎卸了下来,又将木板撬了下来。残酷还没完,这个在抢劫中直正的损失者司机——“我”的朋友,出卖了“我”,抛弃了“我”,在抢了我的红色背包后,和抢他东西的人一起走了。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汽车和遍体鳞伤的“我”,天开始完全黑下来,“我”又饥又冷,什么都没有了。到此,一切结束的时候,惊人的叙述出现了——“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小说的线索旅店就这样出现了,来的如此自然,又如此坚定,没有一点突然也没有任何东西再可以阻挡它的出现。有了旅店,远行也可以再次得到继续,小说的结尾仍然是远行。
旅店代表了什么呢?是“我”远行下去必须需要的借助的东西?是支持我一种动力?还是旅馆便就是“我”远行的目的?显然的是任何人的远行都不可能把旅馆店当作目的,远行一定是为了较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我”也是我们读者的最终目的,但在寻找旅馆的过程中,旅店在世界上似乎失落了,而“我”则认为旅店必须存在,如果没有“我”可以先寻找旅店。那么要是“我”放弃远行,先择回家是不是正确的选择?不是逃避也许“我”的回家只是为了验证家就是旅店,从远行的人来说,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没有旅店就是不能没有家,是不是可以?小说的“我”选择继续远行,但为什么不能找到旅店?还让“我”受到强盗的抢劫,还被出卖,难道这就是我远行的目的,这会让“我”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世界上是没有旅店的?最后,“我感到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它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这是作者作出的解答,我相信这是少数的一种解答,许多人更会做的是把仅剩的驾驶室——这个“我”的最终旅馆——给卖掉,然后象来抢劫的那些人做的一样,高高兴兴地回家,干脆把家当作旅店。所以许多人一生找寻不到旅店,在远行时却还不停地抱怨,这世界就是这样的,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一次次出来远行,再一次次躲在家里心安理得,把家当旅馆一样随便糟蹋,把旅馆当成家一样不断索取。那时旅店也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失落了。
一九八七年一月,余华凭这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这个短篇与他后来越来越精彩的许多小说一样,非常简单纯粹,没有一点华丽的词藻,在叙述上平铺直叙,不带有任何强烈的感情色彩,但就是这种极其简单的方式,这种趋近虚无的状态,使得他的文字有了无限的可能。
【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实验派小说的一些情况。
2.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迅速弄清本文的表面情节,提高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提高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目标。
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深入分析和领会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来体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篇小说的内涵与特点。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入分析和领会着篇小说的象征意义,揣摩文中情节的寓意。
3.揣摩本文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发表处女作《星星》。主要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在劫难逃》《往事与刑罚》等。出版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偶然事件》《在细雨中呼喊》《活着》等。作品怪诞、奇异,叙事方式别具一格。
2.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当代先锋实验作家余华的一篇代表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3.基本情节。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文章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初出茅庐的他是怀着蓬勃的朝气和探索世界的热烈情怀踏上人生征途的。然而,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特别是苹果事件,更昭示了成人世界的荒诞、不合理和强盗逻辑,它让这个怀着纯真的理想与强烈的正义感的青年感到迷茫,感到无助,感受到了世界的荒唐和现实的残酷。这种经历,也许是每一个怀着理想主义的梦想“出门远行”的青年或早或晚都会有的境遇。文中寻找旅店的过程,也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我”一路上不停地寻找旅店,然而却始终没有找到,最后只能在破车里暂且安身。人的一生不也就是这样永远处于漂泊之中吗?理想的“旅店”,安定的归宿,温暖的港湾,也许并不存在。小说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真实而深刻地写出了这样一种成长的烦恼与痛苦,这样一种人生的无奈与残酷。当然,“我”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希望。小说的最后,写“我”躺在座椅上,感到汽车的心窝还是健全的,暖和的,“我”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能够正确面对现实,面对人生的挫折与苦难,也许就是“我”十八岁出门远行最大的收获吧。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3.【提问】怎样理解小说最后父亲打发“我”出远门这一情节?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对“我”远行故事的叙述是从途中开始的,而到了小说的最后,才写到“我”在父亲的叮咛下离家远行。这在情节上刚好形成一种回环,小说的终点回到故事的起点。这种旅行的路线是环状的。其实,人生的旅途不也正是这样回环往复吗?这种描写,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远行教学设计篇九
周二,我在本班上了《远行靠什么》。本课主要讲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让学生感悟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横跨几千年的历史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且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距较远,很多专业术语都是首次接触,如核潜艇、慈悬浮列车、军舰、汽艇、内燃机,蒸汽机等,生字词也多,要求会认的字16个;虽然是说明文,可是好词积累也不少,如: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而过、好梦成真,这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节课里,我重点是让学生能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认识本课的新字生词,理解好词潜移默化中积累,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围绕目标,我对教学做了如下设计: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查寻到的对交通工具的了解,引入课题,并记忆生字“靠”。然后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习生字词。最后理解课文,学习并积累词语,懂得“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的”含义,回答课后思考题:远行靠什么?对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下: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
第一课时:读通读准课文,感受课文内容,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理解重点词语。
第二课时:交流搜集的有关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想象未来的交通工具,生字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熟悉什么交通工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学生发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四、品读重点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总结扩展,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程,知道一些现有的交通工具的作用。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交通工具的发展。
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爱好。
学法教法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说说自己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和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通过重点句子学习,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积累词语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独立拼读、小组合作交流及听老师范读中识字、认字。
2、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课文内容。畅谈所知,质疑问难。
3、搜集有关交通工具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师预备:
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预备:
搜集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及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说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学生发言)。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远行靠什么》。这是一篇介绍交通工具发展史的说明文。
学生按生活经验说出熟悉的交通工具。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教师作充分肯定,并道出从古至今,人类的交通工具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和改进。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同时也为后面的理解课文,感受课文内容拉开序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熟悉的字把它圈起来,读完后再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仔细听老师范读,看看自己是不是都读正确了,读通顺了。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或让喜欢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评价读书情况)。
4、默读:想想自己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如有读不明白的地方把它打上“?”。
(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自由发言,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相机点拨。
因为经过近两个学年的学习和培养,熟悉生字基本已经不是难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读书中碰到的生字障碍,所以,我在这个环节设计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解决字音,再与教师范读对照,最后抽查个别学生读,纠正朗读中的生成问题,使课文朗读更有针对性,更扎实,有效。在学生能正确通顺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自己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目的是练习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大意,和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因为提问是本册教学的一个新要求,同时也是初步为学生提供一次读书交流的机会。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段一段地读课文,谈一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交通工具的。
2、组织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3、请用“~~~~”画出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
填在表格里。
4、请用“——”画出交通工具的词语。
5、填在相应的表格里。
6、集体反馈。
7、出示课件:熟悉各种交通工具。(师旁白)。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读书并谈论。
(这环节教师再次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通过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培养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充分展示在阅读中的收获,使读书能力得到提高。)。
此时学生从课文中基本理清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教师再用课件出示各种交通工具图片,揭开各种交通工具神秘的面纱,并通过旁白简介其中部分交通工具的速度或原理等,让学生不但从外型上直观感受而且从实质中深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1、出示重点句子:
(1)火车可以装着满满的货物走南闯北,轮船可以把人们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2)火车跑得更快了,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开来开去。
(3)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可以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4)人们又发明了电力机车、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
2、齐读句子:读后指名说说,师相机引导)。
(依生说,板:蒸汽机、内燃机、科学技术进步)。
出示句子: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这里的“走”不限在步行,而包括使用交通工具去走。)。
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子。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进一步熟悉课文中有关介绍各种交通工具发展变化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学完课文,你觉得人类远行靠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师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一定会研制出更多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我们出行一定会更方便,更快捷。同学们,你们从小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也一定能成为各种交通工具的研制者。
3、.踏着人类远行的脚步,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生齐读课文)。
体会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我们应该从小就有远大理想,要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作业:(任选一题)。
(1)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交通资料,并继续进行搜集整理活动。
(2)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什么样?画出来向同学介绍。
时间。
交通工具。
作用。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一
1、会认16个字,会写9个字,能够初步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2、学习积累成语,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相互合作。
3、使学生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明白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
认读本课生字词,会写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在旅游中增长见识。如果你打算出远门,你打算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远行靠什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讨论交流后,自由读课文,小组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或字典,分小组初读课文。
要求:利用字典,小组互相帮助,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出示图片)。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二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切入点。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了解相关资料,相互交流。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材料链接。
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同时还会配上漫画的,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摘自余华《余华自传》)。
余华的所有努力最终抵达的并不是愤怒或诅咒、感伤或抒情,他要求的是在关心内心时让内心敞开,在敌视现实时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因为他深信活着的世界远比我们的态度宽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由于无力持久地承受紧张而采取的犬儒姿态,还是由于洞察了内心的柔弱而忽然发现了宇宙的无限和艺术的深邃。(汪晖《无边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三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教学时要关注小说的两条线索:
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
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
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研习新课,讨论探究。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四、总结提升。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五、讲述个人初次远行的经历或成长中的烦恼,探讨面对成长中的.挫折、困惑,该怎样调控好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六、拓展作业。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材料链接。
我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那时候我已经在念中学了,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要在那些大字报前消磨一个来小时。到了70年代中期,所有的大字报说穿了都是人身攻击,我看着这些我都认识都知道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se情故事,同时还会配上漫画的,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甚至连交媾的动作都会画出来。
余华的所有努力最终抵达的并不是愤怒或诅咒、感伤或抒情,他要求的是在关心内心时让内心敞开,在敌视现实时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因为他深信活着的世界远比我们的态度宽广。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是由于无力持久地承受紧张而采取的犬儒姿态,还是由于洞察了内心的柔弱而忽然发现了宇宙的无限和艺术的深邃。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四
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他以“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强烈的碰撞,使作品具有的很强的审美张力。纯净的语言,精巧的叙述,又使小说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实体,而它的内在精神则充溢着东方的智慧。小说的情节犹如梦境一般,充满了怪诞和不可思议。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非逻辑的,但又都是准确无误的,让人感受到一种由悖谬的逻辑关系和清晰准确的动作所构成的梦一样的美丽。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时拟注重阅读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提出阅读的障碍,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进而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叙述语言。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这篇小说与传统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注重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曲折离奇的情节叙述,而是注重人物自身的内在的心里感受。作品以故事为载体来表达“我”对世界的感觉。高一的学生,以往接触到的都是传统意义的小说,针对这一现实,拟注重引导学生在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比较的基础上,学习解读现代派小说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请学生介绍初读的感受。(喜欢不喜欢?理由是什么?)。
三、赏读课文。
就学生提出的阅读障碍,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内涵、把握人物、体会语言。
四、教师总结。
在引导学生本文与传统小说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阅读小说的途径与方法。
五、布置作业。
借助资料和网络,了解余华和他的作品,写一篇有关作者、作品及他的创作风格的简介。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五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交通工具动画卡、生字卡。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旅游吗?()如果你打算到成都、北京、上海这些很远的地方去,你准备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设计理念:从生活情境入题,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大家翻到语文书第49页,自由地读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勾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学生实践,教师相机指导。
3、抽查学习情况。
(2)生字会读了吗?()谁愿意上台读读自己喜欢的生字--生字树游戏。
学生自由选择生字朗读,需要记忆的生字由上台学生征求全班同学的学习意见。
(3)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也想考考大家--生词抽读(分男女、大组、学号等不同方式抽查)。
设计理念:1、采用自由朗读、同桌互教互读、师生抽读等不同朗读形式,便于学生寻找学习切入点,发现疑难,主动学习。
用熟字记生字——“幼”字去一撇为“幻”字;
编儿歌记字——交通车来了“较”等),更是对语句完整表达的口语训练。
三、合作、探究,完成学习表:
(出示小黑板):小组合作,试找出不同时期人们远行靠什么?并完成合作学习表。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指导。
3、集体汇报。
(2)200多年前又发明了什么?(抽一组学生贴火车、汽车、轮船画卡)。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了解蒸汽机、内燃机对交通工具发展的促进作用及相关疑难问题。
(3)除了能在陆地、海面远行,千百年人们还试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这个梦想实现了吗?()对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请大家想想乘坐飞机有哪些好处?(指导口语训练)。
(4)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看看现在人们还有哪些发明?(抽一组学生贴飞机、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画卡)。
(5)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走得更远更快。让我们再用朗读回忆一下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理念:
1、学习表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查找信息的能力及生生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2、全文朗读便于学生再次整体感知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四、拓展延伸:
1、人类远行从最初的步行、骑马、独木舟……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到驾驶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探索宇宙奥秘,人们发明了一个又一个便捷的交通工具,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
2、假如让你来发明交通工具,你想发明什么样的远行工具,可以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3、抽人汇报。
设计理念:该环节重在对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散,也是小组合作、交流的融合与锻炼。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说得真棒,希望你们回家多看课外书籍,多动脑动手,你们也一定会发明出更多更棒的交通工具,我祝愿你们梦想成真。
板书:
最初步行骑马独木舟。
后来马车帆船。
二百年前火车汽车轮船。
更快更远军舰快艇。
现在飞机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六
一、谈话导入:
我们出门旅行的时候要靠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人类古代的时候远行要靠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这一课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合作识字,互帮互助。
3、检查识字效果。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思考:从古到今,人类远行靠什么?
2、教师提示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小组合作整理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3、班内交流。
4、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新的交通工具不断发明出来?
5、全班交流。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你认为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己设计,画下来。
2、全班交流。
五、练习写字。
1、指名读要求写的字。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小组内说一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
远行教学设计篇十七
编入高中新教材的余华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情节极不合情理,而语言新奇独特、别具一格。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对余华及先锋小说的特点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面理解小说主旨做好铺垫。其次应注重阅读文本,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荒诞情节背后隐含的寓意,把握小说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新奇独特的语言给小说带来的很强的.可读性,以及这种独特的修辞方式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再次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认识,渗透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小说明显不同,这为教学时从不同角度切入提供了可能:
1、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旅店”一词在小说中共出现19次,主人公在文中不断重复要寻找“旅店”,最后发现“旅店”竟是那遍体鳞伤的“汽车”,小说中的人、事、情几乎都与“旅店”(汽车)有关,可以“旅店”为辐射源生发联想,引出讨论、探究的话题。
2、从关键句切入。类似“我还没走进一家旅店”的句子竟在小说中出现了5次,结尾部分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和它们遥相呼应,这句话为什么不断出现?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问题的探究,带动对全篇的理解。
3、从情节切入。这篇小说中有哪些荒诞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从情绪切入。主人公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情绪的不断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一条线索,情绪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回答该问题,牵引情节,体味主旨。
一、“我”自始至终在寻找“旅店”;
二、随着情节的发展,“我”的情绪在不断变化。
设计时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整体感知入手,找好切入点,然后深入体味,总结提升,最后拓展延伸。
(为理解课文做相关知识准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余华,浙江海盐人。19xx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内地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受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荒诞小说的影响。《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显示出了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现代特色。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及《战栗》。其中《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其作品中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了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起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的独立于外部世界的真实的文本世界。
1、导入新课。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的故事,或许对你认识这个世界有些启发。
2、速读课文,然后回答:小说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涉及了哪些人物?
(初步感知,对小说有一个大体了解。)。
明确:小说描述了一个18岁孩子初次出门远行所经历的一些奇怪的生活片段;小说主要写“我”“司机”“抢劫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1、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寻找什么?寻找的过程及结果怎样?
(从关键词“旅店”切入,涉及全篇。)。
明确:“我”第一次出远门,需要“旅店”,但没有人告诉“我”前面是否有“旅店”。在黄昏来临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无所依靠,于是“我”拼命地到处寻找“旅店”。没有找到“旅店”,但“我”搭上了车,暂时的舒服让“我”满足。不幸的是汽车抛锚了。为了维护正义,“我”付出了遍体鳞伤、无限痛苦的代价。“我”最终寻找到了“旅店”———被抢劫的伤痕累累的“汽车”。
2、寻找“旅店”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合情理的事?
(阅读文本,了解、体味情节。)。
明确:司机态度突然转变,“笑嘻嘻地十分友好地看起我来”,而且还要“我”在车正开着时去车厢取苹果;当我问他去哪里时,他说“开过去看吧”,“我”旅行时没有目的,司机也不在乎方向,只要汽车跑着就行;汽车抛锚时,司机竟能在旁边“认真”地做起了广播体操;有人抢劫车上苹果,他竟无动于衷,只对“我”被打破的鼻子感兴趣;最后司机参加到抢劫者的行列中去,把“我”的背包也抢走了。
3、这些荒诞情节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体味句外之意。)。
讨论归纳:荒诞的情节能更突出地揭示主题。“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荒诞的情节显示了荒诞社会中荒诞的生活。
4、“旅店”在小说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在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独特理解,培养创造性思维。)。
讨论归纳:“旅店”是漂泊的灵魂的栖息地,是一处暂时或长久的寄托地。当“我”躺在汽车里感到一丝温暖,并说“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时,“旅店”被赋予了“我”心底的一点希望、一份力量,小说在凄婉的伤感中显示了一点亮色。
5、在寻找“旅店”的过程中,主人公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讨论归纳:“我”的情绪一直在变化———“我”期望、失望;期望、出乎意料、大大失望;期望、更出乎意料、完全失望。“我”的情绪变化来自客观世界的不可捉摸,想像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
(由局部到整体,深层把握。)。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18岁男孩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反映了孩子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矛盾冲突,以及涉世未深的孩子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恐惧。它提醒读者,人生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同时也会有诸多收获。
(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深化情感体验。)。
(将阅读延伸到课外,读写紧密结合。)。
1、课后阅读卡夫卡荒诞小说《变形记》,比较一下与余华小说的异同。
2、写下你初次出门远行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从本文中受到的启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45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