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教案设计(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11:17
瀑布教案设计(实用14篇)
时间:2023-12-02 08:11:17     小编:飞雪

教案是教师思考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的提前思考和准备。编写教案要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应该清楚自己希望学生通过这堂课学到什么知识和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编写教案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瀑布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谈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葬礼”——为死人开的追悼会。

2.课文内的葬礼指什么?(为塞特凯斯达大瀑布举行的追悼会。)

3.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瀑布前后的不同景象。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

三、质疑,理解内容

1.再次阅读课文,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2.采用尝试解决问题

采用“读—画—析—读”的自读方式学习。

3.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4.全班交流。

(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个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因为他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瀑布的`雄伟壮观。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流量很大。水流湍急,场面恢弘壮观,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的胜景让游客“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2)大瀑布。

从世界流量最大——(建水电站)水土大量流失,水量逐年减少——大瀑布逐渐枯竭。

(3)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的大瀑布的脚下,他们模仿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哀悼瀑布。

(4)总统的话实际在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今夕对比

水源大减

无节制用水

呼吁

保护生态平衡

课堂作业设计

1.摘抄四个字的词语(描写大瀑布的特点)。

2.摘抄一个比喻句。

3.交流环保标语。

28.大瀑布的葬礼

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谈到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葬礼”——为死人开的追悼会。

2.课文内的葬礼指什么?(为塞特凯斯达大瀑布举行的追悼会。)

3.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瀑布前后的不同景象。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

三、质疑,理解内容

1.再次阅读课文,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1)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2.采用尝试解决问题

采用“读—画—析—读”的自读方式学习。

3.小组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

4.全班交流。

(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个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因为他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瀑布的雄伟壮观。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河水“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流量很大。水流湍急,场面恢弘壮观,汛期“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的胜景让游客“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2)大瀑布。

从世界流量最大——(建水电站)水土大量流失,水量逐年减少——大瀑布逐渐枯竭。

(3)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的大瀑布的脚下,他们模仿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哀悼瀑布。

(4)总统的话实际在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

今夕对比

水源大减

无节制用水

呼吁

保护生态平衡

课堂作业设计

1.摘抄四个字的词语(描写大瀑布的特点)。

2.摘抄一个比喻句。

3.交流环保标语。

瀑布教案设计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山前面的河流。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二)、[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李白的古诗一到二首。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四、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今天的学习活动前,我们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古诗:

1、听古诗朗读,学生自由跟读。

2、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学生评议标准为熟读。)。

3、回忆古诗的学习要点:字、词、句、篇。

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各种方法(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与已经学过的古诗对照等方法)自学古诗。

5、小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理解难点:生,弥漫;川,河流;三千尺,指瀑布很长;疑,怀疑;落九天,从天的最高处泻落。(汇报中要给每一个学习小组发言、补充的机会)。

6、朗读练习: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雄伟。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后评议的方法。

(三)、了解诗人:

过渡语: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于李白生平的知识呢?

瀑布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4)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请你找出并读一读。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后的样子?指名读一读。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5.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附:板书设计

28*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教案点评:

文章通过对绝无仅有的葬礼的简介及大瀑布前后不同景象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爱护地球的主题。教学设计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采用“读—画—议—说”的自读方式,先快速阅读课文,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小结。

3、课文内容理解之后,提出“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的问题,请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习小结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注意观察你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瀑布教案设计篇四

3.预习课文。

4.感受山河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2.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古诗《望庐山瀑布》。

2.说说你见过的瀑布,或回忆以前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瀑布的。

3.示题、读题。

二、整体了解。

1.自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这首诗写了瀑布的声音、瀑布的全身、仰望瀑布的情景。

3.小结:不同的地点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移步换景”的方法是写景的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课文。

1.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瀑布(宏伟、壮观等)。

2.课文是怎样把这壮观的场面写出来的?

再读课文,圈划有关内容。

3.交流: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

把瀑布的声音比作浪涌向海滩的声音,又比作吹过松林的风声。

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把水珠比作:珍珠、烟、雾、尘。

4.小结:恰当的比喻使文章更生动。

5.指导朗读、背诵。

四、复习拓展:

1.学习生字:喻组词。

2.补充描写“瀑布”的段落。

瀑布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感悟诗情,理解古诗意思,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背诵《登鹳雀楼》。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望庐山瀑布》。认识“庐”字。

去过庐山吗?出示课件,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

2、还学过李白的`那些诗?解题:庐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赞誉。本文就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隐居在这儿,所做的一首赞美庐山瀑布的诗。

二、学习古诗。

1、出读古诗,自学生字。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自读和生字有关的词。

(4)开火车、巩固生字。(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同时利用开火车的小游戏来巩固识字)。

2、再现庐山美景,欣赏配乐朗读。

3、谁愿意试读?纠正字音。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讲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男女对读、小组读、齐读。

5、感悟诗境。

(1)品读一、二两行诗。

a、结合书上注释理解“香炉”“遥”“挂”。

b、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成了紫色的云霞。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川之间。)。

c、“挂”字?好在哪里?边读边看课件体会。(“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景象。谁将这巨物“挂”起来呢?所以这个“挂”字也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d、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美。

(2)品读三、四行诗。

a、说说诗句意思。

b、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c、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d、重点理解“飞”“直下”,为什么用了“飞”字?好在哪里?(把瀑布奔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写出山之高,之陡峭,又可见水流之急。)。

e、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高吗?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6、体会诗人情感。

启发:如果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

人的感情。(生谈感受)。

带着你们这种感受,请你们放声朗读吧。(配乐,师适时指导)。

三、小练笔:

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四、小结:

我们的“诗仙”李白仅用短短28字就高度凝练地将瀑布那雄伟的气势描述了出来,真是功力不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背诵这首传世佳作吧!(生全体背诵。)。

板书:

香炉紫烟。

瀑布前川。

见感飞流三千尺雄伟壮观。

银河落九天。

瀑布教案设计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四、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瀑布教案设计篇七

知识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优美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潜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联想;能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述一处景物。

情感目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透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透过上节课的学习,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难怪作者会说:(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好感叹号(赞美)。

3、作者为什么称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呢?这天,我们就借作者的语言文字来美美地欣赏一下。听一听黄果树瀑布对我们深情地呼唤,看一看黄果树瀑布给我们激情的震撼。

二、感受所见、所闻、所感。

(一)聆听瀑布。

1、我们先用耳朵来聆听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谁来读读描述瀑布声响的语句。

刚进入风景区,我们听到了――。

出示: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1)从远处飘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为什么不用“传”呢?(声音很小,轻柔,要细细的听)。

播放课件,体会声音的轻柔。

引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就像――。

(2)渐近渐响,那“像潮水般”又是怎样的声音?(水声很响)。

结合理解词语:人喧马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你觉得在什么地方会有这样的声音?繁华的大街,刚散场的影院门口。人喧马嘶的声音大吗?此刻这潮水般涌过来的瀑布声都盖过了人喧马嘶,够大的声音。

(3)继续播放课件,体会渐近渐响的瀑布声。

(4)这段话中连用两个比喻,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和(),从中让我们体会到这瀑布声越来越响,这响声由远及近。

(5)指导朗读。

远听瀑布声似微风飘来,近听瀑布声像潮水涌过,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太美妙了!你能把进入黄果树风景区,听到的这种渐近渐响的美妙声音读出来吗?先练练。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读?

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齐读。

2、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响声大吗?何处看出来?

是啊,一架织布机在耳畔织个不停那声音已是挺热闹的'了,何况此刻有――。

――水声成了……(生说)。

――又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好热闹。

女同学齐读。

3、出示: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1)从一个“泻”字中,你看到了这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瀑布很高,水从上往下流得很急。)。

――80多米宽的瀑布,从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直泻入犀牛潭中,发出震天巨响,10里之外就能够听到,就像雷声轰鸣,山谷都在回应了,难怪在附近讲话用再大的声音都听不见呢!这声响够令人难忘的,男同学齐读。

4、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观赏瀑布。

出示: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会联想的人,就应会从字里行间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

你看到黄果树瀑布是什么样的?(生自由说)。

(1)瀑布宽80米,我们的教室前后长十几米,此刻有5个教室那么长。这么宽的白色缎子从织布机上泻下来,你感受到瀑布的什么?(壮美、气势非凡、不同凡响、雄伟壮观)。

(2)那你能透过朗读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和雄伟壮观表现出来吗?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3)指名读句子。

(4)这黄果树瀑布是白水河在黄果树地带构成的九级瀑布中最大的一级,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前后左右上下多角度观看的瀑布,此刻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5)再指名读句子:谁愿意透过自己的朗读来把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画面再一次呈现给大家?愿意的同学就勇敢地站起来。

2、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而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会构成一种更为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1)“银雨”指什么?(晶莹的水珠)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怎样又变成金街了呢?(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

(3)学生交流感受。

(三)感悟瀑布。

1、细细领略瀑布不同形态的美,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真实画面。我们想不想与瀑布亲密接触呢?(想)。

2、我们随作者来到了谷底,让我们一齐与作者亲近黄果树大瀑布,读读5―7小节,找到喜欢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3、学生默读课文,写批注。

4、谁来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与瀑布隔得很近,仿佛――尽情享受“银雨”扑面的滋味,好舒服!

我们无法前往享受一番,那就想想夏天体育课后,你撩过不少冷水来洗脸,这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每个细胞怎样会灌满活力的你有怎样的感受?

想象自己端坐在谷底,与瀑布咫尺相望。壮观的瀑布直泻而下,瀑声盈耳,惊心动魄,山回谷应。我们人仿佛置身在圆形的、立体的音乐池中。

――四周的瀑布声好比奏鸣的乐声,自然、美妙,扣人心弦,思绪也自然地飘飞着,身子仿佛就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激动、为之兴奋、灌注了无穷的活力。

――原本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人,此刻在大自然神奇魅力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人的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人瀑相融,人仿佛也成了瀑布中的一分子。

――瀑布的壮美、生机的无限,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陶冶,所以人们向往自然,都愿意去山水间走一走,看一看,汲取大自然的力量。

难怪我们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了千山万水,看到黄果树瀑布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三、拓展延伸。

1、交流写作方法。

同学们,景美,作者写得也很美!作者为什么会写的如此生动呢?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巧用比喻、用词准确。)。

如果说生动的词语、形象的比喻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课本,找出描述作者观察地点的句子?(学生浏览全文)。

小结: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齐去聆听、观赏、感受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还领悟了如何把景物写生动的方法。

2、小练笔。《游燕子矶公园》。

瀑布教案设计篇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预习课文。

4.感受山河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2.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一、导入。

1.背古诗《望庐山瀑布》。

2.说说你见过的瀑布,或回忆以前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瀑布的。

3.示题、读题。

二、整体了解。

1.自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这首诗写了瀑布的声音、瀑布的全身、仰望瀑布的情景。

3.小结:不同的地点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移步换景”的方法是写景的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课文。

1.能不能用一个词语形容瀑布。

(宏伟、壮观等)。

2.课文是怎样把这壮观的场面写出来的?

再读课文,圈划有关内容。

3.交流:课文用了大量的比喻。

把瀑布的声音比作浪涌向海滩的声音,又比作吹过松林的风声。

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把水珠比作:珍珠、烟、雾、尘。

4.小结:恰当的比喻使文章更生动。

5.指导朗读、背诵。

四、复习拓展:

1.学习生字:喻组词。

2.补充描写“瀑布”的段落。

瀑布教案设计篇九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借助声像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重视听、说、读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3.通过搜集材料,了解瀑布的更多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

4.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感受瀑布气势、形态、声响的壮阔,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1、体会比喻句描写的形象以及在诗中的作用。

2、学习作者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3、感受瀑布的美。

4、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具准备】。

1、课件(瀑布音响录音,瀑布录像等)。

2、瀑布的简笔画和表示游客的剪贴画。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想不想看看自然界中的瀑布?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感受瀑布的声音、形状、颜色、气势等。可以边看边交流。(课件播放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读通、读顺。

3、快速阅读课文,用铅笔圈划出表现作者观察瀑布位置的词语。

(课件播放瀑布的声音)同学们,听见瀑布的声音吗?我们就跟随作者一一领略瀑布的美。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自读课文,交流反馈:

(课件出示: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从词义上理解“叠叠的”“阵阵的”并指导朗读。

2)(课件播放“叠叠的浪“)再指导朗读。谁愿意来试试?感悟、齐读。

2、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1)过渡句:还没看见瀑布,我们已经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瀑布到底什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齐读二小节。你看到瀑布了吗?哪个词说明看见了?为什么不用“看见了”

3)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

4)作者看到了怎样美景?为什么这么激动?(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云)(理解“衬”,设置情景,降低难度。

3、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这样的美景你看够了吗?可别掉队,我们一起到瀑布脚下看去。

1)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小节,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读懂的和想象到的,说给同学听听,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讨论。

2)“理解珍珠的屏”有同学能帮助他吗?

3)这时一阵风吹来,会把珍珠的屏吹成什么样?“如烟、如雾、如尘”。看过瀑布的同学说说看到的景象。你觉得该怎么读?(看课件体会)指导朗读,读出轻飘的感受。

小结:这首诗根据作者观察点的不同分为三小节,每小节作者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一节:被瀑布宏大的声音吸引了。二节:作者看到了瀑布的全景,惊讶的话也说不出来了。三节:作者在近处看到了瀑布活泼、飘逸的一面,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我们读时,语气随之变化。

1)听范读,感悟。

3)老师收集了一些瀑布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出示各种瀑布的图片)美吗?再次感悟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的目的。

四、扩展延伸、注重积累:

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瀑布的材料,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材料,用一、两句说说瀑布。(交流上网、查书、看报纸、看台历、古诗、儿歌等各种途径了解的瀑布知识。)。

瀑布教案设计篇十

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诗。理解诗意。

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体会古诗意境。

多媒体课件。

唐朝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游历山水,创下无数寄情于自然的诗篇。在他老年隐居庐山时写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齐读课题。

认读两个生字:庐、瀑。

释题。

再次齐读课题。

过渡:下面我们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76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

检查初诗的情况。

(1)出示生字认读:炉、疑。指导书写:炉。

(2)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

(3)教师示范。

过渡:读诗不能只读通顺,还要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有韵味呢!同学们想像老师这样读吗?还想比老师读得好吗?那我们就得先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师出示注释,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自学,理解诗意。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分小组逐行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个别字词的意思)。

抽生说整首诗的意思。

指导读诗:有节奏地读诗。

想象读诗,意象入画。

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

a、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紫烟”看图理解想象。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比喻)。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想象)。

“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

“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

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d、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e、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出示,赏读。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

瀑布教案设计篇十一

1.创设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诗歌教学应以读为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乃至熟读成诵,从而获得语感,内化为特有的语言心智。

1.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会认“叠、喻、屏”3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不同声音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听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背背。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现代诗人叶圣陶。

(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写课题。注意写“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溅起的水花。

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过渡:叶圣陶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教师配乐诵读诗歌。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多么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读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展示课件第五屏)。

2.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指定同学分小节读书,评价。

3.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声音样子远近。

三、小结。

诗歌《瀑布》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再次美读诗歌。

四、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书写生字新词。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一)听写学过的生词。

(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诗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引导学生从瀑布的声音体会瀑布的气势雄伟。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什么是“叠叠的浪”?(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六屏)。

(2)“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七屏)。

(3)从瀑布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练习题。

(展示课件第八屏)。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气势雄伟。

(展示课件第九屏)。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布声,接下来会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诗歌第二、三小节,找出写瀑布样子的词句。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在这个句子中“衬”字是什么意思?(映衬衬托)。

同学们能用上“衬”字来说句子吗?

(学生造句有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句子如:绿叶衬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同学们洁白的校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在这句诗中,就是说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展示课件第十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2)“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为什么说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时候,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呢?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3)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瀑布的样子,两个小节会不一样呢?

(因为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瀑布的样子不同)。

(4)(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小结练习。

远望瀑布,瀑布好像(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走到近处,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写出了瀑布的(形态)美。

4.指导读诗歌第二、三小节,读出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课件出示第二、三小节内容)。

6.把自己当作诗人,看到了瀑布,来到了瀑布的脚下,有感情朗读诗歌第二、三小节。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三、拓展延伸。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四、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雄伟壮丽的瀑布,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齐读诗歌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瀑布教案设计篇十二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朗读法;问题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情景)链接: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二、自学导航。

1、学生介绍作者,老师总结。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

3、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师生探究】。

1、听读课文。

2、查字典,教师正音。

【自学导航】。

1、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3、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师生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教师领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对文章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归结起来,本文主要内容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三、即时训练。

1、比较眼前花和记忆中的花有什么不同?(花势,价值,命运)。

2、解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一、知识(情景)链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自学导航。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师生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自学导航】。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师生探究】。

学生发表看法,老师总结完善。

三、即时训练。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四、课后作业。

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写一篇生命感悟的周记。

瀑布教案设计篇十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唐诗佳作,其语言美,诗中绘的景物更美。在教学中,应通过启发想象、美读品味、绘画面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庐山香炉峰的优美和庐山瀑布的壮美,感受语言文学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理解诗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中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课文,并启发想象、美读品味、描绘画面。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2、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3、很好!刚才同学们所背诵的诗,有的是我们曾一起学过的,有的是同学们自己从课外书上学来的。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李白的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4、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2、学生发言。

3、归纳学生发言(读、思、背)。

4、初读古诗,提出要求;

(1)、把诗文读流利正确。

(2)、对照注释,和字典、词典。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3)、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三、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相互评议(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建议)。

2、相互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讨论比较,谁说的更好,更切合诗意。

4、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交流汇报,学习诗文。

1、赛读古诗,读出节奏感、重音和停顿。

(1)指名读全诗。

(2)同学评议。

(3)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这首诗。

(4)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5)赛读全诗。

2、全班齐读古诗。

3、理解诗文意思。

(1)各组汇报对每一句诗文的理解。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种理解的。

(3)全班交流评议。

(4)并指导理解“三千尺”中的“三”和“落九天”中的“九”不是实指。而是夸张,形容瀑布因为高而显得壮观。

(5)试着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指名说,再评议,只至完善。

4、提出仍然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五、感情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庐山之美。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像诗中的`绘的画面。

2、指名说一说自己所想到的画面。要突出瀑布的高与香炉峰的美!

3、把想像中的画面画下来,并涂上色彩。

4、展示学生的画,评议画得好的作品。

六、背诵古诗,总结全文。

1、庐山的美丽让我们心旷神怡,庐山的壮观使我们无限向往,下面就让我们闭上眼睛,背一背这首古诗,再一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吧!

2、全班齐背全诗。

4、指名发言。

5、今天的作业由你们自己来决定,下面就请你们为自己设计一份家庭作业吧!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评析]。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感悟,方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地生成和完善,同是培养起探究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本课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瀑布教案设计篇十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语言实践活动,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回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揭示课题,出示瀑布录象或投影,激发学生阅读需求。

二、初读课文。

1、播放配乐朗诵,交流听后感受。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

3、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小组长在组内主持评议、改进)。

4、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读后评议。

5、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效果。

(1)出示,点名认读。

(2)理解:人喧马嘶、喧嚣、凝神谛听等词语的意思。

(3)点名说字形特点及书写注意点。

(4)教师范写、讲解,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说话提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强调关键词语:总起、所见、所闻、所感。

3、学生在组内讨论练说。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四、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练习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自读课文,再现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指导朗读,突出“真是”和“杰作”。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首先感到的是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声音)。

(2)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自读揣摩。

(3)理解“从远处飘来”和“像潮水般”分别是怎样的声音,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小结学习方法:整体自读感受—逐句朗读体会—感情朗读想象。

3、用上述方法自学3、4两个自然段。

(1)小组读书,做记号。

(2)全班交流。

(3)理解这部分的几个比喻句,展开想象进行描述。

(4)引导学生感情朗读,通过图象、声音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

4、学习5—7自然段。

(1)学生自学,朗读进入情境。

(2)学生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下列句子:

“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瀑布泻入谷底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5、学习第8自然段。

(1)登上平台,你看见了什么?

(2)学生介绍徐霞客。

(3)通过朗读,体会“谛听、沉醉”。

三、学生美读体味。

黄果树瀑布的哪一点最让你难忘,把这一段美美的读出来或背出来。

四、课后拓展练习。

画一幅《黄果树瀑布图》,配上有关文字,制作成书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5307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