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教案(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08:59:17
春晓教学教案(精选20篇)
时间:2023-12-02 08:59:17     小编:曼珠

编写教案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它需要教师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教案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创新教案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

春晓教学教案篇一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字词、背诵古诗。

难点:理解意境。

课前准备。

有关春天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意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春天作铺垫。)。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出示整首诗。

(一)、读通。

1、师: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自主性。)。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指名读准词--交流识记加横线字的方法--组词,猜字义)。

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也可做做动作帮助理解)。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朗读全诗,背诵。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古、声、多、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2)、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6、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春晓教学教案篇二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美的导入。

1、导入:老师写两个字看谁认识。(板书:古诗)你是怎么认识的?请认识的同学当小老师教教不认识的同学,然后小组间交流,并书写”古“”诗“。

2、你们会背古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你还会背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今天我们就学习第4课《古诗两首》(板书:两首)。

4、学习”首“字。哪位同学认识这个”首“字?(指名读字、正音、扩词)。

5、导入《春晓》:一千多年前,一个雨后的早晨,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从甜美的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他以诗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了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首诗--《春晓》。

(板书:春晓)。

二、美的发现。

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一幅春景图。

2、学生说一说画面上的景色。

3、配上古筝曲,教师范读课文,以情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情景中。

随文识字,体会诗意。

1、课件展示:古诗《春晓》。

自读古诗《春晓》。

2、理解诗题。

读题目,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3、借助拼音初读古诗,画出生字,反复读几遍。

4、小组合作,朗读识字。

(1)认读”眠、闻、处“。(同桌自学,汇报识字方法)。

(2)学会”声、多、处、知“。

(3)你读我听,读字、读词、读文。(教师学生相互指导)。

5、小组汇报,指导写字。

(1)读生字,组词:”古、诗、首、眠、处、闻、声、多、知“。

(2)用”到处“说话。

(3)比一比:闻-问处-外生-声。

(4)形声字:”眠“(冬眠)(睡眠)。

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处、声、多、知“的结构,并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处、声、多“。

3、教师范写指导。

4、学生描红、临摹。

三、美的升华。

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名说一说诗意。

2、指名朗读。边听边思考:诗人听到了什么?哪个字与”听“的意思一样?(”闻“在这里表示”听一听“,而不是”闻一闻“。)。

3、指名提出不懂的问题。

4、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5、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听教师配乐朗读,整体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及作者的感情。

2、学生仿读。

3、诗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看到了地上飘落的花瓣,仿佛看到昨夜的春风和春雨打落花瓣的景象。)。

4、《春晓》描写的雨后清晨的景色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反复地朗读,从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5、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边想象边背诵,感受春景的美丽。

7、小组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春晓》、《村居》是描写季的古诗。

2、写出反义词。

古------多------忙------。

板书设计。

春晓。

雨后清晨。

春处夜花。

眠处来落。

喜不闻风知惜。

觉啼雨多。

晓鸟声少。

春景图。

第二课时。

一、美的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听清谜面:

一只蝴蝶轾轻飘,

顺着风儿上九霄。

一心向着云外飘,

可惜绳子拴住腰。

2、这是什么?(指名说)。

3、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诜)。

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指导读淮平舌音”村")。

二、美的发现。

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生宇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3、指名读,齐读。

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样写的?

(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三、美的升华。

读诗想画画,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诵,小朋友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课后作业。

1、你能写出门字旁的字。

()()()()()。

2、组字并写下来。

十目门木立尸火。

因口民耳寸古里。

()(古)()()()()()。

板书设计。

村居。

草莺杨柳儿童放纸鸢。

春晓教学教案篇三

1.初步理解古诗《春晓》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优美景色,喜爱春色。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3.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幼儿充分感受古诗《春晓》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

4.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古诗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背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

1、有关古诗的现代散文及古诗大挂图。

2、班得瑞的《春野》轻音乐。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春野》边进教室,感受乐曲的优美。

——清脆婉转的鸟叫声,碧绿的原野,盛开的野花,向我们展现出一副优美的春天画卷!

2、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春天到了,那你们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百花盛开,像一张张笑脸;田野碧绿,就像绿色的地毯;鸟儿的啼鸣,似一曲曲动听的旋律;春风暖阳,就像妈妈的手抚摸在脸庞。花儿也会被无情的风雨打落,但春天美丽的景象却永远映在我们的脑海中(教师边朗诵散文边出示大挂图)。

3、引出古诗。

——这首诗描绘的意境真的好美啊!

——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名叫孟浩然,早上被鸟的歌唱吵醒了,他推开窗户,看到被风雨打落的花朵,不由得做起的诗来。(创设情境:教师模仿古代诗人大声朗诵古诗《春晓》)。

——刚才老师在朗诵时,你听到了什么呀?(出示古诗大挂图)。

——教师再次朗诵。

4、教师朗诵《春晓》古诗,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哪一句古诗的意思你不懂呢?(请知道的幼儿告诉其中的意思,或教师可根据幼儿提出不懂古诗在现代散文中用不同颜色画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春鸟的啼鸣、春风春雨的吹打、春花的谢落等声音,让读者通过听觉,然后运用想象的思维方法,转换到视觉,在眼前展开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景色----遍地的落花。)。

——和幼儿一起来朗诵古诗。

——再次一起来朗诵古诗。(提出要求:大声、慢、要有古代诗人的感受。)。

——教师小结: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幼儿一起欣赏古诗朗读。

5、教师与幼儿试着再次朗诵,学会古代朗诵时的神态。(配乐)。

——小朋友可以回忆刚才教师模仿古代诗人朗诵古诗的样子,一起来模仿着进行朗诵古诗。

6、读读、背背。

——跟着老师有韵律地读背古诗。

——小朋友展演,让小朋友独立背诵古诗。

7、小朋友们回到家里,把今天学习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春晓教学教案篇四

这是一篇古诗词的文章,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一来文章简小精悍,处来记忆黄金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早已是背得朗朗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上的枯燥乏味。而上古诗对于我自身来讲又是最没有经验可言的,所以我试着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之后我又说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这是一个过渡语,能让学生既联系了实际又能对古人笔下的春天产生兴趣,既而有学习的欲望。

古诗教学的另一个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一年级学生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是很难进入这个情境的,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尽量去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比如在说“春眠不觉晓”时,我就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现在的实际,某些同学有了一定的同感,朦胧中便会产生诗人那时的心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与“花落知多少”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写,配以课文中原有的插图,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领悟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再加以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他们的回答总是与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远,于是整个课堂变成了以我为主而学生为辅的画面,他们总是在听我讲,以我的思想和要求在朗读古诗,而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注意他们的水平,不可提出过分高的要求。

春晓教学教案篇五

【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网址是。

《春晓》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朗诵出诗的节奏。注意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要重读“落”字,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以次来表现诗人对落花的惋惜之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所以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

春晓教学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春”的意境,想像音乐描写的春天的情景。

2、聆听音乐,了解音乐的回旋曲式结构,感受音乐各个段落的变化。

3、能够用色彩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和发展。

重难点:

感受音乐段落的情绪变化,想像春天的情景。

教具:教材光盘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乐曲的曲式结构。

今天我们聆听维瓦尔弟的《春》,这首音乐是回旋曲。

它的曲式结构是这样的:a-b-a-c-a-d-a-e-a。

其中a是主题音乐,b、c、d、e分别为不同的插部。

设计意图:直截了当告诉学生音乐的曲式结构是回旋曲式,让学生通过字母的变化了解回旋曲的旋律呈现方式,希望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分辨乐曲的呈现方式,感受乐曲的呈现方式。

二、了解音乐的主题乐句。

唱音乐主题:听老师唱一唱,跟随老师唱一唱;

聆听音乐主题,你觉得主题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让你联想到春天的什么?

再次聆听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并感受春的生机。

找主题音乐,聆听全曲,如果听到主题音乐哼唱并举手表示。

设计意图:简单的方法未必就不是好方法。主题音乐相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因此采用了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教学方法。建立了一定的表象之后再聆听,说一说音乐带给你的春天的感觉,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想像和体会。

三、聆听各个插部。

听后说一说,音乐的特征,想象可能是表现春天的那一种形象?

聆听验证,并结合“生活实际――绘画色彩――音乐特征”三者的联系,为各个插部填上颜色,并说出理由,要求以音乐特点为主。

设计意图:色彩和音乐的通感有时建立在一种直觉的表达上,当要学生回答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则更多的是建立于生活实际的感受中,于是音乐便从生活与色彩间淡出了。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将联系的着眼点放在音乐上,围绕音乐,从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乐的情绪等音乐要素出发来谈谈感受,这很有必要。

四、完整的聆听。

1、通过录像观看聆听,了解小提琴协奏曲所用的乐器,聆听中观察每个形象分别用什么乐器表现,有什么特点。

2、完整聆听,整体感受欣赏。

设计意图:器乐的演奏在音乐诸要素中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观看录像时,就等于给了学生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在录像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直观的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演奏,各种乐器的配合。尤其当小提琴表现小鸟的鸣叫和大提琴表现春雷声声时,更加直观形象。学生可以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小提琴的颤音从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来,而大提琴演奏者有力的振臂则让人感受了那尽情投入的演奏。

教学反思:

从课堂实施的效果来说,我觉得学生就了解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并能够感受到《春》是回旋曲这一点,是非常乐意接受和引以为豪的。(如有一张量化的表格来衡量该多好!)这一点从学生认真聆听的表情、态度和言语上体现的很明显。教案的实施过程中,三个教学班的纪律都非常好,课堂注意力很集中。

就首先哼唱了解主题音乐的教学设计,最初的想法是承接曲式结构的介绍,直奔主题,比较省事、省时。了解主题音乐共安排了四个环节,唱――听――再听――找。逐一加深印象,增强感受,春天的音乐印象被牢牢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在初听主题时都面带微笑、眼露喜色。丁一涵说:“我觉得仿佛春天的万物都在复苏的感觉,充满了生机。”徐阳说:“好像小草欣欣然张来了眼,小动物们在忙碌着,大家都很开心。”蒋紫嫣:“人们的心情是喜悦的,好像在春游,很热闹。”……而寻找“春天”时,三个班的学生几乎全都能高举手臂,快乐的哼唱,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

色彩和音乐的通感有时是建立在一种直觉表达上的,当你要学生回答一个为什么的时候,则更多的是建立于生活实际的感受中,于是音乐便从生活与色彩间淡出了。有意识的要求学生将联系的着眼点放在音乐上,围绕音乐,从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乐的情绪等音乐要素出发来谈谈感受,这很有必要。比如学生在表现第二插部的音乐时,颜色感各不相同,那么不妨再来聆听一遍音乐,再次感受一下音乐的特征。学生都说这段音乐很柔和,很优美。交流中刘蕊同学来了个总结:“我觉得音乐很柔和,淡雅的颜色都很适合。”真让人心花怒放。

这节课花了大约三十五分钟的时间欣赏《春》,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如果参照教师用书的建议,我显然是大大超时了,但是从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反应和注意的集中度来观察,学生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烦躁不安或者不愿意继续聆听的感觉,相反,听完一遍,学生还会有所担心的、着急地恳求:“再听一遍!我们还要再听一遍!”究其原因,我觉得当学生觉得能够清晰的了解音乐要素,并且明白音乐要素所要表达的含义时,也必将对音乐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决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兴趣。原因之二,器乐的演奏在音乐诸要素中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使得他们在观看录像时,就等于给了学生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在录像欣赏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直观地感受小提琴、大提琴的演奏,各种乐器的配合。尤其当小提琴表现小鸟的鸣叫和大提琴表现春雷声声时,更加直观形象。学生可以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小提琴的颤音从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来,而大提琴演奏者有力的振臂则让人感受了那尽情投入的演奏。录像的现场表演让学生大开眼界,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真希望教材能多一些这样的配备。

春晓教学教案篇七

在教学《古诗两首》前,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学习了一些有关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文章。教学参考上提出了以下要求:

【教学目标】。

1、了解春天早晨的景色和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体会诗人对春光和野草的赞美。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古诗、处处、拂堤、纸鸢”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处处”写句子。

4、能说出两首古诗的意思。

5、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我想,那我该如何来教学这一课,让我们班的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呢?倘若我在教学过程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这样的文化性就不能体现了。显然,这样的教学早已淘汰。

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两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完善?我动了一些脑筋。

首先,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片段一:

师:(两手放背后,学古代文人的样慢步踱进教室,边踱步边吟诗《春晓》)。

生(许多):我也会念。(并轻轻念起来)。

师:(出示诗《春晓》)那我们念念,想想你会不会有问题?

生:这首诗是谁写的?

生:那个人干吗写这首诗?

生:他写的是什么意思?

生:写这首诗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

生:什么叫“不觉晓”?

生:“春晓”是谁?(不明白,特好奇)。

生:我好想看看诗人的样子!

生:最好我也会写这样的诗。

生:如果有一个神奇的机器猫把我带到古时候,该多有趣。

……。

瞧,虽然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瓜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喜欢了学古诗。

其次,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片段二:

师:《春晓》一首诗才20个字,可里面知识可丰富了,想知道吗?

生:想。

师:如果小朋友能自己去主动发现,那有多了不起。大家组成小小组,一起动脑筋,交流你知道的地方,好吗?(生开始交流)。

师: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眠”的意思,是指睡觉。

生:对,“眠”是睡觉,“春眠”就是春天在睡觉。

师:春天,晚上睡觉会怎样呢?

生:我认为是春天晚上睡得什么也不知道了。

生:不是什么也不知道,肯定是睡得很香。

生:我觉得睡在被窝里可暖和了,早上都不想起来。

师:是呀,睡得舒服,一觉醒来却发现天亮了。

生:我知道第一句的意思了,是说春天到了,晚上睡觉睡得好甜,不知不觉是早上了。

师:说得真好,那“晓”是什么意思?

生:“晓”是指早上。

生:是指太阳升起来了,“晓”字偏旁是日字旁,日就是太阳。

生:“晓”就是天亮了。

我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并且,学生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再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当然,我在教学时还有很多环节把握得不好。如果在教学时能制作课件,让学生在感官上再去发现美丽,也许效果会更好。还有,中下学生说得少了点。

春晓教学教案篇八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味,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写景,他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透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

学生在学习此诗之前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下来。课堂上要做的应该就是让学生去品味诗意,去感受诗情,激发学生对我们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了重点突破:

1、教学语言富有诗意。

有人说,语文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在本节课中,我采用精炼而富有诗性的教学语言,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古诗内容以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古诗的画面,这时候伴以教师富有诗意的语言的描绘,在学生在脑海感受画面美的同时,享受到语言的美。

2、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开课,我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画面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乐曲”,为学生奠定了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配乐,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中品味诗的语言。

3、由读到唱,感受诗的语言美。

古典诗词的语言凝练优美,领会诗的难以言传的意境最佳的途径就是反复吟诵。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体现处委婉。可以有意或拖长腔调或大胆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动于心。在反复吟诵以后,我又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学生很快就忘我的随着音乐唱了起来。当我关上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唱诵,便是一种美的享受。

4、树立大语文观。

我们班的学生一直进行着古典诗文的背诵,在学完了古诗以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背诵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学生能把以前背诵的春天的古诗提取出来。这种联想比较是学习古诗的必要方法。

不足:

在古诗诵读中,强调了诗的节奏,也让学生进行了反复的吟诵,但是时机不是很好。如果在学生理解了古诗以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

开始时候的动画,可放到理解古诗的时候,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

对学生的评价,以后还需要细致些,鼓励性强一些。

春晓教学教案篇九

学习内容:《春晓》选自人音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14册。

《春之歌》选自浙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音乐课本第六册。

学习主体:初一年级学生。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2、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3、能够从“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学习重点:

欣赏《春之歌》、《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学习难点。

尝试以“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并以图形谱的方式记录自己创作的音乐。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说春:营造学习氛围。

(师生配乐齐诵一、二自然段)。

师: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春天充满着生机。

生:春天可以放风筝。

生:春天到了,可以脱去厚厚的冬装,换上漂亮的春装……。

(点评一:从文学的角度,运用诵、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天来了的氛围。并且为后面的音乐欣赏作了情感铺垫,学生急切地想聆听春天的音乐。)。

二、品春:感受春天的意境1、以《春天来了》的片段音乐作为欣赏序曲,利用多媒体课件边听音乐边欣赏画面。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此段音乐的情绪及表现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此段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吗?

生:冰雪融化的情景。

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哼唱其中的主要旋律。

(师生用轻柔声演唱,还可用竖笛或口琴演奏)。

师:请同学们再一次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观看风景录相,复听)。

(点评二: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段,优美的音乐配上优美的画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从心灵深处感受到春之美,大自然之美。并采用欣赏与演唱、演奏相结合的方式,加深美的体验。)。

2、以“春”为主题进行活动交流。

师:你看到春天的景色了吗?请同学们画画春天的'画,背背春天的诗歌,唱唱春天的歌曲。

生:各自活动后展示、评价。

(点评三:音乐教育如果与其他艺术能相互连通,互相迁移,就能提高其综合艺术之审美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审美体验。此活动旨在加强音乐与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联系,通过画画、唱唱、诵诵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景及其并将它表现出来。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

3、欣赏《春晓》,听辨人声,学习图形谱。

生:鸟鸣声……。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一

1、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让学生领略感受春天雨后的一种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认识本课生字:晓、眠、闻;能说出诗歌大意;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能背诵。

3、启发儿童的想象,感受风吹花落的画面,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春之消息》。

先女生齐读,最后一句男女生齐读。

复习《迎春花》。

指名女生读,最后一句男女生齐读。

复习古诗:

1、《鸟鸣涧》

2、《寻胡隐君地》

3、《惠崇春江晓景》

4、《忆江南》

5、《村居》

6、《春游湖》

二、范读全诗

三、导读

结合教学:眠 睡眠 冬眠

闻 听到(下面是耳朵,在门里面听到)

四、自读,猜读,提问(哪些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五、开火车读

六、创设情境,体会诗的意境

描述:在这样的春天,(指图)你看到许多美的花儿,当夜晚来临,你这位诗人读书写诗累了,就睡了。好,请你伏下,双手合着放在头旁边。睡着睡着,你朦朦胧胧听到(注意听,头稍稍抬起)外面刮风了,呼呼的,一会儿春雨沙沙沙地下起来,听着,听着,你又睡着了。不知外面什么时候了,你听到小鸟的叫声,放录音(鸟鸣),(坐起)睁开眼一看,呵,天亮了,天晴了,小鸟欢快地叫起来了,你这位诗人心里高兴啦,哼出两句诗:

学生: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这时候,诗人你又想到什么?从昨夜的风雨声,你这位诗人又想到什么?

于是你又写了下面两句:

我请谁来做诗人,把你的写的第3、4两句诗念念。

指点:现在你们知道了吧,这首诗是先写早晨,天亮了春天早晨的美景,然后回想到夜里的风雨声,一场风雨后,花儿被打落的另一番景象。(放音乐,体会)

七、齐读

八、进一步从诗的语言体会的意境

提问:

2、你联系听到鸟啼叫的声音,多好听啊!哪个字告诉我是“听到”?(闻)“闻”是听到,所以下面是“耳”。

你再听听这春天早晨的叫声,是好几处同时有鸟鸣声,现在你能说“处处闻啼鸟”吗?

(到处,这儿、那儿,都可以听到鸟的啼叫)

指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兴奋、愉快)

指点:春天早晨多美啊,到处充满了生气。

3、诗人回想到夜里的风雨声,想到许多花儿,这两句该怎么读呢?

指点:写春天雨后的另一番景象,又是另一种美。

练习诵读。

九、指名读

男女声伴读、齐读。

十、巩固新课

1、扮演角色,表演诗歌:

(作睡眠状,鸟叫,醒来,柔眼)

读:春__________,

处__________。

(走到窗前,想想,回想起来了。)

读:夜__________,

花__________。

唱诗

2、解释诗大意:

小组准备。

表演(老师作奶奶,向奶奶讲述诗的大意)。

生:奶奶,今天我又学了一首古诗。

奶:叫什么题目?

生:《春晓》。

奶:你会背吗?背给我听听。

生背诵:

奶:什么意思呀,什么不觉“小”,大觉“大”的?

生:这首诗是说,春天的早晨睡得好,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晓”是日字旁的“晓”,到处可以听到鸟叫的声音,呗呗呗呗,这就是“春__________,处__________。”

奶:说了鸟儿叫,怎么又说了风呀雨呀?

生:是看到早晨的美景,想到昨夜的风吹雨打的声音,想到这一阵风雨,不知要吹落多少美丽的花儿,这就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奶:乖孩子,学得不错!

3、练习背诵:

复习生字,写字。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二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满意请采纳。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三

《春晓》一诗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赅,情真意切。

1、知识目标:

认识“古、诗”等生字,会写“古、声”等生字。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课文中两首古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1、识记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体会诗的意境,感悟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生字卡片、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你能说说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春天吗?(学生结合实际自由说)。

2、课件出示: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师适时解说)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

(播放停止)师: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3、理解题意。

4、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反复认读生字。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三、深入理解,体会意境。

1、(出示第一句古诗)指名读一读?

2、你有哪些字或词语不理解?(学生发言,全班探讨)。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

5、出示后三句古诗。

6、小组讨论,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7、自由读古诗,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8、配乐朗读,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情感。

9、全班背诵古诗。

四、拓展思维,积累运用。

1、春天这样美好,很多人曾经赞美过它!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己的想象,以《春晓》为题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四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1课时。

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一)导入、揭题、解题: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

“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教师范读古诗。

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

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

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2)重点体会:

眠:睡眠,睡觉。

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体会: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

(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

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

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注意节奏和重音: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随音乐朗诵古诗。

课后反思。

1、目标定位。

从教学效果来看,目标定位较准确,有可操作性,有明显的指向性,并且整节活动以目标为中心顺利开展,难易程度适中。

2、教具准备。

教具能为目标服务,简单易操作、易懂,利用率高。

3、活动流程。

活动以导入――学唱歌曲a段――合唱三部分进行。

利用幼儿诵读唐诗进行发声练习,即可以感受古诗意境,又可以起到开嗓的作用,学唱歌曲中,重难点突出,通过让幼儿观察小花摆放的位置不同,学习正确的诵读节奏。利用声势、语词的多次练习,掌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发现4/4拍的规律后,自然引向休止符的认知,请小朋友设计休止符号,发挥了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在掌握的不太好的地方,我有意用钢琴慢速的进行逐句学习,使幼儿唱的音更准确更清楚。第三环节是对唱歌内容的难度提升,需要配合演唱,仍然利用图谱解决了这个难题,幼儿学习不费力,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孩子,依预设、依情况随时调整活动细节,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唱歌曲,大胆表现,有所收获。

不足:

1、写在黑板上的目标表达不准确,造成听课人对活动的理解和看法有误差。

2、准备好的ppt古诗背景图考虑到时间的因素,没有展示,使得设计之初达到诗、歌、画三位统一的效果略显欠缺。

3、预设中还要对《春晓》的诗意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幼儿理解词意,感受意境,但在活动中被忽略了。

改进:

幼儿学唱歌曲时坐的时间有点长,可以再休息的间隙请幼儿听音乐舞动身体,一是起到休息嗓子的作用;二是让身体活动一下,劳逸结合,更有兴趣参与学习。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六

古诗《春晓》。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2、通过创编动作、音乐表演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画有古诗图片的景象一幅、国学音乐春晓。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2、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春天的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自述(提示语;这首古诗说了什么?)。

三、再次欣赏古诗,逐句理解古诗含义。

1、这首古诗的古诗的名字是什么?(春晓)。

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儿朗诵古诗,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春晓。

2、引导幼儿根据诗句大意创编动作。

3、师幼跟随音乐边做动作边朗诵。

五、幼儿有感情的诵读表演。

1、师幼共同表演。

2、分组表演。

活动延伸:幼儿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

孩子自己创编动作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形式让孩子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的带动幼儿气氛,孩子们的兴趣很高。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七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四、练习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笔是竖,不是竖弯钩。

夜:第四笔是竖,不是坚提。

3、指导书写。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板书设计。

《春晓》一课,描写作者早晨所感所闻,再回想昨夜的风雨落花,表达出作者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识记规律,先初读,再理解,后记忆。教学中,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同时注意加强课堂训练意识,培养学生写字和朗读能力。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八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育往往是“填鸭式”的教育,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塞到学生的大脑中,使学生的'欣赏过程变成了对教师知识经验的机械复制,剥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的思想像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毫无自主性和创新性,本来趣味横生的音乐欣赏课变成了毫无意思的政治理论课。

下面我们就以音乐欣赏课教案《春晓》为范例,对它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来了解一下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现代音乐欣赏课教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教案在座位编排上采用扇型小组式排列法,也许有些教师会对这一环节不屑一顾,还有些教师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过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甚至是在现在,有些音乐教师的课堂上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不顾学生的感受,不顾教学质量,完全凌驾于学生和课堂之上的现象。其实一切问题都源自“讲台”。一个三尺高的讲台,不仅让学生对教师又敬又怕,甚至觉得教师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走下讲台,尤其是在音乐课上。像教案《春晓》中的座位安排就非常得当。“一领众围”的座位安排使学生在心理上变的轻松自在,与教师的距离也拉近了。

这样的座位安排,更有利于教师成为学生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随时充当学生的“后勤部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研究资料,并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验证各种假设,体验作品。

有了好的座位编排,更要有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有了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欣赏课教学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更能让一节音乐欣赏课气氛昂然,博得满堂彩[2]。

春晓教学教案篇十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首诗就是《春晓》。(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眠:睡眠、睡觉。

闻:听到。

啼:叫。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读诗的语气和停顿。

2.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3.教师说诗意,学生念出诗句。

4.同桌互背古诗。

5.学生扮演诗人吟诵古诗。

小结: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们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时光,爱惜时间。

1.读课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春晓教学教案篇二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

2.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中景象的图片一幅,多媒体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古诗《清明》,请全体幼儿一起朗诵1-2遍。

(二)谈话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有没有记得《清明》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啊?(春天)。

2.对了,春天到了,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出去游玩的时候,发现春天带来的变化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2.地上和河里的花瓣是怎么来的呢?它怎么会落下来的啊?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一个晚上,下了一场雨,到了早晨的时候,树上的很多花瓣就飘落了下来。当时呢,就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他就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教师播放课件)。

(四)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1.小朋友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春晓)。

2.教师讲解诗的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3.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教师朗诵第一遍。

4.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五)幼儿学习朗诵。

1.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2.幼儿师范朗诵诗3-4遍(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朗诵等)。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644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