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间管理制度范文(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2 10:23:10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范文(13篇)
时间:2023-12-02 10:23:10     小编:琴心月

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总结的事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时间管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一

一、当堂上课教师是下课后课间安全责任人,下课后组织学生有序出入教室,不拥挤、不追赶,做好课间安全监护工作。

二、上下楼梯不抢先、不追赶、推拉,不滑扶手,不在楼梯上玩耍。

三、不扒、翻越阳台栏杆,不再阳台追逐、嬉戏,做危险性游戏。

四、不做危险性活动,不携带,不玩耍小刀、剪、钳、棒、弹弓等危险器具。

五、不在教室玩耍,不推拉桌凳,不乱动开关、插座、电灯,不损坏公物。

六、课间不准出校门。未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离开校园,更不能跟陌生人出走。

七、不拉楼梯墙壁上的电闸,以防触电发生意外。

八、不喝生水,不捡、买不卫生食品,不乱花零钱。

九、课间做有益的游戏,不做危险性游戏、活动。

十、课间不得打架、骂人。放学立即回家,不得在校园内外逗留、玩耍。

以上各条师生严格遵守,否则一切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二

1.严格执行外出活动前的申报制度,学校组织的春(秋)游社会实践、夏令营、外出参观等一些大型的素质教育活动,事先必须经学校校务会讨论通过,再向教育局有关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组织进行;观摩电影、公益劳动和社会上要求学生参加的各种演出等活动,组织者事先向校领导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2.组织者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对活动地点、交通工具、活动安全、活动管理、旅行社的服务和信誉等作严格的考察,认真安排,消除事故隐患,并制定周密的计划和安全措施,活动方案必须经校领导审阅签字。

3.每次活动都要落实一名校级领导亲自组织带队,带队领导外出前必须召开相关带队老师会议,做好分工,提出要求,明确带队教师的职责。

4.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告知学生在活动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增强学生遵纪守规和安全防范意识。

5.外出活动用车须选用区教育保障中心批准的车辆。活动前带队领导须对各车牌号码进行校对,保证车况良好。

6.学生外出活动,如遇突发情况,带队领导必须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同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便控制事态的扩展。

7.凡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学校领导及安全小组成员必须对活动全过程进行监控。

8.在活动中实行责任追究制,如遇安全事故,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三

住校生的教育管理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学校成立了住校生管理工作小组,由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和有关班主任组成,并由班级学生干部具体负责。学生住校,原则上是非zz村的学生,并由学生自愿,学生家长提出申请,经班主任工作批准方可住校。住校生开学时应按规定方可住宿。住校期间,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住校资格:有传染病、有偷盗行为、多次外出不归、经常不参加晚自习、个人卫生差、喝酒吸烟、不服从班级管理等。住校生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寝室安全守则》、《卫生守则》、《爱护公物守则》、《夜自习守则》。

1、住校生按生活教师指定的寝室住宿,不得自行调房或调换床位。

2、每寝室选寝室长一人和副寝室长一人,负责管理室内用具,安排并督促值日生搞好室内外卫生,督促同学按时作息。

3、起床前、午休、熄灯后不准高声喧哗,不准在走廊内玩球、嬉耍打闹等。

4、晚自修后,男女生不到对方寝室。

5、不在外住宿,不留他人住宿,在外住宿须由家长书面请假并办好销假手续。

6、不抽烟不喝酒。

7、室内用品按规定摆放。

8、注意防盗,及时锁门、关窗,贵重物品妥善保管。

9、注意防火,不点蜡烛,不擅自装卸电器或私拉电线,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杯、热得快等小电器。

10、有违规者,视情节和态度,予以批评处理。

1、室外的公共财物,保持内外设施的.完好。

2、因使用不当损坏门窗等公物,照价赔偿。故意损坏加倍赔偿并作书面检查。

3、节约用水用电。

4、不准在寝室内或走廊上玩球等。

5、室内外的墙面不得破坏、涂画。

1、住校生一律参加周一至周五的晨读和周一至周四的晚自习,由辅导教师检查点名。

2、指定位置就座学习,不擅自调换座位。

3、认真学习,不浪费时间。

4、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自学,应事先向班主任请假并经班主任同意签字,交辅导教师,无故不参加作旷课处理。

5、晚自习时间未经允许不准会客,请同学将学校规定告知亲友。

6、晚自习结束后立即回寝室,不逗留,及时关好门窗和灯。

7、搞好学习室卫生。

1、室内及包干区保持整洁,一天两扫,一周大扫,半月评一次文明寝室。

2、室内无异味。

3、生活用品、卫生工具放在指定的位置,垃圾要用袋装。

4、不准在寝室内吃饭。

5、包干区要求:。

(1)寝室无异臭、污垢,地面干燥。

(2)洗嗽池、水池要保持畅通,无堵塞。

(3)楼梯、走廊要潮拖,扶手无尘。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四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们越来越多,使得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有的托付祖辈照看,有的托付亲戚朋友代管,让这些孩子成了“留守学生”。

我校“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家庭的亲情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为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网络教育模式,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留守学生”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特制定“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关爱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心理咨询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办公室主任由甘仁伟同志兼任,心理咨询室设在法制副校长室,由张莹颖同志担任。

以法制副校长或政治老师上法制课,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通过开展青少年“法制课堂”、请退休老干部为学生讲革命传统故事,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以班级为载体,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等基础道德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尤其特别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

建立重点结对制度。实行“1+1”、“1+多”结对帮扶办法,校领导干部与留守学生结对,党员与留守学生结对,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加强辅导,实行跟踪教育,要求到结对子“留守学生”家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并做好每次的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同时在“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之间广泛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利用同辈群体在学生社会化中的重要功能,让“留守学生”融入到班级和团组织的大集体中来,使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每月对每位“留守学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联系一次(包括电话、书面),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

建立培训制度。针对“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低、家教素质比较差的状况,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家教培训班,与家长通信、电话联系、寄送资料或小报,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宣传,通报学生在校情况,从而提高家长及“留守学生”爷爷、奶奶的家教水平。

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

建立“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制度。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尽量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学校开通“留守学生专线”确保学生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建立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联系制度。每月找留守生谈话每人二至三次;科任教师每月找所教的留守学生谈话至少每人一次。学校定期召开留守生座谈会,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解决留守生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建立“留守生”在校学习期间突发事件处理制度。“留守生”在校学习期间,当发现其生病,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立即送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配备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偏爱”。设立“倾诉信箱”、“校长信箱”等。

学校建立了留守学生、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学校积极研究了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结对子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学校每期进行一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会议了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五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为了把课间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

一、下课铃声响后,同学们首先收拾好本节课用过的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需要的课本用品,对齐桌凳。

二、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健体益智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三、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人多时等会再走。

四、不得在走廊、走道、楼梯内打闹。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不得怪声喊叫。

五、课间活动时不准随意推打同学或突然使拌,不准搞恶作剧伤害同学。

六、 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七、严格禁止学生 攀爬教室窗台和教室内桌椅,不得攀爬栏杆等危险物。任何人不得从窗户往外扔任何东西。

八、严禁学生到升旗台、花坛内、食堂区域玩耍。学校健身器材处,学生活动须在老师带领下进行,没有老师带领,学生不得到此区域活动。

九、严禁学生触摸电器设备,不损坏消防设施、设备。

十、不得将有危险的刀具等带入学校。不向他人投掷危险物品,不在校园内拿棍棒等物品追逐同学,不准用笔、刀、棒、雨伞头等危险物刺、打同学,不玩火。

十一、课间不允许出校门,不许私自翻越围墙出校园。生病出校门须由父亲或母亲持有班主任 老师的出门证明,传达室才能开门放人。

十二、同学之间应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许打架骂人,做文明学生。相互之间要谦让、有礼貌。

十三、发现有校外野狗等小动物进入校园,切不可追打、玩耍,要远离小动物,防止被咬。

十四、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十五、值日校长、值日组长及值日教师 课间巡视校园学生活动情况时,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作好记载,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和扣分处理。

我校为确保学生 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制度 :

1、禁在教学楼楼梯、走道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反对开过分的玩笑,反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任何物品向上抛掷。禁止在窗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学生在教学楼楼上搞卫生擦玻璃时,严禁将身子探出窗外或站在窗旁危险处作业。课间严禁坐在窗台或走廊外侧台架上休息,也不得在窗口等危险地区推拉嘻闹,以防坠落。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六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每次下课前,我都会提醒孩子们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讲脏话、不追跑打闹、上下楼梯要靠右行等等!这句话几乎每个孩子都背熟了,但是,总是有几个孩子偶尔会忘记,因此,“家校配合”就是最好的办法,希望每一位家长能时常给自己的孩子说一说安全问题,接下来,谈谈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全问题及如何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问题

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了。——从安静到沸腾,再从沸腾到安静,这之间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走廊到处乱跑,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检查,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1斗独腿。学生斗独腿时,身体重心不稳,极易摔倒。无论是撞到别人身上,还是摔在硬质的廊道上都会造成伤害。若是群斗,危险更甚。2追赶。互相追逐已经司空见惯,但同学玩得兴高采烈,却不知道,追逐到哪里,危险也到哪。轻则在把同学撞个趔趄,重则会头破血流。

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我以为,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其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在狭窄的教学楼上斗独腿、追逐打闹显然是很不宜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到操场宽阔、安全的地方玩。考虑时间因素、需要继续上课的因素,最好不要做激烈的游戏。第三,要重视安全游戏的教学。学校游戏玩法的产生渠道主要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轻松、简单、安全的游戏。像拍巴掌游戏,石头剪子布游戏,猜谜游戏等(可在教室内玩象棋、五子棋、跳棋等)。校园游戏的品位离不开安全因素,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三、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在论及造成学生伤害,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时,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款指出: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显而易见,课间十分钟属于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学校对于学生具有危险性的行为,负有“管理”、“告诫”、“制止”的权力和责任。具体来说,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主要有:1安全教育责任;2安全告知责任;3安全告诫责任;4安全防范责任;5安全救护责任。跟通识安全责任一样,课间十分钟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最核心的内容应当在于安全防范。在安全问题上,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做到防微杜渐,而不是亡羊补牢,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明的。

《学生伤害处理办法》第十条的第二款,印证了安全防范在学校免责问题上的意义: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有这样一件事情:某校三年级的几名学生在课间玩“丁丁冒冒”(谐音)的游戏。班主任老师察觉了其中的危险性,及时找这几名学生谈话,不许再玩这样的游戏。可是第二天,这几名同学忍不住有玩了起来。结果,其中一名学生在跑动时摔在了连廊旁的护墙上,额头上缝了十几针。这件事由于这位老师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的告诫谈话使得该校得以免责。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无论怎么说,终归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明确事故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各自的义务。要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创建安全校园,人人有责。

四、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策略

1、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班主任就是一班之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理之所必然。班主任老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班主任还要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要注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把课间安全与优秀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安检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

3、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无数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明显地左右人们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曲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震撼,更激发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珍惜生命,关爱声命。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难度大,范围广,内容多,实施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把安全教育时常挂嘴边,让每一位孩子形成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好,确保每一位孩子生命的安全。

课间是学生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值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为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订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政教处要利用板报、橱窗展板、广播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该节课的科任教师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 小学低年级严格实行科任教师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本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课间纪律,直至下节课的老师到达教室。

4.值日学生、值日领导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并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政教处按学校“文明班”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周教师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 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三列纵队,快速下楼。班主任和搭班教师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6、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由班主任合同政教处处理。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七

为了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学生用餐管理制度。

一、就餐必须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就餐地点进行用餐。

二、用餐时间有序进入食堂。打饭菜自觉排队,不得插队或以大欺小。

三、用餐时不准高声喧哗、起哄、敲桌碗等。提倡文明用餐,不争、不抢、不跑,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吃生、冷或不卫生的食品。

五、饭菜提倡“少打多添”,不挑食、不浪费,养成良好的节俭习惯。

六、讲究卫生,不随地吐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剩菜、剩饭。剩菜剩饭必须倒在指定的桶内。

七、爱护公物,自觉保护食堂的一切设施,不在餐桌椅上刻划;使用食堂的瓢盆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要爱护餐具,用餐结束后到指定的.地方小心轻放,不可故意损坏或人为地使餐具变形。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八

大课间活动中,为保证学生安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特制订如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教师

1、加强责任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场地器材,运动服装,认真检查,充分估计到容易发生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场地器材如有损坏必须及时修理。

2、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教育学生要按照教师布置内容,有组织有秩序地活动,不能各行其事。

3、培养骨干,使他们预先了解教学内容,动作要领,保护方法。在上课时、协助教师维持好课堂纪律,在分组练习时负责安全保护工作。

4、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如不慎跌倒,在倒地前的瞬间降低重心,勿使后脑着地;由高处跳下时先屈膝,前脚掌先触地,减少震动。

5、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重视安全工作,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经常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竞赛中制止粗野的犯规动作,发扬“宁失一球,不伤战友”的优良作风。

6、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有关活动的注意点,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7、讲清各种器材的使用规则,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操作所引起的危险与不良后果等。

8、建立伤害事故登记制度。对发生的伤害事故及时登记,认真分析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目的是为了不再发生类似事故。

9、教师要及时对体育器材、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总务处或主管领导。

二、学生

1、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对个别操作要领不清的可以向教师发问。

2、学生的有关体育项目必须在与该体育活动相对后的场地内进行,不得在不宜进行该项活动的.地方进行该项活动。

3、学生在观摩体育活动时,必须做到文明、有序,不得超越规定范围观看,不得进行不文明的行为。

4、学生打算进行一项非规定进行的体育项目时,必须征得有关教师的同意方能进行,需要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向主管器材的教师提出借用要求,同意后方可使用,用后立即归还。

5、对于不按教师要求和学校规定,擅自进行某项体育活动,造成后果的,学生自负责任。

6、活动中出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教师报告。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特做如下要求:

1、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体育老师一人整队,其余体育老师分级部检查、监督学生做操情况。学校带班领导每天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汇总,每缺一人扣0.2分,上操质量不好每班级扣一分。纳入班级“六化”管理考评。

2、 上(下)午第二节上课教师按点下课,不得拖堂。课后,各班级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准时参加体育活动,要做到快、静、齐,做操、跑步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

3、各班体育委员和班长要认真组织学生整队,有秩序的参加上操。跑操过程中前后左右要看齐,特别是在拐弯处,要做到左右看齐;口号声音要响亮;身体不适者要提前请假,不能中途退场。

4 、八年级学生进场和退场必须要站队。

5 、不能参加上操的同学,班主任要严格管理,在教室等候,不能乱跑。

6、人数规定:七年级每班52人

八年级每班53人

九年级六班37人,十班40人,其他班45人

7、每次跑操都做记录(七年级孙红老师检查,牛凡金检查八年级,张永信检查九年级)交带班领导。

学校对班主任及其班级落实此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与教师、班级奖惩挂钩。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九

根据省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为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细落小落实,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进一步加强疫情溯源和精准防控,提高校园各门岗、卡点通行效率,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决定,学校自20xx年4月8日起,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严格实施核验健康码进出校园及校内防控卡点,具体通知如下:

一、因防疫工作需要或其它确需出行的教职工(含聘用人员),须出示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具的相关证明或学校人事部出具的复工证明,通过微信扫描防控卡点的场所专用二维码并出示健康码通行凭证,同时配合执勤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门和通过校区之间卡点。

二、因防疫或复工复产需要及其它确需出行的居住在校内的教职工家属、居民及校内租住户,须出示由所在社区开具的出行证明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门和通过校区之间卡点。

三、在校内承担后勤保障等工作任务的外来务工人员,须出示由校内对口管理单位开具的复工证明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门和通过校区之间卡点。

四、因防疫或复工复产需要出行的驻校外单位职工,须出示本人所在单位开具的复工证明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门和通过校区之间卡点。

五、为学校运送防疫、生活、科研及其它必要物资的送货人员及车辆,须出示由采购单位开具的证明或送货单以及本人的'“健康码”,经执勤人员核验并测量体温登记后方可出入校门和通过校区之间卡点。

六、出入校园的车辆,仍应严格执行之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人员和车辆流动管理的通知》要求,由指定校门出入。

师生员工和校内居民非必要尽量不出门,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团购的食品和快递频次,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领取外购物品时注意做好戴口罩等自我防护。

确需出行的师生员工和居民,必须按要求出具相关通行证明,主动扫码或出示“健康码”;出行时要严格遵循出行路线,不得在规定出行地点以外的地方逗留。

学校各门岗、卡点执勤人员要严格落实身份必问、信息必录、体温必测、口罩必戴的要求,若发现持黄码、红码的人员,应迅速核实情况并现场管控,同时报告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对不配合管控的,将报告公安处置。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十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每次下课前,我都会提醒孩子们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游戏、不讲脏话、不追跑打闹、上下楼梯要靠右行等等!这句话几乎每个孩子都背熟了,但是,总是有几个孩子偶尔会忘记,因此,“家校配合”就是最好的办法,希望每一位家长能时常给自己的孩子说一说安全问题,接下来,谈谈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全问题及如何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了。——从安静到沸腾,再从沸腾到安静,这之间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走廊到处乱跑,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检查,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1斗独腿。学生斗独腿时,身体重心不稳,极易摔倒。无论是撞到别人身上,还是摔在硬质的廊道上都会造成伤害。若是群斗,危险更甚。2追赶。互相追逐已经司空见惯,但同学玩得兴高采烈,却不知道,追逐到哪里,危险也到哪。轻则在把同学撞个趔趄,重则会头破血流。

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我以为,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其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在狭窄的教学楼上斗独腿、追逐打闹显然是很不宜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到操场宽阔、安全的地方玩。考虑时间因素、需要继续上课的因素,最好不要做激烈的游戏。第三,要重视安全游戏的教学。学校游戏玩法的产生渠道主要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轻松、简单、安全的游戏。像拍巴掌游戏,石头剪子布游戏,猜谜游戏等(可在教室内玩象棋、五子棋、跳棋等)。校园游戏的品位离不开安全因素,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三、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在论及造成学生伤害,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时,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款指出: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显而易见,课间十分钟属于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学校对于学生具有危险性的行为,负有“管理”、“告诫”、“制止”的权力和责任。具体来说,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主要有:1安全教育责任;2安全告知责任;3安全告诫责任;4安全防范责任;5安全救护责任。跟通识安全责任一样,课间十分钟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最核心的内容应当在于安全防范。在安全问题上,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做到防微杜渐,而不是亡羊补牢,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明的。

《学生伤害处理办法》第十条的第二款,印证了安全防范在学校免责问题上的意义: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有这样一件事情:某校三年级的几名学生在课间玩“丁丁冒冒”(谐音)的游戏。班主任老师察觉了其中的危险性,及时找这几名学生谈话,不许再玩这样的游戏。可是第二天,这几名同学忍不住有玩了起来。结果,其中一名学生在跑动时摔在了连廊旁的护墙上,额头上缝了十几针。这件事由于这位老师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的告诫谈话使得该校得以免责。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无论怎么说,终归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明确事故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各自的义务。要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创建安全校园,人人有责。

1、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班主任就是一班之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理之所必然。班主任老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班主任还要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要注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把课间安全与优秀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安检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

3、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无数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明显地左右人们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曲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这句话给我很大的震撼,更激发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珍惜生命,关爱声命。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难度大,范围广,内容多,实施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齐心协力”把安全教育时常挂嘴边,让每一位孩子形成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好,确保每一位孩子生命的安全。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十一

1、学校集会、大课间活动应由学校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保证集会、活动的纪律和秩序。

2、学校集会、大课间活动应以班为单位,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要有教师负责疏散管理。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事故的'发生。

3、学校集会、大课间活动应以班为单位,指定安排座位或站队。由班主任负责,防止学生乱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校领导及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对集会、大课间活动活动实行全过程监控,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十二

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了。——从安静到沸腾,再从沸腾到安静,这之间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在走廊到处乱跑,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对此,学校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遵守秩序,杜绝拥挤,另一方面也可以规定各班的专用楼道,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此外,课间增派楼道值岗教师,墙壁上布置如“上下楼道,切勿拥挤”的问馨提示等,也是很不错的办法。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检查,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1斗独腿。学生斗独腿时,身体重心不稳,极易摔倒。无论是撞到别人身上,还是摔在硬质的廊道上都会造成伤害。若是群斗,危险更甚。2追赶。互相追逐已经司空见惯,但同学玩得兴高采烈,却不知道,追逐到哪里,危险也到哪。轻则在把同学撞个趔趄,重则会头破血流。

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我以为,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其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在狭窄的教学楼上斗独腿、追逐打闹显然是很不宜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到操场宽阔、安全的地方玩。考虑时间因素、需要继续上课的因素,最好不要做激烈的游戏。第三,要重视安全游戏的教学。学校游戏玩法的产生渠道主要在体育课上。体育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轻松、简单、安全的游戏。像拍巴掌游戏,石头剪子布游戏,猜谜游戏等(可在教室内玩象棋、五子棋、跳棋等)。校园游戏的品位离不开安全因素,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

三、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

在论及造成学生伤害,学校依法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时,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款指出: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显而易见,课间十分钟属于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学校对于学生具有危险性的行为,负有“管理”、“告诫”、“制止”的权力和责任。具体来说,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主要有:1安全教育责任;2安全告知责任;3安全告诫责任;4安全防范责任;5安全救护责任。跟通识安全责任一样,课间十分钟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最核心的内容应当在于安全防范。在安全问题上,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做到防微杜渐,而不是亡羊补牢,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明的。

《学生伤害处理办法》第十条的第二款,印证了安全防范在学校免责问题上的意义: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有这样一件事情:某校三年级的几名学生在课间玩“丁丁冒冒”(谐音)的游戏。班主任老师察觉了其中的危险性,及时找这几名学生谈话,不许再玩这样的游戏。可是第二天,这几名同学忍不住有玩了起来。结果,其中一名学生在跑动时摔在了连廊旁的护墙上,额头上缝了十几针。这件事由于这位老师强烈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时的告诫谈话使得该校得以免责。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无论怎么说,终归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明确事故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各自的义务。要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山;创建安全校园,人人有责。

1、加强班主任对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班主任就是一班之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在班主任身上是理之所必然。班主任老师要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培养学生助手,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班主任还要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要注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把课间安全与优秀班级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红领巾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又由于课间安全与文明班级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采用安检小组轮岗制,还可以渐次培养更多的有较高素质的“安全少年”。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是学生安全自治管理的一种模式,是班主任“安管”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必要延伸。

3、课间播放优雅的音乐。无数的事实证明,音乐可以明显地左右人们的行为,课间十分钟播放优雅的中外经典曲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篇十三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二、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三、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四、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五、学生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走道、楼梯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拦,以免发生事故;在校园内,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

六、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

七、老师在楼道、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八、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日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九、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十、不准在男女厕所内外逗留,防止拥挤、推搡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一、不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珠”等不卫生游戏。

十二、不得随地吐痰、倒水、丢纸屑、果皮等,看到地上有垃圾应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

十三、不进花圃内,不攀折树木、摇树和践踏花草、折损花木。

十四、值日领导、值班教师课间巡视校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并作扣分处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69831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