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教学设计(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3 06:50:17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实用14篇)
时间:2023-12-03 06:50:17     小编:BW笔侠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炼出关键信息,避免陷入琐碎和泛泛的描述。范文中的总结内容经过作者精心编排和整理,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一

自读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延伸目标:启示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具体自读过程:

一、说“梅”。

问:“梅”在你的思想中是以怎样的形象存在的?或,梅在你的观念里代表何种精神?(引导学生想想说说——不畏艰险、与众不同、坚强、忠贞、美丽等。)。

二、观“梅”。

投影显示以下文字资料以及各种各样的梅图,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梅”审美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投影资料]:(略)。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抓住关键词,如:斜斜、横斜、疏影等,想象梅树的形态;然后通过欣赏名家梅图,体会“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曲、欹、疏。)。

三、读《病梅馆记》,在解决字、词、句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几题。

1、作者对符合传统审美观的“梅“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联系时代背景,再领悟本文“托梅言志‘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备课资料略)。

四、扩张阅读:

材料一:(略)。

[阅读提示]:以上各诗中,作者各自寄寓“梅”怎样的精神?

(参考解说略)。

材料二:[略]。

[阅读提示]: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和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相似之处吗?(参考解说略)。

案例评析:在这个理解过程中,教师首先能充分给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想、去观察、去分析、去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探究意识,并且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创新思维的机会,引导他们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很好的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嘛,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文人画士这独特偏嗜的隐衷明白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培养横斜的侧枝,删掉繁密的,杀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阻抑它的生机,这样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者病残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的酷烈,竟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残的,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他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甘心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唉!怎样才能使我有很多空暇的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贮存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

二、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

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

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

三、设疑导读(提出思考题)。

1、梅的病态表现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

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

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

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

七、研讨问题。

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八、收束全课。

板书设计(一)。

品梅的标准:曲、欹、疏。

病梅的根源病梅的手段:斫、删、锄摧残人才。

严重的后果:梅皆病。

行动:购盆、辟馆。

疗梅的决心办法:纵、顺、毁、解…拯救人才。

愿望:穷其一生。

板书设计(二)。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

[4]。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三

目的:说明教材的特点和教学中采用的方法,说明教学中对学法的指导和教学实施步骤。

重点:说明教材特点及其教学实施方法。

一、关于教材。

《病梅馆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外自读课。作者龚自珍。由于作者是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因此本文将浅显易懂的“易”和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难”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课外自读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不利的.一面。所以,如何把握教学中的“度”就成了教学这篇自读课面对高一学生、落实教学大纲的关键之所在。

从《病梅馆记》在课本中的排列位置来看,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在承担巩固该单元文言文学习方法这一任务的同时,根据该单元的“知识和训练”要求,还应该承担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并适当熟悉一些文言虚词的任务,同时,根据本文的写作特点,还应该学习古人“托物言志”的为文之道,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以及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鉴于上述我对教材的认识,备课时,又考虑到一般学校化解高考大纲和会考大纲的具体要求,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二)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三)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条之中,理解四个文言虚词和四个文言实词是疏通课文文句的关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托物言志”特点是领会文章主题思想和表达特色的关键,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作为课外自读课,本文的难点不很突出。相对来讲,教案中列出的九个句子是理解词语、疏通文句的难点,设问中的6、7两问是理解内容、体会写作特点的难点。但是由于它们是局部问题且较容易突破,所以教案中没有将它们列为教学难点,而教学过程却把它们当作难点来处理。

二、关于教法。

教学中为突出重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强调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这节课我先后设计运用了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两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

二是重视导。教自读课,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是关键。教师既不能“主”而不“导”,又不能“导”而不“主”,要恰当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地指导、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课堂上导入新课,我主要采用营造氛围引入课文的方法,突出了“导”;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我主要采用“问”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中说,在“说”中体悟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突出了“引”;释译、理解课文我主要采用师生双方设疑问答,启发谈话式的平等讨论方法,既“引”又“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是启发式。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从长期教学实践中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四

2.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和写法。

3.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比喻意义和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由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作品。

龚自珍(1792~1841),字i人,号定q,清代仁和(现浙江杭州市)人。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南归后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当清代“乾嘉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1微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为保守派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展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归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出一些消极退隐的思想。他的诗词表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q全集》里。

三..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四.认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为美明诏()大号斫()直遏()其生气甘受诟()厉多暇()日鬻()梅。

五.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而:于是;烈:厉害。

(二)分析课文。

1.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从梅的产地起笔,引出本文论述的对象,即“梅”。

2.文人画士品梅的标准是什么?

答:以梅之“曲”之“欹”之“疏”为美。

3.文中的“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本来含义是什么?

答:“梅”指人才(病梅:即委曲、奸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直”梅即正直的人才,“正”梅即有骨气的人才,“密”梅即有生气的`人才);“文人画士”指反动的统治者;“鬻梅者”指培养人才的人。

4.文人画士及其帮凶“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

答:“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文人画士的罪恶行经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答:“江浙之梅皆病”。

6.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最后一句满怀义愤的议论,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罪行。

五.分析讲解第二三段。

(一)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复,全: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

5.安得使予动暇日安:怎么;得:能;暇:空闲。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

(二)联系背景,体会第二段中语句的含义。

1.“泣之三日”

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苦,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切同情。

2.“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杀,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幼发展。

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就是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4.作者写自己疗梅与反动的文人画士的病梅形成对比,试说说这一对比的好处。(讨论)。

5.“呜呼……”最后一段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一是叹病梅之多;二是叹个人能力之有限;三是叹时光匆匆。但还是最充分地表现出了“疗梅”到底的战斗意志。

六.本文的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的写法。

巧妙地以“物”喻人,以“物事”喻时事,含蓄而讽刺深刻。

2.用词准确、形象。

一是反义词对照使用,使之与对比法切合;二是动词与宾语相对应。

补充练习。

1.选出下列词语活用相同的语句()()。

a以绳天下之梅b以夭梅病梅为业。

c既泣之三日d乃誓疗之。

e必复之全之f穷予生之光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斫其直,养其旁条。

d以其智力为也以五年为期。

3.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

a文人和画家(造成)的灾祸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b所谓文人画士所遭受。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五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姜华忠。

课型:常州市语文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优课。

上课时间、地点及班级:/9/21上午第4节,省前中高一(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投影课题及作者。(配音,配病梅插图)。

投影教学目标(配梅花插图)。

能联系有关背景材料研读课文,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

能具体分析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能掌握文中“绳、夭、病、复、全”等实词和“以”、“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具体分析课文。

1、学生个别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本文的主旨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检测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并完成思考练习一、二。(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移动响应,文本响应,配梅花插图)。

3、简介作者。龚自珍,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散文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直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都是做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有功焉。”(配作者及梅花插图)。

4、写作背景简介。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配梅花插图,利用触摸区响应并闪烁图标“八股文”和“文字狱”各三次)。

(1)八股文: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每篇有部分组成。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许为圣贤立言,讲四书五经所讲过的道理,如有所阐发也不能越出程朱理学的范围。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对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危害很大。

(2)文字狱:旧时统治者往往故意从文人的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叫“文字狱”。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大兴文字狱,刑罚残酷,株连众多。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5、具体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下面展开讨论并完成表格内的有关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充分利用触摸区响应)。

表层意。

言外意(比喻义)。

(人才)。

病梅。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

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听全文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六

作品以梅比喻人,托物议政,曲折地表达作者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和束缚的不满,反映了作者要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和渴望挖掘人才,治疗病态社会的愿望。在作者看来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生长发展规律,如果人为地去控制其发展,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应该以此太反思一下,我们将每个学生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和教育,而不注重因材施教,这就导致我们的学生仿佛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制作出来,而压制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这样一来无论对学生自身,还是国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七

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代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代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代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花。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代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这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横斜、疏朗、弯曲,又不是愚蠢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人把代人画士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横斜的侧枝,删掉繁密的(枝干),杀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代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为它们流了三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代人画士,甘心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八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

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听全文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3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九

重点:

1、了解作者的寓意。

2、托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古代咏物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通过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今天要学习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三、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

1、梅。

为何托梅?

“皆产梅”——充斥着作者的眼界——人才济济。

“文人画士”之爱—————————选用人才。

古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来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托梅”,会写些什么?

本文真是“托梅”吗?

“病”得怎么样?——曲、敧、疏。

怎样“病”的?——斫、养、删、夭、锄、遏。

齐读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则无态”

采用什么手法?(对比)。

表现了什么?(评选人才的标准)。

2、“斫其正……皆病”

此处表现什么?(摧残人才的行径)。

四、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志向。

2、想法、主张。

作者言何志?

救梅(疗梅)。

怎么疗?齐读2、3段。

1、购(准备)。

2、纵、顺、毁、埋、解、复、全(方法)。

3、辟馆(场地)。

4、多、多、广、穷(决心、愿望)。

如何理解疗梅的方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本文一字一句关情,哪些地方表现了什么感情?

1、两个感叹号。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满腔愤怒。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甘受诟厉(无怨无悔)。

六、再次朗读全文,感知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强烈的愤怒。

七、作业 。

八、板书:

一、托   物                       言   志。

病梅(摧残)                  疗(解放、自由)。

二、字句关情。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十

(遭摧残、压抑的人才)。

文人画士。

(封建统治者)。

品梅标准:(曲、欹、疏)。

(选拔人才标准:奴才、庸才、

歪才)。

摧残梅的手段:(绳、夭、病、斫、删、锄、养、遏)。

(束缚人才思想、屠杀正直之士、

豢养奸邪小人、扼杀新生力量)。

摧残梅的后果:(皆病、祸烈)。

(大批人才遭残酷屠杀)。

疗梅的措施:(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

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

疗梅的愿望:(誓、必、

甘、穷)。

(表达了拯救人才的强烈愿望、

与准备迎接斗争的坚定信心)。

6、分析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解除人才束缚、恢复人才生机、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愿望,这种思想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它的主旨其实可以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话来概括。然而作者以慨叹作结,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这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那么作者为什么会以慨叹作结呢?作者所追求的只是个性解放,所依靠的力量只是他个人的力量,这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另外,从《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天公”即清朝最高统治者皇帝身上,这就决定了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是不可能得到实现的。这体现了作者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作者为改革沉闷的政治局面所体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所在。

听全文配乐朗诵,进一步体会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十一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建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在预习中完成文字的疏通;自行查找资料,完成课后习题。

课型设计:赏读课。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背景介绍(以故事引出历史背景)。

二、 诵读指导。

1、教师范读(配古筝曲)。

2、理论指导(引姚鼐语)。

3、学生齐读(伴随音乐)。

三、设疑导读(提出 思考题)。

1、梅的病态表现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3、作者疗梅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

四、梳理思路(绘制文章脉络图)。

五、领悟情感(一腔悲愤寄梅中)。

六、比较阅读(一诗一文)。

七、研讨问题。

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八、收束全课。

板书设计 (一)。

品梅的标准:曲、欹、疏。

病梅的根源     病梅的手段:斫、删、锄      摧残人才。

严重的后果: 梅  皆  病。

行动:购 盆、辟  馆。

疗梅的决心      办法:纵、顺、毁、解…      拯救人才。

愿望:穷 其 一    生。

板书设计 (二)。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疗梅(救治)。

引出新课。

介绍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配乐——古筝名曲《梅花三弄》)。

强调读音、释义:欹、鬻、斫、垢。

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默读)。

引姚鼐语“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

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朗读水平与语文能力成正比)。

四 分析课文。

有了诵读基础,我们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这篇小文不足三百字,寓意深刻、写法独特。要把握文章的要点,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屏幕上打出思考题)。

梅的病态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参考答案:曲、欹、疏,象征对人格的扭曲。)。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这又象征了什么?

(斫、删、锄,象征对人才的压迫摧残)。

3  疗梅 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

a、先有行动:购梅、辟馆;

b、具体办法:纵、顺、埋、解、复、全。

(困难与苦衷:来自文人画士的垢厉,暇日与闲田不多,身单力薄)。

c、态度愿望:不怕打击,置垢厉与度外;穷其后半生,将疗梅事业进行到底。 其勇气、其魄力、其意志,令人钦佩、令人敬慕。

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与痛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

理清思路(板书——略)。

体味情感(——无限同情,满腔悲愤。引导学生从课文找出表达悲愤情感 的语句)。

1、“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其实是为人才惨遭摧残而痛心疾首“夭其稚枝、遏其生气”如泣如诉何其悲凉,激起读者的共鸣。

2、皆产梅”与“梅皆病”遥相呼应,写出病梅之广、数量之多、语气之沉痛。“文人化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更是义愤添胸;一声“呜呼”更是令人荡气回肠。要拯救饱受压抑摧残的天下英才,岂是一人一时能做得到。尤其让作者忧心忡忡的是,病态人格普遍存在,人们没有感到这有什么不正常,无人提出疑义,这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沉默,这也正是时代的悲剧。作者怎能不悲、不叹、不恨、不愤?这真是一腔悲愤寄梅中。(屏幕上打出大字)。

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比较阅读。

盆   松。

一样金色的种子,

一样绿色的生命,

恨不能成梁化栋,

却作这点缀的盆景。

成才也不能,

成灰也不能,

空有萧萧岭上情,

谁知我心中的不平?

参考答案,同:都反映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异:《病梅馆记》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比喻贴切,形象鲜明,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旨。《盆松》是一首咏物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直抒胸臆。

小练习:以梅喻己,体味梅的痛苦以及愤愤不平的情感,并用语言将之表述出来。

九、讨论问题。

我们再试着把思维向前推进一步,讨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 题: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激活思维,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谈)。

讨论中有可能谈到的问题:教育制度、考试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挫折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弊端等。(环境宽松,学有所用,允许人才流动;高考制度改革,面向所有人;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中的跑官卖官,毕竟是少数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法制制度的健全,这些问题逐步可以得到解决……)。

十、教师小结。

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它不再用笨重的模子铸出呆板的陶佣,不再用残忍的棕绳,绑出扭曲的病梅,它呼唤色彩、鼓舞个性,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没有人就没有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能用人才者无敌与天下!

还记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诗歌打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中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呼唤和拯救人才的呐喊,如同冲天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响彻历史的长空,震撼人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课已进入尾声,让我们在《一翦梅》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屏幕出现画面,优美的音乐响起。在渐弱的音乐中……)。

正如歌曲中所言:

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冷冷冰雪不能沉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龚自珍的年代已成为历史,

今天云开日出,光芒万丈,清风雨露,万木峥嵘。

爱我们所爱的事业,

无怨无悔我们的青春,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潇洒开心、健康成长!

课件一,课文题目(病树画面)。

课加二,课文内容。

课件三,四个生字。

课件四,引姚鼐语。

课件五,思考题目。

课件六,板书思路。

课件七,一行大字(一腔悲愤寄梅中)。

课件八,《盆松》小诗。

课件九,《己亥杂诗》。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十二

2、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

二、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样?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什么?

五、齐读第三段,写什么?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小结全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现对人才遭遇的不满。2、都表达改革现实的愿望。

异:1、前者托物言志,侧重对人才的挽救。

2、主,侧重对人才的任用。

八、板书。

龚自珍。

梅——病——祸——疗——决心。

比较鉴赏。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十三

重点:

1、了解作者的寓意。

2、托物言志手法的使用。

3、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代咏物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通过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今天要学习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片托物言志的好文章。

二、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三、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

1、梅。

为何托梅?

“皆产梅”――充斥着作者的眼界――人才济济。

“文人画士”之爱―――――――――选用人才。

古来以青松、翠竹、白梅、黄菊喻志士仁人,以它们的苍劲、坚韧、俊俏、雅洁来喻人的品格。

思考:如果你“托梅”,会写些什么?

本文真是“托梅”吗?

“病”得怎么样?――曲、、疏。

怎样“病”的?――斫、养、删、夭、锄、遏。

齐读第一段,背:

1、“梅以曲……密则无态”

采用什么手法?(对比)。

表现了什么?(评选人才的标准)。

2、“斫其正……皆病”

此处表现什么?(摧残人才的行径)。

四、言志的志,作何理解?

1、志向。

2、想法、主张。

作者言何志?

救梅(疗梅)。

怎么疗?齐读2、3段。

1、购(准备)。

2、纵、顺、毁、埋、解、复、全(方法)。

3、辟馆(场地)。

4、多、多、广、穷(决心、愿望)。

如何理解疗梅的方法。

解放人才,追求自由。

五、文章是感情的产物,本文一字一句关情,哪些地方表现了什么感情?

1、两个感叹号。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统治者扼杀人才的满腔愤怒。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挽救人才的誓言。

2、泣之三日(痛心疾首)。

3、甘受诟厉(无怨无悔)。

六、再次朗读全文,感知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和强烈的愤怒。

七、作业。

八、板书:

托物言志。

病梅(摧残)疗(解放、自由)。

病梅馆记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学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四、诵读。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课后如有兴趣,可就松树或菊花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练笔文章。(cai显示画面)。

八、朗诵课文(cai)。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0462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