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和参与。编写教案时要注意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确保教学效果的评估。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一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1.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时。
一.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
1.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女奚不曰女通汝。
知者不惑知通智。
2.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
3.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一词多义。
道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之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以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
何以文为(介词,用)。
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
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二.文的体现(7.38)。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三.质的体现。
1.7.6。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2.15.18。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3.15.9。
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质的体现。
1.6.11。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2.7.16。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3.14.28。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4.6.23。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第四课时。
一.君子的风貌有文有质,那小人是怎么样的呢?
小人会贪生怕死来损害仁道,追求个人利益。一个人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7.15)。
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好像孔子在开口骂人,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这“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骂人,意思只是说“一个人”或“这个人”,再白话一点就是“这个家伙”的意思。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没有学识的、很糟糕的这种人。如我们给人写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谦虚一点,自称鄙人,但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实际上该写作“鄙人”,而且这两个字,还要写小一点,放在旁边,以表示谦虚,自己是鄙夫。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物,他所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的大事呢?他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一个大臣,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孔子在这里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温和严肃。
文庄重安详。
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
君子之风见利思义。
安贫乐道。
质乐天知命。
乐水乐山。
心胸开阔。
意志坚毅。
求生害仁。
耻恶衣恶食。
小人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掌握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2、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理请文章的思路;合作探究,品析重点语句,理解故事,把握主题。
2.课外搜集有关的索桥的资料及故事,与同学交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中作者所赞美的为百姓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让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悟、净化。
重点:
1.文章的结构提纲。
2.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难点: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的录音,让学生心灵受到一次洗礼,进而导入新课学习。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无数人都在默默奉献着,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索桥的故事》一文背后也蕴藏着爱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来感受古人的情怀。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字词。
2、作者。
3、文章脉络(逐段理清)。
(1)介绍索桥的桥身、桥面、栏杆、桥墩。
(2)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鱼嘴”引起作者思考。
(4)讲述索桥的故事。
(5)走下索桥的感受。
(6)点明主旨。
4、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的问题:
(1)为什么写“鱼嘴”?(交代其作用,引出都江堰)。
(2)为什么写都江堰?(索桥造福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3)为什么写乡下人挑着挑子在桥上过?(表明索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4)如何理解“两千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解决,对学生没有提出的,但又要教给学生的,师要提出让学生合作解决。
1、作者围绕索桥写了许多故事?你能找出来吗?这些故事又能说明什么?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勤劳勇敢、造福百姓的精神)。
何公何母的故事(敢于创新、默默奉献精神)。
丹柯挖心的故事(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故事是感人的,故事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索桥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课下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索桥的故事呢?(同学间交流搜集的故事)。
3、这些故事不但给我们给极强的震撼,同时也给作者以深深的感受,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明确:“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可是三百多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们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进,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
四、交流探究:
文章结尾的含义?
(得到比故事更美好的东西,即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
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_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第二课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_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四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点击光盘,欣赏视频)。
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
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
枝条叶子石榴花。
露出剥开红白相间。
嫩绿绿黄色。
火红。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
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
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
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
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
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
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3.石榴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自备本,听好电脑老师报的词语,开始默写。(出示电脑光盘,进行听写)。
2.开始校对。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换词训练:驰名中外声名远扬闻名中外。
3.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词语)。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
(春夏季节,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开出了石榴花。)。
2.这一节描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颜色、花的形态)。
3.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课件: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2)这里有一个词:挂。我换一个词,开,可以吗?为什么?
(开,是可以的。但挂更形象,更生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啊,这一树繁花充满了成长的快乐,真是热闹。热闹过后,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
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石榴的果实?用笔把你的发现画一画。
2.颜色变化。
学生说过,教师点拨:课文是怎样把这些表示果实颜色的词连接起来的呢?你注意到了吗?
(先是逐渐最后)。
老师把逐渐一词换成接着,可不可以?(逐渐体现了颜色的动态变化)。
同学们对颜色变化把握得很好。
3.形态变化。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他们笑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有的(跟读)(点击光盘,欣赏石榴成熟后的姿态)。
大家都看到,石榴成熟后都从树叶之间露出来了。课文中是用的哪一句话来形容?读一读。
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是啊,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他是满怀着深情来写这些石榴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可以联系前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这可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本领啊!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怀着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关注点: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
点击光盘,让学生感性认识石榴。
三、回顾全文。
对,是石榴的生长顺序。老师这儿也有一道表示顺序的题,看一看,谁能按顺序重新排列?(点击光盘,玩神奇小果树)。
2.如果现在你手中有一个水果,你准备从这篇文章里学些什么方法来描述它呢?
3.一篇文章,让你们收获了写文的方法。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吴敬梓的生平与《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主题、艺术成就。
2、学习《儒林外史--匡超人》的客观、真实的间接讽刺的笔法。
3、学习《儒林外史》的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教学重难点:多样化的讽刺手法及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明确:都是可笑可鄙的人物,都是作者在作品中所讽刺的人物。
今天我们通过《儒林外史》节选部分《匡超人》的学习,来体会其讽刺艺术。
二、《儒林外史》作品介绍。
1、介绍《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明确:《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它以真人为模特儿,以当代发生的事为素材加以概括提高。作者从儒林入手,对民族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霉烂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和批判。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儒林外史》更具有思辩和批判的特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虽然对黑暗现实的揭露颇为深刻,但主要是表述理想,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写得更光彩照人。《金瓶梅》对于社会现实展现和暴露多于批判。而《儒林外史》则主要是通过对丑恶现象的批判揭示其理想,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在小说中是次要的,也并不动人,而作者所抨击讽刺的人物却活跃其中,成为光彩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儒林外史》不仅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也是最具有鲜明批判色彩的社会问题小说。
2、介绍《儒林外史》的主题。
明确:《儒林外史》的主题是复杂的,它有着无数种解读的可能:关注制度的人,读出它对八股取士的批判;关心历史的人,读出了民族家国兴亡的沉痛思虑;关心个体命运的人,读出了生动的灵魂解剖、焦灼的精神拷问……于是,有人把《儒林外史》看做一幅儒林群丑图,有人视之为文运衰落、文人有厄的痛史,也有人从中读出了士子心灵漂泊的悲凉。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内容,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儒林外史》最主要的艺术成就是它所具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讽刺艺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对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中国小说史中讽刺艺术的一个里程碑。
三、分析《儒林外史》的客观写实的讽刺笔法。
1、提问:同学知道的文学作品中讽刺性的情节,语言,人物性格的片段。
答案略。
2、(教师总结)在中国文学史上,讽刺文学的产生是很早的,甚至可以说有了文学,也就有了讽刺文学的产生。如先秦诸子散文的寓言,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先秦的寓言《庄子》,魏晋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如唐传奇,元明戏曲(唐代传奇《枕中记》,宋元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等,都有讽刺作品或带有讽刺意味的描写。明以来的小说,讽刺文学有了很大发展。《金瓶梅》、《西游记》里有很多幽默和讽刺的描写。《西游补》、《斩鬼传》、《聊斋志异》的某些篇章更有不少讽刺的佳作。但是,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小说,作为以讽刺为主要艺术手段,而讽刺的手法和运用又非常娴熟巧妙的当首推《儒林外史》。鲁迅说:'迨《儒林外史》出,于是说部之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是很中肯的评论。
3提问:如何理解讽刺呢?
明确:讽刺不是谩骂,不是诅咒,它是一种艺术。
所谓讽刺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4、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
作为讽刺艺术的典范,《儒林外史》的高明之处主要在于用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来体现讽刺的意味,那么《匡超人》一文中有哪些真实而典型的具有讽刺性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在文中画线,并作以旁批)。
答案略。
5、这种客观真实的笔法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以《匡超人》中最具讽刺性的一个片段和另一部现代讽刺小说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片段进行比较。
(事先准备好题签,以完成表格的方式明确答案)。
方鸿渐经不起父亲和丈人的两面夹攻,懂得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围城》)。
匡超人吹嘘自己有学术一段。
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不瞒二位先生说,此处读书的人,家里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笑道:'此言误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乎?'匡超人红着脸道:'不然!所谓’先儒’者,乃先生之谓也!'(《匡超人》)。
比较《围城》节选和《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不同。
《围城》(节选)用讽刺性的比喻进行评点,直接讽刺。
《儒林外史》作者自己不站出来说话,而是冷静地客观地白描描写,让人物的行为自己说话。尖刻的讽刺寄托在不动声色的、几乎是无动于衷的描写之中,含蓄的间接讽刺。这种写法被称作'皮里阳秋'(口头上不作评论,心里却有所褒贬)。
明确: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找同学把预习的有关作者的介绍作以交流.略)。
总结: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
四、研究《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明确:细节描写,夸张手法,对比手法。
2、借助经典分析细节描写及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片段一:次晚,遣一个老成管家来到书房里向匡超人说道:'家老爷拜上匡爷。因昨日谈及匡爷还不曾恭喜娶过夫人,家老爷有一外甥女,是家老爷夫人自小抚养长大的,今年十九岁,才貌出众,现在署中,家老爷意欲招匡爷为甥婿。一切恭喜费用俱是家老爷备办,不消匡爷费心。所以着小的来向匡爷叩喜。'匡超人听见这话,吓了一跳,思量要回他说已经娶过的,前日却说不曾;但要允他,又恐理上有碍;又转一念道:'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又何妨!即便应允了。--《匡超人》(心理细节)。
分析:对于自己停妻再娶的行为,匡超人有过踌躇,但为了圆谎,不得不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戏文上说的蔡状元招赘牛相府,传为佳话'这些话是自欺欺人,平衡自己内心不安的成分,同时他也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唯一法则,使得匡超人的悲剧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片段二:严监生喉咙例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儒林外史》(动作细节)。
分析:两个手指头,平平常常,微不足道。可是,吴敬梓却牢牢地抓住了它,并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严监生气息奄奄,连话都不会说了,可总是断不了气。他关心着一件事情,挣扎着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关心着一件什么样的重大事情呢?不是两位亲人不得见面,也不是两笔银子没有吩咐,更不是两位舅爷不在跟前,而是灯里两根灯草费了油!点灯费油,死不瞑目!吴敬梓就是这样,通过对两个指头的着力描摩,表现了一个封建地主的悭吝、贪欲、爱财如命的性格,丰富了这一典型的文学形象。
片段三: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的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給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态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努力送了他的命。--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神态细节)。
分析:眼睛,是人体五官之一,是人物肖像的组成部分。巴尔扎克紧紧抓住葛朗台这一双小小的眼睛及其情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生动的刻画。老葛朗台接近死亡,但他的吝啬作风,对金钱的贪婪的癖性丝毫没有改变。他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他仅有的一点生命力,'都退守在眼睛里了,'而这仅有的一点生命力,又通过眼睛而全部倾注到那些金钱上。镀金镶银的法器一出现,他那仿佛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又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盯着它,又表现了他对金子的极端贪婪;为了占有更多的金子,他在即将寿终正寝的当儿还竭尽全力去抓那些法器,结果断送了他的生命,这又恰恰反映了他的吝啬、他的贪婪致死不变。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老葛朗台这一典型的文学形象有了立体感。
明确作用:通过典型化的真实细节描写,对人物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讽刺效果。
3、借助经典分析夸张手法及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片段一:(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
分析: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别里科夫的形象,从而突出其性格,强化了作品的讽刺效果。突出了他逃避现实,顽固保守的性格特点;让读者看到别里科夫被束缚在一些无形的套子中间,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了一个恪守陈规陋习者的形象,达到了借形传神的讽刺效果。
明确作用:夸张即把某种需要的东西延伸放大,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本质。
4、借助经典分析对比手法及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片段一:匡超人前后的变化。
第一次:当他不知狗主人是谁时,俨然同情赫留金并伸张正义。
第四次:巡警说:'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让巡警把狗带到将军家问清并吩咐:'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第五次:将军的厨师说狗不是将军的,他于是说'弄死它算了';。
分析:小说在富于戏剧性的街头场面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通过主人公反复无常的态度,不无嘲弄地创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个三变六换脸的形象,一个少廉寡耻、欺下媚上、逢迎权贵、随风使舵的形象,一个沙俄专制时期奴才!走狗和两面派的形象。
明确作用: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态度,将深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揭示出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五、总结:由同学总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六、写作拓展提升。
要求学生对写过的讽刺人性弱点的片段,根据今天所学的讽刺艺术进行修改润色并做以交流。
七、结束语:
《儒林外史》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儒林外史》给予后代文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晚清的谴责小说上。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不论是他们批多慨实的精神,还是艺术表现的讽刺手法,乃或由许多相对独立的短篇联缀而成的结构形式,均明显地受到《儒林外史》的影响。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论及《官场现形记》等书时所说的,它们'头绪既繁,脚色复伙,其记事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同。'不过,严格说来,这些作品并没有吸收《儒林外史》的全部精华而显得粗糙浮浅。真正继承了《儒林外史》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发展的乃是以后进入现代文学之列的鲁迅的文学作品,在他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我们感受到了《儒林外史》嫡传的血脉。至于老舍、张天翼、钱钟书等讽刺幽默大家都是直接秉承并发展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学完了这节课,你视野中的吴敬梓和《儒林外史》又具有了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请同学在课后进一步深入的阅读《儒林外史》体会其高超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
王冕,浙江诸暨县、乡村。
梅玖,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秀才。
周进,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王惠,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举人,官至南昌府知府,后降了宁王。
荀玫,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进士,官至工部主事。
范进,南海人,进士,官至山东学道。
张乡绅,南海人,举人,做过一任知县,别号静斋。
严大位,字致中,高要县人,贡生,无恶不作。
严大育,字致和,高要县人,监生。胆小、怕事,有钱的守财奴。
王德,高要县人,府学廪膳生员,坐馆教学。
王仁,高要县人,县学廪膳生员,坐馆教学。
陈礼,字和甫,江西南昌县人,善扶乩,行走在高级官吏家中。
娄三公子,娄奉,字玉亭,湖州人,孝廉。喜结交名士。组织鶯脰会。
娄四公子,娄瓒,字瑟亭,湖州人,在监读书。
杨执中,湖州新市镇东四里的人,廪生俟贡,喜读书。做了娄府宾客。
鲁编修,湖州人,在京城翰林院供职,后告假还乡。
蘧冼夫,蘧公孙,嘉兴人。秀才,后入赘鲁编修家女婿。
鲁小姐,湖州人,蘧公孙的妻子,从小喜欢读八股文,脑子里记得三千篇文章。
权勿用,字潜斋,浙江萧山县人,老童生。做了娄府一段时间宾客。
马静,马纯上,人称马二先生,浙江处州人。秀才,老廪生,选家。
洪憨仙,台州人,炼丹,在杭州伍相国庙住着以炼丹术骗人。
胡三公子,胡缜,字密之,杭州人。尚书后代,比较富有,吝啬,胆小。
匡迥,字超人,浙江温州乐清县人。贡生,后到京城当了国子监教习。
景本蕙,景蘭江,温州人,小商人,在杭州城开头巾店,喜欢吟诗、写诗。
赵洁,赵雪斋,杭州人,秀才,喜欢写诗。
支剑锋(麻子)杭城诗会中领袖。任分府盐务巡商。
浦玉方,浦墨卿(胡子)杭城诗会中领袖,生员。
金东崖,绍兴府会稽人。吏部掌案,著有《四书讲章》,花五百两银子找抢手替儿子考秀才。
卫体善,浙江建德人,建德乡榜,选家。
随笒庵,浙江石门人,老贡生,选家。
牛布衣,绍兴人,诗人,在山东范学道身边做过幕客,后病死在芜湖甘露庵。
牛浦郎,芜湖人。从甘露庵和尚处得到牛布衣的诗稿,便自称牛布衣和名士来往。
牛瑶,字玉圃,徽州人,在扬州大盐商万家吃嘴皮子饭,后被赶走。
万雪斋,扬州大盐商。出身微贱,后暴富。
鲍文卿,南京水西门,做过安庆崔按察的门人,家中几代戏行。后来自己成立了戏班子,经常在杜家兄弟家活动。
鲍庭玺,鲍文卿的过继儿子,先娶王管家女儿,生孩子死了,又娶胡家女儿。
辛东之,扬州名士。后到南京,经常参与名士们的活动。
金寓刘,扬州名士。后到南京,经常参与名士们的活动。
季恬逸,安庆人,跟着名人噌饭吃,自己没能力。
季佳,字苇萧,安庆府怀宁县人,考过童生案首,和慎卿、少卿相交甚好,和慎卿定梨园榜。后到京城作了高官的幕客。
萧鼎,字金铉,安庆人,选家。在南京被诸葛天申雇用给选文章。
诸葛佑、字天申,江苏盱眙县人。在南京花银子让萧金铉给选文章刻印。
杜倩,字慎卿,天长县人。在南京娶了妾,组织莫愁湖大会,后入了贡,到京城参加乡试。
郭铁笔,芜湖县人,喜欢刻图章,在南京名士间活动。
来霞士,扬州道士,喜欢写诗,在南京和名士经常活动。
韦四太爷,滁州乌衣镇人。坐馆先生,喜饮酒,在杜少卿家中大醉。
臧三爷,臧荼,字蓼斋,和杜少卿是同学,杜称他是学里翘楚。和杜少卿借三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廪生。
卢华士,南京仓巷里人,官宦之家。
迟均,迟衡山,句容人。有制作礼乐之才,组织了建造吴泰伯祠。和杜少卿相交甚好。
杜少卿,天长县人,秀才,喜结交名士,装病推辞做官。
薛乡绅,南京鼓楼街,请杜少卿去吃饭,杜没去。
萧柏泉,名树滋,扬州人。人称萧姑娘。参加了吴泰伯祠建城大典仪式。
余夔,字和声,采石人,人称余美人。参加了吴泰伯祠建城大典仪式。
高老先生,江苏六合县人,在薛乡绅家吃酒时,批评“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
庄尚志,字绍光,南京北门桥人,是南京累代的读书人家,被朝廷征辟进京,不久返回,朝廷把南京玄武湖赐给他住。
庄濯江,庄绍光的侄子,住在莲花桥。他用几千两银子在鸡鸣山修曹武惠王墓(宋曹彬)。为欢送虞博士离任,庄在住处举办登高会。
卢德,字信侯,湖广人。喜欢收集历朝名人的诗词,和庄绍光来往密切。
虞博士,虞育德,字果行,应天苏州府常熟县麟绂镇人。进士,国子监博士,管理南京教育。担任吴泰伯祠落成大典主祭。
武书,字正字,农村人,家贫、独子,母死是少卿帮助办的丧事,跟少卿学诗。在国子监读书,总考第一。
萧采,字云仙,成都二十里外东山人,其父萧昊軒。后任应天府江淮卫守备。
虞华轩,五河人,他七、八岁就是一个神童。虞花几百两银子银子修葺元武阁。父亲是太守,家中比较富有,没出仕。
余特,字有达,江苏五河余家巷人,有学问。在无为州替一件人命案说情,得到一百多两银子,差点惹出官司,后被选了徽州府学训导。
余持,字有重,余有达的弟弟,五河县饱学秀才。为哥哥挡了一桩官司,后跟着他哥哥去徽州府学任上。
王玉辉,徽州人,老秀才,一生立志著三部书。他同意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受到了余特的关照。
施御史,南京人,参与了为万中书贿买中书的事。
秦中书,南京人,在家请万中书等吃酒,万在席间被江宁县令带衙役抓走了。
万中书,万里,万青云,台州人,二十年前的秀才。在秦中书家吃酒,席间被江宁县令带衙役将他抓走。后被凤四老爷想办法救出。
唐二棒锤,五河人,举人,与虞华轩同案进的学,是唐三痰的哥哥。他侄子来见他写了‘门年愚侄’的帖子,他搞不清对错,找虞华轩和余特请教还进行了争吵。
成老爹,五河乡下人,也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专门给人买卖房地产做中介。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陈四老爷,陈木南,太平府人。住在南京,寓在东水关董家河房。和表弟徐九公子借银子去结交妓女,后欠了债务还不了就跑到福建去找表弟。
徐九公子,徐咏,南京人。国公府后代,比较富有。其哥徐三公子是高官。后跟着去了福建漳州府任上。
《儒林外史》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欢。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原因还是很多的!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非常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因为作者不喜欢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麽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知道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后来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后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知道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后来终于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后来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这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可以请人代考,可以行贿,可以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写。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么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这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应该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达到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同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了解诗人感情。
2、理解本诗的四个典故的含义。
3、背诵、默写本诗。
一、作家、作品简介:
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g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都是唐室宗亲,但因年代久远,家境已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指责为“忘家恩,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终年四十六岁。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2、感觉李商隐。
昨夜的星辰又被昨夜的风吹落(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边的追忆依旧是当初的惘然(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丹山路上雏凤清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夜雨秋池相思难寄(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的落寞化作无数无数的无题。
吐丝成茧烛泪成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云鬓暗改夜吟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二、【赏析】。
李商隐的七律中,这首诗写得较有气魄,表现了青年时期的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他虽仕途受阻,并遭到一些人的谗伤,但并不气馁,反而鄙视和嘲笑谗佞的小人。诗中多用典故,这是他作诗的特色,但此诗流畅明快。《蔡宽夫诗话》载:“王荆公晚年这次喜义山诗,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永忆……扁舟’……之类,虽老杜无以过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朱彝尊曰:“通首皆失意语,而结句尤显然。……第六句尤奇,后人岂但不能作,且不能解。”纪昀曰:“刺同侣猜忌之作。”《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间之者。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时诗人年二十六。安定城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当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治所。三年前,李商隐仕途受阻,远道投王茂元幕,还被王茂元招为女婿,而在当时的牛李党争中,王茂元属李党。据说李商隐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在应博学宏辞科试时受当权的牛党排挤。这首诗就是在应试落选后重回泾州时所作。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士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扣题,写登楼所见。颔联以古人自况。贾谊为汉文帝献《治安策》,条陈时势,中有“痛哭”“长太息”之语;王粲远道避乱荆州,投依刘表,作《登楼赋》;两人都有怀才不遇之痛。诗人化用杜甫“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的成句,写得更具体更动感情。上句一个“虚”字,既是对贾谊献策未售、英才埋没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慨叹。下句则借王粲十七岁时远游荆州、十五年间不被重用、“冀王道之一平”的理想终于落空、英年早逝的故事,表示了自己前途的隐忧。颈联由忧时感事、自叹不遇转而申述志趣,其中用了春秋时范蠡辅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浮于江湖”的典故。“永忆”是“坚持地向往着”的意思。这一联所表现的积极入世的态度,深得宋代王安石的激赏,以为“虽老杜无以过也”。但是,诗人这种要功名不要禄位的衷情,在朋党倾轧的'环境下却屡遭歪曲,于是诗人愤愤不平地唱出了尾联。尾联运用《庄子秋水》中所写的鸱鹰嘴含腐鼠忌t雏抢夺而t雏不屑一顾的典故,既是自我剖白,又是冷峻的讥讽。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全诗最大特色是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四个典故,都能贴合自己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如颔联所用的贾谊、王粲的典故,一是年龄同自己相仿,都是奋发有为的青年时期;二是经历遭遇同自己相仿,都在“虚垂涕”、“更远游”之痛;三是与颈、尾联结构紧凑,颈联用范蠡之典,是正面阐明“垂涕”“远游”的目的,尾联鸱鹰忌凤凰之曲则速写他人对“垂涕”“远游”动机的歪曲。另外,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隐用,好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三、问题探究。
1、试分析王安石最喜欢“永忆江湖悲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一警句的原因。
因为这两句通过错综巧妙的句式,有力的把回转天地的慷慨豪迈的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飘逸的风度,这样截然不同风格统一了起来;把辽阔无比的“天地”和小如一叶的“扁舟”加以对比,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2、试分析本诗各联的特色。
首联:壮阔。颔联:感伤。颈联:检定。尾联:愤慨。
3、清人朱鹤龄概括出李诗的特点为“沉博绝丽”,试分析“沉博”这一特点。
表面看来,诗风平易流畅,但寄托却很幽深,情感波澜显得层层回旋,而又层层深入。围绕意境的“高远”这一个中心,抒写了高楼远眺,再写历史上理想高远的悲剧性人物,接着写平生理想是怎样一个高远的具体内容,最后又用高远理想的光芒,探照出那些庸碌无耻之辈的丑恶。
陈以波。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自我检测,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郑振铎敬佩和赞叹之情。
(2)体会做着爱戴、思念父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选读。
1、见ppt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借物抒情的文章,以提示新课)。
2、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4课,和《酸枣情》一样。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借得什么物?抒发得怎样的情呢?我们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吧!
二、自渎课文,掌握生字,整体把握课文。
1、出示自读提纲:见ppt。
2、开火车说积累的好词,好句。
3、同桌互相交流,大声地读出来,要互相正音,补充词语库。
4、教师检查:见ppt指名学生读字词。中间出示郑振铎资料,介绍郑振铎先生生平。
三、深入学习。
1、出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其实是隐含着我们阅读课文的精髓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忽视阅读提示,而且还要认真地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见ppt,两张幻灯片出示了不同的阅读提示。相比之下,后一张幻灯片红字部分其实是完善了阅读提示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根据提示学生展开自读。
2、指名反馈问题。
(1)文章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讲了哪几个故事?
第一件事情在石榴上刻上所有孩子的名字,待石榴成熟再分给孩子们。
第二件事情和一个南方的小姑娘打赌石榴能否在盆里开花结果。
第三件事情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临别的嘱托。
(2)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些词句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细致而饱满呢?找1—2句做批注。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认定“石榴”这条主线,感知作者是怎么表达了对父亲深切地怀念之情。在字里行间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点点滴滴,更要学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学生的不同感知侧面,会找到不同的句子,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伴着音乐导入最后一部分的教学,ppt最后一张整个环节到下课再音乐中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大家望着那红的似火的果实,望着那不久前被父亲刻上名字的一个个血红的石榴,依然不能相信这个噩耗,依然盼着父亲的归来。孩子们仿佛听到…看到…。
那红的似火的果实谁也没有去摘,谁也不忍去摘,任它…这是为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分析。)。
而此时,郑尔康先生望着临院的石榴,就会想到旧居,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影响早已深深的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因此,每当石榴树上又挂满了小红灯笼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关爱的人们就会更加怀念起郑振铎先生来。正如作者所说的…(生配乐齐读我思念他们,思念旧居的…作者连用三个思念,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作者通过石榴这条主线,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精致。
4、结合课文简介借物抒情,布置小小习作。
5、布置作业。
板书。
14石榴又红了。
刻名字,分石榴。
围绕石榴写了三件事和小姑娘们打赌思念父亲离别时的嘱咐。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八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九
韩愈《进学解》,旧说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是年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进学,意谓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解,解说,分析。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文章分三段。第一段是国子先生勉励生徒的话。大意谓方今圣主贤臣,励精图治,注意选拔和造就人才。故诸生只须在“业”和“行”两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录用,无须担忧用人部门的不明不公。“业”指学业,读书、作文都属于“业”。“行”指为人行事,所谓“立言”即发表重要见解也属于“行”。韩愈认为这二者是主观修养的重要方面。例如他曾作《五箴》以儆戒自己。其中《游箴》感叹自己少年时学习的劲头和精力很足,而如今年岁大了,便不如少时了;痛心地说:“呜呼余乎!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可见他始终念念不忘学业之重。又《行箴》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正义,认为这样做了,便虽死犹生。还说“思而斯得”,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须认真思考。可见《进学解》中关于“业”和“行”的教诲都不是泛泛之语,而确是韩愈所执著的立身处世之大端。
第二段是生徒对上述教诲提出质问。大意谓先生的“业”、“行”均很有成就,却遭际坎坷,则业精行成又有何用呢?先说先生为学非常勤勉,六经诸子无不熟读精研,叙事之文必记其要略,论说之文必究其深义,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次说先生批判佛、老,力挽狂澜,大有功于儒道;再说先生博取先秦西汉诸家文字之长,写作古文已得心应手;最后说先生敢作敢为,通晓治道,为人处事,可谓有成。这四个方面,一、三相当于“业”,二、四相当于“行”。验之韩愈其他文,可知这里生徒所说实际上是韩愈的自我评价。以学而言,他曾说自己“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凡自唐虞以来,编简所存……奇辞奥旨,靡不通达”(《上兵部李侍郎书》),并能穷究奥妙,达于出神入化之境。以文而言,他以“文书自传道,不仗史笔垂”(《寄崔二十六立之》)自许,欲以古文明道,传世不朽。以捍卫儒道而言,他说道统久已不传,即使荀子、扬雄也还有小疵,隐然以上继孟子、振兴儒学自期(见《原道》等文)。以为人行事而言,他自称“矫矫亢亢,恶圆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送穷文》),即坚持原则,正直不苟;又颇自负其政治才干,青年时便说己潜究天下形势得失,欲进之于君相(见《答崔立之书》)。这些评价,虽有的受到后人讥评,如有人批评他儒道不纯,但大体说来,他在这几方面确实都相当有成绩。可是其遭遇并不顺遂。下文生徒所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云云,就是概述其坎坷困窘之状。他青年时本以为功名唾手可得,然而经四次进士试方才及第,其后三次于吏部调试,都未能得官,只得走投靠方镇为幕僚的道路。至三十五岁时才被授以四门博士(其地位低于国子博士)之职。次年为监察御史,同年冬即贬为连州阳山(今属广东)县令。三年后始召回长安,任国子博士。当时宪宗新即位,讨平夏州、剑南藩镇叛乱,显示出中兴气象。可是韩愈并未能展其怀抱,却困于谗方诽谤,次年即不得不要求离开长安,到洛阳任东都的国子博士。其后曾任河南县令、尚书省职方员外郎之职,至元和七年四十五岁时又因事黜为国子博士。生徒所谓“三为博士,冗不见治”,即指一为四门博士、两为国子博士而言。冗,闲散之意。博士被视为闲官。不见治,不能表现其治政之才。“头童齿豁”,也是真实情况的写照。韩愈早衰,三十五岁时已自叹齿落发白,作《进学解》时更已发秃力羸,只剩下十来个牙齿在那里摇摇欲坠了。仕途失意和体力衰退,使他愤慨而悲哀。生徒的这一大段话,其实正是他“不平而鸣”,借以一吐其胸中块垒而已。
第三段是先生回答生徒的话。先以工匠、医师为喻,说明“宰相之方”在于用人能兼收并蓄,量才录用。次说孟轲、荀况乃圣人之徒,尚且不遇于世;则自己被投闲置散,也没有什么可抱怨。最后说若还不知止足,不自量力,岂不等于是要求宰相以小材充大用吗?这里说自己“学虽勤而不繇其统”云云,显然不是韩愈的由衷之言,实际上是反语泄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是说自己动辄遭受诽谤,而同时却名声益彰。这就更有讽刺意味了。这里所谓“名”,主要是指写作和传授“古文”的名声。其《五箴·知名箴》就说过,由于自己文章写得好,又好为人师(其实是宣传“古文”理论),因而招致怨恨。《答刘正夫书》也说:“愈不幸独有接后辈名,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据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韩愈就是因“奋不顾流俗”,作《师说》,教后学,而遭受谤言,不得不匆匆忙忙离开长安的。至于说孟、荀不遇云云,看来是归之于运命,借以自慰;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于古往今来此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他看到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总是“贤者少,不肖者多”,而贤者总是坎坷不遇,甚至无以自存,不贤者却“比肩青紫”,“志满气得”。他愤慨地问:“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均见《与崔群书》)这正是封建时代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常有的感慨。可贵的是韩愈并未因此而同流合污。他说:“小人君子,其心不同。唯乖于时,乃与天通。”(《送穷文》)决心坚持操守,宁可穷于当时,也要追求“百世不磨”的声名。
《进学解》表现了封建时代正直而有才华、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具有典型意义,故而传诵不绝。此外,第二段中谈古文写作一节,可供了解其古文理论和文学好尚,也值得注意。其所举取法对象止于西汉,那是因东汉以后文章骈偶成分渐多,与古文家崇尚散体的主张不合之故。所举除儒家经典外,尚有子书《庄子》、史书《史记》以及《楚辞》和司马相如、扬雄的赋、杂文等。这数家作品往往雄深宏伟,奇崛不凡,韩愈好尚正在于此。他曾称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为“古之豪杰之士”(《答崔立之书》)。这与古文运动前期某些论者片面地将“道”与文学的审美特性对立起来,以至鄙视屈原、宋玉以下作家是很不相同的。
《进学解》以问答形式抒发不遇之感,此种写法古已有之。西汉东方朔作《答客难》,扬雄仿之而作《解嘲》,其后继作者甚多。但《进学解》仍能给人以新鲜感。这与它善于出没变化有关。如第二段先大段铺写先生之能,浩瀚奔放;再以寥寥数语写其不遇之状,语气强烈。其间自然形成大幅度的转折,而全段总的气势是酣畅淋漓的。第三段则平和谦退,似乎火气消尽;而细味之下,又感到有辛酸、无奈、愤懑、嘲讽种种情绪包孕其中,其文气与第二段形成对比。又如通篇使人悲慨,使人深思,但有的地方又似有谐趣。如先生谆谆教诲,态度庄重,而生徒却以嬉笑对之;先生为说服生徒,不得不痛自贬抑,甚至自称盗窃陈编。这些地方见出先生实处于被动,而具有滑稽意味。总之,全文结构虽简单,但其内在的气势、意趣却多变化,耐咀嚼。它之所以使人感到新鲜,又与其语言的形象、新颖有关。如以“口不绝吟”、“手不停披”状先生之勤学,以“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形容其碌碌无为,以“爬罗剔抉,刮垢磨光”写选拔培育人才等等,不但化抽象为具体,而且其形象都自出机杼。至于“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投闲置散”等词语,既富于独创性,又贴切凝练,今天都已成为常用成语。又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将丰富的人生体验提炼为短句,发人深思,有如格言。在一篇不长的文章中,此类具有独创性的语句却如此之多,实在使人不能不惊叹作者在文学语言方面的创造能力。此外,本文文体系沿袭扬雄《解嘲》,采押韵的赋体,又大量使用整齐排比的句式,读来声韵铿锵,琅琅上口,也增加了其艺术的魅力。
拓展阅读: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苏轼。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即使现在让苏轼看来,他也是赞同的。
苏轼也有直接写过韩愈的文章《潮州韩文公庙碑》,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评价就是,“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能文能武,这就是韩愈。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者,这打破了从东汉到隋朝八个朝代六百年骈体文兴起发展的时期,骈体文多用对偶,文章华丽,重视音韵,但不实用,柳宗元说骈体文是“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到中唐时期,韩愈又要对抗佛教和道教,骈体文不适合表达儒家思想,韩愈就借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体。这种文体就叫古文。他的文章慷慨激昂,自然随意,一代文章大家。
并且韩愈在诗歌上也是大家,开创以文为诗。主张诗歌创作中引进或借用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的诗歌创作主张。在诗歌创作中引荐散文的字法句法章法和表现手法,扩大的诗歌的表现手法,对宋代的“以文字为师,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更接近散文的特点,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跟传统的诗歌不同。
在文章上与柳宗元开辟古文运动,在诗歌上与孟郊形成了“韩孟诗派”。韩愈的谥号是“文”,大家尊称为韩文公。韩愈在成名之后也大力支持后学之士。《新唐书》中评价是:“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成韩门弟子”。宋代的欧阳修也是,提携曾巩、苏轼,看到苏轼的文章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苏轼后来也有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不遗余力的提携后人,也是这几位大家共同的特质。
并且韩愈也是文人中的豪杰。唐宪宗时期,敢于谏迎佛骨被贬,写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随裴度平淮西节度使叛乱,韩愈提议奇袭,自己率兵千人奇袭蔡州,但裴度没同意。但之后李愬同样提议奇袭,这回裴度同意了,然后李愬也成功了,取得平淮西的胜利。大家都为韩愈叫屈,但是韩愈并不在乎。之后撰写《平淮西碑》。
之后镇州兵变,韩愈当时担任兵部侍郎,代替朝廷前去军中宣抚,安抚军心,并且还要去化解镇州旁边的深州之围的重任。韩愈出发时,大家都觉得他很难回来了。当时的宰相元稹就说:“韩愈可惜”。因为在叛乱的藩镇是不怎么在乎天子的,去兵变的地区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之前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朝廷派颜真卿(就是那个大书法家)去平叛,不幸被俘,拒降后被杀。
唐穆宗当时在下旨之后也有些后悔,派人追上韩愈让他要审时度势,不要轻易深入,性命要紧。但韩愈说:“止,君之仁;死,臣之义。”皇帝让他停止,这是对他的仁爱,但是即使送死也是臣子的道义和责任。韩愈深入虎穴,面对残暴的王廷凑,理直气壮,有胆有谋,有礼有节,不辱使命的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这种胆识和勇气不是随便哪个文人都有的。他以传统的儒家的道统来自任,代表了儒家的精神。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文学上开辟古文运动,以文为诗,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作为一个卓越的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着儒家思想的权威性。政治上中央地方都曾经为官,打过仗,深入虎穴完成重大军事使命。对于佛道这些跟儒家思想有干扰的思想一直在做坚决的斗争。作为传统儒家“仕”的代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实践“仁义”。
这种人,还有谁?
更多。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篇目是《桥边的老人》,
一、说教材。
《桥边的老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这册书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基本特征。便于学生了解外国优秀小说,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在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书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共16篇课文,均为名家名篇。第一单元的话题为叙述,重点掌握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作品,叙述角度是有限视角,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我。通过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为小说鉴赏和小小说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1、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2、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3、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4、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把握人物性格特征,5、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6、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参考书中确定的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俄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及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冰山理论”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内容和题旨;。
2、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学习海明威的坚毅乐观。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外国小说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2.体会海明威的冰山理论,鉴赏小说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中的深意。
教学难点:
1、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学习海明威的坚毅乐观。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分角色朗读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握小说的内容和主旨。
2、情境教学法。出示战争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和体会战争的残酷,进而理解小说的主旨。
3、探究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小说中的对话描写,体会老人的内心世界。
四、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即课前阅读小说,课上合作探究小说中的对话描写、小说的主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残垣断壁狼烟四起哀鸿遍野。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战争有关的小说,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二)作家作品。
8、创作风格9、字词。
复习提问关于海明威的文学常识,必修中学过《老人与海》,
教师补充。
1、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代初期)。
3、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4、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5、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三)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字音:
嘎嘎叫戛然而止踯躅踌躇/蹰撇开撇嘴眺望寻思挨打挨饿挨冻挨时间。
字形:
盘蹒/跚辐射凝视神秘秘密战争爆发山洪暴发不在沉默中爆发疲惫不堪茫然。
(四)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场面描写,介绍环境(首段)。
由对话构成情节(主体)。
交待结局(末段)。
------突出老人的重要地位。-语言简约,不事渲染,“电报式”的文风。
问题2、小说的'最后一段除了交待故事结局,还有什么表达作用?
----------点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进”)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
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五)探究主体。
探究1、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老人晚景孤独,只有几个动物与他相依为命。战争又将夺去这几只动物。老人的前景不容乐观。老人认为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1)主要原因当然是体力不支、疲惫不堪。
(2)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对于一个76岁高龄的孤独老人来说,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自然减退,以至于可置生死于度外。
探究3、概括老人形象。
-------善良孤独有爱心厌恶战争不畏惧死亡。
探究4、小说的主旨。
------《桥边的老人》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六)、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全知视角——上帝俯瞰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凡人目光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6探究:《桥边的老人》的叙述人称是什么?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选修语文《客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课型:
新授
朗读、点拨、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
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拜访。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主人下马客在船
(2)秦时明月汉时关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草堂前前后后都是春水,溪水满溢,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的白鸥游浮在水面上。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没有因为来客而打扫,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的熟食、菜肴并不丰盛,因为家贫杯中只有未过滤的旧酿酒。
(征询客人意见)是否愿意叫邻居老翁过来共饮,隔着篱笆呼叫老翁,一起干尽杯中酒。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二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三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听将令”“遵命”呐喊的动力。待到他的“彷徨”时期,新文化运动已经退潮,阵营已经分化,原初的启蒙者的“将令”已无形中被消解,再加上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婚姻方面的压抑、兄弟失和等因素,使得此时鲁迅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困惑和思想痛苦之中。比之《呐喊》,《彷徨》淡化了“听将令”的色彩,而走向启蒙话语的边缘。《呐喊》中受到挤压的作者的“确信”和绝望,虽显得黑暗和虚无,但作为鲁迅此时期心理真实的一面终于在《彷徨》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示;与此相映照的是,鲁迅又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在否定希望的同时,又和绝望抗争。“反抗绝望”是此时期鲁迅思想探索的依归。鲁迅最终超越了希望和绝望,也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我们可以在《彷徨》中摸索到一条“反抗绝望”的思想斗争、探索的脉络,而《彷徨》本身就可视为鲁迅的“绝望”和“反抗绝望”两种意向和选择进行搏杀的战场。
《野草》和《彷徨》一样,都映射出二十年代中期鲁迅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前者作为象征世界更清楚完整地熔炼进了鲁迅此时期的人格心理状态。作为基本上产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品,《野草》和《彷徨》具有生命体验上的密切联系,从而为我们进行彼此间的往返映证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样的往返映证,无疑对深入理解两者具体篇章大有裨益。
研究者们在分析《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的形象时,对他身份的界定往往出乎意料的明确,大多认定他是一位前“五四时代反封建激进的战士”或民国初年的一位对辛亥革命失望的颓唐者。关于吕纬甫颓唐情绪的由来,有不能抵挡新文化运动落潮后封建势力“卷土重来”和“对辛亥革命失望”两种解释。与此相应,在小说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问题上,便有了“五四高潮至落潮期”和“辛亥革命之后”的不同意见。两种结论虽相距甚远,却都不免有脱离作品实际之嫌――它们并不能从对小说的文本解读中得出。实际上,《在酒楼上》中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模糊的,小说文本并未向我们透露任何导致吕纬甫消沉、颓唐的具体历史事件的端倪。之所以得出迥然相异的两种结论,症结在于对外部社会印证式解读模式进行的粗糙操作。把这些结论强加给小说中的人物,作下确定不二的“解释”,不仅有胶柱鼓瑟之嫌,也大违作者本意。而这种粗糙的社会印证,只能妨碍对吕纬甫形象的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四
《外国小说欣赏》是在学生完成高中语文必修阶段的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目标设定。
《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桥边的老人》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要求是: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和题旨呈现的关系;。
4.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
《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与预习。
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二)体验与建构。
1.赏析作品。
(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
2.叙述分析。
(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
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这时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我'的运用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重叠。
(3)根据上面的介绍,请你再次阅读《桥边的老人》指出这篇小说的叙述人称,并结合'准备与预习'第三题,与同学讨论、分析这种叙述人称的艺术效果。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得出观点:。
《桥边的老人》中,第一叙述人称'我'的出现将叙述限定在一个有限的视角中。
(2)《桥边的老人》叙述视角分析:
首先,这种角度给了我们一种'亲历'的感觉,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可以增加一些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次,采用第一人称,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显得比较客观。具体说来,小说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话,尤其是老人三次唠叨着'猫会照顾自己,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这样的细节描写,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尽管没有一句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却令我们感受到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热爱。
最后,'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的仅仅是'我'的所见所闻,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测,这对读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内涵。比如,在小说末尾,当'我'再次催促老人离开,而老人却无力起身时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这一切都是客观地呈现出来的,关于老人在战争中的命运和老人对现实的情感等,都需要读者借小说的信息推导出来。
(三)应用与拓展。
1.找出一篇采用全知视角写作的短篇小说,并与《桥边的老人》相比较,领悟不同的叙述方式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
2.完成课后'思考与实践'第一题:《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3.再找几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来读,体会他提出的语言'冰山'理论。
四、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方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但是,这节课对某些问题的考虑也不充分,出现有的问题太浅的情况。如对'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这一问题,大多数同学随口就能说出'在残酷的战争中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渴望'等答案。其实笔者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更希望学生关注的是问题的前半部分,即小说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来彰显主题的,进而引导他们体会内容和题旨之间的关系。如果把问题设计成..我'和老人的对话始终围绕着'动物',有人说在这样的战乱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虑动物的安危呢?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谈谈你的看法。这样,问题指向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同时也让学生在思考中必然地体会到内容和题旨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该篇作品的主题是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然而作者在构思取材上,却非常巧妙和独特,它不是以战火纷飞,血腥残酷的战争实景来表现该主题,而是以在战争即将到来前,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一个孤身老人当人们竞相逃命时的内心世界,冷静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战争的残忍、罪恶。
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上作者十分讲究。
本片作者主要描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主人公——桥边的老人;一个是线索人物——我。
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赋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如尘土、浮桥等,不仅交待清战争的气氛,而且更凸现出老人的那种独自无知却快乐的孤胆,使得形象更加典型化。
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者通过将撤离人群的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越来越近的紧张感与老人从始至终的缓慢平和的语调,与战争毫不相干的谈话内容冲突着,把小说一步步推向高潮。然人不禁为老人的安慰担忧,也更深刻的感受到主题。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了小说特有的典型生动的选材构思,然而在语言表达上却采用了新闻专长的短小精悍的描写叙述,将小说与新闻的特点完美融合在一起,这篇小说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洁、朴实、明快,同时又不乏深度,海明威不愧为著名小说家和记者.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完成从必修课向选修课的过渡,实现延伸、拓展、补充和巩固的目的,并且凸显选修课的特征,这一切还都在探索之中。上完《桥边的老人》,结合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意见,笔者认为这节课大体上抓住了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习过程中的专题意识较强。如前所述,教材每一单元所提供的小说文本,都是按照某一话题择定的,而这一话题正是小说的某一基本元素。这节课的总体设计围绕“叙述”这个专题,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学习并了解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这两个方面。相比于必修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文本的赏析建构还是对文本的专题分析(包括练习部分),教学目标的指向性都更强,课堂教学的张力也有所增大,教学的效益有也所提高。
第二,关注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在“体验与建构”这个教学环节上采取了活动式学习的方式,以体验、欣赏、探究、总结这些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活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选修这门课程的同学大都对外国小说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大都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这时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来完成教学活动。笔者在“赏析作品”这个环节设计三个问题,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和必修课的连接,问题设计难度适中。选修课是必修课某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难度和容量势必有所加大,但同时也要考虑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跨度不能过大。《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既把必须掌握的名词术语,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等交代清楚,又没有过于纠缠这些概念,而是注意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偏重在理解和运用上。另外,如“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等活动的设计,都是和必修学习内容十分接近的,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对以往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巩固。
选修语文客至教案篇十五
1、通过朗读,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提高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学生讲述有关岳飞的故事,假如学生掌握的资料很多,就没有必要再用屏幕显示。(大屏幕显示)岳飞(1103——1141),字鹏举,南宋相州汤阴县人,军事家,民族英雄。从小天资聪悟,爱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臂力超人,十一岁随刀枪手陈广学武艺,成为一县无敌的枪手。后拜周同为师学射箭,练就了能挽弓三百斤,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的本领。
二十岁,首次从军,带兵首战告捷,活捉贼首。二十四岁,转入开封宗泽部,带兵一战汜水关,二战竹芦渡,清水亭一仗杀得金兵横尸十五里,斩获金军大小军将首级一百七十五颗,在建康南面的牛头山设下伏兵痛击金兵,斩首三千余,生俘三百余,收复了大片国土,岳家军威名大振,人民感恩岳飞,为他建了生祠祭祀。绍兴三年春,岳家军巳达一万八千人。同年九月九日,高宗在临安召见岳飞父子,并赐“精忠岳飞”锦旗。岳飞在江州写下了闻名千古的《满江红》词。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奉命平定了洞庭杨幺,仅用八天时间,一举获胜,收编六万降军入岳冢军,扩充了抗金力量。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后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驰骋在抗金战场上的主帅岳飞,就这样被秦桧一伙奸臣夺去了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教师:让我们伴着雄浑激昂的乐曲进一步走近岳飞、走进《满江红》,请同学们凝神细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老师范读。背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说理解。
1、运用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南北两面对抗读、齐读、默读等不同形式,根据手头资料,同桌合作解决诗歌的大意,教师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检查疑难语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什么“朝天阙”不能改成“传捷报”?
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2、小组合作归结上下阙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上:立功报国的愿望。
下:还我河山的信念。
3、说形象(用规定句式说话)。
读罢全词,我觉得一个的岳飞,巍然屹立在读者面前。
四、梳理小结。
读完全词,我们觉得岳飞的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今天台独分子依然我行我素,日本人还经常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美国常常卡我们的脖子,抚今追昔,老师不由也想吟一曲,请欣赏《新满江红》(师朗诵)。
新满江红(大屏幕显示)。
风云突变,刚才碧空如洗,此时风起云涌,心中尽涌悲凉之意,仰天长叹:中华何时能报南京喋血之仇,雪圆明园被抢之耻,解香港被割之恨?中华何时能居众民族之首,笑傲寰宇?环视茫茫中国,心中大痛。
我悲,我叹,我恨,我痛,皆有何用?
毛泽东少年狂呼:“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仅凭栏问中华大地:“谁能指挥我铁甲雄师,卫我国土?谁能指挥我海上战舰,蓝天雄鹰,游弋于四海晴空?谁能敢立下豪言壮志:我中华永远雄踞世界的东方?”
谁能?谁能?谁能?!
我们能!我们能!!我们能!!!
我们每一个具有爱国之心的中国人能!
看吧,有一天,我们的铁甲雄师、海上战舰、蓝天雄鹰,驰骋疆场,冲锋杀敌。报我仇,雪我耻,消我恨。哈哈!何等激动人心!何等豪迈!请相信:我们的五星红旗一定会永远迎风飘扬!
朗诵结束,接着问:同学们,我们的五星红旗怎样才会永远迎风飘扬?(生结合自己实际回答)。
五、师生齐诵,布置作业。
收集以爱国为主题的诗词,准备举行诗歌朗诵比赛。
附:本篇选自校本课程《中华经典文化读本》之第四章唐诗宋词。
教学效果:从课后的调查了解看,本节课学生内心受到了较大的震撼:
在导入时,本来想以mtv《精忠报国》或者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导入,让能唱的学生高声唱,不能唱的可以跟着哼唱,波澜壮阔的mtv画面,豪迈动听的歌曲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满江红》的氛围中。可是这样与下面的听读环节衔接不紧密,所以采用了由讲岳飞的故事导入,当然用时有点多,大屏幕上的内容可不显示。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教学内容与历史和现实整合,与信息技术整合。将岳飞的文学创作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深入体会词的内容又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状况。理解词的内容、情感后,让学生结合现实与岳飞对话,让学生针对当前现实去理解爱国;老师激情澎湃的一曲朗诵,使学生不单单地停留在词本身表达的情感上而且还能结合现实加深理解,进而更加关注现实;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视、听、感诸方面有一个具体的体会。
让学生课后继续搜集、积累有关以爱国为主题的诗歌,这样语文教学就从封闭式的、以教师为主导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初级层次向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资源为中心的高级层次迈进。
我也发现,这次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课堂上教师大多时候都把握得较有分寸,但有时发挥的过于显性。一些学习要点概括的太现成,应该让学生主动概括,主动整理才好。
《满江红》原文和译文。
原文: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阑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愤怒得头发直竖冲开高冠,凭借着栏杆之处,潇潇的雨声刚好停歇。抬头朝着远方放眼,仰起首来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奋发图强的志气激动剧烈。年已三十,虽建立了一些功业却象尘土,八千里路的行军战斗有如披云戴月。一定不要轻意地让少年的头发华白,换来空空的悲伤凄切。
靖康二年北宋的大辱奇耻,还未洗雪,为人臣的愤恨,何时才能息灭!驾驶战车,冲破阻拦象踏破贺兰山的空缺。英雄的志气要象饥饿一样狠狠吃掉敌人的肉,要在说说笑笑之间口渴了喝尽敌人的血,等待着从头收拾整理旧时的山河,然后朝拜皇帝的宫阙。
《满江红》赏析。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这首的上片,“怒发冲冠,……空悲切”。意思说,我满腔热血,报国之情,再也压不住了,感到怒发冲冠,在庭院的栏杆边,望着潇潇秋雨下到停止。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三十多岁的人了,功名还未立,但是我也不在乎,功名好比尘土一样,都是不足所求的。我渴望的是什么东西呢?渴望是八千里路的征战,我要不停的去战斗,只要这征途上的白云和明月作伴侣。不能等了,让少年头轻易地变白了,到那时只空有悲愤。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急于立功报国的宏愿。
下片,“靖康耻,……朝天阙。”靖康二年的国耻还没有洗雪,臣子的恨什么时候才能够消除呢?我要驾乘着战车踏破敌人的巢穴,肚子饿了,我要吃敌人的肉;口渴了;我要喝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等待收复了山河的时候,再向朝庭皇帝报功吧!
这一段表现了岳飞对“还我河山”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他凭观栏雨,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一句“仰天长啸”,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追求与厌恶,说得清清楚楚。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表白了自己的观点,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下片一开始就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把全诗的中心突出来,为什么急切地期望,胸怀壮志,就因为靖康之耻,几句话很抽象,但是守渡得很好,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
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无畏的乐观精神。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0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