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伞(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4 06:41:18
中班教案伞(通用16篇)
时间:2023-12-04 06:41:18     小编:温柔雨

教案的编写要遵循科学、规范、灵活和实用的原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仔细阅读和理解,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看看以下教案范本,或许可以给您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中班教案伞篇一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穿着大鞋在不同的桥上行走,发展平衡、协调能力。

2、敢于挑战有难度的.动作,培养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梯子2把、椅子18把、独木桥2座、垫子18个,幼儿人手一双大鞋2、场景设置:1、农场种满胡萝卜2、小兔的家3、音乐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1、在地面初步体验穿大鞋走路的感觉。

师:小朋友们,今天可真特别呀!穿上爸爸的大皮鞋来做游戏了,可一定要小心,别让它离开小脚啊!

师:走,穿上大皮鞋,散步去喽!

师:穿上爸爸的大鞋有什么感觉?

师: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大鞋跟着我们的小脚呢?

2、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尝试穿大鞋与同伴合作在圆圈上进行简单运动。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脚尖勾住,走喽!来,让我们到圆圈上玩玩吧,脚尖对脚跟走,侧着走,转个圈,反方向转一转。

二、引导幼儿走梯子桥、椅子桥和彩虹桥。

1、引导幼儿到小桥上走走,感知走梯子桥、椅子桥、彩虹桥的不同。

师:开心吗?除了在地上走走还可以到哪里去走走?这里有三座小桥,让我们到小桥上去走走、玩玩吧!

2、幼儿分散自由走小桥,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稳稳的过桥,不从小桥上掉下来。

师:请你在走的时候感觉一下,走三座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走得时候小心哦,不要掉下来了哦!

3、交流分享师:说说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哪座桥走起来有点困难?

4、重点引导幼儿走梯子桥。

师:原来大家都觉得走梯子桥有点困难,那谁有好办法,能稳稳的走过梯子桥?

师小结:原来双脚走在梯子的边上的竹竿上,慢慢移动就能稳稳的过桥啦!

5、集体走梯子桥师:让我们用这个办法试试看吧!

三、游戏:为小白兔收胡萝卜送回家。

1、幼儿搭桥,链接农场和小白兔的家。

师:小白兔生病了,她农场上的胡萝卜已经成熟了。让我们帮小白兔收胡萝卜并送回家吧!

2、引导幼儿将三座小桥拼接在一起并链接农场和小兔的家。

师:可是三座桥都是断开来的,怎么办?

3、幼儿拔萝卜,走小桥并把萝卜送回小白兔家,教师巡回指导。

四、放松运动师:做好事真开心啊!累了半天也让我们休息休息吧!来!到垫子上坐坐吧!小脚丫,出来透透气喽,揉一揉小脚,转一转小脚,搓一搓小脚,小脚小脚弯弯腰:脚尖脚尖碰碰;脚跟脚跟碰碰;脚底脚底亲亲。来找好朋友喽,(幼儿与同伴互动)嗨!你好你好!好朋友的小脚亲亲!

师:小脚舒服了,把大鞋放进口袋,穿上自己的鞋子我们回去吧!

中班教案伞篇二

1.在游戏情境中练习闭眼行动,发展平衡能力。

2.锻炼勇敢的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一、创设情境出场,准备活动

1.鸡妈妈领着小鸡蒙眼随音乐进活动室

2.练习金鸡独立动作

二、躲避狐狸,在树桩上闭眼做动作

1.坐在树桩上双脚腾空动作

2.在树桩上做造型动作

三、穿越黑森林,探索闭眼过障碍

1.师:树桩很矮,怎么样才能安全地穿过?

2.请个别幼儿介绍,在老师的保护下示范,如果证明可行,就采用这个方法。

3.集体模仿动作,戴上眼罩穿越黑森林。师注意观察提醒。

4.遇到黑森林,这次树桩变得更密了,(相距约30厘米)引导幼儿讨论想办法。

四、游戏《开飞机》,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伞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2、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3、记录卡片每人一张,彩色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介绍记录卡片。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生物角里有很多的小蝌蚪,大家是不是经常去看它们、照顾它们啊?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介绍记录卡片:(小朋友们有的通过观察生物角的小蝌蚪,有的听爸爸妈妈说,自己心里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都有了想法,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猜想的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画下来。)。

出示卡片:(老师已经给小蝌蚪画好了“家”,我们数一下,小蝌蚪有几个家)。

手从左到右指着框框(对,共有5个“家”)(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快,觉得3步或4步就够了,没关系的,小蝌蚪的家可以空出来,你认为要几步就画在几个框框里。还有有的小朋友可能不会画完整的青蛙,那画个青蛙的头表示,只要你自己知道图画代表的意思就可以了,画地不好没关系。在卡片的下面写上学号,不会写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提要求(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画,也不要讨论,自己动脑筋,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起立,拿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位置上。)。

2、幼儿在记录卡片上完成猜想过程(这里基本不进行指导,只鼓励幼儿把这个过程完成)。

3、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选两张错误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选一张正确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后来此步骤没完成)。

在小朋友讲自己的猜想时不进行“对与错”的评断。

组织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有的小朋友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来说明你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教师引导小朋友回忆过去的观察经验,解决本次活动认知上的`难点——小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还是四条腿一下子就长出来了。(我们生物角的小蝌蚪是不是都一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到过只长了两条腿的小蝌蚪?请看到过的小朋友讲一下长两条腿的小蝌蚪长的是前腿还是后腿。)。

在顺利解决此难题的基础上让小朋友认识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表扬观察仔细的小朋友,提出观察别的东西时也要仔细的要求)。

4、播放vcd,给予幼儿感性和完整的经验(有的小朋友因为没有看到长两个后腿的小蝌蚪,可能还不太相信老师讲的。那我们来看一下vcd,看看从青蛙妈妈产下卵开始,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青蛙的)。

5、

总结。

提升经验并激发他们爱护青蛙的意识。

总结(我们看了vcd,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是不是更清楚了。小朋友可以轻轻跟老师一块讲一下,“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长出了后腿,又长出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变成了一只青蛙。)。

提升经验(青蛙喜欢吃什么?青蛙是益虫吗?我们经常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在卖青蛙,这样做对不对的?请小朋友帮助青蛙和农民伯伯想个办法,怎样保护青蛙?)。

6、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

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蛙卵。”(教师轻轻碰一下幼儿的头,示意碰到头的幼儿蹲下变成蛙卵)。

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开心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开心了。”(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物吃。”(学小青蛙抓虫子吃)。

师说:“尾巴慢慢变短了(用手假装尾巴越来越短)终于长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师带领幼儿学蛙跳)。

师说:“小青蛙,来,跟着青蛙妈妈到田野里去捉害虫吃。”(教师带领幼儿蛙跳着离开教室自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伞篇四

玉米头饰12个、小推车3辆、小树林12个、秒表记时。

1、12对亲子家庭参加游戏,每3队为一组,分4次进行,按时间长短取前3名。

2、家长推着小推车,幼儿带着玉米头饰坐在小推车里。

3、家长推着小玉米(幼儿)从起点出发,绕过小树林,到达终点让幼儿下来拿玉米,幼儿抱着玉米坐到小推车里,原路返回起点。

4、秒表计时,用时最短为胜。

1、家长必须绕过每一个小树林。

2、小朋友必须由家长自己抱进小推车,也可以自己爬进小推车。

3、返回时小推车推着玉米(孩子)再绕过小树林,返回起点线。最先返回为胜。

12对亲子参加游戏亲子接力赛:红薯大丰收

篮子2个、红薯人若干、荷叶6块、拱门2个玩法:

1、26对亲子家庭参加游戏,分成亲子2组。

2、幼儿和家长13人站一纵队,在起点线后站两纵队亲子。

3、幼儿手拿篮子和家长站在排头,听口令家长和幼儿一起出发,家长和幼儿跳过荷叶,幼儿钻过山洞,家长和孩子一起把红薯放到篮子里,家长抱着孩子直接从旁边跑道返回起点,幼儿把红薯放进起点筐里,把篮子交给第二个亲子。游戏反复进行。先运完的一对亲子为胜。

1、幼儿手拿篮子,和家长一起必须跳过荷叶,幼儿钻过山洞。家长不用钻山洞。

2、家长抱着孩子,幼儿拿着篮子走小路返回起点。

3、每次红薯只能运一个。

4、后面的幼儿必须拿到篮子才可以出发。

5、先运完的一组为胜。

26对亲子参加游戏。

抢粮食。

摸水果

摸奖箱、小苹果音乐、苹果、桔子、、梨若干。

1、14对亲子参加游戏,每队3人为一组。

2、每队亲子带着一种水果标识,跑道上也有相应的水果标识。

3、家长和幼儿站在自己的跑道起点线前跳舞《小苹果》。当音乐停时,由家长带着孩子小脚踩大脚走到对面的摸奖箱。

4、摸奖箱内放置3个不同的水果,由孩子去摸,对比摸奖箱上的水果标志取出水果。家长提示对错,孩子摸对时,家长将水果放入袋内,由孩子拿着。家长牵着孩子跑回起点。

5、秒表计时,用时最短为胜。

1、幼儿和家长一起跳舞,音乐停时,家长和幼儿一起出发。

2、幼儿和家长必须从自己的跑道小脚踩大脚走到摸奖箱处。

3、宝宝摸水果,家长辨别对错。只能宝宝摸水果,家长不能帮忙。错了水果放回箱内再继续摸。

4、摸对了,家长抱着孩子沿着自己的跑道跑回起点。秒表记时,先到为胜。

14对亲子参加游戏。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伞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穿上布袋向前跳,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识。活动准备:

1、布袋(与幼儿人数相等)、轮胎若干、平衡台若干、s形平衡3根据、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利用布袋玩钻山洞的游戏;若干幼儿两两相对手举布袋搭成山洞,排头两幼儿带队由布袋下走到另一头,其余幼儿跟上。

2、幼儿自由组合玩布袋;把布袋拼成长龙在两边跳来步去;把布袋围成圆圈跳进跳出;把布袋间隔放好,跳过布袋等。

二、基本部分。

尝试一:幼儿穿上布袋尝试跳过?小沟?(1根s形平衡木),表扬跳得好幼儿。

尝试二:增加难度,引导其他幼儿观察,总结经验,掌握正确方法:两手抓好布袋,两腿下蹲,用力蹬地向前跳,跳的同时抓住布袋向上提。鼓励并帮助能力较强的幼儿克服困难,跳过?宽沟?。

尝试三:引导幼儿跳过?土坡?(平衡台),提高幼儿跳跃能力。注意个体差异,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跳过?土坡?,能力较差的幼儿绕过?土坡?。

2、游戏:我们去寻宝。

我们已经练好了本领,现在可以出发了。在寻宝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我们穿上‘神奇布袋’出发喽。

(1)遇到‘土坡’,要求能力强的幼儿跳过土坡,能力弱的幼儿绕过?土坡?。

(2)来到?沼泽地?(轮胎),能力强的幼儿跳过3个连续摆放的轮胎,能力中等的幼儿跳过2个连续摆放的轮胎,能力弱的幼儿跳过1个轮胎。

(3)来到?大海?边和?海浪?做到游戏。教师说?海浪来了?时幼儿往上跳,教师说?海浪?下去时幼儿蹲下休息。

(4)划船过?大海?,比比谁快。(坐在布袋里,两脚朝前并拢,双手撑地往前移身体)。

(5)来到?山脚?下能力强的幼儿跳过?土坡?,能力弱的幼儿跳过?宽沟?

(6)找到宝贝,吹呼。(每个幼儿到指定的地方取一样玩具)。

三、结束部分。

1、幼儿一起玩玩具。

2、把玩具带回家和别人分享。

中班教案伞篇六

1、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

2、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3、能安静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每人一盒火柴(或塑料小棉签),教师事先拼好的范例《有趣的数学》,水彩笔。

1、学拼火柴棍图。

(1)教师用展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2)请幼儿说说用了几根火柴棍。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2)说说自己拼出了什么?如用4根火柴棍,你拼出了什么?用6根火柴棍呢?

3、练习《有趣的数学》中的"数一数,连一连"。

请幼儿根据画面内容,将相同数量的图片用线连接起来。

4、教师,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伞篇七

1、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2、通过想想、试试,说说,学习儿歌,利用诗句的重复仿编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1、幼儿玩过手的动作变化,手形的各种图片(兔子、剪刀、螃蟹、小花)。

2、手影图片若干,展板。

一、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1、伸出一只手与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好!)老师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5个)。

2、嗨,大家好!我现在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两只手)两只手我们还可以说一双手,(出示一双手的图片)。

3、你们也有一双手,数数看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10个)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教师边带领幼儿做手的动作边学习语句: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评析:教师亲切的用手与小朋友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与小朋友问好的互动中自然地将主题转向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说说、数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

二、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1、小手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伸出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虫子)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语句:变成小虫爬爬爬。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说一说。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评析:幼儿对“小虫”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起来,情绪马上被提升了)。

3、那你的小手会变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变一变,然后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评析:让幼儿的小手试一试,变一变,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玩、想想、讲讲,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也是自己构思诗歌的过程。)。

4、提问:你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

幼1:我是这样变的,(做动作)。

师:变成了什么?(小兔子)教师及时出示小兔子的图片。变成小兔怎么样?

幼:跳跳跳。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变成小兔跳跳跳)。

你又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请2-3个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意识的将诗歌中有的图片螃蟹贴出来,并及时的加以引导,变成螃蟹怎么样了?再引导他们一起来学一学)。

(评析: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变手游戏的快乐,而且为后面的学习诗歌做了铺垫,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5、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念儿歌第一段。(结合刚才贴出的图片)。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

6、我有一双小小手,(贴出小手图片)那它还会变成什么呢?用好听的话该怎么说(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中相应的图片: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在这里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对第一段诗歌的理解下,教师适当的将要求提高,让幼儿尝试用诗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手的变化,有效的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三、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2、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图片念儿歌,即: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幼儿的视觉体验,也为幼儿学习诗歌提供了方便,孩子们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尽情的表现着)。

3、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边说边做吧。(幼儿站起来自由做。)。

(评析:在第一遍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遍诗歌教学,虽然还是学习诗歌,但在这里,活动氛围更宽松了,有的三五成群的与好朋友边说边做,有的与老师边说边用动作表现,他们自由的边走边说,使学习不枯燥,充分发挥每一遍念诗歌的效益,真正做到了在玩乐中学习)。

四、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做两个手的变化动作。小手变成了什么?

幼1:小狗。

幼2:青蛙。

师:谁能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做动作,用自己的动作仿编儿歌。

3、小朋友真能干。你们看小手变变变,都变到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着变一变,然后想一想用儿歌里的话怎么说?(幼儿分成3组自由观看,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说)。

4、提问:告诉我你看到的小手变成了什么?(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回答,仿编儿歌)。

我们一起来跟着他说一说。另外两组的教学方法同上。

5、那我们把自己编的儿歌一起来说一说吧!(教师带领幼儿看看、走走、说说、变变)。

6、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把这些图片说一说。

(评析:利用手影图片,给予了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帮助了幼儿调动了生活经验,也为创编诗歌提供了便利。同时孩子分三组,更是让幼儿的创编更具针对性,使他们充分运用多种感官,看看、说说、做做,人人动手动脑动嘴,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2。小朋友们边走边看边说,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他们创编的很轻松和愉快。)。

5、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手在太阳底下变魔术,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那我们一起到太阳底下去玩一玩,变一变吧!

(评析:承上启下,将问题直抛幼儿,使活动自然地过度到延伸环节,也激发了的探索能力,让他们一起来获得关于“手”快乐又新奇的体验!)。

《会变的小手》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整个活动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提高了他们的动作表现力。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手的变化,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在玩乐中学习诗歌。孩子们人人参与,特别是在看手影图片进行创编活动时,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大胆的模仿手影的动作,到活动结束他们还意犹未尽。

6、中班语言教案《小手开花》含反思。

我设计这一活动,主要是发现幼儿对手的了解不是很多,面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手都知道,可是手指、手掌、手背、手心掌握的.却不是很好,所以,设计此活动,就是为了加深幼儿对手的比较全面的了解。

1、学会儿歌“小手开花”,并能加入动作。

2、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指、手掌、手心、手背。

3、愿意与同伴交流。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学会儿歌“小手开花”,并能加入动作。

2、了解自己的手上的名称。

卡片、白纸笔。

一、开始部分。

1、课前小游戏。

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眼睛耳朵鼻子嘴。

2、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出示卡片——手。

二、基本环节。

1、师:你们都认识他吗?见过他吗?是在哪里见过他的?

2、介绍“我的小手”

(1)自己想想,应该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小手。

(2)两人一组互相介绍。

(3)指名上前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手。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共有十个手指头,还有手掌手心和手背。

4、听儿歌。

(1)小朋友,你们想听关于手的儿歌吗?现在我们就快快来听听吧!

(2)放儿歌,幼儿听。

5、学习儿歌。

师:你们想学这首儿歌吗?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三四遍。

(1)听儿歌,做动作。

老师念,幼儿做动作。

(2)看动作,念儿歌。

老师做动作,幼儿说儿歌。

6、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师领读,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三、结束环节。

游戏“小手开花”

师: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

幼:开了(5……10)瓣花。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小手。

在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学习儿歌的兴趣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融入动作后,幼儿学习儿歌的欲望更加高涨,手是大家都有的,但是关于儿歌幼儿学习的是比较少的,通过这次活动的学习,让幼儿能够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手,总体上来说,这次活动时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结束的。

中班教案伞篇八

了解保持车厢整洁的重要性,知道要感谢清洁工人。

模仿公交车洗澡的过程,锻 炼肢体活动能力。

老师事先在玩具公交车上贴上眼和口的图卡。

《车来了》幼儿用书第24页。

轻快的音乐。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玩具公交车,与幼儿打招呼,请幼儿说说乘坐公交车的经验。

2. 向幼儿提问:

・我每天在马路上来来往往,满身灰尘,谁替我搞卫生呢?

・你见过工作人员帮我打扫卫生吗?说说他们的工作。

3. 播放双层公交车“洗澡”影片,请幼儿观察公交车“洗澡”的过程。

4. 问幼儿如果没有人打扫公交车,会对乘客有什么影响。

5. 播放音乐,请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公交车洗澡的过程。

・ 能说出保持车厢清洁的重要性。

・ 能积极投入角色扮演的活动。

中班教案伞篇九

引导幼儿理解数字0,以及数字0的用法。

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6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5、4、3、2、1的实物玩具,第6只篮子内不放玩具。电视机、录像带(有关"0"的录像,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数字娃娃表演。每人一张泡沫板数字。磁带《找朋友》。

一、 引出数字“0”

1、 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5)

2、 第6只篮子内放有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 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 讨论

1、 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 幼儿自由讲。老师放录像,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 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 总结。"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 复习0-10的排序。

2、 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 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从教案上来看,你的教学目标还是比较恰当的,但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复杂一些,甚至于超出了你预设的教学目标。如:

“(1) 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2) 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3) 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4) 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这些地方太复杂,太难,反而会分散孩子对你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的主要的教学目标——“1、 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2、 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的理解。建议将说道的环节简单化,目的性更明显、突出一些!

中班教案伞篇十

1.尝试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排列花纹制作彩带。

2.探索发现事物花纹排列的规律。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1.教具:教学挂图(二)、(四)中的领带、盘子图片,与安全标记若干。

2.学具:幼儿用书第19页《小小设计师》的材料。星星、月亮等不干胶材料若干。

3 . 电教设备:投影仪。

1.过节了,小兔子给自己买了几件漂亮的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呀?

2.这个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什么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3.引导幼儿用圆点标记记录花纹排列的方法。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远点标记,你们能按牌子花纹的排列方法也给这些标记排一排吗?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集体验证。

1.出示领带。

提问:小兔还买了什么?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和盘子花纹一样吗?是怎么排的?

2.运用远点标记几率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

3.比较发现两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领带和盘子的花纹排列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拓展幼儿思维。

(1)花纹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样有规律地排列。

(2)将不同的排列规律记录在黑板上。

1.布置作业。

2.展示作业并交流。

教师:你喜欢哪一种设计?它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你觉得还可以怎样排列更加美丽?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的?[w1]

1.区域活动:在操作区提供串珠材料和规律示意图让幼儿练习。

2.家园共育:家长利用身边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多种排列组合花纹的而方法,体验规律排列所产生的美。

3.日常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服装等的图案规律,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等等。

中班教案伞篇十一

1、知道照相馆的基本玩法,能创造性地表现周围的生活。

2、通过想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不断加强各角色区的联系,丰富游戏的情节。

3、学会协商分配角色,能与同伴联合游戏,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4、巩固幼儿听到信号马上和同伴共同收拾玩具的习惯。

幼儿共同收集照片、玩具照相机以及娃娃家等角色所需的物品指导要点:

1、谈话:"你照过相吗?""你到哪里去照相呢?"引导幼儿回忆照相的经过。

2、引导幼儿说说照相馆应该怎么玩。

3、出示游戏物品,引导幼儿想象,创造性地游戏。

a、合理使用材料,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b、大胆想象进行游戏

c、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

情况记录:

由于幼儿对照相馆的感性经验不是非常丰富,所以在游戏中,幼儿的游戏情节较简单,幼儿只是忙着拍照、洗照片,很少有幼儿会要求化妆等。

对策:

请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照相馆,丰富幼儿对照相馆的有关经验。

1、回忆上次游戏的情况,探讨本次游戏的玩法。

a、照相馆的客人太多,应该怎么办?

b、应如何给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2、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游戏重点指导:

a、利用方开形材料制作照相机,并利用纸花等材料来给客人打扮,并引导客人摆好造型拍摄。

b、画想师利用画纸给客人画出他们的相片

3、师幼互评游戏情况

4、收拾材料场地情况记录及策略:

本次游戏,幼儿的游戏情节比上一次更丰富了,幼儿能主动的要求化妆等等。

在游戏中,有的幼儿跑来跑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在给客人找一个漂亮的背景,于是我引导幼儿生成一个新游戏内容:外景拍摄第三阶段新材料:大张的背景图、方形纸、纸盒等指导要点:

1、针对上次游戏情况,提出本次游戏要求;应如何给客人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应如何招揽客人。

2、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加强与其他角色的交往,如:到娃娃家去招揽客人;服务上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照相等。

3、组织幼儿评价游戏

4、针对本次游戏,想象下次游戏时可以增加的游戏内容。

情况记录:

本次游戏之前,幼儿收集了很多旧材料用于游戏。游戏中幼儿能开展新的游戏内容,进行外景拍摄。摄像师能带领顾客选择自己喜欢的背景进行拍摄。

中班教案伞篇十二

感受弹簧的弹性,并探索弹性大小与受力的关系。

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乐百氏奶瓶、小纸杯、弹簧、毛根、各种装饰材料。

1.将弹簧固定在乐百氏奶瓶的下端。

2.用小纸杯做出头部(装饰上五官及头发),用毛根缠绕在瓶身上做手。

3.将头部粘在瓶身上,在弹簧偶身上做些装饰。

玩法1:人手一个弹簧玩偶,向下挤压弹簧,听口令一起松手,看看谁的小玩偶弹得最高。

玩法2:可设障碍,看看谁的小玩偶能跳过障碍,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障碍。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中班教案伞篇十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是玩好游戏的保证,为了更好的让孩子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守规则,并体会数学游戏的乐趣,我设计了数学游戏棋这一活动。

1、学习按规则合作游戏,喜欢参加数学游戏。

2、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学会简单的记录。

【活动重难点】按规则合作游戏,学会记录。

人手一份盖子棋;其他盖子若干;两人一张十格棋盘;图形数卡,记录表、表情卡若干。

1、按图形分四路纵队。

2、按从小到大的数字调整顺序排队。

1、介绍盖子棋。

2、演示摆放盖子棋。

3、示范玩盖子棋。

4、示范记录输赢情况。

老师利用语言、动作、表情,引导幼儿回忆讨论下棋规则、步骤、玩法。

1、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决定谁先翻棋;

2、数字大的吃掉数字小的,小的棋子移出棋盘;

3、决定胜负:棋盘上留下得多的那一方就是胜利者;

4、双方根据最后结果,自己记录输赢情况。(赢得一方为自己贴上“笑脸”,输的一方为自己贴上“加油”,如果平了就都贴上“握手”)

幼儿结伴玩盖子棋。

活动延伸:幼儿玩盖子。

中班教案伞篇十四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1、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课件。

2、学具:幼儿自制的小时钟、表现幼儿一日活动的图片每人一套、1――12的数字头饰2套,分针时针各2根,每人一套作画工具、废旧材料、胶水、剪刀、黏土等。

观察法、探索法、操作法。

1课时。

1、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评析:通过谈话,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2、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1、2――12)。

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谁转得快?谁转得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时钟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3、学习看整点。

(1)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小叮当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看看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看看分针指在什么地方?时针指在哪里?

(2)(课件演示)上课时间到了,小朋友正在上课,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看,连小钟表都在夸大家呢。

小朋友看看现在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4、通过游戏《时针分针转转转》复习巩固对整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游戏的时间到了,让我们和小叮当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我们这个游戏名称是《时针分针转转转》,请12位小朋友分别代表钟面上的12个数字,按照钟表上数字的排列顺序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代表时针、分针,站在圆圈的中间,听小叮当的口令,小叮当说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就赶快把小叮当说的时间表示出来,游戏分成两组,比比看那组的表针转得又对又快。取胜的小队小叮当会奖给他们一张小叮当图片,小朋友有没有取胜的信心?这里有1―12的数字头饰,和时针、分针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带好,我们的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针、分针请小朋友轮换代替,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有关整点的知识)。

5、创作《我的一天》。

师:小朋友,拿起你的工具,把你在幼儿园中渡过的一天记下来好吗?

根据幼儿的设想的创作形式(绘画的、泥工的、废物制作的),让他们自愿组合成小组。

师: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着钟表店里的美妙音乐,一边设计小钟表吧。

幼儿开始制作。

评析:多样的作业形式,彻底打破了以往单一技能的训练,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背景音乐的播放让幼儿有身临其竟的感觉,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乐曲中钟表形象。

6、活动结束。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中班教案伞篇十五

能用自然物正确地测量线段及图形边的长度,并比较长短。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两名运动员比赛跳远的图片(运动员跳出的线段长度是2的倍数),2厘米长的短棒若干。

2、幼儿用书,形针若干,小木棒若干。

3、实物投影仪。

1、学习测量的方法。

提问:图上的运动员在干什么?我们来做小裁判,评一评他们谁跳得远?(启发幼儿用测量的方法来比较)。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测量的方法:用小棒沿线段一一排列,使小棒头尾相接,没有空隙。在线段下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请一位幼儿上来,分别尝试测量另外一个运动员跳的线段的长度,教师帮助幼儿写下所用小棒的数量。

比一比谁跳得远,并说一说为什么。

2、讨论并尝试测量另一幅图。(方法同测量图一)。

3、幼儿用小棒或回形针测量幼儿用书上运动员跳高、跳远、投掷的线段长度,并给跳得远、投得远、跑得高的那名运动员贴上小红花。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社会经验,鼓励幼儿动手尝试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活动设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开始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有两位幼儿测量不积极,因为不知道测量的方法。教师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环节作铺垫。让幼儿知道通过我们的数学活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儿对数学活动产生更高的兴趣。所以,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

中班教案伞篇十六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1.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1976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