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更新和改进是教学不断发展的一部分。教案的设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教案,供广大教师参考学习。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一
课前思考:前面学生初步学习了加法、减法,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做了,我们应该使他们有些什么提高?从教材的安排看,知识目标有:进一步感受加法交换律,从数的大小变化中寻找规律;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还能进行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
逆向思维解决加几减几的问题。
能发散思考同一结果的'不同算式。
教学重点:怎样逆向思考,寻找多种答案。
教学设计:
2、4、5学生独立练习。
第一题:看图列式。先查看学生看图马上能列出几个算式。列加法算式的时候,能列一个一定还能列第二个。
金鱼图请两个的同学说说你怎样马上想到第二个算式。绵羊图,要多的,可以是。
1+4=54+1=52+3=53+2=55-1=45-4=15-2=35-3=2。
第三题: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
第六题:学生逆向思考有一定的难度。要给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所以我采用先演示再独立练习的方法。
演示:师在一个盒子朝学生的一面写上“4”,并告知里面要装4支粉笔,倒出教师预先放好的3支,板书3,再放几支是(指4)这个支数,板书4。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排个队伍来学习,报数,小红排在第几个?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三第2题的鸽子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545?
9
5+4=94+5=99-5=4。
4、第3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求的是…用算式…来计算。)。
三、独立计算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4、5两题。
四、综合活动:
1、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五、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六、课后小记。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三
课时: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
数等概念。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基本练习。
2、第2题,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3、第3题,分一分。
有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奇数优势合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二、数学游戏:猜猜我是谁。
1、(1)我是比3大的奇数。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2)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乘积是18。
(3)猜数游戏:一行6、7人到前面,给大家看出谜底,象上面一样,让下面同学给出谜面,这几个人可以抢答,直到给出的谜面足以确定这个数且有人猜到这个数为止。
教学反思:
这里的练习课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在3、4题学生一点难度都没有,但在1、2题上学生还是有点费力气,尤其是第二题,这里有好几个答案,对他们进行方法法的指导,学生终于可以顺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运用知识模型。
1、第13页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讨论,明确实际上就是找90的因数。
2、第6题。中间的数其实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它们的和必然是3的倍数。
四、总结,阅读。
阅读《你知道吗?》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阅读材料。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四
复习内容:
教材第8页第1~4题。
复习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师生共同回顾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1)学生根据上面的梳理独立完成计算。(2)指名上台板演。(3)课件出示正确解答过程,集体讲评,统计计算出错的同学,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纠正。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1)让学生有序说出所看到的数学信息,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依据。(2)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只要两种玩具价格不超过100元都可以,从而引出两种求还剩多少元的解法:一种是连减的方法;另一种是先求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用100元减用去的钱。(3)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要想使剩下的钱最多,那么所花的钱就要最少,从而就应该买最便宜的两种玩具,买小汽车和魔方,剩下100-23-15=62(元)。(4)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几种”的含义,再独立完成。几种玩具的价格正好是100元,可以买两种,买船和魔方;也可以买三种,买变形金刚、布娃娃和魔方,或者买变形金刚、小飞机和小汽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先看懂题意,再独立完成。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要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70,该怎么填?
示例:
2.七彩文具店昨天卖出36个文具盒,今天卖出的文具盒比昨天多6个。文具店昨天和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文具盒?36+6+36=78(个)。
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同学们不仅对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更加熟练了,还发现了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并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
1.用竖式计算。
45+28+19。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1)学生口答。(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3)引发学生讨论。(4)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合理整合教材,体现从易到难的安排,练习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课堂练习内容太少,可适当设计一些同步练习。
教学建议:学生的学习不能是一味地听讲、做练习,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用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五
2、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完成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要分别计算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
2、完成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对本市空气质量加以分析,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1、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2、列式计算。
1000×=。
1000×=。
3、反馈。
1、学生读题。
2、分析题意。
3、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
运用乘法中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3、完成练习第3题。
4、完成练习。
1)这些题目都是分数乘法在具体中的应用。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所列算式的含义。
1、学生仔细读题。
2、分析题目。
3、先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通过计算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大量的练习让学是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法则练习板书: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反思: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懂得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
备课日期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懂得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教学第一部分。
2、教学第二部分。
3、教学第三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
(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
(3)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我们会说成小溪在唱歌。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
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4)讨论: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在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3)学生试写。
(4)朗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练习1。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初步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2、学习写好钢笔字。
3、增强语言积累,养成在生活中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写好钢笔字。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学习八条成语。
二、读背指导。
一、写好钢笔字。
1、投影出示八条成语。
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3、指名交流,集体评议。
教师点拨。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
(3)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
的书写要求。
(4)教师范写“植”。提醒学生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
“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生自由朗读。
(2)全班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通过朗读,你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组两个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1、同桌互相朗读。
2、同桌互查背诵读。
学生认读“植、程、租”这三个字。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程、租”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儿。
(2)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合作探究更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效率。
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练习1。
成语。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懂得正确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活动,懂得应当如何正确表达观点,语言要朴实,语气要诚恳。
教学重难点懂得应当如何推荐班干部。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
二、指导交际。
三、反馈。
(1)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
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
(2)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练习1。
如何推荐班干部?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写反文旁和折文儿。
2、学习正确的毛笔字运笔方法,写好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反文旁、折文儿。
二、指导。
三、练习。
(1)出示范字反文旁。
(2)分析“散”字。
(3)出示范字“折文儿”。
(4)小结:“散”与“处”都呈右窄左宽之势。
(1)教师范写。
教师巡视。
反文旁由哪几笔构成?反文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写左边的有什么要求?
“折文儿”和“反文旁”有什么区别?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作业设计:完成《习字册》。
板书设计。
三夂处。
教学反思。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七
课前思考:
教学处处留心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讨论,从感性上认识对联的有关知识。学生说出的答案不要轻易的否定,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选择最合适的字,以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在教学中不要过多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第二部分是照样子对对子。教学时要认真分析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然后指导学生根据例子对出下句。要鼓励学生多找答案,通过讨论交流选择最确切的。
口语交际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前面的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教学时,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介绍,注意在交流完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对学生在听、说、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讨论中如何说,如何倾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语交际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压岁钱的习惯。
授后小记:
学生对于春联比较感兴趣,有些小朋友也收集了许多的春联,我们在周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进行了交流,但在字词句的推敲上,我们还是不够熟练的。在教学处处留心部分前,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春联的几个特点,我想,这应该有助于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字填入吧!进入讨论环节,学生争得不亦乐乎,在集体交流中,有些小朋友也是振振有辞,说到的字有“点”、“洒”、“润”等,基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我没有否定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判定,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春联吧!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与对联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千帆竞发”与“万马奔腾”、“国泰民安”与“人寿年丰”等。而且,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它们的解释也有些相似,部分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因此,学得很有意思,其他小朋友也能够被带动,了解词语意思。春联的学习,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正所谓,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学”嘛!
授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因为学生谈到新年就兴奋不已,说到压岁钱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讲,有目的地讲。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压岁钱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而且买一些娱乐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够考虑到父母、爷爷奶奶,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更有些有爱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给希望工程。我想,压岁钱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本课我从从复习《春联》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春联字词上对仗的知识,运用这一知识来思考讨论,学习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过去积累的有关春联和对仗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词语训练,从感性上学习一点文字使用技巧,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处处留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我指导他们明白对联中的词语要词性相近结构相似,而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我先让学生读短文,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到底补个什么字,还没等我问完,大家脱口而出:“润”。我问他们原因,很多小手举起来,有人说“润”写出了雨的温柔;有人说上联的“拂”感觉风是轻轻地吹,所以这个雨也应该是很轻柔的。接下来的找样子对对子也就顺利成章了。我先让学生看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再指导他们根据例子对出下句。我鼓励他们多找答案,效果还不错。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读读背背”是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一项练习,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有8个词语,分成四组。我让同学们先读正确、读熟练,再联系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继续开动脑筋,让他们想一想,课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八个词语。有学生说,它们有相同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有同学说,每两个词语之间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联,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描写了什么?怎么做到对仗的?你能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来吗?然后让学生自读自练。通过这三副春联,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春联产兴趣。
授后小记:(第三课时)。
这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前面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我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见解,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最后做出适当的补充和评论,把你认为最好的见解挑选出来并说说原因。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够合理使用压岁钱,有些同学定的计划非常周全,从中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心、孝心。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描红,再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再观察教师范写,自己临摹,仔细揣摩字型。
教学反思(第三课时)。
如何用好压岁钱,学生有许多想法:1、用于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2、爱心捐款,帮助希望工程的孩子上学;3、为绿化出一份力,进行植树活动;4、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5、购买图书,参加班级的“图书漂流活动”。……本课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练习四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
直接说出得数,并从每组中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1。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学生先算一算,再选一选.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方法很多,以选择一种你喜爱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2。
1)出示第2题,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有64只蝴蝶标本,40只蜻蜓标本,求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
2)“蝴蝶比蜻蜓多多少只?”还可以怎么说?
(蜻蜓比蝴蝶少多少只?)。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4)集体口答。
2.练习四3。
1)出示第3题,说题意。(妈妈牙齿有32颗,我的乳牙有20颗,我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
2)“求找比妈妈少多少颗牙齿”还可以怎么说?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集体口答.
3.练习四3。
1)出示第4题,说图意。(小兔子运走18个萝卜,还剩10个,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集体口答.
三.布置作业.
练习与测试练习四(1)。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不活跃.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除数是整十数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1、用电脑出示练习一第1小题。
出示题目时,最后一行一行出示,指名学生出结果。然后出示下面一行后进行小的比赛,把结果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最后看谁算的快而正确率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电脑出示第5题。
先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两道什么特点,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最后可以采用火车接龙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2题。
先指名学生说说各题的商是几?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再让学生来计算,验证试商的正确性。
2、完成练习一第3题。
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并说明要验算,注意自己验算的方法和格式。选择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可以选择容易出错的学生,这样有利于集体纠正)集体点评后,同桌互相校对,并指出错误的地方。同时说一说,在计算整十数除法的注意点。
完成练习一第4题。
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填表,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体会商不变的规律。
(1)让学生自己默读题目,然后思考分析题意;
(2)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
(3)通过交流,集体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决问题,让学生完全明白题意,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注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第1次转换起恰好发生在5时,经过10分也就是经过600秒,那么这600秒里转换的次数是60030=20,然后加上5时发生的1次总共是20+1=21次。
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用0~9的数字卡片摆一摆三位数与四位数,同桌比较大小。
二、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和练习题2。
(1)指导读题,看计数器上珠子的位置,完成练习。
(2)完成练习题2。
找出规律,自己动手填一填,集体订正。
2、完成3、4题的练习。
(1)第3题:指导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不同数位上,同一个数有什么不同。
(2)第4题:读数时要注意“零”的读法:7002、4050、10000......
3、完成第5题。
(1)理解题意,说说自己有什么信息的获得。
(2)说说自己是为什么这样选择。
4、完成第6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
说说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一
教学处处留心时,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讨论,从感性上认识对联的有关知识。学生说出的答案不要轻易的否定,可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选择最合适的字,以激发学生揣摩对联的兴趣。在教学中不要过多讲解有关对联的知识。第二部分是照样子对对子。教学时要认真分析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然后指导学生根据例子对出下句。要鼓励学生多找答案,通过讨论交流选择最确切的。
口语交际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说的欲望。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前面的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教学时,在同桌练说、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推荐同学在全班介绍,注意在交流完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大家进行补充、评议。在听、说、评中进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在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对学生在听、说、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白在讨论中如何说,如何倾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口语交际中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在讨论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压岁钱的习惯。
学生对于春联比较感兴趣,有些小朋友也收集了许多的春联,我们在周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也进行了交流,但在字词句的推敲上,我们还是不够熟练的。在教学处处留心部分前,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春联的几个特点,我想,这应该有助于他们找到最合适的字填入吧!进入讨论环节,学生争得不亦乐乎,在集体交流中,有些小朋友也是振振有辞,说到的字有“点”、“洒”、“润”等,基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我没有否定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来判定,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春联吧!
本课的教学与对联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千帆竞发”与“万马奔腾”、“国泰民安”与“人寿年丰”等。而且,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它们的解释也有些相似,部分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因此,学得很有意思,其他小朋友也能够被带动,了解词语意思。春联的学习,我们主要以诵读为主,正所谓,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学”嘛!
本课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因为学生谈到新年就兴奋不已,说到压岁钱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学生交流的欲望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关键是要让学生有条理地讲,有目的地讲。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还注意到,有些小朋友在用压岁钱的.时候,只考虑到自己,而且买一些娱乐玩具,但也有些小朋友能够考虑到父母、爷爷奶奶,送一些小礼物给他们,更有些有爱心的小朋友,想要捐一些给希望工程。我想,压岁钱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本课我从从复习《春联》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春联字词上对仗的知识,运用这一知识来思考讨论,学习使用文字的技巧。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过去积累的有关春联和对仗的知识,进一步进行词语训练,从感性上学习一点文字使用技巧,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处处留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补上对联中的一个字,并说明补这个字的理由。我指导他们明白对联中的词语要词性相近结构相似,而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我先让学生读短文,并让学生思考一下到底补个什么字,还没等我问完,大家脱口而出:“润”。我问他们原因,很多小手举起来,有人说“润”写出了雨的温柔;有人说上联的“拂”感觉风是轻轻地吹,所以这个雨也应该是很轻柔的。接下来的找样子对对子也就顺利成章了。我先让学生看例子,从感性上理解“细雨”和“和风”的对仗关系,再指导他们根据例子对出下句。我鼓励他们多找答案,效果还不错。
“读读背背”是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的一项练习,它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有8个词语,分成四组。我让同学们先读正确、读熟练,再联系生活实际,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继续开动脑筋,让他们想一想,课本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这八个词语。有学生说,它们有相同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有同学说,每两个词语之间在意思上都有一定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三副春联,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描写了什么?怎么做到对仗的?你能读出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来吗?然后让学生自读自练。通过这三副春联,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对春联产兴趣。
这是一项以“如何用好压岁钱”为话题的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然后再指导学生阅读前面一段文字,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即讨论如何使用压岁钱。我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见解,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其他同学仔细听,认真想,最后做出适当的补充和评论,把你认为最好的见解挑选出来并说说原因。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了,能够合理使用压岁钱,有些同学定的计划非常周全,从中也体现出他们的爱心、孝心。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描红,再书写。学生书写时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再观察教师范写,自己临摹,仔细揣摩字型。
如何用好压岁钱,学生有许多想法:1、用于交学费,购买学习用品;2、爱心捐款,帮助希望工程的孩子上学;3、为绿化出一份力,进行植树活动;4、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5、购买图书,参加班级的“图书漂流活动”。……本课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学生进行不乱花零钱的教育。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二
第 2 课时
1、指导学生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练写生字“们、叶、红”。
2、理解儿歌的意思,充分体会父母的爱,在此基础上背诵儿歌。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能力。
重点: 掌握从左到右的书写规则。
难点:理解儿歌中最后一句的意思。
教学简要过程及重、难点的突破
一、学习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仔细观察3个字的左右两个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重点指导“红”的写法:教师范写,注意两个撇折的写法。
1、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图中画了些什么?
儿歌中把“我”、“爸爸”、“妈妈”各比作什么?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告诉我们什么?
实施修改意见
扩展(做小诗人):爸爸是一朵花,妈妈是一朵花,我是一只蝴蝶,------
精搜彩集创信意息
精彩创意:
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图中画了些什么?
儿歌中把“我”、“爸爸”、“妈妈”各比作什么?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告诉我们什么?
实施修改意见
做小诗人
作实业践设活计动
必做
在作业本上练写“们、叶、红”
把儿歌背诵给家长听。
实施修改意见
教学札记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轻声。了解同样的词,词尾读不读轻声所产生的意思就不相同。
2、通过诵读积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通过口语训练学会有所侧重地介绍一个民族。
4、继续写好钢笔字。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就不一样,在句子中必须结合上下文先理解意思,才能进行正确朗读。
教学准备:搜集一民族的居住地、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审题。
(2)学生分角色演示题中的生活场景。
(3)学生回答题中的“妻子”该怎么读,为什么。
(4)学生说答案。
(5)师生一起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小结的基础上学生读题。
(2)学生得出结论:由于词尾或不读轻声而各自产生两个词义或不同的一组词。
(3)学生说说每组词的意思的不同。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目中的四个句子,了解具体的语言环境。
(2)读每个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里的不同读音,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词义和词性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仔细阅读四个句子,尝试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订正)。
(4)共同评议,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学生读《爱我中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
(3)学生朗读全文,做到熟读成诵。
(4)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说出歌词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理解歌词的意思。
(2)引导学生找出歌词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爱我中华),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祖国的情感来说说自己读过歌词后的体会。
(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领会、欣赏把感情融入到具体描写中去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口语交际。
(一)审题。
1、启发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多注意搜集有关的知识,并向别的同学介绍。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民族用几分种的时间做准备。(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三)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口语表达的语气、语速、语调等是否得当)。
2评议小结。
二、写好钢笔字《示儿》。
课前思考1:
关于练习1的“诵读与欣赏”的教学:
《爱我中华》是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为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写的歌。它与第一课《我们爱你啊,中国》同是表达爱国热情的,但两篇文字的侧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前后对照从内容、情感上去寻找两者的同异。
关于“口语交际”,从内容上看这是一次非常好的练习,因为素材多也易找。但从交流上来看,学生对筛选材料的能力还不强,不是太会取舍,要教师提前示范,才可能提高口语交际的实效。
课前思考2:
学生在学习“语文与生活”中,理解有些词语尽管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所以告知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那就是结合上下文;同时在理解词语的意思后,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朗读。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进行补充课外的,也可以让孩子动脑思考。
课前思考3:
“语文与生活”这一组练习中的辨析相同写法、不同读音的词语部分的教学。要注意让学生根据注音读正确,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积累再说说这些词意思的不同。
然后适当地让学生再举些例子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生产等。
课后反思1:。
关于“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实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围绕某个少数民族作具体的介绍,从该民族的聚居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等方面有序地介绍,学生从中积累了知识,拓展了知识面。
课后反思2:
学习诵读与欣赏《爱我中华》部分,这是一首歌词,学生大都熟悉。在教学时,主要让学生自己学习与展示为主。
首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请他们说说着首歌词所写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内涵;最后,让他们学唱这首歌。学生们因平时有所耳闻,一会儿,他们就会跟着唱了。
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是喜欢的。
授后小记:
学生在学习“语文与生活”后,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又指出了一些读音相同,但是写法和意思不同的词,比如:
……。
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获得了许多知识,他们通过自己的感悟,体会到文字的魅力。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 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
“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成花园2号楼201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售货员。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
教学后记:学生对练习一的学习很感兴趣,学习《村居》很乐学。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五
6、读背古诗《望岳》。
7、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8、学写毛笔字。
目标中的3、4、5(重点)。
目标中的7(难点)。
奇思妙想。
发现的源泉。
口语交际:说说奇思妙想。
课外: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用钢笔描红;
认识繁体字;
选词填空;
照样子写句;
熟记成语;: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复习描红要求。
2、指导描红。
3、描红。
4、反馈。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读对照,认识繁体字。
3、同桌互读。
4、指名朗读。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明确要求(选词填空)。
2、学生自读。
3、交流反馈。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明确要求(照样子写句)。
2、例句指导,例句:”几乎不假思索地”(说)写清了说时的神情。
3、学生照例写句子。
4、反馈交流。
五、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要求(熟记成语)。
2、让学生反复读。
3、熟读记忆并说说成语大体意思。
六、作业:
练习3、4做在2号本上。
说话:漫话奇思妙想。
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第六题。
1、审题明确要求(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
2、说说”奇思妙想”有什么意义;
3、在小组里全合作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4、在班上交流奇思妙想;
5、鼓励收奇思妙想写在日记里。
二、学写毛笔字(略)。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的:学用字词句:读一读对话,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引导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通过帮小猴查字的方式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对策:创设争夺“最佳猴师奖”来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出示一首儿歌“工具枪”
其中有两个字“靶”“兜”学生不认识。
2引导讨论:儿歌很有趣,可里面有两个生字没学过,怎么办?
3复习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
4比赛查字典,看谁先找到正确的部首,最快查到这个字,把儿歌念给大家听一听。
二、设疑激趣,解疑学法。
1出示“丰”像这样没法拆开的字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引导学生角色互换,练读对话,学习方法。(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当学生来提问,学生解答)。
3交流:听了小“老师”的解答,谁知道怎样查“丰”字?
4动手查一查,验证对不对。
5四人小组讨论:遇到不能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迅速查到要查的字。
三、创设情境,练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图,小猴怎么啦?
引导开展“争当小猴老师”的活动。
第一轮:谁最快找到“世”的部首,最快查到“世”就当老师教教小猴子。
四人小组竞赛,练习查“义、电、书、我”。(商量如何分工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集体交流。
对完成最快最准的组授予“最佳猴师组”。
小结:小猴子在你们的帮助下,也很快查到了这些字,并学会了方法:——。
学生交流——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开,而且,这个字不能拆开,而且,这个字的第一笔是横(或竖、撇、点、折)那么,它的第一笔就是它的部首。
四、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集体解决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先讨论,再动手查字典进行验证。
第2教时。
教学目的。
1、写好铅笔字。
2、读读背背,积累四个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巾、盖、端“这几个竖画比较多的字,要写端正、写美观。
难点:指导写好“端”。
对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端”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通过描红、仿影,再认真临写,让学生在写字实践中把字写好。
教学过程。
一、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卡片。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找出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竖画比较多)。
学生说一说。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醒学生书写注意点。
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个别纠正。
二、读读背背。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看图说话。
出示成语:
百花盛开 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色色俱全。
教师范读。帮助学生大体了解成语的意思。
百花盛开:成百种花卉一齐开放,万紫千红,姿态各异,丰富多彩。
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盛开,竞相逞美。
五彩缤纷: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色色俱全:各式品种齐全。
学生自由练习读一读。
个别读。
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学生再读。
学生看图自由读,个别读。
集体读。
小结。
收集或摘录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第3教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讲童话故事。
通过举办“童话故事会”开展言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点。
难点及对策重点也是难点:
开“童话故事会”进行口语交际。
对策:寓游戏、激励、教师示范于口语交际中。
课前准备: 人人准备好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讲童话故事(内容简单并有趣)。
二、开展童话故事会。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讲故事。
2各组选出一名学生在班上讲给全班的同学听。
(以击鼓传花式来确定小组)。
3根据该生讲的情况,老师给该组学生颁奖。
4评选故事大王。
课前思考: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励实践。
(出示森林图。)听说森林里正在举行一个“童话故事会”。(板贴课题)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呀?(想)瞧,参加比赛的有孙悟空小组、蓝猫小组、唐老鸭小组、神龙小组、威力虎小组和蓝精灵小组。(老师逐一把小组标志放到小组桌上。)你想参加哪个小组,就到哪个小组去报到,并戴上头饰。)。
二、组织交流,充分实践。
1.比赛快要开始了,先请百灵鸟宣布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所讲的童话故事不要太长,要生动有趣!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评说。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请“记者”去采访优胜小组或个人。(请一位同学扮演“小记者”。)请获得“故事大王”的小组或个人介绍经验。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小朋友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励实践。
(出示森林图。)听说森林里正在举行一个“童话故事会”。(板贴课题)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呀?(想)瞧,参加比赛的有孙悟空小组、蓝猫小组、唐老鸭小组、神龙小组、威力虎小组和蓝精灵小组。(老师逐一把小组标志放到小组桌上。)你想参加哪个小组,就到哪个小组去报到,并戴上头饰。)。
二、组织交流,充分实践。
1.比赛快要开始了,先请百灵鸟宣布比赛规则。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所讲的童话故事不要太长,要生动有趣!
2.小组交流,推选代表。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4.自主探究评说。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三、评价反馈,表扬总结。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2.请“记者”去采访优胜小组或个人。(请一位同学扮演“小记者”。)请获得“故事大王”的小组或个人介绍经验。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
请小朋友把自己所讲的或听人讲的有趣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评一评。
课前思考:(学查字典)。
1出示一首儿歌“工具枪”
其中有两个字“靶”“兜”学生不认识。
2引导讨论:儿歌很有趣,可里面有两个生字没学过,怎么办?
3复习部首查字典的一般方法。
4比赛查字典,看谁先找到正确的部首,最快查到这个字,把儿歌念给大家听一听。
二、设疑激趣,解疑学法。
1出示“丰”像这样没法拆开的字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它的部首呢?
2引导学生角色互换,练读对话,学习方法。(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老师当学生来提问,学生解答)。
3交流:听了小“老师”的解答,谁知道怎样查“丰”字?
4动手查一查,验证对不对。
5四人小组讨论:遇到不能拆开的字,怎样找到它的部首,迅速查到要查的字。
三、创设情境,练查字典。
1出示小猴思考图,小猴怎么啦?
引导开展“争当小猴老师”的活动。
第一轮:谁最快找到“世”的部首,最快查到“世”就当老师教教小猴子。
四人小组竞赛,练习查“义、电、书、我”。(商量如何分工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集体交流。
对完成最快最准的组授予“最佳猴师组”。
小结:小猴子在你们的帮助下,也很快查到了这些字,并学会了方法:——。
学生交流——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开,而且,这个字不能拆开,而且,这个字的第一笔是横(或竖、撇、点、折)那么,它的第一笔就是它的部首。
四、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集体解决小朋友提出的问题,先讨论,再动手查字典进行验证。
授后小记:
课后反思:。
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戴上头饰装扮成小动物参加童话故事会,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的情趣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做了一回评委。主体性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创设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学生当一回评委,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听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说了能力。
课后反思:。
一、教材整合显魅力。
吸取音序查字法的经验,开学初在进行教材整合时,我将练习1~~练习4,四个练习中的部首查字法进行了整合教学,将原本要拉长近半个学期的教学练习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练习1和练习2是讲部首的提取方法,一个是合体字该如何提取部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当两部分都是部首时,取上不取下,取左不曲右,取外不取内);另一个是独体字该如何提取部首(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开,分不清属于哪个部首,就可以按起笔的笔画归入)。将这两个部分整合在一起教学,会一下子扫清学生在查字典时所遇到的“拦路虎”。
二、遗漏环节显弊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遗漏了两个环节,在之后的阅读教学的练习中显现出一些弊端。
1、部首查字法与音序查字法的区别。
部首查字法,可以是在阅读课外读物时来用,当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部首查字法弄清读音,帮助学生可以顺利将文章读下去。
音序查字法可以是在写作时用,知道读音却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写或该用哪个字,这时就需要用到音序查字法。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刻意地强调到底何时采用何种查字法,以至于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都是一味地运用部首查字法,忽略了音序查字法的作用,在写作时遇到生字仍然只会举手问:“老师这个字怎么写?老师可不可以用拼音代替?……”
2、合体字、独体字提取部首的方法讲得还不够细,特殊字例的区分不到位。
可能学生的概念会比较清晰。
如:邓 篮 超。
部 杂 题。
特别是“杂、题”这两个字,学生往往习惯性认为部首是“九、是”,然而实际却是“木”和“页”。
再如:独体字不能拆分,分不清属于哪个部首,就可以按起笔的笔画归入,可是当遇到某些独体字本身是部首时,有些学生的思维就混淆了,比如“爪、高、方”等,这些字本身就是部首,就应查自己,而像“黑、羽”这类字本身也是部首,也应查自己,而往往学生就有可能将这类字进行拆分。
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时,还是要将一些特例拿出来向学生做一说明或进行训练。
第七册练习教案篇十七
1.处处留心,讲故事,记短语。明白“成信”的可贵与重要。
2.读读背背。
3.做做说说,了解一些兵器的有关知识。
重难点:
处处留心与做做说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
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2.学短语,理解意思,反复诵读短语。
二、读读背背。
1.审题。
2.自由读成语,想想成语意思。
3.交流。
4.齐读成语,说说看这些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呢?
5.反复诵读。
6.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做做说说。
1.审题。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3.学生复述教师所述内容。
现代兵器资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27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