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习惯说课稿(专业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03:54:34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专业15篇)
时间:2023-12-05 03:54:34     小编:JQ文豪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其它方面的重要性。写总结需要注意语言简练、准确,力求精炼表达,让读者容易把握主要观点。这些总结范文可以激发我们自己总结的思路和能力,引领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一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的好习惯》,我从活动目标要求、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2、行为与习惯:

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我的好习惯》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标准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它旨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用讨论、现场调查、游戏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围绕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等层面逐层进行分析,设计中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力争用儿童的生活来教育儿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低,由此而带来的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低,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或肤浅和表面化。因此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习惯教育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记住多少规则,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手段,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帮他们形成基本的处世做人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本课围绕“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内容:自我检测、对错碰碰车、小树小树快快长、学习拍手歌,通过讨论交流、教学游戏、现场调查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自我检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对错碰碰车”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初步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小树小树快快长”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拍手歌”,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道德规范的内化。

(一)活动准备:

1、对学生已养成的习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树叶贴纸,写有数字的圆片贴纸。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生问好。

师:咱们班同学每天上课都要向老师问好吗?

生齐:是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样做表示我们对老师的尊重。

生:……。

本环节设计时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真实而细微的常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引入活动主题,体现了本课程生活性这一基本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活动一:自我检测。

教师取出本课插图,编上号,指导学生了解插图内容。

生说出图上好习惯的名称。

师:自己看看,想想,如果你有第一个好习惯就在衣服上帖上一号圆片,依次类推,帖上了圆片不仅自己能看见,别人也看见了,所以一定要诚实。

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检测。

教师请出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贴的情况,进行当场演示,比如:请贴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圆片的学生表演叠衣服;请贴上“不挑食”圆片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怎样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多样化。其中谈到“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是教师对学生、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恰恰忽略了自我评价。本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舞台,在自我检测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尊重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因此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3、活动二:对错碰碰车。

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每一小组选一幅图派一个代表重点说说,同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电脑操作,答对了就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反之则播出刺耳声。)。

生:……。

生:(针对图上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学生发言):我们认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拼命奔跑是会摔倒的。

师:不跑怎么行,要迟到了呀!

生:要是真迟到了,跟老师说说,老师会原谅你的,因为迟到比被车子撞倒要好。

师:如果我既不想迟到,也不想出意外,该怎么办?

生:早上早点起来,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就行了。

师:你们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好)奖励你一个好办法奖。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眼前的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有偏差。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身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抛弃这些坏习惯。

4、活动三:小树小树快快长。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好习惯,你一定还有许多好习惯,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来不及说的好习惯写在小树叶上。

(学生在纸做的绿叶上写其他方面的好习惯,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上光秃秃的树干的图。)。

师:谁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

师:大家说这是不是好习惯?为什么?

生:认真检查作业是好习惯,因为这样做作业就不容易出错,还可以得到老师的小星星。

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把这片树叶贴到大树上。

生:……。

(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多,大树越长越茂盛。)。

生齐:想。

师:……。

习惯的养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经意的过程,教师让学生用贴树叶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好习惯,一方面,是让学生为自己养成的这个好习惯而自豪,愉悦自我;另一方面,用树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健康形象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5、活动四:学习儿歌。

师:老师上完课就要和小朋友再见了,最后我把这首《文明拍手歌》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记住咱们今天上的这节课,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让自己的小树快快长大。(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儿歌的内容来自儿童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的基本规范要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记住规范,并在游戏活动中内化规范要求,进一步将好习惯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1、对活动目标落实还应深刻些。活动目标在行为与习惯中提到“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习惯,对品德层面的要求强调不够。

2、对学生的课堂应答反映应当迅速。在课堂中受课堂教学任务的束缚,对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做到深入剖析,忽视了有价值的个体智慧的展示。

板书设计:

天天坚持。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二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苏教版十一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课文安排在教材的最后,又是略读课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像一般的课文,可以一教了之,它与本学期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在苏教版小语教材的每一册都安排了“习惯篇”这教学内容:始终凸显“习惯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一脉相承的体系、一以贯之的风格,揭示“习惯培养”的漫长过程和这个过程中“反复抓,抓反复”的必然规律。

习惯的培训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已有良好习惯和不断培养新的良好习惯的过程。就本册教材“习惯篇”的内容而言,两个主题的出现,就意味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又增加了两个“习惯养成”方面的新的必达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要求不仅要在本册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实现,甚至将一直伴随着学生此后的学习过程和生活历程之中。从教材的编写来看,也可以透视出这一指导思想。同时,本册教材第七单元主题为“读书有方”也正是贯穿教材这一“习惯养成”的宗旨,而课文《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放在本册教材的最后,目的都在于强化学生“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的意识,训练他们的能力,以逐步养成这两种学习习惯。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学习难度不大,设定教学目标为:1、通过本文的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针对6年级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及苏教版教材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编写意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训练学生在今后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得到落实,不断实践,最终形成习惯。

1、说教法

有人说过:平庸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优秀的老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可见,“方法教学”至关重要,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法。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加深记忆,丰富词语,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促进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三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苏教版十一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读报常识和读报方法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读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读报,希望学生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课文安排在教材的最后,又是略读课文,但并不意味着它像一般的课文,可以一教了之,它与本学期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通过本文的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训练学生在今后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得到落实,不断实践,最终形成习惯。

1、说教法。

有人说过:平庸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优秀的老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可见,“方法教学”至关重要,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法。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加深记忆,丰富词语,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促进理解、表达、鉴赏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2、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让学生结合读书小组,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读书竞赛,写好读书心得,切实落实读书活动。还要求学生养成读报的习惯。这篇课文,主要是指点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课文无须老师讲解,只要略加指点,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就可以了。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指导解惑。下面展示的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简单过程。

(一)、谈话导入。

首先与学生话题讨论,进入课题:你有读书读报的习惯吗?喜欢读什么报纸?为什么?借此引导学生接下来研读课文。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开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自学课文。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给课文分意义段。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及收益。

这个环节中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可以个人自学,也可以小组探究,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一边读,一边做记号,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在正确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课文主要讲的几层意思:报纸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其内容新鲜丰富,不可一天不读;读报要讲究方法,也要讲究文明;勤读报乐趣无穷,终生受益,这样的好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四)、学习课文。

在本文的教学中,主要是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词句进行自学,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要阐述的主要意思。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思考写了什么?

(2)出示: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像这样的人和事,你们身边有吗?

利用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分析、理解,体会读报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越人对物质的需求。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用文中的问句“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呢?”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抓住关键句子“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使你有新的感受,给你新的启发。”理解三个“新”字,让学生谈对这三个“新”字的体会,明白: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断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学习第二段。

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画出写读报方法的句子。找出读报纸要注意的事情。

这两段的学习,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了解现在报纸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关联词“先……然后……”体会面对报纸那么多的版面,在阅读时要讲究方法,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将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此外,读报时还要讲究文明,即爱护报纸、卫生读报。

3、学习第三段讨论:经常读报有哪些好处?

(1)边读课文,边在课文中批注本课所讲的主要内容与自己学习心得。

(2)再结合课文中讲得读报方法的句子6——7小节,朗读并谈谈自己读报的真实体会。

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报纸中获得了哪些收益。通过引读的方式发出号召,回应文题——“这样的好习惯,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

1、请学生自我简要地概括和归纳一下学习本课的重点收获:懂得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2、教师分别对学生所读和所做交流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1、你认为你所读报纸那些内容是特别值得记住的?再挑选一下做好记号。

2、回家后把你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贴到一个本子上或一张纸上,并加以心得批注。办成小报,参加班内板报竞赛活动。

3、从现在起,你也可以试着把班上的事仿写成消息或通讯报道稿,投到红领巾广播站去。

4、开展“报纸剪贴”读报评报活动。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课后开展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读报的好习惯进一步深入下去。

本课板书主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写作特色——设问的开头,解释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而设计,让学生一目了然文章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读报的好处回肠荡气。

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细读。

读报的收益受益终身。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的好习惯》,我从活动目标要求、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本课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2、行为与习惯:

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二、本课设计理念:

《我的好习惯》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标准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它旨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用讨论、现场调查、游戏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围绕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等层面逐层进行分析,设计中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力争用儿童的生活来教育儿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三、活动内容:

小学儿童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低,由此而带来的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低,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或肤浅和表面化。因此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习惯教育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记住多少规则,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手段,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帮他们形成基本的处世做人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本课围绕“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内容:自我检测、对错碰碰车、小树小树快快长、学习拍手歌,通过讨论交流、教学游戏、现场调查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教学活动形式:

“自我检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对错碰碰车”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初步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小树小树快快长”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拍手歌”,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道德规范的内化。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对学生已养成的习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树叶贴纸,写有数字的圆片贴纸。

(二)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生问好。

师:咱们班同学每天上课都要向老师问好吗?

生齐:是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样做表示我们对老师的尊重。

生:……。

本环节设计时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真实而细微的常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引入活动主题,体现了本课程生活性这一基本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2、活动一:自我检测。

教师取出本课插图,编上号,指导学生了解插图内容。

生说出图上好习惯的名称。

师:自己看看,想想,如果你有第一个好习惯就在衣服上帖上一号圆片,依次类推,帖上了圆片不仅自己能看见,别人也看见了,所以一定要诚实。

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检测。

教师请出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贴的情况,进行当场演示,比如:请贴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圆片的学生表演叠衣服;请贴上“不挑食”圆片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怎样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多样化。其中谈到“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是教师对学生、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恰恰忽略了自我评价。本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舞台,在自我检测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尊重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因此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3、活动二:对错碰碰车。

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每一小组选一幅图派一个代表重点说说,同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电脑操作,答对了就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反之则播出刺耳声。)。

生:……。

生:(针对图上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学生发言):我们认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拼命奔跑是会摔倒的。

师:不跑怎么行,要迟到了呀!

生:要是真迟到了,跟老师说说,老师会原谅你的,因为迟到比被车子撞倒要好。

师:如果我既不想迟到,也不想出意外,该怎么办?

生:早上早点起来,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就行了。

师:你们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好)奖励你一个好办法奖。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眼前的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有偏差。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身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抛弃这些坏习惯。

4、活动三:小树小树快快长。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好习惯,你一定还有许多好习惯,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来不及说的好习惯写在小树叶上。

(学生在纸做的绿叶上写其他方面的好习惯,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上光秃秃的树干的图。)。

师:谁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

生:我的好习惯是认真检查作业。

师:大家说这是不是好习惯?为什么?

生:认真检查作业是好习惯,因为这样做作业就不容易出错,还可以得到老师的`小星星。

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把这片树叶贴到大树上。

生:……。

(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多,大树越长越茂盛。)。

生齐:想。

师:……。

习惯的养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经意的过程,教师让学生用贴树叶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好习惯,一方面,是让学生为自己养成的这个好习惯而自豪,愉悦自我;另一方面,用树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健康形象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5、活动四:学习儿歌。

师:老师上完课就要和小朋友再见了,最后我把这首《文明拍手歌》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记住咱们今天上的这节课,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让自己的小树快快长大。(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儿歌的内容来自儿童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的基本规范要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记住规范,并在游戏活动中内化规范要求,进一步将好习惯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六、课后反思:

1、对活动目标落实还应深刻些。活动目标在行为与习惯中提到“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习惯,对品德层面的要求强调不够。

2、对学生的课堂应答反映应当迅速。在课堂中受课堂教学任务的束缚,对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做到深入剖析,忽视了有价值的个体智慧的展示。

板书设计: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我选择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去年我新接了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比较聪明、活泼、好动。但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品质不好,经常有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不会听讲,导致成绩不是很理想。我认为优异成绩的取得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所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察,并认真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之后,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学习要有好习惯》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堂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从心理上意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训练学生怎样养成学习好习惯,从而学会学习。

1、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

2、使学生知道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内容,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1、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检查并评估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会矫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具体内容,我除了采用讲述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方法外,还重点采用了以下五种教学方法:故事法、谈话法、心理测试法、小品表演法、游戏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

(一)启发谈话,故事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开课前我首先找准了学生感兴趣的点,通过一个小故事,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达到这节课的辅导目标,我选择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因为随手捡起了一张废纸这个小小的卫生习惯而被录用,后来这个公司扬名天下,改名为福特公司。

故事讲完后,提问学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现在知道为什么董事长会录用福特了吧?那就是因为福特拥有一个好习惯。你还知道在哪些方面应该有好习惯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学习要有好习惯。

通过这个小故事,使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从而引出今天聊天的话题,学习要有好习惯。把学生带入一个聊天话家常的氛围。

(二)学习习惯评估

我与学生所聊的第一个话题是为什么学习要有好习惯?聊这一话题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谈话中明确“好习惯成就一生”!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想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人生,就必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每个人的身上必然都会或多或少的拥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们都会有哪些好习惯呢?接下来我就带领他们通过心理小测试的方式来盘点自己所拥有的好习惯。学生对心理小测试特别的感兴趣,他们实事求是地回答测试中的每一个问题,并且对自己的学习习惯认真地做出评估。评估后自然地进入到下一话题: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习惯?学生会根据自己盘点的结果,总结出自己都有哪些好习惯。这样一来不但让学生盘点了自身学习的好习惯,也使学生因为自己拥有这么多好的学习习惯而感到自豪,树立了自信心。

(三)情境表演,自我体验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学习要有好习惯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表现。

小品一:上课时,老师在上课,同学a开始做小动作,同学e则仍认真听,此后用手轻碰他,提醒不要做小动作了。

小品二:下课时,作业本发下来,学生b胡乱翻一下,有错但没订正。同学c则叫他把作业订正好后,再去玩。

小品三:周末,两人一起回家,学生d说:“我们去打游戏机怎么样”同桌e则说:“我要做作业。”学生d说:“家庭作业吗随便。”同桌e说:“不管什么作业都要认真做。”

通过三个小品中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小品表演后,让学生讨论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为什么?并且能够体验到这些坏习惯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三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平时的一些学习习惯,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要有好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献计献策,助人自助

通过上一环节中的小品表演,在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坏习惯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之后,我再引导学生反思,那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有没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呢,有哪些呢?继而思考:既然我们身上还存在着这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那你以后准备怎么做呢?也欢迎大家帮助他出出主意。

在学生内心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后,让学生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寻求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助人自助,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帮助。

然后接着提问:好习惯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了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通过带领学生玩一个十指相握的游戏,使学生懂得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也不是一下就能养成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做到坚持再坚持,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五)发现身边的榜样

小学生的意志心态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他们容易受暗示,喜欢模仿别人,好榜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往往要比语言更具说服力。因此,教师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示范和榜样,让学生思考:你认为在咱们班级中或者是我们的身边谁的好习惯最值得你学习?从而引导他们学习身边同学的好习惯。

(六)教师心语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送给学生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希望通过威廉·詹姆士的这句话来激励学生能像福特一样养成学习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这节心理辅导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认为这节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原因在于本节课心理健康辅导课选题切合学生实际,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教学重难点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学生既意识到了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了自觉性。又让让学生能辨识好的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发现并改正不良习惯,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整个教学活动以活动性、趣味性为基本特色,充分体现了心理辅导课的相关原则,“小品表演”、“心理测试”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活动性”原则和“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场”的原则。不足之处是,整节课谈话的话题过多,没能做到引领学生就着某一个话题进行深入地探究,课程显得有些浅显。

但总的来说,这节心理辅导活动课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实现了通过学校心理辅导课程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六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好习惯》。(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等几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我的好习惯》是凤凰国标教材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成长乐园”中的一篇。本文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意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所以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习惯教育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记住多少规则,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例子,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帮他们形成基本的做人道理和思考问题的取向。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生活习惯不是很理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行为与习惯: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行为习惯。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有益终生,提高并强化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

1、对学生已养成的习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 树叶贴纸

4、写有数字的圆片贴纸。

教学中我努力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用讨论、现场调查、游戏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围绕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等逐层进行分析,设计中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力争用儿童的生活来教育儿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围绕“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活动:1、自我检测、2、对错碰碰车3、小树快快长、4、学唱文明拍手歌。“自我检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对错碰碰车”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初步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小树小树快快长”,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拍手歌”,游戏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道德规范的内化。

1、谈话导入——走进主题

当上课师生问好时,师与生谈话并创设三个问题,一、咱们班同学每天上课都要向老师问好吗?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三、你们是怎样养成这个好习惯的呢?由此学生明白这样一个小小的活动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尊重,这真是一个好习惯。(本环节设计意在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真实而细微的常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导入活动主题,体现了本课程生活性这一基本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自我评价——领悟主题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多样化。其中谈到“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是教师对学生、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恰恰忽略了自我评价。

活动一:自我检测:

首先教师取出本课插图,请学生说出图上好习惯的名称。其次给每一个好习惯编上号,指导学生了解插图内容。第三学生看看想想,把自己养成的好习惯的编号圆片贴在自己身上。最后教师请出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贴的情况,进行当场演示,比如:请贴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圆片的学生表演叠衣服;请贴上“不挑食”圆片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怎样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本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舞台,在自我检测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尊重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对自我的认识。)

3、辨析解难——探究主题

活动二:对错碰碰车

1、闯关游戏,一共三关:看看图上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还要告诉他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2、每小组选一幅图派一个代表重点说说,同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电脑操作,答对了出示笑脸,反之则播放哭脸。)如:(针对图上课间因上厕所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学生发言):我们认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拼命奔跑是会摔倒的。

师质疑:不跑怎么行,要迟到了呀!

生明白要真迟到了,跟老师说,老师会原谅你的,因为迟到比撞得头破血流要好。

师质疑:如果我既不想迟到,也不想出意外,该怎么办?让生明白养成有事早点做的好习惯。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道德情感”。我们眼前的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有偏差。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身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抛弃这些坏习惯。

4、书写表达———深化主题

活动三:小树小树快快长

1、请学生把自己现在计划养成的好习惯写在小树叶上,同时想想自己准备怎么做!(学生在纸做的绿叶上写想养成的上好习惯,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上光秃秃的树干图。)

2、让孩子们明白成长树上绿叶代表着许许多多的好习惯,好习惯越多,大树就会越茂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棵小树苗,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自己的小树上就会长出一片绿叶。

(习惯的养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经意的过程,让学生用贴树叶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好习惯,是让学生为自己养成的这个好习惯而自豪;另一方面,我想用树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健康形象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5、 学唱儿歌——延伸主题

活动四:学习儿歌

把《文明拍手歌》送给大家,并希望大家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让自己的小树快快长大。(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儿歌的内容来自儿童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文明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记住规范,并在游戏活动中内化规范要求,进一步将好习惯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教学安排的其中一个环节学生写上自己好习惯的片片绿叶贴在成长树上作为板书。设计意图使生一目了然绿叶代表我们的好习惯,每一个小朋友就是一棵小树苗,好习惯越多,树就长的越茂盛,我们就更健康成长。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中常会生成动态的新资源,面对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会努力做到及时去捕捉这些闪光点,为每一个学生表现或发展自己创造机会,以达到《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课堂焕发生命。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七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12课-----《我的好习惯》,我从活动目标要求、设计理念、活动内容、教学活动形式、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在老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参与自我检测、讨论交流、制定计划、实践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

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制定计划,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共同体验活动的成果。

《我的好习惯》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内容标准中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理念,它旨在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教学中我努力从儿童真实的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用讨论、现场调查、游戏活动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围绕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等层面逐层进行分析,设计中尊重儿童的生活体验,力争用儿童的生活来教育儿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低,由此而带来的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低,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或肤浅和表面化。因此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习惯教育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记住多少规则,最重要的是运用一些具体生动的手段,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帮他们形成基本的处世做人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本课围绕“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我设计了四个方面的活动内容:自我检测、对错碰碰车、小树小树快快长、学习拍手歌,通过讨论交流、教学游戏、现场调查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自我检测”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对错碰碰车”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初步了解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区别。“小树小树快快长”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学习拍手歌”,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道德规范的内化。

1、对学生已养成的习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多媒体课件。

3、树叶贴纸,写有数字的圆片贴纸。

师生问好。

师:咱们班同学每天上课都要向老师问好吗?

生齐:是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这样做表示我们对老师的尊重。

生:……

本环节设计时教师通过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真实而细微的常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地引入活动主题,体现了本课程生活性这一基本特征,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取出本课插图,编上号,指导学生了解插图内容。

生说出图上好习惯的名称。

师:自己看看,想想,如果你有第一个好习惯就在衣服上帖上一号圆片,依次类推,帖上了圆片不仅自己能看见,别人也看见了,所以一定要诚实。

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检测。

教师请出部分学生说说自己贴的情况,进行当场演示,比如:请贴上“自己的事自己做”圆片的学生表演叠衣服;请贴上“不挑食”圆片的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怎样做到不挑食的,等等。同时请其他学生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建议中强调:评价多样化。其中谈到“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过去课堂上的评价多是教师对学生、自己对他人(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恰恰忽略了自我评价。本环节的设置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舞台,在自我检测中,对自己已有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认识,在活动中同时与他人进行比较,知道有更多的好习惯还要培养。这一环节的设计正是尊重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儿童对自我的认识,因此他们参与的热情很高。

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每一小组选一幅图派一个代表重点说说,同组同学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进行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意见进行电脑操作,答对了就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反之则播出刺耳声。)

生:……

生:(针对图上为了不迟到而奔跑的学生发言):我们认为这个小朋友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拼命奔跑是会摔倒的。

师:不跑怎么行,要迟到了呀!

生:要是真迟到了,跟老师说说,老师会原谅你的,因为迟到比被车子撞倒要好。

师:如果我既不想迟到,也不想出意外,该怎么办?

生:早上早点起来,养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就行了。

师:你们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好)奖励你一个好办法奖。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同时提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我们眼前的儿童并非一张白纸,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受自身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有偏差。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的身上已经形成了许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要让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就要抛弃这些坏习惯。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好习惯,你一定还有许多好习惯,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来不及说的好习惯写在小树叶上。

(学生在纸做的绿叶上写其他方面的好习惯,教师相机在黑板上画上光秃秃的树干的图。)

师:谁把自己写的读给大家听?

生:我的好习惯是认真检查作业。

师:大家说这是不是好习惯?为什么?

生:认真检查作业是好习惯,因为这样做作业就不容易出错,还可以得到老师的小星星。

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把这片树叶贴到大树上。

生:……

(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多,大树越长越茂盛。)

生齐:想。

师:……

习惯的养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不经意的过程,教师让学生用贴树叶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的好习惯,一方面,是让学生为自己养成的这个好习惯而自豪,愉悦自我;另一方面,用树叶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健康形象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增强孩子在今后生活中自觉的养成好习惯的意识。

师:老师上完课就要和小朋友再见了,最后我把这首《文明拍手歌》送给大家,希望你们记住咱们今天上的这节课,按照儿歌里的要求去做,让自己的小树快快长大。(课件出示儿歌内容。)

儿歌的内容来自儿童真实的生活,展现的是文明生活、健康生活的基本规范要求,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记住规范,并在游戏活动中内化规范要求,进一步将好习惯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

1、对活动目标落实还应深刻些。活动目标在行为与习惯中提到“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较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好习惯,对品德层面的要求强调不够。

2、对学生的课堂应答反映应当迅速。在课堂中受课堂教学任务的束缚,对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做到深入剖析,忽视了有价值的个体智慧的展示。

我的好习惯

天天坚持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八

今天,我们来谈谈习惯吧!每个人都有好习惯和坏习惯。先从我讲起吧!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我也有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现在我们先说说好习惯吧!我的好习惯是不懒堕,放学回家就会先写作业,把作业写完后才去干别的事情。因为这一点,我妈妈经常表扬我。我还特别的热心爱帮助人,有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我总是毫不犹豫的帮助他们。我帮助过同学系鞋带,帮助过老师搬东西,还帮助妈妈做家务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我还爱学习爱看书,我学了很多的课程,我从来不觉得烦,我觉得这些都是有用的。我看了很多的书,每一本我都喜欢,我从书中能得到许多不知道的知识和快乐。

我也有一些坏习惯,我的坏习惯是马虎大意,考试的时候,我经常会把一百写成一千,把一百分变成九十多分。我还不仔细,把点写成竖,把竖写成点,我还经常把字添上一笔两笔,导致我语文分数总是上不去,因为这个缺点我没少挨打被批评。哎!这个坏习惯一定要改掉呀!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九

坏习惯导致我们慢慢变成了坏小孩。好习惯让我们渐渐成长。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养成坏习惯很容易,养成好习惯十分难。有些孩童以为一两个小毛病没啥大不了,但是,这些小毛病会成为慢性杀手。

一天,我的同学在和我玩,他的妈妈打电话问:“孩子啊,你在哪?”“我在家呢!”他回答道。“你在家干什么呢?”“我在温习工课呢!”“乖!”我听了大吃一惊,问:“你怎么了?你怎么撒谎了?”“撒谎?撒谎有什么大不了?不就一次嘛!下次不犯就好了!”

就这样,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养成了一种坏习惯。

好习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拥有。大家一定要躲避坏习惯,努力养成好习惯。

我改变了自己的坏习惯_650字。

以前,我回家做作业的时候很不认真,做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分心,分心后就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好一阵子才认真起来。但至从我上了五年级,就被五年级的压力改变了。

虽然五年级下学期并没有六年级那么的匆忙,但已经比四年级的压力大了不少。

五年级下学期的一天里,我一如既往地背着书包,走在几乎没有人的路上,虽然也称不上是大路,但总比小路强多了。回到家,迎面走来的就是一个满脸乌云的老妈。我索性地脱了鞋,往房间里跑,但“暴风雨”已经到来了,“你这次怎么又考差了语文,每一次都是这样,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啊,有认真听语文怎么又那么差……”最后,妈妈说了一句:“以后扫大街就有分!”说完就扭头走了。“暴风雨”过后,我沮丧地回到房间里,拿出作业,打开作业本,拿出笔,奋笔疾书地做起来。可好景不长,做了一会我就分神了。我的目光被一只小虫子吸引了过去。小虫子爬啊爬,我的目光也跟着它走。十多分钟后,我才猛然地想起我的作业好没有做完。“完了完了,一会老妈又要吗我做作业的效率低了。”我心里想。我又继续做了起来。但有一会儿,我习惯性地唱起歌来。所以我做作业的速度很慢。最后,晚上九点多才做完作业。复习也没复习到,听了阵子英语,就去睡觉了。睡觉又像昨天那样被妈妈训了一顿。我便在心里发誓明天一定不能再分神!第二天,每当我分神的时候,就会想起昨天我发的誓。慢慢的,我做作业就不会再分神了。之后,我在期末考的'前几个星期里,我数学不是110分就是109分,语文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从这件事我知道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学习,成绩也会好好地回报你。

关于少先队员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_1100字。

关于少先队员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

最近,学校里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校园里,进进出出的同学有不少人戴起了小眼镜。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脸上一副十分稚气的样子,可鼻梁上却已经挂起了沉甸甸的眼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戴眼镜的同学可真不少!我们很想知道为什么,就在这下了一番功夫。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针对近视做了关于少先队员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

在查找资料时,我看到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是世界第2位,发病率为50%。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22。78%,初中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大学生高达80%以上。我国中小学生患近视的人数占整个学生比例的60%,患者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看了这一则网讯,我心中不禁一颤,产生了疑云:“为什么小学生也有那么多人近视呢?为什么大学生近视人数那么多呢?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人数逐渐上升,近视和年龄有关吗?”一切疑问,都在我心中产生。我又查找到了其他资料,猜测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用眼习惯不良与学习任务加重。

在蒋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又拿到了学校9月份的学生视力表,经过统计,我得到如下近视(视力不到5。0)数据:一年级92人中有12人近视;二年级82人中有8人近视;三年级92人中有7人近视;四年级94人中有5人近视;五年级130人中有15人近视;六年级133人有42人近视。我发现近视人数从一年级到四年级逐渐减少,但五、六年级却又增加了,特别是六年级近视人数大约占了六年级总人数的30%。“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针对近视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1、阅读时间太长,注意力集中,视力工作时间长。

2、缺乏应有的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

3、看书、写字姿势不端正。

4、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视力健康。

5、卧床、躺在车厢里看书。

6、在太强、太暗的灯光下看书、写字。

7、近距离、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8、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9、营养结构不合理。

10、学习负担重,心里压力大。

11、经常用脏手擦、揉眼睛。

12、发现远视力不好,不及时检查、治疗。

在网上。

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习惯哦!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科学的方法保护眼睛,爱护我们心灵的窗户!

改掉坏习惯_50字。

201月25日星期五晴。

我有一个坏习惯――咬手指。

我觉得咬手指很不好,因为手指里有很多看不见的细菌,咬手指地时候,就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

所以,我以后再也不咬手指了。

最后,我想跟老师说:“手指咧开是自己咧的,不是我咬的。”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习惯养成训练”有感_1400字。

山西省介休市北坛小学五年级107班李欣瑜。

最近,学校在开学第一个星期组织了“习惯养成训练”通过训练,同学们认识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学会了路队、阅读、书写等多个方面的好习惯,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对学校的校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好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好习惯成了一种自然,习惯一小步,人生都将会迈出一大步。培养好习惯,就是在寻找成功的方法。我们小学生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学有所成。

习惯是什么?比如:行人靠右走、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可以说习惯在我们人生中有很多。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就会有怎样的人生!习惯具有很大的定向作用,力量也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习惯成自然”地运用到学习中、生活中。同样不良习惯也会“习惯成自然”。这次的“习惯养成训练”就是对习惯的一次纠偏。它及时指出我们学习中的不良倾向,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不良习惯得到较早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让我们在平时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注意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这次‘习惯养成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而且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仅需要好的思想品质、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确培养的目标任务,更加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那么,同学们,让我们从学习和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我们的好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让好习惯成就我们的好未来!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生命就多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来源:m.201308/。

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学习成绩一般般,就是太贪玩了,有时候就因为贪玩而被批评,被挨打。

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只考了89分,回家的时候被妈妈批评了一顿,妈妈说:“看你考的,你没脑子啊?这么简单的试卷你都考不好,明天到市场不许和小朋友玩,给我抄试卷!”

第二天,我正在市场专心的抄试卷,一个小朋友拿了4个陀螺找我玩,我一看到,连忙冲出去和他一起斗陀螺,妈妈办完事情回来了,看到我正玩得开心,立马拍了我一下,吓我一大跳。回到家,妈妈把我关在小房间里暴打了一顿,疼死了!

还有一次是我在补习班的时候,老师让我贴黑板报,同学们在外面玩真人cs,,我也想去玩,但是我还要贴这该死的黑板报,急死了!。最后我就瞎贴,然后我就赶快冲出去玩。上课的时候,老师生气地说:“顾铭洋,你贴的什么黑板报,你自己看看。”我回头一看,妈呀,贴反了,同学们哄堂大笑。

看,这就是我的坏习惯——贪玩。由于它我受到许多责骂,甚至挨打。现在我几经时隔五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下定决心克服这个坏习惯,改正这个坏习惯,这样我的学习成绩才能有所提高。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一

星期五,我们的社团活动一结束,就回到了教室。

大张老师说:“我们现在看了一个视频,”视频刚开始我就看见了沈迎奥在认真的看《金蟒蛇》这本书。还看到沈迎奥的同桌苏苗艺伸长脖子像长颈鹿一样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沈迎奥的'书,他们后坐着陶睿杰和李红,老师说:“你们看看那个黑白相间的大熊猫。”我们的目光一下就转移到李红身上,看到李红正在画画,画完一幅画就用手戳陶睿杰,让他看看自己的大作。然而,陶睿杰根本就不理他,依然认真的看书,但是陶睿杰的书突然倒了,书后面出现了一个本子,本子上面还有一幅画,原来他是用书挡着做样子偷偷画画的。

他们的后面是伍蕴慧和韩思语,韩思语在写循环日记,伍蕴慧在画画,伍蕴慧和李红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是韩思语和陶睿杰的表现是不一样的,韩思语是在认真的写日记,而陶睿杰是在装模作样。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中国人特别讲究吃。现在生活水平好了,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人们吃的东西五花八门。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小孩子挑食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特别是对色彩鲜艳的,比较独特的食品更是情有独钟。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当中竟含有可以致癌的"苏丹红一号"色素、巧克力等非健康食品以及电视里的"垃圾食品"广告对孩子们的耳濡目染,如此等等,不禁让人们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更添许多愁吧!

《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病从口入"的道理也无人不晓。生命健康直接地就与吃有着很大的关系。陈鹤琴先生告诉我们:"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正是"苏丹红一号"的暴光,给了我以这次活动的契机。

《纲要》中关于健康教育提出了四条总目标,其中第三条是这样说的:"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了解必要的保健知识对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命历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高度重视健康问题,都必须汲取健康信息,任何时候放松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健康就会远离自己。因此本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由此,引出本活动的目标1:了解食物天然色素与人工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唤起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兴趣。《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孩子们健康知识的获得正是在听、说以及表达的环境下获得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本活动的目标之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创作,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是目标3的出发点。我把目标3定为:"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好看食品的形状及颜色进行构图。

本活动的重点:唤起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本活动的难点:对色素的认识。色素是使有机体具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红花具有的红色素,紫花具有的紫色素等。某些色素在生理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如血液中的血色素能输送氧气,植物体中的绿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泡沫垫每人一块。用泡沫垫代替椅子即移动方便又有亲合感。

(2)电脑内存图片。一组是诱人的奥尔良烤翅图片,一组是西瓜、西红柿、大蒜的图片。图片的出现给了孩子们最直观的视觉语言。

(3)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圆盘、毛巾若干。充分的材料准备,让每个孩子都有创造表现的机会。

(4)彩色糖、烤面包、各种形状的饼干、小麻花、海苔、果酱、山查片、杨桃、圣女果、橘子。丰富的材料准备为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一、我喜欢吃xxxxxx通过两组图片的.展示,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引出色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二、通过交流,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并说出理由。

该环节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该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学习礼貌地倾听,为目标2的达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孩子们的语言交流,教师还可以了解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掌握程度,对目标1的达成与否有着衡量的作用。

三、好吃的图画。

我们吃的很多糖果等常会加入色素和香料,给人以一种美好的感受。而这些色素和香料实际上是不必要的,有的很可能会让人得病。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在操作的过程中去感知色素,并试者去判断它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此外,该环节具有很好的操作趣味,孩子们对这种全新的创作一定会很感兴趣。食品的丰富多样,色彩的视觉效果以及形状的多样化,一定会为孩子们的创作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艺术源自生活,这些贴近孩子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带给孩子非常生动、形象的审美体验,更好地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在活动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在准备的过程中对于色素以及苏丹红一号的知识,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决不能将错误的知识教给我们的孩子,这是我们老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2形象性。

幼儿的主要思维特点就是具体形象性,而我选择的是鸡翅、水果、糖果、麻花烤面包等实物或实物图片。这些东西都源自生活,孩子有一定的感性经验,生动直观,便于幼儿观察。在"好吃的图画"环节中教师和孩子共同进入遐想的过程中,又给予孩子一定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3开放性。

在图片观察和交流的环节中,鼓励孩子稀有表现内心的感受,自己的喜好。同时,不断从同伴处获得更多的经验信息。允许孩子的自由参与,允许自由发挥。

4宽容性。

我们现在常说"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表现方式。的确,随着多元智能观在我们心中理解度的加深。我们能以更宽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位孩子的表达。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应是值得欣赏的。

5自主性整个活动包含了幼儿的自由表现,幼儿的同伴合作,再配以背景音乐,孩子们能进一步体会、探索和表达,更大胆地进行创作、想象。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三

我是一个不喜欢改变的人,我会去习惯我的习惯,习惯变成我生活,生命中的一部分。

习惯每天早起喝一杯纯的透明的水;习惯每天对着东方的太阳说早安;习惯每天漫步于宽宽长长的马路上,尽管没有绿荫;习惯幻想着做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如果说我的生活中有什么错误的话,我会全部都归罪于习惯。

习惯真的是一个很广义的东西,我坐在习惯的肩上,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预见大千世界。我一个人站在路口,等候着什么;身边的一片树叶落在长椅上-----你也在等些什么吗?口袋里也只剩下一个硬币,就给我一份夕阳吧。格外得艳。我会发现,每一天的习惯中,会隐蔽着所有的不相似。tomorrowisanotherday。

有时候我们几个人会坐在阳光下看着天空的蓝色。这似乎我为一种定律了吧。放飞心情,青春的脚步,留不住我们飞翔的歌声。我们的世界里有无数双眼睛,看透一切的雾与泪。也许习惯在不经意中,带走了一切的杂尘与哀,风景变得更美丽。

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没有后悔过感受习惯在生命中所占的重大比例,我反而觉得开心了——该做的,不该做的,大胆尝试的,正在给世界上色——绚丽的色彩。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四

我有很多坏习惯,如不愿意干活儿,赖床……但我也有好习惯,如爱运动,爱看书,爱学习……但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了。

我爱看很多书,比如《水浒传》《红楼梦》《闪闪的红星》《福尔摩斯探案》等,各种各样的书我都喜欢看。

我喜欢看书,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妈妈会给我读书,我很喜欢听。当我上小学一年级时,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带拼音的书,我就开始慢慢看了。当我认字更多的时候,爸爸就开始给我买一些不带拼音的书,我有一些字不认的时候,就去问爸爸,爸爸也会仔细地给我解释。当我上五年级时,爸爸开始给我买四大名著的原著让我看,让我读。我看着看着就很喜欢看了,而且每次看每次读,都收获很大。所以现在我很喜欢看书。

在学校里,有时写一段话,写一个句子时,我积累的词语就有用了。写作文时,我也会用上几个成语来修饰这篇作文。

就是看书,你的好习惯是什么呢,和我说一说吧!

我的好习惯说课稿篇十五

爸爸经常抽烟,他抽的是帝豪烟,1盒10元。爸爸每天大约抽一盒,一年365日,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就要花许多钱,而且还对身体有害,我在心里算了算,用365乘10等于3650元,我就对爸爸说:“你每天抽烟,一天大约抽一盒,一年大约要花3650元,如果把3650元钱,买上面粉的话,大约可以买3600斤面粉,可以够120个人吃一个月,如果把这些买本子的话,大约可以买3650本,送给灾区的小学生们,那该多好啊!你还是戒烟吧。”爸爸说:“行,我从明天就戒。”我又说:“你还是现在就戒吧。”爸爸又说:“行。”爸爸果真戒烟了。

爸爸还经常喝酒,但他喝不醉,他喝的是老村长的酒,每瓶24元钱,他每天大约喝半斤,可能是12元钱,一年365日,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应该用365乘12等于4380元,这些钱用来喝酒多可惜啊!这4380元钱可以用来买学习用品,比如新华字典、词典、文具盒……这些学习用品在我学习中,用着非常方便,我跟爸爸说:“酒你也戒了吧。”爸爸说:“行,从今后烟和酒我全戒吧。”

爸爸没有了坏习惯,我十分高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30434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