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美好的,让人陶醉于其中,但有时也会带来痛苦和无奈。写总结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功,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接下来是一些总结写作的范文,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一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爱梅、咏梅,还擅长画梅。(出示图片)他就是王冕。(出示资料)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他能诗,善画,兼能刻印。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著有《墨梅图题诗》《竹斋集》等。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他题在《墨梅图》上的一首诗,也叫“题画诗”。(出示古诗)诗的题目是——《墨梅》。
1.请大家读读这首古诗,最少读三遍:一读字正腔圆,读正确;二读有板有眼,读流利;三读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出诗味。开始!
2.老师也来读一遍,请你听听你读对了吗?师读。
(出示词语)洗砚池淡墨痕满乾坤,请跟着老师读一遍。
(出示)“乾坤”就是天地、人间。
(一)品“淡墨”
1.孩子们,看,这些是盛开的梅花(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这些梅花颜色鲜艳,真是太美了!而王冕一生最爱画的却是墨梅(出示《墨梅图》),这是他晚年时的巅峰之作——《墨梅图》。
2.你看,画中的这棵梅树就长在诗人家洗砚池边,(出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一起读。我们看到整棵梅树上的花朵怒放枝头,浅浅的、淡淡的。来,读出这墨梅的颜色淡。我们还看到梅树上花开得很茂盛,很多,一朵朵、一簇簇。来,读出花多的样子。
3.诗人笔下的梅花痕迹很浅,颜色也不够骄艳……但仔细再观察,你会发现:这株梅花,虽只用淡墨画成,但姿态优美,枝干挺秀,显得那样与众不同,读!虽没有艳丽的颜色,但穿插有致,花朵淡雅,显得那样清雅脱俗!读!
这株墨梅素洁、淡雅,有一种特别的、不俗的美……。
(二)品“清气”这淡淡的梅花就是这样生长着。三九严寒的季节里,依然怒放枝头。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但这朴素淡雅的梅花,(出示三、四句)却不要人夸一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人们一般认为什么颜色好呢?通常是粉红、鹅黄、玫瑰红……五彩斑斓、炫丽多姿的色彩。
2.可这墨梅的颜色却很淡很淡,但它的香气却一丝丝一缕缕地飘散开来,飘满周围的世界。这个"清气"到底是怎样的梅香呢?是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清淡的、清雅的香味。
请你试着把自己闻到的感觉读出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一株气清的梅树呀!这梅花的香气把宋代诗人王安石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出示王安石的《梅花》,读: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这清幽淡雅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一个"满”字就把香气无处不在、无人不知的感觉写了出来。请读出这种特有的梅香。(出示三四句)。
(三)品诗人。
2.了退隐山林。他经常讥讽元朝统治者,险些入狱。后来,他被迫隐姓埋名在家乡蛰居,白天种粟锄豆、灌园养鱼,晚上读书写作、吟诗作画,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
答应求画可以得到金钱,选择做官可以得到权力。但这些对于王冕来说都是浮云,一个“淡”字道出的是王冕一生对名利的淡泊。他不正像——“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只是梅花的香气吗?不是的,它已经是(出示)一种气节、一种气度、一种骨气!王冕是元末明初时候的人,距今已有650多年了,可他的这首《墨梅》至今还被人所记得,被人来吟诵,这不就是一——“只留清气满乾坤”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歌咏怀,诗言志”。王冕一生不愿巴结权贵,不愿追名逐利,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一样孤芳自赏。正如他所说(出示):“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看来,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这首诗看似写梅,其实是写人啊!孩子们,现在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到这里,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里我们也可以说:“画如其人,诗如其人!”是的,墨梅没有红梅俏丽,没有白梅冷艳,但它素洁高雅,梅香充满人间,是那样低调、不张扬。王冕就像梅花一样淡泊名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这正是王冕一生追求的志向。请你当一回王冕,把这种情怀、这种志向咏出来!读——“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就叫——“洁身自好”。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冬,她傲霜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为芬芳。因此,一朵朵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了一个个有灵魂、有骨气的人。让我们把冰清玉洁的墨梅,把淡泊名利的王冕深深刻在心中。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墨梅》。
2、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积累关于梅的诗句,感受古人对梅的情结。
理解古诗的词语,并说说诗句意思。
感受古诗意境,体会作者贞节自守的感情。
一、会读诗。
1、(幻灯出示课题,播放音乐《梅花三弄》)伴随着这首古朴典雅的古筝曲《梅花三弄》,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墨梅》。
2、作者王冕,简介作者。(幻灯)。
3、一读:自由读诗,反复读,要做到字正腔圆,读通读顺。
指名读,讲解生字读音“砚”,“乾坤”
二读:光把诗的字音读准还远远不够,还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再指名读,注意速度。
三读: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读。味道出来了。再换读。
老师读题目,作者,生读全诗。
二、读懂诗。
2、质疑:有没有什么不懂的?
(介绍题画诗。)这是一首题画诗,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抒发作者的感情,咏叹画面的意境。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比较熟悉的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就是一首题画诗,只不过这是苏轼描绘的是惠崇和尚的画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这株墨梅的?
读一二句。在哪儿?理解“洗砚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边练习书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而成“洗砚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浓妆艳抹,没有鲜艳的色彩)“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极点,简直若有若无,使人对其产生了轻灵飘逸的感受。
读三四句,说意思。“清气”“乾坤”
说全诗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诗里,再诗读,是不是诗味更浓了?
三、悟梅魂。
板书: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气——满。
2、(幻灯回《墨梅图》)《墨梅》中的梅花个个清雅素淡、冰清玉洁,可有人却说:“王冕,你不去画娇艳的荷花,只画这素淡的梅花,哪里还会有人喜欢你,还会喜欢你的画呀!”于是王冕就给这画题上了诗,也给了回答,你能找到吗?(为什么不画富贵的牡丹、艳丽的挑花和丰腴的海棠花?为什么不画粉色白色红色的梅花?)。
3、为什么不画得鲜艳夺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梅的颜色好不好看?我们来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颜色却刻意不画,墨梅与那些红梅、白梅相比,显得多么与众不同,她不靠鲜艳的颜色来取悦别人,她只想让——清新的香气充盈在天地之间)。
(2)与墨痕的淡相对的,是清气的——(满)。
拓展写“香”的诗:爱梅的诗人多,赞梅花之香的诗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现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来——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
(只不过暗香一词也并非词作者原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靖《山园小梅》(在靠山的花园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纷纷飘落,这时,园中的梅花却依次开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独占花园。青山脚下,小园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见底,潭边有梅一簇,梅枝横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辉。每当夜幕降临,月洒青辉,晚风袭来,梅香四溢,满园芬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
(3)这么多人钟情于梅花的清香?在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仅仅是香气本身吗?香气还代表什么?(继续出示诗句:坚强品格、高贵气节、勤奋、刻苦、高洁、脱俗)。
为什么不两全其美?
(色——外表,气——内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独爱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弃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泽,而选择以“淡墨痕”来画梅,目的是为了突出——香气,清香。
4、感受“人”
同学们,王冕一生写了无数咏梅的诗,以这首《墨梅》最为有名。他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颜色好”,一指梅的颜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来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暗指名誉、钱财、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溢在天地之间,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这种借助事物表达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还知道这样的诗吗?(石灰吟、竹石)。
5、小结:就是由于王冕这种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这素净淡雅超凡脱俗的墨梅。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读出梅花的高洁,读出王冕的高洁。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严寒,冰肌玉骨,人们喜爱它的形态,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梅花的诗。现在我们来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义,梅花的大红大紫是从宋朝开始的,当时有所谓的“咏梅两千卷”。当然,捧红梅花最不遗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鹤子。在古诗中,以梅为题的诗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叹国恨。
古往今来,国家兴亡,民族荣辱,百姓悲欢,最牵动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这种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发伤感之情的桥梁。南宋诗人刘因的《观梅有感》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前两句写东风把战场上的灰尘吹落了,意思是说南王朝已被元军消灭,战争已经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隐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实际怀念的是南宋朝廷。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南宋灭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乡,自古闻名,苏杭更是封建时代的繁华都市,晚唐诗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但现在国家已经灭亡,江南当年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战争所带来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欣赏梅花了。
刘因是跨越宋元两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兴亡、江南兴衰的过程,他在《观梅有感》中,以梅为载体,抒发自己对江南的怀念和对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诗,陆游。
(三)以梅寄闲情。
(四)借梅诉乡情。
五、作业。
1、课外自学《竹石》。
2、自由组合,出一期“梅花赞”的手抄报。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需要别人夸艳丽的颜色、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借梅自喻、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赏诗中描绘之梅、悟作者心中之梅、体会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呢?教学中、我设计个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多角度的诵读中进行不同层次的品味。
一、认识梅花。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与学生聊梅花、交流收集到的梅花资料、给学生呈现出梅花洁白、坚韧的第一印象。
二、了解咏梅诗句。课外的资料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是我这堂课的一个主要特点。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与梅花有关的资料。由于有了上学期的基础、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搜集资料的要点、搜集到的资料内容丰富。这也给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这也我学完这首诗以后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
四、小结全诗、铭记“国魂”。根据板书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文本加深印象、巧用梅花“国魂”的美誉、将梅花坚韧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上完这首《墨梅》、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最大的感触是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很肤浅。
一、当有学生提出“淡墨痕是否就是指王冕家的梅树被洗砚池里的墨汁染成墨色?”这一问题时、我的引导显得粗略、模糊。教学过后才通过资料了解到“洗砚池”是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王冕家是否就有这么个“洗砚池”、无从考究、但可以明确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如此精彩有趣的典故、若当时能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教学便会更充实一些、厚实一些。
二、自己对题画诗的了解还不够、没有抓住题画诗的特点来为教学服务。教学时如果能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若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由画即诗、教学效果肯定也会上一台阶。
三、在突破“诗人借梅自喻、抒发高尚情操”这一教学难点时、仅仅只是为学生呈现一个简单的故事、预想从故事中就能体现诗人品质的方式显得太肤浅。其实、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类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并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摒弃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以作画为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课堂中、我就没有涉及到诗人如此坎坷的生平、错过了很好的利用教学资源的机会。
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整节课还有许多缺失。但通过执教《墨梅》一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教师只有深入解读文本、多层次、立体化的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各种可用资源、才能使课堂真正丰满、使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使教学更为有效。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三
1、认识2个生字砚、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地意思,感受诗人鄙薄流俗地情怀和他不向世俗献媚地高尚情操。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一课时。
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回忆《王冕学画》的内容;朗诵诗歌,熟读成诵。
三、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
3、朗读全诗。
四、拓展训练: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句,绘画作品。
五、回顾反思:
“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四
1、学会3个生字,认识“乾、坤”两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焚烧、千磨万击、千锤万凿。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习咏物言志的'写法。
一、导入。
1、忆古诗,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块瑰宝,那么你都会背诵哪些古诗句呢?
2、忆学法,迁移旧知,为自学古诗做好铺垫。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几首古诗。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意境,悟诗情。
二、授新。
1、个人自学。
2、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学合作探究,提出不懂得问题。教师深入小组,适当指导。
3、大组汇报。
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学法,依次汇报。结合查阅的资料、结合插图等等,尤其是对重点字意诗意,说一说、议一议,互动补充。
4、诵读感悟。
在理解诗句含义、初步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先自由练读,再指名纠正示范,然后再试读。使得熟读成诵,并能有感情的背诵。
(二)《竹石》《石灰吟》。
在有了学习《墨梅》的经验方法的基础上,自学并汇报这两首古诗。
(三)写法。
三、巩固。
用不同形式背诵三首古诗,注意难写易错字和标点符号。
四、拓展。
搜集交流托物言志诗,如《青松》(陈毅)、《梅花》(王安石)等。
1、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学法进行充分的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把三首古诗一起交流,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在理解古诗诗意的时候,不要求逐字逐句的解释,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3、在交流汇报的时候,形式不要过于单一、三首诗同一个模式汇报下来,要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汇报。
4、对古诗的朗读练习还不够到位,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读的时间,多读、熟读、有感情的读、有感情的背诵。
5、朗读、背诵古诗的形式也要灵活多样。
6、可以扩展第二课时作为古诗背诵大赛,摘抄积累,模仿创作,激发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五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能借助工具书自身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呢?(同学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身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只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朗读表示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示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示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身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和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身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身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安排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六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能够知道古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精美和意境的优美深远,体会诗人借物言志表达的情怀和志向。
1、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并体会诗在写作上的特点。
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我准备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在理解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诗句中重点词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理解整首诗句的意思。
(一)导入古诗,激发诵读的情趣。
1、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地吟出一两句吗?
2、在刚才同学们吟颂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3、请一位同学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借助课后生字表和工具书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出示两首古诗,请学生朗读,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下列词语:洗砚池、乾坤。
(2)注意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正确地停顿,体会古诗的音律美。
3、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字典等工具书和古诗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这首古诗,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进行注解,标注在书上空白处。
(2)同桌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古诗句的意思。
可以把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4、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教师重点检查对“乾坤”意思的理解。
5、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朗读古诗。
(三)品析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怀。
1、学了这首诗,你还有什么疑问?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梳理学生的质疑。
3、提问:诗人赞美了墨梅怎样的品格?他又借此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呢?
出示《墨梅图》:画面上横出一枝梅花,枝干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画上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画相配。
(1)看了图画上的墨梅,你知道了“淡墨痕”与“颜色好”的意思了吗?
(2)再读读诗,看看画,你闻到了墨梅的气息了吗?
(3)对“清气”一词,你是如何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你知道的“清气”有哪些?
(4)那么,王冕借墨梅表达了他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清气”呢?
5、三首古诗,三位诗人,你找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了吗?
6、你最为欣赏的是什么?再用诵读的方式来表达表达。
(四)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请同学来背诵。
2、你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出示几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作为欣赏和积累。教师诵读。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寒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兴趣的同学可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诗人所言的志向是什么。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七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品格。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这个词,谁愿意告诉老师岁寒三友具体指什么?
2、你们见过梅花吗?(出示图片)。
3、都说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4、板书课题。(出示古诗)。
二、初次朗读诗歌,解决生字新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字词。
3、出示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三、熟读诗歌,理解诗文。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学生交流后老师点击重点问题学生读一遍)。
2、好,带着这些疑问大声朗读诗歌。
3,小组讨论古诗意思。
4,汇报交流诗意。
5、引导分析墨梅特点及精神。
6、诗人真是光赞美梅花吗?他为什么要做这首诗呢?出示作者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交流做诗的原因及目的。
7、认真欣赏图画,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8、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四、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说说“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积累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八
活动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乾坤焚烧千抹万击千锤万凿。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活动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点,体会赞颂的精神品质。
活动难点:
理解梅、竹、石灰各自的特点,体会赞颂的精神品质。
活动准备:中号黑板小黑板。
活动时间:40×3。
课节一。
活动内容:学会《墨梅》。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活动过程;
活动一古诗擂台赛t=7分钟。
过程。
1、组织学生学习打擂方法及规则。
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已经记住了许多古诗,可以进行古诗轮背,看谁记住的多,争当小擂主。
2、组织比赛。
3、小结、点评,奖励获奖者。
活动二学习古诗《墨梅》t=25分钟。
过程。
1、教师范读古诗。
2、领读古诗,并让学生画出节奏。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3、采用学习自由读----指名试读----指点示范-----再练读-----再试读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4、借助注释再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5、小组内讨论,说一说每一句的意思。
6、全班交流,小结。教师补充。
7、让学生一起说古诗大意。
我平常画画洗砚的水池边上有一棵梅树,那一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汁点化而成,它不需要人们夸它的颜色鲜艳,只求在天地间留下清香的正气。
8、讨论;本诗写的物是什么?作者描写它的什么特点,从这个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9、引导、分析、小结。
表现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活动三学习生词t=7分钟。
过程。
1、学会生字砚乾坤。
2、认读词语墨梅乾坤。
3、指导背诵。
4、小结。
诗人是在借墨梅表达自己做人的理想;即使没有那娇艳的红色,也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凌寒独开的高尚品格。在诗人看来,他画的梅不需要有美丽的颜色,只要能长久保留住她的清雅之气就足够了。
这就是墨梅的独特之处。
附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墨梅。
元王冕诗人画家。
特点: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
赞颂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九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品格。 。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常听人说起岁寒三友这个词,谁愿意告诉老师岁寒三友具体指什么?
2、你们见过梅花吗?(出示图片)。
3、都说梅是傲骨的象征,更是高洁操守的象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历代有志之士,讴歌梅礼赞梅,王冕的《墨梅图题诗》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今天们一起来体味那绝美的诗篇。
4、板书课题。(出示古诗)。
二、初次朗读诗歌,解决生字新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2、小组讨论交流,自学字词。
3、出示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三、熟读诗歌,理解诗文。
1、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学生交流后老师点击重点问题学生读一遍)。
2、好,带着这些疑问大声朗读诗歌。
3,小组讨论古诗意思。
4,汇报交流诗意。
5、引导分析墨梅特点及精神。
6、诗人真是光赞美梅花吗?他为什么要做这首诗呢?出示作者的资料,学生读一读。交流做诗的原因及目的。
7、认真欣赏图画,说说你对他的理解。
8、再读诗歌,体会感情。
四、回顾反思:
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
(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机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2、请学生说说“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1、默写古诗。2、积累与梅花有关的古诗。
六、课堂总结。略。
七、板书设计:略。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课题,导入。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二、指导预习。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三、检查预习。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五、作业: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一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新课。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
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
千锤万凿。
焚烧。
乾坤。
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c.理解诗句的意思。(我家洗砚池边的这棵梅树,朵朵花开显出淡淡的墨痕。)。
d.进一步理解。
这两句诗写了梅的什么特点?(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师点拨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用学习前两句的方法学习后两句。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清气:清香的气味。这里指纯洁的人品,高尚的节操。
乾坤:天地,人间。
c.诗句的意思。(不图人们夸赞它颜色的鲜艳,只求飘散的清香充满天地。)。
d.进一步理解。
墨梅还有什么特点?(清香的气味)。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气味。)作者这样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这首题画诗,是说作者画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艳丽来讨人称赞,而要画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发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情怀。)。
诗人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怀?(开头两句,由画面上所画的洗砚池写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联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两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语双关,以物喻人,表明了诗人的人品与节操。)。
3、朗读全诗。
4、总结全诗: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想象诗人在这样的美景里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
5、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6、总结回忆古诗的学习方法。
请大家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墨梅》这首古诗的?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2、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后两首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二
一、赏读结合。对于梅花,孩子是比较不了解的,因此,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开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时间有限,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后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梅花图画,再通过后面学诗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诗歌,希望能借助“赏”与“读”的结合,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诗画结合,王冕的这幅墨梅图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而这个单元的三首诗也都是题画诗,因此,这一主题单元我主要借助“画与诗的结合”来理解诗意。特别在带领学生品读理解“朵朵花开淡墨痕”这句诗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回到画中去,观察画中的梅花: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穿插有致;枝干与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当,层次清晰;花用淡墨点染,花瓣和花蕊用浓墨勾点,显得格外清新秀丽。最后回到诗中来,这就是诗人想表达的“朵朵花开淡墨痕”。
一、赏读结合。对于梅花,身处南方的孩子是比较不了解的,因此,我原本想找一段“梅花开放”的动画片断,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直观而清晰的了解。但由于时间及渠道有限,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后来上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几幅梅花图画,再通过后面学诗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诗歌,希望能借助“赏”与“读”的结合,让学生对梅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中国的诗歌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要把它上好,我自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我愿意尝试,因为我知道有努力就有回报,哪怕是失败,这对我来说也是最好的收获了。希望今后还有机会上这样的公开课,让我继续摸索着前进。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是我国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所做,作者以梅喻人,表现了他卓尔不群的气节与人品。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浅显易懂,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读时琅琅上口,全诗共有4句话,可以说是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
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根据理解需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的教学本色。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是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请一学生介绍一下本首诗的作者王冕。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钱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四、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钱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钱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钱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诗先在一、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内在气质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21世纪,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但人性是相同的,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在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淡”、“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让教师、学生和作者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在诗画的感染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音乐、资料。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元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王冕的作品。还记得《王冕学画》这篇课文吗?回忆一下。(板书作者、诗题。读课题)。
2.墨梅指什么?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3.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二、初读诗歌。
放声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多读几遍)。
(一)朗读:1、指名读,正音:乾坤2、齐读。
(二)质疑:
1、读完诗歌后,你有什么疑问?
三、品读解疑。
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自己用多种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作上记号。
(一)一、二行诗。
1、解词。
(1)指名读一、二行诗句。
这两行诗里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洗砚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2)理解诗句:谁能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板书:淡)。
(3)感受意境:再读读诗,边读边想像:在这小小的洗砚池边会是什么样的美景?指名说。
2.看课件赏画。师叙述:这幅《墨梅图》画的是横向折枝墨梅,枝干舒展挺秀,构图清新悦目。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的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新俏丽,生气盎然。虽然只用了淡淡的墨色轻染“淡墨痕”,却把梅花含笑娇俏的样子生动地刻划出来。
3.指导朗读(“淡墨痕”应该怎样读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师点评。男生、女生读。
(二)三、四行诗。
诗人为什么特别爱这朴素淡雅、端庄秀美的梅花呢?指名读三、四行诗句,师引读。
1、释句: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是啊,它并不希罕人们夸奖它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师小结并板书:满)。
齐读整首诗。
2、梳理质疑:王冕在自己屋子的周围种了一千多棵梅树,题为“梅花屋”。他为什么这样喜爱梅花,这样喜欢画墨梅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得走近王冕。
(1)课件介绍王冕资料。
(2)此时,读了后两行诗,你有什么感受?议一议,读一读。
(预设:或体会到他对统治者无情的讽刺;或体会到他考进士屡试不中,满怀愤郁;或体会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又或品悟出他归隐家园、怡然自得的那份闲逸……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师小结:诗中,一个“淡”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分外的耀眼!“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卓尔不群、淡泊名利。(板书:卓尔不群)。
(3)同学们,超凡脱俗的梅、坚贞不屈的竹和傲然挺立的松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爱思考的你们想一想岁寒三友象征着什么呢?赶紧再去读一读书,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
(4)有同学会背了吗?那我们和上音乐吟诵一下,配乐背诵。
四、拓展积累诗句。
1、说起梅花,人们赞颂它的诗句太多太多,老师摘录了一些。
齐读。
2、你最喜欢哪句诗,能大声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五、书写。
这首诗言美、情美、意境美。现在我们就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写下来,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和音乐中,感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吧!
六、欣赏学生作品,点评。
教学反思:
一、古诗教学中的人性光辉。
此诗语言凝练而优美,意境深遂。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的情感。我力图挖掘古诗中蕴含的美好人性,以此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情感。借助资料、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人与梅花风格的统一。
二、古诗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在古诗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王冕的了解谈对诗句可能不一样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古诗教学中的美的体验。
学生纵情品读古诗后,这里让他们静下心来抄写古诗。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一个落差,变大声读出情感为静心体验情感。此时,学生的心理情态是一种迫不及待地想书写、想抒发。以此教师将情感的渲泄与语言的积累融为一体。
评析:
教师立足人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抒发,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更是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教师在教学此诗时,让学生通过注释和资料加深对诗人王冕的认识,交流自己所品出的诗人的内心情感,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对话,这里的对话,是师生都敞开心扉,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评判,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自我超越,这是智慧碰撞、情感相融的结果,教学因此而涌动着生命的灵性。有着特殊体载与题材的古诗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qing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才能在吟诵、赏画、积累、书写当中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五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指导实践,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课堂中,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得学生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从这堂课的切身体验和课后的深入反思中,我认为新课标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牵着老师走。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六
(一)、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画龙点睛的字眼。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于是我再课堂上让学生把这首诗表示的梅花的特点的词画出来?(在诗句中圈出来),学生就很快找出了“谈谈”“满清气”,好颜色”等词语。然后让学生去品味这些字的含义,体会诗句的情。这样,学生就能从古诗中的字眼中体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意境,以情激情。
于老师曾经说过:“实施新课程,要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应力求拔动他们心底的涟漪,激起课堂智慧的浪花,唤起澎湃的激情,语文课堂应该追求水的活泼,水的灵动。”这就告诉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激情的课堂。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提问,如: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王冕仅仅是在赞颂梅花吗?想想此时的王冕会是什么样的内心?2、“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是王冕的人生写照,他画梅的目的在于什么?3、相传王冕的画特别好,当地的几次想见他,巴结他,夸奖他的梅花图美,但都遭到王冕的拒绝。他以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操。你从而体会出诗人的什么品质?”学生通过思考,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想象诗人当时的表情神态及内心情感,从而明白了诗人那种不贪图虚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如梅花般高洁端庄的高贵品质。此时,学生都被诗人的那种傲气所折服,他们激情高涨,我立刻继续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王冕说什么?”学生的激情再次升华……“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这样的思想感情全都让学生体会出来了。这样的课堂,让学生走近了诗人,体会了诗中的意境,以情激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读中感悟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课外,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积累有关梅花的名诗句这个教学目的,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要求:“1、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都以梅花为诗,除了这首《墨梅》,你还知道哪些诗句都以梅花为主题呢?说一说。2、练习写出以下的物体的诗句:荷花,青松,蜡烛。这样给学生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这也是我教学完这首诗以后最想达到的目的之一。这样的设计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在这一节课中收获可大了,读诗、学诗、悟诗、延诗,整节课的设计十分巧妙,教学效果很好。精品课堂的尝试与实践,让我明白了:一节课的实效性是来自老师悉心的钻研,通过深入地备课,对课程的研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肯定是一节语文精品课程。
六下墨梅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会“砚”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其他描写梅花及托物言志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诵读古诗,体会情感,感受美感,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冬天里,许多花都凋零了,唯有蜡梅花傲放枝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梅花图,请看——出示《墨梅图》,这是一位画梅高手的代表作,是他为朋友良佐画的。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
老师送你们几个词语,读,出示:枝干挺秀朴素淡雅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师:同学们,我们要上课了,准备好了吗?好,上课。
一、诗画引路,感受“梅”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关梅的诗,板书:梅,这梅花可不是一般的梅,它很特别,叫墨梅。(板书:墨)(生跟老师一起写,指导写法:上面一个黑,下面一个土)齐读课题。
2、解诗题。(墨梅就是用水墨不用颜料画成的梅花。)。
(指着《墨梅图》)这首诗就写在刚才那幅画上,我给它取个题目叫。
“题画诗”。(板书:题画诗)。
3、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对,就是著名的书画家——王冕。(板书:王冕)。
4、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近王冕,走进这首《墨梅》。
二、自主探究,了解诗。
1、要学好诗必须先要读好诗。请大家将诗好好地读上几遍,做到字正腔圆,通顺流畅,读出节奏,读出诗味来。
(出示《墨梅》)生自由练读。
2、谁来把诗读准确?指名读。
相机指导“吾”的读音,跟老师多读几遍。理解“吾家”就是“我家”
“乾坤”的读音,理解“乾坤”就是“天地,人间”
评价学生:你能把每一个字读准确。
评价学生: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评价学生:字正腔圆,你读出了节奏!
标出节奏,再齐读。
3、你读得有板有眼,你读出了节奏,我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好这首诗。(齐读)。
三、诗中找画,进入“境”
(1)给学生时间思考。
(2)练说,指名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一)预设1:长在我家的洗砚池边,读“吾家洗砚池头树”。
预设2:我看到了整棵梅树上的花都开放了,淡淡的花朵怒放枝头。(抓住淡墨梅)。
评价:是的,这是一株颜色很淡的梅树。你来读出这墨梅的颜色淡。(生读)。
预设3:我看到梅树上花开放了而且开得很茂盛,很多。(抓住“个个”)。
评价:此时的梅花不仅颜色淡,还很多啊。你来读出花多的样子。
预设4:这是一棵枝干挺秀,穿插有致,花朵朴素淡雅的梅树。
评价:仿佛让我看到了一棵姿态优美,朴素淡雅的梅树。好,你来读。
师总结引说: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它就是这样的朴素淡雅。(板书:色淡)。
这淡淡的梅花就是这样生长着,师引读。
(二)在三九严寒的季节里,梅花依然怒放枝头,读:(出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但这朴素淡雅的梅花,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质疑:人们所谓的好颜色是怎样的颜色?
(生说:粉红、鹅黄、玫瑰红、五彩斑斓等)。
(在交流中理解“清气”,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师:你来把自己闻到的感觉,读出来。(生读后两句)。
评价:好一株气清的梅树呀,梅花的香气把你也深深地吸引了!(板书:气清)。
评价:真不错!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出示)。
7、这清幽淡雅的香气弥漫在天地间,一个“满”字就把香气无处不在的感觉写了出来。(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
(读——只流清气满乾坤)。
8、同学们,交流到现在,谁来说说这株梅是一株怎样的梅?(色淡、气清)读出这株梅。
(三)小结:同学们,王冕笔下的墨梅有着它独特的淡雅和清香。此时此刻,墨梅肯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让我们把它背出来吧。
9、背诵古诗。
四、读诗赏画,感受“人”
过渡:王冕笔下的墨梅虽没有红梅的俏丽,也没有白梅的冷艳,但它色淡、气清,梅香充满人间,此时你又觉得这墨梅怎样?(低调、不张扬)。
2、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预设生:王冕不虚荣,不追求名利……。
评价语言:是的,王冕就像梅花一样不追名逐利,孤芳自赏,一身正气。
3、王冕就像梅花,他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板书:淡。
4、在这首《墨梅》中,诗人王冕也已经很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态度。引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要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这就叫——“洁身自好“。
因此后人这样来评价他,读——“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6、此时此刻,你眼中的“清气”,还仅仅是梅花的香气吗?
“气”是气节,气度,骨气。
清气是怎样的气节(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7、你知道吗?书上原来用的是“留”,现在用“流”,你觉得用那一个比较好?为什么?
流是流芳百世的志向。
你能当一回王冕,把情怀把志向咏出来吗?
8、这首诗表面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板书:言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正是王冕一生追求的志向,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
9、同学们,在王冕的另一首诗中,也流露出了他的这种品质。自由读一读《白梅》。
出示《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生读,齐读。
师:从诗中哪一句,你体会到了他的这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气节。
生:不同桃李混芳尘。
师:春天繁花似锦,许多花都在争奇斗艳,而唯独梅花宁愿让自己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林木枝头,而不愿意像桃李那样混杂在春天的百花之中。最后,飘散零落,成为尘屑。好,一起读《白梅》。
9、让我们把冰清玉洁的墨梅,淡泊名利,傲骨铮铮的王冕深深刻在心中。
(全体起立,配乐)吟诵《墨梅》。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
其实,像这样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诗还有很多的。比如这一首,
出示:《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还有,出示:《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及默写《墨梅》。
2、积累关于梅花的诗和托物言志的古诗。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46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