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一份合理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步骤,注重知识点的递进与延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体验关心家人的愉悦,初步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2、学着仔细观察图片,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准备:
2、一盆切好的.苹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动重点:
通过故事,懂得从小要尊敬、关心老人。
活动难点:
用简短句说出小红分苹果的经过。
活动过程:
1、出示布娃娃——小红,引起活动兴趣。
“这个小朋友叫小红(鼓励幼儿与“小红”打招呼,今天我们一起去小红家玩。”
2、出示背景图,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教师边操作插入教具,边引导幼儿看看、讲讲:
“小红妈妈端来一盆什么?小红看见了说什么?”
(教师可以以小红的口吻说:妈妈,我来帮你分苹果。然后请幼儿学说小红的话)。
“小红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奶奶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小红又把苹果分给谁?她对爷爷说什么?”)(集体~个别学讲)。
教师设疑,引导幼儿讨论:
“小红为什么要先分给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高兴地怎么说?”
“接下来,小红把苹果分给谁?”(个别幼儿学讲对话)。
“盆里还剩下一个苹果给谁吃?”
教师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3、联想迁移,愿意学做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喜欢小红吗?为什么?”
“你们在家里是怎么关心爷爷、奶奶的?”
4、品尝水果,体验谦让。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二
1.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法打下基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要把这些苹果放在4个盘子里面,你可以怎样分?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一盘放4个、一盘放5个、一盘放2个、一盘放一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3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2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每4个放一盘则不够。)。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二)合作学习。
1.活动一:每盘放2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小组内交流。
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得出结论,可以放6盘。
生2:2+2+2+2+2+2=12,可以放6盘。
生3:12-2-2-2-2-2-2=0,可以放6盘。
生4:12÷2=6,可以放6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2.活动二:每盘放3个苹果,12个可以放几盘?
请学生用12个圆片摆一摆。同桌交流。
(学生小结:略)。
师:观察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总数、分的份数、每份数。)。
发现分的每份同样多。
(3)试一试书34页1题(学生可用学具摆)。
在班上交流。
(三)巩固练习,
1.35页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2.思考题。
(“练一练”的第1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的平均分,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知道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除法分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除法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除法分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1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2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分的两种情况。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对除法有明确的认识,其实也是培养质疑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让学生分,积累经验。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三
歌曲旋律简单优美,内容朗朗上口,贴近幼儿生活。且在摘苹果的游戏中学习歌曲,孩子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3、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六棵、小篮子若干、大框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二、新课学习。
(一)摘苹果(游戏中学会歌曲)。
(二)1、发声练习(啊---呜吃苹果)。
2、教师范唱新歌。
3、理解歌词。
4、学习新歌。
a、教师清唱歌曲、孩子摘苹果。
b、师幼边摘苹果边唱歌,直到三棵树上果子摘完。
5、按要求边唱边摘剩下三棵树上的果子。
如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
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
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放平果于篮子里。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教学反思。
的要求,一下摘完了所有果子。在这里我不应该将孩子叫到果树下,才讲规则。再说,小班孩子规则意识还不强,可能难度有点大。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二: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教学反思(619字)。
音乐活动《苹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苹果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水果,对于苹果也比较了解,孩子们也都喜欢吃。本周我们的主题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们对水果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在导入的环节,我出示了苹果,孩子们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所以学习歌曲的过程很顺利,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歌词,对于歌曲的旋律孩子们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的环节孩子们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动中我并没有准备很多教具,但是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
树上许多红苹果,我问孩子们:孩子们,苹果树在哪啊?如歌词:一个一个摘下来。我让孩子们想象怎样摘苹果,孩子们的想象力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孩子们伸手在树上摘苹果,摘后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手弯成一个环作篮子,把苹果放在篮子中;还有的孩子在摘的时候跳起来,一边说这个苹果太高了,摘不到?对幼儿的回答我都给予一一肯定。
仿编环节:除了红苹果,你还吃过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黄香蕉、黄菠萝、黄橘子、红桃子、红石榴等等,这些水果都长在树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红苹果;可是有的水果长在地上,有的幼儿马上就想到将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动作不变。
整个活动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投入,活动氛围好。只有教师和幼儿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会发现很多乐趣,并不只是让孩子学会唱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让孩子体会到音乐的乐趣。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三:小班音乐《苹果歌》教学反思(679字)。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环节一: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孩子们随着音乐开着火车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环节二: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宝宝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等,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环节三:学唱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环节四:鼓励宝宝进行创编歌曲”。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宝宝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宝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下水果,提问:这个水果宝宝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冯逸涵还说是“一串一串摘下来。”唱到绿西瓜的时候,俞洁还说是“地上许多绿西瓜。”真的很不错,创编的很成功。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小班音乐苹果反思四:小班音乐活动《苹果歌》及课后反思(603字)。
活动名称:苹果歌。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朗诵,准确发音,如“是”“先”“脏”“手”等。
2.培养幼儿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过程:
2、教师朗诵儿歌《大苹果》,让幼儿仔细的听。
3、教师提问,小朋友,大苹果都说了些什么?它让你做了些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纠正。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纠正儿歌中的发音,同时引导幼儿在吃大苹果之前要先洗手,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
5、教师再次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6、请个别幼儿自己朗诵儿歌,教师纠正。
7、教师小结。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五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1012345678910987654321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123459876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六
1.观察画面,运用"摘、爬、驮"等动词大胆讲述小动物们摘苹果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创造地解决问题,并大胆清楚地表述。
3.感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课件,背景图及操作卡片。
2.积累一定的讲述经验。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果园里有什么?谁会用好听的词语来说?
(二)仔细观察画面,运用一些基本词汇大胆讲述小动物摘苹果的过程。
1.播放(画面一)。
教师:小乌龟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爬")教师:小乌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2.播放(画面二)。
教师:小兔子是怎么过来的?(运用词汇"跳"。)小兔子怎样帮助小乌龟呢?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小朋友帮它们想想该怎么办?
4,播放(画面四)教师:小熊来了,它们又会想什么办法?
5,讨论: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帮助小动物摘到苹果。
教师小结:你们的办法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这样会有更多的好办法摘到苹果。请你们去摆一摆,讲一讲。
(三)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摘苹果的多种方法。
1.幼儿与同伴合作摆摆讲讲。
2.幼儿讲述摘苹果的办法。
3.播放(画面五)(四)完整欣赏故事。
请小朋友把摘苹果的办法编到故事里去。
本次活动题材选择恰当。该乐曲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动作感较强,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活动的整体感觉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整个活动我营造了一个有情、有趣的音乐“情境”,让孩子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感受音乐快乐的同时还发展了音乐的智慧和素养。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标清晰,层次分明,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情绪,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在活动中,我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情景游戏中进行活动,活动开展的较顺利,大部分幼儿还是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来走的。
音乐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让音乐游戏开展的更加有效呢?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一个有趣又有吸引力的音乐素材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升一个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七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通过摘苹果、吃苹果等相关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二、学习新歌。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三、尝试用吃过的水果替换原歌词,创编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四、游戏“摘果子”。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五、结束活动。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八
1、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正确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有条理的思考。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分苹果”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在一座小山上住着两只非常可爱的小熊兄弟,
有一天,它俩决定去拜访好朋友。它们俩先来到小兔家,小兔见了小熊,非常高兴,拿出了又大又鲜的苹果,分给两只小熊吃。
2、(出示图片:分苹果1)
教师:同学们先帮小熊估计一下这些苹果大约有多少个?
3、请你再数一数看看你估计的对不对?
4、老师想请你帮小兔把这堆苹果分给两只小熊,谁会分?还可以怎样分?
5、还有很多同学都想帮助小兔分苹果,是不是?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苹果比赛。
板书课题:分苹果
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一)小组合作(用小圆片代替苹果)
1、(出示图片:分苹果2)。
2、老师提要求。
(1)四人一组,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说怎样分。
(2)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3、小组汇报分苹果的情况。
每小组派一人在黑板上演示分得情况,教师按学生分得顺序,在黑板上用数与形表示出来,展示学生的成果。
4、小组讨论。
(1)把10个苹果分成9和1,你想到什么算式?
9+1=101+9=1010-1=910-9=1
(2)把10个苹果分成8和2,你想到什么算式?
……
(3)你们还能想到什么算式?
10-0=10
10+0=10
0+10=10
10-10=0
……
三、活动三: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
(一)连线:老师这儿也有9盘果子,你们能知道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吗?
1、(出示图片:樱桃)。
2、学生独立连线。
3、全班交流反馈。
(二)“凑十”游戏: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一个手指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两人一组,一个人先伸出几个手指,另一人伸出的手指数要和前一人凑成十。
1、(出示图片:数学游戏1)。
(1)师生一起玩
(2)同桌俩人合作,互相出手指“凑十”
1、(出示图片:爬台阶)。
(四)小猫可喜欢钓鱼了,你们看:
1、(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2、谁知道图中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帮小猫算一算吗?
3、学生填写表格。
4、把算式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说一说。
例: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还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九
1、幼儿根据画面想象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2、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养成良好的讲述习惯。
3、幼儿乐于参与文学活动。
1、多媒体课件
2、小猪、小鸟、狐狸指偶
一、师生谈话引入话题。
二、幼儿想象故事情节。
2、听老师讲第二段故事。
3、你们说的办法都很合理,但是这只狐狸想的办法和你们的有点不一样,我们来看看吧。看课件,教师讲述第三段。
4、看课件教师讲述第四段故事。
5、听老师讲最后一段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三、再次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四、教师一边出示指偶一边讲故事。
幼儿学习讲述故事,学习小鸟、狐狸和小猪的语言,重点观察老师语气表情。
掌握词语:珍贵、摇头晃脑。
五、幼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小猪、狐狸、鸟)?为什么呢?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
1、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让学生亲自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逐步体会两种“平均分”的形式。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既重视学生的“平均分”的结果,但更重视引导学生去探索“平均分”时你是怎么想的,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探究怎样给24名学生排队,有几种排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探索交流,得出几种不同的排法。在教学中,我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还算融洽。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倾听同伴的不同分法;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出平均分的意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总之,我在课堂中,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但还有很多有待完善加强的地方:如学生的小组小组能力、倾听能力、动手能力还需要不断培养;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对小组合作的组织和任务交待应明确、具体等。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一
1、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一棵红苹果树、红樱桃、红草莓、桃子、金桔、大鸭梨、黄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图片或实物。
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苹果树引发活动的主题
教师:好多的苹果啊,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在“苹果园”音乐声中,幼儿做“摘苹果”的基本动作进教室。
教师:好香的苹果啊,我们一起闻一闻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呼吸练习。
二、复习歌曲:“红苹果”。科学内容渗透其中。
教师:刚才小朋友唱了“红苹果”,你们每人摘了多少苹果呢?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多少呢?
幼儿:
(1)我吃过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苹果长在大树上。
(2)我吃过樱桃,樱桃是红色的。樱桃长在大树上。
(3)我吃过桃子,桃子上面是红色的。桃子长在大树上。
(4)我吃过金桔,金桔上面是黄色的。金桔长在大树上。
(5)我吃过大鸭梨,大鸭梨是黄色的。大鸭梨长在大树上。
三、仿编歌曲:
幼儿:
(1)树上许多红樱桃,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樱桃,多吃樱桃身体好。
(2)树上许多红桃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体好。
(3)树上许多黄金桔,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体好。
(4)树上许多大鸭梨,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鸭梨,多吃鸭梨身体好。
……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将幼儿的歌词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导幼儿感受仿编歌曲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唱了树上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呢?
幼儿:……
(1)我吃过西瓜,西瓜是绿色的。西瓜长在地下。
(2)我吃过草莓,草莓是红色的。它长在地下。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水果好吗?
幼儿:……
(1)藤上许多绿西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体好。
(2)藤上许多红草莓,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体好。
教师:出示挂有各种水果的树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请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水果宝宝,并做游戏“摘水果”结束活动。
这一活动的选择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为主题,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其中,有个别幼儿在动作表现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开自己去尽情表现。应当多观察这些孩子的表现,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帮助他,逐步树立他的自信心。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二
活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三
儿时与父亲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胜过父亲;如今,我想开始学会输给他。也许,这就是因为那个青苹果和红苹果的故事吧。
在海滨小城烟台,早春过后,四五月的阳光下,苹果花的素雅犹如柔曼的轻纱,覆在胶东丘陵上。花落,果生。一株两三岁的小树开始长出果子,而与此同时,它身旁的大树也开始孕育果实。(语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树问道:“成熟是什么?”大树说:“长一树红苹果。”小树不屑,大树无言。
其实,在万丈繁华、滚滚红尘里,在人世间,余秋雨已经在《苏东坡突围》里写下了什么是成熟。当然,它们并不懂。
“成熟是一种终止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小树抱怨着风吹日晒和雨水的冲刷让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树则享受着阳光甘霖,至于清风,你怎能拒绝那美人柔荑爱抚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着足够的气度,包纳风雨。
“成熟是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养料源源不断地输送上来,小树期盼着让自己枝繁叶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树默默地用养料维持自身生长,供给果实发育。成熟的心中,有着沉稳内敛,无声前行。
“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我要参天!”小树仰望着如海洋之心一样美好的天幕,拔着树枝;而大树欣赏着湛蓝的苍穹,继续长着果子,因为知道身为果树,自己到底该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许没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会有现实无比的目标。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比人察言观色的从容。”果农来了,看看顶着大树冠的小树,在小树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摇摇头;“难道我还不是最好么?”面对果农的查看和小树的滔滔追问,大树自得地享受着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着从容不迫与淡然平静,不受干扰。
时光飞逝,成熟也许还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华,秋实。后来,大树上结了一树红苹果,在阳光下,它们发出“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而小树,看着自己的那一个个如初春的叶子般青涩酸小的果子,一脸无奈。
成熟,不必声张,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脚步。当你从岁月的沉浮之中走过之后,那些经历自然就让你的心变得不再那样年轻气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树最终只有满枝青苹果,因为它没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长出一树红苹果。正如李小龙所说:“所谓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觉悟,而非做观念上的俘虏。”成熟,发自内心。一颗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红苹果”。
又过了两三年,当年的小树语重心长地对新长出果子的小树们说:“成熟是长出一树红苹果。”它们能明白么?唉,不必多言,它们总会明白的。成熟的过程,就是要亲身经历了才会懂得的。
青苹果,第一次在懵懂与年少轻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红苹果,越积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实,人亦如此。
每个人的人生都必须从青苹果的时光开始度过,带着青涩在人世间走上一遭,然后,一点点地变得成熟,最终变成红苹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时有着寥寥狂傲与放荡不羁的生命,在经过了世事的洗礼之后,在尝过了人生的酸甜之后,会变得大气、厚重、沉稳、踏实、从容……此之谓“红出于青而胜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时光的礼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盘之上,看着不再那样年轻的父亲认真思索时的那微蹙的眉头,想起来,陈光宪说:“成长就是下棋时赢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赢老爸,却让老爸小赢一下。”
我想,与父亲的下一局对弈,我也会吃到红苹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简单。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丽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四
从“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个“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一是知道每份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1.让学生看懂图意。
2.明确两次苹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几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苹果;2是每个盘子里放2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3.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体会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经历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进一步领会平均分的含义。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课件、24个磁铁。
学具:12根小棒。
1、师:今天淘气家来客人了,妈妈准备了一些苹果。一起来数一数。
2、师贴苹果。
有12个苹果。
1、倾听
2、观察。
3、数一数。1、2、…12
、你猜妈妈会向淘气提出什么问题?
、有选择地板书:
问题一: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有( )个?
问题二:有12个苹果,每个盘子放2个,需要( )个盘子?
、师:你认为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针对问题二)
e、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f、对,这就是平均分的两种类型。(板书:第一种第二种)
g、那有相同的地方吗?
、师:如果让你用圆片代替苹果分一分,你想用几个圆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师:好,开始。师巡视。师:好,谁上来分一分。(汇报,交流) 师:他是怎么分的?(请2到3个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师:不管你们怎么分,都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个。
师:请用学具分一分。师巡视。汇报,交流。师:请一个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样的请举手。那你们是怎样想的?师:这是把12个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图。师:同学们,小松鼠知道你们很聪明,想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松果图。
2、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师:小松鼠想把18个松果平均放在篮子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4、判断属于哪种类型。
5、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松鼠的问题。翻书35页,同桌两人商量一下,认真读题,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巡视。
6、集体交流,请两生上台展台展示。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五
1、学会有关10的加减法,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关10的加减法。
小圆片
1课时
一、分苹果
1、用小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组交流。
2、分组发言,整理板书
在发言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
3、完成书上10的组成练习。
二、练一练
1、哪两盘合起来是10个?连一连
先指导读懂题意,再连一连,生独立完成,同桌检查。
2、口算。生独立练习。
3、爬台阶。
(1)出示小狗爬台阶的图,谈话引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小老鼠用一根骨头引小狗上楼去,总共有几级台阶,小狗爬到了第2级,还有几级?......
(3)移动小狗的位置,它现在又爬到了第几级,还有几级?......
9、说一说,填一填。
(1)先让学生独立填写表格。
(2)把算式与图结合起来说一说。如10-8=2表示有10条鱼小猫钓上8条,河里剩2条,也可以表示河里还有8条鱼钓上来2条鱼。
三、数学游戏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第40页——41页。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减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理解并能列出10的加、减法。
归纳出得数是10的加、减法。
课件、苹果、乒乓球、活动表格、卡片。
一、歌曲激趣,导入课题。
1、师生共同演唱英文歌曲《apple tree》,引出苹果。
2、提出问题:把10个苹果分成两盘,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二、操作探究、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并把它记录到表格里。
(2)同桌进行分一分,列一列,算一算。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读一读同学们总结出来的算式,想一想,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关10的加减法问题。
三、儿歌激趣,升华情感。
师生唱《10字歌》
四、情境练习,寓学于乐。
1、摸球游戏。
同桌活动:每桌发一个盒子,盒子里有10个小球,一个学生摸出球,另一个学生猜猜盒子里还有几个,并说出算式。然后换过来,另一个人摸球,你来猜并列式。
2、伸手游戏。
同桌二人:一个人先说出一个数字,用小手表示出来,同桌出另一个数字,也用小手表示出来,最后让他们相加等于10。
3、口算练习。
五、拓展应用,发散思维。
小猫钓鱼
a: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专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
b:出示习题,下面请你来算算小猫钓了几条鱼,试着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
c:找学生说一说想法和计算的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d: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六、课后作业。
回家后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告诉爸爸妈妈或同学。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七
1、学习制作纸浆,并用纸球做芯制作纸浆苹果。
2、能尝试新的作画方式,能做大胆、细心的作品。
经验准备
有制作纸浆画的经验。
物质准备
1、范画苹果一个;
2、乳胶、红、绿颜料、废旧纸头做的球纸、抹布;
3、一棵枯树枝。
一、导入
1、出示苹果树,引起幼儿兴趣。
有办法帮帮他呢?(做一些苹果,做一些树叶)
二、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你们都很聪明,会帮苹果树找朋友了,接下来呢我们就来给苹果树做一些朋友好吗?
2、教师示范
。做苹果,做苹果,拖拖拖。红苹果绿苹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一边念着儿歌一边做苹果。教师辅导个别幼儿。
2、把做好的苹果放在太阳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挂到苹果树上。在做一些树叶做成一颗完整的苹果树。
四、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桌面,洗小手。
经过有序的准备,课前的铺垫,今天的纸浆特色活动完成的很顺利,虽然还有几个能力相对来说较弱的幼儿没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儿都能独立完成苹果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弥补的问题,比如,纸浆的粘性不够,加上纸球上有不干胶,导致了制作过程中纸浆与球体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课前还是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准备。
大苹果和小苹果教案篇十八
1、学习将彩色纸撕成小纸片,进行撕贴活动。
2、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拼贴小纸片,掌握拼贴技能。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乐趣。
1、苹果卡片
2、固体胶,纸(画有苹果)
3、背景音乐(去郊游)
4、红黄蓝色卡纸。
一、导入
教:今天天气真好,老师要带小朋友去郊游,我们来了一位小客人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郊游,我们请他出来吧!
二、出示苹果卡片。
2、教师小结:苹果宝宝的衣服很漂亮,有红色,黄色,蓝色,穿的很均匀,没有在衣服上再穿衣服,所以很漂亮。
3、可是还有很多苹果宝宝没有衣服,小朋友来帮帮他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要求,把长纸条撕成小纸片,给苹果宝宝穿衣服时,贴的均匀些,衣服不能穿的外面去了。
2、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示范指导。
四、展示,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并说说谁的苹果最漂亮。
活动延伸:
让幼儿带着自己的苹果宝宝跟着音乐去郊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6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