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该注重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编写一份完美的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能力。对于编写教案不知从何入手的教师来说,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灯谜乐教案篇一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
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灯谜乐教案篇二
1、让幼儿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激发每一位幼儿尝试动脑筋猜灯谜,让幼儿产生对猜灯谜的兴趣。
1、花灯若干。分别贴有灯谜或画谜。
2、幼儿用书第1册第22页。
1、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2、玩猜灯谜游戏。有教师说出灯谜,幼儿猜出后悄悄告诉教师,答对了则获得一盏精美的小灯笼。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22页,比比那个小朋友猜得又对又快。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好的谜语。
1、教师请幼儿将自己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附灯谜。
麻屋子,红帐子。
里头睡个白胖子。
(花生)。
红公鸡,绿尾巴,
脑袋藏在地底下。
(胡萝卜)。
妈妈有腿没有尾,
孩子有尾没有腿。
孩子能变成妈妈样,
掉了尾巴长出腿。
(青蛙)。
年纪并不大,
胡子一大把,
不论见了谁,
开口叫妈妈。
(山羊)。
头戴红帽,
身穿红袍,
高声一叫,
大家起早。
(公鸡)。
灯谜乐教案篇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作为传统节日的中秋有其浑厚的人文底蕴,中秋蕴含着"阖家欢乐共赏月"的欢聚景象。在祖辈眼里,中秋节就是"共享天伦"的代名词,而对于新世纪的孩童,也许他们的认识要比成人简单的多。那个节日无非是香香甜甜的月饼而已,而对其深刻的内涵则知之甚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情商、智商并重,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人,一个有激情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无愧于一个完整的人。"幼儿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在6-7岁之间,这期间孩子的思维由形象趋于抽象,能学会思考,体会情感。中秋佳节这个涵盖着极其强烈教育价值的节日,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契机。
灯谜乐教案篇四
1、在老师的引导下,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2、玩猜灯谜游戏。有教师说出灯谜,幼儿猜出后悄悄告诉教师,答对了则获得一盏精美的小灯笼。
3、阅读幼儿用书第1册第22页,比比那个小朋友猜得又对又快。
4、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好的谜语。
灯谜乐教案篇五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灯谜乐教案篇六
1、教师请幼儿将自己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附灯谜。
麻屋子,红帐子。
里头睡个白胖子。
(花生)。
红公鸡,绿尾巴,
脑袋藏在地底下。
(胡罗卜)。
妈妈有腿没有尾,
孩子有尾没有腿。
孩子能变成妈妈样,
掉了尾巴长出腿。
(青蛙)。
年纪并不大,
胡子一大把,
不论见了谁,
开口叫妈妈。
(山羊)。
头戴红帽,
身穿红袍,
高声一叫,
大家起早。
(公鸡)。
灯谜乐教案篇七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灯谜乐教案篇八
1、我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一块玩猜谜游戏。
2、同学们要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大胆说,勇敢讲,错了不要紧,不知道也没关系。
3、谜语: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隐语",俗称之“谜”。如: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个白胖子。(暗射花生);齿在口外(暗射呀)。
4、谜语由三部分组成,题目叫谜面,猜测的范围叫谜目,答案叫谜底。如:“一个绿娃娃,跳水顶呱呱,冬天它睡觉,夏天把虫抓”(谜面)。打一动物(谜目)(谜底:青蛙)。
灯谜乐教案篇九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习俗,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与爸爸妈妈一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2月14日早上7:40——8:30(来园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与家长。
1、制定“亲子同乐猜灯谜”活动方案;
2、场地布置——挂灯笼(保安与老伯),13日完成;
3、收集灯谜、贴灯谜、打印灯谜答案——陈潇丽、许海英,13日完成;
4、购买奖品——徐娟,13日完成;
5、宣传:
1)倡议书——蒋菊芳,11日完成;
2)通知——各班班主任老师网上及家园联系栏中告知家长与幼儿,12日完成;
6摄像——陈潇丽。
1、灯谜:
分部——灯笼悬挂于楼梯,灯谜贴在灯笼上;
总部——灯笼悬挂于一号楼柱子中间,灯谜贴在灯笼;
2、规则:
猜谜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选一个灯谜,由家长念谜面,让幼儿猜,猜出后,拿谜面到本班老师处核对谜底,并领取小礼品。(每位幼儿只限猜1个谜语)。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灯会,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元宵风俗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幼儿园将在2月14日(本周五)上午7:40—8:30进行猜灯谜活动。到时请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感受猜谜的乐趣吧!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活动的乐趣,体验猜谜过程的乐趣,那么请你自觉遵守以下活动事项:
1、让孩子选择灯笼中的谜语,然后由家长轻轻取下谜语卡片进行猜谜活动。
2、家长用清晰的普通话把谜面念给孩子听,并给孩子做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其理解。
3、在孩子猜不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猜,但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4、每位家长和孩子只能有一次兑奖机会。
5、在兑奖处兑奖时,请根据谜面上相应的编号到指定老师处兑奖。兑奖完毕后,请将孩子送到班级。
新年的钟声尚未远去,我们又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为了使我园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幼儿与家长猜灯谜活动为载体,让充分幼儿感受“元宵节”特有意义及给人们带来的喜气和欢乐,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进亲子感情,加强家园合作。
小百科: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灯谜乐教案篇十
灯谜又叫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灯谜是独立于诗、词、曲、散文、杂剧、对联之外的又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人民训练思维和学习语言的一种巧妙形式,也是民族性、群众性、趣味性很强的娱乐项目。灯谜可分字谜、词语谜、诗句谜、人名谜、用品谜、地名谜等几大类,又以字谜居多。
灯谜谜面的设置和谜底的猜射,一般都要注意“别解”“会意”的特点。如儿童不宜(打一字),它的谜底是“奇”;用的`就是逆向会意,大了就可以。又如古代的交通事故(打一成语),它的谜底就是“人仰马翻”;用的就是接近联想,那时的车是马车,出事故后,当然是人、马翻仰了。再如佛言不必信(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弗”;用的就是字义别解,“佛言”与“佛”有关,不可信,就是“弗”(不可)的意思。再如七品芝麻官(打词曲文体),它的谜底是“小令”;用的就是别名替代,“七品芝麻官”就是“县令”,而“县令”,不就是一个“小令”吗?而“小令”又是语意双关,词曲中也有“小令”,指字数在58字内的词或散曲。如果我们知道了谜底的范围,还可以采用筛选的方法,如评讲作文(打常用文体),我们就可罗列出常用文体类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从而确定它的谜底是“议论文”。
猜谜不仅可以训练我们联想、想象、推理的能力,使我们思维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还能使我们对文字、词语、文体、文化、作家作品等方面知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深入。下面是笔者为中学生设计的一组灯谜,谜底就在中学课文中,请同学们猜猜看:
1.此地一为别(打一字)。
2.传言不可信(打一字)。
1.世界上人马最少的军队(打一成语)。
2.独身(打一成语)。
1.劝君更进一杯酒(打《封神演义》中人物)。
2.上天入地任我行(打唐代诗人)。
1.言师采药去(打常见文体)。
2.零售白酒(打古代诗体)。
1.小燕不喜豪门住(打课文中诗句)。
2.约见于珠峰(打杜甫诗一句)。
1.万家乐,乐万家(打法国名著)。
2.鸟宿池边树(打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灯谜乐教案篇十一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
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灯谜乐教案篇十二
了解灯谜的由来、种类和结构,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感受灯谜的主要特点,学习猜谜的方法,体验竞猜的.快乐。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4、请猜谜有困难的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师幼共同研究帮助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灯谜乐教案篇十三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2)请几名介绍有特色的幼儿给家介绍自己的花灯。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a组持有花灯和奖品,并给b组幼儿念谜语,b组来猜灯谜,猜中了即得到奖品。教师讲清玩法后,幼儿自愿展开游戏。(根据时间进行交换)。
(2)集体讲述自己猜谜的情况:谁猜中了我的灯谜?我自己猜中了几个灯谜?
(3)集体将难猜的灯谜找出来,家一起猜,或带回家请爸爸妈妈助猜。
三、结束。
将a组和b组得到的奖品比一比,看哪队胜利了?鼓励幼儿将自己猜到的谜语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来猜一猜。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灯谜乐教案篇十四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习俗,过节的热闹与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与爸爸妈妈一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3、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2月14日早上7:40——8:30(来园活动)。
活动对象:全体幼儿与家长。
1、制定“亲子同乐猜灯谜”活动方案;
2、场地布置——挂灯笼(保安与老伯),13日完成;
3、收集灯谜、贴灯谜、打印灯谜答案——陈潇丽、许海英,13日完成;
4、购买奖品——徐娟,13日完成;
5、宣传:
1)倡议书——蒋菊芳,11日完成;
2)通知——各班班主任老师网上及家园联系栏中告知家长与幼儿,12日完成;
6摄像——陈潇丽。
分部——灯笼悬挂于楼梯,灯谜贴在灯笼上;
总部——灯笼悬挂于一号楼柱子中间,灯谜贴在灯笼;
2、规则:
猜谜活动,必须由家长陪同,选一个灯谜,由家长念谜面,让幼儿猜,猜出后,拿谜面到本班老师处核对谜底,并领取小礼品。(每位幼儿只限猜1个谜语)。
正月十五吃元宵,看灯会,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元宵风俗活动,为了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我们幼儿园将在2月14日(本周五)上午7:40—8:30进行猜灯谜活动。到时请家长朋友带领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感受猜谜的乐趣吧!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活动的乐趣,体验猜谜过程的乐趣,那么请你自觉遵守以下活动事项:
1、让孩子选择灯笼中的'谜语,然后由家长轻轻取下谜语卡片进行猜谜活动。
2、家长用清晰的普通话把谜面念给孩子听,并给孩子做适当的解释,以帮助其理解。
3、在孩子猜不出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猜,但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4、每位家长和孩子只能有一次兑奖机会。
5、在兑奖处兑奖时,请根据谜面上相应的编号到指定老师处兑奖。兑奖完毕后,请将孩子送到班级。
新年的钟声尚未远去,我们又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为了使我园幼儿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以幼儿与家长猜灯谜活动为载体,让充分幼儿感受“元宵节”特有意义及给人们带来的喜气和欢乐,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进亲子感情,加强家园合作。
小百科: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灯谜乐教案篇十五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
2.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制作月饼、观赏月亮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
3.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整理资料,提高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一)制作月饼。
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完成后,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制作纸灯笼。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教幼儿完成灯笼制作,可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最后,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猜灯谜。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请孩子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他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孩子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略
灯谜乐教案篇十六
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
四、给同伴,朋友猜灯谜教师带幼儿到相邻班级,让孩子给大家介绍自己带来的花灯,并猜下自己准备的灯谜。
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灯谜乐教案篇十七
1、猜谜游戏不仅有趣,而且能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机灵和聪明。把学生分成机灵队和聪明队两个组,以比赛的形式,一块来玩猜谜游戏。
2、游戏规则:
老师在说谜面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仔细听,一边听一边想,这样才能猜出谜底。
每组小声讨论后,选一个代表将谜底写在小黑板上,然后亮谜板。猜对谜底的老师给其队贴一颗智慧星。
通过游戏让机灵队更聪明,让聪明队更机灵。
3、物迷。
(1)叫猫不是猫,眼被黑圈包。竹叶是粮食,珍贵又稀少。(打一动物。)。
(2)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剥开衣服看一看,颗颗珍珠露出来。(一种农作物。)。
(3)尾巴像辫子,耳朵像扇子,腿儿像柱子,鼻子像钩子。(打一动物。)。
(4)有个古怪老公公,网儿撒在半空中。白天不做事,夜里捉小虫。(打一动物。)。
(5)西瓜不够大,埋在地底下。如果碰到它,马上开火花。(打一军用武器。)。
(6)细长身子大圆点,绿绿叶子黄脸蛋,每日对着太阳笑,结的籽儿嗑不完。(打一植物。)。
(7)什么调味品,半截在地面,半截在土中,半截白、半截绿,半截实、半截空。(打一调味品。)。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打一种树名。)。
4、字谜。
(1)(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2)一千零一夜(歼)。
(3)一口咬住多半截(名)。
(4)一月一日非今天(明)。
(5)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器)。
(6)守门员(闪)。
5、评选获胜队和猜谜大王。
灯谜乐教案篇十八
1.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还要理解月圆人圆的寓意。
2.喜欢过中秋节,体验并分享与教师、同伴共同过节的快乐。
经验准备:幼儿和家长共同做好迎接中秋节的准备,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及主要习俗的资料;近期与家长共同关注并观察月亮的变化。
材料准备: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幼儿自带月饼、各种水果,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1.猜关于月亮的谜语,引发幼儿的兴趣。
2.了解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教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谁来说一说?
小结:人们关于中秋的来历有很多美好的想象,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古代的人们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农历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把这一天叫“中秋节”。
3.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怎样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呢?
4.了解月饼的意义,体验月圆人圆的寓意。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你们吃过月饼吗?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发现这些月饼都是什么形状的呀?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人们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呢?(引导幼儿感受月圆与团圆的关系,引申到月圆人圆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5.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师幼边听音乐边品尝月饼、水果,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祝愿的话或吟诵有关中秋的诗句,体验节日的快乐。
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6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