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模板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5 15:28:07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模板16篇)
时间:2023-12-05 15:28:07     小编:飞雪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简单概括,更是对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记录。如何写一篇有观点、有见解的读后感是一个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在下面的范文中,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和有力的论据展示了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一

《我与父亲》,一篇选自小说《我不怕这漫长黑夜》的文章。故事不长不短,却讲述我与父亲的一生。

“我们都知道,这一刻的分别,几乎是永远的分别,因为我将彻底成长为一名大人,而再不会是一切都听他话的小孩。我只矗矗地站在他的面前,父子的关系渐渐坍塌,形成全新的局面。

母亲和父亲相继离世后,他才发觉自己为他们做得太少太少。嫌弃母亲唠叨,跟父亲比拼冷漠,藏起自己秘密的触角,渴望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二

她,是小说《酥油》里的女主人公,梅朵。她亦是一直以义工身份支教在西藏的女作者,江觉迟的真实化身。梅朵,藏语是花朵。这美意的名字,是一见多情的他为她起的。而她为他起的名字是月光。于是,汉地女子梅朵和藏地青年月光,携手走进了慈悯的多农喇嘛铺展的画卷中,从事草原孤儿学校的创建工作,并由此经历着那些雪域高原上的奇丽景观,奇异人情,和沉重的背负。

神秘的麦麦草原上,有茂盛无尽头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有炎夏里也戴着白莲花苞般的巨大雪冠,有顺着冰川披挂下来的冷杉、云杉、高山杜鹃。虽然美丽着你的眼眸,但其中更隐藏着无尽的杀机。怪僻的丛莽雪窟里,有行人要走的路,更有要你性命的野猪家族;诡异的雪崩夹着泥石流,切割埋覆着山林,排山倒海要淹没奔命的路人;还有阴冥的灵异与人如影相随,要堕你入深暗的洞穴,任你孤独在绝望中。

在这样险象环生的路途中,他们却要去草原腹地,寻回一个个散落的孤儿。此举已经不易,竟还要遭遇重重人事的阻挠。

顶礼膜拜着菩萨的益西夫人,亦即月光的舅妈,雍容华贵高高在上,奴役着孤儿阿嘎不放手。因走上歧途而遭遇唾弃的阿芷,想回头却悔之晚矣,留下小阿妹在空空念数着三万八千遍的经语。多情而愚昧的翁姆女人,生养了一群私生子而犹未已,一边盲目阻止有音乐天分的大儿子进学校,一边却虔诚地送他到寺里做喇嘛……一段段痛楚和遗恨,反复在噬咬着支教老师梅朵的心,让她感觉到任重而道远。

还有,衣食无着落,做学校的碉楼几近坍塌在暴雪中,全力扶持学校的多农喇嘛突然离世,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然而,梅朵们在坚守,在孤儿青年班哲和月光父母的帮助下,咬牙坚守着,他们是草原上点亮酥油灯,照亮草原人前途和命运的人。

在复杂艰难中,又收获着爱情:学生对老师的不断依赖眷恋之情,草原朴实牧民对梅朵奉若菩萨的信任与感激之情,若隐若现却如酥油灯盏的火苗,一直跳跃不息的梅朵月光暗恋之情,都叫人心生温暖,希望无尽。

可是,地域的差异,文化的不同,信仰的迥异,也让梅朵遭遇着身体疾患的重荷,遭遇着孰是孰非的信仰纠结,遭遇着二十五个孤儿学生的未来可能全部入寺出家的无奈。当回到平原城市历经三年磨难急筹经费的梅朵,再回草原,寻找苦苦等待在青稞地的月光时,却惊愕地获知,为了祈祷久无音信的梅朵平安,月光永远遁入空门!巨大的哀伤和孤独,淹没了柔弱的汉地女子梅朵!不仅是个人得失的哀伤,更哀伤于从父亲妹妹手里接过的重托,没有承接稳当,有负于活佛,有负于草原孤儿,有负于蓝蓝的天空飘荡的白云!幸而已谋得多方赞助可以重建学校,幸而还有默默相守相扶的月光好友班哲,幸而梅朵心中的酥油火苗一直未息……神圣的使命要怎样折磨这位汉族女教师才善罢甘休!

本可在平原城市里,凭借学历能力,谋得一份白领金领的工作,行有车,居有屋,食有整桌美味,聚有满座宾朋。却偏偏多年来,义无反顾地奔波在平原高原间,折耗着青春生命的本金。是为义务,为信仰,为承诺,为一份宿缘,故更真挚,更倔强,更肃穆庄严。

《酥油》,是一首女人或者女教师,对雪域高原的赤情热恋之歌。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做到知法守法。以下是其中一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我会求助110》这个故事主人公江帆,放学了独自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几个年轻人拦住了,还问他要钱。而且还叫他明天多带些钱,并对他做了一个恶狠狠的手势。回家后,妈妈立刻报了警。

我们小学生遇到拦路打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的少量钱财交给歹徒以便周旋,同时记住身高,口音等情况。回到家后,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说,然后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动作要迅速,打击歹徒要害,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一定要记住,不到迫不得以的时候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运用智慧。

如果少年儿童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威胁和侵害,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办法是向公安部门报告。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部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我们大家一定要会求助110!还要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小学生!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四

前些日子在网上商城买了几本书,刚好书城搞买赠活动,送了一本叫《酥油》的书,我一向对赠品都不放在心上,认为赠品都是一些滞销的商品,不会有惊喜,因此这本《酥油》被我带回家后便随手放在了书柜的角落里不理会了。

直到最近整理书柜看到书面上浅浅的灰尘,用布巾拭去灰尘后顺手翻了几页,这一翻便是欲罢不能。

跟随书中主人公那个酥油一样的女子“梅朵“在藏区的支教足迹,我被带到了一个从未经历的世界:一路上先是要坐火车,再坐汽车,汽车走不通了改乘拖拉机接着是摩托车,之后换骑两天的马,最后还要翻越半天的山路这才到达目的地——麦麦草原。在麦麦草原上生活,人和牲畜同住,睡在潮湿的地上,夜里大雨从帐篷上漏下来,要打着伞才能昏昏入睡,吃沾着牛毛的生肉和混着麦香和牛粪的烧饼……对于一个每天吃蔬菜水果的汉地女子来说,这样的生活能坚持五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梅朵支教的五年里,最最让人感到无力的除了短缺的资金,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就要数藏区人民不可逾越的宗教信仰了。

因为信仰,苏拉的姐姐把自己饿死了;因为信仰,有画画天分的所画成了残疾人,此生都不能再画画了;因为信仰翁姆明知自己怀了畸胎也不愿打掉……对于藏区的他们来说,这样的事很正常,因为这都是佛祖的安排,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为前世赎罪或为下代祈福,他们对佛祖从不怀疑,也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这是怎样的信仰?怎样的坚持!我不能理解,也理解不了。但当我读到这些情节时,心情却是无比沉重的。

坚强、善良的梅朵耗尽心血的梦想是想让麦麦草原的孩子受到教育,能到城里读书,最后能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可是面对藏族这种世代相传且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单凭一个梅朵的力量是怎样也撼动不了的。我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名人访谈节目:主持人问某省省长,怎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这位省长回答“我们政府出钱,把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接到城市里来接受教育,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学成之后再回去建设他们的家乡,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但却是最有效的。”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位省长的回答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边远落后的地区要改变,要进步,要让当地人民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愚昧无知的思想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上孤儿和缀学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梅朵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五

这是一个叫江觉迟的女子以在藏区支教的亲身经历写下的小说。酥油,是藏族人家必不可少的东西,它是牛羊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提炼出的精华。一个汉地女子,孤身一人,去藏区支教,想要融入藏民的生活,做一个地道的酥油女子,就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像酥油般精炼、醇和。五年的时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书中的梅朵怀揣着艰难的梦想,就这样坚守在那片荒凉寂寞的土地上,硬生生将自己锤炼成酥油一般的女子,用那微弱的光去照亮每一个幼小的心灵。

初入麦麦草原,梅朵很难接受藏地的生活方式:牛排肉被风干在骨头上,其间粘着干涸的油脂,便是直接入口的美味;潮湿的牲口棚用来住人,干燥舒适的地方留给牲畜;毡房内苍蝇舞动着翅膀自由飞舞,主人和客人都不会伤害它们的生命;一妻多夫的婚姻比比皆是,妻子与丈夫们之间分工明确、和睦相处……然而,陌生的环境、差别巨大的生活习惯以及无法沟通的语言都是假以时日可以慢慢克服的,当地藏民对宗教的虔诚、对教育的漠视、对现代文明的抗拒才是横在梅朵与他们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所幸,梅朵遇到了“月光”。这个土生土长的藏地男子执著地守护在梅朵身旁,与她一起打马过草原,一个一个寻找遗落在大山深处的孤儿。因了月光,梅朵很快地学会了说藏语,学会了骑马,也慢慢喜欢上酥油的甜和香。在遥远的地方,草原茂盛的草线尽头,白玛神山如圣洁的莲花一般耸立着,纯净,而充满孤独,像是指引着梅朵的方向。

随着孤儿一个个地寻回,梅朵和月光带领孩子们修葺了废旧的碉楼,麦麦草原的孤儿学校终于建成。高原湛蓝的天空下,孩子们纯净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睛可以让梅朵的心灵更加安宁,这安宁的背后是她和月光用奋不顾身的努力换回的,甚至九死一生。一同经历过泥石流、雪崩、迷路的他们滋生出的情感倍加珍贵,那是梅朵酥油一样的爱情。

如果这只是一本关于一个汉族姑娘克服重重困难在藏区支教的小说,那么这将是一个充满爱和信仰的故事,但事实上,它还掺杂着许多无奈和迷茫。正如江觉迟在书中所言:“感慨与困顿交混;爱,与被困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梅朵渐渐了解到了一个事实:她的梦想一直是,教会孩子们最基础的知识,把孩子们送到县城读书,让他们有更广阔的人生和更光明的前程。可最后她发现,请她来藏区并一直支持她的多农喇嘛本意并不在此,而只是想让这些孩子有一些文化,然后再到寺庙当识字的僧人。

看不清方向的梦想和看不到未来的爱情一样,都让人身心俱疲。梅朵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在藏区继续停留,无奈之下,只好离开。可她并没有放弃为了草原上孤儿的努力,也想寻找下一个接过酥油灯的人。著名作家麦家评道:“自古,小爱为惜,大爱为弃。我为梅朵当初选择留下的强而震撼、起敬,更为梅朵最后无奈离开的弱而感动、伤怀。”

这是一本适合沉默时读的书。细细读罢,也许你会惊异原来这世间还有另一种地方,贫穷,寒冷,愚昧,孤单,用一点点酥油微弱的光引领着希望;也许你会更加沉默,因为即使那一株格桑花能够穿过寒冬和冰雪,艰难地生长和开放,可是它却穿不过现实的绝望。

自己原本是喜欢到处行走的女子,也向来喜欢探寻那些隐藏在角落里未知的地名,书中的“麦麦草原”属藏区,字里行间白玛神山频繁出现。虽然小说里并非明确,但细细分析来看,她生活的地方一定是滇藏川交界处,俗称“大香格里拉”。于是就有了那一场旅行,走在白玛神山的腹地,去寻找和感受酥油的故事。走过滇藏公路,走过茫茫雪山,在海拔五千米的那根拉体会过头疼欲裂的高原反应,在梅里雪山的怀抱里感受过高原腹地的苦寒,麦麦牧场的美丽可以想像,但是,正因为经历过,才更明白,那需要怎样的信仰。

一本纯净的.书,一个关于爱和信仰的故事,掺杂着希望、热情、坚定与迷茫,没有生动华丽的词语,却有无可比拟的真实。眼前也许会浮现慈祥的老阿妈满脸皱纹的脸,也能闻见青稞酒和酥油茶淡淡的芳香,一转身,那个叫“梅朵”的姑娘一直站在那里,从如花美眷到百病缠身,坚守着她的信仰,哪怕头顶上已经不再有她的草原月光。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六

他们唱着那么深情的歌,到底温暖着谁的耳朵。

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度,你我都不曾到达。那里有苍茫无言的雪山,温婉袭人的河流,也许还有你我不曾看到的过的牛羊遍布,白云万里。也许还会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悦目赏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落寞荒凉,但我想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除非你携一程风雨匆匆奔赴。

只是我曾听一个坚韧如蒲苇的女子,寂静,淡然的讲述,她告诉我那样纯粹,美好的国度真实清晰地存在着。那个如梅朵一般盛放的女子,她千里迢迢的去奔赴,那场爱或痛,亦或悲喜交加的盛宴。

我一直笃信,最纯净的地方,亦会有最纯粹的爱,正如月光与梅朵那般的爱情。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一个看惯了工业时代的浮世与无奈,一个却只懂得原始牧民的敬仰与卑微。也许你不来我不往,此生不遇,我们就会自以为完美的错过。但你却携一程风雨不远万里的到来,最初的最初,我们以为我们会永远。

那些流落的草原孤儿,像散落天边的星点,每一个微小的光芒,都是我们存在的希望。那所破旧的碉楼,像我们曾经一贫如洗的灵魂,不懂得怎样让它纯净,美好的盛放。终于,一个一个的孤儿让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生机,于是月光和梅朵相视而笑,曾经遇过的雪崩,滑坡,误解,不满与刁难都似那么轻微的一掠而过。我喜欢他们学校般的家,那些孩子,阿嘎,苏拉,小尺呷……各种不同的淘气和可爱,但我想他们的笑脸一定同样的灿烂。

安妮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是的,喜的对立面永远是悲,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但那只是我们所能够改变的。那里的佛教庄严而肃穆,它以抽象的庞大真实的根植于每个牧民的灵魂之内,那是怎样强大的力量,使得一个人终身去信仰与敬畏,不惜耗尽生命。面对灾难,伤痛的无能无力,无疑是人们不懈追随喇嘛朝圣,矢志不渝的动力。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灵魂的纯净与解脱,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为逃避选择一个漂亮的借口。

雪灾中,学校坍塌,梅朵病倒了,孩子们再次成为流落的星点。梅朵难过的看着人去楼空的碉堡问月光,你会永远在我身边吗?月光晃神,白色的碗碎落一地,也许这就是悲剧的前奏了吧。物质上的贫穷亦是这纯白世界清晰,明确的伤口。三年,是怎样一个漫长的时光,梅朵终于带着那包希望的钱币回到了麦麦草场,可一切似乎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个让她变为像酥油般的女子的人儿,已经随着那场大雪被埋葬,有的只是一个众人眼里即将成名的东月喇嘛。梅朵睡在寺院破落门前的那晚,也许是他们之间最为悲哀的距离,一把破锁,就隔掉了一世的爱。

再次看到月光,那已是他们之间再也回不去的落寞和错节。

“可是月光——你带我去那样的天堂,你让我如此拼搏,你却丢下我一个人……”

“你不是一个人。抬头望天,你看神灵就在你的头顶上方,你看到了吗?”

“是,只是你能看到,我也会看到。”

“这就对了,你应该还能看到,在我们的视觉前方,还有天,还有地,还有雪山,还有……”

“还有什么,还有你的信念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知是故人心变,还是时光错裂,再也无法找到新的契合点。

《酥油》写给月光下的梅朵,希望你是下一个。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七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个业内前辈那里得知,我们桐城有一位有爱的教育者---江觉迟老师。江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做《酥油》,前辈建议我们都去读一读。

后来,学校汪校长牵头,成立了沙铺学校青年教师悦读俱乐部。是的,作为老师,我们更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正好在这个时候,我在孔城老街遇见了《酥油》。借此机会,我开始读《酥油》。

翻开书,便看到陈彦瑾先生的题词“大美之书”。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何要用“大美”来形容这本书。直到我看完本书,才明白。何为大美,那便是江老师的大美心灵,江老师的大美行为,江老师的大美人格。

在序言里,了解了这一切发生的源头,从祖母裁襟励子的爱与诚信,到父亲在电话里叮咛的言而有信。江老师用爱坚守着自己的承诺,用诚信延续着自己的承诺。在草原上5年的那些日日夜夜,那些点点滴滴,幻化成文字的时候,每每读来,我都觉得艰难异常,更何况亲身经历了那些艰险的江老师。

一个柔弱的女子,小小的身躯是如何隐藏了这些巨大的能量,使得她在那片草原上坚持了那么多年。读书的时候,我经常想,若是对于旅行者而言,路过草原的晴朗天气,我们肯定会感慨于大自然的奇妙,怎么会有如此美妙的圣地。但是,对于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而言,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偶尔的晴朗,更多的时候还有雨雪和狂风的问候,世代生活的居民大概习以为常了,他们可以适应。但是作为外来居民,仅凭着满腔热血,我想是不足以应付这草原上的日日夜夜,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继续走下去的耐力和与困难抗衡的决心。

图片。

从第一个孩子阿嘎,到第二个孩子苏拉,再到后来的所画、小尺呷、米拉……与每一个孩子的相遇,都称得上是缘分的指引,努力的结果。我印象最深的是梅朵和月光与阿嘎的相遇,梅朵的一次意外受伤,给这个孩子带来的是命运的改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梅朵的内心是舍不得一个孩子不读书,舍不得一个孩子不受教育,所以,在她养伤期间,偶然碰到了在益西医生家做工的小阿嘎时,内心的那团火热即刻就被点燃,无论如何,她要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走出这片困境,帮助他开拓新的人生,虽然知道这并不容易,但是她从来也不曾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在月光的大胆陪同下,两个人终于带走了阿嘎,这一番波折,是文化差异的碰撞,所幸的是他们成功了。于是,梅朵老师有了第一个学生。可爱的小阿嘎心怀善念,带着我们的梅朵找到了苏拉女孩,在多农喇嘛的碉楼里,经过一番打扫,麦麦草原孤儿学校便开学了。

有了学生,教育便是最大的问题,如何教这些完全没有基础的孩子呢?该教些什么内容呢?于是,我们的梅朵又化身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战士,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划分不同的班级,均衡教育,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虽然孩子们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但是在这个社会生存的各种本领,也是都要学习的。难得梅朵老师这样用心的对待孩子们,这样的为孩子们的未来操心。

除了孩子们,梅朵老师的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人---月光。从他们的相遇相伴,就注定了这两个人不平凡的经历。两人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生活差异,思想差异,在一次次的碰撞中,两颗心反而越来越近。很多时候,我想假如老天没有开那些玩笑的话,后来的梅朵和月光,肯定是幸福地生活着。虽然江老师一再说这些爱情是虚构的,但是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至少在前半段,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美好,他们经历过的那些温情的、艰难的、纠结的,总归都是温暖而有意义的。

在《酥油》的后来,梅朵姑娘彻底病倒了,无法再去她心心念念的草原,康巴汉子月光去往遥远的尼泊尔,碉楼学校解散了。

万幸的是,孩子们已经成长了,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自己的光芒,犹如酥油一般,点亮自己的光,照着这一方明亮。持续而悠长……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叫江觉迟的奇女子。一位拥有大美大爱的教育工作者。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八

我想,是它的真实。作者江觉迟在这样辽远的地方度过了五年,以亲身经历和六十万字的日记为原型,写出这本《酥油》。她并不是游客,不是为了享受风景、体会自由。她是为了心里的善和爱,选择只身踏上寻找孤儿的旅途。历经艰险,她寻找到了二十五位孤儿,为他们建立学校,教会他们读书,她却因为这份工作,染上了严重的疾病,最终回到了汉地,但她却一直挂念着,时不时重回高原。这份情,这份心,我想不是这短短60万字可以描述和记录的。虽然作者一再声明梅朵与月光的爱情是虚构的,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这本书并非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向读者道出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它的主题,是爱与信仰。这种爱,是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这种信仰,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仰。这两个主题,都是触及灵魂的东西。在如今的浮华世界里,诱惑太多,浮躁难安,清远宁静太少,有如作者这样的纯粹与坚定便也鲜见了。

书中讲到了很多因自然灾害而流亡在草原上的孤儿,每一个孤儿都有一个苦难动人的故事。梅朵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找到,通过文字,慢慢地将他们的身世呈现,她心疼着他们的稚嫩和懂事,教给他们现代文明的知识,教他们成长和爱。然而,当这些孩子在梅朵生命中变得不可缺少时,梅朵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回汉地疗养,而当她终于归来时,孩子们却都因了各种不得己的原因,再次散落天涯。当得让这些孩子接受梅朵的教育只是为了让他们出家时,梅朵惊讶又愤怒,但却被另一种更深沉的悲哀和沉重压住了——这是信仰差异造就的一种灵魂深处的负重,对于藏地的子民,那几乎是不可动摇的信仰。

书中有关西藏人们的宗教信仰没有太明显的描写,但是作者却在每个眼神、每次对白中展示出藏民对他们自己的文化和神所怀有的虔诚。然而,这些崇拜也残酷得让人生畏。梅朵和月光争论的根源,正是来自于两人在宗教和文化上的彼此不相让。对他们来说,信仰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所以,当梅朵一不小心触碰到宗教信仰问题,温和的月光会变得坚决执拗,让人无言以对。尽管他们的爱情纯净得如同《西边月亮》那首情歌,但信仰上的差异使得两人之间始终存在着难言的痛楚和无奈。

这种差异,成就了那美丽而绝望的结尾。当梅朵历尽艰难回到草原时,却看到自己深爱的男子已经为了她出家,归顺了心中的神。她泪眼朦胧地想追问,却看到他的眼神已经静若深水,他漠然地告诉她,我已经属于神,注定用一生苦行祭奠你。两人再次相遇的眼神,仿佛远方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突然明白了这种信仰差异的深刻与无奈。

有人说,梅朵所做的努力终究是无力而短浅的,不如多多捐钱,给他们实际的物质改善。而且,没有在藏地成长起来的梅朵,对那里的宗教是没资格在内心评论和质疑的。但无论如何,我想梅朵的坚持,足以证明她的热爱和虔诚。她愿意亲身到那里去,力所能及地去贡献和牺牲,这种勇气是少有的。

合上书,轻轻闭上眼睛,我突然觉得,那些遥远的地方,或许真的有一种魔力,身在那里,当你不经意抬头看到天空时,会让你感到某种触及灵魂的东西。作者说,希望通过这本书点亮下一盏掌着酥油灯的人,我觉得一定会有的。那些愿意付出爱,愿意坚持信仰的人,会来到这里,成为下一个梅朵,用生命谱写一段传奇。我也相信,这片美丽而苦难的土地,会因为有了更多的梅朵,而变得更加纯净,更靠近天堂。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九

初读了《边城》,赞叹于茶峒的淳朴的民风。坚持要给过渡钱的渡客,坚持不要过渡钱的、会去买烟草和茶叶送给渡客的老船夫。这里的人如这里的风景,纯净美好,质朴真诚。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的淌着,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样的文风,却能够深深的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衬托出一座纯净的边城。

在苗族居住的茶峒,既有通过媒人上门求亲的方式——所谓的走车路,也有男子站在溪边、山崖上唱歌给女子听,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在唱歌中了解和认识对方,知道或分手或结亲——所谓的走马路。这后一种方式,表现了湘西民众在婚姻问题上的宽容和自由,也反映了这块地方人们善歌的才能。

《边城》它不仅仅是一部描写民风、景色的小说,它更是一部堪称绝美的爱情悲剧。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他对天保兄弟的爱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或者说这种爱似乎一直是以梦幻的形式出现的。

在梦里,她“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于是她“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在了一大把虎耳草”。她只有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情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痴痴的'坐在岸边”,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从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因为她的淳朴,他无法拒绝大老,也无法向傩送表白,但傩送驾船远走后,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爱的那么坚定执着。一个弱女子,满心盛的都是“爱”。

作者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了悠长的惋惜,无限的牵挂期盼。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岁月轮回,母亲的悲剧在女儿身上再一次重演,但不管未来会怎样,自己的未来终究要靠自己去争取,但愿她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不是追悔莫及的泪水,而是应属于她的那份幸福。

我总在想,为什么这个小说叫做“边城”?是不是沈先生在心中在守护着什么?在怀念着什么?但这恐怕只有沈先生自己才知道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

梅朵是个安徽的女子,接受了一位寺庙喇嘛的邀请,来到了高原支教。学校位于川藏线的深处,到那里需要先坐火车,再换汽车,然后是拖拉机、摩托车后再加上两天骑马的时间,最最后需要步行翻过大山,整个路程一共花了七八天。到了后梅朵才知道,所谓的学校只是一座废弃的碉楼,而且学生也需要她一个个到藏区去寻找。她首先被喇嘛安排住进一家牧民的帐篷。不懂汉语的藏民自己吃糍粑,把她当作贵宾特意给她做面饼。不过,梅朵也看见藏民一边用手抓牛粪生火,然后又直接用这手和面,烧饼混合着麦香和牛粪的味道。为了不让藏民难堪,她强迫自己吃藏民给她的沾着牛毛的生牛肉。晚上她在潮湿的地上,同牛犊并排睡在一起,夜里的大雨从帐篷外面上漏下来,在屋子里面下小雨,让她不得不打着伞才能昏昏睡过去。藏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常常会有雪灾和泥石流,每一次灾害发生过后,就会产生很多失去父母的孤儿。除了这样的孩子,还有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产生的私生子。这些孩子常常吃不饱饭,经常被偷猎者要挟进保护区做向导,还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茶楼做女招待,他们没有读书机会,好一点的情况下即使能够被领养,也常常是为领养的家庭做仆人。梅朵需要深入藏区将这些孩子一个一个地找出来,不仅要冒着遭遇泥石流的危险,还要学会让藏民相信自己,将孩子交给她。藏民们是不理解的,认为孩子大了需要放牛,最好的归宿是成为喇嘛,献身给佛祖,被其他人供养。想要让藏民接受自己,让大家能够理解让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她必须要融入当地的生活,从习惯适应藏区的生活开始。从最初不能忍受浓郁的酥油味道,到后来她学会了做酥油,从最初的听不懂藏语,到后来的她可以流利地背诵大段的经文,梅朵用学习到的酥油的气息,藏区的语言,藏民的护身符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也渐渐爱上那里的一切。除了爱她学校里的孩子,还有她心爱的人―“月光”。“月光”是喇嘛安排协助梅朵的藏区青年,他在梅朵不熟悉的环境中成长,有着梅朵不同的信仰。但在藏区,“月光”是梅朵的.守护神。不论是经历泥石流还是经历暴风雪,“月光”总是将梅朵从危险的境地中解救出来。月光宽厚的胸膛是梅朵可以依赖的安全的港湾,没有“月光”真挚的关心,体贴的爱护,梅朵不可能在藏区坚持下来,也不可能体会到艰苦生活环境背后藏民们单纯真挚的情感。可是再单纯真挚的情感,都需要面对困苦生活的折磨。梅朵带去藏区的积蓄渐渐花光了,来自喇嘛的资助也断断续续,在藏民全部遭受自然灾难的时候,能够分给学校的资助越来越少,学校因缺粮少穿,很难维持下去。而且,除了资金问题,她自己也出现了吐血,头疼,关节炎等高原反应,不能再在藏区继续坚持下去。月光恪信寺庙和神的力量,可是月光信奉的神明不能改善梅朵的健康情况。梅朵要下山治病,顺便也想多积攒点资金给她的孩子们。两个相爱的人不得不面临分离,他们相约,两年之后,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梅朵都要回到月光的身边。这两年间他们的联络,是月光每次花几天时间到县城后打给梅朵的电话,除非梅朵死了,梅朵永远等着月光的电话,永远不关手机。梅朵告别了一站一站送她的月光,来到了平原,发现自己已经同平原里的生活完全脱节了。她忘记如何看红绿灯,不敢过马路,听不懂公司里面的人讲话,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商业间的往来需要用很多虚假的手段才能完成。不过为了给孩子们筹钱,她在平原坚持了两年,除了白天正常的工作外,晚上还要给人补习外语,以便能够积攒更多的资金给孩子。就到了同月光约定好的时间,马上就要同月光见面的时候,梅朵出了车祸,一昏迷就是六个月。梅朵重新上高原以后,发现月光因为打不通梅朵的电话,以为梅朵已经死了,自己心灰意冷以后,决定出家做喇嘛。真正的爱是什么?《酥油》开篇中这样写到:“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实的弱势这,你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人间的疾苦和贫困。这与你到贫苦中体验生活完全不同。就好比把两个人丢进茫茫沙漠,一个有后援,一个无后援。”这些是作者自己的说法,是她自己转经转出来的。作者说:“我写作有两层意思,首先当然是找到接替我的人,另一层面,草原并不只有一个孤儿学校,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需要更多的爱心认识,到深山把人找出来,把资料带出来,社会才能帮助他们。”“物质当然是好东西,孤儿们都需要,但最需要的,是‘人’。一个可以给他们心灵引导的人。日日夜夜地在他们身边,不仅用于眼,还要用行动做给他们看,让他们自己来感受。”“让我们大家一起,点亮一盏酥油灯。让高原上每一个孤单的孩子,眼睛里有光。”擦着眼泪看完了这本小说,自己认为如果不出意外,这本书应该是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小说。这种感动,同前年看多的《山楂树之恋》差不多,但比起《山楂树之恋》中描写的单纯的情感,《酥油》中的描写到的情感又给了我更高尚一层体验。人在自然面前是脆弱和渺小的,可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来的相互关心依赖的情感又体现出了无法形容的伟大。一个娇弱的南方女子,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为孩子们在他们的内心里面点燃了一盏温暖的酥油灯,这些孩子们长大了以后,也会延续老师爱的理念,继续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点燃心中的明灯。善良和爱,能够在这样的相互温暖中得以不断地延续下来。这里是作者的博客地址:/jiangjuechi,希望大家都去买她的这本书,是给她的另一种支持,也是给孩子们的另一种帮助。本文转载自:/yang5855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一

上个周末看完了《离开前请叫醒我》,内心一直有股温暖的力量在涌现。看着别人的故事,想着自己的过去,总有那么一两句并不华丽却直触人心的话。

这本书里有38则故事,有关于卢思浩和他身边朋友的故事,大都与爱情有关,无论有结果的、分手的.、孤独的还是寂寞的,各种爱情故事都在作者的生活周边发生着。

这本书唤起了内心的共鸣,并给予了许多的力量,所以我认为它是治愈系温暖的文字。

有人说这些是无病呻吟,有人说谁都应该可以写这样的书,但无论怎样,他的书总能默默的给我力量,书里收集的那些离我或近或远的故事同时也鼓励着我自己。

可能是感同身受,可能是心理作用,但他的文字一直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让我感觉有人同行。

他让我知道什么是错过却不该遗憾,让我知道果断的拒绝可能是最好的结果,让我知道人就会有孤独,你做的就是应该调整好心态面对它,迎接它,而不是躲避它。

更应该说,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成长。它激励我变成更好更酷的自己。

时间就是一条一直向前流去的河,即使山崩地裂海枯石烂它也不会回头,我们随着这条河流在一直向前走,一直成长,也一直告别。

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们都会有金光闪闪的未来,因为我们一直不曾停留。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二

去了一个地方,总觉得留下些文字,无论是攻略还是游记,才算是结束,或许看完一本书也是一样的,在来回三亚的候机和飞行时间读完了《酥油》这本书,我迟迟没有打开下一本小说,似乎是在整理完思路前不愿意那么做。书中描写的情景与我处的环境是强烈的反差,一边是艰苦卓绝的草原生活,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接受着大自然的考验,有时候甚至是生死的考验,另一边是海边度假般的生活,一切生活上的舒适都被安排的好好的,唯一要做的事打扮和享受。

其实书的前半部分,让我想到了《狼图腾》中许多的描述,同是描绘草原生活,我读来却没有《狼图腾》引人,可能是因为我是个崇拜自然的人吧,对于已经存在的自然法则总是充满着好奇,又充满着尊敬。读完整本书后,我才意识到这种压抑来自于哪里。

《狼》本质上写的是自然,虽然后期也写到一些人类活动如何干预了自然,以及狼性如何可以帮到一个民族的性情,但最主要还是刻画了自然本身的模样。虽然也为篇中大自然的残酷而难过,也为篇末草原被破坏而心痛,但这是单一的情感,换句话说,很容易可以分辨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判断的标准就是大自然的法则,顺应它便是好的。但《酥》写的是制度,是信仰,政策,风俗下的制度,没有统一的标准去判断如何是对的,如何是错的,甚至如何更好都不知道,想到最后,便是无解,所以压抑。

这些真真实实存在着的压抑,倘若就当没看见,也可以过生活,看见了记在心里,也过着每一天,我着实不知道除了一份牵挂还可以做什么。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三

在看《酥油》之前,对西藏了解甚少,当然早就神往,然而要亲身去体验还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如果能有一本写实的关于藏族地域文化的书,那自然是求之不得。我看书有个特点,喜欢看写实又真实历史背景,如《追风筝的人》、《麦田的守望者》、《狼图腾》等等,可以给你来个便宜的精神之旅,不喜欢看逻辑性强的推理的费脑细胞的,自己也确实头脑教简单。

《酥油》今天看完,确实也没有买错,是自己喜欢的口味,也自然深深为故事感动。作为正统的汉人,一直对信仰这个东西很陌生,或者是不解,然而在看完这本书,以及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些地质灾害,现在好像慢慢有点理解了,有点懂了。想想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再加上人知识的贫乏,见识的短小,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固然是需要信仰来安抚软弱的心灵,来支撑人的精神,给人力量,否则何来文明,何来文化,藏族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才有属于他们自身的宗教体系,和风俗人情。

书中对藏区特殊的地域风情很详实,人文也很吸引我,以孤儿学校为主线,写了很多给人真实的故事,对喇嘛的生活方式,牧民,农民,藏区居民生活节奏都有个了解,以及对藏区特殊地域环境的描写也很真实,给我这个对西藏神往的内地汉人长见识了。因此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

读完《酥油》这本书,内心很难过,是不是因为落后,我们才寄托信仰?

觉迟是个有大爱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的善良,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不计任何回报的付出,我想:那也是一种存在的快乐吧。

想告诉自己:善良,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把它表现为一种人的本能,慈善,是任何人都有能力做的,不是某层次人的专利。量力而为。

那些淳朴的藏民啊,他们那样的生活也许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是我们这等世俗人士永远不可能体会到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四

《漫长的冬季》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暴风打不垮我》,讲了大草原上的劳拉是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暴风雪打不垮我》主要讲的是:在暴风雪之后的`一个早晨,劳拉从被子里爬出来,这个地方很冷,所以劳拉到火炉旁穿衣服,爸爸早起来把火炉点燃了,现在爸爸又去干活了。她们晚上吃的是黑面包,吃完之后,劳拉就去睡觉了,刚爬进被子里有些冷,劳拉冷的浑身直发抖,直到身上暖和起来,才慢慢又进入梦乡。第二天清晨,劳拉还是爬下床穿上衣服,她又吃完了黑面包,顶着刺骨的寒风,辛苦的帮忙爸爸拉干草。这样艰辛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天晚上劳拉听到一种她不能解释的声音,她又仔细一听,啊,是西风刮来了,她很确定春天来了,冬天被我们赶走了。劳拉把大家都吵醒了,爸爸说:“是啊,春天来了”。

我想起,有一次,我拿着小刀在玩,不小心割破了手,流了很多血。当时,我很害怕,可是我知道,只要不怕困难,手一定可以止血并好起来,所以我赶快用卫生纸包了起来,可是血还是继续流,流了一片,把卫生纸都染透了、染红了。止不住血的情况下,我跟爸爸去医务室,可是因为时间太晚了,医务室早就关门了。我跟爸爸又返回家,虽然手还是很疼,可是这个时候血已经被止住了。明天,我打开一看,我的手居然好了。虽然这个手指一动就疼,可是我知道总算比原来好了一点。

只要我们有着执着的的信念,坚持不放弃,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就能胜利。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五

《悲壮的两个小时》这篇文章让我十分感动,因为科马洛夫他的镇定自若、视死如归,还有他与母亲、妻子和儿女的依依惜别甚至于连他说的每句话都让我感动。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7分钟,科马洛夫对全国人民讲的这句话:“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再见了!”看到这里,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中竟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的眼眶湿润了。

英雄,多么伟大的英雄啊!在生与死的一瞬间,在茫茫太空中,英雄的告别是这样的平静而让人感动。在生命仅存的两小时里,科马洛夫表现出了对工作的极其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先把这次飞行探险情况向您汇报,这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正因为他认为这次飞行探险的情况比他的生命还重要,所以他要在生命结束前把所有的太空数据和探险情况留给世界,这是他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也很感动。“联盟1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测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所以才酿成的。这场悲剧,也可以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读到这里,更让我想到:一点一滴的疏忽竟酿成了悲剧的发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是多么的重要啊!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它啊!

酥油三我的酥油读后感篇十六

我读了《黑猫叫醒我》这本书。其中,第七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的是一次奇怪的家长会,不是讲班级里学习的事,而是讲学生管家长的事。房山老师的女儿当着全班同学和家长的面,有理有据的教育房山老师。我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想管管我的家长。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是怎样管我爸爸的。

有一次,舅舅家请客,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去做客。爸爸一上桌就是白酒、啤酒,干了一杯又一杯,爸爸喝得满脸通红,像在烈日炎炎的太阳下跑过步一样。说话舌头打结,摇摇晃晃地说:“我没醉,继续,再来一杯!”。一回到家后,爸爸就开始吐,吐的晕天黑地。吐出来的食物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整个房间都充斥着这种味道,我和妈妈闻到了也忍不住想吐。

第二天早上,爸爸清醒了,他满脸苍白,头昏脑胀的.躺在床上。我看见了走过去就像家长教训小孩似的说:“你呀你,天天就知道喝酒,现在知道苦了吧?难受了吧?”爸爸手抚着额头,老老实实地说:“我下次一定改,一定改。”我又生气地说:“谁信啊!鬼才信你会改。”后来,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不知说了多少遍,爸爸就是改不了喝酒的坏习惯。

哎!要当一个好父母不容易,要当一个好儿子也不容易。房山老师听了女儿的劝告,做了一个好老师。我希望我的爸爸也能像房山老师一样听从孩子的劝告,做一个不喝酒的好爸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47549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