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交网络?以下是大师级人物总结的人生智慧,与大家分享。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3个,积累词语6个,句子2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发挥想像,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或续演故事。
4.懂得关心、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情感。
1.放(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齐唱。
2.谁来为大家朗诵(小乌鸦爱妈妈)这首儿歌。
3.交流:你喜欢小乌鸦吗?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连小动物都那么爱自己的妈妈,懂得孝敬照顾自己的妈妈,那我们做子女的呢?
2.生质疑: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
3.小组学习:
(1)读通全文。
(2)自学生字。
(3)讨论问题。
三、深入学习,明白道理。
1.学习反馈:小组汇报,主要是通过三位妈妈的话和三个儿子来到井边的不同的行为。
2.朗读训练:
(1)读好妈妈夸奖自己儿子的句子,注意语气。(师生配合,开火车)。
(2)读好三个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表现的'句子。(同桌,找好朋友读)。
(3)分角色读,比赛读。
3.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1)“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老爷爷说:“我看见了一个儿子。”
2)“哦?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在哪里呀?”老爷爷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啊。”
4.讨论解疑: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板书: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齐读课文。
四、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1.游戏:打气球。
2.识字擂台赛:复习“”的字。
3.课文里你认识哪些字圈一圈。
4.指导写字:
歇: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拎: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甸:半包围结构,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注意“从外到里的”笔顺规则。
五、发挥想像,创作表演。
1.分角色汇报演出课文内容。
3.续编故事,再演一演。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等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在老师指导下正确书写“甸、歇、伶、俐、拎”五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划出妈妈说儿子的话及描写儿子表现的句子,体会重点词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小伙伴合作续编故事,演一演。
4、了解老爷爷说的“只有一个儿子”的含义,体会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等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描写“甸、歇、伶、俐、拎”五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教学难点:
能体会重点词句“一桶水可重啦!”“沉甸甸”。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指名读。注意:“儿子”的“子”读轻声。
2、读好课题。
课题告诉我们有几个儿子?如果要突出“一个”儿子,该怎么读?(评价:读出了、仅有、独一无二的意思)。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完以后,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
2、反馈: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物?
板书:三个儿子三个妈妈老爷爷。
要求:说完整。(这篇课文一共写了7个人物,他们是……,……和……。或者: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和……这7个人物。)。
3、看这儿,再看题目,发现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课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儿子?”呢?)。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1-6节。
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说“只有一个儿子?”,接下来我们要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出示第1节,指名读。
歇:书空。解释:休息。
2、三个妈妈一边打水,一边谈论着自己的儿子。轻声读第2~6小节,用横线把三个妈妈说儿子的话划下来。
3、交流:随机出示三位妈妈的话。
(1)读第一、二个妈妈说的话。
(2)体会并读好“又……又……”、“赛”、“谁也比不过”、“我那个儿子”
伶俐:注意“伶”读后鼻音,形声字。“伶俐”的意思就是“聪明,灵活”。
赛:平舌音,组词。
莺:后鼻音。
嗓:平舌音。
(3)听到了吗,这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想象一下:两位妈妈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4)第三个妈妈和前两个妈妈的态度一样吗?(不一样)第三个妈妈的话怎么读?指名读。同学们注意听,哪里不一样?(语气平静、态度谦虚)。
(5)谁能把三位妈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二)学习7-11小节。
1、出示:第7节。
拎:注意是前鼻音。“伶”是后鼻音。“令”和很多部首组成字,都读后鼻音,唯有这个字读前鼻音,用心记,把它牢牢记在脑子里。换部首。书空。
(1)谁做“拎”的动作。拎,就是用手提。
(2)理解并读好“一桶水可重啦!”。你们读的句子就是告诉我们——一桶水(可重啦!)强调读“啦、重、!”
桶:好办法记:涌、通,痛。
(3)如果是很重的一桶水,怎么拎呢?(生演)。
(4)文中哪句话说明这是一桶很重的水?
(5)(出示句子)指名读,理由生配合读。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
“走走停停”的第二个“走”和“停”念轻声。“晃荡”的“荡”念轻声。)。
腰:身体有关。形声字。
2、妈妈这样子拎水真——辛苦、累、疲劳、腰酸背痛……。
3、出示: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做了什么?读7-11小节。用曲线划出写三个孩子表现的句子。
(1)指名读第一、二个儿子的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两个儿子想到其他了吗?想到妈妈了吗?看到妈妈了吗?)。
随机板书:只顾看也不看。
只顾也不看。
4、第三个孩子和第一、二个孩子不一样在哪里?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把第三个儿子的动作圈出来。(跑接提)。
(1)指名读,注意这三个动作。想想他为什么“跑“?(怕妈妈累坏了)。
(2)男孩子一起读。第三个儿子二话不说,动作很快。能读出这个儿子平时——(一定经常帮妈妈拎水。)。
(3)这句话里有一个词也告诉我们“一桶水可重啦!”。
出示“沉甸甸”abb:包字头。积累包字头的字:句、匆、包、勺、勾。
(4)引读:一桶水可重啦,就是一桶水——(沉甸甸)的。这个孩子拎着沉甸甸的一桶水,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可他还坚持着帮妈妈把这桶水拎回家。
(5)从中,你看出这个儿子怎么样?——(孝顺、关心妈妈)板书:孝顺关心。
(6)让我们一起向第三个儿子学习。齐读写第三个儿子的句子。
1、(出示对话)同桌读。
2、老爷爷说了几句话,提示语在中间数句子方法。第一句——(一起读),第二句——。
3、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用上“虽然……但是……”说说老爷爷的心思。(第一个儿子虽然又伶俐,又有力气,但是他只顾自己翻跟头,看也不看妈妈一眼。——师:这样看来,他不是真正的好儿子。
第二个儿子……。
第三个儿子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但是他关心、孝顺妈妈。——在老爷爷眼里,他才是真正的好儿子呀!)。
4、老爷爷的话让你懂得了什么?(当子女的应该孝敬长辈,关心长辈。)。
5、明白了老爷爷的心思,谁来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哦”的语气。
引读,读好老爷爷说的三个问句。
6、选择课题,加深理解。
(1)故事学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题目是什么?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你觉得哪个题目,并说说道理。
(2)出示三个题目:《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三个儿子》。
7、回到课题,齐读。
(四)演一演。
第二天,三位妈妈又去打水了,还是三位妈妈,三个儿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们演一对母子,你想演哪一对?为什么?(告诉妈妈站的位置)提示:演的时候,把动作交代清楚。还可以加上一些语言。
四、总结。
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五、巩固字词。
词语连线。
翻水桶伶俐的水桶。
拎力气美妙的孩子。
提跟头沉甸甸的歌声。
板书设计:
妈妈儿子。
第一个很伶俐翻跟头。
只有一第二个嗓子好只唱歌。
关爱长辈是美德。
个儿子第三个没特长拎水桶。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分析与处理:。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1、激情创设情景。
同学们,老师今天送给咱们每个组一棵小树,但是它还没有发芽,想让它枝繁叶茂吗?(想)那么你的出色表现将为它填上一片绿叶,最后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小组的小树长的最茁壮。
【设计意图】利用树木生长分小组评价,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渗透环保意识,达到情感目标。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背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重点:重点理解“我们放飞美的希望,我们栽下爱的花朵”,“我们放飞和平的白鸽,我们开辟友谊的长河”等诗句的意思,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爱中永生的观念,并能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好好保护它,要节约地球资源,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配乐朗诵诗歌:
2.这首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结合板书:地球――我们的家)。
接下来的这首诗又把地球比喻成什么了呢?
二、诵读全诗,在读中感悟。
1.自由诵读。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生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读后进行评价。
3.识字。
4.朗读表演。
5.自由畅谈对诗歌的感悟。
(1)整体感受:通过朗读,你读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2)具体感悟:鼓励学生针对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情况,具体到某一节来谈谈对节奏、对诗歌感情色彩的见解。
三、拓展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地球妈妈,一组扮演地球儿女,分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
如:地球妈妈――森林是我身体的肺,没有它我就不能呼吸。
地球儿女――我爱地球妈妈,爱你就是爱自己。
四、课后练笔。
大标题:《人与自然》。
板书设计:
保护节约。
保护水资源重复使用生活用水。
保护森林植被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湿地节约纸张。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五
环保问题已是二十一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环境保护倍受世人关注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需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到电视新闻,小到课本教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环保紧密地联系着,在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本中,就有这样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昔日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被洪水淹没。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方法。黑板上有彩色粉笔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袅袅的炊烟,精美的画面吸引着同学们。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朗读课文优美的文字。我们仿佛置身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正在大家陶醉其中的时候,故事出现了转折,人们拿着锋利的斧头上山砍树,有的盖房,有的造犁......这时,我擦去了黑板上的几棵树,又画上了一个个树桩。我看着同学们,同学们也专注地看着我,我问:“同学们,你们需要树吗?谁需要?”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起初是沉默的,后来就开始热闹起来。
“老师,我需要一棵树。”于炎生说。我听了,显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问:“你要做什么?”“我要做家具。”他坚定地说。“哦,做家具,那是应该的。好吧!你上来砍一棵树吧!”说着,我把“斧头”递向他,他兴奋地跑上讲台,接过“斧头”擦去了一棵树,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树桩。
这时,更多的同学举手了,我又叫了一位同学,“你想砍树做什么?”
“我想建造一座别墅!”刘昊源说完,大家都惊奇地看着他,有的还在议论,“建别墅,两层的,要砍好几棵树吧?”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也表示肯定:“对,要砍好几棵呢,为了能见到漂亮的别墅,你砍吧!”
“老师,我想造一座船。”乔奕宁兴奋地说。
有了刚才的意外发生,我改变了回答方式:“造船,那你觉得需要几棵树?”
只见他的眼珠子一转,脑袋一歪,思考了片刻说:“一棵大树吧!”
“好,上来找一棵大树,砍了背回家吧!”同学们听后一阵嬉笑。
······。
就这样,黑板上茂盛的树林没有了,留下了一个个可怜的木桩。
此时,同学们望着黑板,有的好像在深思什么,而有的还沉浸在砍伐后的喜悦当中。
我的一句话打破了片刻的沉寂。“同学们,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人人都上山去砍树。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没有了,裸露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接着,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都迅速浏览课文,并从中找到了答案——山洪暴发。
同学们认真地读着课文,体会着山洪巨大的威力,感受着山洪给小村庄带来的不幸。
“同学们,山洪暴发之后,小村庄是怎样的?”我想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想让学生从自己合理的想象中明白道理。
“庄稼淹没了!”
“家具冲走了。”
“别墅也没有了。”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伙、伴9个生字,学习多音字觉,会写各、种、样3个生字。
2、借助朗读和想象画面,读懂儿歌的第1、2小节。
3、感受“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我”的心情变化,体会“我”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画鸡》。
二、借助积累,谈话导入。
2、生自由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词语。师:刚才同学们是一个接一个的读词语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小诗就叫《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什么样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呢?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听老师读文,听清楚停顿。
2、学着老师的样子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共几个小节?分节个生读文,相机指导句子。
4、整体读文。
四、品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第一小节,圈出共有几句话。
2、学习第一句,出示句子,师读生想象画面,营造气氛,指导朗读,学习多音字“觉”。
3、联系生活实际,当你玩儿的睁开新的时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觉,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会怎么说?(不开心)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再”。
4、理解心情变化,学习第三句,指导朗读,用“各种各样”造句。
5、带着理解认读第一小节。
6、第一小节中,“我”从不开心又变得开心了,用了哪个词语来连接?(不过)学习过。
7、自由朗读第二、三小节,同桌之间说一说“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8、汇报,朗读,学习伙伴两个字。
9、检测词语。
五、我会写。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偏旁、说一说要写时注意的地方。
2、扩词、扩句。
3、范写、练写。
4、反馈。
六、总结和作业。
把今天学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13个生字,学会“过、各、种、样、伙、伴、这”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啊?
生:做游戏、看电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踩影子、做梦、跳房子、上课)。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前三段开始“正”字说明了什么?(孩子正高兴着)。
4、前三段的`“唉”说明了什么?(孩子还不进行,却要终止现在的行为,心理不高兴)。
5、从“不过”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孩子非常积极、乐观)。
6、阅读最后一段,你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还具有什么样的心性?(好奇心强)。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正――高兴孩子积极、乐观。
一个接一个唉――难过好奇心强/。
不过――也不错。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很接近,所以学生能很快的从中体会孩子的心情,同时和孩子实际相结合,更能教育孩子在今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让他们感悟出孩子的情感变化。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八
4、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从课题看,这篇课文应当写哪些内容?(这篇课文应当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而且还应写出地球只有一个。)。
二、初读,自学生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
(1)划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注意:“赐”是平舌音,“矿”、“慷”、“贡”是后鼻音,“滥”是前鼻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渺小、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2、检查自学效果。
三、细读,理清层次。
1、细读课文,思考、回答: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讨论分段。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地球的外部形态;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地球的面积;
第三段(第三、四自然段)讲地球的资源;
第四段(第五至八自然段)讲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第五段(第九自然段)讲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识记字形,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
二、精讲训练。
1、精讲第一段。
(1)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什么?
(这一段课文主要写地球的美丽、可爱。)。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地球的美丽可爱?(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3)课文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你是怎样理解的?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与人类不可分离的关系。)。
(4)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2、精讲第二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写地球面积很小,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2)课文用什么方法说明的?
(数字说明、比较说明)。
3、精讲第三段。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从三个方面:一是不加节制的开采矿产资源;二是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三是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药品。)。
(2)这样做的后果如何?(这样做不但使人类所需要的资源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如气候恶劣、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地荒漠、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4、精讲第四段。
(l)为什么说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科学家已经明,在茫茫宇宙中;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措居住的第个星球,到火星或月球去建造移民基地,也仅仅是科学家的设想。所以说如果“只有一个”的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2)课文第五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段课文。
5、精讲第五段。
(l)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的是只有一个。如果它被破坏了,或者不合理利用它的资源,我们将无法生存;第二句讲的是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2)这两句话之间是什人关系?(前一句是讲原因,后一句是讲结果,是因果关系。)。
(3)这一段课文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内容,揭示课文中心。)。
三、渗透德育。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些什么?
2、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做?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九
1、创设情境,练习对话。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默读课文,将对话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
(2)自主练习朗读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他们的内心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
2、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1)师演病孩子的妈妈,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2)推选小演员,带上头饰,合作“配音”朗读表演。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
教学目标:
1、识记“歇伶俐赛莺嗓拎桶腰甸”10个生字;认识“包字头”;积累“伶俐、嗓子”等7个词语。书写“甸歇伶俐拎”5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理解只有一个儿子的真正含义,懂得作为子女要关心、孝敬长辈。
教学目标确立依据:
目标一: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一些识字方法来自主识字,二年级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的兴趣和效率。
目标二: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了解课文内容,有自己的感悟。
目标三:本单元目标“读课文,理解词句”在课堂中进行落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3、听后反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板书:三个儿子。
4、引导学生质疑:听了故事,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文中出现了三个儿子,为什么课题上说只有一个儿子?)。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节试读课文,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随机出示相关的生字。
3、学习课文中的五个生字。
(1)个人自学。
(2)小组交流。
歇:右边的部首是“欠”。
“沉甸甸”的“甸”读第一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学习课文1—6节。
过渡: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中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
(1)轻声读,三个妈妈评价儿子的话,用“——”划出。
(2)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又伶俐,又有力气。
唱起歌来赛过黄莺。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3)指导读好妈妈们的话。
(4)妈妈觉得她们的儿子怎么样?
过渡:她们的儿子到底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课文。
2、学习课文7—11节。
(1)师生合作读。
(2)体会句子: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拎痛了,水直晃荡,腰也快要折断了。
a.读句子。
b.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找出写三位儿子来到井边不同行为的句子,用“~~~~”划出。
a.出示句子:
第一个孩子只顾自己翻跟头,像车轮子在转。他看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二个孩子只顾自己唱歌,像只小黄莺。他也不看妈妈一眼。
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走了。
b.抓住“只顾、看也不看一眼、也不看一眼”体会第一、第二个孩子的表现。
c.抓住“跑到、接过、提走”这些动词,体会第三个孩子懂得关心、孝敬长辈。
d.指导读句。
e.你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
3、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分角色读妈妈们和老爷爷的话。
(2)指导朗读“哦”的语气。
(3)想想:老爷爷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啊”?
(4)小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分角色读全文。
(四)发挥想像,创作表演。
提供语言材料:妈妈指着儿子,生气地说:“”
妈妈抚摸着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
2、与同学合作,演一演。
(1)准备活动。
(2)交流汇报。
(3)评议。
(五)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歇”。
3、写字练习。
4、选词填空,区分“什么、怎么”。
板书设计:
第一个儿子伶俐有力气只顾翻跟头。
第二个儿子嗓子好会唱歌只顾唱歌。
第三个儿子没什么特别跑接提——真正的儿子。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一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1.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 伙 伴 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梦伙伴 却 趣这”等13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字卡,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
1.指名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师:这一小节里面,小作者在做什么事情?她喜欢做吗?还要做什么事情?
生:踩影子睡觉
板书:踩影子
睡觉
多玩一会儿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2)师:睡觉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一开始是怎么想的?
生:大人让我起床上学,我想不上学。
板书:不上学 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 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3一个接一个
踩影子 多玩一会儿
睡觉 不上学
起床上学
上课 没有上课铃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二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体会战士们表现出来的阶级友爱。
4、学习战士们事事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重点:从传苹果和吃苹果的过程中体会战士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
难点:体会为什么说战士们流出的是幸福的骄傲的泪。
(一)谈话导入。
教师:怀着愉悦的心情来到教室,环顾四周,说,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个苹。
果,有大的有小的,有青的有红的,你们看: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苹果。出示苹。
果,说,我这个苹果是肖老师送给我的,你的呢?
学生:积极发言。我的是从家里带来的。
教师:那我们课文里边的苹果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板书:一个苹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苹果。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要求:
认真地小声地读课文。
2、交流:
学生:苹果是捡的。
教师:严肃地对学生说,小明,老师给你安排一个任务。明天给老师捡一个苹。
果来。
学生:哄堂大笑。
教师:疑惑地说为什么笑呢?
学生:a、很不好意思地说,因为苹果脏。
b、笑的前仰后合,说因为苹果臭。
教师引导:板书又脏又臭。说不定还有点烂呢?
小结:你们都不愿意捡苹果,那书上的战士为何还要捡呢?(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3、学习1—6自然段。
教师: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知道这个苹果是捡来的?
学生:“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教师:我把这个苹果给了谁?
学生:连长。
教师:连长面对这样的苹果有什么反映?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学生:我望着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
教师:连长怎样的问?
学生:惊讶地问?
教师:他为何惊讶?请你结合书上的语句来体会?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
a、因为这个苹果来之不易“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字血迹斑斑。
b、结合文章的背景体会,通讯员在炮火的封锁下,活着回来都很不容易,并且还带回来一个苹果。
教师:我们似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怎样一个苹果。
学生:很小,水分很少,有点烂。
教师:然而在连长的心目中,它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学生: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教师:为何有这样的感受?
学生:因为他们实在太需要水了。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大家对苹果的渴望。
“青里透红,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用说一个,就是十几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把它吃完。”
教师:连长现在是怎样的状态?
学生:勾画相关语句,体会连长很需要水。
教师:那他为何不吃呢?
学生思考。
5、学习吃苹果的过程。
a、学习提示:
自读课文把他们吃苹果的过程罗列出来。
结果如何?
第一次:连长—小李又回到连长手中,都没吃。
第二次:连长---小李八个人吃还剩大半个。
b、学生边读边做笔记。
c、交流。
d、在读中感悟,因为他们都想着别人,所以会这样。
6、学习16自然段。
1、在读中感悟。
2、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
3、为何说是幸福的骄傲的泪光。
引导要点:
这是幸福的泪,是为战友间的友爱感到幸福。
这是骄傲的泪,是为在危难时刻,有关心自己的战友而自豪。
(三)小结:
在学生谈体会的基础上小结。
(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没有他们的鲜血,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啊!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长大了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节课是我本学期中上的最满意的一堂课。我觉得它将我和学生的激情都调动起来了。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激情饱满,积极参与、思考、交流、合作这既是能力的提升也是情感的升华。可以这么说,学生是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三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1、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
2、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过伙伴各样。
2、认识偏旁部首:单耳旁和走之旁及其写法。
1、读熟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3、书写7个生字。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四
1.知识与技能:
(1)解决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外貌、神态描写。用心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而又互相谦让的高尚品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战友间的阶级友爱之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感受人物品格。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曾经有过口渴的感受吗?能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吗?你只是几个小时最多不过半天没喝到水,那算不上什么干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连续几天几夜喝不到一滴水,而且还要打仗,那才叫真正的干渴呢!。想一想,那会是什么样的滋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苹果》这篇课文正是发生在这个时期的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2、出示文章相关背景资料。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个苹果时从哪里来的?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等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为单位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3)苹果在战士们手中传了几次?怎样传的?每次都是什么结果?
3、检查小组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
(2)针对目标问题汇报交流。
三、探究文本,体会情感。
同学们,这个苹果这样传来传去,没人肯吃,难道他们都不需要这个苹果吗?(非常需要)。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需要这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可以了解战士们干渴的表现,从而突出他们“让苹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2.小组讨论:战士们为什么都不吃这个苹果?而后全班交流。
四、亲身实践,体验感受。
请小组同学分吃一个苹果,体验感受。
五、作业。
1.掌握生字词语。
2.将小组分吃苹果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上交流。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五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通过小学生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诗中小作者的生活。让生活贴近课文,把课文拉近生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是重点,因此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读、拼读、练习等方法来识字、识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 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文中的“我”正是跟我们教室里的小朋友一样,贪玩、调皮、任性,但是又活泼、听话、向上。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通过解题,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一个接一个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六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11。
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33。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七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通过小学生自己的生活,来理解诗中小作者的生活。让生活贴近课文,把课文拉近生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是重点,因此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读、拼读、练习等方法来识字、识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识字的习惯,反复练习,达到教学目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能过边读边悟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者文中的“我”正是跟我们教室里的小朋友一样,贪玩、调皮、任性,但是又活泼、听话、向上。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意思。
(2)默读全诗,说说诗的题目中所说的“一个接一个”是指什么?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生:是指一个又一个大人给“我”的命令。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来不喜欢的事情,后来都变成了“我”喜欢做的事情。
通过解题,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八
1.乐意观察绘本中画面,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2.理解故事,梳理丰富有关排队的经验。
重点、难点:理解故事;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发现
电子绘本ppt,图书《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人手一本;音乐《排好队》。
1.导入
在《排好队》的音乐声中,幼儿排着队有序进入活动室找到座位坐好。
教师: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进来,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幻灯片1
教师:看,它们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阅读图书
幻灯片2
教师:原来小动物们在玩滑滑梯呀,大象滑梯真好玩,小河马滑下去,嗖——
提问:下一个轮到谁滑呀?(小兔子)为什么?(小兔子就排在小河马的后面)
幻灯片3
教师:小兔子滑下去,嗖——
提问:下一个轮到谁滑呀?(小熊),为什么?(小熊就排在小兔子的后面)
幻灯片4
教师:小熊滑下去,嗖——
提问2:看!小兔子还想玩滑滑梯,它应该排在谁的后面呢?(小鼹鼠)
小结:小动物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玩滑滑梯,真开心!
幻灯片5
教师:看!小动物们又在玩什么呀?(荡秋千)谁坐在秋千上?(小猫)其他小动物在干什么?(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下一个轮到谁玩呀?(小熊)
幻灯片6
教师:小熊也坐上去,摇呀摇。数到十,就下来,让给下一个小朋友——1,2,3,4,5,6,7,8,9,10。下一个该轮到谁了呀?(小老鼠)。
小结:原来玩秋千也要排好队一个接一个
幻灯片7
教师:看!小动物们又在玩什么有趣的游戏呀,它们是怎么玩的呀?快拿出书宝宝看看讲一讲吧!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问老师。
教师:谁愿意来讲给大家听?(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播放相应的幻灯片)
幻灯片11
教师:嗯——大家又在排队,等什么呢?
幻灯片12
教师:哦,上厕所也要排队,一个接一个!
幻灯片13
教师:原来这本故事书的名字就叫《排好队,一个接一个》。
3.讨论
教师:小动物为什么要排队呀?如果不排队会发生什么事呢?(排队不会拥挤、混乱,排队很公平大家都能轮到)
小结:排队真是一个好办法,我们也要向书里小动物一样,学会排好队,一个接一个。这节课下来,幼儿都能排好队,在每天的喝水、上厕所,做操、和户外活动等等都会排队。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十九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友间互相关心的思想感情。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结尾一段话的意思。
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指名背诵。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个苹果》,讲的也是抗美援朝中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根据预习提示中的要求检查预习情况。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2、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防炮洞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讲的?
3、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都口渴难忍?
三、进一步自学理解。
1、提出进一步自学的要求:
(1)默读课文,把讲传苹果和吃苹果的两个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
(2)想想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
(1)课文哪个部分讲传苹果?哪个部分讲吃苹果?同座的两人分别把这两部分读一读。
(2)传苹果的结果怎样?吃苹果的结果怎样?传苹果和吃苹果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一、练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
二、同座轮流朗读课文,相互评议、订正。
三、讨论课文。
1、“强烈感情”指的是一种什么感情?
2、为什么说进出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
3、练习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感到幸福,感到骄傲的思想感情。
四、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1、提出要求: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用前两篇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概括一下。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概括,教师巡视指导。
3、请几个学生读读概括的中心思想,师生共同从内容和格式两个方面进行评议。
4、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应该怎样概括?
5、学生修改自己概括的中心思想。
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二十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
2.圈出文中的生字,标记不理解的词语,读准生字的字音,想想词的意思。
3.留心观察平时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
4.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
1.师生交谈。
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11。
个接一个》。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
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
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
(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板书:踩影子睡觉。
多玩一会儿。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觉的时候,我一开始是高兴22。
还是不高兴啊?从哪句话里面能够看出来?
学生体会“我好想多玩一会儿”,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在家长的意见跟我们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样做的?
体会“不过”的用法:虽然小作者一开始不太高兴,但是很快想到了,听大人的话回家睡觉也有好处。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己读第二小节。
板书:不上学起床上学。
3.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
(2)指名读第三小节。
(3)师:到了学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又发生了什么?我是怎样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课铃响了。
板书:没有上课铃上课。
体会:“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事情。
(4)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齐读第四小节。
(2)师:读了这一小节你想说什么?如果小作者是在问你?你会怎样回答?
生:我们也是这样,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着多玩一会儿,不想停下来,但是大人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停下来,去做大人让做的事情。然后做着做着,就觉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乐了。
语文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篇二十一
20xx版《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个接一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部分的一课。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4篇课文。《一个接一个》是其中的第三课,也是本单元唯一的一首诗歌体裁。
这篇课文是日本作家金子美铃写的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用孩子最本真的语言进行表达,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儿童美好的愿望以及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全诗共四个小节,前三个小节运用反复的表现方法进行表达,每节诗的第一行描写的都是自己快乐的事情;第二行写出了自己无奈的感受;第三行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第四、五两行,笔锋一转写出自己转变心态继续快乐的良好心态。这三节诗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表达的方式一致,情感起伏一致,语言童趣质朴,是学生体味儿童诗的很好的范例,对学生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很有帮助。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我们来看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优势与劣势。学生喜欢读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这首儿童诗描写了儿童快乐的生活情景,与学生生活情境一致。作品中所描述的内容;人物的喜怒哀乐容易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对于学生体会课文情感,交流自己阅读感受提供了依据。
一年级的学生情绪认知还处于初步的建立阶段,学生的情绪容易时而喜时而悲,如何激发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进行心态调整,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是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体裁属于诗歌,在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上还需教师进一步指导。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本节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巩固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3、感受诗句中“我”美好的愿望,以及自己做事也应该积极、乐观的心态。
xxxxxx
(一)谈话回顾,衔接前课内容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谈话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学生回顾内容以后,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这一环节的设计缘由是:低年级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是感性的,识记很快,但不是很扎实。通过课前几分钟的交流汇报,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阅读理解打好基础。
(二)读懂诗歌,感受美好心愿
步骤进行教学并达成情感和训练目标。
1、知“心愿”,提取信息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愿藏于诗歌的前三节诗句之中,学生用自己语言组织起来,并准确表达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设计搭建了语言训练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取信息。在学生自己朗读思考,指名朗读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语言训练:
学生根据每一节诗的内容,提取出符合语言训练的信息内容。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应该回答:“玩踩影子时,真快乐!这时听见大人叫我回家,要是能多玩会儿就好了。”“正做好梦时,真快乐!这时听见妈妈叫我起床,要是多睡会儿就好了。“玩跳房子时,真快乐!这时听见上课铃声,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这一训练内容是对文本信息准确提取的梳理,同时,与诗歌表达的相似性,对于进一步指导诗歌的朗读也做了更好的铺垫。
2、感“心愿”,充分朗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三节诗歌运用了反复的写法,教学时,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至三小节,同时通过思考问题:“我”有哪些愿望?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帮助学生了解诗歌中小朋友的心愿。教师请学生先读一读第一小节,感受诗中小朋友的心情。并指导朗读第一节的第二和第三行诗。通过教师引读:是呀,正玩得高兴,大人却叫着:“快回家睡觉!”学生接读:“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读出大人焦急、提醒、催促的语气,读出孩子遗憾、惋惜的语气。
在学生读出语气,感受心情的基础上进而提问:诗中的小朋友不高兴了吗?他又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乐观地面对。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读、生生读、自己读、男女生读等,相信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会了解人物心中愿望,感受人物心情。
课文前三个小节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小节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学法指导。学生在经历了第一节的学习后,教师逐步放手,通过生生互读,学生自读完成二、三小节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3、诉“心愿”,拓展延伸
生活中,学生们这样相似的的经历一定也有很多。在课后练习中,编者也提出了这一要求: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在学习了课文一至三小节以后,教师再次呈现训练:
语文学科不仅要关注阅读更要关注运用,学生阅读诗歌感受人物的心愿与心情是阅读的理解,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滞于此,还应该为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课文以诗歌题材呈现,训练的设计也以诗歌的方式呈现,与课文内容和体裁一脉相承,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情感表达,情感提升,朗读水平都可以通过这一拓展得以实现。
(三)总结全文,初建乐观心态
课文内容教学后,教师设计了提问: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生活中你遇到了相似的经历会怎样想?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学生初步感受遇事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要像文中的孩子那样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落实阅读教学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纵观本节课,教师的设计以“心愿”为突破口,搭建语言训练平台提取准确信息;拓展语言训练,搭建语言运用平台。相信阅读与运用巧妙结合,长此以往,就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05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