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06:17:04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2-06 06:17:04     小编:灵魂曲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教案的评价方式要科学合理,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一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区别时间与时刻。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课件。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二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时、分、秒进率。

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2、填空题。

2时=()分2分=()秒。

180分=()时120秒=()分。

1时40分=()分6分=()秒。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

(2)看一场电影要2()。

(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1、小学作息时间表。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

(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

(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

板书:8:50–8:10=40分。

8:50。

-8:10。

40。

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

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3)深入探究,10:50~11:30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

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

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

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再请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学生板演并订正错误。

1.王老师看一场电影时刻表如下,请问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三

1.知道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3.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示神五图片及兔博士网站。

说说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15日9:00发射升空,16日6:23安全返回。)。

你想不想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飞行了多长时间?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2.教法:15日9:0015日24:00。

16日00:0016日6:23。

24时=9时+15小时。

15小时+6时23分=21时23分。

答:飞行了21时23分。

二、巩固练习:

(一)出示列车时刻表,想想了解到哪些信息?

(1)t1次列车从北京西开往长沙的开车时间是下午5时。

(2)t2次列车从长沙开回北京西的开车时间是下午4:36。

(二)区分时间和时刻。

出示:北京故宫开放时间:上午8:00--下午5:00。

回答:(1)故宫什么时刻开门?什么时刻关门?

(2)故宫一天的开放时间是多少?

总结:时间是一个过程,时刻是一个具体时间。

(3)红红爸爸从北京到长沙出差,乘t1次列车在路上要用多长时间?

北京西长沙(隔天)。

17:008:38。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7:0024:00(0时)8:38。

24时-17时=7时。

7时+8时38分=15时38分。

(4)你还能根据列车时刻表提出哪些问题?

三、练习:

1.出示电视节目时间表,自己提问题并解答。

7:30金色年华9:00动画城13:00儿童英语19:30阳光剧院。

2.一场乒乓球赛14:25开始,经过1时15分结束,这场比赛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3.一场电影长90分,电影结束时间是20:50,这场电影什么时间开始播放的?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四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课件、钟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时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有亲切感,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

(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操作演示)

(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即:12-9=3(小时),3+6=9(小时)。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五

24时计时法(教材第84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计算经过时间。

【复习导入】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2时是()

上午8时是()

晚上10时是()

夜里2时是()

下午5时半是()

凌晨4时20分是()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19时是()

12时是()

24时是()

8时是()

22时40分是()

13:50是()

【情景导入】

(1)出示例题情境图(见教材第84页例3图)。

(2)问:从图上说说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何计算乘车的时间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讨论计算方法。

2、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18时-9时=9小时

3、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1)问:你还能想到什么办法?

(2)师生共同进行拨钟表的方法。

(3)小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课堂作业】

教材第84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课后作业】

1、教材第85~87页“练习十八”第2~10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简单时间的计算

简单的时间计算:18时-9时=9小时

简单的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大多数学生容易接受,我在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时,先让学生探究,再进行反馈交流,然后进行说想法(自己说、互相说),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学生最初的想法。在这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习兴趣也很浓厚。我用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使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氛围浓厚。这样贴近生活的情景很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起来不吃力。而且,我始终让学生先自己试着做,试着想,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脑子里有钟面,形成表象,然后再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在脑海中形成钟面。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六

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同分母分数加减。

2、整数1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西瓜图片,圆片,方格卡片。

一、课前练习。

1、填空。

展示情境图内容,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探索新知。

1)让学生借助学具计算:2/8+1/8。

2)学生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3)教师用教具演示2/8+1/8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算理。

1)用教具演示从5/6里减去2/6的过程。

2)让学生说出教师演示的过程。

3)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的过程列出算式。

4)提问:5/6表示几个1/6?

2/6表示几个1/6?

5)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并计算。

3、教学例3。

1)出示1个圆片。

整个圆可以用几表示?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

2)用教具演示减的过程。

3)让学生说一说演示的意思。

4)学生根据演示列出算式1-1/4=。

5)让学生计算。

6)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学生先探讨,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练习。

教科书第100页的1、2题。

四、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的1、2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理清思路,注意检查,特别是遇上1减几分之几是更应仔细。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七

时间的计算的巩固练习。

1、 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3、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养成独立安排时间的习惯。

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合理安排时间。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师:“时间就是金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那么,你计算过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有多长吗?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棒。听懂了吗?好,开始。

生: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说出怎样算出来的)

二、复习旧知并拓展。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1——小明起床,上学,到校,上课,下课,放学的时间。

每张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并说出来。教师板书。

起床:7:00

上学:7:30

到校:7:45

第一节上课:8:20

第一节下课:9:00

放学:12:00

小组内任选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并汇报本组算得的什么和计算结果。(说出计算方法)

有同学选起床到第一节下课有好长时间,如没有,教师出示课件叫学生试着计算。

板书9:00-7:00=2(小时)

师:为什么这里用小时不用时?

师:2小时有多少分? (120分)怎样知道的?所以这里的2小时是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时刻。

2、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2(现在4:50,路上要用20分钟,回去看大风车节目能赶上吗?

用钟面演示,4:50再过20分钟是多少时刻。(请学生上来演示)

师:有谁知道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鼓励表扬知道的同学,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

板书:回到家的时间:5:10

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5:27

师:能赶上看吗?

三、团结协作。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郊游的活动时间安排,好吗?比比看那个小组设计的最合理。

小组汇报。

四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时间的计算,还学会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四、课后作业。

观察邮政局的营业时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八

【知识单元分析】。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速度公式是,将公式变形为:,分别用于计算路程和时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九

对于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上课的时间引入课题,接着问一节课40分钟,什么时候下课呢?学生因为是熟悉很快说出来,然后给出两个时刻,让学生计算经过时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正确率较高,练习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节目播放的时间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指出喜欢的电视节目以及说出该节目开始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过程分别提出4个关于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有目地的先解决整时段时间计算,可有利用减法计算,也可以推算,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接着教学计算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讨论,最后教师利用实物钟来帮助学生理解。

但在第一课时教师是否要给出一般的统一的计算方法,我也感到有点困惑,如果停留在只让学生感悟经过时间的推算,不让学生形成固定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估计作业中的错误率会很高,特别是差生,缺失了方法会无从下手,特别是碰到分段计算经过时间会更棘手,如果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后,所有的经过时间都套用这一公式去算的话又显得太呆板。如何才能在有限的40分钟里既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又能很快的掌握一般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我想学生的学具应该得到进一步改进,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感悟出经过时间就是分针和时针在钟面走过的一段时间,然后得出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天天练中有些题目,如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小时借1小时再减,再用这方法比较麻烦,最后还是决定让学生改过来,列成几时几分-几时几分的算式,对此我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纠正,发现这样列式之后学生容易理解,正确率也有所提高。只是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教师也只能对这部分内容,特别是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更多的练习,讲解。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在对人民币的认识后,是人民币的再进一步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逐渐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为了达成以上的一些目标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

一、从学生经验入手直接引入商品价格,在学生回忆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中,唤醒学生的思绪,使学生觉得在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在操作中完成进率的换算。进率的换算在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上通过不同的的付钱方法,深刻体会,这样的教学让说不清的关系,在操作讲解中得以内化。学生学了也不易忘记。

三、人民币的计算离不的购物。一年级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对于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是有的。在购物的过程中完成简单的加减计算。

在这节中尽量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2、培养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引入。

调查的商品价格汇报。

二、引导 探索。

1、从一位学生的价格中引入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并对并这种形式的教学。

小结商品价格表示方法,

我们用这种方法来给我们带的物品,写上价格并读一读。

2、假如请你去买某某同学的什么,你怎样付钱?先请学生说说方法。老师在信封里给你准备了人民币(复印),你来试试看?学生操作付钱。

在付钱的过程中,体会进率的换算。

练习3元8角=( )角,26=(  )元(  )角,

练习书上第51页的练习。

5、创设买恐龙玩具的情境,体会买商品的情景。完成简单的人民币的减法计算。

练习第52页的练习。

三、模拟实践(8分)。

刚才在书上练习时会算付多少钱,也知道应找回多少钱,现在我们用信封里的人民币来买小朋友的物品?先想想,怎样买?停、四人小组合作买对方的物品。教师轮回观察,交流反馈。你们是怎样买卖的?指名2-3对。

四、小结:(2分)。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一

《时间的计算》是小学数学第五册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一年级就认识了时针.分针。并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但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2、教学目标。

(2)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使学生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贴近实际的情景教学,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教师启发.点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好的方法。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体现了素质教育中的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教学过程】:

师:说的真好!看来咱们班同学时间知识掌握的非常好!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他呀,就是我们的学习好伙伴聪聪,他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方正县。首先,(师在黑板上贴人物图片)聪聪说:“他想采访一下大家,星期天你们都做些什么?”

生:(自由说)。

师:你们想和聪聪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吗?(师板书:快乐的星期天)。

二、联系实际,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方正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家乡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双龙湖、双凤湖、莲花湖等都是我县著名的旅游景点,那里的景色非常优美,每年吸引了许多县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好!现在就让我们随聪聪一块儿去看看吧!

师:我们首先来到了莲花湖(击按钮)这里每年夏天都有上万朵莲花竞相开放,景色异常美丽,,聪聪在这里玩的真是留恋往返,一转眼,游览了两个小时。同学们你们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电脑出示问题)师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1.

例1:2时=(120)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想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两个60分,就是120分。

好!可是聪聪不服,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电脑出示题)。

3时=()分3分=()秒240分=()时。

1时=()分2分=()秒180秒=()分。

1、情景教学: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挑战取得了胜利!下一站聪聪要到哪去呢?(电脑出示)。

例2:聪聪10:30分在莲花湖出发,10:45分到达了方正湖,请问同学们:他从莲花湖到方正湖用了多少时间?谁知道?(电脑出示两个钟面:10:30和10:45)。

生:用了15分钟。

2、讨论算法:

师:谁愿意介绍你的好办法?

生汇报:

1。数钟面上的大格,走了3个大格就是15分钟。

2。数小格,1小格代表1分钟,15个小格是15分。

师:你说的真好!用计算的方法时,如果在同一个小时内,我们只要用分钟相减来求经过的时间就可以了。大家可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那么,在这么多算法里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生汇报)。

师小结:大家认为用算式计算比较简便,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3)情境练习:

师:聪聪告诉大家,还有更美的地方要去呢?走吧!(双机---到双龙湖)。

生:用了40分钟。

师:你是怎么算的?和同桌用你制做的学具表拨一拨并互相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算法)。

师:谁想到前面来边拨表边说一说你的算法。

师:今天我们和聪聪游览了我们方正县的几处美丽景点,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吧?你们快乐吗?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把我们方正县建设得更加美丽!

三。钟表王国。

1、拨表比赛。

师:王国里正举行拨表比赛,按要求拨表,填出答案。

第二个项目是:

2、智慧大比拼:

师:聪聪要来考考你们,经过了多长时间,你会算吗?

继续往前走,看看还有哪些项目,钟表王国的比赛项目真是丰富多彩。

三个项目是:

3、联系生活,连一连:

中央台的新闻联播1小时30分。

做眼保健操5分钟。

一集蓝猫三千问30分钟。

看一场电影20分钟。

继续往下看还有第四个项目呢:

4、这是聪聪制作的作息时间表。聪聪想请小朋友帮助他计算下面经过的时间:

吃饭:7:15-------7:35。

锻炼:9:25-------9:45。

看书:3:10-------3:55。

看少儿节目:5:40-------6:00。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钟表王国的比赛结束了。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制做一个作息时间表,拿出你的彩笔设计一下。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和聪聪游览了我们美丽的方正县,还参加了钟表王国的运动会。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时间的计算。你们快乐吗?老师希望你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附:板书设计。

例12时=()分例212:30——12:45。

120分=()时15分。

2.5×3=15。

3.1×15=15。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体现了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课堂上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生对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感兴趣。所以我从他们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教学题材,设计了有趣的情景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感到数学的作用,设计了作息时间表。这样,既巩固了时间的知识。又可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注重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时间的计算》时,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表亲自动手拨一拨,想一想让他们主动尝试自主发展。教学例2时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法。这些都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自主探究的精神。

3.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贯穿于情境教学之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掌握了新知。

【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主要体现在:

一.创设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上课伊始,谈话导入。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要领我们游览一下我们美丽的方正县。方正县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很自然的被吸引到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

二.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拨表,自己动手,充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小组合作交流算法,面向了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拨表.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突破重难点。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二

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的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习惯。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养成独立安排时间的习惯。

合理安排时间。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师:“时间就是金钱”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师:同学们,当你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来到学校的时候,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那么,你计算过每天在学校里的时间有多长吗?带着这个问题,以4人小组为单位,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比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棒。听懂了吗?好,开始。

生: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说出怎样算出来的)。

二、复习旧知并拓展。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1——小明起床,上学,到校,上课,下课,放学的时间。

每张图让学生自己观察从中获取信息,并说出来。教师板书。

起床:7:00。

上学:7:30。

到校:7:45。

第一节上课:8:20。

第一节下课:9:00。

放学:12:00。

小组内任选两个时间段进行计算,并汇报本组算得的什么和计算结果。(说出计算方法)。

有同学选起床到第一节下课有好长时间,如没有,教师出示课件叫学生试着计算。

板书9:00-7:00=2(小时)。

师:为什么这里用小时不用时?

师:2小时有多少分?(120分)怎样知道的?所以这里的2小时是一段时间不是一个时刻。

2、拓展练习。

出示课件2(现在4:50,路上要用20分钟,回去看大风车节目能赶上吗?

用钟面演示,4:50再过20分钟是多少时刻。(请学生上来演示)。

师:有谁知道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鼓励表扬知道的同学,建议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

板书:回到家的时间:5:10。

大风车节目开始的时间:5:27。

师:能赶上看吗?

三、团结协作。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郊游的活动时间安排,好吗?比比看那个小组设计的最合理。

小组汇报。

四课堂.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了时间的计算,还学会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四、课后作业。

观察邮政局的营业时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三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三、突出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四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具、学具准备:

模拟人民币,挂图,物品。

复习导入:

2、按质地分办哪两类?

1元=()角1角=()分。

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

讲授新课。

1、老师拿了14个1角的硬币去买书,你们觉得这样方便吗?谁能帮我想一个好办法?

(换钱)怎么换?小组讨论。

可以用10个一角去换1张1元,2个1角换一张2角。原来12角=1元2角。

请学生填空:3元8角=()角26角=()元()角。

你是怎么想的?

2、同桌利用学具互换人民币。

3、黄老师在商场中看到了价格牌上是这样写的:笔记本1.50元(问这1.50元是多少呢?)。

4、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本子0.50元5角。

墨水3.00元35元。

书包35.00元7元8角。

尺子1.20元3元。

彩色笔7.80元1元2角。

5、如果我要买一本本子和一把尺子,你们会计算吗?

如果我用10元去买一瓶墨水,该找回我多少钱?

实践活动:

让学生分组利用学具来进行买东西的实践活动。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五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速度公式是,将公式变形为:,分别用于计算路程和时间.。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六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分析实际的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并用对应的知识解决。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材用两个例题,由速度公式,变形为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公式和、第一个例题中,有分析的过程,解题的过程标准,有已知、求、解和答的四个过程、例题2中用参考图帮助学生分析物理过程,这样从图中很容易找到解题的思路,再用一些公式变形来解出所要求的物理量。

第一个例题应当注重解题的过程,强调做题的规范,应当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一个例题,巩固刚学到的公式变形知识和解题过程规范、第二个例题注重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路,一般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应当画出参考图,帮助分析物理过程,并在思考图上画出已知的物理量和待求的物理量,解题过程就变得简单明了。

本节教学是习题教学,要防止要求过高,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也不宜补充比教材更复杂的内容。

本节主要是习题教学,注意形成解题的'规范、解题要先审题,可以用图解来帮助分析,在参考图上注明各个物理量,有已知的和待求的以及一些中间量,先考虑清楚解题的过程,再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解题,在解题过程中要有公式、数值和单位、答的过程,要求过程完整。

教师选题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情况进行增删、学生解题中常见的问题有:没有写出解题所依据的公式;对于物理量的代入没有做出区别,标出脚标不明确;单位没有统一;解题过程中没有单位;不能用图示分析问题等。

教学设计示例。

【知识单元分析】。

探究活动。

实践探究:体验运动的感觉。

【课题】。

体验运动的感觉。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

2、发现新问题。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七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这一小节的教学需要注意:

2.对计算器的介绍应随着知识的学习逐步进行.。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

难点:乘方和开方运算;

教学过程: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2)51.7×(-7.2)。

解(1)。

∴(-3.75)+(-22.5)=-26.25。

(2)。

∴51.7×(-7.2)=-372.24。

简单的时间计算的教案篇十八

知识目标。

用公式和其公式变形计算某段路程内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解题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知识单元分析】。

1.不写出所依据的公式,对于不同的速度、路程、时间不用带不同脚标的符合表示.。

2.没有统一单位.。

3.在计算过程中没注明单位.。

4.不使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分析复杂的问题.。

5.做题的格式不合理,容易出错.。

解题的一般思路。

1.分析题意,想象物体的运动情况,看清题目中的已知量和待求量.。

3.按照例题的格式,把已知、求、解、答的过程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度公式和公式变形。

速度公式是,将公式变形为:,分别用于计算路程和时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5425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