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编写教案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优秀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敏感性和指导性。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一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2.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教学重点。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口算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
30×450×5300×7200×860×4。
32×325×242×223×311×8。
2.指名让学生说说30×4、200×8、42×2的口算方法。
(二)学习新知。
1.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发现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一共有多少盒?
(3)怎样列式?15×3。
(4)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10×3=30。
5×3=15。
30+15=45。
预设2: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再将两个积相加。
2.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
(1)分组进行讨论150×3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
150×3=100×3=300。
50×3=150。
300+150=450。
(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
(3)学生独立完成p41/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15=144=156=234=。
1105=1404=1506=2304=。
(4)观察:上述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积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二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练习??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00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三
通过梳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能正确给三角形分类;做一些相关的判断等练习。
一、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过看书,了解本单元主要分几个内容:
2、画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画,用虚线,标出直角标记和“高”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填空: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锐角。
三角形按边考虑,有两种特殊情况: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板书:等腰直角三角形。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分别举老师的教师用和学生用的该块三角板,比一比,使学生明白: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管大小,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一种三角形也很特殊,它的三个角的度数也是不变的,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等边三角形。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等腰的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所以要说清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就没必要再强调了。)。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指出:利用这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可提问学生:是不是三个角都要量?为什么?)。
老师注意巡视画高是否规范。
补充:这题是用给定的底画高,如果我给定的是顶点,你会画高吗?
老师画题,学生画高。说说怎么想的。
注意最后一个角,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或者也可请学生画出不同的结果。
小结:有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有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角形。
3、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d;。
(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d;继续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交流的时候可先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选一般的四边形。
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d;。
注意:第二个三角形可能会有学生说成锐角三角形,可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更适合它。
5、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三种规格的小棒,分别摆一摆。老师加强巡视和指导。
摆完后问:如果用一红两绿的小棒来摆等腰三角形,行吗?为什么?
再看书上小棒的数据,说说哪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问题一,可让学生说说理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二。可让学生算一算,分别都得到了120米,那就是相等。
7、在小组里说说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8、思考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秘密,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看。
教学反思:(略)。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四
1、熟记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出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乐于交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放大镜和一块手表。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角的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完成习题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怎样判断。
3、完成习题3: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出示答案。
4、指导学生完成习题4:收集学生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口述方法。
5、指导完成习题5:
(1)观察3:00与9:00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角是否一样大。
(2)分组拨一拨,找出哪两个时刻时针、分针所成的角是一样大,并把角的名称写下来。
(3)发现什么规律,两个时刻相加正好是12。
6、完成习题6、7。
(三)全课总结。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五
比较35.673.567365.73567这几个数的大小。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4个数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
下面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0.0506(缩小10000倍)。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372(扩大1000倍)。
37.2(扩大100倍)。
教师强调:
特别是注意,右移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左移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数的序数意义和填未知加数。
2.让学生根据图意能写出四式,并能理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1.教学第1题。
2.教学第2题。
此题是一道看图写算式的练习,其性质和要求与第3题“用数学”是不同的,练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图意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理解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教学第4题。
第4题是填未知加数,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填写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经历填未知加数的过程。练习时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括号里填未知数(如根据数的组成填未知加数、想减法计算填未知加数等),一方面实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
4.教学第6题。
此题是一道拓展性的练习题,是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提前孕伏。练习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也可以制作动画图片),明确每次加2并逐次写出得数的条件和要求,然后逐个填出加2的得数。第一排学生练习起来不会有什么很困难,重点是第二排,特别是加到9以后再加2,多数学生会感到困惑。这里不必要求所有学生都能正确地说出得数“11”,重点是让学生感到10以内的加法不够用了,由此产生认知冲突,为后面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好心里准备。
5.教学最后一题思考题。
练习时教师可适当说时题意,让学生明确解决的问题,然后再由学生独立填写。
学生在书上做完练习十六的其它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复习,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原先学过的内容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加深了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七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一)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二)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八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70×8=560。
八、课后小结: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九
通过梳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能正确给三角形分类;做一些相关的判断等练习。
一、了解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过看书,了解本单元主要分几个内容:
2、画三角形的高,要注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画,用虚线,标出直角标记和“高”
3、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填空: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有()个锐角。
三角形按边考虑,有两种特殊情况: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板书:等腰直角三角形
指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考虑分类。这个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45度、45度和90度)分别举老师的教师用和学生用的该块三角板,比一比,使学生明白:等腰直角三角形不管大小,它的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不变的。
还有一种三角形也很特殊,它的三个角的度数也是不变的,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随学生回答板书:等边三角形。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等腰的可能是直角、锐角、钝角,所以要说清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只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就没必要再强调了。)
4、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指出:利用这点,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先判断下面各是什么三角形,再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可提问学生:是不是三个角都要量?为什么?)
老师注意巡视画高是否规范。
补充:这题是用给定的底画高,如果我给定的是顶点,你会画高吗?
老师画题,学生画高。说说怎么想的。
注意最后一个角,要让学生说说理由,或者也可请学生画出不同的结果。
小结:有钝角的就是钝角三角形,有直角的就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才是锐角三角形。
3、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一拼:
(1)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180d;。
(2)拼成图形的内角和是360d;继续合作,请不同拼法的同学站在讲台前展示。分别算一算。交流的时候可先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选一般的四边形。
指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d;
4、下面是3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分别留下的碎片,你知道它们原来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注意:第二个三角形可能会有学生说成锐角三角形,可引导学生认识,“等边三角形”更适合它。
5、你会用下面的9根小棒,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吗?
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三种规格的小棒,分别摆一摆。老师加强巡视和指导。
摆完后问:如果用一红两绿的小棒来摆等腰三角形,行吗?为什么?
再看书上小棒的数据,说说哪种情况是不可以的。为什么?
问题一,可让学生说说理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二。可让学生算一算,分别都得到了120米,那就是相等。
7、在小组里说说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8、思考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
三、介绍“你知道吗?”,学生自己阅读,并算算金字塔每个侧面的底角大约是多少度?
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的秘密,同学们如果感兴趣的话,可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来看看。
教学反思:(略)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练习十五第11~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巩固笔算减法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两问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和笔算加法,还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今天就对这些内容来进行练习。
二、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11题、第12题。
三、连续两问应用练习
1、解答练习十五第13题。
(2)要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多少个?怎样列式?
(3)为什么要用红皮球的个数和题中的另一个条件来求第二个问题花皮球有多少个?
3、解答练习十五第15题。
4、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先要根据条件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得数笔另一个条件求第二个问题。
四、课堂练习:练习十五第16题。
教学随笔: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一
练习八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70~71页,这是一节练习课,用一课时进行教学。我是按照题目的顺序一题一题往下上的。
这部分内容大致可分为两段:第一道三题主要练习得数是十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四到九题练习求未知数以及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最后,教材还安排了一道极富生活情趣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和学过的计算加以解决。另外,也可以把图形题放在一起,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带图的题应该怎么做。
在对课堂的把握来说,我能较好地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及时的评价学生,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与表扬与鼓励,注意到低年级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我没有注意到课堂内容的层次性,坡度性,没有自己事先对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将其有层次有目的的`呈现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做到后面觉得无聊,失去兴趣。
低年级学生,要着重培养他们说的能力,要多让学生表达,让他们会完整的表达,会结合情境看懂图意,而在整节课中,老师说的话太多,让学生很少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余地,这样是不对的,教师应该提炼自己的语言,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更加简练而又能引发学生思考。
对于探索规律的题目,要让学生去体会、感知,而不是用一大段一大段总结的话直接告诉孩子,要充分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在以后的练习课中,我要充分挖掘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题目的顺序,分门别类的去给学生做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知识点的题目。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的环节要有趣味性,让我的课堂成为趣味性和数学性有机结合的课堂。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二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三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基本练习
2、第2题,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3、第3题,分一分。
有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奇数优势合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二、数学游戏:猜猜我是谁
1、(1)我是比3大的奇数。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2)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乘积是18。
(3)猜数游戏:一行6、7人到前面,给大家看出谜底,象上面一样,让下面同学给出谜面,这几个人可以抢答,直到给出的谜面足以确定这个数且有人猜到这个数为止。
这里的练习课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在3、4题学生一点难度都没有,但在1、2题上学生还是有点费力气,尤其是第二题,这里有好几个答案,对他们进行方法法的指导,学生终于可以顺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运用知识模型
1、第13页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讨论,明确实际上就是找90的因数。
2、第6题。中间的数其实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它们的和必然是3的倍数。
四、总结,阅读。
阅读《你知道吗?》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阅读材料。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四
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电脑课件、学具卡片。
20×50025×100210×432×30。
3×10×46040×80040×。
13×300×7060×900100×50。
学生直接说得数。
指名学生说,选3题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提问: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较简便?
二、完成练习1的7—10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分组做。
指名学生说得数。
比较第1、2组题,说说每组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
比较第3组题。
引导学生说出:501个20相加,可以先算500个20是多少,再加上1个20。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
125×64=125×8×8。
第9题。
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一套单人课桌椅是指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第10题。
指导学生看懂表格。
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练习二数学教案篇十五
1、进一步提高学生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能力,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体会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获得掌握口算方法和能正确口算的.体验,逐步发展数学学习自信心;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熟练口算。
课件。
一、复习铺垫。
揭题: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八)。
二、复习。
我们已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你们还记得怎么算的?
请你们先说说67减5怎么算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7减50怎样算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比较67减50与67减5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小结:算几十几减几时,用个位上的几减几;算几十几减几十时,从几十里面减去几十。
1、第1题。
1)观察一组中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提问: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减数有什么不同?
引导:你能计算第三组的得数吗?
想想这两类题各是怎样口算的?
交流得数,有错的改正。
再算一算,每一个同学自选一组说说口算过程。
2)比较算法。
提问:第一组里计算减3和减30时,有什么不同?第二组里计算减5和减50呢?
指出: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几要从个位上减,几个十要从十位上减。
2、第2题。
读题明确要求。
依次口算“-2”得数,再用卡片“-30”让学生依次口算。
3、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4、第3题。
用时2分钟,看看你能算对几道。
三、解决问题,体验应用。
1、第4题。
让学生看题,说说知道俩两个条件,求什么问题?
列式解答,交流并口答。
四、回顾练习,总结收获。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0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