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专业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6 10:30:03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专业19篇)
时间:2023-12-06 10:30:03     小编:雨中梧

在教学中,教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一

1.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形态和用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6.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7.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形态和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塑料袋、小气筒、小气球若干、蜡烛、打火机、玻璃杯。

2、每个幼儿《我爱学科学》(学前班秋季)1册。

一、激发兴趣。

1、出示袋口密封、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让幼儿观察袋子里装了什么,给幼儿打开袋子摸一摸、闻一闻,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结:塑料袋里装着空气,空气无色无味,我们看不见摸不着。

(1)用小气筒给气球充气。

(2)每人拿一个塑料袋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3)对着气球吹气,尽量不让气球落地。

提问:(1)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引导幼儿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三、我们需要空气。

(1)启发幼儿想象:如果没有空气,人、动物、植物会有什么感觉和变化?提示幼儿闭上嘴巴,用手指捏着鼻子片刻,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2)给幼儿做实验:点燃蜡烛后用透明的玻璃杯将蜡烛罩住,火苗慢慢熄灭。请幼儿想一想火为什么灭了。

(3)引导幼儿想一想:潜水员和宇航员的服装为什么是密封的,还要带着氧气筒?

小结:人、动物、植物都需要空气才能生存》。

师小结: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尽量使用交通工具和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不随地乱扔垃圾,减少工厂的废水污染,多种树木花草,就能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更清新,身体更健康。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一个装满空气的密封塑料带让幼儿进行摸一摸,闻一闻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接着又让幼儿跟着我进行深呼吸,用鼻子吸,使得他们知道袋子里装的是空气,鼻子吸得也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着也摸不着,对我们特别重要。在幼儿找一找空气在哪里环节,我让幼儿用袋子捕捉空气、用小气筒给气球充气、对着气球吹气,尽量不让气球落地,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空气的无处不在。活动中我亲自试验操作:点燃蜡烛后用透明的玻璃杯将蜡烛罩住,火苗慢慢熄灭。让幼儿明白燃烧也需要空气。让幼儿屏住呼吸,尝试没有空气的感觉;然后深呼吸,感受有空气的好处。在通过屏息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重要。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索活动使得幼儿了解了空气的无处不在以及空气的重要性。最后在让幼儿感受了空气的重要性之后树立幼儿环保的意识,并让幼儿自己说说怎么保护环境。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感觉我的言语比较多,导致了活动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讨论、参与发言,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二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孔不入等特点。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对人、动植物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球、清水1盆、塑料水瓶、针筒、小砖块、吹气胡子、乒乓球等实验材料。

一、感知空气的存在。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气球)。

2.气球里面有东西吗?

3.对准幼儿的脸,边放边问:感觉有东西出来吗?(有)能看见它吗?(不能)抓得到吗?(不能)闻到味道了吗?(没有)。

4.小结:原来气球里有空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到、摸不着的气体。

二、感知空气的无孔不入。

1.空间中有空气。

(1)气球里有空气,那么我们的活动室里会有空气吗?

(2)我们用塑料袋到活动室的各个地方装一下,大家分开找,找好后捏紧袋口,回到座位上。

(3)你在什么地方找到了空气?

(4)小结:活动室的各个地方都有空气,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它们里面会有空气吗?(幼儿猜测)。

2.物体中有空气。

(1)介绍三组实验。

它是什么(针筒)玩的时候连续地推动针筒,看看乒乓球有什么变化?

这个玩具很好玩,等会拿一个纸嘴套在上面,对准吹气口吹气,看看胡子有什么变化?用完的吹嘴放在蓝色盒子里。

游戏很好玩,玩好一个游戏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等会听到小铃声请你们把材料放在桌上再回到座位上。

(2)交流。

a.在玩火箭发射时你发现小火箭怎么样了?为什么?空气藏在哪里?

b.玩乒乓球游戏时推动针筒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空气藏在哪里?

c.吹胡子游戏中胡子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空气藏在哪里?

小结:原来一些东西里有空气,连身体里也藏着空气。猜猜这块小砖块里有空气吗?(幼儿猜测)。

(3)空气的无孔不入。

a.小砖块按到水中,水里有什么变化?(空气从砖块里跑出来,原来砖块里也有空气)。

(4)空气的运用。

a.幼儿自由讲述。

三、空气的作用。

(1)我们周围都有空气,如果捂住口鼻,会怎么样?(人离不空气)。

(2)还有谁也离不空气?(植物、动物离不开空气)(看幻灯)。

小结:我们呼吸需要空气,连动物、植物都离不开它,所以有生命的东西都离不开它;而且新鲜的空气更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一起到大树下去呼吸新鲜空气吧!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活动开始,我首先出示一个装满空气的密封塑料带让幼儿进行摸一摸,闻一闻塑料袋里装的是什么,接着又让幼儿跟着我进行深呼吸,用鼻子吸,使得他们知道袋子里装的是空气,鼻子吸得也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着也摸不着,对我们特别重要。在幼儿找一找空气在哪里环节,我让幼儿用袋子捕捉空气、用小气筒给气球充气、对着气球吹气,尽量不让气球落地,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空气的无处不在。活动中我亲自试验操作:点燃蜡烛后用透明的玻璃杯将蜡烛罩住,火苗慢慢熄灭。让幼儿明白燃烧也需要空气。让幼儿屏住呼吸,尝试没有空气的感觉;然后深呼吸,感受有空气的好处。在通过屏息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重要。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索活动使得幼儿了解了空气的无处不在以及空气的重要性。最后在让幼儿感受了空气的重要性之后树立幼儿环保的意识,并让幼儿自己说说怎么保护环境。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感觉我的言语比较多,导致了活动没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讨论、参与发言,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三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四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玻璃缸一只、玻璃杯一只、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土块等。

一、小实验:杯子里有什么?

出示玻璃杯,问幼儿:玻璃杯里有什么?(估计幼儿回答:玻璃杯里没有东西)再将玻璃杯口倾斜,放入装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气泡、让幼儿懂得杯中有空气。

二、找空气。

1、出示吹气玩具,问:吹气玩具里有空气吗?(有)你们能想办法让它扁了,再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幼儿玩吹气玩具)。

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玩具就鼓起来,挤一挤,空气就跑出来。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幼儿每人一只塑料袋,到处抓空气)。

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气。

3、人身体里有空气吗?(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冒出许多气泡)。

小结: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土块里有没有空气?(幼儿把土块扔进水中,冒出气泡)。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轮胎、面包、被窝等)。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了解空气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四、欣赏儿歌《空气》。

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

抓不住,闻不到,

你需要,我需要,

离了它,活不了。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五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2、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气球、打气筒、纸、笔。

三、教学活动:

1、引导、观察。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2、探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3、请幼儿在自己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里面有空气?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六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提问:

(1)我们用鼻子吸什么?(空气)。

(2)空气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摸摸,能摸到空气吗?

(3)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他就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2、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结果会怎么样?

(2)观察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人和动物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如果没有了空气,就会死掉。

(3)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实验。

把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点燃(火苗很旺),然后把大小两个杯子,同时扣到两只点燃的蜡烛上(小杯子的早熄灭,大杯子的晚熄灭)。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小结:刚才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火苗很旺,是因为空气帮助燃烧,用小杯子扣的蜡烛灭的快,而用大杯子扣的蜡烛灭的慢,是因为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则助燃时间短。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空气有哪些用途?

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自行车轮胎,被窝里,蚂蚁洞里,水里,空中,面包里,降落伞里,气垫船里……)。

(5)找空气。

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我们就能看的玩具鼓起来了,挤一挤就跑出去了,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里,都有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可以抓住空气,用布口袋抓,行吗?

幼儿:“不行”布口袋里有细漏洞,空气从细漏洞里跑,抓不住。

教师:人身体里有空气吗?有什么办法让我相信你们身体里有空气呢?给你一根塑料管让我看看你身体里的空气,我看不见呀,往水里吹试试看,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吹气玩具里、杯子里、身体里都有空气。

(6)懂得空气要保持清新。

小朋友都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空气也会生病?

小结:清新的空气是很干净的,看空气会因为污染而生病,如工厂里放出的废气、汽车喷出的尾气、垃圾或水沟散发的臭味等,污染了本来很干净的空气,这叫污染病,空气生病了,就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干净。

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大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八

1、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每桌一盆清水;手帕、玻璃杯、塑料袋、气球等。

一、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

2、气球爆炸为什么会有响声?

3、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老师“空气从哪里来?我们去找空气好不好?

二、找空气。

1、请幼儿按自己想的用塑料袋去教室的各个地方找空气。

2、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在哪找到空气的,说一说“你在哪儿找到了空气”。

三、尝试活动。

1、幼儿自由尝试通过什么方法手帕放入水中让不会浸湿?

2、讨论:为什么把手帕不会湿。

3、老师小结。

四、延伸。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盆水,若干吹气玩具,幼儿每人一个塑料口袋,塑料管,两只蜡烛,两个一大一小的透明玻璃杯,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你需要,我需要,离了他,活不了(空气)让幼儿说出揭出谜底的依据,为什么是空气呢?现在跟老师做深呼吸,幼儿模仿做深呼吸。

提问:

(1)我们用鼻子吸什么?(空气)。

(2)空气在哪,能用眼睛看到吗?用手摸摸,能摸到空气吗?

(3)教师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他就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

2、引导幼儿了解空气的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为什么?结果会怎么样?

(2)观察密闭在瓶里的小昆虫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人和动物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如果没有了空气,就会死掉。

(3)请小朋友观察老师的实验。

把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点燃(火苗很旺),然后把大小两个杯子,同时扣到两只点燃的蜡烛上(小杯子的早熄灭,大杯子的晚熄灭)。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小结:刚才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火苗很旺,是因为空气帮助燃烧,用小杯子扣的蜡烛灭的快,而用大杯子扣的蜡烛灭的慢,是因为大杯子里的空气多,小杯子里的空气少,则助燃时间短。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还知道空气有哪些用途?

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自行车轮胎,被窝里,蚂蚁洞里,水里,空中,面包里,降落伞里,气垫船里……)。

(5)找空气。

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我们就能看的玩具鼓起来了,挤一挤就跑出去了,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里,都有空气。

教师:用塑料袋可以抓住空气,用布口袋抓,行吗?

幼儿:“不行”布口袋里有细漏洞,空气从细漏洞里跑,抓不住。

教师:人身体里有空气吗?有什么办法让我相信你们身体里有空气呢?给你一根塑料管让我看看你身体里的空气,我看不见呀,往水里吹试试看,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吹气玩具里、杯子里、身体里都有空气。

(6)懂得空气要保持清新。

小朋友都知道了空气的重要性,你知不知道空气也会生病?

小结:清新的空气是很干净的,看空气会因为污染而生病,如工厂里放出的废气、汽车喷出的尾气、垃圾或水沟散发的臭味等,污染了本来很干净的空气,这叫污染病,空气生病了,就会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所以小朋友要讲卫生,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干净。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空气在哪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一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二

1、通过亲自动手,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真正相信到处都的空气。

2、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3、激起幼儿对空气进行观察和试验的兴趣。

每人一只塑料袋和杯子、脸盆、水、毛巾、吸管、气球等。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杯子,请小朋友拿起杯子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幼:有的毛巾干的,有的是湿的。

3、老师做实验,请小朋友看好,拿出来请小朋友摸摸、看看毛巾是怎样的?(干的)

4、老师再做一次实验,请小朋友看好,杯子放到水里有泡泡出来,这是什么?(空气)请小朋友猜猜,毛巾怎么样?(干的、湿的)

5、为什么毛巾是干的?(因为杯子里有空气)为什么毛巾是湿的?(杯子里没有空气)

6、杯子是不是空的?

7、请小朋友找找看,什么地方有空气?

8、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空气抓住?

9、请小朋友抓空气,抓空气后请小朋友说说你在什么地方抓住了空气?

11、再请小朋友把吹气玩具鼓起来,你们知道吹气玩具里面有什么?

12、我们人身体里面有空气吗?

13、用什么办法能使老师相信人的身体里面有空气?

14、用吸管放在水里吹能看到什么?

15、请小朋友自己吹,看看有没有泡泡?

总结:我们教室里有空气,人的身体里有空气,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没有地方有空气?

16、水里有空气为什么?天空中有空气为什么?泥土里有空气为什么?……

结束活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到外面去找空气。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三

1、通过实验,使幼儿初步知道新鲜的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和气味的。

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空气充满我们的空间,空气无所不在。

3、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发展探索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塑料袋、

1回忆故事《空气空气你在哪儿?》

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动一下,把口捏住,有什么变化

3、请幼儿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气。------证明我们周围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4、引导、观察。

(1)、老师准备1个打气筒

(2)对着幼儿的脸挤出一些空气。让幼儿感觉到空气

5、探索:气球里的空气

(1)、猜想:没有吹气的气球里面有空气吗?

(2)、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3)给气球吹气,说说现在的气球是否存在空气。

(4)实验验证:用气球对着自己的脸吹气,感觉空气是否存在。

(5)、请幼儿记录

6、请幼儿在自己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里面有空气?

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后,往往很多幼儿仍沉浸在先前的兴奋中,如教师用强制转换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新的探究活动中,很难使幼儿达到良好的状态,反而对下一探究活动不利,所以在第二个实验活动前以“气球”一故事情境引入,正迎合幼儿的特性,也使他们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任务中来。听了故事,教师不急于让幼儿动手,让幼儿的思维进行一次碰撞后再让他们去动手,使幼儿兴趣盎然,有了先前的知识铺垫和多种思维的认识后,探究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了,这课的难点也就轻易瓦解。在这里可谓是“一浪激起一浪”给幼儿的思维进行了一次冲击。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四

1、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发现空气无处不在,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每桌一盆清水;手帕、玻璃杯、塑料袋、气球等

一、激发兴趣

1、老师出示吹好的气球,提问:“小朋友,气球娃娃来找你们玩来了,大家快跟它打个招呼吧!

2、气球爆炸为什么会有响声?

3、引导幼儿说出气球里是空气,老师 “空气从哪里来?我们去找空气好不好?

二、找空气

1、请幼儿按自己想的用塑料袋去教室的各个地方找空气

2、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在哪找到空气的,说一说“你在哪儿找到了空气”。

三、尝试活动

1、幼儿自由尝试通过什么方法手帕放入水中让不会浸湿?

2、讨论:为什么把手帕不会湿

3、老师小结

四、延伸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小百科: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气奥),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五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动物植物都需要”

师: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板书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从“空气在哪里”开始研究吧。学生有兴致的猜谜语。

学生猜测交流。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兴趣,

实验导入:

活动一:寻找空气

1、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空气

师:空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它在哪里?我们怎样找到它?

2.、巡视。帮助学生实验。

3、.交流反馈,总结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你们的收获吧。

3.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4、用多种方法寻找一种物体中的.空气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对学生寻找空气的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活动二:空气有重量吗?

2、师: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师:试着来执行你的设计方案,并在书上记录下你的研究结果。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设计也可以写在这里。

4、师:你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刚才的实验设计和结论吗?

学生交流。

5、师:好极了,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你观察到了空气有重量。

活动三:能力拓展,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1、教师提问“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2、教师实验,让学生观察,激起学生动手尝试的强烈欲望。

3、鼓励学生课后实验,将实验兴趣的激发延伸到学生课外之中。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哪个发现最满意?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想法最有创意?。

1、学生先自我猜想,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组内制定方案。

2、.实验验证,探求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各小组按照讨论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记录单,打开实验材料(一),开始有序实验。

3、.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

4、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1、学生根据经验猜测。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组内实施探究。

4、分小组展示交流。

1、学生猜想。

2、学生观察。

3、课后动手实践。

4、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

这一活动按照“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自行想办法解决问题,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来证明空气是否有重量。活动中指导学生把实验方案设计周密。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引导学生探究是无止境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将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课外。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六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

一课时。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合作填写表格:

空气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七

1、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空气娃娃、塑料袋、气球、玻璃环、土块、吸管等材料。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2、出示空气娃娃。

师:来咱们和空气娃娃跳个舞吧(音乐起)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空气,请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空气娃娃吗?“喜欢”

咦?小朋友快看空气娃娃没有了,谁知道它去哪里了?

请幼儿用塑料袋装一袋空气,将塑料袋握紧,塑料袋就会鼓起来。

(2)师:哦,原来是空气跑到了塑料带里啦。空气娃娃非常淘气,经常到处乱跑,今天它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呢,我请几个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装在塑料袋里。(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塑料袋)

师:在哪找的?

幼:桌子底下、讲桌后面……

结论:我们的教室里充满了空气。

(3)游戏比赛——吹气球。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比比谁是第一。

小朋友气球怎样变大了?幼:吹足了气。

气从哪里来的?幼:肚子里。

结论:原来我们的身体里也有空气。

(4)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问题。

实验一:准备杯子和吸管,请幼儿用吸管往杯子里鼓气,看有什么现象。

实验二:把土块放在杯子里,看有什么现象。

自由发言:小杯子里有气泡冒出,土块里有空气。

结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空气。

2、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结论:原来空气能帮助人们呼吸。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空气的。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会被污染。

图片展示——让幼儿知道空气被污染了。(污染原因:工厂排放浓烟、汽车尾气、公共场合吸烟等。)

没有洁净的空气会怎样?(不能呼吸、生病、到处很脏、不能生火做饭等。)

4、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保护方法:(1)植树;(2)减少浓烟、尾气排放等。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回到外面去找找哪里还有空气吧!

每人拿一个塑料袋随教师出活动室。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大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八

1、通过尝度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使幼儿知道新鲜的空气对人们的健康有益,而污染的空气对人们健康有害。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1. 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标签: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2.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 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 总结。

1. 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 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 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 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 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标签:幼儿园中班常识教案,幼儿园大班常识教案, 其他教案-空气在哪里,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 讨论:空气与人们和动植物的关系。

师小结:人和动植物离不开空气,新鲜的空气有益健康,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去阻止一切污染空气的行为,从小做起。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大班空气在哪里教案篇十九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等特点。

2、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空箱子,每组一盆清水,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塑料袋、气球、吸管等实验材料。

(一)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

1、空气的特点。

1)师: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这份礼物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出示事先准备的一只空箱子)

3)老师问:“大家能猜测出老师的礼物是什么吗?”(在学生自由发表后,把箱子打开,里面除了空气没有其它。)

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流动的。

2、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老师:“为什么说空气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呢?大家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1)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憋得喘不上气来,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没有缺少空气。)

2)请幼儿做深呼吸再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这次我们能坚持一会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为我们吸进肚子里空气了。)

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空气呢?(动植物)

3、空气在哪里。

老师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空气玩一玩游戏,好不好?”

“可是空气在哪里呢?小朋友们有没有办法找到空气呢?”

1)请幼儿试着利用手中的材料去找到空气。

2)组织交流:“大家刚才玩的真起劲,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别人是怎样玩的,这样我们就能学会更多的玩法了。”

(学生交流:塑料袋装一些空气,气球或吸管吹一些空气,玻璃杯扣一些空气等方法。)

3)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找到了空气呢?

(塑料袋和气球鼓起来了;对着手吹吸管感觉有风,把吸管插进水里吹水会冒气泡……)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61005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