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通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4:56:08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通用19篇)
时间:2023-12-07 14:56:08     小编:薇儿

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教案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你需要一份优秀的教案,这里有一些范例可以供你参考。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而本节课主要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一个重、难点。这节课也为例2的学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打好基础,让学生充分的体会“个位、十位满十都向前一位进1”。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通过自主思考、迁移学习新知。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生2: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中国特有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一)迁移渗透,尝试计算。

1、估算。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生:98+25师:让我们先来估一估“98+25”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的方法。生1:把98估成100,100+25=125,所以98+25大约是125。

2、计算。

师:刚才我们估出了大约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写到练习本上。(生尝试计算)。

师:很多同学都算完了,请同学们把自己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生:5+8=1390+20=110所以110+13=123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计算十位90+20=110,再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还有其他计算的方法吗?生:(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生:9+2=1111+1=12十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师: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十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3、统一计算要求。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横线要用尺子画,进位1要写好。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新的写一遍竖式。(师引领学生说:98+2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8+5=13,写3进1;十位上9+2=11,11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12,写2进1;我们把这个1写在百位上;所以98+25=123。请同学们记得要把横式上的答案写上,单位名称不要落下。让我们一起口答一下。)。

师:同学们的声音都非常洪亮,现在请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98+25竖式的计算过程。

4、对比新旧知识,揭示课题。

生:以前学习的只有一次进位,而今天学习的有两次进位。

(二)练习。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想不想挑战自己?下面请你把这两道题写到练习纸上。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并且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是如何计算的?

(教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分别找两名同学说一说计算方法,在两名同学说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

2、连一连。

师:找位同学解释一下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把两个叶子上的数加起来,找一找哪个花朵是叶子上两个数的和。师:请同学们把竖式列到花朵旁边,帮助叶子找到他的花朵朋友。

(学生在展示此部分内容时,找三位同学的作业进行实物投影,在评价之前,引领学生先发现优点,在提出不足。第一位同学是忘记写进位1的,通过集体的强调,再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写进位1;第二位同学是十位上的数相加忘记加上个位上的进位1,通过互相提醒,达到强化提醒的作用;第三位同学书写规范工整,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以做到榜样的作用。)。

3、解决问题。

生:小鸡有85只;母鸡有77只;公鸡有59只。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让我们提出一些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问题解决一下?在解决问题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横式不要忘了写,单位名称不要落下,答要写完整。

(学生展示的时候,找同学上来直接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有错误的话拿出来及时提醒,反复强调,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经常出现的错点。比如:横式上答案陋写,抄错;答写不完整等„„)。

(四)课堂小结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的内容,知道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我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加强计算练习,做一名计算小能手!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二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满10进1”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我能行:口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竖式计算。

2.我能行:竖式计算(出示课件)。

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抽生上台板书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

二、情境教学。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法解决,怎样列算式?生:用加法,27+2=29(辆)。

师:怎样列竖式?(注意:在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1老师边说边写,2写在哪儿?为什么要写在5的下面?生:因为数位要对齐。

师:谁再来说一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2.课件出示情景图例1(1)师:看同学这么快就帮小红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情景图例1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并列出算式27+8=(辆)。

(2)师:现在我们已经将算式列出来了,那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让我们和同桌一起动动小手,让小棒朋友帮助我们。首先我们要摆出多少根小棒,请你们左边的同学摆出27根小棒。(师:这位孩子的速度真快。嗯!那位孩子的小手真巧)那请右手边的孩子摆出8根小棒。

生1:从8根中拿出5根凑成10……。

生2:从25根中拿2根和8根凑成10……。

(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现在我来比赛一下,看哪位孩子把小棒放在书桌左上角,又快又整齐。3.竖式计算。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帮忙,怎样计算呢?生1:口算。

生2:竖式计算。

师:那我们现在就试试,再列竖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再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来教教老师写8的时候应该写再哪儿呀?那5加8等于13,13怎么写呢?(13,3写在个位上,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我们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那再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

2生:第一个个位相加没有满十,第二个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师: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满十进一(师板书满十进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4.试一试。

33+8=25+9=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5.歌曲。

利用两只老虎的音调来唱进位加法的儿歌,帮助孩子学习进位加法。

课件出示相应习题。

师:好,请看第一关:小法官。师:现在请看第二关:找车厢。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请看第三关:小熊的烦恼。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当个位和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的数。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进入我们美丽的城堡。)。

六、板书设计:

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

27+2=29。

27+8=35。

十个十个。

27+。

+182。

35。

3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三

教科书第65~66页例1及相关内容。

1.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笔算方法。

理解进位加法“满10进1”的算理。

一、复习旧知:

1.我能行:口算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的口算能力真不错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的竖式计算。

2.我能行:竖式计算(出示课件)

谁能把你的计算过程和我们分享一下吗?抽生上台板书师: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真牢固!

二、情境教学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法解决,怎样列算式?生:用加法,27+2=29(辆)

师:怎样列竖式?(注意:在计算加法·减法时,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1、老师边说边写,2写在哪儿?为什么要写在5的下面?生:因为数位要对齐。

师:谁再来说一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2、课件出示情景图例1

(1)师:看同学这么快就帮小红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也想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出示情景图例1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辆车就是要把客车的辆数和货车的辆数合起来。并列出算式27+8=(辆)

(2)师:现在我们已经将算式列出来了,那这个算式怎么计算呢?让我们和同桌一起动动小手,让小棒朋友帮助我们。首先我们要摆出多少根小棒,请你们左边的同学摆出27根小棒。(师:这位孩子的速度真快。嗯!那位孩子的小手真巧)那请右手边的孩子摆出8根小棒。

师:现在请同桌的孩子一起动手移一移,算一算25+8=? (怎么算怎么移?摆完了的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生上台展示

生1:从8根中拿出5根凑成10……

生2:从25根中拿2根和8根凑成10……

(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现在我来比赛一下,看哪位孩子把小棒放在书桌左上角,又快又整齐。

3.竖式计算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帮忙,怎样计算呢?生1:口算

生2:竖式计算

师:那我们现在就试试,再列竖式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什么?再列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来教教老师写8的时候应该写再哪儿呀?那5加8等于13,13怎么写呢?(13,3写在个位上,1,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我们写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师:那再这两道竖式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不一样的?

2生:第一个个位相加没有满十,第二个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师: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满十进一(师板书满十进一)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4.试一试

33+8=25+9=生上黑板用竖式计算

5.歌曲

利用两只老虎的音调来唱进位加法的儿歌,帮助孩子学习进位加法。

课件出示相应习题

师:好,请看第一关:小法官。师:现在请看第二关:找车厢。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请看第三关:小熊的烦恼。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当个位和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时,要加上进的数。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进入我们美丽的城堡。)

六、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

学生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小棒图。

看图写算式。

认识各部分名称。

板书:加数加数和。

学生用小棒计算13+2,同桌交流,

把3和2合起来再加10。

从13接着往后数。

………………………………..

2.教学例2。

出示小棒图,学生说图的意思。

列算式15-2。

认识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学生用小棒计算15-2,同桌交流。

先算5-2,再算10+3。

因为13+2=15,所以15-2=13。

…………………………………。

教学例3。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说说图中11+6和17-6这两个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

集体交流反馈“你是怎样算得?

教学例4。

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那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怎么列式?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算一算出示题目,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课堂活动。

1.摆小棒,算一算。

2.拔珠子计算。

同桌合作完成。

3.看卡片口算。

同桌游戏。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3+2=1515-2=13。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六

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谈话引入。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哪些知识?3.出示自探提示。

认真学习课本第38页例3,独立探究以下问题:

(1)说一说: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写一写:这道题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请写下来。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探结果,重点说说自己还不太明白的地方。2.全班合探。

(1)分组展示、评价,师补充。(2)即时练习。

完成38页下面“做一做”三.质疑再探。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4.评出最优学习小组5.布置作业。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七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八

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同学们,今天学新知识前咱们先回顾一下昨天学的旧知识。

1、竖式计算。

59+73=83+38=68+52=58+94=请大家做在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方法的?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不错,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不过,可要仔细观察,看谁能发现,今天所学的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学习估算。

昨天咱们计算了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总种数,今天这节课,咱们来计算一下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总种数。出示:

生1:把376估成400,284估成300,400+300得700,所以376+284约等于700。

生2:把376估成380,284估成300,380+30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3:把376估成400,284估成280,400+280得680,所以376+284约等于680。

生4:把376估成380,284估成280,380+280得660,所以376+284约等于660。

师:大家真棒!想出这么多估算方法。大家看,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估算,都是把两个加数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数?生: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师:对!我们在估算时,必须要估成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在这么多方法里,你最喜欢那一种?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再估一估。

2、学习笔算。

师:好,估计完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下面我们来亲自笔算一下和到底是多少?学生都动手尝试,指名板演。

师:大家看板演的同学计算对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先算个位,6加4得10,在个位上写0,向十位进1。

再算十位,7加8得15,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在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

最后算百位,3加2得5,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在百位上写6。

师:真棒,你说的又清晰,又准确。来大家一块说:计算加法时,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那百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生:那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师:大家看,这就是咱们今天所学的进位加法,谁发现了和昨天所学有什么不一样?(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完善课题)。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五第1、2、5、6、7题。

四、小结(略)五、布置作业(略)。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九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这副图呈现了运动会操场一角“分发饮料”的情境。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该图的主要意图是借助“运动会分发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熟练口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中,与其他同学合作。重点、难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小黑板。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口算。

9+8。

9+6。

9+7。

8+6。

9+9。

8+8。

7+6。

7+7。

9+3。

8+5。

9+4。

7+5(二)、新授:

1、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看到了有许多小朋友报名参加运动会。他们进行比赛,到了休息的时间了,小组长来到服务组领饮料,看看有哪些饮料。

生:有矿泉水、雪碧、可。

师:你能不能看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生:有能力的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意思。

师:我们现在来看图讲故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生:小组活动。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

一组:8瓶矿泉水,7瓶可乐。

二组:3瓶雪碧,4瓶可乐。

三祖:9瓶雪碧,5瓶矿泉水。

2、师: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生:7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4=7。

4+3=7。

师: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师:哦,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你能解决吗?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生:8+7=15。

师: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样算出来的。

生:7可以分成2和5,8+2=10,10+5=15。

8+8=16,16-1=15。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7+8=15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跟同位互相说一说。

生:„„。

3、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三组一共需要领多少瓶饮料?

师: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4、师:我们知道了每个小组要去领多少饮料,那么你知不知道他们一共要多少瓶矿泉水?

生:我看到了1组领8瓶矿泉水,2组没要矿泉水3组要5瓶矿泉水。可以8+5=13。

师:你说的真好,其他同学明白吗?我们要看好了那哪些组要什么样的饮料。不要分错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一共要多少瓶雪碧?

一共要多少瓶可乐?„„。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小结:

给小朋友分饮料,你都分对了吗?以后我们碰到这种问题你能解决吗?今天同学们有很多想法,积极动脑很好。以后我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

分饮料。

8+7=15(瓶)。

挂图。

8+3=13(瓶)。

孙达蕾课题:投沙包比赛。

——退位减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本幅图表现小朋友正在进行投沙包比赛的情境图。该图有两个意图:一是引导教师组织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中学习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20以内数退位减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20以内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信息图用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

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学生讨论交流,理解信息图的图意,根据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中突破难点,体会算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投沙包师:这个游戏怎么玩?生:小组讨论。

生:一共玩2分钟。到了点看看谁投中的多,谁就赢了为学生看图整理信息打下基础(二)、新授:

1、师: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师:那么谁赢了?生:我可以算一算师:怎么样来算?

生:算一算每个小朋友投中几个就知道了。

2、师:我们看看1号运动员投中了几个?

生:投了16个,9个没中。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减法。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16-9=7(个)。

把9分成3和6,16-6=10。

10-3=79+7=16。

16-9=7。

师:大家的想法很多,你更喜欢哪种算法?

3、师:那么其他运动员投中了多少个呢?

生:他们投了几个,减去掉在外面的就知道他们投中了多少。

4、生:2号运动员11-3=8(个)10-3=7,7+1=8。

8+3=11。

11-3=8。

3号运动员12-6=6(个)师:谁赢了?生:2号运动员。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并解决。

(三)、小结:

六、板书设计:

退位减。

16-9=7。

挂图。

11-3=8。

12-6=6。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2、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出示课件)。

引导看图,找出图上提出的问题。

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独立读出问题。

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观察、总结。

活动二。

1、你说我讲: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独立列出算式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

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出算法,对于不同的算法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组合作时要求分工明确,记录清楚明了。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明确这个问题不能直接解决,而应在解决了三个组分别需要多少瓶矿泉水的基础上才能解决。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连续性,连贯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活动三。

自主练习:第二题“找座位”,创设游戏情境完成。

第三题“买两样东西需要多少钱”?

利用学具卡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法的计算。

学生自主选择商品,进一步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活动四。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能否进行简单总结。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要想使教学内容变的更加丰富,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就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与当前要讨论问题的实际距离,对原有教材进行开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与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一开始,我就创设同学们一起观赏鱼的情境,这不仅是旧知的复习和回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正方体,满了十个先把他们摆一起,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内容。课本p15~p17。

本节课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而本节课主要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一个重、难点。这节课也为例2的学习“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打好基础,让学生充分的体会“个位、十位满十都向前一位进1”。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本节课将实际的统计表与计算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读表、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标准》中还提出“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在本节课在教学时先估后算,并且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

1、知识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方法,掌握“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用加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经验目标: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学过的旧知,通过自主思考、迁移学习新知。

4、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也就是“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遇到连续进位往往容易遗漏加上个位上进上来的1,养成认真做题的好习惯。

在课堂的开始,谈话导入,与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珍奇动物,并且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种数统计表》,让学生在统计表当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中国特有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共有多少种?”。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先估后算,并且交流自己不同的估法,估算结束后,进行计算的教学环节;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依照“个人尝试计算—小组交流算法—展示计算成果”进行教学此环节,在全班展示计算结果时,先让学生充分的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生生互动,生提问题,生解答,在此环节解决本节课关键问题“十位相加满十怎么办?”让学生充分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比新旧知的差别,揭示本节课题“连续进位加法”。练习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做一做”,学生练习两道给出竖式的进位加法题,做完后学生间交流算法;第二个层次“连一连”,根据横式写竖式进行计算,找出反例,强调学生易出错点,同位两人交流算法;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放手给学生。

最后,小结交流此课收获,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生:我知道了哺乳类动物有110种;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两栖类有30种?

生1:哺乳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生2: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特有动物?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下“中国特有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二)迁移渗透,尝试计算

1、估算

师:你能列出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生:98+25师:让我们先来估一估“98+25”大约是多少?并且说一说你估的方法。生1:把98估成100,100+25=125,所以98+25大约是125。

生2:把98估成100,25估成30,100+30=130,所以98+25大约是130。

【设计意图:自然的引出“估算”,展示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为下节学习估算作铺垫。】

2、计算

师:刚才我们估出了大约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可以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写到练习本上。 (生尝试计算)

师:很多同学都算完了,请同学们把自己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内交流算法)

师: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计算的方法?生:5+8=13 90+20=110所以110+13=123师:这位同学计算的方法真巧妙,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计算十位90+20=110,再把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还有其他计算的方法吗?生:(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生:9+2=11 11+1=12十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师:谁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十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3、统一计算要求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横线要用尺子画,进位1要写好。

师: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重新的写一遍竖式。(师引领学生说:98+2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8+5=13,写3进1;十位上9+2=11,11加上进上来的1等于12,写2进1;我们把这个1写在百位上;所以98+25=123。请同学们记得要把横式上的答案写上,单位名称不要落下。让我们一起口答一下。)

师:同学们的声音都非常洪亮,现在请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98+25竖式的计算过程。

4、对比新旧知识,揭示课题

生:以前学习的只有一次进位,而今天学习的有两次进位。

(三)练习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想不想挑战自己?下面请你把这两道题写到练习纸上。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计算的结果,并且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是如何计算的?

(教师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时,分别找两名同学说一说计算方法,在两名同学说的过程当中,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

2、连一连

师:找位同学解释一下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把两个叶子上的数加起来,找一找哪个花朵是叶子上两个数的和。师:请同学们把竖式列到花朵旁边,帮助叶子找到他的花朵朋友。

(学生在展示此部分内容时,找三位同学的作业进行实物投影,在评价之前,引领学生先发现优点,在提出不足。第一位同学是忘记写进位1的,通过集体的强调,再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写进位1;第二位同学是十位上的数相加忘记加上个位上的进位1,通过互相提醒,达到强化提醒的作用;第三位同学书写规范工整,对于低年级的同学以做到榜样的作用。)

3、解决问题

生:小鸡有85只;母鸡有77只;公鸡有59只。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让我们提出一些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选择一个喜欢的问题解决一下?在解决问题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生:横式不要忘了写,单位名称不要落下,答要写完整。

(学生展示的时候,找同学上来直接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有错误的话拿出来及时提醒,反复强调,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经常出现的错点。比如:横式上答案陋写,抄错;答写不完整等?)

(四)课堂小结师

我们今天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的内容,知道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也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我们可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加强计算练习,做一名计算小能手!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三

一、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七、课堂小结。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四

在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

1、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部分,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小羊图,然后让学生根据小羊图提出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出新课,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重视算法多样化。虽然学生还没有正式学过进位加法,但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肯定会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确地算出得数。在学生列出9+3=12时,我就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是记大数,再接着数小数的;有的是从3只小羊中拿来一只,和9只合起来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说一只一只数出来的。

上完了这节课,我觉得需要在下次上课时要注意的地方是:优化算法不应太早,应该暴露不同方法的弱点,使学生对方法的优劣有切实的体会,作出自己的选择,真切地体会到“凑十法”的优越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五

熟练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

一、板书课题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去大海边上解决问题,是板书课题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

二、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的新本领是熟练地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内容,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天空上有什么?大海上有什么?海滩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动动脑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一比谁看得认真,坐姿端正、精力集中,效率高。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生(后进生)列举看到的数学信息。(其他同学补充)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做一做:解决红点问题,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五、后教

1、更正: 指名学生完成第二个问题,并讲解做题思路。

2、议一议:加几个一和减几个一都在各位上计算。

六、全课小结

生口述小结:加几个一和减几个一都在各位上计算。

七、练一练

11+3=

15+4=

16+1=

14+2=

12+5=

13+4=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

八、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六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108+()=10()+7=106+()=10。

2.口答。

8+2+4=7+3+2=6+4+7=。

3.口算:9+5=。

4.比一比:8+5=7+5=6+5=这三个算式与9+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它们都是加5的算式;。

不同点:加法算式中前面的加数不一样……。

在9+5=的算式中,用凑十的方法把5分成4和1,9加1等于10,10加4就等于14.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些计算方法来学习8、7、6加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算法:8加几的算法。

(1)计算8+5=?

请同学们算出得数,汇报结果。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预设算法:

a.从5个中拿出2个和8凑成10,10再加3等于13。从5个中拿2个和8凑成10,其实就是把5怎么分?(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

b.把8记在心里面,伸出5个指头,接着数……。

(2)学生口述师板书8+5=13。

23。

10。

(3)师述:从5中分出2,跟8凑成10,10再加上剩下的3,就等于13。

(4)动手操作,摆小棒。

请同学们把8+5=的算式用小棒来摆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提问。

师进一步明确摆法:左面摆8根小棒,右面摆5根小棒,从右面的5根小棒中取出2根,放进左面的8根中,8添上2就是10,右面还剩3根小棒,10加3就等于13.

2.自主探究7、6加几。

师:结合9加几和8加几的.算法,你会算7+5=,6+5=这两个算式吗?

(1)学生思考交流.

(2)生口述,师板书7+5=12。

32。

10。

(3)请一名学生板演6+5=的计算过程,师生共评。

3.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一样,都是利用“凑十”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课件显示,完成教科书91页“做一做”第1、2题。

2.解决问题:课本91页的主题图。

四、课堂总结。

大家谈一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课后习题。

完成练习题1、2、3。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七

1.通过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发现其中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整理。

2.请大家再把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表,看谁整理得最好。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4+8。

3+9。

9+4。

8+5。

7+6。

6+7。

5+8。

4+9。

9+5。

8+6。

7+7。

6+8。

5+9。

9+6。

8+7。

7+8。

6+9。

9+7。

8+8。

7+9。

9+8。

8+9。

9+9。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二.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1.竖着看,提问:竖着看,再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引导回答:(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照9加几、8加几、……的顺序排列的。

(2)每一竖行的第一个加数都一样,第一行是9,第二行是8,第三行是7……。

(3)每一竖行的第二个加数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如加2,加3,加4……。

(4)各行中试题的得数,下边的一题都比上边的一题大1。

2.横着看。提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启发回答:(1)每一横行第一个加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9加几、8加几……。

(2)每一横排第二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加2、加3……。

3。斜着看,提问斜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启发回答:(1)每一斜行得第一个加数是从小到大排列得,如7加4、8加4,第二个加数不变。

(2)每一斜行中左斜行得算式得两个加数与每列算式的两个加数换了位置。8+3与3+8、9+3与3+9……,计算时他们都相等,所以只要记住大数加小数的哪一种就可以算出小数加大数了。

4.观察整个表,以6+5为界限,发现了什么规律(左边的题和右边的题相同只是两个加数位置变了,但是他们那的和不变。(在加法表中有一条粗线把加法表分成两部分,强调只要记住左边的20道题就可以了)。

5.练习。(完成课本113页第1题)。

三.练习。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课本113页的第2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2。成课本113页的第3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第1题,要求等号左右两边都等于13。练习时可回忆刚才学的加法表,完成后讲评,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让学生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八

1、掌握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中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

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情境演示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学法:采用合作探究法,同桌共同合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ppt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五分钟小老师上课:

(1)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2)谁来说一下儿歌中都有哪些好朋友?(3)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好朋友读一下!(4)考考你们用凑十法来计算。

2.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今天让我们一起玩个闯关游戏,来证明一下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么聪明!好不好!

3.大家看闯关游戏的大门上有密码需要我们先解锁!

二、探求新知,明白思路。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

出示企鹅图片!看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闯第二关。

瞧!小朋友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手舞足蹈地欢迎大家呢!仔细观察,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哟!

(出示课本97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说,你说,观察的仔细说得也很棒你们是说:(a、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b、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师: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了,你来说--声音真响亮。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师:大家都解答出来了吗?一共有多少人呢?。

师:小朋友们都是用加法算出“一共有多少人?”的,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算呢,你是怎么想的?你来说,———说得很好,你的声音再大点就更完美了。掌声鼓励一下。

老师小结:虽然数学信息不同,但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把这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师:他们的解答方法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哪?把你的想法跟伙伴说说,(小组讨论)首先,相同的地方有?你来说,谁来补充?那不同的地方呢?请你说—你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并且都是用加法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你来--你说的是: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太精彩了!

师引导小结: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说步骤: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还有,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3闯第三关。

好,懂得了方法我们就更自信,勇敢地大步向前了。走出校门,过节大家也想去外面转转吧!别着急,下一站——动物园,在这里,有一群快乐的天鹅。

出示书97页“做一做”天鹅图。

师:那我们仔细观察,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你想怎么解答?

4、还可以怎样解答?

同桌一起说一说,不清楚的可以根据提示说。师:这一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说---哦:

(2)白天鹅有8只,黑天鹅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天鹅?8+6=14(只)太棒了!4.第四关:数清楚了天鹅,我们不打扰快乐的天鹅了接着向前走瞧!一群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也盼着小朋友们去跟他们一起玩耍。

出示兔子图。

先观察好,能说出图意,又能解答出来的同学举手。太棒了!

5.第五关:这一关过了,让我们一起来闯第五关,快看孩子们正在排练舞台剧呢?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图师:小组按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讨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师:“一共有多少人?”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快快把你的解决方法写下了。你用什么方法?算式是?板书:

小手一个比一个举地高,都想说,老师看看谁坐的最精神,你说,哦!你是说男生有8人,女生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戴头饰的有9人,没戴头饰的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9+5=14(人)不仅说了解答方法把图意和问题也完整说出来了,你表现得真棒,明天请你来当小老师。师: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人?”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是爱动脑的孩子,你来说---真了不起!

师小结:我们也是跟刚才一样,按步骤找数学信息、列出数学算式、写出答案,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两种方法解答了这道题。

6.第六关:除了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校园里还会张灯结彩,我们来看校园里挂的这些灯笼。

出示书99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图。

咱们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坐得很精神,你来--—谁还想说?你来说---观察得真认真.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说---真不错!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哦,这么多人都想说,这样,你先说给同桌听,比比你们俩谁说得完整,谁来说给我们大家听,你来---真棒!你来---说得很好,真了不起!

不进位加法数学教案篇十九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略。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1751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