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调研报告(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7 17:15:10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13篇)
时间:2023-12-07 17:15:10     小编:MJ笔神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训调研报告篇一

在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市委党校为了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干部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安排,专门成立课题组,对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02份,收回率85%,其中有效问卷92份。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调查对象包括市委党校2009年中青一班、县处级进修一班和乡镇长培训一班,其中男75人,占总人数的81.52%,女17人,占总人数的18.48%。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及工作岗位情况如图所示:

参与调查的学员中,35岁以下的8人,占总人数的8.70%,35岁的4人,占4.35%,36-45岁的人数最多,48人,占总人数的52.17%,46-60岁的32人,占34.78%。数据显示,丽水市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

从学历统计图来看,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占到了总数的76.54%,本科以上的占19.75%,由此可见,领导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和学历层次大幅提高。

参与调查的学员中,34.94%来自市直机关,19.28%工作岗位在县(市)区,8.43%来自县直机关,37.35%来自乡镇。

二、干部教育培训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干部学习心理特点

干部学习心理特点涉及5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干部学习心理特点

1、当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新问题时,您一般希望

(1)尽量自主地解决

198.91%

(2)依靠他人安排和帮助自己解决

11.09%

2、当要学习某个新内容时,您大多希望

(1)根据自己的情况,尽量自主、灵活地进行学习

43.48%

(2)去参加组织安排的集中培训或学习

5256.52%

3、在不去参加集体授课的情况下,您是否曾自学并掌握了新理论与新知识

(1)每年至少有三次以上

5458.70%

(2)几乎没有

41.30%

4、在学习培训之前,您是否想知道该学习培训对您工作和生活的直接作用

(1)很想知道

76.09%

(2)无所谓

223.91%

5、学习培训时,您是否希望教学尽量联系您工作和生活的经历

(1)很希望

84.78%

(2)无所谓

415.22%

1、4、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干部在自我概念、对学习需要的意识、自身工作生活经验的作用、学习的准备状态等方面,被调查者选第一个选项的答案的比例均在76%以上,充分体现了成人自我指导的学习心理特点: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负责地进行有关学习的决策,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具有务实性。从问题2和3的统计结果来看,有超过四成的学员希望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灵活地进行学习,而接近六成的干部学员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方式,超过一半的学员认为自己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可见,干部具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对灌输填鸭式集体教学方式已有相当的依赖性。

(二)干部培训动机和培训内容需求

也出于一些外在动机,但干部学习更有效的动机是内在性的,主要是为了不断的自我实现。

从干部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看,干部培训内容需求同样呈现多样性。

表2:干部培训内容需求

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

赞同人数

领导科学

经济学

52法律知识

1政治理论

行政学等现代管理知识

心理学

国际国内形势

社会学

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科技文化知识

4专门业务知识

外语

认为现阶段最需要的理论和知识的多项选择中,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排序前四位的是:领导科学、经济学、法律知识和政治理论,选择人数均在一半以上。其后依次是行政学等现代管理知识、心理学、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学。结合问卷开放性问题“您在党校学习期间,最想研究和解决思想和工作中的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理论方面,干部来党校学习,最期望的是能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的问题;在实践方面,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最想研究和解决问题最为集中的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现实问题;在专业知识学习上学员对领导科学、经济学、法律的需求分列前三位,需求度最高。其中71.74%的学员选择了领导科学,说明学员对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意识十分强烈。

表3:干部能力提高需求

需提高的能力

赞同人数

创新能力

应变能力

53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决策能力

协调能力

依法行政能力

政治洞察能力

42表达能力

1心理调适能力

调研能力

策划能力

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

公共服务能力

艺术鉴赏力

针对能力提高需求,结果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认为现阶段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排序前四位的是: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决策能力,选择人数均在一半以上。其后依次是:协调能力、依法执政能力、政治洞察能力、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调研能力。从调查数据看,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需求比较高,反映了干部对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和方向,这也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方向提供了参考。

(三)干部培训课程设置需求

69.88%的参训人员认为党校的教室布置、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较完备、舒适。这是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硬件设施的肯定。

短应视培训内容而定,弹性调节。

表4:干部培训重点

培训重点

赞同人数

提高综合素质

更新观念

5开拓眼界

提高理论水平

43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知识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重点的调查结果(表4)显示,公务员普遍认识到原有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已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要求,目前迫切需要更新观念,开拓眼界,提高综合素质。结合表2和表3,这些调查结果对党校新一轮干部培训的内容和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考。

(四)干部培训方式方法

81.18%的被调查者参加过的培训中,教学活动大多是由教职人员规划的。86.36%的学员参加培训时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向学员集体地讲授。说明到目前为止,干部教学活动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培训,缺乏学与教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在让学员们选择喜欢的培训方式时,传统的集体授课已经不再是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干部培训形式要求同样呈现多样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干部更倾向于实践考察、案例教学、交流式教学和专题调研。同时,参加调查的学员强调在培训时要把不同的培训方式结合起来,理论结合实践,效果更好。党校目前的培训方式主要是教师讲授、专题讲座相结合,同时辅以讨论交流、专题调研、实践考察等教学形式,可以说基本上满足了干部培训的需求,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仍是主体,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有待进一步深入加强。

表5:干部培训方式

表5:干部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

赞同人数

实践考察

案例分析

交流式

4专题研究

32教师讲授

1问题研讨

与高校联合针对特色岗位、特殊职能领导开设的专题专业培训

情景模拟

电化教学、远程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结合5双讲、多讲式

(五)干部培训师资

88.64%的参训学员认为干部教育培训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给学员以必要指导和帮助,以利学员自主、灵活、有效地学习,而不是详细地向学员讲授课程。这提示党校教职人员应让学员尽量自主负责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的是一个促进者的作用。

调查显示,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承认。在您对党校教师群体授课的满意度的总体评价选择中,很满意的占9.3%,满意的占58.14%,基本满意的占32.56%,不满意度为零。这说明学员对党校教师培训效果的总体评价是比较好的。

在哪几类教师的培训效果最好的选择中,三类教师的选择率不相上下。选择市委党校教师的有34人,选市内外特聘教师的有35人,选市内领导干部的有39人。调查数字显示,党校教师选择率只是稍稍偏低,反映了党校教师队伍与市内外特聘教师的差距并不大,而市内领导干部的得票是最多的,这也说明我市领导干部在学术研究上的高水平,他们的专题报告与丽水当地情况紧密结合,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能帮助学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拓宽思路,因此颇受欢迎。

(六)干部培训考核

在干部培训考核应当采取哪种形式的选择中,排序第一位的是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占55.43%,排序第二的是开卷考试,占38.04%。也有不少学员选择了其他,表示考核方式也可以多元化,比如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30%,调研占总成绩的30%,讨论交流占总成绩的20%,平时表现占20%。这即反映了干部对培训考核的选择,又体现了成人教育培训的需求和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参加过的学习培训中,76.25%的学员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考核培训成果的,说明现阶段已有的考核方式基本符合学员对培训考核方式的需求。

三、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参加问卷调查的学员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在服务干部全面成长的基本评价是满意的。他们认为在党校接受培训,能更加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汲取新知识、新观念,培养新思维,开拓视野,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亦能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些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促进领导干部全面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尽管绝大多数干部对当前培训的整体效果感到基本满意,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表6:培训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

赞同人数

缺乏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师资力量不够强

培训体制不够完善

31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

培训条件和环境欠佳

多头培训、重复培训

第一,培训方式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表6所示,有66位(71.73%)学员认为主体班的培训方式相对呆板,缺乏灵活性。大家认为当前培训形式还是较为单一,灌输式授课多,启发式教学少;教师讲的多,互动式教学少;论点、观点多,案例分析少。虽然近些年党校一直强调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拓展训练式教学,但真正能够落实并熟练运用的并不多,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是有待强化。

第二,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在问卷调查中,有47位(51.09%)参训学员认为干部的培训仍然存在针对性不高、实用性不强、理论性知识太多、实践性知识太少等问题。有20位(21.74%)学员认为培训对象缺乏针对性。大家普遍认为,在教学内容上各个班次大同小异,教学专题雷同,教学内容类似,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同一个老师讲的内容几乎是千篇1律的;组织安排的内容多,个人岗位需求的内容少;教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与干部思想工作、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感到培训内容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干部的实际需求,培训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创新充实。

第三,培训师资力量不够强。尽管在前面的调查中学员对党校教师群体授课的满意度颇高,但仍有40位(43.48%)学员认为教师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大家认为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现在,进入干部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对授课教师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党校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研究式教学和能力培养的高水平教师还是偏少。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引进高级人才,成为党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四,培训体制不够完善。有不少学员(33.70%)反映当前的干部培训体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问题是调训制度不足,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市直机关干部的培训机会比县、乡级干部的机会相对更多,建议适当将调训制度向基层干部倾斜。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依然存在,有学员建议副科以上的干部应分类规划,具体到人,一般每人两年内不要超过2个月的各类培训为宜。

四、此次干部教育培训状况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第一,必须创新培训形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干部培训方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多开设一些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实际观摩等课程,增强学员与老师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干部分析问题能力和行政操作能力。要运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异地同步教学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始终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统筹起来,使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新知识、新本领、新技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第二,突出重点,拓宽培训内容。按需施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必须更加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要充分利用这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结果,将领导干部选项比较集中、真正想学爱听的内容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安排专门的教学单元,突出科学性、体现时代性、注重适用性。按照培训的总体目标分类培训、分级实施、分步落实。

第三,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一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对他们进行理论更新的基础上,通过挂职锻炼、参与市委、政府重大调研课题研究等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性,便于他们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多请外地专家学者和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业务骨干担任客座教师,发挥他们的特长。二要加强教育基地建设。在继续加大党校和行政学院软硬件投入的基础上,重视运用和开发全社会的教育资源,用开放式思维和市场运作方式,使全社会的教育资源为干部培训所用。

第四,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教育培训只能起增加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技巧、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而要真正提高干部的素质还要依靠整体体制、机制改革。一要创新调训机制。在排定主体班次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类型、层次学员的实际需求,在班次设置、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上作出统筹安排。二要加强学风建设。切实加强对学员培训的考核评估,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和监督考核工作,完善各类培训班管理规章制度;建议坚持训用结合,把干部参加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考核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三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题组组长:陈子民

课题组成员:赵剑红阙立峻(执笔)

培训调研报告篇二

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实践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杨舍镇党委及组织宣传部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干部队伍素质结构变化,坚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丰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培训的管理机制,使全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一、当前全镇党员干部的思想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对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管理,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工作节奏、服务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争先精神牢固树立。多年来,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以自加压力、勇创大业的争先精神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不管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不论在顺水推舟时,还是逆境困顿中,都能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在全市乡镇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二是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全镇党员干部都能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与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员干部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尤其在一些重大矛盾、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单位部门之间都能齐心协力,共同攻坚克难,体现出较高的党员干部素质。

三是工作作风不断优化。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意识,亲民、富民、利民的理念,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廉洁自律得到巩固。近年来,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两个条例》和《实施纲要》,自觉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尤其是“三禁”规定执行坚决,较好地维护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党员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看,全镇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是坚定的、精神状态是昂扬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廉洁自律是合格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具体工作中,少数党员干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时常显现。

1、先锋作用有所弱化。一是在党员干部比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身份麻痹”的现象,党员干部混同于普通群众,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出来;二是在党员干部人数较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个体淹没”的现象,即党员干部因力量单薄而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述现象,往往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争先意识减弱,责任心减退,工作标准、自我要求降低,或者是盲目乐观、自高自大,容易滋生松口气、歇歇脚、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如行政村少数党员干部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遇到困难挫折时意志不坚定,总是拿客观原因作挡箭牌,导致村级经济难以走出落后、发展迟缓的“怪圈”,成为下一轮发展的障碍。

2、党性观念有所淡化。当前,我们正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变革的现实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思想经常接受各种思想“碰撞”,理想、信念在种.种实惠面前褪色、淡化。少数党员干部过分求实惠,怕吃苦、怕麻烦、怕得罪人,抓工作畏难情绪重,导致单位、部门内部管理松懈,作风散漫。少数党员干部囿于小集体观念,在工作和一些敏感问题上不能按政策办事,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有的党员干部把服务喊在嘴上、要求挂在墙上,碰到实际问题敷衍塞责、逃避责任。少数窗口单位依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

3、创新能力有所钝化。少数党员干部发展意识衰退,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减弱,开拓创新能力钝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所作为不求上进。尤其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难题,勇创大业,而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工作疲沓、飘浮,缺乏开拓创新意识,疲于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接触上级领导多、直面群众少,坐办公室多、进村入户少,好话听得多、掌握情况少,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工作马马虎虎,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机关部门中还有少数党员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热衷于办私事、上网聊天,更有的离岗串岗、说三道四、影响团结。

4、堡垒作用有所退化。少数党员干部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凭老框框老经验办事,导致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制度松懈、效率低下。少数党员干部思路不清、标准不高、工作教条,只会讲不能办,却不研究如何办,遇事推诿。还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单位困难较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不是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不是主动为基层 挑担子,而是静候上级下指示,等待领导抓协调,致使有些问题、矛盾久拖不决,积重难返。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忽视教育。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味以经济指标论英雄,忽视对党员干部正常的教育、培训,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难到位,党员教育缺乏新意,以致党建工作象流水帐,开展活动如四季歌,未能真正起到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是轻视学习。少数党员干部重于事、轻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借口工作忙等原因,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参加理论学习,理论素质差。同时,业务学习也少重视,知识老化,思想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员干部知识方面的要求。

三是漠视管理。少数基层党组织,因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疏于对本单位党员有效的管理,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进出漠不关心,少数党组织甚至对党员的底数模糊不清,致使许多党员找不到“娘家”,组织生活没有着落,成为“挂名党员”。更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的管理成为一句空话。

上述问题的存在,与全镇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作为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全镇党员干部应在自我完善、提高素质方面作出示范、表率,以真正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必须着重把握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三个环节。

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一)立足干部实际需求,拓宽和丰富培训内容,加强队伍建设。

实践中,杨舍镇委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形式,力求精确把握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和思想脉膊,努力做到按需施教、训有实效、学有所获。

一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新”的需求,开展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年来,杨舍镇十分注重加强对党员干部队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和胜任岗位需要,在全市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外语、普通话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培训。近三年来,先后举办微机应用能力培训班32期,培训党员干部近二千人,目前机关工作人员中50岁以下已有95%以上的同志达到了省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考试中级水准。20__年又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广大干部中全面进行英语300句和普通话达标培训,经过测试,参训人员合格率达100%。

二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博”的需求,举办专家讲座。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为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把全镇党员干部统一到争当“两个率先”排头兵和“江苏第一镇”的宏伟目标上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镇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主动出击,外引高水准的社会教育资源,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辅导、培训,迅速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层次和人文修养,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上海市委党校、江苏省委党校等著名专家、教授分专题作辅导讲座,让全镇党员干部了解和掌握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社会思潮等发展动态。去年以来,全镇共举办各类专家讲座15期,举办各类培训班169期,直接培训党员干部和基层骨干9万多人次,此外,还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利用vcd光盘间接反复地教育、培训。

三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精”的需求,开展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以往开展读书学习的经验,本着求新、求深、管用、把党员干部“逼向书本”的指导思想,由镇委宣传部门和党委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规定学习篇目及书籍,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学篇目,通过抽查笔记,组织考查,展示学习心得,会议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20__年镇党委中心学习组被评为苏州市级先进集体。

四是针对党员干部学习求“实”的需求,开展调查研究。去年以来,杨舍镇党委十分注重学习培训的实效,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镇四套班子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每年由党委提出40个领导干部重点调查研究课题,立足兴镇亲民,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矛盾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调研和;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探讨,提出许多务实性的建议和对策,并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对全镇的一些先进典型、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剖析,全面总结和积极弘扬,把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并下发到基层共同探讨,先后编印了20__年和20__年《杨舍镇党委中心组调研材料汇编》,使全体党员干部更加全面掌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势和发展前景,增强工作中争先创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达到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务实为民,科学决策,提高执政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阵地建设,形成了较完整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阵地与基地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载体,也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杨舍镇围绕加强阵地和基地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按分级分层原则,建立三级培训阵地,即通过加强镇党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构筑一级(镇级)阵地;通过街道、办事处党校、成人学校、市民学校建设,构筑二级(街道、办事处)阵地;通过加强村党员电教室、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构筑三级(村级)阵地。在这些阵地建设中,注重充分发挥其各自在师资、设施和其他方面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努力形成覆盖全镇党员干部的“网络式”的大培训格局。二是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始终把教学活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聘请党校专职人员,建立了从全镇各部门、条线筛选出来的近百名不同专业、名有所长的专业人才组成的“人才库”,聘请市委党校及市电大教师任兼职教师,以高水准的师资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高质量。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实用性和党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镇形成了六大基地:杨舍镇招商引资和省级工业开发区示范基地;“神园”葡萄示范基地;晨阳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塘市肉鸭养殖、芹菜种植基地;东莱食用菌、水产养殖基地;乘航花卉苗木基地;城区街道社区教育培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增强教育培训的实践途径和效果,让党员干部在真实环境中受到教育,提高实际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围绕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动力,解决培训对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着力抓好党员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常规制度建设,用科学的机制来推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镇组织办、宣传办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制度。规定党员干部理论考试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提拔重用,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的,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三是村级干部培训上岗制度,强化对村级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所有村级干部均须培训后方能上岗。去年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后,全镇有136名干部参加了镇党校组织的培训。四是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把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其他骨干培训学习情况整理建立个人档案,作为干部使用的依据。

三、进一步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总的思路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要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要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础性建设。首先,着力研究建立各级各类干部素质的标准体系。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素质要求具体化、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既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又可以让党员干部认清差距,增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研究和配套确立科学的培训工作标准。其次,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工作。弄清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任职经历的干部对培训内容的具体要求,以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制订长期、中期、短期的教育培训目标。第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载体和阵地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各级基层党校建设的同时,抓好镇党校网站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把软性的教学资源摆到网上去,搭建一个崭新的教育培训工作平台。

二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多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根据成人“三多三少”的特点,做到“三为主”。即根据党员干部零碎时间多整块时间少的特点,把理论学习要点整理成自学提纲,以岗位自学为主;根据党员干部晚上时间多白天时间少的特点,通过开办“夜校”的形式,坚持以晚上培训为主;根据党员干部假日时间多平时时间少的特点,大规模集中培训主要安排在星期天和节假日,以星期天和节假日培训为主。二是内容安排上,要做到按需施教、分级分类、讲求实效。要着眼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能“抓进篮子就是菜”,不能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时要增强针对性,不能“上下一般粗”,不能村干部和村支书培训内容一个样。三是在培训形式的选择上,要在搞好常规理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参观考察和实践锻炼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考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急、难、险、重的工作岗位进行实践锻炼。四是在培训方法的运用上,要借鉴先进的培训方法和技术手段,采取启发教育、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双向交流、菜单式选课,以及远程教育网络和网上党校等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员与教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要进一步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研究实行党员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应具备的知识水准,强制性要求其在任职期内必须达到,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拓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面,努力形成“大教育、大培训”的格局。三是使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选任、监督与综合管理等工作衔结互动。一方面,要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工作要跟上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步伐,及时对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产生的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岗位知识培训,让其早日适应岗位要求;再一方面,要将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干部,要给予大力宣传和表彰。反之,要采取教育、诫勉、调整等约束措施,努力营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热情。

构筑一流的社区教育中心

“强基工程”是展现时代新风貌,永葆先进性的大事。为此,杨舍镇前溪巷社区始终把社区教育、锤炼思想放到突出位置。去年以来,前溪巷社区以文化立区、共建兴区、自我管区为抓手,投资3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融教育培训、陶冶思想、志愿服务、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十大功能的社区教育中心。它们分别是党史展览馆、电化教育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荣誉展示室、社区名人馆、社区艺术陈列室、技能培训室、特色家庭展示室、健康教育室、社区愿景等。

前溪巷社区党支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认真开展“先锋工程六坚持”活动:

一是坚持树“三风”:树求实的学风,树从严的党风,树亲民的作风。

二是坚持讲“三争”:争当服务于民的表率,争当工作创优的表率;争当传播文明的表率。

三是坚持重“三帮”:关爱弱势群体,结对认帮;关爱特困家庭,志愿相帮;关爱下岗市民,就业互帮。

四是坚持送“三暖”:突出群众满意为标准,说暖心话,办暖心事,送暖心物。

五是坚持抓“三促”:以爱心基金帮扶促稳定,以家政就业岗帮扶促增收,以楼道党员户帮扶促和谐。

六是坚持兴“三带”:党员带头认护一片绿地,党员带头守望一片平安,党员带头构筑一片和谐。

前溪巷社区还认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每年组织党员到红色根据地等开展党的先进性、革命传统教育,使得每个党员自觉地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在前溪巷社区,每个党员就是一杆旗,除年老体弱的党员外,80%以上的党员成为“党员示范户”,8个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坚持做到“流动不流心,党的教导常记心”。从党支部一班人开始,每个党员都有一个关爱社区包管责任区,都有一个“一助一、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户。

培训调研报告篇三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更是保障安全生产、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我公司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全是用人先决条件、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理念,根据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有关工作程序做好培训工作。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条件复杂,职工大部分由学校刚毕业员工组成,新入厂的青年员工又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人员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基础差等因素给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在金象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臵,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我公司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在上级安监部门指导和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

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的才可上岗操作;配合人力资源部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2、xxxx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员工按照金象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累计对121人每人进行48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3、xxxx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来施工队伍累计113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4、xxxx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单位学习培训人员累计39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5、xxxx年6月至今对于本单位调岗、转岗、离岗累计5人每人进行16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6、xxxx 对全厂所有员工包括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累计728人进行了安全教育使他们提高并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1、构架安全教育体系。在结合新建单位特点和公司安全教育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全教育计划、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金象公司全面展开。把班前班后会、安全员安全谈心、“三违”讲评、安全培训等日常工作纳入安全教育工作范畴,确保教育保证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突出安全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公司宣传栏、公开栏、报

纸、网站等,开辟安全教育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例,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精心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教活动。车间开展隐患排查,超前消除人和设备的安全隐患。车间以班组为单位,坚持班前会必讲安全,让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3、拓展安全教育内容。每周召开安全例会,具体指导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安全例会、安全活动周等途径分析总结、剖析其他单位严重违章事故,自身查找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汲取事故教训的大讨论,形成安全压力人人担,人人头上担责任的互动格局。

4、重抓新职工安全教育。针对新工人思想多样化、安全意识差和臵换职工情绪不稳的特点,提前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组织师资力量,多种形式展开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专业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让新职工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工作要点和避灾自救安全常识,尽快具备上岗前的安全基础知识。

5、持续整治“三违”现象。持续开展安全员安全谈心和“三违”讲评工作。职工发生“三违”后,安全员当天进行安全谈心,当班进行“三违”讲评,帮助“三违”职工认识错误。根据情况分类制定帮教措施,“三违”人员纷纷写出书面认识。指定专人帮教,并按照闭环式管理及时跟踪,确保了“三违”职工转化效果,达到“一人违章、全班受教育”的效果。xxxx年上半年金象公司未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考核一次。每次考核采取到班组中了解情况,查看记录,现场提问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考核安全宣传教育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形成动态考核的良好机制。

1、个别单位存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现象,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念念文件,传达传达上级安全工作精神的层面上,导致安全教育说来说去一个样、说多说少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

2、部分单位安全员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安全教育工作的要领理解不深、理解的不透,导致个别单位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思路。

3、少数单位工作方法欠缺。个别单位只注重对违章人员的罚款,忽视了罚款后的思想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粗糙,对“三违”职工处罚后,未能举一反三,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基层一线工人的不满情绪。

1、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主题。本着“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题要求,利用职工班前班后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方法,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动态把握和对安全隐患的超前防控,使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认知、动态。把握和超前控制状态,达到本质安全型的内在要求。

育,促进思想和行为转变,提升综合素质,激发了职工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向“精、细”的转变。

3、安全教育工作要因人施教。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金象公司职工成分复杂,既有经验不足的年轻职工,也有安全意识淡薄的不放心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等因素,客观分析各种因素给各种类型职工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心理影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保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安全教育工作要齐抓共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努力。坚持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坚持安全教育工作大格局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要求,党政一起抓安全抓教育,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强大合力,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培训调研报告篇四

(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职工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尽快形成职工培训、技术比赛、技能鉴定、资格认证等“一条龙”工作格局。一是由劳动部门前头,工会积极参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对至今尚未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的企业,由劳动部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工会加大检查、建议力度,督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落实到位。二是拓宽职工技能鉴定的覆盖面,凡是纳入全市劳动竞赛范围内的比赛工种,无论是通用工种还是行业工种,只要基本符合劳动部门申报条件,都可以通过比赛免试直接参加技能鉴定,使更多的工种能够参加技能鉴定。有关方面要及时建立完善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制度和等级评定标准,依法维护和保障职工享有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三是完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和晋升制度,进一步加大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以赛促训工作力度,使职工学以致用。实现培训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培训工作要从适应型向提高储备型转变,从注重积累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从注重学历培训向复合型人才培训转变。四是拓宽职工教育阵地。进一步规范职工学校,建立以市职业技术学院、市高等技工学校等为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广泛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提供便利、快捷、优质的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五是完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工资指导价标准,确认技术工人的价值,鼓励技能人才劳动价值市场化。使高级技工劳动价值真正走向市场,得到社会公认。六是继续实行市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办法,同时扩大数量和覆盖面,利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拓展职工技能人才成长渠道,鼓励企业培养职工技能人才,留住职工技能人才。

(二)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措施。

第一要企业建章立制。企业经营者要提高认识,把“职工技能素质提高工程”摆上议事日程。逐步建立起职工培训、竞赛、鉴定、使用、待遇“五位一体”的有效运行机制。切实制定职工技能登高计划,把培育和造就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纳入企业经营发展总规划之中。要通过评选“首席员工”等形式为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对技能人才的使用和享受的待遇要有机结合起来,拉开技术工种、技术等级之间的待遇差距。对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有较大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要实行奖励制度并与工资挂钩。做到工人以技定级、以岗定酬、岗变薪更,鼓励工人一专多能。激励更多职工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使更多的职工真正成为市场经济需要、企业欢迎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二要社会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一个重视技术人才、爱惜技术人才的社会氛围尤为重要。进一步强化社会各界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意识,强化优秀的技术工人与科技人才一样都是企业宝贵财富的意识。克服“重科技、轻技能”的错误观念,在全社会逐步形成重视、培养、关心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新局面。每年通过全市职工技能竞赛,表彰一批技术能手、创新能手,选树一批优秀技术工人典型,命名一批先进操作法,对有贡献突出的技术工人,积极推荐享受政府津贴,并破格晋级,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

(三)要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征缴、提存、使用、管理制度。

建议政府有关方面要强化监管措施,督促企业按照法律规定足额提取教育经费,承担起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责任。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确保企业工资总额2。5%左右的经费用于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二是要在培训经费上,拓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经费来源。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采取统筹的办法,可依法征缴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另一方面政府每年也应划拨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职工培训专项经费。实行政府、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办法,健全“培训、练兵、竞赛、晋级”四位一体机制。为防止人才流失,可明确规定受益职工对企业的服务期限,违约赔偿。尽快实现职工职业培训的良性循环。

(四)要建立和完善工会组织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的网络体系。

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维护职能。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加强领导,依法建立健全职工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从源头参与、源头维护人手,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职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合法权益,逐步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培养高职工技能素质的网络体系。将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优秀技能人才培养、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等内容,纳入工资协商和集体合同的签订范畴,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代表巡视等有效制度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各级工会要加强职工技协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技协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主动督促、配合有关部门,建立优秀技能人才库,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搭建平台。与企业资源共享,发挥工会教育职能作用,利用企业现有的文化教育阵地,对职工进行多形式、多层面的技术技能培训。凝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拜师学艺等活动,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职工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

立足共建共享全局,狠抓工作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工会工作会议和市工会四次代表会议提出的“深入开展以经济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建功立业活动。以“建功十一五、和谐促共赢”为主题,创新载体,塑造品牌,激励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奋斗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等职工技能提高新途径,紧紧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种,开展带有示范性的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深入扎实推行首席员工制度,为岗位工种树立先进带头人;积极推进争创“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行业系统树立先进群体。广泛开展“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引导职工在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贡献力量。不断完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激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做贡献。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和途径,不断深化主题,加大力度,创新载体,完善机制,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平台。

培训调研报告篇五

为使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7月初,我们通过座谈、个别访谈和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我校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教职工党员中,具有教授或正高级职称的52人,占教职工党员总数的4.0%;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18人,占教职工党员总数的1.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394人,占教职工党员总数的30.7%。教职工中现有19名流动党员,其中外出学习半年以上的党员13人,在外单位工作的党员6人。从总体上看,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广大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工作中,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组织,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广大师生普遍反映:“学校建设、发展、改革与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湖北工业大学能有今天,除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外,学校党委、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功不可没。”

二、主要成绩

2、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20**年下半年,学校进行了新一轮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一批能力强、水平高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学校中层领导岗位,增强班子活力。今年6月,学校召开了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一批政治强、作风正、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的同志进入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3、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学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绩显著,共有1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多名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先后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学校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4、党建的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先后制定了《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委(总支)工作条例》、《支部工作条例》、《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领导工作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党建制度体系,为我校的党建工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5、作风建设明显进步。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办学思想进一步端正。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师生排忧解难,解决师生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

6、保持了学校的持续稳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保持了学校的持续稳定,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7、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98年以来,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校园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校园文化活动生机勃勃,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20**年5月,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评审,成功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今年学校博士学位建设工作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立项评审。学校正在向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三、基本经验

多年来,我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必须始终不渝地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把维护高校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好学校。

四、主要问题

调研表明,我校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理想信念方面,有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有些党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和错位的现象。有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迷茫,信心不足;有的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意识不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有的大局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对待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利益调整,斤斤计较部门和个人得失;有的对国家大势看不清楚,对一些现实问题看不明白,甚至不想当党员等等。

二是在基层组织方面,少数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不强。个别党的基层组织不能紧密结合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少数班子不团结,不能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内生活中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对党员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使个别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有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呆板,内容单调,效果较差等等。

三是在干部素质方面,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办学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有的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不力,上岗后的表现与竞聘时的承诺差距明显,工作成绩不理想;有的干部大局意识淡薄,本位主义和部门意识较浓;少数快到退休年龄或提拔空间不大的干部,思想松懈,不求进取,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的党员干部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不从实际出发,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决策、盲目拍板;有的党员干部缺乏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意识,不遵校纪校规,不按规矩程序办事,为人不正、处事不公。

四是在校风方面,有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存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少数党员教师育人意识不强、为人师表不够,部分党员学风不端正。有的党员缺乏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不强;有的人缺乏事业心,精神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有的人工作拖拉、方法简单、效率不高,遇到矛盾就上交,见到困难绕道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有的人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甚至以个人为中心,为己不为民;少数党员教师还没有真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工作中不理解、不尊重学生,生活上不关心、不帮助学生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科研工作中还存在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不端行为;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由散漫,成天得过且过;部分学生压力不足,应付考试,对社会人才竞争的严峻形势认识模糊,缺乏竞争意识;一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淡薄、能力不足,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差,学习方法尚不能完全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一些学生党员不讲诚信,不严格要求自己,考试舞弊和恶意欠费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等。

这些情况,反映了在我们的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五、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高校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社会财富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同时,高校的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学术地位的提高、重视物质利益的获取,轻视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思想觉悟和自身品德修养等现象。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逐步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在高校党员干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高校的一些党员干部习惯于以社会为参照系,总认为自己各方面还好,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影响了我校的党建工作。

二是深化改革出现的问题。98年以来,学校先后进行了三次以机构、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同时积极推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学科调整、后勤社会化制度改革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打破了学校原有的平衡,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少数师生员工没有及时从心理上适应过来。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校党的建设。

三是理论学习动力的不足。少数党员认为思想作风、学风建设是软任务,提高学术水平是硬任务,缺少理论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存在先“专”后“红”的思想。即便是理论学习时也不能把理论学习与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把理论束之高阁。理论脱离实际与实际脱离理论两种倾向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少数党员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四信”发生动摇,导致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出现偏差,意志衰退,思想空虚,对马克思主义心存疑虑,对社会主义前途产生疑惑。个别学生党员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四是党内生活的松懈。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少数学院领导班子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不健全,要求不严,质量不高,有的甚至把党内民主生活会当成了一般性的学习和工作通气会,缺乏针对性,成员之间思想交流不够;一些党支部不严格执行党内组织制度,民主生活会不按时召开,或者只走过场、搞形式,降低了生活会的质量;一些新任支部书记工作经验不足,不能有效开展党内生活,民主生活的创造性不够,效果较差。

六、工作建议

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校本年度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全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既是对全校党员党性观念、大局意识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全校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现实考验。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通过强化教育,解决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大党员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对我校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主要有:

1、要建立领导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广大党员认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各级党组织都要成立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分工情况抓好分管(联系)部门(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直接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等各个阶段的工作。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拿出足够的精力,精心组织,不能有丝毫懈怠。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

2、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大家认为,基层党组织既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也是先进性教育的工作重心。先进性教育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在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很好地履行职责。因此希望学校各级党组织的负责同志,要提高思想认识,把握工作要领,尽心尽责地把中央、省委、高校工委的精神,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把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培训调研报告篇六

2012年9月3日至28日,我有幸在中共大连党校参加了选调生培训班。在“一校两院”大讲堂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老师所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记忆深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阐述一下我对社会管理的理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作出额的重要部署。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所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要确保这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坚持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在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一、 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与市场主体的多元性不相适应。传统的单一主体实施社会管理的模式与现代社会“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格格不入。主要体现为:一是不适应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单一管理主体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二是不适应社会阶层的分化趋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带来利益诉求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主体参与公共管理。三是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特征。社会组织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受制于政府单一管理主体治理模式的限制。

3.社会管理制度僵化,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现行相对僵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城乡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与公平社会保障和均等发展机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以业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相适应。三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现代社会群体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

段对矛盾冲突的多样性渐显无奈。三是与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不相适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个相对现实生活的网上虚拟社会已经形成,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5.社会管理网络不全,与社会领域的多面性不相适应。一是与形成高效联动管理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力、公众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不适应高效联动机制的要求。二是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实行的是公安系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庞大流动人口群体的管理与服务要求。三是与完善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相适应。目前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条块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形成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适应。

二、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途径

1、 健全社会管理机构,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

健全社会管理机构,既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也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机构。这就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成立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机构,研究提出工作规划、政策和措施,承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协调、督查和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旨在在变目前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的现状。

2、健全协调利益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

手,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回应民诉,化解民怨,保障民安,惠及民利,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政府应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阶段,形成排查调处、合理化解、督察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政府要拓宽、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信访、调解、综治等服务窗口和办公室,加强干部和群众的联系;重视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形成社情民意调研反馈机制,创设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平台。

3、穿心社会服务体制,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移、行政授权和契约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新式,逐步从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向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利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基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公共服务业,鼓励各类单位之间开展公平竞争。

4、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就是要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目标,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培育和促进包括各类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服务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依法监管社会组织活动,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扩大群众的决策参与,并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社会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政策与制度在执行中发生偏差和变形。

调研时间:2015年11月21日

为深入开展我校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按照学校党委宣传部总体安排,在小组讨论过后,11月21日下午,我们到我院就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都很关心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情况,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采访了学生党员---同学。

--同学是我院—系---级学生,自入校以来就一直担任团支书一职,努力搞好团内的建设工作。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他所在的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团干’的称号。在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仅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也积极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迅速。通过不断的努力,--同学已经被发展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努力在同学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在交流中,本组的同学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问了--同学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距离外界的生活并不是很近,根据你对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我们国家农村发展现状的看法。

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农村做一下实践调研,对农村的各项事务做个统筹的了解。当前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报道也可了解到,现在农村的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国家财政对农村给予了大力支持,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也把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党一直在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如此的回答让我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居然对农村的现状这么地了解,分析得这么透彻,我们组的成员都感到惭愧,自己对国家的现状的了解还不够不够,这也使我们深切地意识到作为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多向--同学学习,力争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

听了他这样精彩的回答之后,我们的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同学作为党员在大学中都做了哪些事迹以及他在大学这一年中都获得过哪些成绩。

--笑笑说:“其实我做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或者说都可以做的到事。08年刚入学时,我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向全院同学和老师抒发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那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策划的很丰富。入学前我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也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于是我进入了--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也进入了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部和声乐部。去年年底,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获得了--大学第十一期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和--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部‘优秀学生干部’。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也主持过一些大型或小型的晚会及活动,比如说--学院新生文艺汇演、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和决赛、光计学院的‘一二·九’歌会、我校粤语歌手大赛决赛等。”他还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当代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要全面地发展,不能仅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我不仅主持这些节目,还积极地参与到表演的行列。比如我院新生文艺汇演时,我参与策划和表演音乐剧《凝聚每份爱》,后来还参加了校园小品大赛初赛和决赛,在我院大型文艺晚会中,我也参与表演了话剧《那些时光》、歌舞剧《印魂舞艺》。 在这些锻炼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奖励。”

迹,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觉得他真的很优秀,我们真的应该向他看齐。无论在兴趣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可以让自己忙而不乱,协调好每一份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他表示,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就只是捧着书本嚼知识,我们要综合发展自己的能力,要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我们要做好党的接班人,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思想。他说:“我做这些只是想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肯定。”而且他认为这对于一个党员来讲是很重演的,我们就是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在与--同学很激情的谈话中,我们还问他:你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党员应该怎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他讲:“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团结、奋进的大会。通过平时看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以前党校的培训,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报告,学习了新党章,我还是觉得发展与创新是很重要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同学认真地指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将来才有能力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应该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 “三下乡”活动以及 “四进社区”活动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 在提出的以完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首先就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国家实行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得很多农村的学子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学里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资助解决了基本上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得一个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接受教育。”

从--同学的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的素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表现。

为了不占用--同学过多的时间,我们的谈话便于此结束了。通过对--同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多东西,知道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在哪些地方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怎样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做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我们都热切期望通过党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时代的先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将付出全部的努力,把我们的责任做得更好。

学院:-----学院

专业:----

小组成员:---

---

---

2015年11月25日

普宁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普宁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党校和揭阳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

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

目前,普宁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2015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15年挂牌为揭阳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

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 2

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

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

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

四、关于管理体制

我市2015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2015年8月27日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按照领导的安排,我校于2011年5月10日至12日对我县八个乡镇党校及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现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基本情况

全县总面积14.02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绿洲面积2.415万平方公里,占17.2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6%。

全县辖1个镇、11个乡(3个牧业乡)、1个良种场、2个国营牧场、2个农业综合开发区。总人口10万余人,主要由维、汉两个主体民族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73%,汉族占27%。全县有54个行政村,2384党员、其中农民党员858名。

二、乡党校现状及开展工作情况

(一)党校机构及人员情况

各乡(镇)均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组成的校务委员会。目前各乡党校校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党校副校长由一名汉族副书记和一名民族副书记来担任,乡党委委员,组织干事或宣传干事负责具体落实党校工作。

各乡为了使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先后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党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党校建设情况

各乡镇党校目前均与各乡远程站点合署办公,在、县人民政府、组织部的重视下,配备了桌椅、书刊、彩电、vcd、电脑等教育硬件。各乡各村的教育阵地和硬件设施也明显改善。个别村里有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室、电化教室,配备彩电、vcd等必要的教学设备。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各乡(镇)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觉悟、形成共识”为目的,依托远程教育,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培训:

1.一年一次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优秀村干部,妇女,村民代表和生产营能人吸收到党内,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2.安排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讨论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四知四清四掌握》业务知识等基本材料的学习,组织党员开展各种讨论活动、普及党的基本知识、跟进社会动态,让党员居民及时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定期开展党的纪律、党风廉政方面的培训。

3.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科技技能培训班,邀请林业,农技,农机,畜牧等部门人员授课,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方面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4.每月5日、15日、25日远程教育资源定点播放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三、乡镇党校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乡党校多年来积极开展工作,虽然培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着些问题:

(1)部分党员对在乡党校培训、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到位、参训积极性不高。

(2)大部分乡党校主要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培训,没有专题培训资源,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远程教育资源未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3)农业生产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的关系没有妥当处理,农业生产工作影响党教育培训计划的正常运行,生产工作和培训工作往往发生冲突。

(4)乡党校工作具体由党政办承担,没有专职人员,教育培训计划性不强。

(5)教育培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远程教育器材老化,需要更换。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和完善。

1.转变思想,强化领导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党校教育所具有的干部培养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从党执政兴国和长期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党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党委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干训工作,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战线干部队伍一起抓,坚持“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把干训列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

2、适应形势需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

一是紧扣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安排人员定期接收远程教育内容,定期组织干部农民群众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二是针对乡镇干部群众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三是党校利用“流动讲堂”,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以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需要,做到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解决干部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3、强化培训措施,完善制度体系。

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党建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二是着眼于保证培训质量,推行教学督学制。三是着眼于乡土人家的培养。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从乡镇班子、站所配备政治理论方面、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配全配强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作用。

且末党校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培训调研报告篇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不断开拓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激励广大妇联干部提升素质,奋力工作,为完成x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出贡献,我们深入到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近五年来全省乡镇以上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调研。调研得出结论:全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累累,但培养新时期适应快速发展时代的高素质干部仍然是任重道远。具体情况如下:

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全国妇联干部教育

培训工作计划

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坚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目前,全省乡镇以上妇联干部1377人,其中省妇联机关49人;市州妇联148人;县(市、区)妇联301人;乡镇街妇联897人。同时有村妇代会主任9338人、社区妇女干部1851人。近五年来,全省共举办乡镇(街)以上系统干部培训班6588期,其中省妇联举办8期;市州妇联举办289期;县区妇联举办1189期;乡镇(街)妇联举办5102期。培训村(社区)以上妇女干部99258人次,其中培训厅级干部30人次;县处级妇联干部1915人;乡镇街妇联干部9096人次;村级妇代会主任70262人次;社区妇联主任17955人次。培训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妇联业务知识学习、更新知识培训等内容,加强了对各级妇联干部的素质提升。

重视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近年来,各级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全国妇联大规模培训干部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开展妇女工作的关键,使教育培训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培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 省妇联按照中央《x0——2020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妇联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要求,结合全省妇联系统干部实际,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的方式,加强对不同层次妇联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制定了《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对如何做好本机关干部培训工作和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出具体意见措施。要求各级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把教育培训工作列入考核内容,把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委党校培训学习情况装入档案;做好调研,省妇联每五年对全省妇联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一次调研,并对培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x市妇联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当作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针对全市妇女工作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坚持每周一理论学习制度,每周五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发言讨论,由妇联主席进行点评;围绕当前妇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人一个课题,写出有价值的

调研报告

,激发全体机关干部的学习自学性,重点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调研能力;领导带头学,干部自觉学,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这些约束,x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干部继续教育制度。支持并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地在岗学习,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确保干部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省妇联于x年开始与省委党校联合举办女干部研究生班,鼓励科级以上妇联领导干部继续参加学历教育,有111名女干部,其中9名妇联干部参加了研究生学历教育。x3,省妇联与省委党校联合招生100人,有十余名妇联干部参加了学习。

三是建立干部教育考核制度,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省妇联每年对市州妇联工作进行考核,而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点考核内容。

四是建立妇联干部选学制度。各级妇联按照所属区域,每年选择1—2个内容,参加本地党校或是行政学院举办的专题培训班。近五年来,仅省妇联干部参加选学达120人次。

层层举办培训班,达到大规模培训效果。近五年来,各级妇联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以提升综合素质,更新观念,开拓眼界,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大规模培训工作。

省妇联每年举办一次县(市、区)以上妇联主席培训班,要求市州妇联定期培训县(市、区)以下妇联干部。各市州妇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白山市妇联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实现“三个确保”,即采取分级培训,确保县、乡、村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率达到100%;开展全市妇联系统大培训,确保市本级每年组织培训妇委会主任、乡镇妇联主席100人;实施分类培训,确保每年定期培训巾帼示范村妇代会主任100人。伊通县妇联每年把县、乡、村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纳入重要工作计划之中,坚持做到每年举办一期乡镇妇联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县直妇委会主任岗位培训班,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妇女工作业务、经济发展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使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并深入到基层妇代会干部中。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全省妇联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打破以往培训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各级妇联既注重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又能做到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学以致用,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从理论知识、领导科学、法律知识、妇女工作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到经济学、心理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等,重点是提升妇联干部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妇女群众能力;培训形式丰富多彩,采取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着实开阔干部眼界,从灌输式授课到启发式、互动式、灵活性授课等,使大家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研讨与交流相结合,使干部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拓展了工作思路。

整合资源,确保培训工作实现经常化。各级妇联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与组织部门配合,使培训工作得到提升。x年,省妇联与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妇联干部及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把全省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招生和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为市(州)妇联主席、副主席;县(市区)妇联主席;省妇联执委、高校妇委会主任。这种培训方式,使县以上妇联领导干部每年得到一次培训机会。x市、延边州等妇联在自办培训班的同时,与组织部门联合办班,并把女干部培训工作列入组织部门培训规划,为培养培养选拔女干部,提高女干部参政比例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与农科部门配合,使农业科技知识在妇联干部中得到普及。各县(市、区)妇联协调农科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村以上妇女干部参加培训。

开展特色培训,提升妇联干部服务水平。各级妇联适应本地区妇女群众需求,培训妇联干部服务水平。如辽源市妇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培训,她们依托基层“妇女之家”开展系列大讲堂活动,相继开展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妇女素质教育大讲堂”、“家庭节能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立足于现代女性全面发展的新需求,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学、形象礼仪等各种课程讲座。依托妇女之家的场地、资源,组织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同时参加培训,2019年以来,“家庭教育大讲堂”已举办12期,各社区妇女之家共举办“家庭节能减排金点子”培训班50期,“我与中国梦”x大学习宣传活动10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年来,全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但随着改革时代快速度发展进程,妇联干部综合素质仍然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政治形势,培训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是培训经费不足,限制了培训工作的展开。培训经费问题是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不足,一方面造成培训时间缩短,只能按照现有的资金设计培训天数,这样预想的培训内容不能得到培训;另一方面师资水平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县级妇联举办培训班,没有资金无法请名师授课。

二是工学矛盾突出,使部分妇联干部,特别是妇联领导干部往往因为工作得不到学习机会。近年来基层党委政府对干部岗位调整频繁,部分妇联干部流动性较强,经过培训有经验的妇联干部调走,新任领导干部经验不足但又忙于事务,于是学习与工作矛盾往往得不到解决。

三是培训内容仍然需要时时更新。一是综合性培训多,分类培训少,办班内容笼统;二是普及培训多,专业培训少;三是授课知识多,现身说教少,从理论到理论,有空对空的感觉。

四是干部教育培训缺乏动力,没有形成系统的督促检查和奖惩制度,与提拔任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是推进妇联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环节在实际中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未能完全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成果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开展系统干部培训,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尽快提升妇联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担当重任,迫切要求对新任职妇联领导干部的培训。如何做好培训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原则,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党性教育、以党和国家根本政治教育、以群众路线和公仆意识为重点的党风廉政教育,围绕岗位责任、岗位知识和岗位规范抓好能力培训。

1.注重经费投入,加大师资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目前进入妇联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妇联干部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2。必须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保证培训效果

一是更新培训内容,优化教学安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在妇联干部培训中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妇女干部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的需要。二是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妇联干部岗位需求、知识结构等情况,认真搞好培训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使妇女干部切实能够“缺什么、学什么”,使培训紧贴实际,充分激发干部学习的热情。三是以人为本,突出女性培训的特点。强化性别意识、女性领导艺术、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妇联干部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拓宽培训空间,增加培训渠道。以党校、行政院校为主阵地,同时注重依托其他教育机构开展培训,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以改善妇联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五是下派上挂,深入实践。通过多岗位、多方面锻炼干部,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

3、健全机制,加大训用结合工作的力度。

一是建立妇联干部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妇联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为妇联干部的使用和有计划开展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二是要加强对干部学绩考核结果和学习档案的应用,把干部在培训中的表现情况通报给干部管理部门备案,真正把学习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察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对参训妇联干部的跟踪培养和考察。探索培训后的“追踪问效”制度,把妇联干部培训教育与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坚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妇联干部到国内高层次院校学习深造。使之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增强她们驾驭全局的本领,培养高层次的女领导干部队伍。

4、整合资源,形成培训合力

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培训的合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完善开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的设施条件,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为广大基层干部及时提供新颖、生动、前沿、实用的学习课程。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的女性人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培训调研报告篇八

(一)农村劳动力及农民工素质状况

绵阳市辖六县两区一市(县级),20xx年全市总人口5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4.11万人。农村适龄劳动力227.16万人。其文化程度构成:小学及小学以下67.55万人,占29.74%;初中文化123.48万人,占54.39%;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34.65万人,占15.25%。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134.20万人左右。

20xx年全市从事非农产业人数111.02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总数88.86万人(省外务工53.33万人,省内务工35.53万人)。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初中文化程度居多,低层次和高层次的较少,其构成为:文盲半文盲占2.4%、小学文化占17.4%、初中文化占55.5%、高中文化占14.6%、中专及以上占10.1%。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分布上青年壮年居多。20岁以下占10%,20-30岁占30%,30-40岁占50%,40岁以上占10%。

(二)农民工就业分布和收入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从业领域分布在建筑施工、加工制造业以及餐饮商贸等行业。其中:二产业从员601583人,三产业人员414074人。从事建筑业295428人,占农民工总数26.61%;从事加工制造业262856人,占农民工总数23.68%;从事装饰、装修、餐饮、家政服务、商贸、运输等行业551916人,占农民工总数49.71%。20xx年全市农民工劳务收入37.71亿元,农民人平增收834元,占整个年收入的1/3以上。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分布在广东、深圳、江浙沿海和北京、上海、新疆、西藏等省(市、区)。通过调查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比文化程度低的要好、要高。如我市游仙区玉河镇,全镇5471户,总人口17921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701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数7485人,全年劳务总收入3342万元,外出务工人员人平4465元。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年人均劳务收入在平均数以下,尚差35元;初中文化年人均劳务收入在6000元,高中文化以上在8000元左右。分别超过平均数34%和79%,同时,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用工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参加过技能培训和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更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其文化程度和掌握的技能与劳务收入成一定的正比例关系。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进城务工经商,不仅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也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建设,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我市农民工培训工作进展情况

(一)农民工教育培训资源状况

我市农民工培训教学资源较为丰富。现有大、专院校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各1所,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45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104个,镇(乡)成人学校137所,市、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12个,已建立劳务用工龙头企业47个,20xx年龙头企业使用农民工3720人。20xx年,我市市县共建立劳务培训基地72个。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农民工88389人,培训输出71004人。

(二)开展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1、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是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保证。

重视农村成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把我市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的最基本途径。市委、市府从起就提出了在我市农村实施“人才工程”、“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的优势,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行业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截止目前为止,我市从市到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分管市长、县长挂帅,农业、教育、建设、劳动保障、财政、科技、计划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劳务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农民工培训、就业与服务等工作。各县(市、区)还将劳务开发列为各镇(乡)年底工作目标考核。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部门协作、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农民工培训格局。

2、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就业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农民工的'需求不同。我市在开展农民工培训中,着重根据当地劳动力素质现状和省内外劳务市场的需求,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注重实效。如我市梓潼县、北川县在本县培训机构力量相对较薄弱的情况下,在实施“工业强县,以工促农,城乡互融”的发展战略中,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与绵阳农校、四川建筑学校等签订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议,学校定期到本县与新建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技能培训。近两年来,就地安排剩余劳动力余人,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民”带动1500余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而培训资源相对丰富的涪城、游仙等区(县)则将培训安排到各镇(乡),在每年冬春之际民工返乡与外出之前,聘请绵阳大中专院校的学者、企业的专家到各乡镇开展农民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岗位技巧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培训;二是与各厂矿、企业、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举办上岗技能培训,采取“招生—培训—荐业”一条龙服务方式,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有序向外输送民工。

为了使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同步。我市各县(市、区)的市级和县级培训基地都成立了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各镇(乡)组建了劳务开发办公室或劳务保障所,负责农民工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一些镇(乡)还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制度与联系制度。部分镇(乡)配备了专门的电脑,建立劳务信息跟踪平台。如游仙区玉河镇专门找有关技术人员开发安装了劳务开发软件,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适时管理与指导,制作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务工档案卡和人才登记表,为求职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培训、择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

(三)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农民外出务工逐年出现上升趋势,我市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就业压力大,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不高,无专门的技能,使得许多外出务工者择业受限制,常常从事城市居民不愿接受的苦、脏、累、险且工资待遇低的劳力型工作,在城市就业不具备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现阶段我市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门路不宽、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外出务工人员绝大多数依靠亲友、熟人介绍或自己寻找工作岗位。从根本上讲,目前农民工对外输出还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状态,同其他地区相比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引导扶持不力的问题。

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和部门对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农民工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口头上,涉及具体问题落不到实处。有些基层领导认为农民外出务工培训是农民自己的事,可有可无。相关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运转不灵,农民工培训还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状态。

2、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经费作支撑。

由于认识上存在偏差,在农民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上随意性很大,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有些县由于财力紧张,基本无专门的经费投入,培训资金缺乏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不高。现有的培训规模小、档次低,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和用工单位的需要,对农民工培训仅限于眼前,缺乏系统性的长远规划。

3、对农民工的管理不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不够。

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组织管理目前还未理顺,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与此有关的部门间缺少沟通,配合力差,还未建立起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功能协调的专门机构。表现为目前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用工信息、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措施跟不上,农民工培训与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4、多数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培训所需设施、设备和高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对培训机构的考核与监督不力,农民工培训质量无保证。

三、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我市未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素质的特点,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时,应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技之长,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为目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以内转、外输为基本途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开创我市农民工培训就业新局面。

(一)强化政府行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是难以完成这项使命的。必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特别是各级政府要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政策,建议国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农民工的培训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农民工培训长远规划。同时,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与服务,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农民工培训,按照我国农村的实际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是农民工培训投入的主体。为使农民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建议国家成立“农民工培训基金”,中央、省、市、县每年按农业人口从财政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构成“农民工培训基金”作为专项培训经费,把农民工培训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做。同时发挥社会力量、企业筹资参与农民工培训,建立多元化的农民工培训投资体系。而不应搞成社会办学形式,以免加重农民负担。

(三)建立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

农民工培训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培训机构众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应明确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劳动保障、建设、科技、计划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办学力量广泛参与,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严格考核与认证各类农民工培训机构。建议由各级农民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把关,实行一年一度的培训质量资格认证评审制度,对不按要求、弄虚作假的培训机构取消其培训资格,严把农民工培训质量关,建立培训、管理与服务三结合的劳务开发网络服务体系。疏通就业输出渠道,拓展就业空间,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及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中介行为。要有专门机构负责做好劳务输出法律援助和民工救助工作,解决劳务纠纷和拖欠民工工资等问题。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四)创新培训模式,树立新的培训观念

对于农民工培训,要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

建议实行全国统一印制和颁发农民外出务工证或岗前技能培训证书。各用人单位必须坚持凭技能等级证书和外出务工证才能录用的原则,二是降低农民工技能培训办理的技术等级证书费用,以促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学员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在教材开发上,既要讲究规范、统一,又要立足于农民自身的实际和行业岗位要求来编写一些以卡通式、操作说明式、流程图示等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灵的“乡土”教材;在培训与考核的评价体系上,要按照融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于一体的岗位能力标准,重点考核学员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多实践操作,少理论学习。同时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以保证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五)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用人单位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积极性;二是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困难补贴或奖励;三是在农村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开设就业转移技能培训课程,并把技术等级证书评定结合起来,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

培训调研报告篇九

员工培训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调查目的

企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公司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进步。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职工培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职工个人的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创新职工培训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2、调查意义

对员工的培训,不仅通过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员工受益。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即培训通过满足员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激发员工的干劲和热情。

(一)调查对象概况

1、调查对象全称

**市推客网络有限公司

2、调查对象地址

**市五一东路7号淡村商贸城4栋6楼

3、调查证明人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

访谈;培训部经理1人;负责培训老师2人

访谈对象的选择原则是:

1、培训部经理是负责各个部门的新人员的入职培训安排

2、培训老师是负责给各个员工讲解公司的情况和当前社会的各种情况

资料搜集,搜集资料概况:

1、资料名称:2015年公司员工各种培训安排计划表,资料来源:培训经理;

2、资料名称:2015年公司员工职位培训情况表,资料来源:培训经理;

二、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基本简介

**推客网络有限公司是一家运营门户网站及提供电子商务技术服务的网络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门户网站(推客联盟网)运营、淘宝店面推广、网站建设等。公司分行政部、技术部、业务部,共3个部门,从业人员近1000名。

依托公司创始人丰富的互联网运作经验、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运作模式,旗下门户网站(推客联盟网)运营得有声有色,成为中国时尚导购第一门户网站,同时迅速的抢占淘宝推广业务市场,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2、员工培训目的

公司现阶段的培训主要还是在岗前培训,一般情况下,一线新员工被录用后,只是对其进行很简单的岗位知识介绍及一些基础的岗位技能培训,且培训时间过短,有些员工虽然在培训时学得很好,但到了实际岗位上,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

现在随着时代在进步,一些技术也随之在发展,而公司却忽视了对一线老员工的在职培训,一些员工认为,他们已经在此岗位上工作几年了,对一些技能已经掌握得很熟了,没有培训的必要,而公司的领导也没有注意到在职培训的重要性。这样就造成了时代在变,技术在变,公司的培训理念不变。

3、员工培训情况

(一)公司制度和业务培训

公司的培训老师定期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培训,更好的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制度和在工作主要各项业务开发技巧,让员工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二)公司企业文化培训

同感为主要目的;同时帮助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公司环境、进入工作角色。

(三)交叉培训

每年的1月和7月公司会安排一部门到另一部门进行互相交流培训,让部门与部门之间跟好的了解情况,似的个部门的工作能够跟好的完成。

(四)技术培训

公司会定期对技术部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培训,使得他们更好的了解各项技能的运用和开发。

三、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内容只限于员工缺乏高层领导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现场员工各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缺乏'苦练内功、培养后劲'的意识和行动,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高效业务开发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尚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业务培训上,且多以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不理想。

3、没有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4、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

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四、培训问题原因

1、培训方法简单,培训过程不连续

一线岗位的新员工只接受到基本的岗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然后就自己开始独立工作。而且公司只有基本的岗位培训,没有连续的培训方案,进入公司后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学习。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2、仅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结果

实施培训关键是看培训后的效果。服务中心虽重视培训工作,但是对于培训结果如何却不太关心,这种培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却不好。一些员工在培训时确实有很好的成绩,但在工作中的绩效却远远不如一些刻苦工作却没有好成绩的员工。这样一来,经过培训的员工反而没有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反而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3、只培训少数成员,高管人员不需培训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其中有两个误区:其一是有的领导认为培训一线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培训那些经过挑选,有发展潜力的一线人员。每次不管培训什么内容都让他们参加,从而忽视了所有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二是认为公司的现时工作最主要。因此,只让那些没什么事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于是培训就集中在某些人身上。造成了'闲人培训,忙人没时间培训,急需人员不培训'的结果。这样的培训没有任何效果。

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加强对员工和高层领导的培训,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激发一线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让高层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管理的内容和一线员工的心声,以更好的管理一个团队。一个公司应有明确的培训政策,并有公司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训政策不仅要表明公司政策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而且要使员工对各种培训方案非常清楚。否则,培训就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另外,公司还要向员工解释培训的真正意义,让员工感到培训是一个提高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机会,从而创造出一种气氛,让员工感到培训机会来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训机会。

员工培训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对培训业越来越重视。培训是一项对企业和员工具有双赢的工作,因此企业职工必须重视培训,并且接受培训作为继续学习的一种手段,职工培训在帮助企业迎接竞争性挑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训不仅提高职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也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从而增强职工本人的素质和能力,使职工受益。培训作为管理的前提、也是管理的手段。培训不仅为管理创造了条件,通过培训还可以满足职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激发职工的干劲和热情。企业同时应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培训必须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来进行,通过培训使上下级工作更好的进展,达成相互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局面。本人在漳州市某企业内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了一次培训需求调研,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基层员工问卷32,中层管理人员问卷9份,主管级职工9份,现简要对问卷结果加以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时间、地点、方法、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人员培训状况介绍

(一)调查时间:20**年2月

(二)调查地点:漳州市某企业

(三)调查方法:问卷式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

(四)实习单位简介:漳州市某企业,该企业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以车轮生产为主,经营涉及汽修、商贸的民营企业集团,车轮年生产能力超过1400万套,企业综合实力居中国车轮行业首位。 正兴集团在福建漳州(总部)、辽宁本溪、四川成都、河北廊坊、安徽合肥等地建有 5家专业从事车轮制造的生产基地,产品以钢制车轮为主,兼顾车桥、汽车螺栓等其它汽车零部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市。

(五)实习单位人员培训状况介绍:公司每年组织培训四次大型的培训,时间分别在2月,5月,8月和11月,但有时根据公司的需要,也会组织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该公司属于技术型企业,因此比较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每年会将公司收入的5%投入到培训工作中,培训经费随公司的收入作出相应的变动。(可以参考附录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内容及分析

1、对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根据调查显示,60%的员工认为公司组织的培训次数不够,只有14%的员工认为培训的次数足够,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培训对许多企业来说人,仍是一件不简单的工作,培训人员对于培训的了解不够,有的甚至无法承担培训工作,对职工的素质培训和技术培训不能及时进行等,导致大部分现场职工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训。这种情况导致,长期以往只会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的下降。

2、培训工作与需求不符。根据调查54%的员工对于培训内容不是很满意,认为培训的内容和实际的需要不符合。需要培训什么,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结论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要想达到培训的目的,就要正确的找到培训需求。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需要哪些培训才能最有利于企业发展,许多企业无从下手,感到很困惑。企业培训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就要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这也是企业与咨询公司合作的关键之一。培训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上,且多以陈旧的培训方式为主,培训效果极差,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合理地进行布局规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

培训,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企业素质的提高,但存在许多弊端,这与清末的闭关自守有许多相似之处。长期一来,企业文化容易固化,没有新鲜感,企业员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丧失应有活力,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培训的目的背道而驰。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并走出了这个误区,更多的采取了与咨询公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4、没有调动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目前培训工作被动参加的多,主动学习的少,应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需求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再加上培训工作没有结合企业生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而难以充分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

5、培训效果反馈不够健全。由于常常搞突击式的培训,人多量大,时间紧,给出题、考核、阅卷带来许多困难,培训部门对培训后的效果不能进行全面、及时的分析和评价,因而无法对后来进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训安排,从而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二) 企业人才管理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能否做到“能岗匹配”,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用人的关键。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了搞活企业的关键,以人为本的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和核心。人才管理的同时,应该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只有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使管理效率提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基层职工认为,责任心、上下级沟通、领导艺术、团队文化、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等是他们在在以后的工作中需在提升的素质。而据中级管理人员的调查显示,则需要提升:责任心、上下级沟通、团队文化、领导艺术、公平性、业务能力,思想意识、职工激励、成就动机等。

(三)对员工的要求

30%是对业务项目的培训,只有16%是对于员工的提升能力的培训,这说明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只是提留在基层方面的培训,在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还是不够的。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应该在培训的时候加强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企业团队建设

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

2、团队的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但总体提升缓慢。据统计资料显示,60%职工认为企业团队的素质与优秀企业相比,总体水平不差上下,25%认为略差,15%认为较差。在职工与团队合作的信心方面,30%职工认为团队正向有利方向发展,35%认为没有变化,20%保持观望状态。在团队素质的提升方面,40%职工非常认同我们的团队正在进步,35%基本认同这一事实,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认同。

四、对于今后培训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企业的培训现状,为了让企业的培训更有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培训体系:

(一)要引起高层管理者对培训的重视。通过高层领导的决策,加强职工之间相互沟通,使得公司的培训工作更好的进行。企业管理者不定期的和企业职工进行交流,使职工的意见能够及时反馈,使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便于部门之间以及领导和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

(二)在培训期间应该加强化职工责任心的培养。针对本企业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特性,对职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养,使职工充分意识到缺乏责任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保证生产有序地进行。

(三)合理调整人员,使得人才更好的发挥作用。针对每个职工的特点对其岗位进行调整和安排,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避免人才浪费。真正做到“能岗匹配”。

(四)加强团队融合提高团队素质多进行一些团队活动和考核,以便加强团队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整体素质。

五、总结

身的能力,更好的完善培训机制。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更是保障安全生产、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我公司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全是用人先决条件、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理念,根据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有关工作程序做好培训工作。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条件复杂,职工大部分由学校刚毕业员工组成,新入厂的青年员工又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人员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基础差等因素给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在金象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臵,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我公司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在上级安监部门指导和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

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的才可上岗操作;配合人力资源部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2、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员工按照金象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累计对121人每人进行48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3、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来施工队伍累计113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4、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单位学习培训人员累计39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5、2011年6月至今对于本单位调岗、转岗、离岗累计5人每人进行16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6、2012 对全厂所有员工包括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累计728人进行了安全教育使他们提高并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二、主要做法

1、构架安全教育体系。在结合新建单位特点和公司安全教育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全教育计划、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金象公司全面展开。把班前班后会、安全员安全谈心、“三违”讲评、安全培训等日常工作纳入安全教育工作范畴,确保教育保证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突出安全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公司宣传栏、公开栏、报

纸、网站等,开辟安全教育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例,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精心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教活动。车间开展隐患排查,超前消除人和设备的安全隐患。车间以班组为单位,坚持班前会必讲安全,让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3、拓展安全教育内容。每周召开安全例会,具体指导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安全例会、安全活动周等途径分析总结、剖析其他单位严重违章事故,自身查找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汲取事故教训的大讨论,形成安全压力人人担,人人头上担责任的互动格局。

4、重抓新职工安全教育。针对新工人思想多样化、安全意识差和臵换职工情绪不稳的特点,提前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组织师资力量,多种形式展开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专业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让新职工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工作要点和避灾自救安全常识,尽快具备上岗前的安全基础知识。

5、持续整治“三违”现象。持续开展安全员安全谈心和“三违”讲评工作。职工发生“三违”后,安全员当天进行安全谈心,当班进行“三违”讲评,帮助“三违”职工认识错误。根据情况分类制定帮教措施,“三违”人员纷纷写出书面认识。指定专人帮教,并按照闭环式管理及时跟踪,确保了“三违”职工转化效果,达到“一人违章、全班受教育”的效果。2012年上半年金象公司未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考核一次。每次考核采取到班组中了解情况,查看记录,现场提问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考核安全宣传教育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形成动态考核的良好机制。

三、目前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存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现象,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念念文件,传达传达上级安全工作精神的层面上,导致安全教育说来说去一个样、说多说少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

2、部分单位安全员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安全教育工作的要领理解不深、理解的不透,导致个别单位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思路。

3、少数单位工作方法欠缺。个别单位只注重对违章人员的罚款,忽视了罚款后的思想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粗糙,对“三违”职工处罚后,未能举一反三,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基层一线工人的不满情绪。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1、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主题。本着“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题要求,利用职工班前班后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方法,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动态把握和对安全隐患的超前防控,使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认知、动态。把握和超前控制状态,达到本质安全型的内在要求。

育,促进思想和行为转变,提升综合素质,激发了职工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向“精、细”的转变。

3、安全教育工作要因人施教。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金象公司职工成分复杂,既有经验不足的年轻职工,也有安全意识淡薄的不放心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等因素,客观分析各种因素给各种类型职工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心理影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保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安全教育工作要齐抓共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努力。坚持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坚持安全教育工作大格局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要求,党政一起抓安全抓教育,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强大合力,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培训调研报告篇十

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一些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并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而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更是少之又少。政府没有足够的农民工培训保障体系,一些企业也不愿培训。

二、问题及原因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各级工会也多方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首先,从农民工整体来看,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渴望和迫切愿望,但具体到单独的个体和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时,却不然。据调查,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下达指标,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农民工却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

其次,从农民工分布情况看,农民工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不少企业认为,工人只要每天完成生产任务“能干”、“够用”就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使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

第三,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教育对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农民工教育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一些农民工受自给自足思想束缚,视野较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

2.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使其很难摆脱心理上的自卑。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不少城市人对农民工怀有偏见,使其在城镇寻求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受到挫伤。又由于其在城镇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因而其对城市也怀有一定戒备和恐惧。

3.不少农民工外出打工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该不该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另外,多数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虽然不支付培训费用,但仍需支付车票、伙食费、住宿费等费用。

4.由于城市企业在用工制度上对农民工的歧视,以及农民工自身先天的不足,他们中的不少人目前还没有谋取固定工作,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签过。这种短暂的工作状态,使他们只能选择得过且过方式。很难激活其潜在的培训需求和培训热情。

5.一些培训课程的设置不符合农民工就业的实际需要,按规定每个农民只能享受一次免费培训,而根据农民工择业的需求,常常掌握二三门技术的农民工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

6.用人单位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其在农民工培训问题上不愿有较多投资。一些企业以农民工缺乏稳定性为由,拒绝对其实施培训。这就导致一些农民工虽打工数年,但在职业技能方面并无长进。所以,一遇企业结构调整或技术改造,便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与科技和生产水平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于是出现了一边是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一边是用人单位发愁招不到人的“民工荒”难题。

三、对策及建议

农民工培训将是我国今后教育的一个新增长点,国家正在构建农民工培训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各级工会来说,既是艰巨的任务,也可能是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各级工会应有长期的眼光和规划,在尽快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同时,一方面要逐步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工会在农民工培训上的特色之路。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级工会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过去工会搞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真正实现“让农民工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政府满意”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协调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

(1)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对农民工的培训应当根据农民工的工作特点采用集中授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可以把课堂开在工地、车间。在开课时间上可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节假日、休息日、八小时之外,只要有需要就开班开课。学制上也可以采取系统培训和一技一能的短训或超短训班结合的形式,使培训的成果一点一点积累。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学和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光盘,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自学。

(2)办学对象要层次化。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较大、要求稍高、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对于知识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要求不太高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体力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难度不大、要求较低、容易操作的技术工种培训。当前培训的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办学方法要多元化。一是和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合作,举办针对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与农民工市场合作,把培训和向用人单位的农民工推荐结合起来;三是和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合作,送教师、教材到企业。企业参与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当逐步建立起“定单培训,企业参与”的机制,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

(4)办学内容要实用化。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要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脱离教材,始终本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尊重对象、适应环境;故事案例、提问解疑。摆脱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探索实践,搞好结合,调动积极,实现双赢。

(1)培训和考证结合。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季节性,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上授课和课下自学结合,长训和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累计学时,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并允许培训学校通过考核将农民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认定为学分,学校可以将这类学分折算成接受本校学习的学历学分,凡是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只要累计达到所需学时,或完成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阶段的考试)即可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工会或联合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才能体现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用人单位的三赢局面。

(2)免费和收费相结合。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只能是针对每个农民工的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另外,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由企业支付培训费,或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逐步扣除。

(3)培训和就业信息、维权服务相结合。就业信息服务还应包括职业趋势分析,引导农民工正确选择技能培训方向。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会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4)农民工培训和农民工子女的培训、教育结合。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而关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推动这个转移。同时,要在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上发挥工会职业和学历教育的优势。工会可以和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照顾农民工和农民工子女的入学与接受教育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参加中职教育。

总之,农民工培训是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表现之一就是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培训本身,更需全社会对农民工的真正关注,需要对他们的生存状态有更真实的了解。许多农民工表达的想法和要求已超出了培训内容,更多的是对平等的要求和对公正的渴望,希望全社会尤其是城市居民改变对他们的歧视。与培训农民工的城市文明素质(如公共场合礼仪等)相比,提高城市居民的平等意识是更为重要的工作。系统性表现之二就是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农民工培训。

培训调研报告篇十一

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现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从20xx年开始,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我县开始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为了做好20xx年阳光工程实施工作,加快提升农村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全面了解我县阳光工程实施状况,建立系统化、结构化的培训体系。我们对本县的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劳动力分布情况

我们县地处地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全县辖个镇,个区,共有个自然村,总人口达万。全县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城镇人口万人。全县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万人,剩余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万人,小学及以下的有万人。全县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产品加工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资产品经营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建立个,现有人参加合作社。

(二)、全县农业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耕地万亩,其中,已建立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区,落实经济作物万亩。把,等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列为本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畜牧业方面,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农民增收、创收。现已建成个大型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20xx年,生猪产量达吨,牛肉产量达吨,羊肉产量达吨,禽肉产量达吨,禽蛋产量达吨。渔业方面,我县的水利资源丰富,现已形成水产养殖面积亩,占总水面积%。主要发展,等经济效益好的鱼类养殖。截止20xx年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一)、本县农民培训意愿

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升级,对农村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近几年来,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农民都意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经过调查,%的农民都表示希望学到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调整思路,发展农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培训取得的成效

20xx年,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全年共培训次,计划培训人,实际完成培训人。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简单易懂,让广大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大大提升了农民的从业技能,并积极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发展主推农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我县的农业产业和劳动力培训工程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选好培训基地,做好全面部署

根据国家关于“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的认定意见,我们按照相关程序先后确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个学校为我县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在培训计划安排上,我们依据上年度各基地任务完成情况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了落实,县阳光办与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要求参与培训的单位自觉接受县阳光办的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另外,成立了阳光工程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便于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

为严格落实省对阳光工程实施的相关要求意见,抓好对学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业从业者。这必须从源头抓好,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节课“制度。向参加培训的学员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二是核实学员的身份是否属实、正确。三是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在每次开班前,培训单位都必须向县阳光办写出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培训过程中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情况。四是严格规范台账制度。各培训基地都建立了农民培训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按要求真实规范填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等。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每个培训班次结束后,将形成的纸质台帐由培训机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同志核实签字后及时上报。五是把好资金拨付关。县阳光办和财政局认真核实台帐资料、验收报告、监管纪录,严把发放签字关,最后将专项资金拨付各个培训基地。

(三)、创新办学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培训方向。重点加强对农业的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科技示范户等的培训工作。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和动植物疫病的防治等以及怎样实现增收增产进行重点培训,对学员进行实地指导。二是对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农机维修等进行专门指导培训,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是把与农业产业发展和相关重大工程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和相关政策。针对农业合作社,重点进行人员管理培训。四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参加过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培训的农技推广人员作为阳光工程的主要师资力量。增强教学质量、通过面对面交流、传授知识,让农民快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自从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我县在培训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县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农民对阳光培训工程需求日益高涨,但用于培训计划的配套资金比较不足,大大制约了农民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

(二)、培训硬件设施不足

我县培训机构共家,师资共人,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多数都存在设备老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

(三)、农民培训难度大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学习领会不深,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程度不高。有的刚开始还兴趣勃勃,随着培训过程中,自己从事繁重的农事劳动,致使精力、体力都更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意愿也逐渐降低。

(四)、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农民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条件问题。很多农民不愿拿或拿不出相应的生活费、差旅费等。二是精力有限,家庭事多和忙于生产,担心学不会,还耽误时间。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各级应该由主要领导担任农民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并把农民阳光工程纳入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做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衔接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实施计划和方案,要既有目标,又有措施,并且措施要细化,切实可行。各培训部门要建立一个好的专班,保证规划、教学和管理到位。各级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业经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配套资金监管和使用

一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办法》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由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挪用、套用等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台账、将其作为项目管理和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开展。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出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于违纪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四是合理分配资金,对好的培训基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设施。把阳光工程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的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户,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三)、择优选择培训单位,打破“一认定终身”

全方位考察认定培训机构。立足师资力量、实习场地,提前考察好辖区内的培训机构,以适应阳光工程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满足当地农民的新需求。采取绩效考核机制,择优选择培训质量好的单位进行培训合作。借以调动各培训机构工作的积极性。转变培训任务分配方式,对过去相对固定的任务分配上转变为根据上年绩效考核情况来分配各培训机构的任务量,引导培训资金向积极性更高、培训效果更好的单位倾斜。

(四)、20xx年培训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相关的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对农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主要通过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以点带面,逐步覆盖的教学形式。

二是开展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工作,以提高有创业需求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在外打工已积累资本的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一般培训时间累计约两周。

三是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型培训,每村培训人员不少于50人,累计培训时间为1-2天。针对当地产业发展、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主推产品、配套种植和养殖技术、抗灾减灾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

四是教学过程,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地培训,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知识,让农民易懂、易学,快速掌握实用的.技能。

为深入了解乡镇农民接受培训的需求意愿,根据xx县a乡镇户数印制下发调查问卷14132份,发放到户13256份,最大程度确保调查工作达到村庄100%覆盖、农户100%覆盖。包村干部和村“两委”采取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共得到有效问卷13119份。经整理分析,得到如下调查结论。

(一)农民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76.6%的农民愿意参加培训,23.1%的农民不愿意参加培训,0.2%的农民对参加培训持无所谓态度。其中,71.0%的农民希望通过培训增加收入,15.9%的农民希望通过培训提高技能,此两项培训目的占到被调查者的比例达到86.9%;通过培训获取政策扶持、获得学历、获得证书等目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7%、0.5%和1.6%。63.7%的农民更加倾向于点对点的培训类型。以上数据表明,农民普遍对参加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结合面谈访问发现,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增收致富的重要性,越来越感受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迫切希望通过接受培训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特别是希望能学到一技之长,提升增收致富的能力。

(二)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实用技术,占56.9%,政策方针、电子商务、个人创业分别占3.6%、10.6%、17.0%,、其他类占1.9%。在证书类培训中,农民则倾向于电工、焊工、心得体会家政等实用技能,所占比例分别为11.5%、18.9%、19.1%,对于新兴技术面点师、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财务类、营养师的需求意愿相对较低,认识不足,所占比例分别为6.0%、9.2%、4.3%、0.3%、0.6%。调查表明,像a镇这样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农业大镇,实用技术仍然是广大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

(三)农民对于创业基金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39.0%的农民表示愿意申请创业基金,53.5%的农民表示并不愿意申请创业基金。愿意申请创业基金的农民中,98.4%的农民对于创业基金服务较为满意,1.6%的农民对创业基金服务不满意。农民申领创业基金是政府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出的一项惠农政策,旨在给予农民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并接受创业基金,相关部门应当不断更新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自我完善,使创业基金服务更好地惠及更多民众。

(四)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

调查问卷显示,农民喜欢的培训方式依次是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占29.8%)、现场教学(占29.6%)、集中授课(占26.4%)、其它(占3.6%)。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的信息和技术,主要是靠直观感受,因此,农民最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是专家学者或技术人员在生产经营现场的指导。调查数据也表明,集中面授也是农民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体现在政策方针、电子商务等的学习方式上。录像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成本低、覆盖面广、形象直观的特点,培训教师在集中上课的同时,再辅以录像或多媒体教学,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

在接受调查的街道农民中,9.8%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高校教授,26.2%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市内农业专家,30.9%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点对点教师,23.4%的农民喜欢的培训教师是当地土专家。市内农业专家和点对点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土专家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对事情的认识程度存在局限性;高校教授虽然专业知识很强,但由于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农民往往不易接受;而市内农业专家和点对点教师由于长期服务于农民,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状况,既有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讲课的内容更能符合农民的需求,因而最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六)农民最希望接受的培训时间。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25.3%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半天的培训,36.7%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1天的培训,6.4%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2天的培训,12.4%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3天的培训,11.5%的农民选择最希望参加5天以上的培训。调查表明,目前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以短期为主,一是农民最希望学习的内容是农业新技术,而单项农业新技术学习不需要太长时间;二是从农民难以抽出更长的时间参加培训,即农民接受培训存在一定机会成本;三是从培训的供给来说,乡镇可能受培训资金、组织难度的影响,较难开展较长时间的培训。

(七)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59.9%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本村,17.6%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乡镇,15.7%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在县城,2.1%的农民喜欢的培训地点是其他。绝大部分农民认为适合的培训地点是在本乡镇范围内,主要是因为本乡镇范围距离近,节约时间和金钱,既能参加培训,又能照顾到生产,符合农民的实际要求;但是,仍有一些村民能够接受到乡镇范围之外参加培训,因此,对于这些参训需求意愿强烈、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大户,新型农民学校应当适当开展一定比例的高层次培训,组织当地农民到市外参观学习,汲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带动当地农户发展。

(八)农民获取培训信息的途径。

在接受调查的农民中,获取培训信息途径由高到低依次为村干部通知、身边的群众、乡镇新农校办、其他和培训信息,所占比例分别为60.2%、17.1%、13.8%、1.2%和1.1%。数据表明,目前,乡镇新农校办宣传较为到位,往往通过下发通知至各村、村干部转达、群众相互传达等方式,将新型农民培训信息通知到村民。

(九)影响农民培训的因素。

在调查问卷列出的影响农民培训的影响因素各选项中,69.0%的村民选择没有时间,21.1%的村民选择培训内容不感兴趣。数据表明,新型农民培训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情况,依此分批次、分时间段、安排不同内容类型的培训课程,个人简历以满足现代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培训调研报告篇十二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受新的职业生活挑战与岗位竞争的压力的影响,对知识的需求人才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来提升自己。近几年来,中国教育市场迎来了培训行业投资高峰期。

1、中小学英语培训市场的竞争分析

如英孚教育、盖伦少儿英语等更注重英语教育的实用性,大多使用外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巨人教育注重了能力与升学考试的结合,符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2、课外辅导市场的竞争分析

时下,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辅导市场日益升温,这与家庭对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密不可分。调查显示,城市家庭中为孩子请家教的比例占到了40%-60%,城市居民日常支出中教育所占的比例在08年时占到28%,统计表明这部分比重在逐年递增。2015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在我国,优秀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又非常大,这些都导致了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上的庞大需求。

场初期形成的战略,如果换成今天再定位于综合化教育将是最大的错误。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教育机构也想办出巨人这样百货大楼式的教育航母,实在是难以实现的。

课外辅导市场最大的竞争就是师资的竞争。幼儿、小学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中学注重升学考试,无论中小学,还是幼儿教育,师资是一个重要保障,教学研究永远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为此,巨人教育集团非常重视教学和教研工作,我们的最大资金投入就在师资培训和选聘上,还有就是在教材和教学的研究上,我们相信这才是教育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品牌化格局形成

在未来,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格局将会形成定居的局面。例如:英语培训领域将是新东方、环球雅思等这样的机构领跑英语培训市场;职业教育将是安博、北大青鸟等机构占据职业培训市场份额;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将是像巨人教育以多元化的优势占据全国市场,最后将形成像家电业和电脑业,大品牌割据市场的格局,各个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格局。

开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市场经济是一种开发经济,教育市场的长久封闭既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面对国外竞争对手,这是从事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从事高端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而言,与国外大型机构合作 ,“与狼共舞”是一条有点无奈但正确的选择。同样,选择和中国本土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也是跨国公司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必由之路。

2、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际教育集团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要展开与国际教育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土品牌需要联手行动,加大产业联盟,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科技技术,同时也要借助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提高与国际教育集团的竞争力。中、小型培训机构的另一个竞争策略就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认真分析细分市场,选准某一个需求点,再精准地深入下去。

3、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重头戏

消费。 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学前教育领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强、批地繁杂、小势力割据、教师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困扰,真正上规模的教育机构很少。“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都是从这个阶段发展过来的。”容敬思分析说。对于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巨人幼儿教育市场迅速启动新的战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正在全国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4、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细分市场。截至2015年11月底的数据,中小学课外辅导培训市场获得1.0325亿美元投资,占教育行业投资总额的近30%.世界银行曾发表报告称,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人数占世界的17%,但是教育市场价值却只占2%.从这一报告来看,一项调查显示,2015年,仅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年产值就已经超过200亿元,这一数值预计将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与当下相当火爆的it培训及英语培训(2015年,it培训市场规模50亿元,英语培训市场的规模220亿元)相比,相对“低调”的中小学教辅市场反而显得更加“大有可为”。

三、教育行业的盈利模式与销售模式

1、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于1993年11月成立,2015年9月在美国上市,是中国大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教育机构。截至2015年底,新东方在全国39个城市设立了41所学校,600多个学习中心,开设6家子公司、19家书店以及5000多个第三方合作书店,拥有6000多名职工,累计培训学员超过700万人次。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业务范围上实行多元化经营,从培训开始,不断扩大其他语种培训,同时向培训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形成了国内考试辅导、出国考试辅导、、远程教育、图书出版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规模扩张方式上采用连锁化经营,实行“中心辐射战略”,通过企业核心业务在外地的复制,采用收购、设立分校等形式进行地域扩张,每年增加20个学习中心,报名量和学费收入每年以20%速度递增。其培训特点是大班上课,扩大培训规模,迅速占领市场。

2、北大青鸟长期专注于中国it领域,到2015年底,该公司在全国90多座城市建立了授权培训中心240余家,合作院校450余所,拥有10000余名职工,年收入21亿元,市场占有率达39.8%。

北大青鸟(patch)首先在规模扩张上实行特许连锁经营,通过在全国不断地特许建立“北大青鸟授权培训中心”,形成了很大的特许经营网络。在业务内容上与印度afrech紧密合作,引进、消化aptech公司的培训课程体系,并且大力开展本土化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培训市场特点的it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3、朗阁教育集团最初是从事出国培训的企业,截至2015年,朗阁已

经在全国24个城市建立50个校区,总教学面积达8万平方米,每年培训学员超过10万人。目前,该集团已建有朗阁培训中心、欧风培训中心、朗阁国际少儿等多个知名教育品牌机构。在长三角地区,朗阁在雅思培训领域是最著名的机构之一,占有份额60%以上,被评为“全国优秀雅思培训机构”。

朗阁教育集团在规模扩张上采用直营与特许相结合的连锁经营模式,在国内发展众多的合作伙伴。集团为每一个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标准化《营运手册》,对其员工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每个学习中心对学员开展标准化、统一化的优质服务。在业务内容上实行利基战略,着重坚守本国雅思、托福考试培训,其培训的最大特点是实行小班化教学方式,坚持25人小班授课、中外名师联合教学、专业保分承诺、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使学员的雅思考试通过率超过90%。

比较与分析

课程难以统一的问题。据考察,国内外大型教育培训企业大都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但是,具体的连锁方式却有所区别。在国外,美国的阿波罗教育集团、德国的职业进修公司都实行的直营连锁,而印度的aptech公司更多地采取特许连锁。在国内,新东方和朗阁教育集团主要采取直营连锁,而北大青鸟aptech则主要采用特许连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5年数据,在it、英语、少儿培训市场中,采用连锁发展的有80%,其中采用直营加特许连锁的占60%。国际上连锁经营已经被证实是非常成功的经营模式,特许经营的成功率高达95%。从中可以看出,在教育培训市场上,特许连锁经营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连锁经营模式的成功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满足求学者就近入学的需要。各类求学者分布在不同地域,为了满足求学者的要求,培训场所的设置必须以方便就读为原则。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可以在教育需求量较大的地方建立教育培训机构,以增加教育机会,从而有效地扩大教育规模。二是保证教育培训质量。连锁经营的特点是必须实行统一标准,即使远隔千里,也坚持标准化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可靠保证。

专注于各类培训,北大青鸟aptech相对专注于it培训,朗阁教育集团相对专注于出国英语培训,但每个公司都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同时,不断向教育培训的上下游产业延伸,下很大工夫从事课程开发,出版教材,甚至开店卖书,开发的培训课程越来越多,出版教材的数量越来越大,教育对象也越来越广,在校学生、在职职工、少年儿童、退休老人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对象。从而构成了广大而稠密的教育网络,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

分析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教育培训公司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然追求效益。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获取是紧密相连的。然而,扩大教育规模必须以扩大业务领域为基础,教育培训对象的多元化和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必然要求业务领域的多元化,这样才能不断地开拓培训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从而扩大教育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凭,而是获得职业资格。

与国外教育培训公司相比,除了北大青鸟aptech与印度aptech比较相似,我国新东方和朗阁的目标市场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针对在籍学生和出国考试人员。中国拥有上千万在校本科生和大量需要通过外语考试出国留学的人,英语四级和六级等级过关考试、出国雅思考试对他们的压力很大,正是这千军万马的考试大军成就了我国外语培训集团。这样的目标市场之所以在中国长期存在,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的教育传统导致的,为了孩子的学业和进步,学生家长不惜送孩子参加这类教育培训,尽管有的培训学费高到难以置信的程度,因此教育机构的盈利是不言而喻的。

结束语: 我们相信教育是未来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教育产业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产业,教育既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水平也带来了社会的效益。

一、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前景分析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说:“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整的行业门类。而文化艺术培训业属于文化产业中“九大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区域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产业机遇期的到来,也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赢得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承载着继承并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重任,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

二、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现状分析

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文化产业行业,目前已经形成高等院校文化艺术专业、国家和社会力量兴办的专业文化艺术学校、社会力量兴办的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等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产业系列。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种类主要有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影视类等,在为社会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同时,也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拓宽社会就业渠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的建立和扩大同时也带动了餐饮百货、房屋出租、乐器销售、书画用品销售、演出市场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是使他们的精神受到文化大餐的洗礼,获得思想上的升华,这样的作品是经不起人民和时间的考验的,必将被历史淘汰,所以文化艺术培训行业作为一个培育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的行业,尤其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实现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所以要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要努力提高行业的职业操守、树立良好的行业社会形象、培训出“德智体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要做到这些,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就要进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大机构要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专业教育机构要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效益,小机构为了生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避免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培训的质量,要打造发展初期的核心竞争力,以虽小却精的行业理念使行业发扬光大。在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竞争化的时代,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品牌化的趋势成为必然,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品牌化格局将会形成定局的局面,最终将形成像家电业和it业,大品牌割据市场的格局,各个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未来发展格局,在这一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道路。

三、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发展优势

1.政策优势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要部署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强化,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属于文化产业的“九大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关系到文化事业的繁荣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教育部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2015年1月底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高了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意见提出:2015年开始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评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以及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可以预见,这一教育政策的实施将为艺术培训行业赢得一个全新的市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把艺术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中。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在音乐课上学习乐器,至六年级毕业时,每人至少会弹奏一种乐器。目前,朝阳区158所小学全部实现“班班器乐进课堂”。

向前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作为承载着继承并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重任的文化艺术培训行业要紧紧更随着党的旗帜,以高度的使命感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浪潮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二胎的政策的开放,将会为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带来更多的生源,更是对未来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市场增长产生最直接有利的影响。

2、消费者对教育的投资优势

2015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从这个清晰真实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也是想象力、创造力较匮乏的人。右脑属于形象思维脑,而从小培养孩子打开右脑的智慧,培养孩子的思维悟性、艺术悟性、智慧和智商,这比学习技术更重要。

用为500—800元,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具有无法用数字去评估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

3、资本市场的优势

随着国内的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的逐渐开放,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管理比较规范的文化艺术培训机构能够取得上市机会,通过融资,得到大量的资金,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4、行业需求前景优势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民众对于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意识也逐渐提升,需求结构不断扩大,需求前景广阔。文化艺术培训既是文化艺术消费,更是文化艺术再生产,不断推动文化市场发展,为市场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生产力。 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都释放出一个信号——文化艺术培训市场是一个诱人的蛋糕,是最有前途的发展行业之一!

四、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存在的问题

1、重钱不重质,重技不重德

2、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近几年来,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发展迅猛,其中艺考类培训尤为火爆,以帮助学员通过考试为办学目标的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学校招生混乱,各校间竞争无序,严重有悖文化艺术传播与培养艺术人才的初衷。众多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和争夺生存空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手段。如:乱办班、乱收费、乱宣传等等,导致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培训目标极端化。

3、缺乏规范管理,教学资质不全

许多培训学校无任何证照,缺乏监督管理。培训学校的经营者大多是艺术专业出身,有艺术创业梦想,但是缺乏管理与实战经营经验。师资水平层次不齐,以周边各高等院校的教师为主,含外地老师、自由职业者以及学校尚未毕业的学生。为数众多的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质认证,教学水平和成果无法鉴定,教学质量令人怀疑。

4、培训内容缺乏中国特色

5、办学条件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的培训学校大多是租用农民和私人住房作为办学场所,许多民房是为了盈利而临时搭建的,属于违章建筑,且消防、卫生等保障缺乏,学生在其中学习和居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还有许多中小型培训学校没有配套的学生宿舍,学生都租住在周边的民房中,学生食宿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

五、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战略规划建议

是:

1.找准细分市场:中国文化艺术培训行业尚处于成长期,对于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来说,这是一个无比自由的竞争阶段,每个企业都有机会成为行业领导者,树立行业的标杆;也因为处于成长期,落后企业很容易被优秀企业吞并,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胜出,每家培训机构都需要有自己的独家“武器”,才可确保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整个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市场需求富有弹性而且呈现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不同的机构都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中生存。很多培训机构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定位不准,没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并制定合适的推广策略。

2.打造品牌优势:这个时代,没有谁能忽略品牌的力量,文化艺术培训行业走过了办班招生的草莽时期、加盟招商的黑铁时代、融资扩张的青铜年代,正迈入品牌经营的白银时期,这一时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将决定着谁能成功跨入资本运营与品牌经营共舞的黄金时代。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竞争化的时代,品牌优势是竞争的一个核心。利用品牌优势在各个领域进行扩张,不但是文化艺术培训及其他细分行业的必走之路,也是文化艺术培训的发展趋势。

是执行力的竞争,谁拥有足够的人才,谁就拥有强大的执行力,谁就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 从内部管理上说,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是在做人的生意,关键是有什么样的团队,人才对于文化艺术培训来说更为重要。随着文化艺术培训行业的整合与同业竞争的加剧,人才与管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拥有了优质人才,就拥有了未来。

纵观目前国内的文化艺术培训行业,整体缺乏一定的行业规范,可谓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但文化艺术培训行业依旧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其中有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也离不开人们对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将不断扩大,相信文化艺术培训行业会跟所有处于成长阶段的行业一样,纵使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阻碍,但终将会赢来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一、教育辅导机构的市场行业现状

市场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是教育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和乡村,教育资源有限,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空间巨大。义务教育阶段对一个学生的未来起到的重要作用,带动了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的发展,使其成为中国民办教育上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近年来,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呈现强大的资本整合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已经10万多家,其中上市机构不下于10家。而仅长沙市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大大小小加起来不下于2000家。

(一)课外辅导市场增长快速

据艾瑞统计,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已从2015年的123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1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预计到2015年将增长至4472亿元,2015年到201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二)对经济周期变化不敏感,市场持续走高

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比较特殊的是,它一直贯穿于12年的义务教育过程中。这12年的义务教育往往影响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前途,因此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和其他民办教育服务相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不敏感。据艾瑞统计,中小学课后辅导市场在2015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增长了26.4%,远超过了中国整体教育市场同期约7%的增速。教育培训行业中新东方、安博教育、学大教育、学而思教育、环球雅思、龙文教育等在全国市场扩张并购动作也一直没有停止,扩张和并购意味着增大规模效应。

(三)品牌是客户选择的决定因素

在选择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的考虑因素中,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品牌最重要,当没有其他参考因素的情况下,更多的人会根据该机构的品牌宣传度来决定是否参加课外辅导培训。其次分别考虑的因素为:师资、口碑、成本和规模等。课外辅导培训机构的品牌仍是选择培训机构考虑的重中之重。

(四)行业机构参差不齐,服务有待提高

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外辅导机构所面临的将只是倒闭和或被兼并的命运。目前行业现状:缺乏规范及行业准则、竞争混乱、收费较高、因个人原因提出退款往往遭拒等问题相对集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二、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各种模式发展状况

(一)大班授课:

是传统的授课方式,面对面授课,每个教室通常有超过30个学生。但是,这种形式因其效率低下,缺乏针对性,正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据艾瑞统计 2015年,这种大班授课模式的市场规模为265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

(二)小班教学:

采取面对面授课方式每个教室通常有10-30个学生。班级人数较少使得老师能够更好的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更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据艾瑞统计 2015年,这种小班教学模式的市场规模达1046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3%。

(三)个性化一对一辅导:

随着中国高收入家庭数量的增多和人们对个性化一对一辅导需求的增加,这种以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基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近年来不断增加。据艾瑞统计2015年,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市场规模达562亿元,并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0%。

(四)网络课程:

通过网站提供预先录制或直播的教学视频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网络课程因不受地理和时间限制有着更为广泛的学生群体。据艾瑞统计2015年,网络课程的市场规模达24亿元,并预计在未来五年其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2%。

三、市场行情分析(根据查询二手资料数据法)

(一)目前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数量情况

三个以上的辅导班,可以看出,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起到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调查还显示,另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课外辅导班。

(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类型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

选择语、数、物、化等纯文化类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占44.1%,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

选择第二位的是各类证书或考级培训班,占13.6%;

位列第三的则是音乐舞蹈类,占12.1%;

接下来依次是各类学科竞赛班,8.0%;

艺术绘画类,7.4%;

体育运动类,5.5%;

作业辅导,5.0%;

科学活动类,2.5%;

其他包括棋类、外语类、记者班等的占1.8%。

(三)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

在周六周日上辅导班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为79.6%,上课时间在周一至周五和寒暑假的分别只占9.3%和11.1%。

可以看出,有近八成的学生将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时间设定在周六周日,这样可以跟紧学校课程的进度,更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是参加课外辅导班时间上的首选;而由于周一至周五的补课只能安排在放学以后或晚上,这对全日制课程的学生而言,强度过大,而且如果课时较长,还会影响听课效率和正常睡眠,因此选择参加的比重较小;寒暑假期,虽然应是学生们放松休息期间,但仍有超过一成的学子利用假期,学习新知识或预习之后的内容。

(四)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形式

%老师上门辅导教师家上课教育机构上课其他

(五)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原因

调查显示:

原因为提高成绩的最多,占33.9%;

其次为培养兴趣爱好,占22.0%;

再次为拓展课外知识,占15.9%;

父母要求、学校班级统一组织、随大流分别占15.6%、7.3%和

3.9%; 其他原因占1.4%。

(六)课外辅导班的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

有6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外辅导机构的教学质量很好,老师很专业,27.7%认为和学校老师差不多,3.4%则认为教学质量差。

(七)选择参加课外辅导班的途径

辅导班得知途径

好友介绍

网络其他2.7%

42.5%

广告传单

5.5%

由扇形图可以更加的清楚老师和学生的宣传口碑是教育辅导机构招生的重要途径,以往的传单效应其实效果并不太明显。要想做到更好的招生还需口碑宣传。

(八)不参加辅导班的原因(研究潜在消费者):

%

不感兴趣没有合适科目费用高其他 不参加辅导班的原因构成 辅导机构可新颖的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做起。

教育辅导行业的弊端

多数从业者大多没有企业管理和职业标准化意识,所以行业专业化程度还不

是很高

行业标准缺失,监管困难,目前对于这一行业的管理属于空白区域。

四、市场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研法、文献调研法、二手数据调研法和观察法

五、中国教育培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品牌化格局形成

司进军我国教育培训市场,采取的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教育连锁经营”的模式,其特征是加盟授权和特许经营。肯德基、沃尔玛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是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打开了中国的巨大市场。市场经济是一种开发经济,教育市场的长久封闭既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面对国外竞争对手,这是从事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从事高端教育培训市场的国内机构而言,与国外大型机构合作 ,“与狼共舞”是一条有点无奈但正确的选择。同样,选择和中国本土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也是跨国公司进军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必由之路。

(二)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际教育集团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同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要展开与国际教育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土品牌需要联手行动,加大产业联盟,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科技技术,同时也要借助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提高与国际教育集团的竞争力。中、小型培训机构的另一个竞争策略就是不求“大”而求“深”,即认真分析细分市场,选准某一个需求点,再精准地深入下去。

(三)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重头戏

中国的第四波婴儿潮始于2015年,而2015“金猪宝宝”、2015“奥运宝宝”等概念又进一步拉升了婴儿出生率。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每年有3000万婴儿出生。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城市中0~3岁的婴幼儿人数已达1090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在中国,为子女教育形成的储蓄和消费在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支出和储蓄中占据15%和24%的比例,已成为中国家庭第二大消费。 与其他细分行业相比,学前教育领域的格局是最分散的,受地域性强、批地繁杂、小势力割据、教师流动性大等诸多问题困扰,真正上规模的教育机构很少。“但这也正是机会所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都是从这个阶段发展过来的。”容敬思分析说。对于早教市场,并购整合将是下一阶段的重头戏。巨人幼儿教育市场迅速启动新的战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正在全国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四)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大有可为

对中国父母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选择用课外辅导的方式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大考冲刺阶段的学生选择课外辅导的比例更高。有1/3的被调查家长表示,愿意拿出上万元为孩子的课外辅导买单。

六、反思总结

通过实践,对中小学生假期辅导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反映出了更深层的实际情况。

(一)大部分家长们都会送小孩上一些补习班,认为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未来。家长们都希望子成龙、女成凤,送孩子们上补习班,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家长们十分心疼孩子们,但大势所趋,别人家的孩子在进步,在学习,自己的孩子不能输。

(二)少数家长认为补习班有收费过高,不想增加额外的支出,或者无法支付,就放弃了送孩子上补习班的想法。大多数家长都表达了让孩子暑假上辅导班的愿望,但他们基本上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从而给孩子增大了压力,家长应该与孩子充分交流。

(三)少数家长则十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想法,不会硬逼着孩子们上补习班,认为孩子们应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假期。不想给他们施加太多的压力,不想盲目跟风。另外,怕孩子的身体吃不消。

培训调研报告篇十三

近些年来,公路事业遇到了国家拉动经济发展的机遇,任务繁重、困难大,领导基本整天都忙于建、管、养的大量具体事务中,忽视了抓职工教育,甚至个别领导,思想上存在着:职工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加之,近些年来看,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但整体人员文化水平结构偏低,专业和科技知识不足,工作效率低下,不说无法适应改革竞争的需求,就是保持公路的现状也很难适应。竞争首先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即是素质的竞争,素质的提高,关键靠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特别是越来越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等,这些大量科学和知识的运用,都靠他们去实现和完成。

训而且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主义,缺乏长远打算,一些职工功力意识强,对于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职工踊跃报名参加,对于其它素质培训,知识拓展培训等就很难组织。单位举办短期培训班,职工学不到应知应会的东西,学得不深不透,蜻蜓点水,作用了了,培训后返回岗位,职工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但在职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阻碍职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如时间紧迫、设备匮乏等原因。

学历教育中存在着高学历,低水平,高文凭低能力的问题,教育培训质量等待提高,职工片面理解教育就是赚钱、盈利、只讲速成、讲快捷、急功近利,职工教育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长效工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开发是一个长期工程,要讲培训的投入产出,注重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特征,才能把职工教育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且末公路分局

2011年6月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7953938.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