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编写教案时需要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范文中展示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一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深秋美景: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整条道路上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全文充满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二自然段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开头,写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结尾呼应开头,第十、十一自然段仍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结尾,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水泥道真美。首尾呼应,使课文浑然一体。第三至七自然段写“我”在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课文描写细致,层次分明。既写观察到的景物,又写感受与心情。其中第五自然段写梧桐树叶掉落;第六自然段整体描写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第七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每片落叶。而第八自然段则写“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
三上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在阅读积累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教学中,我们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1.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一、揭题,理解词语“金色巴掌”
(一)谈话揭题,正确读题。
1.由前篇课文古诗导入,出示课题。
2.正确读题。相机正音“铺”,复习“铺”的一字多音。
(二)联系课文,理解“金色巴掌”
1.凸显词语“金色巴掌”。
生说说“金色巴掌”指什么。
2.读读相关语句。
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比较读课题。
改课题为“铺满梧桐落叶的水泥道”读一读,体会原课题富有诗意。
二、预学反馈,梳理文脉。
(一)预学检测。
1.检测段落的朗读,重点检测词语的读音。
(1)出示语段。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贴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2)同桌当“小老师”,互相正音。
(3)指句读标红的词语,生评议。
2.检测课文的大意梳理。
选一选:
a整条水泥道b“我”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
c掉下金黄的叶子d每一片落叶。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天放晴,“我”去上学看到的美景: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觉得水泥道真美!
(二)梳理难懂的词语。
三、学习第1至4自然段,相机理解词语。
(一)自主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指名读,相机正音。注意“明朗、潮湿、亮晶晶”的读音。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机理解“明朗”。
出示第一至四自然段:
1.生朗读,相机指导。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中的“一夜”应读得舒缓一些,读出刮风下雨持续时间之长,读出秋风秋雨后的舒畅之感。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要语气要读得强烈些。
2.理解词语“明朗”
(1)同桌试着说说明朗的意思。
(2)全班交流。
a.找近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晴朗”大致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b.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说一说:天放晴时,天空是怎样的?再出示天放晴的图片,感受意思。
c.联系上下文理解。
引导学生读读第二自然段“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放晴”,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放晴”、“一个亮晶晶的水洼”、“一角小小的蓝天”等词语就解释了“明朗”的意思。
(3)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种,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第5至7自然段,品读水泥道的美。
(一)读一读。自主朗读5至7自然段,读正确、流利。
(二)划一划。哪些词句让你感觉到水泥道的美,划出来。
(三)交流。
1.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语速要慢些,读得舒缓些,表现出水泥道的美。)。
2.理解词语。
(1)出示第7自然段,凸显难懂词语“凌乱”、“熨贴”
(2)同桌合作,互相说说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全班交流。“凌乱”联系前一句“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也可以看插图理解;还可以结合生活来理解其意思便是不整齐、杂乱。
“熨贴”联系第五自然段“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和下文的“平展”理解。
五、写字指导。
(一)观察归类指导。
出示左右结构的字,归类。
左窄右宽:铺泥院排规棕。
左右等宽:印乱。
左宽右窄:列则。
(二)重点指导难写字。
规:左边的“夫”的末笔捺要改成点。
印:强调第三笔是横。
(三)生书写,评议。
一、复习回顾。
(一)听写词语。
放晴明朗落叶平展排列规则亮晶晶闪闪发光。
(二)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第1至7自然段。
二、学习第8自然段,感受愉悦心情。
(一)自主朗读第八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读得轻快,表现出愉悦的心情。
(三)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2.理解“棕红色的小鸟”。
联系上文: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一)了解首尾呼应。
1.出示全文,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及第十、十一自然段,说说有什么发现。
2.师生合作朗读首尾段落,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晶、紧、迟。
2.重点指导:紧。
四、仿照例文,尝试写话。
(一)自主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自报家门》片断,初步感受不同的写法。
(二)比较课文与链接文写法的不同。
课文:对一种景物进行细致的描写。
链接文:对多种景物进行简略的描写。
(三)尝试写话。
1.回顾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
2.同桌互说。选择其中一种写法,试着说一说,评一评。
3.生写话。
4.点评。
五、积累语言,正确抄写句子。
(一)自主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正确抄写。
1.提醒:标点占格要规范;不能看一字抄一字。
2.生抄写。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二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3.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5.课件出示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以及小气泡:二年级时,我知道在“寻找”这个词语中,“寻”和“找”意思相近,“寻”就是“找”的意思。那么“明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来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三
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深秋美景:雨后初晴,道路两旁的水泥道上铺满了金色的梧桐落叶,整条道路上就像铺上了一块色彩绚丽的地毯。全文充满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二自然段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开头,写经过一夜秋风秋雨,天放晴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结尾呼应开头,第十、十一自然段仍以“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结尾,写“我”第一次发现门前水泥道真美。首尾呼应,使课文浑然一体。第三至七自然段写“我”在上学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对铺满金色落叶的水泥道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
课文描写细致,层次分明。既写观察到的景物,又写感受与心情。其中第五自然段写梧桐树叶掉落;第六自然段整体描写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第七自然段描写水泥道上的每片落叶。而第八自然段则写“我”走在水泥道上的愉悦心情。
三上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在阅读积累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教学中,我们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1.会正确认读“洼、印”等6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色、水泥”等17个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4.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会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
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四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2.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0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很美)。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评读。
2.(课件出示11)秋风秋雨图,让学生谈感受。(板书: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预设一:当我看见这些无比巨大的森林,被秋风吹落在地,心里头有一种甜滋滋的感觉,因为它美,瞬间会让我感到,这里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秋天的叶子会跟着秋风伴舞,它随风,轻轻的落下。落下。只到地上铺成一个金黄的“地毯”,在秋风之下,我也会跟着它奔跑。
预设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指导带有美好的感情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
(1)自由读第第二至九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课件出示12)。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板书:彩色的地毯金色的小巴掌)。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高兴,大家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4)有了新发现后,“我”是怎么做的?(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我一张一张仔细地数着。)。
读读第二至九自然段,读出“我”的喜悦之情。
2.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板书:水泥道真美)。
带有赞叹地语气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六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2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七
1.会认“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水泥、放晴、明朗”等14个词语,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初步学习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运用联系生活、查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1.一叶落而知秋,铺满落叶的水泥道路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张秋生的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去欣赏秋天的美吧!
师板书课题。顺势指导铺和泥的书写,生在练习本上书写两个,强调书写要求和三星评价标准,同桌互评。
2.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含义。
“金色巴掌”是指的什么?(文中是指“水泥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它们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巴掌。)。
过渡语:我们不仅知道它是法国梧桐叶,我们还知道它是掉在地上的落叶啊!(板书落叶)。
作者把梧桐树的落叶当作金色巴掌多有童趣啊!生再读题目。
如果你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文,再读课文。
二、民主导学。
1.快乐读文,初读课文,争取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1)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
(2)读课件(落叶上)的词语(凌乱、水洼、印着、增添、棕红色、小雨靴)开火车进行检测,抽火箭组(后进生)进行检测读词语,读完后强调増、凌是后鼻音。
重点学习“靴”字,带有“革”字旁的字还有哪些?举例:“鞋”和“鞭”都有革字,出示靴字的演变过程,从金文到楷体。以前指手持工具除去兽皮上的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一种皮革能代替兽皮的东西,所以“革”字偏旁的字和皮革有关。出示皮靴、皮衣等图片让学生来欣赏。
借助拼音读一读“熨帖”和“粘在”这两个词语。放入句子中,一起再来读一读。
过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3.积累课文短语。
金黄金黄的叶子闪闪发光的地毯。
其实每一个短语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学生边读边感受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完成堂清一到三小题)。
4.再次回文,合作读文,前后桌互读,一人一段。
预设:我会发现水泥道的美,每一片梧桐叶在水泥道上的美是()的,许多梧桐叶子在水泥道上的美是()的。
6.出示学习提示一:默读课文,用圆圈圈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用横线画出你认为能体现水泥道美的句子。生思考,先回答有新鲜感的词语。
预设:熨帖、放晴、湿漉漉、水洼、凌乱、明朗等。先感受熨帖,出示带有熨帖的句子: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提示在文中找见有熨帖的句子多读几次。(预设:学生答出平展的粘在,联系下文。)师提示:上文也有。(预设:生答出这一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找出句子中体现“熨帖”的词语:紧紧地粘在。试着完整的说出熨帖的意思:平展地、紧紧地粘在。这个方法就叫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副板书张贴方法)。
7.在这句话中还有一个有新鲜感的词:湿漉漉。体会湿漉漉,在本文中还有一句话能体现潮湿的句子。(预设: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正是因为地面是潮湿的,所以梧桐树叶才能紧紧地粘在地面上,这一切都归功于(秋雨),读出文中的原话“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8.男女生合作读文中的1-5段。
9.前面用联系上下文的办法理解了“熨帖”,借助联系上下文学习“凌乱”这个词语,出示句子:“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顺势引导“乱”的意思,(预设:乱七八糟、一片狼藉)知道了乱的意思,就可以猜测出“凌乱”的意思,就是借助熟字猜词义。(副板书张贴方法)。
出示课本中的插图图片,从这个插图中可以看到什么?预设:看到地面上的落叶比较凌乱,总结:这个方法就叫借助插图猜词义(副板书张贴方法)。
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凌乱”之美?(预设:花瓣落在地上的美,天空云朵的任意飘动的美)。
10.分享最能体现水泥道美的句子。
预设:第五段“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指导朗读:要读出叶子的多。
第六段:“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的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抽一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来感受画面,让学生说说朗读的好的地方。
第七段,齐读第七段,通过熨帖和凌乱感受水泥道的美。
第九段“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体会为什么会走的很慢很慢。预设(因为景色很美,想停留在这个水泥道上多看一看。)。
思考:你走在水泥道上突然看到了一片水洼,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惊喜的)。
除了亮晶晶的水洼,还有什么值得惊喜?(明朗的蓝天)“明朗”这个词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理解?预设(天气晴朗),这是借助近义词的方法(副板书张贴方法)请同学说一说今天的天气,用明朗造个句子。
天气非常明朗,天空中有很多的白云,白云的形状各种各样。这种方法就叫(联系生活实际)(副板书张贴方法)。
其他方法:用分解组合法(明亮晴朗)也叫(根据字义猜词义)(副板书张贴方法)。
11.整体出示文章,学生读文,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秋雨过后“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景色。走在院墙外看到泥道上的景象,被美景吸引住舍不得离开。
三、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感受美,还运用了多种方法理解了这么难懂的三个词语,课下借助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一下学到的方法。
四、堂清检测。
(5小题)。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八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7个生字。会写“水泥、放晴”等词语。
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能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体会作者笔下水泥道的美。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初步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水泥道的美的。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和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2、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发现平常生活之美。
2课时第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提前让学生制作梧桐树叶,装水的小桶,梧桐落叶。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一条灰扑扑的水泥道(课件出示)。
同学们,你们见过水泥道吗?它们看上去普普通通,毫不起眼对吗?
2、一夜秋风、一夜秋雨之后,你们看,水泥道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课件出示铺满梧桐树落叶的水泥道)。
谁来说说这种变化?这是什么落叶?
预设:水泥道上铺满了金黄色的梧桐树落叶。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课件出示)。
法国梧桐树:属落叶乔木,可高达20—30m,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浓。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教师出示梧桐树落叶实物给学生,课件出示坐标并联系实际生活:我们松滋的玉岭北路也有美丽的梧桐树哦!走在这么美丽的水泥道上,你们会是什么心情?(愉快)。
4、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齐读课题。适时提问:金色巴掌你认为是什么?(梧桐树叶)。
5、书写课题中的多音字“铺”。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需要注意的笔画:右边“甫”字的两小短横不能挨着两边,保持间距才好看。
师强调书写姿势,生打开《写字课堂作业》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圈出难以理解的词语。
生朗读时,师板书“熨帖”、“凌乱”两个词语在黑板上。
2、课件出示同学们普遍不会读且生字表里没有出现词语:粘在,熨帖。指读,齐读。
3、我会认:出示带有生字的六个词语“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开小火车读。
再点生说说,那些字容易读错:“增、棕”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凌”是后鼻音。
再出示读音,点生领读。
4、趣味游戏读词:登楼梯。男生上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大一点。女生下楼梯,每读一个词声音变低一点。
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1、课件出示难以理解的词语:熨帖、凌乱。学生齐读。
2、师引导:除了这两个词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词,也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关注的。师板书:明朗。
课件出示课文前三自然段。点生读,读完找人说一说“明朗”是什么意思。
预设:晴朗,总结第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
将“借助近义词”的卡纸粘贴在黑板。
3、出示雨后初晴的天空图:你们观察过雨后初晴的天空吗?那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说出“光线充足”。
4、教师总结:“联系生活实际”也是我们理解词语的第二个好方法。将“联系生活实际”的卡纸粘贴在黑板上。
点生按照上面小气泡的方法来说一说“明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师:《说文解字》里讲,“朗”,明也。意思就是说“朗”就是光线充足的意思。而“明”是我们熟悉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猜“明朗”这个词的词义。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种方法“借助熟字猜词义”,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6、出示第四自然段:利用“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等词语,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前文的“明朗”。总结出第四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师将卡纸粘贴于黑板。
师生看黑板上的卡纸共同回顾学过的四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借助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熟字猜词义和联系上下文。
四、水泥道的全景图与特写。
1、默读5、6、7三个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喜欢的词语。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一下你喜欢它们的原因。
3、点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的落叶之美(特写):
预设:第五自然段“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闪着雨珠的叶子”。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梧桐树落叶的美。
师提问: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落叶之美?(数量,颜色)。
4、再点生说说水泥道的美(全景):
预设:第六自然段“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
师再提问,这一自然段又从哪个角度写了落叶之美?(光泽)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
朗读提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要读得舒缓平静,读出水泥道的意境之美。师范读之后,多次点生读一读。
5、镜头再次拉近:第七自然段里有哪些好词美句?
(1)运用上面学到的方法理解“熨帖”和“凌乱”。
预设:“熨帖”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熨帖就是“紧紧地粘”、“平展地粘”。
“凌乱”一词可以用到“联系上下文”、“借助熟字猜词义”等方法来理解。“凌乱”就是“排列不规则”。
课堂小实验:师将梧桐落叶没于小桶中,再拿出来,粘贴于黑板上,这样的“粘”就是“熨帖”。
师:同学们看起来“凌乱”就是杂乱无章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可是作者却说“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之美”)。
(2)贴一贴:贴出“凌乱美”
师:同学们,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是不是把美丽的'梧桐树叶也吹到大家的课桌里来了?请大家代替秋姑娘将自己做好的梧桐树叶,随意地贴在黑板上老师画出的“水泥道上”。让学生参与创造。深切体会凌乱之美。
师:这种动人心魄的凌乱之美是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带来的,是美丽的秋姑娘带的,更是神奇的大自然带来的!
(3)师:同学们,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止于此,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天空中凌乱的云层、山谷里凌乱的五彩池、海面上凌云的鸥群、大洋中凌乱的岛屿)。
(4)再读第7自然段,读出这种凌乱美。
(5)第7自然段有哪些好句子?
预设: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比喻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师:作者又是从什么角度写了落叶的美?(形状)。
5、配乐朗读,师生合作读5、6、7三自然段,回顾美景。
点生回顾作者的写作角度:从落叶的数量,颜色,色泽,形状等方面描写了落叶之美。
6、谈一谈,你觉得作者能把水泥道写得如此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力。
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学习作者,做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感受身边美好事物的有心人。
五、布置课内积累作业。
1、用阅读摘抄本摘抄本文已学部分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词语不少于15个。句子不少于5个。
2、和网格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摘抄的内容和心得体会。
这节课是一节践行生本理念、讲究教学艺术的优质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方式多样,指导得法,实用性强;以生为本,设计科学,艺术性强。
这一课,我教完了。我的教法很简单,就是带着他们读读课文,然后把“我”的大大小小的发现一一找到。边读边找,我们共同完成了如下的发现:
第一发现:天开始放晴了。
第二发现:天空多么的明朗。
第三发现:地面是潮湿的。
第四发现: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第五发现:水洼映着小小的蓝天。
第六发现:闪着雨珠的、金黄的梧桐树叶粘在湿的水泥道上。
第七发现: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的地毯。
第八发现:是一块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地毯。
第九发现:梧桐树的落叶像金色的小巴掌。
第十发现: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的落叶不规则、有些凌乱,但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把这些发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着共同寻找的发现,都笑了。肯定有老师说,这样教,太碎了,合并成三五条就行!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告诉我不要合并;课堂上,同学们的全部参与,告诉我这样找发现有意思。我手中有有关部门给我的四本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教学设计、教案,但他们所教都比我复杂,那些复杂教法,总觉得就是按部就班,虽然他们也谈到发现,但都是相当概括性,几乎是没有什么逻辑可谈的。大家可以细读这十一条,顺序不要变,相信你一定会读出某种逻辑。
我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日记,每天把自己的若干发现串起来就行了。不难,作家张秋生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熟视无睹是写不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一年四季的微妙差异,如果你发现不到,同样是写不好文章的。
教这一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出现了两次,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句(课堂上可以讲),但两次同样的句子,意思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谈一谈理由。学生说,最后一次是对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的感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从“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第一回觉得看出来的。
我顺势说,如果“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改成“一夜春风,一夜春雨”“一夜夏风,一夜夏雨”“一夜冬风,一夜冬雨”,门前的水泥道分别是怎样的?学生说,肯定是不美的,因为没有金色巴掌在上面。
同学们所说的感谢,我认为是对的。但教学参考书及名师们设计的那些课,看不出有这种设计与思考。他们所说的,我无法认同。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就这么简单的读与对答,我相信简单之教,学生们会有不少变化的。因为他们知道了平常之路、司空见惯的东西,突然一天的美,与季节有关,与自己的一条又一条的发现有关,与自己把这些大大小小的发现串成文章有关。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字词掌握。
2.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示课题)。
3、解题。
之:的道:规律自然之道:
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
(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
a:两字词语:
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
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能描述秋雨过后的早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秋雨过后大自然的美,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体会秋雨过后地大自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
你们喜欢秋雨后的景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快速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
3、师正着,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内容。
1、带着生字在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喜欢哪一部分?
2、师生交流初步的感觉。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生字。
2、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3、老师重点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给生字扩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6个生字,学写13个生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欣赏秋风秋雨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1、教师放录音读课文,学生跟读。
2、小组内朗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交流读后的感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得非常美呢?
6、假如你走在那样的水泥道上,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感悟美景。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着插图找找课文中描写插图上内容的句子。
3、课件出示关键语句。
(1)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2)道路两旁的.法国……叶子。
(3)水泥道像……路的尽头。
(4)每一片法国……水泥道上。
(5)我穿着……歌唱着……。
4、有感情地朗读课件上地内容。
5、选择喜欢地句子多读几遍,说说喜欢的原因。
6、这些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你能仿写几句吗?
7、“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你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四、拓展延伸。
你去上学的路上,看过哪些美景呢?试着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一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5.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6.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二
3.过渡:那是多么美丽的一条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
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美”。
3.重点句1: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
(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
(3)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
(3)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喻成了地毯。)。
(4)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是块怎样的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
(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
(5)指导朗读。
5.重点句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美。)。
(2)课件出示路上铺着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配乐请学生欣赏。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
(4)配乐指导朗读。
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
播放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
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课件出示,指名读)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课件出示,齐读)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
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
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
(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喻成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小雨靴比喻成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3)指导朗读。
9.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
(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
(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
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做首尾照应。这种方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0.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美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
1.一些著名的作家就特别善于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学生汇报交流。
4.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5.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7.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
8.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排列规则乱棕迟。
2.独立观察生字,然后交流生字的书写要领。
3.教师示范,重点点拨:
(1)规:右边是“见”,不是“贝”。
(2)列、则:左宽右窄,注意“歹”“贝”的写法。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5.同桌互相评价。
6.出示词语,指名读。
排列规则杂乱棕色迟到。
7.练习书写词语。
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掌握书写要领。同时,引导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五、作业设计,拓展积累。
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
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
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三
我家门口有一条五彩缤纷的小路,它非常神奇,每一个季节都会换一件衣裳,一件五彩缤纷的衣裳。
春天,我放学回家的小路穿了件碧绿的衣裳,小路边的小花探出了头在微风中起舞。大树也开始伸展四肢,这是一条生机勃勃的小路。
夏天那条五颜六色的小路穿了一件火红火红的.衣服。小路旁的太阳花开了,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白的。这是一条烈日炎炎的小路。
秋天那条放学经过的小路是金灿灿,因为桂花树开满了花,桂花金灿灿的,一阵微风吹过,桂花像一片片雪花纷纷飘落。果树上的果子,也在争着抢着让人们去摘呢。这是一条丰收的小路。
冬天那是一条雪白雪白的小路,雪花如同一个个洁白纯净的小精灵飞呀飞呀,给小路蒙上了一片白纱,这是一条充满童话色彩的小路。
这是一条五彩缤纷的小路,上面镶嵌着许多美好的回忆。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四
一、教学内容。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讲述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无意中发现上学路上法国梧桐和水泥道的变化,然后开始观察,发现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很美的故事,表现了“我”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
3.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5.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6.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学生自己走进大自然时经历的有趣事情或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
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
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说教学程序】。
一、创境质疑,激探究之情。
出示法国梧桐树图片,鼓励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法国梧桐树的资料。交流谈话导入课题,鼓励学生看课题进行质疑:巴掌为什么是金色什么?水泥道上怎么会铺满金色巴掌?并引导学生联系对梧桐树的介绍,把梧桐树和巴掌连起来,说一句话。这样,一方面注重学生“说话”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生所叙述的内容都融入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体现语言学科的人文性。同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但对话的基础应是学生潜心融入文本。在学生产生了读书兴趣、探究欲望后,让学生自读全文,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为“美读”打下基础。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3.检查自读情况。
4.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三、指导朗读,深入探究。
如何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分析,应重视“读”。因此,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以评代导。
1.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自身经历谈感受。
2.读第二部分,了解作者的发现,感受作者的情感。
(1)自由读第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有了新发现后,“我”有什么变化?
(3)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4)此时此刻,作者又有什么感受?(我第一次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我们要走进大自然,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五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能描述秋雨过后的早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秋雨过后大自然的美,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体会秋雨过后地大自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
你们喜欢秋雨后的景色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秋雨后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快速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要求会认的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
3、师正着,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内容。
1、带着生字在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喜欢哪一部分?
2、师生交流初步的感觉。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原因。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生字。
2、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3、老师重点范写生字。
4、学生练习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给生字扩词。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会认的字:洼、印、凌、增、棕、靴。
会写的字:铺、泥、晶、紧、院、印、排、列、规、则、乱、棕、迟。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六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地走着。
_______地数着。
_______地跳着。
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参考答案:
1、小心;仔细;愉快。
2、联系上下文;杂乱而无条理;很久没有整理内务了,屋子里显得凌乱不堪。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七
中午放学,许多学生跑了出来,让冷清的校门口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马路上,车水马龙。街道上,人山人海,像商业中心似的.。
我在人行道上左看右看,发现了许多叶子。我仔细看着,发现它们身上都有刺,宛如几支浩浩荡荡的军队走在大街上。
我走着走着,发现一片花丛,那里花非常多,而且都是红、紫色的。风儿吹过,花朵们摇摇摆摆,像一群仙子在翩翩起舞。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片花丛中有很多垃圾,垃圾种类繁多,有盒子、辣条、果汁……。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几棵高大的树,粗壮的枝干伸出了很多树枝,为树叶建供居所。
树下,有一片由沙地,沙地携带了岩石、小颗粒。下起雨来沙地还会形成一滩泥水。
继续往前走,有一片工地,工地里有搅拌车、吊车、铲车……。
然后,你会发现一条商业街,有些学生会在那里偷偷买一些东西。
放学路上的景致真是太美了!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八
建国路的北端是我家,南端是我的学校。
每天清晨,我坐在爸爸的车后面飞速前行,耳边的风呼呼地吹过。我总会利用这10分钟,背背课文、练练英文口语。当我们先后穿过3个绿灯,4个熙熙攘攘的车站,5家香喷喷的早餐店后,穿着一样校服的人影就会越来越多。耳边不时有同学打招呼“沈昕,早上好!”,学校近在眼前了。
每天傍晚,奶奶和我坐29路公交车回家。我喜欢晴天,车窗上是淡金的夕阳余晖。我们先路过一个幼儿园,园里的'老师在整理教室;再路过喧闹的农贸市场,人们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做饭;驶过新华书店50米后,我就到站了。每次,都会被一只“大手”拉回书店,捧起昨天看到一半的那本,如饥似渴地读上几页,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十九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季修订版)第5课的课文。本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渴望了解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的愿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童年,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的好教材。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铺满金色巴掌水泥道的教案篇二十
【教学设想】。
2.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的会写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树叶是什么颜色的?(绿色)你见过其他颜色的树叶吗?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水泥道为什么铺满金色的巴掌?金色的巴掌是怎么回事?)。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排列迟到规则凌乱亮晶晶湿漉漉闪闪发光”。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简单介绍法国梧桐:
法国梧桐树,大乔木,高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片长大于宽,叶基阔楔形或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托叶圆领状。花序头状,黄绿色。多数坚果聚全叶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长,呈刺毛状,果柄长而下垂。花期4-5月;果9-10月成熟。
它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增、棕”,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三、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02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