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绝句古诗教案(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9 10:18:14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汇总15篇)
时间:2023-12-09 10:18:14     小编:字海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记录。教案的编写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来看看这些教案范文,相信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一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挂图、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

2、揭示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二、学习。

1、理解课题的意思:

理解望瀑布。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瀑布吗?是什么样的,能不能说给我们听听?

2、学会写课题中的生字:

3、你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4、学习这首诗。

(1)出示整首诗。

(2)指名读一读。

(3)再读,可以讨论,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4)交流:

重点理解银河九天香炉川三千尺。

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

评议,他讲得怎样?

再指名讲诗的意思。

5、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板书:

日照。

香炉生。

紫烟,

遥看。

瀑布挂。

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

尺,

壮美山河。

疑是。

银河落。

九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2、《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绝句》。

1、板书课题,解题,理解绝句。

2、简介作者及背景。

三、初读诗句,说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鹂鹭的字音。

2、交流,你了解了哪些词语、句子的意思了?

四、学习诗句,想象画面。

1、学习一、二两句。

轻声自由读一读,画出还需要理解的词语。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舒畅预愉悦的心情。

2、学习三、四两句。

指名读一读诗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卡到了什么?

讨论,理解西岭千秋雪相机板书,画简笔画。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上的积雪的?

诗人向门外一看,可以看到什么?理解东吴。

为什么说是万里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4、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一行写一个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小结:先写近景,后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的心情。

5、指名朗读,练习背诵。

6、指导书写鹂鹭。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

绝句。

两个。

黄鹂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青天。

近景。

窗含。

西岭千秋。

雪,舒畅愉快。

门泊。

东吴万里。

船。

远景。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二

1.利用教材注释以及课前预习所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课件。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题解:(出示课件16)。

“泊”:停泊。

板书:枫桥夜泊。

二、初解诗意,读出韵味。(出示课件17)。

1.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学生自学自读。

3.指名生读。请大家认真听,听一听他的朗读停顿是否合理,节奏是否恰当。

指导:“到——客——船”,这节奏一放慢,声调一降低,就有一种余音袅袅的感觉。来,一起来读后两句。

学生齐读全诗。

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出示课件19)。

(2)学生默读、圈画。

(3)停。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乌啼。他听到了乌鸦的啼叫。耳闻乌啼,所以未眠。

板书:乌啼。

板书:霜满天。

诗人看到了枫树和渔火。

板书:江枫、渔火。

张继因为未眠,所以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

板书:半夜钟。

(4)在这深秋之夜,张继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学生齐读全诗。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课件21)。

(1)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息,张继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字,愁。学生说带“愁”字的词语。

板书:愁。

是月落、是乌啼、是江枫……抓住这些词语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地读、圈、想、读。

(4)交流:月落能带给人一种失落感,一种孤独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第一句。

板书: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出示课件23)。

(1)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思考: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板书:对(出示课件24)。

学生回答。

(2)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生带着“愁”来读。(出示课件25)。

教师范读。但是,这里什么都没有,这里有的只是——。

学生齐读《枫桥夜泊》。

板书:愁。

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出示课件26)。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学生述说着钟声的述说。

学生在钟声的伴奏下齐读全诗。

五、总结拓展,人文关照。

推荐《不朽的失眠》给大家阅读。

六、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枫桥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独感。

乌啼---凄凉。

霜满天-----寒冷。

江枫、渔火---半夜钟。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三

望庐山瀑布水。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h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二】诗意:

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四

这是作者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述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述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作者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很好,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加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五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并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枫桥夜泊》。

3.体会诗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1.会认“浣、聒”等6个生字,会写“孙、泊”等6个生字,掌握“更”这个多音字。

2.掌握这三首诗的意思。

体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这首诗的意思。

2.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认识王维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课件。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今天,我们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板书:山居秋暝。

2.作者介绍(出示课件3)。

王维(约701-约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二、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诵读指导(出示课件5)。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三、诗中有画。

(一)题解(出示课件6)。

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秋”点明了季节;“暝”,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二)诗中有画(出示课件7)。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这里犹如世外桃源一般。

板书:诗中有画。

(出示课件8)既然说“诗中有画”,我们就把诗还原为一幅古典的卷轴画。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出示课件9)。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出示课件10)。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板书:寂静,清新,幽雅。

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11)。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

3.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2)。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板书:山村生活美。

颔联与首联有何联系?(出示课件13)。

空气清新方可见月光之皎洁;新雨之后才能显清泉之声响。

4.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是否和谐?并说说原因。(出示课件14)。

明确:是。写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这里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5.六句写景的句子,哪几句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学生概括。(出示课件15)。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具体地描绘出来。

四、拓展延伸。

网上搜集王维的其他诗,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背诵下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预习。

山居秋暝。

诗中有画。

寂静,清新,幽雅。

山村生活美。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六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紫z!川chu1n。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同学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干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身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出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身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同学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同学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五、小结。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安排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身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七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2、春景。

李白。

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宕仙家。

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

3、春眠。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

4、山行。

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5、寻张逸人山居。

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6、答乐天临都驿见赠。

刘禹锡。

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7、题西太一宫壁。

宋·王安石。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8、烟雨。

唐·韦应物。

烟雨湖光软漾,空蒙山色生奇。

忆自段家桥水,流连不觉遄飞。

9、自适。

唐·王维。

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

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

10、夏景。

唐·李白。

竹簟高人睡觉,水亭野客狂登。

帘外熏风燕语,庭前绿树蝉鸣。

11、秋景。

唐·李白。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平林。

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

12、冬景。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13、剡山夜月。

唐·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14、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5、三台。

唐·王建。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16、题王晋卿山水。

宋·苏轼。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17、田园乐七首·其三。

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18、田园乐七首·其四。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19、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0、江南。

唐·王建。

青草池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21、山寺秋斋。

唐·张仲素。

水落溪流浅浅,寺秋山霭苍苍。

树色尤含残雨,钟声远带斜阳。

22、村居。

唐·岑参。

夹岸人家临镜,孤村灯火悬星。

乔木千枝鹭下,深潭百尺龙吟。

23、惠崇芦雁。

宋·苏轼。

惠崇烟雨芦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买扁舟归去,故人云是丹青。

24、铅山立春。

宋·朱熹。

行尽风林雪径,依然水馆山村。

却是春风有脚,今朝先到柴门。

25、拟田园乐。

宋·彭汝砺。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

青松共我纵始,白鸟随人去还。

26、无题。

宋·杨简。

净几横琴晓寒,梅花落在弦间。

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

27、溪村。

宋·朱继芳。

雨洗山光绿净,波涵天影请空。

草际自浮鹅鸭,柳阴分坐儿童。

28、山居诗之一。

明·憨山大师。

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

29、山居诗之二。

明·憨山大师。

门前青山朵朵,窗前黄叶萧萧。

独坐了无言说,四看妄念全消。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八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老师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_@我是分割线@_@2.后两句采用看大挂图的形式,理解其诗句的内容。

(1)“窗含西岭千秋雪”。西岭: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

几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从窗户里向外望去,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幼儿用手势当作“小窗户”,看一看西岭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户”里了。

(2)“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吴:是一个地方的名字,离这里有几万里路,

这些船有将要驶向东吴的,也有从东吴来的,都停在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个字“泊”;门外停着将要驶向几万里外东吴的`船和从万里东吴驶来的船。

3.老师示范朗诵并演示操作活动教具,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4.教师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动词。

鸣:鸟的叫声;上:飞上;含:向外望去,西岭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户里一样;泊:停泊、停靠。

5.知识拓展:古诗是描写人物的还是描写景色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九

1、理解《绝句》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复习《早发白帝城》。

1、介绍作者。

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了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一组即景小诗。兴到随笔,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绝句描写了他的住所——草堂前的明媚秀丽的景色。

2、默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草堂一幅怎样的画面。

3、小组学习。

(1)组内读诗,说说这首诗讲的什么意思?

(2)你们感受到诗人当时什么心情?哪句感受到的?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写了千年的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的积雪和草堂的建筑和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体验,借助图片或录像片,展开想象,感悟诗句的意境。诗人身在草堂中,透过窗口远眺积雪终年不化的西岭,那雪岭的壮丽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再向门外一看,见到停泊在岸边的来自东吴的船只。“泊”,停靠,“万里”,虚指遥远。船只来自远方的东吴,又将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这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做到,对刚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看到船只畅行万里,是多么令人振奋和欣慰啊!“万里船”是从空间来讲,“千秋雪”是从时间来说的,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5、看图说一说诗的意思。

1、运用本诗学习方法,阅读杜甫另一首《绝句》,与课文对比,想一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即春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闲适、欢悦的心情,格调清新,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描摹景物清丽细致,与课文中《绝句》异曲同工。

2、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弘扬祖国的五千年的文化。

1、把通过想象把《绝句》中的美好景色写出来。

2、介绍关于古诗文方面的书,找找关于这两位诗人的其他作品。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一

1.激发幼儿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活动准备: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三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关于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绝句》教案......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四

昨夜西风忽转,惊看雁度平林。

诗兴正当幽寂,推敲韵落寒帧。

2、冬景。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落前村。

3、剡山夜月。

唐·朱放。

月在沃洲山上,人归剡县溪边。

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

4、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5、归山。

唐·张继。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6、答乐天临都驿见赠。

唐·刘禹锡。

北固山边波浪,东都城里风尘。

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

7、三台。

唐·王建。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三湘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8、题王晋卿山水。

宋·苏轼。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9、田园乐七首·其三。

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10、田园乐七首·其四。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小学绝句古诗教案篇十五

1、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给诗配画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整首吟诵。

3、采用字图搭配的方法理解动词“鸣”、“上”、“含”、“泊”的含义。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课件、挂图、画有古诗内容的小图片、字卡:鸣、上、含、泊。

1、师幼自由认识的飞禽引入。

2、利用课件引导简单了解黄鹂和白鹭:黄鹂:羽毛的颜色非常好看,经常站在树枝上展示它动听的歌喉。白鹭:是一种水鸟,会用嘴捉鱼,当它们成群的飞上天空的时候,经常是排成一行。

3、师幼一起或请个别朗诵这首关于黄鹂和白鹭的古诗《绝句》。

1、前两句采用幼儿给诗配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内容。

2、朗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请幼儿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请幼儿解释其含义。(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白鹭排成一行飞上晴朗的蓝色的天空。)。

为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诵读挑战赛,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目标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幼儿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人写诗时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没有来得及引导幼儿了解。

今后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后进生每节课学情上多下功夫。我在与幼儿交流时,应更多投入情感,用自己的姿体语言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幼儿,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谐。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24021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