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溶解说课稿(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0 05:21:35
水的溶解说课稿(优质16篇)
时间:2023-12-10 05:21:35     小编:琉璃

了解和掌握情感体验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状态。在总结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建议,以便在未来改进和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借鉴。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一

高二物理力的分解说课稿《力的分解》是司南版必修1第五章"力与平衡”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在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来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为后面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准备。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分力、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正交分解;力的分解的应用。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理解力的分解要以该力作用的实际效果为根据

3。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计算分力

4。掌握力的正交分解

5。能应用力的分解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教学的难点是:力的分解方法及其应用。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合成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并通过演示实验来强调力的分解应根据实际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给出实例。扩展到力的正交分解;通过作图法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演示实验、讨论法、归纳总结和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复习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分解的概念,强调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进而让学生探究力该怎样分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作图法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现象(手提箱子、两人提一桶水等)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进行复习力的合成等有关知识,并进行对比,引出分力与力的分解的概念。

通过引入,教师讲解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使学生对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力的分解中,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一个已知力求它的分力,如果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可以得到无数组解。通过一个迷你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指出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并通过演示实验来进一步强调力的分解应根据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根据一个力实际产生的两个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是帮助他们掌握力的分解的关键。因此,要多举例(如图5—17),多演示来帮助学生强化这一思想。

选择力的正交分解作为实例,并结合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引导学生分析正交分解后的分力与原来的力的关系,并用三角函数表示出来。教师举例: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分解,作图的原则与力的合成相同。学生作图,教师指导、分析,使学生更加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师讲解课本87页的例题,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分解,并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注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理解本节的内容。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力的分解的应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结合本节知识,让学生讨论、举例生活中有关力的分解的应用。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二

从知识结构来说:物质的溶解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的重要,教材把它放在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一章第七节课,以作为学习物质性质和结构的过渡和承接。

从能力结构来说: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非常的普遍,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通过对物质溶解度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的判断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学会简单的溶解度计算。了解什么是浓溶液,哪些是稀溶液,然后得出结论。学会用溶解度来表达物质的溶解能力。

能力目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德育目的: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讨,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溶解度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充满乐趣,并且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菜的咸与淡的讨论来引入新课,为同学们创造探索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当中被老师带入了新课的`教学内容。

2)课讲解: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安排学生亲自来配制溶液,来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归纳总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已的机会。因此在本节课前及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反馈练习:为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是,会有一些针对性的习题。而且变化比较灵活,来激发学生的性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按照教学过程设计。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三

活动目标:

1、幼儿对“溶解”和“饱和”现象产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2、幼儿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并会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3、让幼儿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活动重点:

理解溶解和饱和现象。

活动难点:

幼儿亲手做实验和做记录。

活动准备:

1、实验用品:白砂糖、记号笔、搅棒(一次性筷子)、教师用记录纸、一次性透明杯若干。

2、幼儿对溶解现象有初步的接触。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大家好!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桌面上都有什么东西。

幼儿:有杯子、白砂糖。(让幼儿猜白砂糖)。

老师:对,我们的桌面上有水杯、白砂糖和筷子。那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要当小小科学家来做一个实验游戏。一会小朋友们拿到杯子后排队接水,接水的时候接这么多就可以了(老师示范接水的过程),接完水后轻轻地晃一晃,注意晃动的.时候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了,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幼儿操作并充分感受溶解的现象。

老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糖化了。

老师:对,这些一粒一粒的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白砂糖被水吃掉了。就像小朋友吃掉米粒一样,水也把白砂糖吃掉了。

2、幼儿继续操作并感受饱和。

老师:如果我们继续往水里加糖,小朋友们看会怎样呢?

幼儿:会化掉。

老师:老师继续往杯子里放白砂糖,小朋友们又会看到什么呢?(老师继续往孩子里的被子里放白砂糖,并让幼儿继续操作)。

幼儿:化掉了。

老师:白砂糖都化到水里了吗?

幼儿:还剩下一点点。

老师:大家觉得白砂糖还能够完全化到水里吗?请小朋友们继续晃动,亲手试一试。我们可以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可以让白砂糖化得更快。(请另一位老师帮忙发搅棒)。

幼儿:白砂糖无法继续化在水里了。

老师:为什么化不了了呢?请小朋友举手回答。

幼儿:糖太多了。

老师:就像小朋友的胃吃饱了以后就再也吃不下东西了,所以,水吃饱以后就再也无法吃下更多的白砂糖了。

小结:白砂糖放到水里化掉,水把白砂糖吃掉的现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溶解,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说一遍,“溶解”。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幼儿:用点点,用圆圈,用方块。

老师:谢谢你们的想法,老师觉得白砂糖是白色的,所以用小白圆圈来表示白砂糖。(老师在白板上画小的圆圈)当然,小朋友们可以用其他方式记录。

老师:老师还有一个困难需要小朋友们帮忙,那就是,老师用什么符号表示溶解呢。

幼儿:用对号、用笑脸……。

老师: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对号来表示吧。(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小游戏。

老师:在生活当中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呢。

幼儿:糖、药粉、果维。

老师:石头和沙子会溶解吗。

幼儿:不会。

老师:小朋友们的知识真丰富,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吧。当老师说道一个溶解的东西时,例如老师说道白砂糖的时候,小朋友们回答“溶解”并趴到自己的椅子上装作化掉了。当老师说到一个不溶解在水里的东西时,例如沙子,小朋友们说“不溶解”,然后端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5、结束。

老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做了溶解和饱和的科学实验,颗粒跑到水里不见了的现象叫做什么呢?(幼儿回答)当继续往水里加东西,水吃不掉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跑到水外面去的现象叫什么呢?(幼儿回到)请小朋友们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今天学到的溶解和饱和的知识。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四

《溶解的快与慢》是科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本节课是让学生研究影响溶解的快与慢这个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形成对比实验的初步概念,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乐趣以及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时先启发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接进行猜想,形成假设,再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时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实验方案,只改变一种变量,设计实验,明确各个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点,明确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和在小组合作中合作的意义。

通过教学这一课时,我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一、我认为我思路清晰,实验组织严密。

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三、让学生也从试验中观察到了现象,得出了结论。

四、学生体验到了实验的乐趣以及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意义。

不足:

一、在试验时有些学生性子急、积极性高,在搅拌时用力过大,把烧杯弄烂了,幸好没有出现事故。

二、有的学生直接用手去拿食盐。以后要教育学生切不可直接用手去拿是严重的药品。

三、有的小组几人争着去搅拌,这说明事先没有分工好。

在以后的试验前我会注意让学生做好这些。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五

教学目标:

1、知道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2、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溶液概念的形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起点分析: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如果问起学生什么是溶液,学生可能会列举见到的种种液体,可能对溶液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教材直接从食盐的溶解入手,使学生首先形成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感性认识,这对后面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教师也应该从溶解入手,使学生轻松得出溶液概念,并通过糖水甜、淡的比较使学生体会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法、讨论法、信息处理法、归纳法。

教学手段:

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海水、河水、地下水即使清澈见底,也还不是纯净的水,这是为什么?举例,讨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天地:取一只小烧杯,倒入约50毫升水,用药匙将食盐一点一点洒落水中,仔细观察食盐的变化,直至食盐在水中消失,用手轻摸烧杯壁的凉热。认真操作,体会实验中蕴涵的道理。在操作中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从一些常见的现象中,讨论课本提出的3个问题。这个实验看似平常,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盐水放置久了会怎样,学生很少主动去思考,抓住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

实验:

出示:食盐水、黄泥水和油水混合物。

教师再列举以下事例:糖水、医用碘酒、汽水等,引导学生认识溶液。比较三种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状态,对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形成感性的认识。不过早的让学生对溶质、溶剂等一般概念进行辨析,只要能将食盐水中的溶质、溶剂的关系理顺即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49页,了解溶液为什么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真阅读,体会,交流、归纳。

学生不可形成只有大颗粒才受重力和浮力的影响的片面认识。促进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能力培养。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交代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假设并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分析食盐的溶解过程时,要,明确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的作用。分组认真研究,讨论,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验证,要注意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使学生体会溶解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的这一事实,要注意限制物质的用量,所以水的温度,质量以及所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的质量都应有所限制,逐步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乳化作用:

活动天地:向一只试管中加入1/3的水,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再加几滴洗洁净;在另一只试管中先加1/3的汽油,然后再加入两滴食用油,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试管中的现象,联系生活中的经验,解释其中的道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实验天地:

1、称取8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4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

2、称取10克白糖加到烧杯中,再加入50毫升水,搅拌,使白糖溶解。做实验并讨论下列问题:

1、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2、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增加,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4、若溶质的量减少,溶剂的量不变,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从活动入手,使学生首先感知溶液的组成可以用溶质、溶剂的量来表示。

学生对上述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并不困难,这些有意识训练对学生学习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非常有帮助的。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讲解例题: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首先明确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是溶质质量分数。

将公式应掌握清楚,但不能死扣概念。

启发学生讨论,运用小学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于概念的理解应到位,学会知识的举一反三。还可适当介绍体积分数的表示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溶液的配制。

活动天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与同学合作,配制150克16%的氯化钠溶液。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特别是通过正反两个方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讨论实验步骤,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1、计算所需的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2、称量和量取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3、把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4、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好标签。本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实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量的准确性。

注意计算过程的规范。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规格的量筒量取125毫升的水为宜?

回顾与反思:

通过以上的探索,请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总结出来,通过交流,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回顾反思、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挑战自我:

完成课后练习,检查课堂效率。进行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体验成功。

教学反思:对于边讲边实验的这种形式,学生可能还不习惯,教师要注意调控,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六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3、重点和难点。

4、教材处理。

(1)学情分析。

(2)教材分析。

(3)教材处理。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目标分层教学法:由浅入深。

2、讲练结合。

三、教学程序。

1、课前检测。

2、新课导入。

3、新课讲解。

4、小结。

5、布置作业。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七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内容包括了很多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学习这些概念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有重要意义。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分析学习化学知识,而《物质的量反应热》这一章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关于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

b、使学生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c、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概念的引入、推导及应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b、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3、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摩尔的概念及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间的转化。

4、教材处理:

(1)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化学课的学习方法,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尽管已经进行了两章内容的学习,但学生仍然表现出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的特点。由于摩尔这一章的概念比较多又比较抽象,对有些概念,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中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注意概念的科学性的同时,也要恰当掌握教材的深广度,更要防止不必要的加深拔高,加重学生的负担。

(2)教材分析:

首先明确物质的量的概念,再引进阿伏加德罗常数,但只做简单说明,提出摩尔概念以后再重点性的介绍摩尔和常数,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这是已经改进过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

(3)教材处理:

首先明确物质的量的概念,再引进阿伏加德罗常数,但只做简单说明,提出摩尔概念以后再重点性的介绍摩尔和常数,然后通过练习归纳出物质的量和微粒数之间的关系,而物质的量与质量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看书总结归纳;教材中的习题,无论题型还是题量都需要适当的补充,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以达到利用课上时间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

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对比(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投影)--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对比掌握摩尔(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概念,并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的方法掌握知识,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比解决科学中的抽象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而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程序:

[课前检测]:(1)1个h2o中含___个h,___个o,___个原子。

(2)105个h2so4中含___个h,___个s,___个o,___个原子。

(3)1个c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4)1个nh3中含___个质子,___个电子。

(帮助学生回忆微粒间的转换关系,为从“个--摩尔”的转化做好铺垫)。

[导入]:(1)由一句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大米的单位(粒)和实际生活中并不使用粒的矛盾提出小和多的矛盾以及解决办法,为后来引出化学反应中微粒的小和多提供思考模式。

(2)通过反应方程式:c+o2===co2引导学生讨论:反应实质是什么?(微粒间的反应);实际中是采用称取质量的方法进行反应,质量如何体现反应的实质?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x10-23g,计算12g碳含多少个碳原子?(约6、02x1023个碳原子)。

[小结]:用所学的知识表达反应实质是很麻烦的,必须引进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新课讲解]: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投影]: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七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

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

时间秒s。

电流安培a。

物质的量摩尔mol。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举例并讨论]:一盒粉笔----50支粉笔。

一打羽毛球----12支羽毛球。

一箱啤酒----24瓶啤酒。

一摩尔微粒----?个微粒。

(通过联系生活中小和多的统一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摩尔的概念,并由此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讲解]:一摩尔微粒----na个微粒。

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gc-12(含六个质子六个中的碳原子)所含碳原子个数。约等于6、02x1023mol-1。

(在导入中,学生已通过计算得到此数据)。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表示:mol。

每摩尔物质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投影练习1]:1mol碳原子含有_______个碳原子。

1mol铁原子含有_______个铁原子。

1mol氧气含有________个氧分子。

1mol硫酸含有________个硫酸分子。

(基本概念的理解)。

[归纳小结]:学习物质的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1)物质的量--物理量,摩尔--单位;

(2)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或特定组合)。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

[例]:两种方法:

文字表达--碳原子,硫酸分子,氧气分子,氢氧根离子。

符号表达--c,h2so4,o2,oh--。

[投影练习2]:根据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判断正误:

1、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单位)。

2、1mol氢,1mol原子氧。(物质的量研究对象是微粒)。

3、阿伏加德罗常数无单位。

4、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强调学习基本概念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再次对所介绍概念进行复习与强调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重视与理解。

[投影练习3]:1、1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水分子。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3、4mol水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水分子。

4、1、204x1024个水分子是_______摩尔水分子。

(不再是简单的1mol微粒,稍加深难度)。

[投影练习4]:1、1mol氧气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氧分子,

含有____个氧原子,___摩尔氧原子,___原子。

(联系课前检测:o2~2o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此题)。

2、0、5mol水分子中含有___摩h2o,___摩h,___摩o。

(h2o~2h~o)___个h2o,___个h,___个o。

3、0、1molna2so4中含有___molna+,___molso42-。

4、1molc含有___mol质子,3、5molc含有___mol质子(1个c~6个质子,老师引导完成)。

5、1molna+含有___mol电子,10molna+含有___个电子(1个na+~10个电子)。

(提高难度,让学生通过练习自己总结出由已知微粒的物质的量到与之相关联的微粒的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小结]: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换:

物质的量========微粒数(na--阿伏加德罗常数)。

[随堂检测]:a、1molhcl含____个hcl分子,1、806x1024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ol。

(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b、0、5molh2so4含有____molh,____mols,____molo,共_____mol原子。

(考查由物质的量向所含原子数的运算方法)。

c、3、01x1023个cl-的物质的量是___mol,含___个电子,含____mol电子,含_____个质子,含______mol质子。

(考查给出离子的微粒个数,如何算出离子及所含质子、电子的物质的量)。

[阅读教材]:p38。

[讨论]:1摩尔的任何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发现物质的量和物质质量间的关系,为下节课的内容--摩尔质量的教授做好铺垫)。

[板书]第一节摩尔。

一、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表示:mol。

(1)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12gc-12所含碳原子数。

na6、02x1023mol-1。

3、注意:(1)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

(2)研究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或特定组合)。

(3)使用时必须指明微粒名称。

4、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换:

物质的量========微粒数。

(na--阿伏加德罗常数)。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八

在科学之中,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那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

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食盐在水里化掉的现象就是(溶解)。

2.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五、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高锰酸钾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2.沙子在水中溶解时颗粒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五、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

•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

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

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

五、课后反思: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九

目标:

1、通过幼儿实验操作,使之了儿解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体虽改变了原有模样,但性质不变。

2、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3、丰富词汇:溶解、结晶体、固体、粉末状、盐、味精、调味品等,促进幼儿逻辑思维与连贯讲述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准备:

1、实验用具、用品。每个幼儿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组三只小碗,分别装有结晶体的果珍饮料、方糖、红糖;一盆热开水。

2、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一段蜡烛头、六支长蜡烛、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几只热水瓶。

3、将雨花石、鹅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过程:

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小段蜡烛,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

(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3、开始做实验。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热水。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

(3)请每组幼儿。

就以上问题展开议论,请几个幼儿小结,教师补充,同时学习“溶解”一词。

4、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解后饮用的?

(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丰富词汇:盐、味精、调味品)。

(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原来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东西,遇到水就会改变它原来的样子。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特点来创造美好的生活。

6、观察熔化实验,激发探索科学奥秘、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1)请幼儿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蜡烛)。

(2)请幼儿讨论:蜡烛在水是不会变化,那么用什么办法可以使它发生变化呢?

(3)教师点燃六支蜡烛,分给每组一支,供幼儿观察:蜡烛在点燃后发生什么变化?(启发幼儿观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烛油)。

(4)教师:小朋友做的实验和老师做的实验有什么不同?糖的溶解和蜡烛的熔化需要什么不同的条件?请小朋友活动后自由讨论,老师下次再告诉大家。

【活动反思】。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课的开始,运用课件创设富有激情的情境:一个小朋友,早上要喝一杯加冰糖的牛奶去上学,可是冰糖溶解慢,眼看快迟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时间在流逝,小朋友已经很着急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创设这样的情境的意图是为了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助,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励学生自行探究知识。

二、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首先我运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提供的实验电器材,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怎样使冰糖加快溶解。最后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的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分组进行对比实验。

以上,我针对学生现有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以讨论的形式落实研究计划,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开始探究活动,注重思维参与。

各组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加快冰糖溶解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通过加快冰糖溶解方法的探究,使学生有足够多的经验认识加快溶解的方法。这是一个学生汇报收获、问题和感受的过程,也是学生交流心得、互相评价的过程。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尊重别人的发言,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流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四、整合三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验。

小组按规则进行肥皂溶解的快的比赛。只要有一组完成实验,就结束实验,各组上交器材。然后让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总结溶解更快的方法。这是一个科学知识整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赛,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并能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五、拓展探究内容,引导学用结合。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同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让课堂的结束,成为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起点。并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我进行指导并归纳总结,从而引出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表4-6“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三)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化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四)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1、基础习题:完成课本章节后练习题。

2、拓展作业:到实验室查看化学药品的标签,了解药品的成分,以及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并对其中三种药品的有关情况做记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四单元课题三。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为学生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从而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过程:学习“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能在特定情景下,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

(2)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

(3)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教法与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我会答、“我会写”、“讨论与交流”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2、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及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了如下方法: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从而了解离子的形成,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学法指导。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形成较抽象,所以在教学中,一是成立学习小组,互帮互学;二是通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4、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生动形象地显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五个教学步骤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回顾、情境引入。

1、知识回顾:“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展示课件,抽生回答。)使学生意识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后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也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那么,当他们得失电子后,结果会怎样呢?本节课我们就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来探究离子的形成。

2、创设情景:当钠原子和氯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是如何得失电子的?氯化钠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3、讨论交流:全班分为八个小组,短暂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避免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

4、漫画导入:投影教材第79页插图4—10和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目,从微观上分析得失电子趋势。

(设计目的:充分利用漫画效果,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分析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的趋势,使学生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接受难懂的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启发探究。

环节1、离子的定义:动画展示钠原子、氯原子得失电子后的结构示意图,并提问: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后带电荷吗?学生经历观察并发现它们都带电荷,从而很自然地引出离子的定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启发分析和诱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使定义的引出水到渠成。)。

环节2、离子的分类:在学生已经得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都带电荷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带电荷有什么不同。交流发现:钠离子带正电荷而氯离子带负电荷,从而得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概念。

(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抽象的分类思想,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环节3、离子的表示:通过分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离子符号的书写就是在原子的基础上标明所带电荷。这样可以轻松突破离子符号的书写这一难点,也为介绍离子符号的意义作好铺垫。当然离子符号的书写还要结合后面的化合价反复训练才能落实。

环节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整合学科之间的知识,提出问题:带异种。

电荷的两种微粒之间会产生什么作用力?展示nacl的形成课件,使学生认识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始终都处于“创造性”积极思维中,强化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联想整合、形成体系。

1、展示课件原子和离子的关系,让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然后教师评价归纳。(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

2、到现在为止,物质构成的奥秘已初步形成体系。结合问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此时提出问题,学生有话可说。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让知识更加系统,有利于学生很快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含义;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尤其是微观领域的学习产生了渴望之情。)。

(四)学用结合、展示个性。

1、我会答: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上(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上(负)电荷,成为(阴)离子。当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化合物时,整个化合物就(不显)电性。

2、我会写:写出下列离子符号: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设计目的:第1题,主要是对离子的形成进行检测,第2题,熟悉离子符号的书写。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奖励的形式是发放“小礼包”,“小礼包”内写着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当堂打开“小礼包”宣读知识点,给学生一点点神秘,再一次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既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对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了检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教学高潮。)。

(五)小结交流、布置作业。

1、小结交流:我把这个环节设计为(1)过程小结、(2)知识小结两个步骤,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2、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以“情境教学、问题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的双边情感交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微观思想方法的建立,学习心理、品质的优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板书设计。

离子。

一、离子的形成。

二、离子和原子的关系。

1、离子的定义。

2、离子的分类。

三、构成物质的微粒。

3、离子的表示方法和符号的意义。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二

这堂课开始于学生对于一杯水能赚多少盐的猜测。让学生面对一杯100毫升的水,直面实验材料,让猜测富有意义。在猜测后,让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最快速便捷的知道一杯水能溶解食盐的数量。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做实验,这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固化掉了。

其实很多时候有更简便的方法。阮老师直接就点出,其实去网上查阅一下,比你辛辛苦苦做的更快。让学生明白要知道一些知识性的知识是容易的。难的是去获取事实的过程。接下来调动班级学生试着去获取食盐溶解的事实。让学生讨论寻找水中溶解食盐的方法。在不断的辩证中找到更贴切自己的方法。不过有个学生提出先称取50克食盐,然后不断的往水里加,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称称剩下的,相减就是溶解食盐的重量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阮老师也当堂给以赞扬。可是对于其他小组的学生,似乎阮老师一直想要引导学生得出,前面可以多加,后面可以少加。让这一组的学生最终放弃了自己原先设计的方法,改为讨论的方法。在随后的汇报交流过程中,阮老师先示范学生如何对于台上学生提问,然后自己站在旁边,让舞台真正属于学生,做到了学生间的倾听和交流。在有了这个实验的`基础上,阮老师让学生思考,如果现在让你再做一次,你会如何去做?这种前后的改进,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成长。有学生就能提出前面先加30克食盐,然后1克1克的加。充分体现了这节课学生的发展。

这对于将四年级的课单独的拎出来在三年级上,可想阮老师水平的强大。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三

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溶解度。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的设计。

溶解度在整个第六章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在学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之后,来探讨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性的大小,起到呈上,又为下节学习结晶做好铺垫。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上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溶液,本课题将从定量的角度来研究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限度问题。学生学起来不会感到吃力,还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同时,在利用数据研究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问题。

结合新课标、本节课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3、知道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溶解度概念的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对溶解度曲线图绘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的概念。

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已掌握饱和溶液、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学习溶解度知识难度不大。但是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做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示法、归纳总结法进行教学。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3、归纳总结法:对于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图应用,可以通过阅读、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上课时我首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谁能说出二者的转换方法?”学生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问:“实验证明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那些?”学生会说与溶质、溶剂有关,还跟温度有关(打开课件)问:“怎样来描述物质溶解性的强弱呢?大家不妨讨论一下。”引导学生:物质溶解性是难于直接测定的,能否用一个可测的物理量来表示一种很难测定的物质的性质?用溶解“最大量”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就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这个溶解“最大量”就是这节我们学习的溶解度。接着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何为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

播放课件:展示三张图片,图片1质量相同的溶剂,一个温度为10℃,一个温度为40℃,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在同一温度下。图片2温度相同,质量不同的溶剂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在一定溶剂中。图片3溶剂质量相同,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cl和kno3。问:能不能比较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学生:不能。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得出:应该达到饱和状态。得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应定温度、定溶剂的量,定状态。学生阅读教材168页内容,(播放课件打出溶解度的定义)注重指出“三个条件”。问:你能理解这样规定的意义吗?学生思考讨论会得出:只有做出以上规定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才有意义。

学生讨论:20℃时kno3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31.6克。或说:在20c时,该物质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1.6克。

(播放课件)让学生简单了解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为了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的理解,我设计了下面的练习。

反馈练习:

1、某物质在20℃时溶解度为21.5g,其含义是什么?

2、我来当法官:

(2)、在20℃100溶液中含有溶质23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3g;

(4)、在20℃时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5g则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5g。

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总结(1)(2)(3)句的错误之处。对表现好的小组大家鼓掌激励。

问:“同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怎样表示这种变化关系,最直观、形象,又便于应用呢?”学生思考引出溶解度曲线图。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我们用纵坐标表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画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通过绘制观察nacl溶解度曲线,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播放课件)学生自己领悟绘制的方法。“学生自己阅读教材169页6——10表格kno3的溶解度并将图6——15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好,小组内展评。”

让学生阅读教材169页图16、17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学生相互交流总结出曲线所表示的信息。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看图a、b点表示的含义,学生讨论得出:曲线上的点即a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为饱和溶液;b点(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为了增强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然后播放课件中的两题学生交流讨论当堂完成。教师巡视点评。

3、气体物质溶解度:

介绍气体溶解度的概念,(播放课件)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着重指出它们是体积关系没有单位。然后说:大家想一想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立即回答: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氧气。追问:生活中有这些现象,打开可乐饮料瓶盖会冒泡;喝过可乐后会打嗝。谁能解释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得出气体溶解度的特点: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少而减少;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然后学生小组抢答:

1:打开健力宝瓶盖时我们为何会看到有气体冒出?

2:给水加热时我们为何可以看到水中出现气泡?

4、留下问题:

能否将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怎样将溶质从溶液中取出来?这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结晶。

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又设计了三个达标测试。目的检测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由学生同时动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而后统一答案。

1、(20xx)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

问题:

(1)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3℃,a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假设升温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

2、(20xx)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

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

溶解度。

1、固体物质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1)、绘制方法;

(2)、曲线图表示的意义。

3、气体物质溶解度:

影响因素:当温度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当压强一定时、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四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说课稿:水的溶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个、筷子、沙子、盐、小米、糖、粘帖纸、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2)、记录材料:水的溶解记录卡、记号笔。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解的秘密。

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1、猜测活动(指导语: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会溶解"的标志,为接下来的操作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3、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4、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5、延伸活动:(指导语: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中,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并说说它们的原因。幼儿随着音乐大胆地将饮料双手送到老师们的手中,并告诉老师们自己的饮料是如何做的,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科常活动,设计活动时候,想给孩子们充分自主探索的机会。这一点在互动进行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

活动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我的准备的教具中,物品种类过多,造成整节活动有点拖拉,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活动,所以很多环节,都变成了我来“说”,这一点有点背离设计这节活动的本意了。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五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进行猜测并乐意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穿越管子的实验。

2、能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打气筒、铅笔、手电筒、筷子、黄豆、电线每组一份,直管弯管每组一份,幼儿实验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1、进行直管的实验。

3)出示直管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

师:(出示大的记录表)小朋友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张记录表,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标记?(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这里打个“勾”,如果不能就打个“叉”)。

3)幼儿两两合作,记录猜测结果。

4)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

5)幼儿操作、验证。师:小朋友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动手做个实验试一试吧!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要求幼儿操作一样材料记录一项实验结果。

6)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谁愿意把实验中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把有争议的实验再做一次)。

2、幼儿进行弯管的实验。

(1)出示弯管,提问:看,这种管子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那这几。

样东西能穿越弯管吗?(出示大的弯管记录表)。

2)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

4)幼儿操作、验证。

5)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在做弯管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把有争议的实验再请幼儿示范做一次)。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表进行总结。

提问:(1)为什么铅笔、筷子和光线能穿越直管却不能穿越弯管?(因为铅笔、筷子和直管一样是直的;而光线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

(2)为什么黄豆、电线、打气筒里打出的气不仅能穿越直管还能穿越弯管呢?(因为空气是流动的,电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黄豆是可以滚动的。)。

4、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穿越直管或弯管呢?

5、幼儿猜测回答。

师:请小朋友回去以后想一想,试一试,把你在实验中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的溶解说课稿篇十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6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制取氧气》。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2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育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做到精讲精练,还有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拓学生思维。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的探索发现式学习,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六个环节加以设计和说明。

3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评判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主要介绍了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后面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知道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产生对化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5学情分析。

合理把握好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初三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较强的好胜心,因此我会通过小组pk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6教学教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传授到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快速提升学习效率。本节课我将采用的教法为讲授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来进行学习。

7教学过程。

充分的学情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而教学活动的精彩开展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环节。本节课我将从以下4个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导入。

良好的导入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目光,能够让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堂中。本节课我将以试讲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同学们好,上课。在上课之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多媒体上的这个视频,我们看看视频中讲了什么样的内容呢?视频播放结束了,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他都看到了什么呢?好,就请最后一排靠墙的男同学来回答一下吧。请坐,他告诉我们呢,看到了潜水运动员和登山爱好者都在使用氧气罐来维持正常呼吸。观察得很认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它非常重要,那同学们知道如何制取这么重要的气体吗?老师看到大家的脸上充满了疑惑,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走进化学实验室,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可以将生活和学习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新授。

其次我会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自主阅读教材。并找出制取氧气的方法,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专注力。接下来,我会先进行实验的演示,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引导学生回答出放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通过我的演示可以减少学生在后面亲自动手实验时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接着我会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学生在组内进行亲手操作。与此同时我会走下讲台,及时的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学生可以通过亲手操作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实验成功的喜悦。紧接着我会进行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拿两个试管,一个只有过氧化氢溶液,另一个在里面加入了二氧化锰,分别用带有的木条放到试管口,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木条在接触到放有二氧化锰的试管处迅速熄灭,知道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我也会补充相关内容,如二氧化锰可以加这个化学反应,它叫做催化剂。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和记录,从而归纳出实验的步骤,并能够深刻理解催化剂的作用。最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工业中是否可以使用这种办法来制取氧气?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小结。

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我会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总结本堂课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作业。

作业环节,我会请学生查阅,是否所有的催化剂都能够加快化学反应,下节课分享。

8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我的板书简单明了,直观易懂,是一节课内容的浓缩,我会在黑板中央的正上方写上本节课的题目,黑板正中央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黑板右下方写上本节课的作业,这样的板书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逻辑,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的耐心倾听。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833659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